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70500000001

第1章 译者序(1)

歌德与维特

德国大文豪歌德(1749-1832)创作的书信体长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之后,立即风靡欧洲,被译成各国语言,传遍世界,久盛不衰,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文学名著。

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故事情节简单:一次,青年维特参加乡村舞会,与少女绿蒂相识,一见倾心。无奈绿蒂已名花有主,订婚在先。为了摆脱这无望而苦恼的爱情,他决定离开绿蒂,到公使馆担任秘书。官场的腐朽、虚伪、庸俗无聊,使他不能施展才能。维特愤然离去,应邀在一位侯爵的庄园客居一段时间,但他同那里的环境照样格格不入,于是又回到绿蒂身边。此时绿蒂已经结婚,他不再能随意厮守在她身旁。爱情破灭了。在那腐朽、黑暗的社会,他找不到出路,终于在绝望中自杀。

1824年1月2日,歌德同艾克曼谈到《少年维特之烦恼》时说:“我像鹈鹕一样,是用自己的心血把那部作品哺育出来的。其中有大量的出自我自己心胸中的东西、大量的情感和思想,足够写一部比此书长十倍的长篇小说。”[1]

歌德这一自白真实而深刻地揭示出《少年维特之烦恼》同青年歌德的思想、生活与情感经历的关系。

1771年8月6日,歌德获得法学博士学位,8月中旬离开斯特拉斯堡返回法兰克福,开设律师事务所,8月底获准以律师身份参加法兰克福陪审法庭。

1772年5月至9月,青年律师歌德到韦茨拉尔帝国最高法院实习。歌德的祖父曾在韦茨拉尔工作十年,歌德的父亲也在韦茨拉尔攻读过法学,因此他要他的儿子去那里实习,那样,“说起来好听”。韦茨拉尔最高法院职司仲裁帝国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法律纠纷,各诸侯国几乎无一例外地在这里设有公使馆,派出法律代表和官员长驻此地。当年这个仅有四五千人的小城中,在最高法院供职和需要同它打交道而在此居留的就有九百人之多。其实这里并不是法学最佳深造之地,此时歌德对法律问题也兴趣不大。他有很多时间读荷马、希腊哲学与广事交游。他结识了很多人,大多是泛泛之交,这里需要提及的较重要的朋友有弗里德里希·威廉·格特尔、卡尔·威廉·耶路撒冷、约翰·克里斯蒂安·凯斯特纳等人。格特尔自1769年刊印《哥廷根诗刊》,后来歌德在那里发表了《过路人》《穆罕默德之歌》等重要诗作。歌德在莱比锡求学时期就同耶路撒冷相识,这时耶路撒冷在布劳恩施威格公使馆任秘书,午餐时又时常见面,但他们之间私交不深,耶路撒冷不太欣赏歌德的诗歌。歌德知道耶路撒冷恋着一同事的妻子,但没见过她。凯斯特纳是韦茨拉尔时期歌德与之交往频密的友人之一。当时凯斯特纳以汉诺威公使馆秘书身份长驻韦茨拉尔帝国最高法院。他在致友人信中为当年23岁的歌德画了一幅饶有趣味的“素描”:

春天,歌德博士从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来这里。才智之士争相与他结识……我是偶然认识他的,我对他的第一个评语是,他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您知道,我是不匆忙评断的。

格特尔邀我一起散步,我们往加本海姆村方向走去,看见他(指歌德)仰卧在一棵树下的草地上,和站在他周围的几个人交谈——其中一个是伊壁鸠鲁派哲学家(von Goue),一个是斯多葛派哲学家(von Kielmannsage),还有一个被认为是两派的折中人物(Dr.K?nnig),歌德似乎颇感惬意。

这是凯斯特纳初次见到歌德。后来两人成为知交,过从甚密,凯斯特纳对他有了真切的了解。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尝试对他(指歌德)进行描述”。

他具有人们称之为天才的极不寻常的活跃的想象力。他的精神境界高尚。他是个性格刚强的人。他喜爱孩子,能和孩子们处得很好……

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在乎别人是否喜欢,不在乎是否时尚,是否为公认的生活方式所容许。他痛恨一切强制。

他非常尊重女性。

从根本上说,他还没有定型,还在努力寻求某种体系。

这方面,要讲点什么的话,那就是,他对卢梭评价很高,但他不是卢梭的盲目崇拜者。

……他不上教堂,也很少祈祷。

他尊重基督教,但他心目中的基督教和我们的神学家所想象的不一样。

他相信未来的生活,相信未来会更美好。

……[2]

凯斯特纳的这封致友人信很长,限于篇幅,本文只能摘录几段,由此亦足以窥见狂飙突进时期青年歌德的思想风貌与性格特征。

在韦茨拉尔小城,最令青年诗人歌德心潮难平的是与夏绿蒂·布芙的相识和交往。

凯斯特纳在另一封致友人信中谈到了歌德和绿蒂的首次会面:

6月9日,他(指歌德)碰巧参加一个乡间舞会,我和我的女友也去跳舞。我因事耽搁晚些时候才骑马去。我的女友与另外几个人结伴驱车前往;歌德博士也乘坐这辆马车,在车上初次见到绿蒂。(……)小绿蒂马上把他的全部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她还年轻,她的容貌很有吸引力,令人难忘;她的目光明朗欢愉,那天尤其如此,因为她爱跳舞。她很快乐,不刻意打扮自己。歌德注意到绿蒂对自然之美的情怀,发现她的幽默机智绝非有意为之,而是纯然出之于快乐的心情。

他不知道她已订婚。我晚到几小时;我们从来不习惯在大庭广众公开表示我们的关系超出友谊。歌德那天非常兴奋、快活(他有时这样,有时又很忧郁)。绿蒂完全征服了他,她不费一点心力,只是全身心地投入娱乐,便把他征服了。翌日,歌德前来看望绿蒂,问她在舞会上感觉如何。之前他在她身上看到的是一位喜爱跳舞和无忧无虑地娱乐的少女;这时他见识到了她的另一面——她主持家政的出色才能。

他不可能长时间不了解,她给予他的只能是友情,她对他的态度提供了又一个范例。随着我们之间相互了解的加深,这同一喜爱(指对绿蒂的爱)成为联结他和我之间友谊的牢固纽带。(……)他具备某些特质,它们对一位年轻女子,尤其是感情丰富的有品位的年轻女子,会有危险的吸引力。但绿蒂懂得让他不越过底线,他对她行事的方式因此只有愈加欣赏。他的宁静心境遭到破坏。在此期间,曾经出现过若干古怪的场面,令我越发敬重绿蒂,而他作为我的朋友,我也感到更加可贵。然而,有时我不免感到惊讶,爱情甚至竟能使非常坚强、平素卓尔不群的人变成一个怪人。我的内心出现了斗争,一方面,我在想,我多半不像他能让绿蒂那么快乐;另一方面,失去绿蒂的念头让我受不了。后者占了上风。在绿蒂身上,我从来感觉不到她有类似的考量。简单地说,几个月后,歌德看明白了,为了他的安宁,他必须断然行事。他曾几次尝试离开,都没有走成,后来他终于下定决心,不辞而别。他返回法兰克福后,我们频繁地通信笔谈。

凯斯特纳的上述文字明明白白地道出了歌德对绿蒂迷恋到了何种程度,两人之间的关系何等微妙,以及歌德终于明白爱情无望,只能选择出走。很明显,《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绿蒂和阿尔伯特的原型,就是韦茨拉尔小城的夏绿蒂·布芙和她的未婚夫凯斯特纳。凯斯特纳比歌德年长八岁,歌德热恋上夏绿蒂·布芙的那一年,即1772年,她年方19岁。她的母亲在一年前去世,留下11个子女,夏绿蒂是次女。因为长姐不能干,她便挑起主持家政,照顾父亲、弟妹的重担。歌德行前分别给凯斯特纳和夏绿蒂写了字条,都只寥寥数语。

同类推荐
  • 穿堂风

    穿堂风

    一月弯的深夜,王子丹脱掉上衣,倚着父亲的墓碑坐下,用力抵着,直到父亲的名字以浮雕的形式出现在他白皙“臃肿”的背上。然后,他把胳膊别到背后,用手指抚写父亲的名字,王舟。之墓,两个字每次都会跟着父亲的名字出现在他手指最容易摸到的地方,但他极少去抚写它。他只写父亲的名字。就像小时候和父亲常做的那样——睡前,父亲在他光溜溜的脊背上用手指写字让他猜。写得最多的是他俩的名字。王舟。王子丹。或王舟的儿子王子丹,王子丹的父亲王舟。父亲有时写得很慢,有时写得很快。不管快慢,王子丹都能猜对,猜对字的王子丹会在父亲的笑容里骄傲地睡去。
  • 乡村骑士

    乡村骑士

    我对娘说,买火车票根本用不着跑到衡水去,手机上就能买。她不信,认为手机上买的票肯定是假的。我只好演示给她看,指尖在手机屏幕上戳戳点点。有一趟直达车,晚上八点半发车,运行三十多个小时后,到达成都站。就坐这一趟吧,除此之外,别无选择。选定后,进入购买环节。我先把娘添加进联系人中,再去选票,却发现娘的名字是灰色的,无法选中。联系人中只有两个名字,张家根和王丽珍。张家根是我,王丽珍是我娘。这两个名字一黑一灰,好像来自两个世界。真能买?娘问。我说,买不了。她又追问为什么买不了。这是因为你的信息正在后台审核,审核通过后才能买票。如此解释,她一定听不懂。
  • 爱情的面孔

    爱情的面孔

    《爱情的面孔》,由当代先锋小说家墨白创作的中篇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一位成名作家在寻找爱情的途中所经历的种种诱惑,从而作者侧面的通过这样的故事来引领人们去思考,去反思,道德与欲望,爱情与性几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 大河深处

    大河深处

    外乡小囡穿林过河探险寻人,厂区女孩记忆深处诡异的人皮风筝,问题少女的身世纠葛,某个热天午后被淹死的男孩,亲密好友的漂流离散……过去总笼罩着一层滤镜,写作者不断为其增加细节,我们似乎也得以在虚构中追忆并挽回逝去的时光。“很多过去之事,当时发生时,我漫不经心地放过去,不留心,可是一段时间之后,等它们在抽屉里待得陈旧发黄,变得不那么清晰了,我才会将它们重新拿出来,审视与注解,在一遍遍回味中,给它添加含义,普通的时刻也变得非凡起来,成为生活的一个个表征,但也因此,过去笼罩着一层滤镜,且在反复的审美中,不断添加虚构的细节,使得这层滤镜越来越厚,直至失真。”
  • 把梳子卖给和尚的几种理由

    把梳子卖给和尚的几种理由

    姬荣,女,陈州城北关人。幼年时聪慧,品学兼优。民国二十七年在开封女高读书时接受马列主义教育,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值陈州沦陷,她胸怀报国壮志,参加了中共淮太西抗日游击队。在抗日和解放战争中,历任中共陈县县大队副政委、陈县组织部副部长等职。1948年1月,她被派任颍河区土改工作队队长。她工作积极,善于发动群众,敢于与敌人做斗争。不幸于同年3月4日失踪,后经多方寻找,下落不明,成为一大悬案。1955年,经陈县县政府研究决定,追任姬荣同志为革命烈士。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缘起三生落尽此世

    缘起三生落尽此世

    年少的诺言终究还是食言了,从此,你的名字不会再次出现在我的生命里。
  • 梦寻间

    梦寻间

    他是凤城城主,她是当朝公主。本是两个毫无交集的人却因为一场缘分相见,相知。她让他觉得心安。只可惜,兄弟与爱情必须抉择。而她为了家国大义,远嫁塞外,送亲队伍经过,他在凤城等候。城楼之上,彼此之间皆是无言。此去路远,望珍重。若有来生,愿以一生偿还。谁曾想,对方何曾想娶公主,不过是借此出战,而她便是那个牺牲品。千钧一发之际,他为她挡下致命一击,她生,他死。再度站在凤城城楼上,她搂着怀中早已冰冷的他纵身跃下。这一世,我欠你太多,来世换我为你付出可好……这一诺许了千年,这一梦,千年难寻。
  • 网游之剑怒

    网游之剑怒

    一个三流大学毕业的外来务工子弟,爱情受挫,工作受挫,一部虚拟网游的到来,他能否改变自己命运?看一个小角色如何一步步成长成为一个游戏高手的奋斗历程,如何改写自己的命运……
  • 雾里看花

    雾里看花

    我曾经想过,如果我们都不曾遇见,是不是就会活得幸福一点。我在黑暗里摸索到的光亮,是从你们每一个人身上掉落下的萤火,它带着我,穿过黑暗的荒芜,最终能够到达天堂。他们上演着彼此的爱恨情仇,我们终归都是凝望荧幕的观众,是旁观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琴定山河

    琴定山河

    一朝被雷劈,墨书悲催的穿越到天灵大陆。练着剑三长歌心法,用着大橙武青玉流,又莫名其妙拥有诅咒之力,从此踏上背离世人之路。——你们视若妖魔的存在,我亦无怨无悔。至此成阵师,修阵招。诅咒阵师因她林墨书,再次响彻大陆。......人人皆知,林家二脉大小姐是个逆天的妖孽。一把古琴,一柄剑,上打帝王下劈异族。琴音莫若,剑影如故,一袭蓝衣,世上再无第二人!从林家内乱,到大陆暴动,一场场算计浮出水面。重重压迫下,他们携手踏破苍穹,哪管什么阴谋诡计,封印诅咒。‘这个世界,根本没有让不让的道理,只有铁血手腕和强势镇压,才能让那些蠢蠢欲动的人——彻底安分。’.....多年以后,天灵九界,荡若琴剑九州,定于大陆七子。叶、木、林、萧、狐、秦。此局——已破。
  • 奉先从加点开始

    奉先从加点开始

    新书【三国之浑身是胆】方天戟下皆蝼蚁,赤兔马前无冤魂。重生吕布,神挡杀神,彪悍的人生从骑砍开始。
  • 许是人间多情恼:纳兰容若的词与情

    许是人间多情恼:纳兰容若的词与情

    冬郎元是月中身,憔悴三生碧海邻。一样名香惆怅句,不如侧帽照词人。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却享有鼎盛的词名。 纳兰容若的一生,仿佛一出华丽而悲情的戏剧。本书以纳兰的生平为主线,从出身、仕途、情感、友人等方面,将纳兰容若的词与情细细道来,向您呈现出一个鲜活的纳兰容若。
  • 破灭后的神话

    破灭后的神话

    百年崩坏,世界秩序重铸,孤儿院的孩子莫敌因被一抹流光击中,在濒临死亡之际被流光中的剑灵救起,从此开始了崛起成神之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