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9900000002

第2章 中药养生密码

《本草纲目》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总结16世纪以前的药物经验编写而成的,是对本草学系统而全面的整理总结,为中药食疗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中药作为我国传统中医的精华所在,既可用于养生,又可用于治病,但是想要真正的为我所用,就要对养生密码进行详细的解读,这样才能利用中药来护佑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温、热、寒、凉,四性用不同

中药的性质有寒、凉、温、热四种,我们通常会简称为中药的“四性”。中医认为药物是通过调节机体寒热变化来纠正人体阴阳盛衰的,因此,性质不同的中药其效用各不相同。

四性从本质而言,可分为寒、热二性,即四性中大致可分为温热和寒凉两大类不同的性质。一般情况下,中药的四性是根据中药吃完后对身体产生的作用来划分的。如寒性和凉性的中药能减轻或消除体内热象,清热解渴;而吃完后有明显地减轻或消除身体寒象的就归于温性和热性。其实,所谓寒与凉、温与热的区分都只是程度上的差别,寒性的程度比较轻就归为凉,热性的程度比较轻就归为温。对于有些药物,通常会标有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予以区别。

中医理论认为中药有改善疾病症状的功效,所以人们可根据自身的体质来选择合适的中药。中医上讲“热则寒之,寒则热之”,就是说凡是寒性的疾病就应该多食用性质温、热的中药,凡是热性的疾病就应该多食用性质寒、凉的中药,简洁地指出了不同药性所适用的症状和性质。一旦用反,就会导致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通常,寒凉药如葛根、金银花、绿豆、栀子、蒲公英等,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养阴等作用,主要用于热证或机能亢进的疾病。温热药如干姜、何首乌、地黄、桂圆肉、鹿茸等,具有散寒、温里、温经、通络、回阳、化湿、补阳等作用,主要用于寒证或机能减退的证候。

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其寒热偏性不明显,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称其性平也是相对而言的,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平性药多为滋补药,用于体质衰弱或寒凉和温热性质中药所不适应者。如党参、太子参、灵芝、蜂蜜、阿胶、甘草、枸杞子等。

由于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具有程度上的差异,因而也要求中医在用药时要相当注意。如当用热药而用温药、当用寒药而用凉药,则病重药轻而达不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反之,当用温药而用热药、当用凉药而用寒药则会给身体带来伤害。

辛、酸、甘、苦、咸,五味入五脏

通过味觉器官辨别中药,可将其分为辛、酸、甘、苦、咸这五种最基本的滋味,所以我们称为“五味”。其实,药物的滋味不止五种,还有淡味、涩味,只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

中药的五味有两种意义:一是指药物本身的滋味,这是五味的定义;二是指药物的作用范围。岐伯说:“五味入胃,各归所喜。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气增而久,天之由也。”这句话阐明了五味因它不同的属性而归属于五脏。

李时珍说:“甘缓、酸收、辛散、咸软、淡渗,五味之本性,一定而不变者也。”由于五味效用的不同,而又各自归属于五脏,所以我们只有掌握了药物的属性,才能真正的利用它来达到祛病养生的目的。

※辛味:能散能行

辛味即辣味,对应器官为肺,可发散风寒、行气活血。中医学讲辛味“能散能行”,所谓“辛散”是指中药具有发散表邪的作用,所谓“辛行”是指中药具有行气行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外感表证、气血瘀滞等疾病。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属辛味。具有代表性的中药为木香、红花、麻黄等。

※酸味:能收能涩

酸味对应器官为肝,可生津开胃、收敛止汗。中医学讲酸味“能收能涩”,指的是酸味中药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虚汗外泄、泻痢不止、遗精、带下、出血等症。酸味中药还具有生津开胃消食的作用,所以还可以用于治疗食积、燥渴、胃阴不足等疾病。一般来讲,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止带的药物多属酸味。具有代表性的中药为五味子、乌梅等。

※甘味:能补能和能缓

甘味即甜味,对应器官为脾,可补益身体、调和脾胃。中医学讲甘味中药“能补能和能缓”,指的是甘味中药具有补益、和中、缓急等作用,可用于治疗脾胃不和、拘急疼痛等证。一般来讲,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具有止痛功能的药物多属甘味。具有代表性的中药有人参、党参、熟地黄、甘草等。

※苦味:能燥能泻能坚

苦味对应器官为心,可清热泻火、生津液。中医学讲苦味“能燥能泻能坚”,指的是苦味中药具有泻下、坚阴和燥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证、喘咳、阴虚火旺、呕恶、湿证等证。轻度的苦味还可消食开胃,但苦味过重就可能导致恶心呕吐和伤胃。一般来讲,具有清热泻火、降气平喘、止呕功效的药多属苦味。具有代表性的中药为栀子、大黄、黄连、陈皮、杏仁等。

※咸味:能下能软

咸味对应器官为肾,可软坚散结。中医学讲咸味“能软能下”,指的是咸味中药具有软坚散结和润下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痰核等疾病,还可以润下通便,治疗大便干结等。一般来讲,具有泻下、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等功效的药物多属咸味。具有代表性的中药为芒硝、昆布、牡蛎等。

科学煎煮效更强

找到了防病缓急的良方,接下来就是对中药进行煎煮了。俗话说“十分药力五分煎,不会煎煮白花钱”,所以不要以为买了药直接拿回家煎就好了,很多人会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煎煮方法,而贻误了病情。在我们的中药处方中,往往含有几味到几十味药材,而每一种药材又含有很多种成分,在煎煮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如果不能有效掌握这些微妙变化,就会影响到药物的疗效。可见,掌握正确的煎煮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提前对中药进行浸泡

为了达到治疗效果,中药在煎煮前宜先进行浸泡,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并且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而导致有效成分的耗损。一般情况下,药物应用冷水或常温水浸泡30~60分钟,种子、果实为主的药可浸泡至涨。因为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可缩短些,以免中药腐化变质。浸泡中药绝对不可以使用开水,水温不能超过60℃,否则会使药材组织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淀粉糊化,使药材的有效成分流失,不利于药效的发挥。

※选择合适的煎煮容器

通常,我们煎煮中药时都会选用沙锅、瓦罐或搪瓷等器具,这是因为沙锅、瓦罐等的材质比较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且传热比较慢,还能有效锁住水分。许多中药里都含有鞣酸,如果使用金属类的器具煎煮,就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降低药效,甚至产生有毒副作用的化合物,影响药效。此外,有些中药还含有许多生物碱,需要与鞣酸化合才能溶于水,如果使用金属器具煎煮,就会使生物碱无法溶解,影响药效。

※用对水,煎好药

中医认为,水有轻重、动静、厚薄之说,应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煎药用水必须清洁,无异味,含矿物质及杂质少,纯净水、深井水均可。煎煮中药时一定要掌握好用水量,加水过多就会给服药带来不便,加水过少又不能保证煎药时间。

通常,一剂药会煎两次,即头煎、二煎。头煎时的用水量以将中药进行适当加压后,液面淹没过中药2~5厘米为宜。二煎时的用水量以淹没过药面为宜。在煎煮过程中,不要再加水或者倒掉药液。

使用自来水煎煮中药时要注意,因为自来水中含有强氧化剂氟,可与许多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煎煮中药时必然会影响中药的有效成分,降低药效。所以,应将水烧沸,使氟随着水汽而蒸发掉,晾凉了再用于煎药。千万不要使用开水或温水来煎药,这样不利于水分渗入药物组织内部,阻碍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从而影响药效的发挥。另外要注意的是,煎煮一些质地坚硬、黏稠或需久煎的药物时,其用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多。

※把握好煎煮的火候和时间

煎煮中药的时间和火候一般与药物的性质、加水量的多少、药物吸水能力等有关。通常情况下,我们煎煮中药宜先大火后小火,以免药汁溢出或熬干。根据不同药物的性质与质地选择不同的火候和时间。通常情况下,解表药及其他芳香性药物,一般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头煎为煮沸后小火煎10~20分钟,二煎为煮沸后小火煎10~15分钟,以避免久煮导致香气挥散、药性损失。滋补调理药及矿物类中药,头煎宜在煮沸后小火煎30~40分钟,二煎为在煮沸后小火煎20~25分钟,以使其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煎煮中药时,火候不宜太强,否则会使水分蒸发过快,煎煮时间缩短,而药材的有效成分不能充分溶出;火候也不宜太弱,否则会使温度过低,同样不利于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

煎煮中药一定要遵医嘱,并非熬的时间越久、味道越浓,效果就越好。如果将中药煎煮的过分浓缩,就会使苦味加重,服用后还可能产生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煎煮次数有讲究

通常情况下,中药汤剂一般会煎煮两次,补益药煎三次。药材在煎煮过程中其有效成会溶解,进入药材组织的水液中,然后再扩散到药材外部的水液中,当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有效成分就不易再溶出了。所以,中药一般在煎煮三次以后,其有效成分就被溶解的差不多了。

※常用的入药方法

先煎

有些矿物类药如石膏及贝壳类药如贝壳、甲壳等,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所以应在打碎后先煎30分钟左右,再加入其他药物同煎。还有一些中药毒性较大,如乌头、附子、生半夏等药物也应先煎,以使其毒性减轻,保证用药安全。此外,如天竺黄、火麻仁、石斛等植物类中药也要先煎才能发挥药效。所以,先煎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增加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药物毒性,有利于药效的发挥。

另煎

一些名贵中药,如人参、冬虫夏草、鹿茸等宜单煎服用,以防在与其他药物同煎过程中损失其有效成分,造成浪费。

包煎

包煎是指将某种药材用纱布包起来,再和其他中药一起煎,主要适用于粉末状的药物、有黏性物质的药物、有绒毛的药物。蒲黄、海金沙、灶心土等粉末状药物如不包煎则会溢出或沉淀,不利于药物的吸收;车前子、葶苈子、青葙子等有黏性物质的药物如不包煎,就会粘锅,药汁也不易滤出;旋复花、枇杷叶等有绒毛的药物如不包煎,杂质不易滤除,服后还会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呕吐等不良反应。

后下

有些中药气味芳香,含挥发油较多,如薄荷、木香、檀香、沉香等,适宜后下,这样可以减少挥发油的损耗。还有些中药如番泻叶、大黄等不宜久煎,所以也应后下,这样可以使有效成分免于被分解破坏。

烊化

鹿角胶、阿胶等胶质性中药及饴糖等黏性易溶的中药需要另放入容器内隔水炖化,或用少量水煮化,再加入其他药液同服。

冲服

有些药物的有效成分不在水中溶解或加热后某些有效成分易被分解,所以不宜煎煮。此时,应将这些药的药末放入开水中或是其他药液中混合服用。此外,还有某些细粉性中药如三七粉,或液态药物如竹沥、姜汁等,可直接用温水冲服,以防药效损失。

※滤取药汁

每剂药煎好后,要及时滤出煎液,以免因温度降低而影响滤出及有效成分被吸附。最后一次煎煮后要将药渣用双层纱布包好,绞取药渣内剩余药液,这是因为药渣内的药液可使药液有效成分增加15%~25%。每剂药应滤取药汁的量在500~600毫升。

正确服用增药效

中药的疗效除了与药物的质量、是否对症、煎煮方法是否得当有关外,还与服药方式方法有关。不同的中药用药时间也不同,同一味中药因治疗不同的疾病服用时间也不同,只有学会正确服用中药,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效,并且可以避免浪费。

※服药的时间

服用中药的时间取决于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汤剂一般每日1剂,煎2次分服,两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也有的中药是一日分3次服用,如果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时再减少用量,以减少对肠胃的刺激。多数中药应该温服,但也有例外,如发汗药须热服以助药力,清热药须凉服效果更佳。只有根据药物的性质和病情来选择合适的时间服用,才能使药物发挥积极的治疗作用。

饭前服用

一般来说,如果是胸膈以下患病,如胃、肝、肾等脏腑疾病,最好是饭前服用药物,这样更利于药效的发挥。如化痰止咳平喘药(贝母、桑白皮、胖大海等)在饭前服用更利于其祛痰镇咳作用的发挥;驱虫药(使君子、南瓜子等)在饭前服用时因胃中空虚,药物更容易作用到虫体。此外,为了避免药物中的某些成分与食物发生反应而导致药效降低,也应饭前服用,如大黄、芒硝等。

饭后服用

一般来说,如果是胸膈以上患病,如眩晕、头痛、目疾等,最好是饭后服用药物,这样更能保护肠胃,还有利于药效的发挥。如解表药(麻黄、桂枝、防风、生姜等),在饭后服用更利于发汗解表作用的发挥;健胃药(山楂、麦芽、木瓜、神曲等)在饭后服用,使得食物和药物接触,有利于健脾和胃、消食化积作用的发挥;辛辣刺激性药(川椒、干姜、旋复花等)最好在饭后服用,可减少为胃黏膜的刺激。此外,还有些性寒的药物,也要饭后服用,这样可减少对胃的刺激,如黄连、黄柏、石膏等。

空腹服用

空腹服用主要是针对一些需要快速入肠,保持高浓度的药物,如驱虫药(驱蛔灵、使君子等)和泻药(芒硝、番泻叶等)均适合空腹服用。

睡前服用

由于人在入睡后脾胃工作缓慢,所以在睡前不宜服用那些需要脾胃参与大量工作的药物,而应该服用那些药效缓慢,养心安神的药物,如服用安神药(莲子、灵芝、百合)可促进睡眠;服用润肠药(郁李仁、蜂蜜、核桃仁等),可消除肠胃积滞,有利于第二天早上的排便。

此外,如果病情紧急,也可以频繁大量服用,如果是治疗呕吐、惊厥及石淋、咳嗽、咽喉病时,可煎汤代茶饮,不定时服用。

※服药的禁忌

中药汤剂一般是温服,但如果患的是热证,最好是凉服,如果患的是寒证,最好是热服。服用中药期间还应注意饮食,如服用一些具有解表发汗功效的中药时就最好在服药后喝一碗热粥,这样可以帮助人体生发胃气,利于祛邪外出。服药后还要忌食生冷、腥膻、油腻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配伍宜忌不能忘

中药的配伍是指根据不同的病情和不同中药的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或两味以上的中药配合使用。早在两千年以前,我国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里就记载了中药的配伍、服用等基本原则。合理的中药配伍,不仅照顾到病情的复杂性,又能增进药效,减轻单味药物的毒副作用。

将中药进行合理的配伍,主要依据有以下两点。

1.中药自身的特性

每味中药都有各自的性味归经,其药效、作用也不同,如有的中药能补气,有的能补血,有的能滋阴,有的能壮阳,有的能消食,有的能开胃。即使是同一类中药,如当归、大枣都能补血养血,但它们可以作用的脏腑归经也是不相同的,当归入心、肝、经,大枣入心、脾、胃经,所以当归可以补肝血,大枣还能补脾益气。所以,我们需要根据中药自身的特点来有选择性的使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养生保健、防治疾病的功效。

2.不同的病情需要

人们所患的疾病大多由几种病邪及病因所造成,且患病后的表现也各不相同,如同样是感冒,但是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流行性感冒,造成的病因是不同的,自然选用的药膳也要不同,要对症施食。再比如同样是风寒感冒,有的人仅仅是头痛发热,有的人却还伴随着流鼻涕、咽喉肿痛等症状,所以我们要在治疗疾病时不仅要治疗主要症状,还要兼顾次要症状,要做到防治结合,这就需要我们将不同的中药进行配伍,以便起到好的疗效。

※中药配伍中的“君臣佐使”

我们在生病就医时,医生给开的药方中经常有几味或十几味药材,并且对每一味药材的用量都有标注,中医学中根据这些药物在药方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将其分为君药、臣药、佐药、使药。

君药就如同君主,在药方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针对主要病症发挥主要治疗缓解的作用,药力居药方之首,一般剂量校大,但不一定是全方最大剂量。

臣药就如同大臣,在药方中起着辅佐治疗的作用,主要负责辅助君药改善主要病症或改善主要病症之外的其他病症。

佐药主要起着佐助君药、臣药或者反佐的作用,协助治疗和改善主要病症或直接治疗和改善次要病症,减轻或者消除君药、臣药的毒副作用。也可能与君药药性相反,但在治疗和改善过程中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使药就相当于使臣一样,具有出使引导作用,可引经调和,即引导药方中的其他药物到达病位或者调和方中的其他药物。

※中药的“七情”配伍

《神农本草经》中提出了“七情”,其序例云:“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七情配伍又称称“配伍七情”“药物七情”。七情配伍主要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单行 即用单味药治病,这种药物往往针对性强,且病情单纯。如清金散中只用了一味黄芪,便能治疗轻度的肺热咳嗽。

相须 即将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与知母配合,能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大黄与芒硝配合,能增强攻下泻热的治疗效果。

相使 即将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应用,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达到提高主药物疗效的作用。如茯苓的主要功能是利水健脾,与补气利水的黄芪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功效。

相畏 即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姜能减轻和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我们就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

相杀 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和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我们就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所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种配伍关系中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的。

相恶 即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在相互作用下降低其原有功效,甚至使其丧失药效。如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功效,所以人参恶莱菔子。

相反 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十八反”“十九畏”中明确降到了药物间的用药禁忌。

药膳养生功效大

药膳是我国传统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中的一部分,它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烹饪学和营养学共同的指引下,为了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寓医于食”,按照一定的比例,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伍,制作成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保健食品,它是我国传统的中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药膳中充分使得药借食力,食助药威,既可调理人体机能,又能防病治病,益寿强身。

※药膳的分类

根据药膳目的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种:一种是保健药膳,目的是增强人体抗病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一种是食疗药膳,目的是治疗已发生的疾病,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

根据药膳功效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四种:一是补气药膳,是选用补气的中药配合一定的食物制成的药膳食品,具有补肺气、益脾气的作用,适用于脾肺气虚之人;二是补血药膳,是选用补血的中药配合一定的食物制成的药膳食品,具有补血养脾的功效,适用于肝血不足、心脾两虚之人;三是温肾助阳药膳,是选用温肾助阳的中药配合一定的食物制成的药膳食品,具有温肾助阳的作用,适用于肾阳不足之人;四是滋阴补肾药膳,是选用滋阴补肾的中药配合一定的食物制成的药膳食品,具有滋阴润肺补肾的作用,适用于肾阴亏虚之人。

※药膳的特点

由于药膳是将药物与食物相互配合而制成的集色、香、味、形于一体的保健食品,所以它既可避免中药的苦味,又能发挥其防病去病、健体强身的作用,可谓是“一举多得”。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药膳主要具有哪些特点。

1.美味可口,服食方便

我们常说“良药苦口”,就是说中药汤剂多有苦味,尤其是对于小孩,实在难以入口。而药膳则是色香味俱全,通过食物的调配和烹饪制作,食物和调料的味道将药材的苦味掩盖或缓解,使得药膳美味可口,服食起来非常方便。

2.防治结合,宜久服

药膳最重要的就是利用食材和药材相结合,发挥其不同的功效,有效调理脏腑,平衡人体的气、血、津液,抵御六淫邪气,达到治病防病、益寿延年的目的。而且药膳的材料主要来源于经过历代长期实践证明确实有效的药材及食材,将其制成菜肴、饮料、糕点等美味食品,易于被人接受,且可长期食用。

3.服用安全

由于药膳是采用了药物和食物相结合的方式,且药膳以食物为主,所选用的药物一般多属平和之品,而且很多药膳也是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来的,所以我们可以安全放心地服用。

由于气、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一旦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邪气外感病邪入侵,就会影响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诱发多种疾病。药膳养生就是发挥食材、药材的不同功效,使气、血、津液达到平衡,抵御六淫邪气,从而维持我们正常的生命活动,抵抗疾病的侵袭,保卫我们的健康。

专题:中药四性五味、七情配伍歌诀

四气歌

四气寒热与温凉,寒凉属阴温热阳。

温热助阳又补火,回阳救逆功效彰。

温里散寒暖肝冷,通经止痛阴霾光。

疗寒以热用热药,阳痿宫冷及亡阳。

中寒腹冷寒疝痛,阴水经寒痛痹尝。

寒凉泻火并清热,解毒除蒸血热凉。

化痰开窍息风火,通利二便镇阳光。

疗热以寒用寒药,热病神昏斑疹绛。

生风出血黄疸肿,便秘淋痛与疮疡。

寒热分明系大法,真假虚实莫能忘。

五味歌

五味辛甘酸苦咸,更添淡涩药味全。

辛散酸收甘补缓,淡渗咸软苦燥坚。

辛能发散行气血,气血瘀滞表证痊。

甘补和缓解药毒,急痛虚证用之安。

酸涩收敛能固脱,涩肠缩尿敛清汗。

苦泄通降燥湿浊,泻火存阴阴自坚。

咸软散结消瘿瘰,软化燥结可通便。

淡渗利水除湿饮,湿滞水肿痰饮蠲。

酸苦咸阴辛甘阳,五脏归属不必言。

药分五味效为主,临证选用须互参。

中药七情歌

相使一药助一药,相须互用功效添。

相杀能制他药毒,相畏毒性被制限。

相反增毒要牢记,相恶配伍功效减。

单行无须他药配,七情配伍奥妙显。

十八反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判藜芦。

十九畏歌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狠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土,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槛炙焯莫相依。

同类推荐
  • 春夏秋冬说养生

    春夏秋冬说养生

    《黄帝内经》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顺四时而适寒暑”,这是中医养生学里的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也可以说是健康长寿的法宝。四时即指春夏秋冬四季。一年有四时气候的更迭、阴阳寒热的变化,作为自然界的一分子,人类的生命活动及健康状况都与这些变化息息相关。故欲得安康,必须要顺应四时的变化以调摄人体,以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协调、气血充盛、经络通达、情志舒畅的养生保健目的。这一点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了,“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
  • 只有中医知道:中成药这样用才有效

    只有中医知道:中成药这样用才有效

    国家卫计委表示:超九成居民用药存在误区!中成药是中药的一种,相比中药更方便和易存,但是关于中成药的服用也是有讲究的,本书就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病症以及针对性使用中成药的医学养生常识进行了介绍。生活中很多人在用药的时候更青睐于中成药,觉得副作用和依赖性会小一些,用起来也相对安全一下,但是在服用中成药的时候也是有很多注意事项和禁忌的。资深中医医师亲手教你辨别病症,正确使用中成药。有病切莫乱吃药,辨证用药疗效好。
  • 360度女性私人健康管理手册

    360度女性私人健康管理手册

    本书介绍关于女性营养健康方面的1001个问题,经精心挑选,具有一定代表性和普遍参考价值。作者通过将问题细致分类,划分为五大部分,分别为:平衡膳食、身体防护、合理营养、特殊人群与女性营养、四季交替与女性营养。每个部分选取紧密贴近生活和女性实际需要的问题逐一进行解答。为方便读者阅读,本书以每个章节内容为依据,分别列举出相应的关键词作为主题,更使得全书具有清晰的脉络和主线,读者查找和阅读更轻松。
  • 一个人也要好好吃早饭

    一个人也要好好吃早饭

    在自己曾经梦想的生活中梦想另一种生活。60个“厨室机密”。60种“美味关系”。从今天开始,动手为自己或所爱的人做一份早餐吧。有爱的早餐让每个清晨都变得美好。谨以此书献给即将长大成人的少男少女。献给即将远行的游子。献给所有心中有爱的人们。好时光不可辜负。这世界 ,会好的……
  • 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购买攻略

    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购买攻略

    《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购买攻略》介绍的食品安全购买方法是指通过用眼睛看、鼻子嗅、耳朵听、嘴巴尝和用手触摸等方式,对食品的色、香、味和外观形态进行综合性的鉴别和评价的方法,其基本方法有:视觉鉴别法嗅觉鉴别法味觉鉴别法触觉鉴别法巧妙而综合地运用以上四种方法,能直观地购买到安全食品。.
热门推荐
  • 快穿之宿主已开挂

    快穿之宿主已开挂

    推荐一下家児新书:这是新书的简介……推荐另一本书,不是两本书用一个简介……「快穿系统:宿主有毒请吃药」「快穿系统,宿主有毒请吃药!」系统:【目标你已经死了!】夜凌曦:【你才死了!】系统:【目标你死了!】夜凌曦:【你才死了,你全家都死了!】夜凌曦理直气壮的插着腰,与系统理论。直到某天遇到了某个鬼畜的男人。夜凌曦咽了口唾沫:‘内个……我已经……死了,死的透透的!’某个鬼畜的男人妖挚一笑:‘没事,我不介意,这样更有趣味~’
  • 南境诡事

    南境诡事

    夜半被鬼压身,玩笔仙莫名晕倒,身边人接二连三的发生诡异事件……我只是一个爱听鬼故事的普通大学生,确未想过自己也会置身其中,离奇的经历竟然是有高人暗中操纵。揭开掩盖在南境迷雾下那神秘的古彝文化,我竟在其中发现了一连串的阴谋……
  • 玄幻第一剑

    玄幻第一剑

    姜尘重生成了武魂,一个绝色美女大明星的武魂。并且,姜尘还获得了一门特殊的功法:《混沌剑经》。当他运行功法时,他的修为、技艺等等一切能力的等级可以瞬间提升到比他周围级别最高的存在还要高上一级的层次!简单点来说:见“人”高一级,遇强我更强!某仙王:“本尊是仙王!”姜尘瞬间气势、战力暴涨,“仙帝的拳头了解一下?!”某厨艺宗师:“我做的菜都是国宴级的!”姜尘瞬间厨艺技能点满:“知道啥叫厨神不?!”无数人绝望:“你怎么什么都会?”姜尘淡淡道:“我啊,全职的........”
  • 异世界军火系统

    异世界军火系统

    安杰穿越到异世界后,身体里突然多了一个“军火系统”。帝国将军:“59!59下山了!”古龙:“小老弟,你这驾F22飞的比我还快呀!”安杰:“这世上没有什么是一发核弹解决不了的事情,如果有,那就两发。”
  • 风铃花开香如雪

    风铃花开香如雪

    一朵修炼成人的风铃花,竟敢调戏睥睨六界的上神?“敢问姑娘是想做成干花,还是花蜜?”赤裸裸的威胁呀!她寒毛直竖,只想逃到千里之外,没想到这人却像甩不开的牛皮糖,赖定她了。……“我给你下了个咒,只要你敢接近她,就会获得一份大礼。我要你从此对她恭恭敬敬,退避三舍。”敢欺负他的人,就要做好承受雷霆之怒的觉悟!……好吧,看在你能打能扛,卖得了萌,扮得了酷,长得也还过得去,本妖就勉强接受你了。……什么?她不是废柴元神风铃花,而是妖族王者水麒麟?“你究竟爱的是风铃花,还是水麒麟?”她含泪望着他,凄然地问。无论如何,她只是阿铃,不会成为任何人的替代品。依然,始终,永远。
  • 教授是个小可爱

    教授是个小可爱

    简介无能,精彩于文。前世,她家庭工作双失意;再来一世,她能否意识到自己的缺陷,改变自己,走向幸福的彼岸。顾清风新来的小助理能力太强,深得顾清风心。只是当顾清风刚意识到自己对小助理的心思时,这小助理怎么就辞职当上副教授了?看温柔如斯顾清风如何步步为营诱拐超甜女教授。“我相信爱情,但是我认为它不会发生在我身上“。“可是我早已对你倾心,只要你主动一点,我们就有故事。”
  • 重生八零之辣媳当家

    重生八零之辣媳当家

    刚从职场小助理混出头的苏玉兰一觉醒来竟回到了80年代,成了自己同名同姓同龄的年轻小寡妇,肚子里怀着一个还带着两个拖油瓶儿子,人穷家破,婆家无视,娘家不疼。苏玉兰带着三个儿子在发家致富的道路上一路过关斩将、降妖除魔,在80年代过的风生水起,还顺带给三个儿子找了个酷似自己爱豆的后爹......
  • The Augsburg Confession

    The Augsburg Confess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女子何争

    重生之女子何争

    被病痛折磨的苏静澜因为强烈的求生意志莫名的来到一个完全未知的王朝,身边不是极品病秧子就是妖孽美男子,你说这些和我什么关系啊?奈何,穿着人家的皮囊,能逃就逃,能避就避,不能逃避了就一巴掌回拍过来,姑奶奶好不容易健健康康的活一次容易吗,净是一些没事找抽的……………………
  • 漫品红楼

    漫品红楼

    本书以人物为经、时间为纬,通过轻松诙谐的笔触,不仅将“红学”研究成果以通俗化的形式传达给读者,而且融入了作者长期研究《红楼梦》的诸多心得。概而言之,本书不仅推翻了很多陈旧的定论,而且提出了若干值得深思的见解,而这恰恰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更不要说其文字的老辣与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