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70500000002

第2章 译者序(2)

促使歌德最后下决心离开夏绿蒂·布芙的,是他的诤友默尔克[3]的劝诫。默尔克1741年出生于达姆施塔德,是个有才能、有活动能力但不走运的人:他读过从神学、逻辑学到德累斯顿艺术学院等多所大学的多个学科,均未获得学位;供职黑森-姆施塔德公国权贵秘书等职之余,写作寓言、诗歌散文,翻译英国文学作品,也从事过商业活动,但屡遭失败。他于1766年与一法裔瑞士年轻女子结婚,这婚姻给他带来许多苦恼,婚后八年,其妻与一旅途邂逅的伯尔尼贵族男子生下一个孩子,使他受到重大打击。1771年12月底,默尔克访问法兰克福,开始了对歌德和对默尔克两人都有益的友谊。默尔克比歌德年长八岁(又是一个比歌德年长八岁的朋友),自认为有责任对歌德提出建议和规劝。他一向直言不讳,很多见解颇中肯。歌德对他的意见是认真考虑的。1772年9月默尔克前往韦茨拉尔,他不喜欢夏绿蒂,力劝歌德下决心离开她。歌德闻言大悟,毅然跳出迷恋夏绿蒂的痛苦泥潭,返回法兰克福。

之前,歌德和安娜·卡塔林娜·舍恩科普夫与弗丽德莉克的恋爱留下了不少抒情诗名篇。歌德所爱恋的女子是他的抒情诗,尤其爱情诗创作的灵感之源。可是,尽管他对夏绿蒂·布芙爱得那么刻骨铭心,为了她几乎神魂颠倒,却没有为她写过一首情诗。这有点奇怪。

歌德于1772年9月11日离开韦茨拉尔,离开夏绿蒂·布芙和凯斯特纳,他没有径直返回法兰克福,归途中去科布伦茨探访女作家索菲·封·拉罗歇伯爵夫人(1731-1803),并在她的乡间别墅小住数日。歌德真是个天生的情种,到处留情。他见到伯爵夫人年方19岁的女儿妩媚的玛克西米莉安妮,心中又泛起情爱的波澜。直至耄耋之年,歌德还念念不忘玛克西米莉安妮那双乌黑晶亮的大眼睛。有歌德研究者论及《少年维特之烦恼》,说小说中的B.小姐的原型人物就是这位黑眼睛的玛克西米莉安妮,只是B.小姐的眼睛换成了蓝色的。

歌德人虽回到法兰克福,但他并未能全然忘怀对夏绿蒂的恋情,那几个月欢乐与苦恼时光的种种思绪依然郁积心头。随后发生的几件事情,持续刺激着年轻诗人敏感而受伤的心灵。不久,凯斯特纳和夏绿蒂结婚,并未告知歌德。歌德得知后依然将早先为夏绿蒂制作的剪影挂在墙上,他似乎在艰难地努力把自己对夏绿蒂的爱恋转变为友情。他和凯斯特纳频繁书信往来,直至1780年凯斯特纳在汉诺威去世。这是后话。

这一年11月,从韦茨拉尔传来一年轻外交官自杀的消息,后来证实死者系耶路撒冷。不幸的耶路撒冷因失恋于1772年10月30日自杀。他的死对歌德触动很大,使他萌生写作一本失恋人小说的念头。于是歌德函请凯斯特纳将他所了解的详情一一告知。原来耶路撒冷单恋同事霍尔德的妻子,霍尔德先生得知后决定同他断交。他向凯斯特纳借来手枪,说要外出旅行,于10月30日实施自杀。随后又闻知耶路撒冷在上流社会遭遇诸多不快,公务上备受刁难,并曾在伯爵府贵族聚会上受辱等等情节。歌德多方收集材料,并让凯斯特纳把耶路撒冷的书信以及向他借手枪的字条统统邮寄给他,同时索回他自己这一年间写给友人的信函,准备着手创作。耶路撒冷之死成为触发歌德创作《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动因。但是此时他还没有非马上奋笔疾书不可的强烈写作欲望。过往的一切还在继续发酵。他在酝酿着,似乎在等待一个令他不吐不快的时机。过了一年又三个月,1774年1月,年轻的玛克西米莉安妮听从母亲安排,嫁给已有五个子女的鳏夫法兰克福富商勃伦塔诺先生。她迁来法兰克福。歌德去探望玛克西米莉安妮,两人一如既往地交往,“不逾矩”。情况似有演变成韦茨拉尔那种麻烦局面的趋势。但勃伦塔诺先生不是凯斯特纳,他不能理解和容忍歌德,干脆不许歌德登门看望玛克西米莉安妮。歌德受辱,顿时明白了耶路撒冷何以竟然决心殉情。让他欲罢不能的这一刻终于来临了。2月,他闭门谢客,在四个星期里写完《少年维特之烦恼》这部书信体小说。多年之后,说起这部小说的创作,歌德说他“在心里构思很长时间,随后,就像受神灵启示似地产生了”。他“夜游般的创作[……]相当无意识地”。“事先未曾写下全书的大纲或某一部分的处理方法,成稿之后,几乎没有发现有什么需要修改的。”[4]

正如歌德所言,《少年维特之烦恼》中有大量出自“自己心胸中的东西、大量的情感和思想”。歌德创作这部小说,有很深厚的生活积累。书中大量的细节采自歌德的生活(譬如,1772年8月28日歌德生日,喜获夏绿蒂赠送蝴蝶结,为夏绿蒂绘制剪影,读荷马史诗,译莪相之诗,甚至相约死后还要相认的谈话,也是歌德的亲身经历[5];还可以举出许多例子)。或许因此有人说:维特是歌德。但维特毕竟不是歌德。歌德与维特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歌德是奋发有为的,富有创造力的,他毅然决然离开夏绿蒂,去开拓自己的事业,而不是一味沉溺于失意与伤感。维特和他自不可同日而语。艺术源于生活,又不是生活的复制品。《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人物形象,无论是维特、绿蒂或阿尔伯特,都可以找到当时现实生活中的原型人物,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原型人物,总是又像又不像,不能把作品中的“这一个”和生活中的人物原型画等号。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青年歌德重要思想和生活经历的艺术化概括,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但歌德否认维特与时代有关,说维特的阴郁心理只缘于个人的特殊遭遇。这当然不符合实际情况。朱光潜先生说:“个人不能脱离一定的时代、社会和阶级而超然悬在真空里。歌德的看法,正代表着西方资产阶级上升时期正开始流行的个人至上的个人中心观点。”事实上,维特的“跟着情感走”、力求拥有广阔的个人自由空间、泛神论的观点和颓废轻生,这些性格特点都不是维特一人特有的,而是狂飙突进一代青年精神风貌的时代印记。此外,资料显示,书信体小说这种文学样式在当时也是相当流行的,而不是罕见的个别现象。

《少年维特之烦恼》于1774年秋天出版后,引起巨大轰动。它可以归入爱情小说一类。爱情是这本小书的主题和描写的中心,但它所写的远远不只是爱情。它写的是一个人的人生道路和命运。失恋的痛苦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是导致维特自杀的主因。二者都是不同时代和地域的年轻人可能遭遇的,因此不难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轻人中间引起共鸣。小说虽着力描绘男主人公情场失意的痛苦,却“言情而不及性”,绝无低俗猥亵的涉性描写。这本小书中诗情画意的场景不胜枚举。语言是极优美、优雅的散文诗式的语言,激情四射,文采飞扬,极富表现力与感染力。二百多年来,这部经典名著吸引了不少专家学者对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进行探讨、分析。书中同步描画主人公的情感、心理变化与自然界的季节景物变换,二者相互映衬,独具匠心,历来备受评家称道。

作为文学人物形象,维特是一成功塑造的典型。维特有其可爱处,也有许多不可爱处。说他是革命青年,或许是出于对经典名著的敬畏,但不靠谱。西方文学史家通常把维特所代表的颓废倾向称作“世纪病”,把维特视为“垮掉的一代”的前身。歌德晚年谈到《少年维特之烦恼》时说:“自从此书出版之后,我只重读过一遍,[……]一看到它,我心里就感到不自在,深怕重新感到当初产生这部作品时那种病态心情。”

“病态心情”,不错,这就是维特性格的关键词。

感谢编辑热情恳挚的敦促与支持,使这本小说得以面世。

潘子立

2012年8月于天津

2016年3月28日修改

同类推荐
  • 情局

    情局

    一个是家财丰厚的富家娇小姐苏小落,一个是曾经相恋四年的前女友汪晓歌,到底谁才是自己的真爱?在兄弟情、爱情和亲情之间犹豫不决的韩龙,内心充满迷茫,明明被朋友出卖伤害,但知道朋友遭遇骗局时,又义无反顾地出手相帮;明明为情所伤,却仍然不得不勇往直前。在一次次的选择与被选择之间,在一个个朋友和爱人设下的局里,韩龙左冲右突,时而深陷局里,时而置身局外……
  • 灰色的中山装:人在职场,身不由己

    灰色的中山装:人在职场,身不由己

    《有的就是灰色的中山装:人在职场,身不由己》由冯广维编著。《有的就是灰色的中山装:人在职场,身不由己》讲述了:草根出身的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因为饱尝了草民生活的艰辛,经历了贪官污吏给社会带来的沉重灾难,所以立国之后便对贪腐官员实施了难以想象的残酷惩治,剥皮实草便是当时的杰作,一时间人们谈官色变,避之如虎。但人们一旦走上官位,便抛掉了恐惧,不遗余力极尽各种手段,疯狂地中饱私囊,哪怕是上刀山下油锅也在所不惜。晚年的朱皇帝大惑不解:贪腐犹如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人们奋不顾身前赴后继,究竟所为何来?其实整个明朝,贪腐之风恐怕是历朝历代最严重的,最后甚至皇帝也带头大捞私财。
  • 幸得相遇离婚时

    幸得相遇离婚时

    陆励对我说:“离婚吧。”曾经口口声声说爱我的丈夫任由别人踢我的头。我趴在地上,透过黑色的头发看着陆励,讥讽地笑着。后来,我遇见了江辞云。他有世上最淡然的心,最不动声色的情,或许我穷尽一生也看不懂他。江辞云沙哑地说:“嫁我,我帮你讨回来。”我当做笑话听:“你要娶个离过婚的女人,还帮我讨情债?”他淡笑间隐着邪性:“唐颖,我什么都干得出来。”可江辞云,你知道吗?在我以为你只是个普通人的时候,真的想和你过一生。
  • 漫天雪花

    漫天雪花

    我是在农家的土炕上喝酒的时候,听村里人闲话,才知道宋山拐子的媳妇终于也没能跑出天赐沟去。正是腊月天,天赐沟里白茫茫一片,路上的雪铺了半尺多厚。宋山拐子正在柱大窑里打麻将,听报信的人说媳妇跟个人朝沟外急急忙忙去了,赶紧跳下地,鞋后跟也顾不上提,领了四、五条操着铁锹的愣棒儿后生,踩着两行脚印追下去。本来是追不上的,后来冯四孩摇响拖拉机,油门一脚踏到底,就在天赐沟口把媳妇和媳妇妈家的表弟追上了。
  • 浅咖啡的浪漫

    浅咖啡的浪漫

    她挺着七个月大的肚子,顶着灼热的阳光在繁忙的街道上走着,一双焦虑无助的眼睛含着快要掉下的泪水,在茫茫人海中寻找着自己的丈夫,薛墨。突然人群中有人挤了她一下,她一个没站稳,摔倒在地上。她的肚子剧烈地痛了起来,殷红的血顺着她的大腿流了下来。她吓得尖叫着。她尖叫着从这个恶梦里醒来,浑身是汗,身体不住地颤抖着。她掀开被子,见自己的肚子完好无损,松了口气。她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自言自语道:“宝贝,不要再吓妈妈了好不好?”“砰”地一声,有人重重地关了房间的门。
热门推荐
  • 花开花落终是缘之张月亮

    花开花落终是缘之张月亮

    二爷的短篇故事集,不同的二爷,不同的张云雷
  • 洪荒青莲道

    洪荒青莲道

    新书《峨眉问道行》大家可以收藏一下。天地初开,一株五行灵根落入东方,于洪荒世界留下无尽传说,名曰:洪荒青莲道
  • 异界毒医

    异界毒医

    你相信命运吗?——不,不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是有安排,但又不知道是不是身在棋盘里呢那你还是相信命运。——所谓的命运不过是别人手中的摆布罢了
  • 金珠传说

    金珠传说

    上界仙君李东文渡劫失败,穿越回故土,成为农民。身无分文的他,开局欠下百万人头,且看风流大盗如何在当代谋生,还债,戏谑人间,留下一段怎样的传说……所谓生活:没事走两步,有空整两杯。所谓人生:求之不得,辗转反侧?那还求个球?不妨快意恩仇。
  • 召唤勇者

    召唤勇者

    穿越不能带家属?那老婆怎么办?唔...这是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 我家王爷超心机

    我家王爷超心机

    初次见面,她不小心卸掉了尊贵的瑾王的胳膊。再次见面,她不小心当众扒掉了尊贵的瑾王的衣服。三次见面,她不小心摘掉了尊贵的瑾王的烂桃花。却不料,男人偏要让她赔桃花?为保小命,她不得已,为他准备了一场桃花盛宴,挑选优质桃花,却被他自己根根折断,万千桃花,只摘她这一朵。男人本以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步步紧逼,诱哄她,将她锁在自己的身边,不愿让世人看到她的风华。可惜,他不知道的是,他所计划的一切,都在她的谋算之中……
  • 成长的烦恼

    成长的烦恼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小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随着生理心理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及思维方式的扩展和变化,他们将面临着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心理困惑及社会压力等问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爱情故事上集

    爱情故事上集

    唐悄悄和林政宇的相识源于一次偶然,一直以为唐悄悄身居外地的林政宇只好将这份爱意深深的埋在心底,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她投递的简历,两人的恋爱故事就此展开。前途是光明的,而道路是曲折的,这段充满温情的爱情又将何去何从?
  • 吸引力法则(畅销精读本)

    吸引力法则(畅销精读本)

    吸引力法则是指当一个人的思想专注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他吸引而来:你也许将会拥有你心里想得最多的事物,你的生活也将变成你心里最经常想象的样子。吸引力法则是宇宙中最根本、最有力量的法则。只有掌握吸引力法则,你才能为自己的生命吸引到健康、财富和幸福等美好事物。本书旨在帮助你认识吸引力法则,引导你正确使用吸引力法则,从而彻底改变你的生活与工作状态,让你过上梦想中的生活。借助吸引力法则,你可以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获得心灵的平和,发掘自身潜力,最终拥有你所渴望的事物,达成你的愿望,成就你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