登陆注册
6087400000003

第3章 北斗以南第一人——李时珍传奇(下)

第七节迷幻曼陀罗

又见雨湖。湖光山色依旧,人情世态已改变许多,李时珍徜徉湖畔,突然感觉到一种萧索的意绪。他累了,要坐下来静静地想一想。

于是他在濒临雨湖的北岸红花园修建了一所新居,取名“薖所馆”,薖所一词源于《诗经·考槃》。他从此自号濒湖山人,依山傍水,凭栏临风,他有时放下手上修订的新本草书稿,喝喝酒,吟吟诗,写一些医案、脉学。父亲李言闻见到他,只是过问一下孙儿们的事情,长孙建中的举业怎么样了?第二个孙子建元喜欢画画,现在还在画吗?听说以前和你同学的那个乔生要来教他画画,可别把建元教坏了。啰啰嗦嗦的就是这些,很少和他谈及医术。李时珍有点悲哀地想:父亲老了,已经没有精力关心他和他儿子都曾经拥有的事业了。

但是有一天父亲突然谈起了嘉靖三十三年李时珍上山捕白花蛇的事,这种白花蛇是指蕲州四大特产蕲艾、蕲竹、蕲龟、蕲蛇之一的蕲蛇,因为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地方官常常逼迫百姓捕蛇上贡,民间受害不浅,蛇也因此越来越少,甚至在蕲州本地也很难捕到了。李时珍为了仿效父亲写《蕲艾传》,打算也为蕲蛇作传,于是亲自登上蕲州龙峰山,冒着险不辞辛苦地捕捉白花蛇进行观察,回来后写成《白花蛇传》,父亲当时给了他很大赞许。

李时珍不明白父亲为什么提起这件事,这是他们父子两人最后一次聚谈,过后没多少日子李言闻就与世长辞了。

李时珍不仅失去了父亲,也失去了他成长道路上一位对他影响最深、给他帮助最大的良师。第二年当他决定挎上药囊,带上药锄,领着次子建元和徒弟庞宪踏上万里行程时,他在心里默默地告慰父亲,就在父亲故去不久,建中终于中了乡试,成了举人,李家可以出一个当官的人了。虽然这对李时珍已经是无所谓了,但是父亲的死和建中中举使他不再有什么牵挂,他可以放心地开始早就想进行的系统的野外药物采集观察,开始真正的科学实践了。想起来这也是月池翁的遗愿,谁能说父亲临终前不久和他谈到龙峰山捕白花蛇的事,就完全是无意的呢?父亲难道不是向他暗示:要修好新本草,还是应该像上龙峰山一样,走出书斋,实地考察。

走出了薖所馆,这以后的三、四年间,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李时珍足迹所到,都是他捕蛇的龙峰山。

这里是武当山。

武当又名太和,主要是奉祀真武大帝的道教名山。传说真武就是在这座山中修炼得道,后世称这座山“非真武不足以当之”,因此得名武当。山上有一种榔梅仙果,传说真武大帝在武当修炼时,久久不能得道,有一天折下梅枝插在榆树上发誓说:吾道若成,开花结果。四十二年后终于功成圆满,榔梅果然开花结出了果实。武当山的道士们年年将它蜜制后进贡嘉靖皇帝,于是榔梅连同武当山的一草一木都神圣不可侵犯,实际上变成了道士们的私产。

李时珍带着庞宪来到山下,就受到当地乡民好心的警告,但武当山盛产药材,不管有什么危险,李时珍也不会放弃进山采药。第二天他就在山上发现了一种名为“九仙子”的草药,后来成为他在新本草中新增的三百多种药物之一。

李时珍最想见到的还是榔梅,他要亲眼看看这种果子是不是像传说的那么神奇。采了几天药后,他和庞宪终于在五龙宫北碰到了很像榆树的榔梅树,挂满许多梅子似的榔梅果实。

李时珍摘下几颗先尝了尝,又装了些在药囊里,当他和庞宪下山回到借宿的村子村口时,不巧正碰到几个回山的道士。

道士们一看师徒二人的装束打扮,就知道是上山采药的,不容分说,抢下他们的药囊,一看里面除了药材外,还有严禁采摘的仙果。道士们威胁说要报官,还得先送到观里捆打一顿。

但是村民们已经闻声围上来了,几天来李时珍在村里无偿给大家看病,许多人多年治不好的痼疾都给他治好了,大家说来了个好心的神医,现在一起为他求情。领头的道士也有点害怕激起众怒,放过李时珍师徒又不太甘心,就出了个题目说:

“好了,要我们放过他也不难,听你们说他采了药都要亲口品尝,简直像个尝百草的神农。既然是尝百草的神农,他要敢亲口尝尝风茄儿酿的酒,我们就饶了他。”

村民们哗然了。一个村民说:“道爷,你这是有意刁难,方圆百里的人谁不知道风茄儿酿酒吃了就像发疯一样,弄不好会出人命的。”另一个村民嚷:“神医,你千万别听他的,他们存心害你。”李时珍说:“到底什么是风茄儿?先说来我听听。”

大家描述解释一番,李时珍明白了:“你们说的就是曼陀罗花。原来你们这里有曼陀罗花酿的酒,我早知道曼陀罗花有毒,能使人迷狂,一直没有机会尝尝。”

大家纷纷劝阻,又一个村民说:“神医,这酒是他们观里专门酿来害人的,他们采风茄儿的时候是笑着采、跳着舞采的,一直还没有人敢尝上一口呢。”李时珍又问是怎么回事?另一个村民说:“大家都传说这种花笑着采来酿酒,人喝了就会发笑;跳着舞采来酿酒,人喝了就会跳起舞,这又笑又跳的,难道不是成疯子了?”李时珍沉吟下来,大家都以为他要重新考虑,没想到他一开口就说:“这样一来,我更要试上一试了。”

李时珍冒险进行了曼陀罗花酒的尝试,终于证实了那种传说是无稽之谈。曼陀罗花是一种含有莨菪碱、东莨菪碱和少量阿托品的茄科植物,确有一定的麻醉致幻作用。服用者要在产生幻觉的情况下才会跟着人又笑又舞。

武当山的道士们不得不放走他们师徒。后来庞宪把事情告诉了建元,建元也受惊吓不小,劝告父亲:“爹,我想起您在家的时候,本来就有眼病,您为了要试验久吃生姜会不会有损目力,就一直吃了好一阵子的生姜。这回又喝曼陀罗花的毒酒,更是在拿性命冒险了。爹,以后您千万不要再做这种事了。”

李时珍笑着说:“不通过亲自尝试,怎么能验证药性?你爹冒了一回险,就可以免去许多病人再冒一回险。说起久吃生姜、还有胡椒什么的会损害目力,试验后知道了,从此少吃,我的眼病也渐渐好了,这难道不是自己眼前就有益了?你别管那么多,只管帮我用心把这回新采的药画出图来就行了。”

李时珍这回上武当山收获很多,他感到不虚此行。至于带回来的“仙果”榔梅,经过反复观察品尝,他还是没有发觉有什么神奇之处,后来终于只在新修的本草中如实地写下“甘酸,平,无毒”,主治“生津止渴,清神下气,消酒”而已。

第八节书传天下,誉满人间

几年艰苦的野外考察,李时珍差不多忘记了世事变化,嘉靖四十五年那位一心迷恋方术的世宗皇帝终因服丹药中毒而死,太子朱载垕即位,为穆宗。次年改元隆庆,并撤除炼丹所,停止一切斋醮活动,社会风气有所好转。得知这些情况后,李时珍不由得感慨丛生,他想起了那玄妙观的丹药,楚王府奉祠所旁边的神坛,太医院里受人雇佣的贾某,武当山存心不良的道士。回顾大半生,竟然几乎都是在和道士神棍方术迷信作斗争中度过的。

在此之前奸臣严嵩父子事败,改革家张居正入阁参与机要,但还没有掌握到能系统推行改革的权力,穆宗皇帝朱载垕又开始受方术蛊惑,久服淫药,在位仅六年就死了。

明神宗朱翊钧继位,万历年代开始,张居正当上了首辅,力行改革。李时珍新本草的编纂修改也接近完成,他取书名为《本草纲目》,万历六年,《本草纲目》定稿。

这是一部举世公认的伟大的东方医药宝典,也是一部博物学的巨著,就从嘉靖三十一年壬子正式算起,也整整历时二十七年,前前后后修改了三次。“始于嘉靖壬子,终于万历壬寅,稿凡三易,分为五十二卷,列为十六部,部各分类,类凡六十,以类为纲,以药为目。”书中收药物1892种,附药图1109幅,附方1096方,集十六世纪以前中国医药学之大成,在当时的世界上处于先进地位。除了在动物、植物、矿物以及农学上的价值之外,《本草纲目》最大的贡献还是在于药学方面。通过考察实验,纠偏正误,广征博引,扩充了本草的内容,并结合研究了方剂学。其次是确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新的药物分类体系,先矿物,后植物,最后是动物,每一类药物的排列顺序也大致是先简单后复杂,体现着自然发展由无机到有机,由低级到高级的生物进化论思想萌芽,为后世著名的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多次引用。

尽管这种分类法尚未达到瑞典植物学家林耐分类法的水平,《本草纲目》也不能称为一部真正近代科学的著作,而且还存在一些瑕不掩瑜的谬误,比如粉锡(铅粉)无毒,李时珍已经在书中论及铅矿工人的职业病,是长期在铅矿中受毒气所致,却不能由此联系推论出铅粉有毒。另外也残留了一些迷信观点。但《本草纲目》在医药学史上影响深远,是无愧于达尔文所说的古代“中国百科全书”这一光辉论断的。

李时珍还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指出脑是人的思维器官,“脑为元神之府”;首先用蒸汽消毒法预防温疫等。他还推断人有胆结石,并且作出以下很有意思的论述:“牛之黄,牛之病也。故有黄之牛,多病而易死。诸兽皆有黄,人之病黄者亦然。因其病在心及肝胆之间,凝结成黄,故还能治心及肝胆之病。正如人之淋石,复能治淋也。”

李时珍事实上在这里提出了一个“猜想”:“人黄”即人的肝胆结石也像牛黄一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并且就能对应地治疗人的肝胆病。仔细想想也有点道理:牛黄是牛之病,人黄是人之病,为了防止和减轻病害,牛或人自身的免疫机制会分泌出某种物质来隔离、包裹和排斥异物结石。结石是肝胆的废料,带有毒性,这种分泌物等于是降低了毒性,以毒攻毒,当然就应该能反过来刺激、增强肝胆的免疫功能,治疗人的肝胆病,变废为宝。或者也可以说这种分泌物本身无毒,但通过包裹的结石增加了毒性,“是药三分毒,是毒三分药”,增加的毒性反而带来药性,当然也应该能刺激、增强肝胆的免疫功能,治疗人的肝胆病,同样是变废为宝,实现了以病治病。“李时珍猜想”是否成立?只能留待今后的科学来加以证实了。

年逾古稀的李时珍病卧薖所馆,透过他的生命之窗,已经是一片苍黄的晚景。他的《本草纲目》和李贽著名的《焚书》刻印于同一年,他在等着看到凝聚了他大半生心血的新书。为新书作序的王世贞刚好也在这一年死了。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曾当过刑部尚书,又是执文坛牛耳的大名士,“后七子”之一。他几乎不懂得任何医药或其他自然科学知识,即使在文学上也属于拟古派,晚年还迷恋丹铅方术。但李时珍却不得不登门向他求写序言,“乞一言以托不朽”,一个真正不朽的科学家要靠一个仅仅有刑部尚书官衔和拟古主义文名的人说句话来达到“不朽”,这不是李时珍的悲哀,而是一个重名不重实、重文不重理的社会的悲哀。

现在刑部尚书之类的官衔早已不为人所知,拟古主义的文名也散发着一股子霉味,光耀千秋的依然是《本草纲目》。不过王世贞还是有点眼光的,也算能对得起李时珍,他为《本草纲目》写了一篇很中肯的序,较准确地评价《本草纲目》是“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录,臣民之重宝”,不能仅仅只当作医书来看。并称赞李时珍“真北斗以南一人”,这可以理解为真是北斗以南一个人物,更可以理解为真是北斗以南第一个人物。

李时珍临终回首,自然先想到书成后十余年间,为联系刻印出版而一直奔波劳碌,心力交瘁,这是暮年的他最受困扰的一件事。万历十五年做七十整寿,自编诗集,全家团圆,子孙绕膝,老人也为这个没有感到完全的舒心畅意。诗集中有一首嘉靖年间写的七律旧作,题为《吴明卿自河南大参归里》,现在看来有一句倒像是为现在的自己写的。那时好友吴明卿在河南为官,因为得罪奸相严嵩,削职还家,李时珍写了这首诗表示同情和安慰,其中一句“久孤兰杜山中待,谁遣文章海内传?”竟成了目前自己的写照,只是谁又像他安慰老友一样来安慰他呢?

总算得到南京藏书家、刻书家胡应龙的同情支持,《本草纲目》刻版了,李时珍放下这块心病后,身体却真的病了。

病中涌现出许多断续琐碎的回忆,如梦似幻。他想起嘉靖三十八年从北京太医院辞职回来,途中见北方的车夫常常随身带着一种叫“旋花”的药,细问才知道,车夫们晚上回去用这种药煎汤喝,可以治一天劳累引起的筋骨疼痛损伤。他想起了为证实穿山甲并不是传说中的“张甲诱蚁”,曾经捉来穿山甲进行观察,并亲自解剖。还有他也曾长时间观察过的细腰蜂(蠮螉)似乎又在眼前嘤嘤嗡嗡地飞,胃里面偶尔会像牛马一样奇怪地反刍出多年前尝过的草药栝楼的甘寒气味,他因此辨明了关于栝楼气味的两种说法。他突然又回忆起万历八年去南京联系刻书不成,失意之中仍然想到去狮子山静海寺看看种在那里的一些海外药物,这是当年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他还不忘逛逛药王庙,南京药王庙也是一个有名的药市。恍惚中,他好像又置身于登过的许多名山,武当山、大别山、茅山、牛首山,面对着许多农夫、渔民、樵哥、猎人和铃医进行询问。一点不夸张地说,他为《本草纲目》读破了万卷书,走遍了万里路,而《本草纲目》最终又能带给他什么呢?如果是带给他名,他早已经是名医;如果是带给他利,他在大半辈子行医中少收或没有收的诊费药钱,都足以使他成为巨富。如果是带给他一官半职就更谈不上了,何况他的大儿子建中早当上了知县,现在又升任云南永昌府通判了。

“严介溪(即严嵩)早死了,死得活该;张叔大也死了,死得可惜。生则尧舜,死则腐骨,生则桀纣,死则腐骨。人都有一死,是不是我的大限也到了呢?”老人在病榻上喃喃念着,他并不能够像后人为他立传所说的那样预定死期,但他是医生,他能够坦然地迎接死亡。

漏尽灯残,老人颤抖的手将早已写好的向朝廷进献《本草纲目》的遗表交给次子建元,表上结尾是这样几句话:“……治身以治天下,书当与日月争光;寿国以寿万民,臣不与草木同朽……”,如果真要说《本草纲目》带给他什么的话,也许就是这样了。

公元1593年,明万历二十一年,岁在癸已,李时珍病逝于家,享年七十六岁。他同妻子吴氏合葬于蕲州东门外雨湖南岸土耳地。

万历二十四年的十一月,李建元根据父亲遗表写成了《进〈本草纲目〉疏》,连同刚刚刻印出来、李时珍至死也没有看到的《本草纲目》金陵版新书,一起进献给神宗皇帝。由新书记载的“敕封文林郎四川蓬溪知县蕲州李时珍辑。云南永昌府通判男李建中、黄州府儒生生员男李建元校正。应天府儒学生员黄申、高第同阅。太医院医士男李建方、蕲州儒学生员男李建木重订。生员孙李树宗、李树声、李树勋次卷。荆府引礼生孙李树本楷书”来看,李时珍和他的子孙三代人都为这本书付出了努力,其中一千多幅精美的药图都出自建元之手,另外李时珍的徒弟庞宪也有不小的功劳。至于李时珍敕封为文林郎四川蓬溪知县是由长子建中原来官职得到的荣衔,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照当时的说法,他也算是一个“封翁”了,但是在民间,他永远是那个身背药囊、手持药锄、踏遍山野、嚼得草根的清瘦、健谈的老神医,人们传说他不但寻方觅药,访疾问苦,还为民伸张正义。

有一年除夕,李时珍在外地采药,遇上当地州官派人请他看病。李时珍在外地采药,遇上当地州官派人请他看病。李时珍很奇怪,这位州官大人吃饱喝足了民脂民膏,养尊处优,能有什么病?一问才知道,原来州官大人也像荆宪王、楚王和世宗皇帝们一样,想要长生不老,闻李时珍之名,派人重金来请。李时珍对来人说:“今夜除夕,有所不便,我人不能去,但是可以先开个方子给你带回去,你也算交差了。”于是写了一个方子交给来人带回,收下的金银散给了当地穷人,让他们也能好好过个年。州官得到药方打开一看,写的是:“千年陈谷酒,万载不老姜,隔河杨搭柳,六月瓦上霜,连服三万七千年。”气得那贪官不但没有长寿,差点当时就短命了。这个传说就叫《千年长寿方》。

还有传说李时珍神奇医术的故事:李时珍在外采药,有一天来到江西、安徽交界的湖口地方,一家药店老板的儿子也知道他的大名,听说他来了,急忙一翻身跳过五尺高的柜台,跑出去要见识他,一看是个瘦老头,人不出众,貌不惊人,老板的儿子就有点瞧不上眼,傲慢地问:“先生,你既然号称神医,看看我可有病?”李时珍看他一眼,给他诊了诊脉,说:“小兄弟,可惜呀!年纪轻轻,活不了三个时辰,请赶快回家吧,免得家里来抬尸。”老板的儿子大怒,骂李时珍:“你红口白牙说鬼话,咒我死,我刚才喝了半斤酒,吃了四大碗饭,还能纵身一跳,翻下五尺高的柜台,哪里会死得这么快?”众人也都不解,谁知不到三个时辰,老板的儿子果然死了,原来正是刚才吃饭过饱,又接着纵身一跳,内脏受损,肠子已经断了。这叫“活人断其死”。

李时珍在湖口采药行医,一天又看到有一群人抬棺送葬,棺材里直往外滴血。李时珍仔细一看,不是瘀血是鲜血,急忙上前拦住:“停棺停棺!棺材里的人还有救。”人们都不相信。李时珍再一问,棺材里是一难产而死的妇女,他向死者的丈夫说:“你家娘子是难产,假死,开棺后,定教你妻还阳,添贵子。”于是开了棺,李时珍先给死者按摩,然后在她心窝处扎了一针,不多一会,妇女“哎哟”一声,活转过来,接着生下一个儿子,这就叫“死人诊得活”。从此在湖口传为佳话,李时珍一根针救了两条性命。

写千年长寿方的李时珍,活人断其死、死人诊得活的李时珍,以及那个让雨湖神变成石头来报喜的李时珍,还有为楚王“药谏”的李时珍,用枳椇子解酒巧惩恶棍的李时珍,也许都不是历史上记载的李时珍,却是人民大众心目中的李时珍。

谁能说哪一个更真实呢?

同类推荐
  • 怪杰任驰骋 一运成风斤

    怪杰任驰骋 一运成风斤

    小时候就知道亳州这个地方,不单单因为那是我故里的一座城市,还有她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那里曾经香车宝马,商贾云集;那里有一代圣君商汤指点江山的影迹;那里是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的一代枭雄曹操习兵演武痛饮狂歌的地方,他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至今尚在古城萦绕,留存的地下运兵道、习练水兵的涡水浅滩也还令今人瞩目;那里流传着“天资文藻、博闻强识”的魏文帝曹丕和出口成章、七步成诗的曹植的逸事;更有在中国军事上震古烁今的张良、曹仁、曹洪、夏侯渊、许褚……也知道亳州地理位置优越,更兼水陆之便,在经济上曾无比辉煌。
  • 屋顶上的男人

    屋顶上的男人

    人所珍视的美都起源于痛苦。它们本就出生在哀伤和灰烬间。——科马克·麦卡锡《路》。“我呼唤着你的名字,你是我的。”——《出埃及记》。周穆又看见了那个男人。那个男人出现在对面的屋顶上。她疑惑地看着。她点了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白色的烟游丝般缭绕着。她慢慢地欣赏着对面屋顶上的那个男人。几天前,她刚刚洗完澡,赤裸着从浴室里出来,阳光落在她的肌肤上,闪着瓷器般的光。她顺着光看去,突然,发现对面的屋顶上站着一个男人。她慌张了一下,连忙扯过浴袍披在身上。本来以为被偷看了,心里面还藏着小小的愤怒。但那个男人根本没有看过来。
  • 维新侠盗(全集)

    维新侠盗(全集)

    维新侠盗1:时势英雄清朝末年,内忧外患,一场救国图强的“维新运动”悄然开启,为筹集经费,一个秘密组织由此应运而生。神秘的“药魔地宫”,到底蕴藏着什么重大阴谋?强大的“狮虎团”背后,究竟由谁来操纵?“穴蝇”滋生,“虫婴”再现,江湖谢幕,武林终结,动荡时代,谁是英雄?维新侠盗2:皇城劫难他们首先遇到的是“虎狮团”的团长,原莲山派掌门李慕仙,接着遇到药魔培育成功且最厉害的蜘蛛人,然后陷入朝廷火枪队的包围,最后与袁世凯一战。三人均身受重伤,只能救出梁启超一人。一天后,维新志士被问斩,梁少陵等三人来到法场,他们的接下来的命运将会如何呢?
  • 螳螂

    螳螂

    貌似荒唐的失踪者故事里潜藏着历史的真实,而对真实事件的追寻则需要付出巨大的牺牲。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既考验着思维,也考验着毅力与勇气。难道真的是《我们都在撒谎》?《校园的幽灵》与《夏天的恐惧》,既让人感到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也让人感到人性与善良的可贵与崇高。《逶迤的灰线》既是草蛇灰线,也是破案的唯一线索。而《螳螂》则印证了古语所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古训。《谁是歹徒》,一个记者给出了结论了吗?他的调查与推理能破得了这个奇案吗?
  •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3)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女尊王朝尊主放肆宠

    女尊王朝尊主放肆宠

    她是大陆主宰,天下尽在掌控,冷酷无情,嗜血残暴等等都是她的代名词。他是蓝家小公子,一次误入国师府,被她所救,沉沦在她的温柔里。终于在她的庆功宴上,他被她选中,嫁入国师府,从此以后,蓝景被凌玉邪宠上天。在男子眼里,国师洁身自好,俊美无双,优点数不胜数。甚至在女子眼里,她也是一个帝都完美情人。唯独蓝景眼里她只有:特别撩人,体力贼好,不管他藏在哪里,都会很快被她找到。某天,蓝景问:“你到底喜欢我什么?”凌玉邪:“是你说你要以身相许。”蓝景说:“现在我不想许了,你放我走吧。”凌玉邪:“上了我的床,现在想走?来不及了!”把某个不听话的人抱上床,进行深刻教育。他在床上三天没起来。
  • 金融创新:企业、监管与市场的挑战

    金融创新:企业、监管与市场的挑战

    本书以金融创新:企业、监管与市场的挑战为主题,分析了金融、高科技、影视、房地产、汽车制造等行业的最新趋势及领先理念。具体内容有:车企谋变:中国整车企业收入与成本现状分析、迎接影视业的黄金年代、逆势增长,何以持续?进退之间,攻守有道、货币新形态——金融创新与货币演变、互联网金融,你准备好了吗?生产地选择的决策框架、杰出企业的思维之道。
  • 花式偷心真刺激

    花式偷心真刺激

    【快穿双cp】林家有女初长成,摔下楼去死翘翘复活有望乐哈哈,快穿任务跑断腿…林香橙:“我林香橙就是被配角反杀!被炮灰逆袭!被反派虐待!被这网瘾系统坑死!也绝对不会和男主谈恋爱!”男主将她逼至墙边,伸手将她的头发撩到耳后,温柔一笑道:“我喜欢你。”林香橙立刻满脸迷醉的咂咂嘴:“我也是!”【佛系打人恋爱制杖女主×只暖你一人的热风机系男主】#1v1非主流甜虐宠文(HE)#
  • 影响人一生的100个管理寓言

    影响人一生的100个管理寓言

    《影响人一生的100个管理寓言》精选100个关于管理的寓言故事,内容涵盖了管理科学和实践的诸多领域。通过它们,读者可以轻松学习管理理论、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提高阅读效率,并营造一个愉快的阅读氛围。
  • 男神给个好评呗

    男神给个好评呗

    姜时遇:你是林时,我是姜时遇,你看,我们的缘分是注定的。林时:....是你爸妈和我爸妈定的好吗?有一天,我做了影帝先生的助理,然后,他成了我男朋友?!!闷骚影帝和小仙女的爱情故事...
  • 吸血鬼宝宝:爹地要磨牙

    吸血鬼宝宝:爹地要磨牙

    神一般的高富帅空降到她身边,留下一个种后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只留给她一笔巨款,说是什么养子费。妹的,这么自信就一定是个儿子,姐就生生看。宝宝出生了,爱不释手怎么办?竟然才几个月就会叫妈妈,还会泡阿姨,而且还在家里养宠物。可是什么不好养,偏养吸血的蝙蝠。好吧这蝙蝠可爱又超能,不计较了,但是你为什么要出卖老妈?突然有一天,睡在一起儿子半夜突然不见,换来那个可恶的臭男人,将她吃了一夜。儿子竟然说:爹地需要妈咪帮他磨牙,所以宝宝得自己睡。磨牙?什么意思?可恶,她才不是那么好欺负的。回来可以,吃她也可以,得付费。多少?哼,全部身家!!
  • 总裁追妻:萌妻哪里逃!

    总裁追妻:萌妻哪里逃!

    四年前,他所爱的人永远的离开他了,当看到她的尸骨时他心如刀割,他发誓势要将害死她的人碎尸万段,从此他也只做一个无情之人。直到蓝一默的出现打乱了他的计划,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女人不知何时闯入了他的心里,或许是因为她与那个人尤其相似吧。“夜南城,这家餐厅的甜点真好吃!”“嗯,那把这家餐厅买下来吧。”“夜南城,这个大叔是你朋友吗?穿的真奇怪。”“老李,快把这个奇怪的人赶出去。”……他以为她会和她一直这样下去,直到那人的出现.......
  • 无上地狱

    无上地狱

    无上种子根植灵魂本源。浩瀚泰坦世界任我遨游。虚空本源随我征战四方。……然而最后,当我打遍天下无敌手,才发现一切都是阴谋。所有人都死在他的谋划之下,我也不过是苟延残喘。
  • 蛮荒沧狼

    蛮荒沧狼

    一座大山压在必经之路上少年翻过去可是过去后发现那是一片海这里没有能够长出一双翅膀的奇果没有一叶扁舟无论他怎样世界的框架都将他锁在盒子里面他以为能改变全世界他以为他努力就可以守护自己想要的
  • 春秋战国门 再吟

    春秋战国门 再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