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21900000008

第8章 未若柳絮因风起:古诗词中的传奇女子(8)

据汉书记载:“皇后既立,后宽少衰,而弟绝幸,为昭仪。居昭阳舍,其中庭彤朱,而殿上髤漆,切皆铜沓黄金涂,白玉阶,壁带往往为黄金釭,函蓝田璧,明珠、翠羽饰之”。帝王喜新厌旧,赵飞燕成为了皇后后,汉成帝对她的宠爱却渐渐不如往日,将爱她的心思渐渐转移到了她妹妹赵合德身上。汉成帝将合德封为昭仪,为合德修建的宫殿昭阳舍也极尽奢华,中庭以彤红之色,殿内油漆一新。门限以黄铜襄饰,并涂上黄金。阶梯都是以白玉砌成,殿内壁上露出的如带一般的横木以金环装饰,同时嵌入蓝田玉壁、明珠、翠羽,真是光华灿烂,富丽堂皇。

当年,汉武帝想修给给陈阿娇的金屋也不过如此吧。只是,汉武帝通过阿娇获得了他想获得的一切之后,他对她的刁蛮任性便厌倦了。阿娇曾是最尊贵最骄傲的公主,也落得长门宫中以泪洗面,郁郁而终的下场。而汉成帝却为出身卑微但讨他欢喜的赵合德真的修了一座金屋。阿娇深爱刘彻,而赵合德并不爱汉成帝,有些男子要的,竟不是一个女子的真心,而是一个女子,是否合他的意。

飞燕大约早就看透了这一点,因此,她并不在乎帝王的宠爱,她要的只是权倾天下的恩宠,这一切,她都得到了。

在那深宫之中,赵飞燕绝美的传说仍在继续。据记载,赵飞燕体态极其轻盈,每当她当风起舞时,就好像要乘风而去一般。一天她穿了一件云英紫裙来到太液池边,在笙歌鼓乐中跳起舞来,突然间狂风大作。赵飞燕裙裾飘飘,竟然被风吹得飘了起来。于是成帝赶紧叫乐师们拉住赵飞燕的裙摆,免得皇后被风吹走。待风停时,发现赵飞燕的云英紫裙已经被抓皱了,从此宫女们盛行穿折叠出褶皱的裙子,美名其曰“留仙裙”。后来,汉成帝为防止赵飞燕被风吹走,还专门修建了一座七宝避风台供她跳舞使用。

《西京杂记》中说“赵后有宝琴名凤凰,亦善为《归风送远操》”,《归风送远操》为:“凉风起兮天陨霜,怀君子兮渺难望。感予心兮多慨慷。”可见飞燕是有诗才的,不止能歌善舞。虽然这首琴操很短,却有悠长韵味。

但在十余年的后宫斗争中,赵飞燕也不是当年那个跳着轻盈舞步,弹着凤凰琴清唱的美貌少女了,也不可能再有心情作诗弹琴了,而跳舞,也是有目的性的,为了帝王的欢悦而跳的舞,并不为自己的心。在后宫中,她终于爬上权力顶峰,但早已迷失了自己。

汉成帝死后,赵飞燕姐妹无子,由定陶王刘欣即位,即汉哀帝,赵合德被诛,赵飞燕被尊为太后。汉哀帝没过几年就死了,汉平帝刘衎即位,赵飞燕则被贬为庶人,一切又成了一场空。此时,繁华落尽,而她作为生存资本的美貌也不再。

罗敷:皓齿还如贝色含,长眉亦似烟华贴

陌上桑

翳翳陌上桑,南枝交北堂。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

非但畏蚕饥,盈盈娇路傍

皓齿还如贝色含,长眉亦似烟华贴。

邻娃尽著绣裆襦,独自提筐采蚕叶。

采桑子是由乐府相和歌辞的《采桑曲》变来,又名《陌上桑》。《陌上桑》最早见于南朝沈约编撰的《宋书·乐志》,题为《艳歌罗敷行》。南朝徐陵编辑的《玉台新咏》也收录了该诗,题为《日出东南隅行》。赵宋时的郭茂倩编辑《乐府诗集》,将该诗收入《相和歌辞》。

“陌上桑”,意即大路边的桑林,也就是故事发生的场所。因罗敷在路边采桑,姿容绝代,才引起一连串的戏剧性情节。

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这是一位长得极美又爱美的姑娘,她精心妆扮着自己,天然韵致加上精致服饰,走在路上,可谓是“绛衣披拂露盈盈,淡染胭脂一朵轻。”司马光这样的政治家与文学家,也曾写过旖旎的一首《西江月》,描写艳妆后的美人之姿:“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淡妆女子,更为明媚。

从衣着服饰的精致方面描写后,作者又从侧面烘托罗敷那令人惊心动魄之美:“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罗敷倾城之美,男女老幼无不为她所倾倒。罗敷究竟有多么美貌,诗中并没有直接描写,只写出挑担子的人撂下担子,青年人脱下帽子,农夫忘记了犁地和锄草,甚至招来家人的怨怒,就因为观赏罗敷去了。这种描写美女的手法,有惊人的魅力。后来王洛滨在创作《在那遥远的地方》一歌时,也采用了此种方式:“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身旁,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他并没有直接写那位牧羊姑娘的美貌,但是从人们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这里,可知那姑娘是如何动人了。

后来,有“使君”南来,被罗敷的美貌所惊艳,于是便向她求爱。罗敷落落大方地上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然后把夫君给大大夸赞了一番,直夸得“使君”自惭形秽。

在罗敷的眼里,只有这样的男子才配得上她,寻常男子,哪怕是权贵之人,她也不会多看一眼。包括那自我感觉良好的使君。

正是这骄傲和美艳,让她熠熠生辉。

每次读到这里,总是觉得非常痛快。

这首诗的作者姓名已不可考,多种典籍里都是无名氏作,正如现在很多杂志上的佚名一样。典籍的编者发现了这样好的文字,舍不得丢弃,就让《陌上桑》一直生动在书卷之上。

据载,秦罗敷是东汉光武帝时,今河北邯郸地方的人。也有人说《陌上桑》的秦罗敷历史上并无其人。

因采桑女名秦罗敷,此乐府名又叫《罗敷媚》。宋代陈师道做了一首《罗敷媚》:“春风吹尽秋光照,瘦减初黄。改样新妆。特地相逢只认香。南台九日登临处,不共飞觞。镜里伊傍。独秀钗头殿众芳。”按律,此词也是《采桑子》。

相和歌辞里,有两首《陌上桑》,写美人采桑,皓齿含贝,素手提筐,也写得曲尽其妙:

翳翳陌上桑,南枝交北堂。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

非但畏蚕饥,盈盈娇路傍

皓齿还如贝色含,长眉亦似烟华贴。

邻娃尽著绣裆襦,独自提筐采蚕叶。

后来,李白也写过一首《陌上桑》,内容与汉乐府一致,只是又从自己诗人的角度再现了“绿条映素手,采桑向城隅”的罗敷之美:

美女渭桥东,春还事蚕作。五马如飞龙,青丝结金络。

不知谁家子,调笑来相谑。妾本秦罗敷,玉颜艳名都。

绿条映素手,采桑向城隅。使君且不顾,况复论秋胡。

寒螀爱碧草,鸣凤栖青梧。托心自有处,但怪傍人愚。

徒令白日暮,高驾空踟蹰。

貂蝉: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

貂蝉

罗贯中

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宛转掌中身,只疑飞过洞庭春。

按彻梁州莲步稳,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

貂蝉拜月这个意象极美。月下美人,含颦蹙眉,却因风姿绝美而使得月亮也为之黯然失色,于是躲进云层,仿佛自愧不如。

貂蝉是四大美女中唯一一位活在传说中的美人。京剧《凤仪亭》说,“东汉末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

在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貂蝉是一位出色的女间谍,她能歌善舞,色伎俱佳,凭借自己的美貌智慧在诸侯争霸的战乱年代,巧妙地辗转周旋于各诸侯之间。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分别用两首诗歌来赞叹貂蝉的歌舞双绝,有词赞之曰:

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宛转掌中身,只疑飞过洞庭春。

按彻梁州莲步稳,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

又诗曰:

红牙摧拍燕飞忙,一片行云到画堂。眉黛促成游子恨,脸容初断故人肠。

榆钱不买千金笑,柳带何须百宝妆。舞罢隔帘偷目送,不知谁是楚襄王。

电视剧《三国演义》扮演貂蝉的是陈红,年轻时的她杏眼桃腮,艳丽娇媚,演貂蝉的确有说服力。后来,貂蝉功成身退之时,电视剧也配了这么一首插曲《貂蝉已随清风去》。在那变幻莫测、凶险之极的政治斗争中,貂蝉不过是一颗棋子,报了司徒之恩,便销声匿迹,从此在传说中绝了身影。

说什么郿坞春深,

全不晓天意人心?

受禅台反成了断头台,

帝王梦何处寻?

远离了富贵繁嚣地,

告别了龙争虎斗门,

辜负了锦绣年华,

错过了豆蔻青春,

为报答司徒大义深恩,

拼舍这如花似玉身!

从今后,

再不见儿的身影,

也再不闻儿的声音!

貂禅已随着那清风去,

化作了一片白云……

而在《三国演义》小说中,吕布对貂蝉念念不忘,最后还是寻了她,娶她当做妾,在民间传说中,还有关公月下追貂蝉之说,关公怜惜貂蝉,就此放她而去。也有传说说关公担心红颜祸水,对貂蝉毫不留情,结果,一代美人便凄凉地成为了刀下一缕香魂。

其实觉得电视剧给貂蝉安排的结局是最好的。惊心动魄的争斗之后,貂蝉便隐居民间,做一个平凡的民间女子,过平静而安乐的普通人的生活。江湖上如何再风起云涌,早不是她真正愿意关心的事。

蔡东藩在《后汉演义》里评价貂蝉:“司徒王允累谋无成,乃遣一无拳无勇之貂蝉,以声色为戈矛,反能致元凶之死命,粉红英雄真可畏哉。”并说:“庸讵知为一身计,则道在守贞,为一国计,则道在通变,普天下之忠臣义士,猛将勇夫不能除一董卓,而貂蝉独能除之,此岂尚得以迂拘之见,蔑视彼姝乎,貂蝉,貂蝉,吾爱之重之!”

在小说与戏曲中,貂蝉的身影很多。在诗词中反倒不多。大约貂蝉身上的传奇性和故事性太强,而诗意则欠缺了那么一点。

蔡文姬: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

李颀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蔡琰,字文姬,陈留圉(今河南札县人),为汉末著名学者蔡邕之女。蔡邕是汉末文坛领袖,也是大书法家,梁武帝称他:“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此外,他还精于天文数理,精通音律,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家学渊源,蔡文姬自然也是个才女,据记载,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

蔡邕四十多岁才得一女,就是蔡文姬,视为掌上明珠,疼爱有加。蔡邕对幼女的疼爱还成为了诗词中常用的典故:“缅想古人心,慈爱亦不轻。蔡邕念文姬,于公叹缇萦”。

文姬小时与父亲隐居在山水之间,过着宁静怡然的生活。有一天,两人忽然听到一阵清脆悦耳的噼噼啪啪响声,忙出去看,原来这是邻居在烧木头。父亲对文姬说:“这是绝好的古琴良材。”于是向邻居要下了这段梧桐木,把焦皮去掉,调好音律,制成一把古香古色的琴。此琴一端被烧焦,故取名“焦尾琴”,后列中国四大名琴之一。

《三字经》有一句“蔡文姬,能辨琴”,说的是蔡文姬六岁时的故事。有一次,蔡邕在一丛郁郁碧竹旁弹琴,文姬在一旁边听边玩。蔡邕弹得正出神,忽然铮然一响,琴弦断了一根。文姬立刻说:“父亲,是第一根弦断了吧。”蔡邕大吃一惊,但又猜测可能是小文姬胡乱猜对的,于是想试她一试。过了一会,蔡邕故意把第四根琴弦弄断。然后问:“现在这是第几根断了呢?”蔡文姬立即应答:“断的是第四根弦。”蔡邕这才相信了女儿确实具有极高的音乐天赋,更加欢喜,用心教育,蔡文姬小小年纪便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在父亲庇佑下的蔡文姬的童年与少年是幸福无忧的,出落得秀雅动人。十六岁那年,蔡文姬嫁给了河东的卫仲道。卫家是河东世族,卫仲道也是一个大才子。夫妻两人相敬如宾,琴瑟相合,很是恩爱。但仅一年,卫仲道咯血而死,蔡文姬便又回到了父亲身边。

董卓掌权时,请了蔡邕来做官。董卓对蔡邕非常敬重,三日之内,历任侍御史、治书御史、尚书。又出任巴郡太守,被留为侍中,又被拜左中郎将,随献帝迁都长安,封高阳乡侯。后来董卓被司徒王允诛杀,重情重义的蔡邕虽然知道他是乱世之奸臣,但想起董卓对自己的厚待,念及平日之情,禁不住痛哭,王允大怒,把他关了起来。结果一代名士就这样死在牢中。王允时候虽然后悔,却也已经来不及了。不久,蔡邕的夫人也病逝了。从此,就剩下蔡文姬一人孤苦伶仃。

同类推荐
  • 世间女子最相思

    世间女子最相思

    古典诗词中涉及春愁闺怨的那一部分,最为唯美感人。或借景抒情,或咏物明志,说不尽细腻柔软的女子心思。《世间女子最相思》精选其中上乘之作,结成春闺二十四章。《世间女子最相思》作者风约湘裙从女子身边之物讲起,结合用典、传奇以及古代习俗,结合诗人、词人的生平,阐述诗词浪漫意境,描绘女子古典之美,诉说凄美的悲欢离合。
  • 老书店

    老书店

    本书是“民国趣读”系列丛书之一种。《民国趣读 老书店》是追忆民国时期出版业之动态的文字集纳,作者皆为民国之大家,如章锡琛、胡愈之、陈子谷、章元善、章乃器、张恨水等,这些民国大家讲述了当时那些老书店、老书局、老书社、老刊物的相关动态及重要人物的故事……片段小文、三言两语,生动鲜活地再现了民国时期出版行业的那些逝去的过往。咀嚼这些富有特色和活力的文字,彼情彼景历历在目,那段旧时光也显得华丽而有光彩。
  • 让身体不再荒凉

    让身体不再荒凉

    妈生下我的时候,我很丑,头发黄黄,又瘦又小。妈说:“这么丑的妮子,又这么小,能养活吗?给人家吧。”娘说“说什么傻话,恁不要俺要。”从此,我便有了娘。都说傻有傻福,丑有丑福,有了娘或许就是我福气的开始……
  • 其实你就是人物

    其实你就是人物

    有一个词叫“缘份”,有一个词叫“机会”。前一个词很中国,很自圆地说。任何事情,成了叫发,缘分,不成叫无缘。后一个词永远很酷酷地走来,对,如果这个词具象的话,也许是用一半的头发遮住一只眼睛那样的?一副我是机会我怕谁的牛样。谁都希望得到他的眷顾,他的青睐,他才是偶像,是大众情人。明星明星,明天指不定是不是星。而机会,是人们永远要追逐永远拥有的。
  • 尘世琐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尘世琐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锦上仙之世间逢尔雨逢花

    锦上仙之世间逢尔雨逢花

    每一段鸳鸯锦上都有一座神仙府。每一座神仙府前都有一株苦情树。苦情花开与不开,单看它宅邸的主人情动与不动。有的仙家风流些,苦情一日开花三五回也不算新鲜。有的仙家冷淡些,苦情千年不开花也有。更有甚者,有的仙家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苦情树一开就是数万年。是以,当情花神女告诉她,她的苦情树已经开了花的时候,她的心刹那便坠入了深渊。父君不是她的父君,兄长不是她的兄长,就连夫婿也不是她的夫婿。她已一步错,难道还要步步错?三千世界,人人皆欲她成魔,她却偏偏要做仙上仙,佛上佛!
  • 幻世术纪

    幻世术纪

    淳风不慎掉下山崖,误入魔域丛林,遇其师,教其“术”,一年后回到家中,好景不长,父母被天山门所杀,立誓要为父母报仇,回到魔域丛林历练,遇见逃婚而出的女主,二人被天山门追杀,逃往天南城,欲进汉云学院,却遇天山门人行刺,醒后已错过进汉云学院时机,随后前往天西城,入蛮荒古地,怎料蛮荒古地开启延迟,预示会现魔化强者,开启淳风的复仇之旅……
  • 都市封神

    都市封神

    修仙五百载,重生一废柴。憾事消尽殆,仗剑镇祸灾。红颜诸钗暧,独身压同侪。逆天命数改,都市封神来!
  • 瓦罗兰大陆之歌

    瓦罗兰大陆之歌

    继斯维因逐步掌控诺克萨斯帝国后,其势力也向着皮尔特沃夫和弗雷尔卓德逐渐渗透,同时比尔吉沃特的权力更替,以及德玛西亚法师的反叛行动又会给瓦罗兰大陆带来怎样的变化?一切尽在第二卷:混乱之治
  • 锦绣长安忆

    锦绣长安忆

    北宋国,天资聪颖的礼纳兰,在家不受母亲待见,父亲漠不关心。只有祖母一人关怀。在祖母的一次劝说下,纳兰随着礼家姐妹进宫选妃,当时的她根本就没有爱情,遇到心思细腻的殷珑月,才开始慢慢改变自己。又在祖母的带领下认识宫中王爷赵思远,才真的开始找到自己的爱情。
  •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距今已整整95年了。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揭开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崭新一页,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由理论变为现实。本书由五部分构成,即革命前夕的俄罗斯帝国、十月革命的总演习、十月革命的前奏、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以及十月革命的意义和理想永存,对十月革命的理论与实践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分析。
  • 错爱亦生

    错爱亦生

    一场变故,让他们分离。再相见原本青梅竹马的麴冉哥哥,却变得有些陌生!几番观察,却得知他原来不是他……千年的寒冰下的容颜,无微不至守候在身边的身影,一切都不在一样!错爱亦生,道尽一世缠绵,你可知,我爱你!
  • 锦城一沙鸥

    锦城一沙鸥

    医女的修仙路,大女主伊沙鸥,面对事业与感情,面对爱情与友情,面对污秽与肮脏。认识了,了解了更多,会不会初心未变?,“你是谁!”这雄性的声音吓了我一跳,我捂着嘴,这可是嗜血蝙蝠的老巢,怎么会有人在这里发出声音,难道是嗜血蝙蝠又沿着河道出去害人了?光亮中渐渐出现了一个身影,一个裸着上半身的男子,身体黝黑,一双眼睛犀利的瞪着我,“你是谁。”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

    丛书以探求万事万物的知识为切入点,浓缩了读者应该知道的中外文史知识精华;以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资料,对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逐一展开,娓娓道来;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内容包括古今中外著名作家、作品、文学人物、文体知识、神话传说、语言文字、俗语谚语、教育常识、新闻出版、称谓官衔、艺术、节日民俗、饮食、天文历法、山川地理、经济科技、邮政交通、竞技体育、历史知识等方方面面的文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