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32500000003

第3章 德行第一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曰:“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题解】

本门主要反映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赞扬儒家的传统美德,二是反映了魏晋时期独有的道德观念。本门所涉及的与传统礼教乖违的行为,表现出当时士人的品行心态及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

陈蕃尊重贤才

【原文】

陈仲举言为士则[1],行为世范,登车揽辔[2],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3],至,便问徐孺子所在[4],欲先看之。主簿曰[5]:“群情欲府君先入廨[6]。”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7],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注释】

[1]陈仲举:即陈蕃,字仲举,东汉时官至太傅,后因与大将军窦武合谋杀宦官未成,被害。[2]登车揽辔(pèi):古代受任的官员通常是乘车去赴职,在此表示陈蕃初始为官。揽辔:手执缰绳。[3]豫章:汉时郡名,今江西南昌。太守:郡长官,负责一郡的行政事务。[4]徐孺子:即徐稚,字孺子,终身隐居不仕。陈蕃在豫章时,不接待宾客,只为徐稚特设一塌,徐稚走后,就挂起不用。可见陈对徐之敬重。[5]主簿:中央机构或地方官府属官,掌管文书簿籍。魏晋时期,为将帅重臣的幕僚长,地位甚重。[6]府君:对太守的尊称。廨(xiè):官署,官吏办公及居住的地方。[7]武王:指周武王姬发,不满商纣王残暴统治而率领天下诸侯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式:通“轼”,车前扶手的横木,这里表示扶着轼。古人乘车俯身扶轼表示尊敬之意。商容:商代贤人,因直谏被纣王废黜。

【译文】

陈蕃的言谈是读书人的准则,行为举止是世人的典范,他开始做官后,便有革新政治的志向。他担任豫章太守时,刚到治所,便打听徐稚的住处,想要先去拜访他。主簿告诉他说:“大家都希望您先进入官署。”陈蕃说:“周武王得到天下后,连垫席都还没坐暖,就马上去商容的住所拜访。我尊重贤人有什么不可以呢?”

【评析】

“武王式商容之闾”的典故出自《古文尚书·武城篇》。周武王秉承的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而陈蕃则以武王为榜样,他也是怀着革新政治、澄清天下的志向去做官,因为他知道贤人是群众的民意代表,访贤举能,才能显出一个领导者的亲民态度。而且作为人民的父母官需要人民的爱戴与拥护,需要贤达人士的辅佐。于是陈蕃在刚刚赴任,还没有进入府署前,就想先向隐居的徐稚表示慰问,也向别人明示自己尊重贤才的心意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豁达、伟岸的胸襟。再往后,陈蕃对徐稚也一直彬彬有礼,并仿效周武王为徐稚设置了一个坐榻,等徐稚走后就把坐榻给挂起来。

周乘仰慕黄宪

【原文】

周子居常云[1]:“吾时月不见黄叔度[2],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注释】

[1]周子居:即周乘,字子居,东汉人,官至泰山太守。[2]时月:几个月。黄叔度:即黄宪,字叔度,汝南慎阳人。出身贫贱,因有德行,受到当时名流的推崇。

【译文】

周乘常说:“我只要几个月不与黄宪见面,庸俗贪鄙的念头就会再次产生。”

【评析】

黄宪出身寒微,却有着和颜回一样高尚的道德与品行。黄宪和周乘两人只是有些日子不见,但就会让周乘意识到自己“鄙吝之心已复生矣”。这是因为黄宪让周乘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让他进入到一种和别人在一起时从不曾感受到的崇高境界,让他的精神境界与自身价值得到提升。其实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表明了黄宪对别人所产生的影响。

黄宪器量难测

【原文】

郭林宗至汝南[1],造袁奉高[2],车不停轨,鸾不辍轭[3];诣黄叔度[4],乃弥日信宿[5]。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6],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7],难测量也。”

【注释】

[1]郭林宗:即郭泰,字林宗,太原介休人,幼年父母双亡。东汉末太学生的领袖,博学有德,善处世事和品评人物。死时,蔡扈为其作碑铭:“吾为人作铭,未尝不有惭容,唯为郭有道碑颂无愧耳。”后周武帝废除天下碑铭时,特保留郭泰之碑。可见郭泰德行高洁、为世所重之一斑。汝南:郡名,所在今河南上蔡西南。[2]袁奉高:即袁阆(làng),字奉高,汝南慎阳人,汉末士人。[3]“车不”二句:指车子不停下,这里形容下车见面的时间极短。轨,车轮的轴头,这里指车轮。停轨:停车。鸾,通“銮”,车上的金属铃,一般套在车轭的顶端,铃内有弹丸,车行则摇动作响。轭(è):架在拉车牲口脖子上的曲木。[4]黄叔度:即上文说的黄宪。[5]弥日:整日。信宿:住宿两晚。[6]陂(bēi):湖泊。汪汪:水域深广充盈的样子,这里是说黄叔度的学识风范。[7]器:器识,这里指度量。

【译文】

郭泰到汝南去拜访袁阆时,车子尚未停稳,车铃声还在响,就走了;但他去造访黄宪时,却住了两晚。别人问他这是什么缘故,他说:“黄宪的学识风范及人品如万顷湖泊那样宽大,不会因为澄清它而显清澈,也不会因为搅扰它而显浑浊。他的度量又深又广,很难测量啊。”

【评析】

郭泰分别去拜访袁阆和黄宪,他的言行中虽没有正面拿袁阆和黄宪作比较,但是不难看出,袁阆也是贤达之士,也有着高深的造诣,是值得郭泰去造访的,但是把袁阆和黄宪两个人放在一起的话,显而易见,袁阆的造诣远没有黄宪深厚,而且黄宪的人品、学识都胜袁阆一筹,所以才值得郭泰在他这住了两个晚上。因为,即使他无法揣摩出黄宪高深的思想和道义,还可以从黄宪那学到很多的东西,同时,也表现出郭泰对黄宪的敬佩程度。

陈谌设喻答客问

【原文】

客有问陈季方[1]:“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2],而荷天下重名[3]?”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4],上有万仞之高[5],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注释】

[1]陈季方:即陈谌(chén),字季方,陈寔的第六个儿子。[2]太丘:即陈寔,字仲弓,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曾任太丘长,故称陈太丘。[3]家君:对他人称自己的父亲,这里在前面加上敬辞则用以尊称别人的父亲。[4]阿:弯曲的地方,这里指山的角落。[5]仞:长度单位,八尺(一说七尺)为一仞。

【译文】

有客人问陈谌:“您的父亲有哪些功业德行,而能在天下享有如此大的名声呢?”陈谌说:“我父亲就好比桂树生长在泰山的山坳里,上面有万仞高的山峰,下面有不可测的深渊;上受雨露的沾溉,下受深泉的滋润。在这个时候,桂树哪里知道泰山有多高,渊泉有多深呢?我不知道我父亲是有功德还是没有功德。”

【评析】

陈谌知道对方是不怀好意,想要挑衅自己,于是采取迂回曲折的方式。从他的回答可以看出陈谌的思维之精密,反应之灵敏。而从他回答的话语中,一方面表明了儿子无权去议论父亲的功德成败的儒家伦理观念,另一方面表现的则是父亲亲民敬君的为官之道,同时,也把父亲的高大形象和高深修养表现出来了。

难兄难弟

【原文】

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1],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2]。”

【注释】

[1]孝先:即陈忠,字孝先,陈谌的儿子。[2]“元方”二句:意思是元方季方兄弟二人论排行有长幼之别,论功德则很难分出高下。

【译文】

陈元方的儿子长文,有出众的才能,和叔叔季方的儿子孝先,各自夸耀自己父亲的功业道德,争执不下,便去请教祖父陈寔。陈寔说:“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二人功德难分伯仲。”

【评析】

陈寔为官清廉,家里也很穷,连仆役也请不起,有一次应宰府召见,他的大儿子元方亲自拉车,二儿子季方就在后面挑行李。到了宰府,主人给他们设宴,当时在场的有八大名士,其中一个给他们开门打帘,一个行酒,其他的就给他们布菜。而且当时的豫州城墙上都画有他们父子三人的画像。可见当时陈家父子的声誉与名望之高。有一次,陈家的子弟们为了父辈们的功德争执不休,难分高下,争来争去也没有结果,于是请祖父陈寔裁决,陈寔说了句:“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意思就是元方、季方的功德都很高,难以分出上下。这就是成语“难兄难弟”的由来。人们原本用此称赞兄弟的才能与德行都好,难分高下,但现在也有用于形容因某种原因而同样陷入困难境地的人。

荀巨伯与友重义

【原文】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1],值胡贼攻郡[2],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3]!”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4],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释】

[1]荀巨伯:东汉桓帝时人,生平不详。[2]胡: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少数民族的泛称,东汉时常指匈奴、乌桓、鲜卑等。贼:对敌人的蔑称。[3]子:对对方的尊称。[4]汝:你,略带轻贱、狎(xiá)昵意味。

【译文】

汉朝荀巨伯远道去探望生病的朋友,当时正好遇到外族敌寇攻打朋友所在的那个郡,朋友对荀巨伯说:“我都是要死的人了,你还是离开这里吧!”荀巨伯说:“我那么远来看你,你却叫我离开,败坏道义而苟且偷生,怎会是我荀巨伯的作风?”敌寇到了,问荀巨伯:“我们大军一到,整个郡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样的人,竟敢一个人留下来?”荀巨伯说:“朋友有病,不忍心让他一个人留在这里,我情愿代他受死。”敌寇说:“我们这些不讲道义的人,却侵入这讲道义的地方!”于是撤军返回,整个郡城因此得以保全。

【评析】

荀巨伯不肯“败义以求生”,“宁以我身代友人命”,在生命攸关的时刻,他完全有机会去逃生,但他为了照顾生病的朋友,却不顾个人安危,毫不犹豫地决定和朋友一起面对,在生死一线的时候毅然决然毫不退缩,甚至愿意拿自己的命去换朋友的命,而他的这种精神最终也使得敌寇望而生畏,从而退兵,也因此而挽救了整个郡城。从中可见荀巨伯此人多么重情重义,他把朋友间的感情看得很重,甚至能不在乎自己的生命,而舍生取义。这的确难能可贵。

割席断义

【原文】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1],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2]。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3],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4]。宁割席分坐,曰[5]:“子非吾友也。”

【注释】

[1]管宁:字幼安,魏北海朱虚人,春秋战国时齐相管仲之后。生性恬静。曾避居辽东三十余年,不愿做官。[2]捉:拿着,握着。[3]轩:古时前顶较高而有帷幕的车子,供大夫以上官员乘坐。冕:古时帝王及大夫以上的官员的礼帽。这里“轩冕”连用,只取“轩”义,是偏义复词。[4]废:停止。[5]坐:同“座”,座位。

【译文】

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地种菜,看见地上有一片金子,管宁依然挥动锄头,跟锄掉瓦块、石头一样,华歆却先把它捡起来,然后才丢掉。又有一次,两人同坐在一张坐席上读书,有达官贵人乘坐一辆豪华的车子从门前经过,管宁依旧安心读书,华歆却放下书本出去看。于是管宁割断席子与华歆分开来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评析】

这里讲述的是管宁和华歆在面对片金和轩冕过门这两件事时的不同做法。华歆因为看到了金子而有了一般世俗之人的举动,而管宁则表现出了一种淡泊、清高,视金银如瓦土的精神境界。同席读书,华歆禁不住嘈杂的影响,而管宁却能读书,不为世俗的诱惑所动,这样的差别导致了他们的割席断交。也同样验证了两人不同的志趣与抱负,最后华歆当了大官,而管宁则始终如一,甘于淡泊。真正的朋友,应该建立在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奋斗目标上,通过不断沟通了解才能有内在精神的默契与心灵的交流,只有表面上的亲近,内心却无法真正沟通,这样就会失去做朋友的真正意义。

华歆重诺胜王朗

【原文】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1],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2]。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3],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4],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释】

[1]难:这里指汉魏之交时社会动乱。[2]难:认为……难。为难。[3]疑:迟疑,犹豫不决。[4]纳:接纳、接受。

【译文】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逃难,有一个人想要搭他们的船,华歆马上就对这件事表示为难。王朗说:“幸好船还很宽,有什么不可以呢?”后面的贼寇快追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刚才我之所以迟疑,正是因为怕出现这种情况,既然已接受他托身的请求,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而抛弃人家呢?”于是仍旧像当初救他那样带着他。世人便由这件事评定了华歆、王朗的优劣。

【评析】

人们无法分辨出华歆和王朗谁优谁劣。那次因为乘船逃难的事件,则让二人的优劣暴露无遗。一开始王朗因为没有预料到事情的后续发展,没想到危险性会加大到危及自己的利益,所以就故作大方地让向他们求救的落难者上船,一旦开始危及自身利益的时候他就自私地想抛弃刚救下的落难者,以保全自己。这暴露出了他虚伪和背信弃义的一面。而华歆则不讲大话,不随便答应别人,一旦答应了就一诺千金,负责到底。而世人也因此判定出二人的优劣。我们应该摒弃王朗那种虚伪、不负责任的做法,多学习一下华歆的守信用、讲道义。

庾亮效仿孙叔敖

【原文】

庾公乘马有的庐[1],或语令卖去。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复害其主。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2],古之美谈。效之,不亦达乎?”

【注释】

[1]庾公:庾亮,字元规,晋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人,官历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等职,死后追赠太尉,谥号文康。的(dì)卢: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马口齿长相特别,传说骑他的人会遭遇不幸。[2]孙叔敖:字孙叔,名敖,春秋时楚国人,曾任楚国令尹,辅佐楚庄王称霸诸侯。据贾谊《新书》记载,孙叔敖小时候看见一条两头蛇,当时认为见到这种怪蛇的人一定会死去,他为了避免后人再见到,就把蛇杀死后埋掉。

【译文】

庾亮驾车的马中有一匹的卢马,有人建议他把它卖了。庾公说:“我卖了就表示一定有人买它,也就是将害了它的新主人,怎么可以因为不利于自己而把祸害转移给别人呢?以前孙叔敖杀了双头蛇,为的是怕后人见到而遭到灾难,这件事成了古代的美谈。如果我能效仿他,不也做到了他的美德吗?”

【评析】

春秋时期的楚国宰相孙叔敖为民除害杀死了两头蛇,从此成为千古佳话。文中庾亮敬佩孙叔敖的做法,不把自己的恶马卖给别人,因为他考虑到买主买了这恶马必要担负困扰与灾祸,所以宁肯自己继续遭受这些烦恼也不愿意卖给别人,可见其心胸之坦荡。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句很简单的话,可是要做起来却是一点都不简单。因为现在人们惯有的思维是,常常想当然地认为别人应该这么做,当买到不好的货或者接受一项不好的任务时,老是在埋怨别人。可是当自己“施之于人”的时候,就总是想不起来这句话,总是祈祷着,把好的留给自己,把那些坏东西、坏事情全给别人吧。如果我们能想一下孙叔敖、庾亮他们,也会生活得更心安理得一些吧!

同类推荐
  •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本书是余秋雨“封笔”5年来出版的首部新书。在书中余秋雨一改以前学者身份,以老师的角色和十余名北大学子“课堂互动”来对话中国文化,并对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进行了新型的解读。业内人士称,该书也开启了中国文坛“散文式”文化通史的先河。
  • 古代刑罚与刑具

    古代刑罚与刑具

    在王权至上,法自君出的封建社会,鞭笞、棍打是最常见的惩罚。历代酷吏在拷讯犯人时,往往违反刑罚规定,诸刑并用,还别出心裁地创造出各种稀奇古怪的用刑方式,在残虐人性时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刘洋编著的《古代刑罚与刑具》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刑罚与刑具的有关内容,对中国古代主要刑罚与刑具分门别类地作了介绍并揭示其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
  • 中华成语故事(贞)

    中华成语故事(贞)

    本书力求达到一册在手,纵览成语故事全貌的目的。注重可读性、知识性和完整性,对每条成语分为出处、词义和故事三部分。排列顺序按汉语拼音音序的先后,可以方便读者查阅。它既可以使你加深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从中学习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质。
  • 山水佳迹对联(下)

    山水佳迹对联(下)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关于山、水的对联,如“三凰山(澧县)”、“会龙山(益阳)”、“岳麓山(长沙)”等等。
  • 毓老师讲学记

    毓老师讲学记

    许仁图编著的《毓老师讲学记》乃总结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鋆在台六十多年来书院讲学之集大成之作,首次向读者阐述毓老的讲学,其拯世真文和不传之秘开启了中华文化的又一村。毓老读书百年,读出了活学问;教学六十余年,讲的都是实学。毓老之学重实用,实用当然要易知易行,讲学要讲到听者能懂。他说:向学子讲学,不是大师;跟老百姓讲学,才是大师。毓老讲学一贯遵循依经解经的方法,学宗孔子,接棒熊十力,讲述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智慧,用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不仅历久弥新,而且玉润珠圆。毓老用其饱经世患的生命,启迪众多学子无尽的智慧。他强调,智慧无古今,要古为今用,我们读古书为的是存智慧,不要为古人化妆。
热门推荐
  • 醉梦仙姝

    醉梦仙姝

    女汉纸超时空遇麻辣爱情,欢喜冤家,离奇爆笑。
  • 法师功德品

    法师功德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在坟头指挥鬼

    我在坟头指挥鬼

    一天,正在收尸的徐阳遇到了一个美丽的女鬼。女鬼对他说:“你有病……”徐阳:“%&*……%¥……”女鬼:“你阳气过剩,不治将J尽人亡。”徐阳:“%¥*&……”女鬼:“我可以帮你,切记,不能破身。”就这样,徐阳得到了一款LOW到掉渣的APP《小鬼养成》……算卦、炼丹、提升实力,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从此,徐阳为了自己的幸福,踏上了一条养鬼的不归路……“原本以为是点卡,没想到是道具收费。鬼要钱干嘛?不应该吃香么……”
  • 日久生婚

    日久生婚

    要说横川最出名的千金是谁,无疑是顾千允。家道中落后,无数的人等着看她的好戏,可惜她就像踩了狗屎运,遇事总能逢凶化吉。后来顾千允背后的靠山曝光,众人瞠目结舌。傅沉之就那么牵着顾千允的手出现在众人的面前,声音一贯清冷,“每一天,我们都在一起。”顾千允忍不住在心里嘀咕。丫的,这话说得好像他们很早就有在一起一样,明明一开始冷的像块冰。(暗恋成真的故事,深情,女主不小白)
  • 武侠之父

    武侠之父

    北漂文艺混子邓铮重生了,却发现身处地球相似的平行世界,脑子里带着个搜索引擎不说,本身还是首都体育大学武术学院传统武术套路专业的一名学生。这里版权保护到位、文化娱乐产业发达,但因为历史分叉的原因,还没有形成“武侠”这种影响整个华语世界、风靡全球的独特文化。没有“金古梁温黄”等武侠名家;没有《铁血丹心》《归去来》《小李飞刀》《江湖路》等武侠名曲;没有《莲花争霸》《武林外史》《萧十一郎》《逆水寒》等武侠名剧;没有《黄飞鸿》《新龙门客栈》《笑傲江湖》《卧虎藏龙》等经典武侠电影。这里,他每行一步,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开拓……****官方正版群:453460935
  • 诸天一页

    诸天一页

    叶知秋得一页书,可穿诸天万界。 一人之下,仙剑奇侠。 秦时明月,太乙仙魔。 诛仙仙逆,遮天盘龙。 吞噬星空,永生洪荒……诸天一页,诸天一叶。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的山河,我的家

    我的山河,我的家

    本书为散文精选集,主要收录的是刘醒龙老师的散文作品,其中有写家庭、亲情的,有写故乡的,心灵的,还有关于城市文化的,旨在通过这些作品,能够充分反映刘醒龙老师散文的特点,汲取其中的精华,让读者领略到刘醒龙老师散文作品的魅力。
  • 异生之王

    异生之王

    当遇到了科学无法解释的事件,拥有了别人没有的能力,是成为英雄?还是成为世人的梦魇?异生完成再说吧……
  • 办公室手指操

    办公室手指操

    总感觉疲惫不堪?肩颈疼痛频频光顾?整天坐着,腿都坐肿了?每天8小时奋战在电脑面前的你是不是总一次又一次地告诉自己:一定要找时间运动了!但结果呢?坚持不下去!《办公室手指操》正是为办公室一族量身定制的,手指操这种微运动,每天只要5分钟,不用去健身房,不用大汗淋漓卖力运动,只要在工作间隙做上几分钟,就能让你精神饱满,每一天都活力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