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5000000002

第2章 【初遇】大城市,我们究竟为何而来(1)

●大城市,我们究竟为何而来

那是一个一如平常的周五,2015年8月底,尔冬升导演的《路人甲》正在上映,讲述横店群演的故事。那天夜里,A君发来消息,说聊聊“大城市”这个话题。

我和A君算是因文字结识,他是编辑,我是作者,他在北京,我在深圳。很巧,我们是同一年的。很巧,我们可以聊得来。

A君那晚看了电影《路人甲》,非常失落地蹲在北京街头,我不知道他有没有抽烟或者提个酒瓶子,但那晚,他确实受电影触动蛮大的。刚好那天我发了一篇诗作叫《大城市,我们究竟为何而来》,A君看到,问我:“我来跟你聊聊大城市的种种,如何。”

他说,“我们都是路人甲,北京就是横店,哪里都是路人。”

那晚看完电影,他和亦师亦友的前同事吃饭,掏心置腹地聊了不少。那位同事做了十年的出版,告诉他,想要挣更多的钱,这里挣不到,能在这个行业坚持的大多数人都是为了梦想,为了对出版、书籍、影视的忠诚。他见过太多的同行,做了二十几年,三十几年,还在做。

“其实忽略掉一些物质性的东西,做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肯定是会从其中得到一些宝贵的东西的,毕竟这世上没有绝对的成功,也没有绝对的失败。”我坦言道。

“这北京啊,这横店,就是我们撞破脑袋奔去的大城市,我们像信奉神灵一般把它作为我们整个人生的场。”A君说。

“或者不光是你们出版业,看看影视圈、歌坛、文坛,乃至更多的行业,都是如此。再看我们工作的领域也是这样,刚毕业的大学生,一头扎到大城市,从小助理小实习生做起,拿着微薄的收入。都说毕业的第一个五年会拉开一部分行走的距离,不对,连行走都称不上,我们是在爬,向上爬着坡。”我说。

“有人为了生存,有人是来挣够钱就走的。为了各种各样的原因,刚来的人必须爬坡,因为每一个初来乍到的人都是站在山脚下的人,你不奋力向上爬,就永远也不会起来。而只有爬过了,或许经年久月会抵达山顶,也许穷极一生也只能到达半山腰,但你所看到的风景就远远不同于山脚下了。大城市是山,小城市是平原,要想拥有高远的视野,还是去爬山吧,在平原,顶多只能晒晒太阳。”A君道出了我们去大城市的缘由。

然后我们聊到去大城市的时间,他去北京快三年了,我来深圳四年半了,他说,感觉自己也是一个群演的角色,到现在算是能做点什么了。

“这电影,看着真是心酸啊……两个小时十四分钟,多少人的一辈子就像这两个多小时。”A君入戏很深。

我提起前不久作者李遥策发表在韩寒的杂志“一个”上面的文章,《大王派我来巡山》,讲述小妖精的故事。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句是小妖被孙悟空打了一棒倒地后的独白:“孙悟空,在你一路升级打怪中,有没有考虑过妖怪的感受?”

A君说,“大人物才不会顾得上那么多,想要主宰,想不一出镜就死,那就去做大人物,而在狂潮中被狂飙的大浪拍死的小人物,该值得同情么?”

我说:“都做大人物,谁来做小人物呢?遥策在那篇小说中说群众演员都是二维码,我觉得很贴切。但就算是小人物,也是有做英雄的愿望的,哪怕做不成英雄,至少也要和英雄交交手,这都成了一个奢想。这摆在现实世界,就是我们年轻人所谓的梦想了。”

“那什么才能算得上是大人物呢?”A君说。

“孙悟空吧。”我说。

“哈哈哈。”A君笑了。

“你在北京的感受是什么?”我常写深圳,不知北漂是何滋味。

“感受就是,我来这里,确实是想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可是,真的来了之后,又觉得,我不知道想要什么,每个人都会迷茫,或许还会迷茫一辈子,活不明白。”

A君告诉我,有一回和初中同学在北京吃饭,算了一下,初中班级四五十人,高中之后继续上学的,只有十人,其余的,在他上高中的时候几乎就结婚生子了。现在回头看看他们都在干嘛,大部分都在小地方,或者就是跟着工队,各地走。

“我有个朋友,在工地上干活儿,到现在中国都跑遍了,我难以想象这种生活。女同学们呢,我一看他们的微信头像,都是孩子。我在上初中的时候,我爷爷就和我说过,上完别上了,在家有房有车有买卖,好好结婚生子,”A君说,“我瞬间就觉得看完了我这辈子的生活。”

我说,“看了你说的,我忽然就明白了大城市我们究竟为何而来了——为了不一眼看完这一生!”

“话都好说啦,可是,为了这一句话,我们扛了多少苦啊!”A君说,“怎么样的辛苦才能击退你这所谓的雄心壮志呢?电影里,群演真的没钱吃饭了,可是,还有人不走,这样的坚持,真的值么,真的值么……”

“这种雄心壮志是击不退的,即使是小人物,是群演,也击不退的,因为这已然成了一种生活习惯,改不掉了。”我说。

“是值得推崇的理想主义,还是该悲悯这样的愚昧?”A君有点扪心自问。

“那你会因为什么而回去?”我不甘示弱地反问。

“我不知道,还没遇到,遇到的时候自然会的。北京和家,往返数次,除了火车,有时候会拼车,坐别人的车往返。也正是在那时我才知道,这么多人,都是双城生活,周五回家,周一回来。”A君一如既往地诚恳可爱。

“不过你是河北的,算是离北京近的了。我是湖北的,去深圳以后,一年可能就回去一两次,双城生活根本不敢想象,路费和工资,总有一个要牺牲。”我想起自己远行千里之外,不免有些感伤,作为独生女,父母该有多想念我,但在“女儿陪在身边”与“女儿的梦想在远方”这两者之间,他们也必须牺牲掉其中一个选择。

“电影完了,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并没有结束,诚如这大多数的我们,不如还是躬行于泡沫与狂潮中吧。”A君说。

“这就是大城市,我们究竟为何而来。”我说。

“其实,一直都明白,只是偶尔会糊涂,会迷茫,会身心俱疲。但要不了多少时间,就会自动满血,振作起来!”

可不是,大城市,充满机遇的大城市,对于年轻人来说,确实要比老家的机会多得多,换句话说,对于许多大学生而言,所读的专业在三四线城市根本就没有相匹配的工作岗位,那么,不去大城市,去哪里?

对于正当壮年的人来说,有家有口,总体而言,大城市的收入远比家乡的要高,要养家糊口,不来大城市多挣点钱,如何让家人过得更好?

对于怀揣梦想的人来说,当小城市的容积撑不起你的才华和野心时,当你的梦想和青春无处安放之时,一张火车票,一箱行李,就是对梦想最好的承诺。

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无论我们是多么渺小的人物,但此生若不想一眼就望尽,不想就此平凡梦想遥遥无期,不想在年迈的时候悔过当初为何连闯的勇气都没有,不想连世界都没有观过就固步自封地遐想一套世界观……

那么,我必须来到你,即使会苦会哭会累会奔波,但那又如何!年轻,不就是用来奔跑的吗?

你好,大城市,我是小人物,我有梦想,我不平凡。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窘迫初期

最近有很多还未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询问我来这座城市的初衷心得及感受,我觉得我来深圳的初衷很简单:我不想我生命在一个小地方安之若素地度过,而我小时候又来过深圳,很喜欢这里,就好像初恋一般,总是要追的。

至于来这里的心得,我认为是既有风光,也有暗伤,既有欣喜,也有辛酸。

人生本就是如此,喜忧参半。

关于感受,我想说说我第一年的故事。

那年我22岁,还差4个月毕业,以实习的名义离开学校,坐了一夜的火车从湖北奔赴深圳。我用一周的时间确定了工作单位和租房,从此开始一个人在深圳的打拼生活。

在这里要说明的是,我之所以能够一周内就找到工作得益于我提前做好了准备,那就是,我还在学校的时候就开始在招聘网站上做好简历,并广投简历。出发之前,我已经收到了不少于五家公司的面试通知,才过来的。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一点,我深信不疑。另外一点就是,我始终认为大城市的机会比小城市要高得多,毕竟企业多,用人需求摆在那里。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做专员,工资不到两千,有提成,但很少。我租住在坂田的农民房里,一个小单间,八楼,无电梯,月租400,每天下班爬上来后我都不想再下去。

从公司回到住处只有一趟公交,挤得人无完人。从罗湖到坂田要坐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全程无座。要是碰上堵车,两个小时也是很正常的。

公司在罗湖区国贸那一带,中午随便一个快餐都要十几元,为了省钱,我每天下班回来后会先去肉菜市场买点菜,再爬上八楼,回去,锁门,然后开始煮饭。我会煮两顿,一顿当晚吃,一顿留着第二天带去公司用微波炉热了当午餐吃。

那时候穷,买不起冰箱,好在是冬天,饭菜放一晚上不会馊。

那家公司的老总是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长得十分阴柔,头发很柔顺,不知道是不是用多了伊卡璐。他说话的时候喜欢翘起兰花指,声音又细又尖。他的人人上,尽是和一些猛男出游的照片,要么就是晒包包晒名表晒护肤品,明明过着奢侈不堪的生活,却对员工们苛刻得要死。

鉴于他迷人的“小受”气质以及一毛不拔的“铁骨”,我们私下里都叫他“玻璃公鸡”。

“玻璃公鸡”的公司做金融,我在新业务部,做网络新闻业务拓展。那个时候正是公司运作出问题的时期,我工作满一个月后,被告知这一事实,然后接受了一系列“鸡血式”的培训,大体意思是公司现在正在困难期,需要员工与之共患难,等运作恢复正常后,会一次性将工资补齐的。

然后我傻逼兮兮地相信了,还恨不得宣誓保卫公司,抛头颅洒热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差没唱《义勇军进行曲》了。

就这样,我们一帮小同事一等就是仨月,整整三个月啊!没有工资,没有口粮,我带来深圳的那些钱早花完了,我爸妈就我一个女儿,平时我什么话都对他们说,但这件事,我没有说。第一月里我咬牙坚持着,不告诉他们,第二个月过了一半的时候,有点顶不住了。

那时我去房东那交第二个月房租的时候不知道要拿凭条,第二天房东老婆打电话问我为什么还不交房租,不住了就走,大把的人租。我在电话里和她大吵一架,她说得很难听,说你们外地人就是猪仔,跑来我们这里占用资源,占用地盘,不要脸,老家待不下去的贱骨头……

我眼泪狂飙,拿着电话狂吼,但具体吼了啥已经记不得了,但她骂我的我一字一句,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那晚下班我冲到他们的一楼,想和她拼个你死我活,结果看到她抱着一个婴孩在哄睡,身旁是三个孩子在各自写着作业。她看着我,显然一副不知道我是谁的表情,我才意识到,她或许并不知道我长什么样子,我只是她众多房客中的一个,而她也绝非深圳本地人,因为本地人不会当二房东。她和我们这些大学生一样,都是来大城市谋生的。

我看了她几眼,并没有说话。房东老婆长得很白,也很秀气,一点也不像电话里爆粗口的那个恶婆娘。一时间让我以为是不是房东在外面养了小三。

见我一直盯着她看,她轻手轻脚走过来,细声问我:“乜嘢事(什么事)?”

我摆摆手,示意她哄孩子。结果那三个大一点的孩子不知道因为什么突然吵了起来,她转过头去让他们不要吵,可能是声音太小了,几个小屁孩没听到还是怎么的,越吵越凶,还打了起来。

争斗声吵醒了她怀里好不容易哄睡着的婴儿,孩子“哇哇”大哭。她吼了一声,是粤语,我没听太懂,接着,她把婴儿放在婴儿车里,转身操起一个撑衣杆追着三个孩子打,直到把他们打到跪地求饶连声说不敢了。

她依旧怒气未消,这个时候,有个租客路过,不合时宜地说了句:“房东啊,我这个月工资拿去还信用卡了,下个月把这几个月的房租一起交给你好不啦?”

“不行!你上次也是这么说,结果已经两个月没交房租了!这次必须交!没得说!要么就搬走!”

那个租客还在胡搅蛮缠,她的婴孩还在哭闹,三个大孩子的作业还没写完。她“噌”地一声,拉下了卷闸门,把自己和外面的世界阻隔开来。

我默默地上楼了。

第二天下班回来的时候我碰到了房东。房东是个典型的三十多岁的广东人,个头不高,却很结实,有点啤酒肚,皮肤有点粗糙。但无论何时见到他,他的脸上始终是一副笑容可掬的模样。

我和他说了房租的事情,他说是我那天忘拿了,他已经和他老婆说清楚了,他还笑着对我说:

“买菜啊,自己做饭啊,现在好多年轻人都在外面吃,很少像你这样勤俭节约的啦!真不错!”

我顿时就对这个世界失去了敌意。

接下来,我连菜也快买不起了,我来深圳前我爸和我说过,再苦再累,都可以坚持,但是,没钱的时候不要坚持,一定要告诉他们,女孩子没钱是很可怕的事情,他不希望我为了生计做出什么违背意愿的事情来。

要强的我还是拨通了他们的电话。

他们打过来的钱就像是沙漠里的水源一样,我独自在沙漠里行走良久,快渴死的时候遇到了水,生活好像一下子就恢复了生机。

其实也并非是家里太穷,只是我的价值观告诉我,一个人大学毕业工作后,就不该再伸手找家里拿钱,那是一件可耻的事。

那是头一次,我对生活产生怀疑,准确点说是对工作,我开始犹豫我的坚持是不是对的。

同类推荐
  • 每一个女神都活得很努力

    每一个女神都活得很努力

    每一个女神都不是生来就是公主,她们也曾和你我一样,都默默无闻,也曾抱怨生活的不如意,没有王子来接驾之前,只能先将自己强大起来。要相信只有当你足够好,才会遇到那个他。她们认真生活,努力工作,最重要的是她们明确懂得自己要什么,也更会与自我相处。这些使得将来站在王子面前有足够多的底气,当机会降临时,不会错过任何成功的可能,让现在的生活配得上自己曾经的努力。《每一个女神都活得很努力》是作者历时两年,走遍各大城市,见惯了形形色色的人,更与那些成功人士触及灵魂的交集中后,所写下的文字。
  • 无事生非

    无事生非

    《无事生非》是莎士比亚经典喜剧之一,写于1598-1599年,是莎士比亚喜剧写作最成熟的时期。剧中有数条线索,内容热闹换了,并附有哲学思考在其中,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精练。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剧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瑟罗》、《哈姆莱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
  • 时光去了,你还在

    时光去了,你还在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创作的情感故事和随笔集,作者把思维的触角伸向细密烦琐的生活之中,怀着温柔真挚的情感,感悟每一个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把生活中的真善美一一描摹,在潜移默化中引领读者智慧生活,学会把最好的爱,用最适合的方式送给最爱的那些人。也学会在最平凡普通的生活中,体悟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并且,努力珍惜。
  • 怀乡散文:水流林静是故乡

    怀乡散文:水流林静是故乡

    这是一本关于故乡、关于生命、关于亲情的漫长回忆的书。作者以其温和的,如诗如画的笔触,描绘了澧水下游一个名为南江的小乡村和生活在这小乡村里的最普通的一家人。
  • 贾大泉自选文集

    贾大泉自选文集

    文集收录的文章,大多登载于国内学术刊物,也有登刊于台湾地区和日本学术刊物。其内容有研究全国性的文章;有研究四川纸币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提高成都历史文化名城地位的文章;有研究四川茶业和马贸易,促进川、藏民族关系,社会发展的文章;有研究宋代全国性的文章和研究宋代四川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文章;有关爱国主义的文章,以及给某书籍写的序言、前言、导言等等。
热门推荐
  • 百慕大航班

    百慕大航班

    《中国当代故事文学读本·悬疑推理系列:百慕大航班》共分,危情·疑案、神探·谜案、密谋·奇案、铁证·悬案四个板块。其中包括《天堂里的鬼影》、《海滨旅店杀人事件》、《匿名信风波》、《“神鹰”巧遇“鬼见愁”》、《谁将在门口出现》等文章。
  • 送令狐尚书赴东都留

    送令狐尚书赴东都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赢在人脉的12条白金法则

    赢在人脉的12条白金法则

    一张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就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保障。可以说,一个人若不懂得人际关系之道,离开了人际关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就会失去了很多乐趣,事业也难以取得成功。而所谓的人际关系,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人脉。人们在追求生活幸福和事业成功的过程中,需要人脉的很多支持,我们的血脉是支持我们生理生命的系统,人脉则是支持我们社会生命的系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无需归途

    无需归途

    这世上干净的人有多少,不过都是披着一层皮走在泥潭里。我们都已经这么脏了,就不要拉别人下水了吧。
  • 强势锁婚:许少宠妻无度

    强势锁婚:许少宠妻无度

    盛夏嫁给了所有女人梦寐以求的总裁,婚前人前虐狗说演戏她忍了,可没人时还演戏是什么个意思?“小叔,我想离个婚!不干了!”离婚?这辈子不可能的,许琰景这么傲娇的人,怎能允许娇妻落入其他男人的怀抱?他宠溺地摸摸盛夏的脑袋,“乖,这辈子除了我谁还要你?”“我儿子!”“没儿子!”“……”“正好,我想要,那就生一个!”
  • 凡人之躯第一部

    凡人之躯第一部

    渡劫失败漂流到现世,以凡人之躯重修成神,斗万界诸神,战万古仙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神陆风云录

    神陆风云录

    仇酒儿在扭曲丛林睁开眼,正准备自我了断时,罡风吹去她手中的匕首——“想复仇吗,女娃子?”“只要你想,我便给你一个机会。”硬核警告;最真实、最残酷的异界争斗;女主真反派;伪良善,步邪道。前期步步惊心,载沉载浮;后期翻云覆雨,主宰命运。各种仇敌智商在线、颜值在线、实力在线,别犹豫了、快点来看!
  • 擦拭

    擦拭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无论是回顾乡土的生命细节,还是展示前程里的自然风光,无论是置身校园的书香和树香中,还是身居家庭的温馨和美好里,都可看出作者对自然、生活和生命的敬重,都可看出作者浓浓的感恩意绪。作者以独特的角度进行诗性的表达,这是富于质感的文字,是一个思想者的深思独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