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31500000009

第9章 枢言第七

【题解】

“枢言”,指重要的言论,意同格言。本篇以治国治天下为中心,广泛地论述天道、君道、臣道,涉及国家的政治、财务、外交等各方面。重视百姓,重视农业,提倡仁爱诚信,戒骄戒躁,推崇先代帝王,这是本篇的特色。本篇论述每节文字不多,转换较快,语言精辟,多用比喻,概括面广,含义深刻,富有哲理。

【原文】

管子曰:“道之在天者日也,其在人者心也。”故曰:“有气[1]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有名[2]则治,无名则乱,治者以其名。”枢言曰:爱之,利之,益[3]之,安之,四者道之出。帝王者用之而天下治矣。

【注释】

[1]气:生命的气息。[2]名:名分。[3]益:使百姓得益。

【译文】

管子说:“道在天上,好比太阳,它在人体,就好比心了。”所以说,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命就是依靠气;有名分则治,无名分则乱,统治就是依靠名分的。枢言指出:爱民、利民、益民、安民,四者都是从道产生的,帝王运用它们,天下便得治了。

【原文】

帝王者,审所先所后。先民与地,则得矣;先贵与骄[1],则失矣。是故先王慎贵在所先所后。人主不可以不慎贵,不可以不慎民,不可以不慎富。慎贵在举贤,慎民在置官,慎富在务地。故人主之卑尊轻重,在此三者,不可不慎。

【注释】

[1]贵与骄:高贵与骄傲。

【译文】

帝王,就是要分清什么事情应当放在前面,什么事应当放在后头。把人民和土地放在前面就对了,把高贵和骄傲放在前面就错了。所以,先代圣王总是慎重地处理何者为先、何者为后的问题。人君不可不慎重地对待贵的问题,不可不慎重地对待人民的问题,不可不慎重地对待富的问题。慎重对待贵,在于如何举用贤人;慎重对待人民,在于如何设置官吏;慎重对待富,在于如何注重农业。所以,人君的高低轻重决定在这三个方面,不可以不慎重对待。

【原文】

国有宝,有器,有用。城郭、险阻、蓄藏,宝[1]也;圣智,器[2]也;珠玉,末用也。先王重其宝器,而轻其末用[3],故能为天下生而不死者二。立而不立者四:喜也者、怒也者、恶也者、欲也者,天下之败也,而贤者宝之。为善者,非善也,故善无以为也。故先王贵善。王主积于民,霸主积于将战士,衰主积于贵人,亡主积于妇女珠玉,故先王慎其所积。疾之疾之[4],万物之师也;为之为之,万物之时也;强之强之,万物之指[5]也。

【注释】

[1]宝:宝物。[2]器:器物。[3]末用:无足轻重之物。[4]疾之:快速。[5]指:同“旨”,要旨。

【译文】

一个国家,都有宝、有器、有用。内城外郭、山川险地、粮食贮备,这些都是宝;圣明、智谋,算作器;珠玉,居末位,算作财用。先代圣王看重宝与器而看轻财用,所以能治天下。生存而不至于死灭的事物有两种:气与名。亡国而不利于立国的因素则有四个:喜、怒、厌恶与嗜好,四者都可导致天下的败亡,但贤者却很少有这些毛病。伪善,不是善。善是无法做假的。所以先代圣王注重善。成王业的国君积聚人民,成霸业的国君积聚武将和战士,衰败的国君积聚官僚贵族,亡国之君则积聚珠玉与妇女。所以,先代圣王总是慎重地处理积聚什么的问题。要加快进行探索,因为万物是众多的;要努力进行探索,因为万物是随时流逝的;要加强进行探索,因为万物是意旨精深的。

【原文】

凡国有三制,有制人者,有为人之所制者,有不能制人,人亦不能制者。何以知其然?德盛义尊,而不好加名于人;人众兵强,而不以其国造难生患。天下有大事,而好以其国后,如此者,制人者也。德不盛,义不尊,而好加名于人;人不众,兵不强,而好以其国造难生患;恃与国[1],幸名利[2],如此者,人之所制[3]也。人进亦进,人退亦退;人劳亦劳,人佚亦佚,进退劳佚[4],与人相苟,如此者,不能制人,人亦不能制也。

【注释】

[1]恃与国:与国,盟国。依仗盟国。[2]幸名利:幸,欢喜。以得到名利而欢喜。[3]制:控制。[4]劳佚:佚,同“逸”。指劳逸。

【译文】

一个国家有三种情况的控制:有控制别人的,有被别人控制的,有不能控制别人、别人也不能加以控制的。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德盛义高,而不好把自己的名位强加于他人;人众兵强,而不用本国的实力制造危难和祸患;天下有大的事变,而愿意使本国走在后面,这样的国家,必然是控制别人的。德不盛,义不高,而好把自己的名位强加于他人;人不多,兵不强,而好用本国的实力制造危难和祸患;依仗同盟,偷取名利,这样的国家,必然是被人控制的。人进亦进,人退亦退,人劳亦劳,人逸亦逸,进退劳逸,与人相从,这样的国家,不能控制他人,他人也是不能控制的。

【原文】

爱人甚而不能利也,憎人甚而不能害[1]也。故先王贵当,贵周[2]。周者不出于口,不见于色,一龙一蛇[3],一日五化之谓周,故先王不以一过二[4]。先王不独举[5],不擅功。

【注释】

[1]害:损害。[2]贵周:周,机密。看重机密。[3]一龙一蛇:像龙蛇那样变化。[4]以一过二:言不夸大。[5]举:行动。

【译文】

爱人过了头,反而不能有利于其人;恨人过了头,反而不能加害于其人。所以,先王总是注重分寸适当,也注重保持机密。机密,就是不可说出口,不可形于色,就像龙、蛇一天五变而无人察觉一样,才叫作保持机密。所以,先王总是不肯夸大其辞,先王也不肯独自包办事业或独自居功。

【原文】

先王不约束[1],不结纽,约束则解,结纽则绝。故亲不在约束结纽。先王不货交[2],不列地,以为天下。天下不可改也,而可以鞭棰[3]使也。时也利也。出为之也。余目不明,余耳不聪,是以能继天子之容。官职亦然。时者得天,义者得人,既时且义[4],故能得天与人。先王不以勇猛为边竟,则边竟安。边竟安,则邻国亲。邻国亲,则举当矣。人故相憎也,人之心悍,故为之法。法出于礼,礼出于治,治礼道也,万物待治礼而后定。

【注释】

[1]约束:指结党结盟。[2]货交:用财货建立邦交。[3]鞭棰:鞭子,比喻武力。[4]既时且义:既合乎时宜又合乎道义。

【译文】

先王在处理国家关系时,既不结党,也不结盟。结党结盟就必然解散,结成绳扣就必然折断。所以,国家亲善不在于结党和结盟。先王也不用以“货交”和“裂地”的办法来治理天下。因为天下各国的既成关系不可轻易改变,只可以用威力统一驾驭。合于天时,合于正义,都要去做。此外,虽有多余的视力也不看,多余的耳力也不听,这才能够保持天子的圣德。官吏的职责也同样如此。合于天时则得到自然优势,合于正义则得到人的拥护。既占天时,又合正义,这就能把天与人的力量一并掌握起来了。先王不采用武力解决边境问题,这样,边境就会安定;边境安定,则邻国亲善;邻国亲善,问题就可以处理得当了。人们本来是相互憎恶的,人心凶悍,所以要颁布法律。法出于礼,礼出于理论。理论与礼都是道。万物的关系都是根据理论和礼的出现而后才确定下来的。

【原文】

凡万物,阴阳两生而参视,先王因其参而慎所入所出。以卑为卑,卑不可得;以尊为尊,尊不可得。桀舜是也,先王之所以最重也。得之必生,失之必死者,何也?唯无得之[1],尧舜禹汤文武孝,己斯待以成,天下必待以生,故先王重之。一日不食,比岁歉[2]。三日不食,比岁饥。五日不食,比岁荒[3]。七日不食,无国土。十日不食,无畴类[4],尽死矣。

【注释】

[1]唯无得之:指粮食。[2]比岁歉:比,类似。好比过了歉收的年份。[3]比岁荒:好比过了饥荒的年份。[4]无畴类:畴,同“俦”。同类,伴侣。

【译文】

万物都是由于阴阳两者相生而形成第三个事物,先王就是根据这三种现象而慎重掌握正反两方面。以卑下断定卑下,找不到卑下;用高尚断定高尚,得不到高尚。比如桀、舜两位帝王,就是先王最重视相反相成道理的原因。得之必生,失之必死的东西是什么呢?唯有粮食。得到它,尧、舜、禹、汤、文、武,才赖以成功,天下人也必须靠它才可以生存。一天断了食,等于过歉年;三天断了食,等于过饥年;五天断了食,等于过荒年;七天断了食,国土就保不住;十天断了食,同类皆无,全部都将死掉。

【原文】

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1]也。贤大夫不恃宗至[2],士不恃外权。坦坦之利[3]不以功,坦坦之备不为用。故存国家,定社稷,在卒谋之间[4]耳。

【注释】

[1]天下之结:天下各国相友好。[2]宗至:宗室门第。[3]坦坦之利:坦坦,意指平平。平常的小利。[4]卒谋之间:卒,同“猝”,突然,短暂。

【译文】

先王最重视诚信,有了诚信,天下各国就友好了。贤大夫不依靠宗室门第,士不依靠别国同盟,取得平平的小利不视为功,面对平平小富不为所用。所以,存国家、定社稷的大事就在短暂的谋划当中解决了。

【原文】

圣人用其心,沌沌乎[1]博而圜[2],豚豚乎[3]莫得其门,纷纷乎若乱丝,遗遗乎[4]若有从治[5]。故曰:欲知者知之,欲利者利之,欲勇者勇之,欲贵者贵之。彼欲贵,我贵之,人谓我有礼;彼欲勇,我勇之,人谓我恭;彼欲利,我利之,人谓我仁;彼欲知,我知之,人谓我慜[6]。戒之戒之,微而异之[7]。动作必思之,无令人识之,卒来者必备之,信之者仁也,不可欺者智也。既智且仁,是谓成人。

【注释】

[1]沌沌乎:混沌无知的样子。[2]博而圜:博,应作“抟”。圜,同“圆”。指原地打转。[3]豚豚乎:指隐隐地,暗自。[4]遗遗乎:指有次序的样子。[5]从治:理出头绪。[6]慜(mǐn):同“敏”,聪明。[7]微而异之:隐微而庇翼自己。

【译文】

圣人运用心思时,好像混混沌沌地原地打转,又隐隐地使人找不到门,纷纷然好像乱丝,又像有次序地可以梳理。就是说,人们想要求知的就让他求知,想要求利的就让他求利,想要求勇的就让他求勇,想要求地位的就让他求地位。他想求地位,我就许他求地位,人家会说我有礼;他想求勇,我就许他求勇,人家会说我恭;他想求利,我就许他求利,人家会说我仁;他想求知,我就许他求知,人家会说我聪敏。但是要注意戒备,隐微而庇翼自己,动作一定要深思,不要被人识透。对于突然到来的事件,必须有防备。对人有诚信叫作仁,不被欺瞒叫作智。既智且仁,就可以说是成熟的人了。

【原文】

贱固[1]事贵,不肖固事贤。贵之所以能成其贵者,以其贵而事贱也;贤之所以能成其贤者,以其贤而事不肖也。恶者美之充[2]也,卑者尊之充也,贱者贵之充也,故先王贵之。天以时使,地以材使,人以德使,鬼神以祥使,禽兽以力使。所谓德者,先之之谓也,故德莫如先[3],应适莫如后。先王用一阴二阳者霸,尽以阳者王,以一阳二阴者削,尽以阴者亡。量之不以少多,称之不以轻重,度之不以短长,不审此三者,不可举大事。能戒乎?能敕[4]乎?能隐而伏[5]乎?能而稷[6]乎?能而麦[7]乎?春不生而夏无得乎?众人之用其心也,爱者憎之始也,德者怨之本也,唯贤者不然。

【注释】

[1]固:固然。[2]充:同“统”,根本。[3]先:率先。[4]敕:同“饬”,整饬。[5]隐而伏:保持隐伏而不锋芒外露。[6]稷:种谷得谷。[7]麦:种麦得麦。

【译文】

卑贱者固然应当事奉高贵者,不肖者固然应当事奉贤者。但高贵者之所以能高贵,正因为他能够做到以贵事贱;贤者之所以贤,正因为他能够做到以贤事不肖。粗恶是精美的根本,卑下是尊高的根本,低贱是高贵的根本。所以先王很重视它们。天通过时令发挥作用,地通过物材发挥作用,人通过行德发挥作用,鬼神通过赐福发挥作用,禽兽通过力气发挥作用。所谓德,就是率先行德的意思,所以,行德最好是走在前头,它不像应敌打仗那样以后发制人为好。先王举事,占有一个不利条件两个有利条件的,可成霸业;完全是有利条件的,可成王业;占有一个有利条件两个不利条件的,必然削弱;完全是不利条件的,必然败亡。计量以后,不讲求多少;称量以后,不讲求轻重;度量以后,不讲求短长,不讲求这三者,不可以举大事。能够保持戒惧么?能够保持谨慎么?能够保持隐伏而不锋芒外露么?能做到种谷得谷么?能做到种麦得麦么?能设想春日不生长,夏日也无所得么?众人的心理规律是,爱是憎恨的开始,德是怨恨的基础,只有贤良的人不是这样。

【原文】

先王事以合交[1],德以合人[2],二者不合,则无成矣,无亲矣。凡国之亡也,以其长者也;人之自失也,以其所长者也,故善游者死于梁池[3],善射者死于中野。命属于食,治属于事。无善事而有善治者,自古及今,未尝之有也。众胜寡,疾胜徐,勇胜怯,智胜愚,善胜恶,有义胜无义,有天道胜无天道,凡此七胜者贵众,用之终身者众矣。人主好佚欲[4],亡其身失其国者,殆;其德不足以怀其民者,殆;明其刑而贱其士者,殆;诸侯假之威久而不知极已者,殆;身弥[5]老不知敬其适子者,殆;蓄藏积陈朽腐,不以与人者,殆。

【注释】

[1]合交:聚合友谊。[2]合人:聚合国人。[3]梁池:指水池边。[4]佚欲:放纵欲望。[5]弥:已经。

【译文】

先王用做事来聚合友谊,用道德来聚合国人。两者都无所聚合,那就没有成就,也没有亲近的人了。凡国家的败亡,原因往往在它的长处;人的自我失误,也往往因其所长。所以,善于游泳者死于梁池,善于射猎者常死在荒野之中。生命从属于粮食,言辞从属于实事。无好事而有好的言辞表达的,自古及今,不曾存在。多胜少,快胜慢,勇胜怯,智胜愚,善胜恶,有义胜无义,有天道胜无天道。凡此七个胜利条件贵在有其多数,而终身运用就将具备其多数了。人君好放荡纵欲,忘其身而失其国者,必然失败;其德望不足以感怀其民众者,必然失败;盛其刑罚而残害士人者,必然失败;诸侯给予权威,但时间长而不知停止者,必然失败;自身已经很老而不知尊重嫡子者,必然失败;贮蓄积藏的物资,陈列腐朽的粮食,而不肯施与他人者,也必然失败。

【原文】

凡人之名三,有治[1]也者,有耻[2]也者,有事[3]也者。事之名二:正之,察之。五者而天下治矣。名正则治,名倚则乱,无名则死,故先王贵名。先王取天下,远者以礼,近者以体。体、礼者,所以取天下;远、近[4]者,所以殊天下之际。日益之而患少者,惟忠;日损之而患多者,惟欲。多忠少欲,智也,为人臣者之广道也。为人臣者,非有功劳于国也,家富而国贫,为人臣者之大罪也。为人臣者,非有功劳于国也,爵尊而主卑,为人臣者之大罪也。无功劳于国而贵富者,其唯尚贤乎?众人之用其心也,爱者憎之始也,德者怨之本也。生其事亲[5]也,妻子具,则孝衰矣。其事君也,有好业,家室富足,则行衰矣。爵禄满,则忠衰矣,唯贤者不然,故先王不满也。

【注释】

[1]治:治理。[2]耻:督促。[3]事:服务。[4]远近:远的和近的国家。[5]事亲:侍奉双亲。

【译文】

人的名分有三:有治理的,有督促的,有服务的。事的名分有二;有纠正于事前的,有察明于事后的。五者完善,天下就得治了。名分正则天下治,名分不正则天下乱,没有名分则死灭。所以先王很注重名分。先王谋取天下,对远的国家用礼,对近的国家用亲。所谓亲和礼,是用来谋取天下的手段;所谓远和近,是就区分天下各国边际而言的。每天都有增长而唯恐太少的,是忠心;每天都有减少而唯恐太多的,是欲望。多忠少欲,是明智的表现,是做人臣的宽广道路。作为人臣,无功于国,而造成家富国贫的局面,就是人臣的大罪;作为人臣,无功于国,而造成爵尊主卑的局面,也是人臣的大罪。对国家没有功劳尚可以赢得富贵,谁还去推崇贤人呢?普通人的心理活动,爱往往是憎的开始,恩德往往成为怨恨的出发点。他们事奉双亲,有了妻子,孝行就衰退了。他们事奉国君,有了产业,家室富足,德行就衰退了。爵禄满足,忠心就衰退了。只有少数贤人不这样而已,所以先王总是不使人们爵禄太满了。

【原文】

人主操逆[1],人臣操顺[2]。先王重荣辱,荣辱在为。天下无私爱也,无私憎也,为善者有福,为不善者有祸,祸福在为,故先王重为。明赏不费,明[3]刑不暴[4],赏罚明,则德之至者也,故先王贵明。

【注释】

[1]逆:指不加封官爵。[2]顺:指大臣忠心耿耿。[3]不费明:公开行赏,节约费用。[4]刑不暴:公开处刑,减少刑杀。

【译文】

人君不加封官爵,人臣反而会忠心耿耿。先王重视荣辱,荣辱决定于实际行动。天地没有私爱和私恨,实际行善者有福,实际行不善者有祸,祸福都在实际行动,故先王重视实际行动。公开行赏,节约费用;公开处刑,减少刑杀。赏罚公开是德政的最高体现,所以先王重视公开。

【原文】

天道大而帝王者用,爱恶[1]爱恶,天下可祕[2],爱恶重,闭必固。釜鼓[3]满,则人概[4]之;人满,则天概之。故先王不满也。先王之书,心之敬执[5]也,而众人不知也。故有事,事也;毋事,亦事也。吾畏事,不欲为事;吾畏言,不欲为言,故行年六十而老吃也。

【注释】

[1]爱恶:喜欢与讨厌。[2]祕:指牢固。[3]釜鼓:古代量器。[4]概:刮平或削平。[5]敬执:执,爱。敬爱。

【译文】

天道伟大而帝王应当运用爱憎,爱天下之所爱,恶天下之所恶,天下就可以全面控制,全面控制则必然巩固。釜鼓之类的量器装满了,人们就要刮平;人满了,天就要来平。所以先王不使人们爵禄太满。先王的书,我内心是敬爱的,不过一般人并不了解它。所以,有事的时候,要敬读它;无事的时候,也要敬读它。我是怕事的,所以不喜欢做事;我也是怕讲话的,所以不喜欢发言。因此行年六十而年老口吃。

同类推荐
  • 山西民间曲艺

    山西民间曲艺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永恒的伊甸园:正说古代巴比伦文明

    永恒的伊甸园:正说古代巴比伦文明

    古代文明探索之旅系列丛书发现古老的文明,探寻逝去的记忆,掀开古 代世界神秘的面纱,介绍古代文明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展示各大 文明的经济、文化、艺术和科学的辉煌,带你领略几千年前古代人类的风采 ,充分了解人类无穷的智慧和叹为观止的成就……  拨开历史的层层迷 雾,人类文明之谜向你娓娓道来!
  • 松帕敏和嘎西娜:傣族民间叙事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松帕敏和嘎西娜:傣族民间叙事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本书是流传在西双版纳傣族地区古老的傣族民间叙事长诗,共计1600行。勐藏巴仁慈的国王松帕敏统治着亿万百姓,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王后噶西娜是国家里最美最温柔的女人,她为松帕敏生下了两个聪明可爱的王子宰阿兴和宰阿滇。但是宫廷内酝酿着巨大的阴谋,王叔召刚反叛,最终松帕敏携带全家出走,将正位让给篡权的王叔召刚,避免了百姓因宫廷政变带来的战争灾难。但途中他们又遭遇王后被船队强盗劫持,俩王子失踪,松帕敏成为勐西娜国家新王,母子团聚等种种曲折,当松帕敏得知百姓在召刚的奴役下,生活非常痛苦,他又率领象队打回去,为百姓除掉暴君。
  • 中国避讳

    中国避讳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大家熟悉的成语典故。它比喻有权有势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对平民百姓的正当行为却严加限制。避讳,是封建社会的礼俗之一,它有着怎样的规则呢?在王晓岩编著的《中国避讳》中有详细的记载和明确的解释。
  • 慈善与公益

    慈善与公益

    本书向读者展示了慈善与公益事业的发展历史,介绍了世界各国的现状,告诉我们如何根据自身的情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事业,并通过一个个真是感人的慈善故事,让读者切身的感受到慈善与公益就在我们身边。“勿以善小而不为”,让我们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伸出爱的双手,帮助我们身边的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热门推荐
  • 引发青少年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

    引发青少年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
  • 锦夏之年

    锦夏之年

    高中时期的一场邂逅,将两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又因为诸多的变故,他们互相消失在对方的生活中,直到命运让他们再次拴在一起……喜欢一个人很容易,一直喜欢一个人却很难,这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我喜欢着你的同时,你也喜欢着我……
  • 一顾长情,余生安暖

    一顾长情,余生安暖

    安暖从小就是个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公主,父母疼爱着,哥哥宠着,活了二十年顺风顺水,十八般技巧样样精通,化解三角恋、斗恶心男女友、扛公司大旗……偏偏遇到了一个顾安泽,安暖会的东西更多了,卖萌打滚、撒泼耍赖,样样信手拈来。小剧场:“顾安泽,你说你女朋友怎么就长得那么好看呢?”顾安泽:“暖暖,乖,脸是个好东西,咱还是要要的!”安暖咬了咬牙,继续说:“就像敦煌壁画的飞天女,婀娜多姿!放在古代怎么着也是倾国倾城的绝世红颜。”“俗话说,自古红颜多祸水。”顾安泽缓缓站起来,优雅的卷起袖子朝她走去。“你要干什么……啊喂,不准乱来……”总之这是一个男女主互怼互闹的暖暖的棉花糖爱情故事……一世顾长情,余生唯安暖……(一对一暖心甜宠,您狗粮已上线,欢迎入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世倾城之紫灵魔女

    异世倾城之紫灵魔女

    她身怀高等血脉,幼年容貌受损,凭借自己的温柔善良,依旧光彩照人。当她恢复容貌,风华绝代,让世间的一切黯然失色。黑暗渐渐降临,恶势力蠢蠢欲动。一个眼神让人坠入迷幻,灵魂的绝对掌控者,她如同星辰一般闪耀,随着身世慢慢被揭开,血脉觉醒,她王者归来,荡平乱世。在敌人面前,她是那令人恐惧的紫灵魔女。在同伴面前,她是那风风火火的小辣椒。在喜欢的人面前,她是那温柔可爱的小猫。能歌善舞,才华横溢,她到哪里都是万众瞩目的焦点,那些小小的缺点,让她倍加真实可爱。看慕容萱如何傲世苍穹!
  •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

    “长者先幼者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1999年中国进入老龄社会以来,老龄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老龄化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话语。人口老龄化意味着什么?对城乡二元体制下的中国人有何影响?国家、政府、社会在养老责任中的职责分担如何?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老年人能否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我国在建设和谐社会,养老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如何得以解决?西方福利国家模式在中国行得通吗?如火如荼的社会工作教育如何本土化?这都是笔者郅玉玲在《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写作过程中不断思考的问题。
  • 名捕与皇后

    名捕与皇后

    铁秀叹了口气。铁秀情不自禁叹一口气的时候,是他要杀人的时候,而且杀的还不止一个人。他对身后这个高贵的女人说了句“你自己小心”,然后纵身出刀……皇后惊恐地捂住了脸,闭上了眼睛。她受不了那刀光与血影齐飞、人头与雪花同落的惨烈。待她再次睁开眼睛,从指缝里悄悄向前望去时,只看见一个人远远地立在那里,那个人当然就是铁秀。大内高手死亡过半,活着的也都负了重伤,横躺竖卧在雪地上,染红了地上的雪。那些突然杀出的数不清的白衣人几乎个个身首异处,望去甚是骇人。
  • 魔王妄世录

    魔王妄世录

    (暂弃坑) 原名《罪不成欢》 ——你有罪。——什么罪?——你爱上了一个人。“我会一直找她,直到我灭亡的那一刻。哪怕已经被她遗忘。”“我会为她踏尽日月星辰,不顾生死。我会为她披荆斩棘,奉她为王。”
  • 异界之漫漫成神路

    异界之漫漫成神路

    异界魔法大陆冒险恋爱故事,轻松,爱情,还有各类帅哥和萌宠(保证不弃坑)被陌生人胁迫来到魔法世界后,身边便出现一个无缘无故帮助自己的人。遇见了与自己相似面貌的大哥,以及真正的父母在这所谓的魔法世界。究竟谁是可以信任的人,谁又是欺骗者。一步一步探索未知的世界,逐渐展露锋芒,创造属于她的神话
  • 白切黑男主在线心机

    白切黑男主在线心机

    #在梦里拯救世界##这是一本充满爱与正义的书#哔--重来重来!-系统:我们的目标——宠宠宠。宿主:困了,想睡觉。——系统已被强制下线【1V1甜宠】【史上最惨男主,你值得拥有】
  • 一剑万妖朝

    一剑万妖朝

    是谁说少年人不要太轻狂?若不轻狂还叫少年!不论你六派三剑如何我若为妖,定叫一剑万妖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