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46300000001

第1章 成功只属于死磕到底的人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媒体上曾经报道过一个“哈佛女孩”名字叫张媛琦,在她5岁的时候,第一次从爸爸的口中听说了哈佛大学。“我要上哈佛”,才学会写自己名字的她将这个梦想歪歪扭扭地写在一张纸条上,并将这个纸条贴在家里的冰箱上。谁知这一贴就是14年,家里冰箱已经换了一台,但纸条还是那张纸条,虽然纸条已经发黄,但梦想没变。在她19岁的时候,同龄人都忙着备战高考,而她已经接到了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当有人询问她成功的经验时,她有些羞涩地讲,“我只是完成了我儿时的梦想。”

李娜在1998年,还是一位16岁花季少女时,当时北京电视台的记者曾经采访过她,问她最大的梦想是什么?李娜站在镜头前,略显羞涩,仰着晒着黑里透红的小脸,对着镜头说:“最大的梦想?我希望我能够打到世界职业前十吧。我知道这个目标特别难,但我会努力的!”

13年后,李娜在2011年第一次获得法网冠军后,耐克公司专门制作了一个专题片,在其中回放了少年李娜在镜头前喊出了自己梦想。李娜在电视中看到少轻狂的自己,简直不敢相信,“天知道当时的我说出那样的梦想需要多大的勇气。不过现在,我只想对那个小女孩说一句:‘嗨,咱们做到了!’”

2014年9月,李娜突然宣布退役,在新闻发布会上,李娜笑着说“写完了退役感谢信,感谢了所有帮助过我的人,忽然发现唯独没有感谢过自己。”

然后,她郑重地说:“现在32岁的李娜要感谢16岁的李娜,感谢曾经年轻的自己,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努力每天训练,希望达到梦想的目标。”

年少轻狂的李娜,16岁时对着镜头喊出自己的梦想,并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这让如今的李娜唏嘘不已,感叹“32的李娜没有16岁的李娜坚强和勇敢”。

心理学家们已经证明了目标与成功之间的关系,就是有明确目标和梦想的人,他的成功概率要比没有目标的人大得多。给自己一个目标或者一个梦想,其实就是给自己一个承诺,而承诺本身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的结果和未来。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也就是说立志要趁年少时,李娜在16岁给了自己立下了一个世界前10名的梦想,而莫言也是在年少时开始憧憬着作家的梦想,只不过当时还没吃饱肚子的他,动机与李娜不一样而已。

莫言儿时有一位邻居是大学中文系的大学生,因为被打成右派而开除学籍下放回家。莫言当时小学没毕业也已辍学回家,每天与这位曾经的大学生一起下地劳动。在劳动的间隙里,饥肠辘辘的农民们虽然胃里泛着酸水,但是他们最大的乐趣就是一起讨论美食。莫言回忆,那可是真正的精神会餐,说者津津有味,听者直吞咽口水,还没出过远门更没吃过什么美味的莫言一般只有当听众的份儿。那位右派大学生说他认识一位作家,因为写了一本小说,得了很多很多稿费,所以每天吃三顿饺子,还是肥肉馅的,咬一口,那油水就唧唧地往外冒。这位中文系的大学生口才了得,将作家吃饺子描述得有模有样的。莫言根本不敢相信竟然有人富裕到每天可以吃三顿饺子!而且还都是肥肉馅的!这位大学生用轻蔑的口吻告诉这帮听众,说:“人家是作家,懂不懂?”

“作家?!”哦,莫言听明白了,只要当上了作家,就可以一天三顿吃饺子了,而且还是肥肉馅的。在当时的莫言看来,每天吃三顿肥肉馅的饺子,那是多么幸福的生活!天上的神仙也只不过如此吧?从此以后,少年莫言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当一名作家。对于一个辍学的农村孩子,“作家”这个梦想像刀子刻在他的脑子里一样,让他燃起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

莫言如今谈起自己年少时作家的梦想,坦诚那时的确没有那么崇高,动机也很低俗,走上作家之路的最原始动力就是对于美食—饺子的渴望。当然那个时代的莫言还不知诺贝尔奖为何物。

诚然,吸引少年莫言要立志成为作家,除了每天三顿饺子之外,还有石匠家的女儿。邻村石匠家里有一套带插图的《封神演义》,这样的书对于每天处在幻想中的少年莫言有无穷的吸引力。为了能够阅读这套《封神演义》,莫言想尽了办法,先是给石匠家里干活拉磨磨面,又是爬树偷杏子给石匠的女儿吃。《封神演义》读完了,他也慢慢喜欢上了石匠家的女儿。莫言当时15岁,石匠家的女儿16岁,已经出落成一个漂亮的大姑娘了。在情窦初开的莫言眼中,石匠家的女儿如此迷人,“她扎着一条垂到臀部的大辫子,生着两只毛茸茸的眼睛,一副睡眼蒙眬的样子。……傍晚的时候,我们都会到河里担水浇菜。当我看到担着水桶,让大辫子在背后飞舞着从河堤上飘然而下时,我的内心百感交集。我感到她是地球上最美丽的人,我跟在她的身后,用自己的赤脚去踩她留在河滩上的脚印,仿佛有一股电流从我的脚掌直达我的脑袋,我心中充满了幸福。”

少年莫言陷入了爱河不能自拔,尤其是大脑被生物电流击过之后,不知哪里来的勇气,在某一个黄昏时刻,在担水的路上他拦住石匠的女儿表达了爱慕之情,希望她能嫁给他做妻子。石匠的女儿先是吃了一惊,缓过神来之后哈哈大笑,甩了一句“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然后扬长而去。莫言虽然自尊心备受打击,但痴心不改,不几天又托一位大嫂去石匠家里提亲。结果依然被拒绝,不过回来后给莫言带了句话,说只要莫言能写出像她家那套《封神演义》一样的书来,她就嫁给他。石匠,千万不要小看那个年代的石匠,村里的“首富”非木匠即石匠,是大户人家,“首富”人家的女儿看不上放牛娃的莫言也是情理之中了

莫言坦承,石匠家那个睡眼蒙眬的姑娘,再一次激发了他要当上作家的梦想。当然,他调侃说到很遗憾如今他也没有写出一本像《封神演义》的书来,而石匠家的女儿早已经嫁给了铁匠家的儿子而且成为了三个孩子的母亲。故事的大结局倒也符合门当户对的说法。

因为遭到被喜欢的姑娘的拒绝,从而燃起了作家梦想,这一点莫言倒是跟郑渊洁挺相似,郑渊洁当时也是因为女朋友嫌他没文凭,仅是个看水泵的工人而离他而去,从而激励他走上儿童文学创作之路的。有时候,梦想是被困境和挫折逼出来的。不要怪自己没有梦想,也许是因为你的生活太安逸、太顺利了。

发挥想象力目标才会更容易实现

众所周知,马云是一位金庸迷,曾笑称自己因为痴迷金庸的武侠小说影响了学习成绩而导致3次高考才考上。而马云的梦想从来都是与武侠、与“江湖”有关。在还没有创业前,马云除了在学校教书,还兼职英语培训老师。某个周末,与培训班的同学一起去杭州城边上的一座小山—天竺山登山。一边登山,他一边向同学们诉说着他的梦想:“我的梦想就是成为武林高手,成为像风清扬那样的绝世武功的高手。”他一边说着,一边从路边捡起一根小草,继续说着:“比方说,我一发功,这根松软的小草会变得刚硬无比,我一甩手,它就像暗器一样穿透这棵树,钉在了树干上。等我一收功,它又回到了小草的状态,从树干上耷拉下来,所有的人都看不出这根草是怎么钉到树干上的。哎,什么时候我能像风清扬那样,有一身的绝世武功就好了。”同学们哄然一笑,都没当成回事,继续登山。

创业之后,马云继续讲述着他的梦想,不过内容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马云说他带着他的团队去巴黎开年会,吃年夜饭时宣布发年终奖是每人两把钥匙。很多人没明白怎么回事,然后马云自己揭开谜底,一把是法拉利的车钥匙,一把是巴黎独栋别墅的钥匙。结果马云话音刚落,当场就有人过于激动而被送救护车拉走……”

马云不仅自己喜欢“梦想”,还带领大家一起“梦想”。创业初期,条件艰苦,尤其到年底,不仅没有奖金,还要加班加点,于是,马云就偶尔让大家发挥一下自己的想象力来鼓舞大家的士气。有一次,马云召集大家开会,说:“如果今年的年终奖给你们每个人发500万,你们准备怎么花?”虽然马云在“发500万”的前面加了“如果”两个字的,但这个话题一出,大家还是很兴奋,于是七嘴八舌地就开始畅想自己变成有钱人之后的“梦想”,有人要开豪车,有人要买房子,有人要去周游世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痛快地“畅想”了一个小时,突然马云打断了大家,:“好了,都去干活吧,你们说的这些梦想都会实现的。”

有员工就说:“还没尽兴呢,我的500万还没花完呢,才花了300万呢。”大家哄笑中散去,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干活去了。

若干年过去了,如今你走进阿里巴巴公司总部,让人仿佛瞬间进入了一个另外一个的“武林”世界,行走在“江湖”间。接待客人的会客厅叫“桃花岛”,会议室叫“黑木崖”、“侠客岛”等,有一间会议室叫“光明顶”,估计是马云专用会议室,“达摩院”是核心技术研究项目组的名称。阿里巴巴的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花名,马云的花名就叫“风清扬”,这个名字也是他淘宝的ID,CEO陆兆禧的花名叫铁木真,首席运营官张勇的花名叫逍遥子,副总裁吴泳铭的花名叫东邪……阿里巴巴最引以为豪的价值观体系,被马云命名为“六脉神剑”。

如果将互联网比作“江湖”的话,那么马云就是这个“险恶的江湖”中自创了门派“阿里巴巴”,并出任这个门派掌门人的人。在这个江湖中,阿里巴巴拳打北派昆仑,脚踢南派峨眉,成为这个江湖中一等一的门派,那么,掌门人马云不就是传说中的“风清扬”吗?随着阿里巴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成功,马云身价暴增,一夜之间超过王健林,成为中国新首富,他算不算“财富江湖”中的风清扬呢?马云的“武侠梦“实现了吗?

其实,想象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我们每个人从小都具有非凡的想象力,遗憾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想象力反倒逐渐被扼杀、甚至消失了。所以,你现在需要做的,是重新“捡回”你已逝去的想象力,像马云一样,给你的梦想插上想象力的翅膀,你会拥有伟大的梦想,你也会有一个不一样的“江湖”。

心理学家证实,发挥你的想象力可以使目标更容易实现,不仅每天要想象着你的目标,而且要想象着实现目标的过程。比如你在大学里的目标是考上研究生,那么除了每天要想象你的目标之外,还要想象着每天在图书馆努力学习的场景,这样你才会真的、自发地每天到图书馆学习,最后你的目标才会实现。

分阶段去实施不同时期的梦想

谈到梦想,导演张艺谋曾经说过:“人是要有梦想,不过我想,什么是梦想?我总觉得,梦想是很入世、很具体、很现实的,梦想是你在某一个生存阶段,可以做点什么改善自己的状况,梦想是最切实的想法,它不能在天边,因为那无法作用和影响你的行为。”

“人的梦想在不同的阶段是会变的,就因为梦想很现实。1960年,我的梦想就是白面馒头,上学时候的梦想是家庭成分能不能填得好看一点”(对于父亲曾经是黄埔军校毕业,曾经是国民党军官的张艺谋,每次填表时,家庭出身这个栏目是他最大的困难)而进入工厂后,也就是陕西国棉八厂当工人,当时“最大的梦想是到工会做个宣传干事,理由很简单,就是可以上个长白班,不用三班倒。”

“梦想它是非常入世、非常具体的,甚至俗不可耐,是我生活的各个阶段中非常现实的想法。”

对于已经功成名就的大导演张艺谋,此时还有没有梦想?用张艺谋的话讲“名也有了,利也有了,你还想怎样?”张艺谋他真正的梦想,还是一如既往的现实,就是找个好剧本,有个好团队,拍一部真正的佳作,过瘾。

“我得始终让自己有所期待。”张艺谋说,也就是下一部电影,永远是张艺谋的期待。

当然,张艺谋除了在事业上孜孜不倦地追逐着自己一个个的梦想,他的内心还一直挣扎着一个梦想,就是完成在父亲弥留之际自己对他的承诺,要为张家传宗接代、后继有人、香火不断,也就是说无论如何要生个儿子。如今,这个梦想的确是实现了,而且还超额完成了,跟生“葫芦娃”一样,一个接一个地居然连续生了3个娃儿!其“超生”风波的新闻曾一度占据各大媒体娱乐版头条,直到张艺谋在媒体公开道歉,并将那700多万罚款交了,此事才告一段落。

万达的老总王健林认为,目标是一个参照物,这个目标是随着事业的发展不断修正的。他刚下海成立万达的时候,给大家提的口号就是公司争取奋斗到资产一个亿。即使这个目标,很多员工当时都不相信,说一个亿,太遥远了,公司连本钱都是借来的,怎么可能一个亿呢?

1990年,王健林第一次去香港,被灯红酒绿的香港弄得眼花缭乱。晚上下榻的是香港君悦酒店,跟几个一起去的朋友喝着酒,欣赏着维多利亚港湾的海景,感慨着:什么时候要拥有这么一栋酒店。当时的几个朋友以为他在开玩笑,都表示怀疑,说这栋酒店至少也有几万个平方米,在香港的话值二三十亿,即使在大陆也要值几个亿啊。王健林回答,这个目标必须有,否则我这辈子白混了。当时是他刚刚下海才一年的时间,羽翼未丰。

如今坐拥全球最大不动产商的头衔,本来说公司做到1000亿人民币的收入就退休的王健林,因为目标过早提前实现而收回退休的承诺。现在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在2020年公司年收入1000亿美金,进入世界前100强,届时完成这个目标以后自己会退休。你认为他的目标会实现吗?到时候王健林会退休呢?还是又有了新的目标了呢?

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王健林在创业初期给自己定的目标,虽然那个时代已经可以称作是“豪言壮语”的目标,但与万达现在动辄上千亿的资产和销售额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但我们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你认为哪个阶段的目标实现更艰难?听起来更像是“天方夜谭”呢?

王健林在公司年会上谈到万达制定的目标时,引用了孔子《论语》的一句话,叫“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意思就是一个人要尽量给自己制定更高的目标,而最后才有可能达到中等目标的水平。他用孔子的这句话来激励自己,同时也激励万达的数十万员工,万达未来的目标应该更伟大!

我们也不妨借鉴一下孔子的这句话,“取乎其上,得乎其中”,是不是给自己定一个更高的目标,更伟大的梦想呢?

王石在2003年第一次攀登珠峰的时候,借鉴了一位日本马拉松运动员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将目标进行分解,将马拉松全程42公里分解成10个阶段,每个阶段4.2公里。这样的话一个非常艰巨的目标就变成了一个个相对容易完成的小目标。王石虽然之前在5年的时间里攀登了11座山峰,但8000米以上的山峰还从来没登过。因此,他这次也采取了分解目标的方法,将8848的珠峰高度进行了分解,尤其是进入6599米以后,将6500米到8848米的距离划分为几段:6500米到7028米就好比是自己登过的青海玉珠峰;7028到7790米就好比是登过的新疆穆世塔德峰;7790以上的地形比较复杂,就好比自己登过的北美麦金利峰。因为这些类比的山峰王石之前都曾经攀登过,如今想象着只是像当时那样重新登一遍就行了,这样目标一旦分解,8848米巨大的目标变得简单多了,他的心理压力自然减轻很多,攀登珠峰的目标最后也顺利实现,甚至没有出现在其他登山中的强烈的高山反应。

其实,王石在攀登珠峰之前已经准备了5年,这5年的登山运动从未间断过,从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到北美的麦金利,他已经登上过世界上10座高峰之顶,在登珠峰的两年前已经拿到“健将级登山运动员”的证书了。虽然这些位于五大洲的10座山峰的海拔都不超过7500米,但有的山峰登顶的难度并不亚于珠峰。因此王石认为,一是经验的积累,二是循序渐进,这对他登顶珠峰都有很大的帮助。

将8848米分解成若干个小段,每一个小段的成功都会给王石带来无穷的信心。大量的研究表明,“小成功”在实现最终目标的过程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康奈尔大学的一位心理学教授曾在他的一本著作中写道:“小成功其实是细微优势的稳定作用,一旦一个小成功完成了,就会推动下一个小成功的出现。”小成功能够将细微的优势转变成一种模式,让人们相信更大的胜利即将到来。

当然,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就是对目标的专注。他们当时这个登山团队的实力都很强,但最后7个队员中只有4个登顶,王石是其中之一。放弃登顶的不乏更年轻、体力更好的登山者,王石作为年龄最大的队员成功登顶,他认为自己是胜在目标专一,比如在海拔接近8000米的时候宿营,大家都去外面拍照、看风景,只有王石钻进了帐篷里,无论谁叫他都不出来。因为他清楚,自己目标是登顶而不是看风景,体力拼不过年轻人只有保存体力,任何与登顶无关的活动统统不参与。

任何时候开始行动都不晚

小米手机的创始人雷军,之前在金山软件任职,随着金山在香港证交所成功IPO,作为元老的雷军声称自己在2007年就已经基本上处于“退休”状态了。一则觉得自己这么多年辛苦也该休息一下了,二则金山公司上市以后,雷军觉得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已经到了一个阶段。已经被贴上“成功人士”的标签的雷军,在休整了几年后,了解他的人都劝他重新出山,再干点儿事情,但他一直没有下定决心。

在过40岁生日的时候,雷军忽然感觉“我是不是还有一些梦想还没实现,自己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但同时另外一个自己又在说:“你已经‘老’了,你已经‘退休’了。”

雷军在读大学的时候看过一本书,书名叫《硅谷之火》。看完了那本书之后,雷军现在记得都很清楚,他激动地在校园的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走,久久地难以抑制自己内心的激动。那本书里讲述的就是像乔布斯这样的创业英雄在硅谷创业的故事。雷军在校园里边走边想,我出生在中国,我能不能在中国创建一家伟大的公司呢?这个梦想一直伴随着雷军。但是到了40岁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梦想竟然已经渐行渐远了。

有一天早上,雷军从睡梦中醒来,再一次他追问自己:“我到底还有没有勇气去追寻内心的梦想?”答案是肯定的,“有,有勇气!”但当时他还有一个顾虑,已经被贴上了“成功人士”的标签,万一失败了怎么办?作为IT行业的第一代创业者和天使投资人,他看到的失败的案例太多太多了,他知道创业者最后90%的都要关门的,自己创业万一关门了多丢人哪。

后来,雷军想了一个折衷的办法来缓解对失败的顾虑,就是低调一点,做一个小公司,反正谁也不知道,偷偷摸摸地干,如果垮掉了,没人知道是我雷军做的;如果做起来了,再说是我做的也不晚。于是,小米科技成立了,当然在公司成立的一年半时间里,没人知道小米是干啥的,更不知道小米是谁做的,非常的低调。雷军就在这样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也是他内心深处的梦想之旅。

你说,40岁还可以有自己的梦想吗?柳传志40岁从中科院出来开始创业,宗庆后42岁承包学校的校办工厂开始创业,昔日烟草大王褚时健50岁事业才从玉溪卷烟厂开始起步,75岁保外就医承包2400亩荒山,梦想有一天当上橙王……

如果你40岁就已经怀疑自己还可以有梦想吗?那么接下来讲述的这位90岁的老妪,更值得我们尊敬。

日本有一位老妪叫柴田,在她99岁生日的时候,出版了她的第一部诗集《别灰心》,没想到在日本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出版社本来首印只有1万册想先试试水,谁知几天内就告罄,随即赶紧加印,连续加印了8次仍然畅销,第一年竟然卖了150万册,进入日本年度畅销书排行榜前十名!这个销售数量在诗歌日渐衰落的日本可是个天文数字啊,年逾百岁的诗歌新秀竟然粉丝众多,人气爆棚。这位叫柴田的老妪是从92岁开始写诗,原因很简单,因为老伴去世,儿子怕她一个人太孤独,建议她用写诗来打发一下时间,免得寂寞。而柴田年轻的时候也很喜欢诗歌,现在年过90时了,重新又拿起了纸笔。诗写得多了,她就尝试着给报社投稿。虽然她的诗歌并不华丽,近于白话,但简单易读,都在14行以内,但字里行间有一种朝气和能量,充满了彩色的梦想。于是报社就给她发表了,但编辑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这首诗出自一位90多岁的老妪。

“第一首诗变成铅字时,我非常开心,”她说,“我又给报社寄去一首诗,也发表了,所以我就不停写。”

后来报社编辑被这位特殊的作者所感动,专门在报纸上为她开辟了专栏。她的粉丝众多,从14岁的中学生到80岁的老人都有,报社每年都会收到上千封读者来信,一名70岁的读者在写给柴田的信中说:“是你给了我继续生活的勇气和梦想。”

她在一首诗中写道:“我陷入爱里,我也有梦想,我的心已飞上云端。”

一位历经沧桑的百岁老妪,却能够写出青春少女般情怀的诗歌,是什么给予她力量和灵感?是梦想!有人说梦想成就多彩的人生,一个忠于梦想的追求者,她此时早已经忘却了什么是老之将至,没有什么不可以征服的,包括岁月,只是因为,她一位追梦者!

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触呢?我们唯一的优势就是年轻,年轻时不追逐梦想,难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你说自己老了,年纪大了,有心无力了,但你能有这位日本的老妪年龄大吗?

马上,现在,今天,开始行动,去追逐你的梦想!

列出你的梦想清单

如果生命还剩100天的时间,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其实,很多人内心深处都有自己的梦想,但是我们因为还没有遇到“生命还剩100天”这样紧迫的问题,所以,很多人内心深处埋藏的梦想随着岁月的流逝,随着激情的磨灭,梦想在心中的印迹越来越依稀了、模糊了。澳大利亚小伙塞巴斯蒂安·特里在24岁的时候,突然得知一个噩耗:自己的同窗好友克里斯在一次派对上从房顶上失足掉了下来,当场丧命。这次意外事件对塞巴斯蒂安打击很大,他想: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该如何来选择我的人生才不会留下遗憾?

于是,他拿出纸笔,写了100条自己一直想做而还没有做的事情,这个就是他的“梦想清单”,从此他的生命掀开了新的一页。

我们一起来浏览一下他的梦想清单:

参加西班牙的奔牛节,与牛一起狂奔;

在纽约街头卖艺,挣100美金;

创造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为一个陌生的产妇接生;

骑自行车穿越古巴;

让人冲自己开一枪;

从4000米高空裸体跳伞;

徒步穿越法国;

到监狱拜访一位死囚;

虽然我很穷,也要为慈善募捐10万美元;

完成铁人三项;

追逐一场龙卷风;

在戛纳走一次红地毯;

在北极的冰山上钓鱼;

骑摩托车穿越澳大利亚;

学习佛教密宗;

航海;

穿越沙漠;

在荒岛上生存一周;

出版一本书;

巴斯蒂安的梦想清单上有一条是“让人冲自己开一枪”,他写上这一条,是因为自己曾立志要面对一切恐惧。为了完成这个计划,他需要别人的帮助,于是他给这个世界上质量最好的防弹衣制造商的老板米格尔·卡巴雷罗写了一封电子邮件:

“听起来有点奇怪,不过我的梦想清单上第73个目标是让人冲自己开一枪,请问如果我去拜访贵公司,能否穿上贵公司的防弹背心,然后你冲我开上一枪?”

一天后,巴斯蒂安就收到了回复:

“我很乐意帮助你,很荣幸你来到哥伦比亚的时候冲你开上一枪。米格尔”

塞巴斯蒂安如约来到米格尔防弹衣工厂,这个被称为防弹衣中的乔治·阿玛尼。特里先是被安排参观厂区,仅是从忙碌的车间来看,特里并看不出这与普通的一家制衣厂有什么明显的区别。但在车间的一角,特里看到了一张大桌子,桌子上摆放的是各种枪械,这才让特里意识到这不是一家普通的制衣厂。

简短的参观很快结束,开始进入射击准备。米格尔递给他一件看起来很时尚的防弹背心,

巴斯蒂安终于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此刻退缩已几乎不太可能。于是巴斯蒂安硬着头皮穿上了这件防弹背心,拉上拉链,然后拍了拍胸口,希望这件防弹背心的质量能够一如既往地像他们宣传的那样可靠。接着有助手递上一盒子弹,米格尔解释说,这是本着尊重人权的考虑,让巴斯蒂安自己选取一颗射向自己的子弹。天哪!多么民主和善良啊!

客随主便,于是巴斯蒂安随便选了一颗看起来“友善”一点的子弹,吻了一下之后交给了米格尔。米格尔从桌上拿起一把左轮手枪,告诉巴斯蒂安,这是一把点44的左轮手枪。

这个时候,米格尔的态度开始变得严肃起来,不再是刚才开玩笑的状态。

“巴斯蒂安,你听好了,”米格尔开始告诉他游戏规则,“当我射击的时候,你一定要把手背在身后。我会数到3,每数一个数,你要深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呼出来,数到3时我就会开枪。”

米格尔在巴斯蒂安肚脐眼的右方5厘米处做了一个记号,他说这个是他将要射击的位置。然后米格尔退后一步,将左手的子弹缓缓放进枪膛,然后甩了一下手腕,子弹入膛,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甚至可以说很帅气。

巴斯蒂安此时呆若木鸡地站在那里,双手背到背后,意识开始模糊,各种思绪在脑海中乱窜,手心开始出汗,甚至隔着防弹背心都能感觉到自己“怦怦”的心跳声。虽然很无助,但巴斯蒂安此时唯一能做的就是盯着对方的眼睛,他已经无法控制即将发生的一切。

米格尔后退一步,缓慢地举起左轮手枪向巴斯蒂安瞄准。

“我数到3!”他对着巴斯蒂安大声说道。

“1!”

“砰”,枪响了!

根本就没有2和3。

……

还好,巴斯蒂安挨了一枪还活着,他还得以继续完成清单上未完成的梦想。

他已经完成了骑自行车穿越古巴的计划,他发现这里的人们幸福确实与金钱无关;他扮成蝙蝠侠在纽约街头卖艺,筹得的300多美元全部捐给了慈善机构;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他假扮安保人员混入红地毯,穿着租来的燕尾服还给粉丝们签名呢;他创造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获得了“30秒内用脚趾夹破的鸡蛋最多”的称号;他在一个荒岛上生活了一周,感受到了彻头彻尾的孤独……

如今,他已经完成了100项梦想清单上超过一半的计划,如果你想了解他的近况,可以登录他的网站:www.100thing.com.au。

如果让你列一个梦想清单,你的清单上会是什么?你不一定像巴斯蒂安一样有100个,但你一定有几项是你一直梦想要完成却因为种种原因而耽搁的事情,赶紧拿起纸笔,将他们一一写下来,这就是你的目标,你的梦想!

巴斯蒂安本来是将出版一本书放在了第100项,也就是梦想清单的最后一项,他心想等清单上的99项任务都完成了,自己可以将这些有趣的经历都写下来,然后出版一本书。谁知,自己在完成梦想清单时一不小心成了澳大利亚的名人,不仅英国电视台的《探索》跟踪报道他的足迹,而且澳大利亚的两家出版社主动联系他让他出本书,于是这个位列最后一位的梦想就提前实现,他的书提前与读者见面了。很快,中文译本《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与中国的读者见面。

巴斯蒂安在书中给年轻的读者这样的建议:“如果你在意别人的窃笑,你就无法完成自己的梦想。”

他在书中写道:“梦想就像是一粒种子,随着希望撒入生活的土壤,一直希望能够破土而出,长出枝丫,开出鲜花,结出果实。”

“而别人的窃笑往往会掐断梦想的生长,它不仅会浇灭你的热情,挫败你的积极性,而且会让你怀疑自己的决定,在乎别人的看法,直至最后你完全放弃自己的梦想。”

“因此我们要尽全力保护我们的梦想,那些窃笑你梦想的人是因为他们没有勇气像你一样,他们想把你变成跟他们一样的人,过跟他们一样平庸的生活。如果你在乎这些人的窃笑,你就无法让自己的梦想开花结果。”

难道不是这样吗?即使我们有自己的梦想,因为怕别人窃笑,只是将它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偶尔拿出来跟朋友说起来,还是会被别人嘲笑一番,从而再一次将你的梦想尘封。时间久了,梦想也许已渐行渐远。

为何不换一种方法,将你的梦想清单罗列出来,告诉所有人呢?让他们窃笑的窃笑,嘲笑的嘲笑,而你要做的,就是不要在乎别人的窃笑,按照你的梦想清单去努力追寻你自己的梦想!

有句话是怎么说来着:“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嘲笑去吧!”

后一句是“将自己的红旗插到别人的山头上!”你嘲笑你的,等我的红旗插到你的山头上,到时候看谁笑到最后。

放弃仅在转念间

李开复曾经一直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就是“要在中国创办一所一流的大学”,这所大学不仅要承担促进中国高校的教育提升责任,而且还要引领中国高校进入一个良性发展循环。李开复自己都称这是一个“宏伟、庞大、令人激动不已的梦想”,在他将这个梦想与身边的一些朋友交换意见后,朋友虽然表达了对他的支持,但也善意地提醒他这个计划实施起来会很艰难。李开复的回答充满了豪言壮语:“我也知道这个计划很困难,但它的价值恰恰在于它的困难。”

李开复内心中慢慢勾勒出这所大学的蓝图,并利用在微软的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的大学教育资料,并撰写了一份厚厚的足足有100多页的筹办大学计划书,在这份蓝图的最后一页,李开复写上了这样一段话:“大江东去浪淘尽,一所世界级的大学却能长久存在。希望这所属于中国的世界一流的大学将成为一盏明灯,照亮中国教育的未来之路。”

李开复怀揣这份计划书,开始为他的梦想四处奔走筹款,甚至微软给他的圣诞长假都用来游说筹款了。在接二连三的碰壁之后,甚至他准备放弃时,他在香港遇到了一位热心教育的华人富豪,非常赞同李开复的想法,决定一次性捐助16亿人民币。李开复非常兴奋,甚至提出要用对方的名字来给大学冠名,但被这位年过80岁的老人婉拒了。虽然李开复并没有在他的传记中提及这位老人的名字,但我们猜测应该是马来西亚华人首富郭鹤年。

资金问题解决了,这个大问题落实了,接下来李开复去找教育部协调,并开始在上海、北京和深圳展开选址工作。凭借李开复在中国的名气和“办一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计划,自然得到教育部和地方政府的鼎力支持。甚至李开复给时任主管教育的副总理李岚清关于教育改革的信得到了李岚清副总理的批复,并亲自接见了李开复。

按说办大学的梦想已经开始启航,但事与愿违,在资金落实了,地方政府大力支持时,这个梦想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搁浅了,最后破灭了。具体原因李开复在其自传中并没有详述,除了我们猜测的有体制上的障碍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应该是李开复一直利用微软工作的业余时间在张罗这个事情,而在关键的落实阶段,他又身在美国微软总部,每次来中国落实这件事情只能借出差公干和休假的机会才能来。也就说在实现办大学这个梦想其实是与李开复在微软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是存在一定冲突的,这种冲突不仅仅是时间上的冲突。

这个梦想从2000年李开复与中国的大学生接触到各个高校演讲而开始萌发,到2004年底因为各种原因梦想彻底陨落。我们猜测,一则是如此庞大的项目落地,需要亲历亲为,不仅是经费问题,更需要他在微软和该项目之间做出取舍。二则也许是李开复初期对该项目定位过于理想化,再加上体制上的限制颇多,使其最初的设想无法一一落实。多种因素相叠加,让李开复最终选择了放弃。

办大学梦想的破灭再加上在微软工作的不如意,让李开复萌生去意,这才给谷歌的CEO发了一封自荐信,才惹出了后面的微软与李开复的一场官司。

其实,从性格上来分析,李开复更适合做一位大学校长,选择这个梦想确实是符合他“追随内心”的一贯特点。但是在筹办大学梦想的关键阶段,因为种种原因,他选择了放弃。但李开复的放弃并不意味着中国私立大学是条死胡同,我们看到中外合办大学有上海纽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在摸索之中前行着,而另外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一直以来的梦想也是办一所中国最好的私立大学,最近他们刚收购了一所三本学院—耿丹学院,当有人问他“这是不是意味着已经实现梦想了?”,而他的回答是“这只是梦想的开始。”俞敏洪给自己定的目标是通过10年的努力,把这所学校办成中国最好的私立大学。

因此,李开复与俞敏洪这些真正的企业家相比,他的想法也许更理想化,做法更像是职业经理人。如果当初李开复对这个“大学梦”再坚持一下,那么也许他不会去谷歌了,也不会因此而官司缠身,当然也不会有创新工场,也许不会身患癌症,也许此时他在某个私立大学的新生开学典礼上,正在慷慨激昂地发表他的校长致词:“你每天可以骂她10遍,但是不能容忍别人骂一遍,这就是你的母校……”

但,这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也许。

梦想的坚持与放弃其实就在转念间!

但,还没结束,李开复的梦想又从创新工场开始启航。

持久的坚持才能成就梦想

当梦想像肥皂泡一样一个个破灭时,我们该何去何从?

媒体上报道过曾经的一位“高考状元”流落街头的故事。那是在马年的春节,也就是大年初四,家家都还沉浸在节日的气氛里,但是,位于成都的某大学校园里,一位20多岁的年轻人,在露天冰冷的长椅上已经躺了三天了。成都的冬天,虽然不像北方一样冰天雪地,但是晚上最低气温也要接近零度的样子,这位年轻人虽然也穿着棉衣,还用一件衣服将下半身裹着,但是,毕竟这是冬天的室外,这位看起来并不像是流浪汉的年轻人显得脸色很苍白。他是谁呢?是离家出走吗?为什么春节不回家与家人团聚呢?

住在校园里的一位82岁的老大爷发现了这个穿着整齐的“流浪汉”,怕他出事情,就过来关心他,将手中的零钱和矿泉水给了他,并带他到学校的食堂吃饭。

后来,老大爷才得知,这位年轻的“流浪汉”竟然是四川某县的高考状元,曾经以650分的高分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的高材生!

《成都商报》的记者追寻着这位年轻人,还原了露宿街头的高考状元背后的故事。这位年轻人叫刘宁,当年曾以四川凉山州某县高考状元的身份,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用他自己的话说,进入中科大校门的时候,曾经带着万分之一的希望,看自己有没有可能成为像爱因斯坦、霍金一样伟大的科学家,甚至将来可以影响整个世界。也就是说,在跨入大学校门之前,成为像爱因斯坦、霍金那样的物理学家就是自己伟大的梦想,他知道哪怕这是万分之一的概率。但是进入大学以后,从小县城里出来的他才知道天外有天,自己和同学比起来只是普通的一员,学习成绩一般,而且感觉自己也没有爱因斯坦般的天才聪慧和与对学习的疯狂,于是,成为像爱因斯坦的伟大梦想就像肥皂泡一样被现实给戳破了。但是,刘宁并没有回到现实,他不想像大多数人一样,毕业后找个工作然后结婚生子、挣钱养家,他觉得那样的生活很无聊很没意思。也就是说,普通人的生活方式让他看不到意义,找不到目标,感觉一切都很平庸。但不去做普通人,他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去做什么。他说的一句话挺让人深思的,“打个比方,如果在战争年代,我是不是会更有价值、更有作为?就好像我以前喜欢网游,是因为我在游戏里带领小伙伴们过关斩将,会得到他们的认同。当然,我一直知道这些都是虚幻的东西。”是不是在现实中没有目标、找不到自我价值的年轻人,最后的结果都是去网络游戏中去寻找梦想呢?

因此,失去了梦想和目标的刘某在大学里就开始消沉,以至于毕业设计都没有过关,还延期毕业了一年。当读了5年大学才毕业的刘某走入社会在安徽合肥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一家网络游戏公司,也就是干了几个月之后,因为感觉不太满意就辞职了。谁知道这次辞职之后,就开始了长达2年的找工作生涯,中间也面试过几家公司,但是,最后因为自己的原因没有去,结果最后钱花光了,就流浪街头,从昔日的高考状元沦落为一名流浪汉,大年除夕和春节都是在网吧度过的,钱花光之后又露宿某大学校园的长椅上,被好心的老大爷发现,才出现了刚才的那一幕。

虽然故事的最后还是有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媒体报道了刘宁的故事后,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其中一家IT公司通过报社找到刘宁,并给他安排了一份软件测试的工作,刘宁也对工作和薪酬感到满意,马年春节街头出现的不和谐的一幕终于得到了一个比较圆满的结果。

但是我感觉,故事并没有结束。高考状元刘宁的梦想破灭并不是个例,我们儿时几乎每个人都有梦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儿时的梦想一个个都像肥皂泡一样破灭了,有的是被自己戳破的,有的是被无情的现实给戳破的。

问题是梦想破灭了,接下来怎么办?

说到梦想破灭,我们不得不提起史玉柱。史玉柱也是高考状元,他那年高考数学满分是120分,他考了119分,当年以安徽怀远县理科状元的身份考入浙江大学数学系。那个年代的中学生崇拜的科学家还不是爱因斯坦,而霍金还没成名,那个年代的中学生最崇拜的是华罗庚、陈景润等“国”字号科学家,而史玉柱崇拜的就是陈景润,并且立志要成为像陈景润那样的数学家,摘取一个像哥德巴赫猜想那样的一颗“璀璨”的科学明珠。正是抱着这样的伟大梦想,史玉柱考入了浙大数学系。但是,进入大学以后,史玉柱钻入图书馆借了一本《数论》苦读,才发现“1+1”根本不是那么简单,而“陈景润第二”也不是那么好当的,自己距离“陈景润”的路可以用“光年”来衡量,太遥远,压根就不是那块料,“陈景润之梦”在史玉柱进入大学第一个学期之后就随之破灭。当时并没有什么野心,也没有新的梦想的史玉柱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的县城进入统计局,成为一名体制内的公务员,并在还不到晚婚年龄的时候,经人介绍与统计局的一位姑娘结了婚,生了个女儿(也就是史静)。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史玉柱当时的一切活动和安排,都在按照中国传统,遵从父母的意愿,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考大学、毕业进入体制内当个公务员,然后结婚生孩子。史玉柱当时的生活状态就是像前文那位“状元”刘宁所说的,“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接下来,也许史玉柱在体制内继续熬资历、熬年头,接着科级干部、处级干部,在那个大学生还是稀缺年代的县统计局里,史玉柱还是能看得见自己的未来的。而真正改变史玉柱人生轨迹的,是他在深圳大学读研究生时,听了当时最火的民营企业之一—四通电脑的老总段永基的一次演讲,段永基的一句话“铁饭碗比不过泥饭碗!”让坐在台下的后生史玉柱听得热血沸腾,让史玉柱仿佛看到了未来的一个崭新的自己,不是被人称呼“史科长”、也不是“史局长”的史玉柱,而是像台上段永基这样的企业家,这才是自己要追寻的梦想!受当时深圳改革开放的氛围影响,他毅然辞去统计局的铁饭碗,投身商海创业,这才有了我们今日看到的“此”史玉柱。

曾经的梦想破灭了没关系,关键是要有新的梦想来替代。

像刘宁这样中学时代很优秀,有梦想有抱负,但进入大学和社会后变得很迷茫很平庸,在中国还是有一定代表性的。由于年龄和视野的局限性给自己设立的梦想,进入大学之后梦想破灭随之迷失方向也很正常。关键是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大学要帮助这些曾经热血、曾经有梦想、有追求的学子们要点燃他们新的梦想,有梦想才能有激情!

还是那句话“教育的本质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状元”刘宁,他的激情需要被梦想点燃!只有梦想才能将他从网络游戏的虚幻世界中拯救出来!

金融大鳄索罗斯18岁的时候成为伦敦经济学院一名在册的大学生,他当时最崇拜的老师是卡尔·波普的哲学教授,年轻的索罗斯的梦想就是毕业后能够留在伦敦经济学院教书,成为像卡尔·波普那样的哲学家,或者成为像凯恩斯那样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但不幸的是,索罗斯的学习成绩一般,他的学术抱负注定要失败。但他在大学期间就开始苦苦思索一大堆的哲学问题,并开始着手写一本书,书名叫《意识的负担》。但因为对自己写的东西不满意,他还是将书的手稿搁置下来了。但这次写书的失败让索罗斯决定放弃成为哲学家的梦想而转向赚钱。

但是,赚钱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手提包的推销员,后来进入SF银行成为一名股票套利交易员。在伦敦晃荡了几年之后,他决定远赴纽约,开始寻金之旅。动身去纽约之前,索罗斯认真地对自己说,他很看重金融领域的职业,成为哲学家仍然只能是个梦。

在索罗斯33岁的时候,在华尔街已经立住脚跟并崭露头角,但这个时候,他还是为选择哲学家还是投资家而摇摆不定。于是,他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又开始尝试自己最挚爱的事情:思考和书写哲学问题,将未完成的书稿《意识的负担》最终完成。这一次其实比最初开始写的时候更困难。写好之后,他并没有马上联系出版商,而是交给了自己最尊敬的哲学教授卡尔·波普审阅,希望得到大师的认同。但卡尔·波普教授早已经记不起这个学生了,翻阅了之后只是鼓励索罗斯继续思考他的观点。也就是说,大师并没有认同索罗斯这本呕心沥血的著作。

结果,索罗斯的哲学家之梦不得不再一次搁浅,他又回到华尔街攒钱去了。但索罗斯关于哲学的冥思并没有停下来,他后来出的几本书的主要思想均来源于这本没有出版的书。其中,他写的一本名叫《金融炼金术》的书,手稿曾让同行──一位纽约银行的分析师勒纳读了该书的前5章,但勒纳读完之后说:“我一个字都看不懂。”是勒纳智商的问题,还是索罗斯的理论过于深奥?

功成名就之后,索罗斯其实并不喜欢人们称他为金融家,他更喜欢人们称他为哲学家,或者是慈善家。在成为英国牛津大学赞助委员会委员时,他要求对方介绍他时用“一个金融和哲学的探索者”,他说:“我很愿意被看作一个务实的哲学家,或者说我是一个受挫的哲学家,我也很高兴。”他将自己看作是碰巧成了投机者的一个失败的哲学家。

索罗斯与许多当代富豪最大的差别就是他对智慧的追求,他挚友拜伦·威恩曾说:“如果让索罗斯再多赚上10亿美元,也不会让他感到有多么快乐。”但索罗斯会去读令人望而却步、晦涩难懂的哲学著作,除了卡尔·波普的作品之外,他最喜欢的两本书,一本是道格拉斯·霍夫斯塔特的《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另外一本是葛雷格里·贝特森的《朝向心智生态学》。

索罗斯从来都是把自己看成是具有欧洲传统的知识分子,而自己工作的华尔街仅仅是赚钱的好地方而已。因此,他对华尔街的同行毫无兴趣。“我没有花很多时间与股市里的人泡在一起”,他曾向记者坦言,“我觉得他们很乏味”。他说,他与知识分子,与哲学家在一起远比与商人在一起自在得多。

虽然索罗斯在年轻的时候,不得不放弃了成为哲学家的梦想,但是后来他发现,他赚的钱越多,他越有可能重返知识的王国。

他开始用纸笔,用他的思想重新构建理论,这个理论是关于知识、历史、哲学和金融市场的理论。他不断宣布他的“发现”,是关于参与者的偏见在探索人类知识中的作用,是理解所有包含参与者思考的历史过程的关键。

索罗斯传记的作者罗伯特·斯莱特曾说:“好像索罗斯在与上帝说话,这就是为什么他非常确信要发生的事情。”

而索罗斯的合作伙伴埃德加·阿斯泰尔直言不讳地指出成功的奥秘:“他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他的哲学思维。”

是索罗斯的哲学家之梦成就了他成为金融大鳄呢,还是他成为了金融大鳄成就他成为一个“失败的哲学家”呢?

如果说索罗斯是一位受挫的哲学家和成功的金融家,那么在中国也有一位类似的人物,他曾经搁置梦想去赚钱,赚了钱以后重新捡起一度搁置的梦想,这就是被称为中国最有钱的经济学家华生。

华生在1978年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年,以下乡知青的身份考上大学,大学毕业后又去中国社科院读了研究生,毕业分配就留在了社科院搞经济改革研究,成果显著,年仅33岁的华生被评为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当时他的梦想就是成为像自己的老师──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那样中国顶尖的经济学家。但后来阴差阳错,在去英国牛津大学留学期间,因为种种原因被原单位中国社科院除名,除名的通知书还寄到了英国的学校,让华生哭笑不得。回国之后,华生发现不仅工作没有了,房子也被收回了,好像“一夜回到解放前”。这个时候肯定谈梦想是不现实的,首先要解决是生存问题。于是,华生被迫下海,开始与人合伙经商。先是开个饭馆,但没多久倒闭了。之后,他与同学发现了一个商机,开始进入咨询业,从英国引进ISO9000、ISO14000等国际标准体系,这成为华生进入商海中掘到的第一桶金。后来,生意上缓过劲来之后,华生开始利用自己的专业背景关注资本市场,并且在一个合适的时机,以1.57亿元的价格收购了上市公司闽福发,华生任董事长和总经理。在将公司理顺之后,出于对学术的热爱,出于对梦想的追求,于是华生在2003年辞去在闽福发的高管职务,将上市公司和控股集团交给他的同学打理,自己则全身心转入经济学学术研究。

在母校东南大学110周年生日,华生向母校一次性捐赠1100万元,被称为是学校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捐赠。

身为燕京华侨大学校长、著名经济学家、某上市公司大股东等多个头衔的华生,不正在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人们,曾经搁置的梦想也可以重新扬帆启航,你说不是吗?

同类推荐
  • 写给女人的哈佛气质课

    写给女人的哈佛气质课

    如果一个女人的气质不好,仅靠外在的修饰是无法彻底改变现状的。如果你把个人气质的打造寄托于外在的修饰而不是内在的修炼,那么无异于掩耳盗铃,又如同画饼充饥,是自欺欺人的。那么,到底什么是女人的气质呢?气质的定义是:根据人的姿态、长相、穿着、性格、行为等元素结合起来给别人的一种心理感觉。气质是一个人内在涵养或修养的外在体现,是一个女人内在美感的自然外露,而不仅是表面功夫。
  • 做人要方做事要圆的106个细节

    做人要方做事要圆的106个细节

    现代社会纷繁复杂,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做人都很难,做好人更难。纵观历史,大凡能成就伟业者,无不是深谙做人之道,知道做人何时应该进,何时应该退,何时应该发脾气,何时应该深藏不露。那些成大事者,多能方圆通达,在危难时刻总能把做人的机智技巧运用得淋漓尽致。
  • 我最想学的说话技巧

    我最想学的说话技巧

    杰出的说话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训练的。本书用精练的语言、睿智的话语、全新的理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地向你揭示胜人一筹的说话本领,是一本内容全面、技巧丰富、方法实用的说话技巧工具书。希望此书可以为你的人生提供最有效的帮助,让你的口才艺术更上一层楼,使你的人际关系网扩展得越来越大。
  • 平凡不可贵,最怕无作为

    平凡不可贵,最怕无作为

    一个人走上一条路,既是你选择了路,也是路选择了你。前途荒荒,大风大雨,走到哪里不知道,有路无路也不知,反正就是要一步一步走下去。间或风停雨歇,花叶水迹犹湿,小鸟唱出明丽的曲子,这一时半会儿的心旷神怡,就权作了给自己半世辛劳的无上答谢。?奋斗是人的一种生存本能和灵魂饥渴。本书以“事业”为切入点,讲述了我们的艰辛奋斗,艰难成功。奋斗到后来,你会发现,任何难题都不是难题。挑战是给你机会去战胜挑战,艰难是给你机会走出艰难,困境是给你机会让你成长到足够翻转困境。只要转换视角,就能翻转命运。
  •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2)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强势娇妻:傅总爱妻成瘾

    强势娇妻:傅总爱妻成瘾

    宋西月与傅晋的婚礼在几个月之后重新举行,钟子谦也出席了,在结婚当晚,满城烟火时,他离开了渝城……
  • 神奇宝贝之穿越成小遥

    神奇宝贝之穿越成小遥

    一场穿越的开始,一段旅程的开端,凌雪汐的意外穿越,使得原本属于千里遥的旅行变得更加奇幻。不仅有着胜利,失败也如影随形,一点点进步变强的同时,也有另一个可怕的存在日渐壮大。少女和她的众多伙伴,在旅行中成长,在战斗中成熟,一步一步,在强者之路上前行,永不退缩。
  • 天价萌宝:总裁爹地超给力

    天价萌宝:总裁爹地超给力

    “偷了我的基因想不认帐?”他逮住她,要她交出6年前生的宝宝。她死活不愿交出儿子,他只好纡尊降贵的对她死缠烂打,更是扬言要求同居。“爸爸,妈妈和别的叔叔跑了。”某宝告密。“派人给我追,绑回来家法伺候。”某男大怒。她只是和同事一块儿去出差,哪里是和别的男人跑路。于是,以后的每天某宝看到妈妈总是扶着墙下楼,然后爸爸笑的意犹未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英雄所求(《术士的指环》第一部)

    英雄所求(《术士的指环》第一部)

    本书富含所有可使其迅速大获成功的所有元素:计谋、反计谋、神秘性、英勇的骑士、充满了心碎、欺骗和背叛的爱情故事。这本书可以陪伴你度过数小时愉快的阅读时光,可以令所有年龄段的读者都得到满意的阅读体验。推荐给所有奇幻小说读者永久收藏。
  • 深秋远塞若为情

    深秋远塞若为情

    降若以前只觉得自己逍遥自在就是最好的,直到她遇到了司珩。哪怕初遇并不是什么很好的记忆,但是他的帮助让她一步步沦陷。一直以为是自己一个人的暗恋。在她生辰时,他赠予了她一支簪子,她才知道原来他一直在守护着她。——降若版——她是降府不受宠的庶出四小姐,日常就是混日子,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可以提起她的兴趣。但当她跟了司珩,这个男人成功吸引了她。原来传言不可信,他根本不喜静,原来他根本就不是不近女色,原来……他根本就是蓄谋已久!终于把降若骗到手的司珩微微一笑,深藏功与名。——司珩版——或许降若并不记得,两个人在很小的时候就见过。小小的司珩与降老将军学习兵法,小降若因为脸上的毒素影响身体不可习武,只得在一旁看着。司珩休息时就静静的看着降若围着降老将军讲一些有关打仗的故事。那时,司珩就觉得,这个小姑娘真的是娇滴滴的,以后一定要好好保护起来才好。[本文1v1,慢热,女强,绝对甜,双c](以一包辣条起誓,本人绝不虐)(慢热画重点,女主慢慢成长,伪爽文,注意避雷)
  • 大央女帝:帝君追妻

    大央女帝:帝君追妻

    一个是前朝储君,一个是当朝太子,二人背负血海深仇,却擦出爱的火花,当三世的记忆慢慢苏醒,究竟怎么抉择才是正确的?“若我赢了,你便做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男皇后。”江湖至尊和公主遗孤又回牵扯出什么恩怨情仇?“整个幽冥阁,都是本座的聘礼。”
  • 沧水赋之逆流

    沧水赋之逆流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其害乃去。茫然风沙,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径流欲奚为,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骨于其间,箜篌所悲竟不还。感于大禹治水之精神,蜀中剑门关的剑门建立了圣水门,以护水救人为使命,世代相继。
  • 极品恶妃不好惹

    极品恶妃不好惹

    独生爱女冰心美,因不满父亲的安排,准备离家出走,可谁知竟被一道雷劈中,掉到古代,不小心还砸死了人,她怕人家捉她,躲进别人的花轿,意外的嫁给了王爷做起了小妾。本来以为能过上‘米虫’的生活,可是王爷却非要招惹她。那好,本小姐就替王爷好好管理管理王府,谁知一不小心就混成了‘王妃’。
  • 觉阳至尊

    觉阳至尊

    吾欲成道黎明之初在大日东升前独断万古!溯六道!夺阴阳!横扫八荒敌!只为回归觉道,逆寻苍茫时光,拂开你心口的剑……
  • 鸿爪雪泥:袁志鸿修道文集

    鸿爪雪泥:袁志鸿修道文集

    北京东岳庙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大街的北侧,原是道教正一派在中国华北地区的第一大丛林。2008年5月3日,在党和政府的推动及支持下,北京东岳庙作为道教活动场所正式登记开放。庙内保存了大量各具特色的道教建筑和历代碑刻,对研究中国古代道教以及玄教的历史渊源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该庙已建立起了北京民俗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