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89400000005

第5章 译者的话(2)

康德发现英国经验主义者休谟的错误,他的解决方法成为德国形而上学的基础,成为叔本华形而上学的直接背景。康德的哲学事业对人类心灵做出新的描述。他说人类心灵分为两部分:知觉活动与思想活动。知觉活动接受从感官而来的印象,康德称这种印象为“殊相”;思想活动是知性的机制,康德称知性的对象为“共相”,即“概念”。将概念应用于殊相,就构成“综合判断”。

什么是综合判断呢?

康德先将判断分为两种: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所谓分析判断,是指谓词包含在主词中的判断,如果否定谓词,就会自相矛盾。所谓综合判断,是指谓词不包含在主词中的判断,如果否定谓词,并不自相矛盾。

综合判断也有两种:后天的和先天的。后天综合判断,是真假取决于经验的一种判断;先天综合判断,是独立于经验之外的一种判断。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呢?他的答案是:先天综合判断,是心灵添加在客观世界上的认知结构。

心灵将某种结构添加到客观世界上来认识客观世界,必须先假定客观世界独立于心灵之外,一定有某种东西存在于心灵之外,才能让我们把认知结构添加上去,康德称这种独立于心灵之外的东西为“物自体”。而感官知觉的对象,康德则称之为“现象”。最后,康德归结出两个世界的存在:“实体世界”(物自体)和“表象世界”(现象世界)。

叔本华认为,只有他才真正了解康德思想。

他先用贝克莱的观点解释康德,认为康德所谓的现象,等于贝克莱所谓的“心中的观念”;就其被知觉而言,世界是知觉者创造的。这就像佛家所谓的“万法唯识”。他认为,康德证明了这一点,因此,他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里,开篇就说“世界是我的表象”。

所谓“我的”两字怎么解释?具有这个观念的“我”又是怎样的?叔本华认为,这个“我”的存在是绝对必要的,这个“我”就是现象世界的基础。如果我们对自身有所认知,如果我们具有对这个“我”的知识,这种知识就与其他任何知识都不同。其他各种知识,都是人与表象之间建立的关系,可是,对自身的认识,则是直接的实在的知识。

我们可以客观地认识自己,把自己看作在时空中展现的对象,也可以主观地认识自己。我们对自己的存在,具有内在的意识,同时我们还有感情和欲望。叔本华称这个内在世界为“意志”。他说:“我的身体和我的意志是同一个东西。”我的身体是我的意志的现象形态,而我的意志则是身体的本体形态;我的身体是“现象”,我的意志则是“物自体”。

对我的身体可以这样说,对其他一切身体也可以这样说,对一切现象都可以这样说。

人类知道自己是意志和表象,草木则不知道,这是我和草木之间唯一不同的地方;草木的躯体和意志也是同一个东西,只是草木的意志还没有达到自觉的程度。我的身体与草木的躯体都是意志的客观化现象。我的手指灵敏,是因为我有抓东西的意志;我的牙齿坚硬,是因为我有吃东西的意志。时间、空间以及世界在时空方面的分化,只属于现象层次,本体或物自体的“实体世界”则是单一、不可分的。因此,草木的意志和我的意志就是同一个意志。

于是,世界就是二元并存的:“表象世界”是外在的物质世界,是时间、空间、因果和向外表现出来的世界,也就是康德的现象世界;“意志世界”是内在的主观世界,是不受时空支配的世界,是统一体,也就是康德所谓的本体世界或物自体。

每个人都是意志的化身,而意志的本性,是力求生存,意志因此就成了生命意志。从根本上看,每个人都是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自我。这种自我带来普遍的冲突。冲突争斗的结果导致人间成为杀伐的战场。因此,受苦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同时,意志的本性是恶性循环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痛苦,而偏偏不如意事又十有八九,所以,人生大多数时候是痛苦的。

其次,纵使欲望得到满足,满足感也无法长久维持,其结果不是产生新的欲望而带来新的痛苦,就是造成厌烦感。所以,人生永远在痛苦和厌烦之间徘徊,所谓快乐只是暂时现象,只是痛苦的间歇:因此,快乐是消极意义上的。

如何解脱人生的痛苦呢?叔本华提出两种解脱之道:一为暂时的解脱,一为永久的解脱。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可以达到忘我之境,忘我就能摆脱意志的束缚。但艺术的忘我之境,只是暂时的,人最终还是要再回到现实世界来;一旦回到现实世界,又为意志所束缚。因此唯有彻底否定意志,才是永久的解脱之道。

自觉的智慧能使我们获得这种解脱力量,因为智慧能了解意志的本质和结果,也能奋力挣脱意志的束缚。从根本上说,唯一真正有效的方法是寂灭。了解知觉世界,认识“表象世界”是空幻的,自觉地承认寂灭为生命之病的唯一出路,承认寂灭的价值,彻底熄灭意志的火花。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有言:“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佛家以无上智慧,照破邪魔的障幕,窥见万法皆空,破我法二执,达到究竟涅槃,与叔本华哲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叔本华哲学虽是19世纪的产物,但对20世纪的人来说,却如暮鼓晨钟,发人深省。20世纪的人类身受两大劫难:外来的威胁和恐怖;内心的空虚与苦闷。

19世纪拿破仑战争让欧洲变成人间的屠场,战后黑死病流行,成千上万的人失去生命。叔本华身处战乱之际,眼看意志的恶魔蹂躏人类,怎能不对意欲横流痛加挞伐呢?20世纪的情形,比19世纪有过之而无不及。今天,权力意志和生命意志已到泛滥的地步,随时有溃决肆虐的危险,我们今天身处核武器威胁之下,迟早会遭受无情的毁灭。

然而,内心的空虚比外来的恐怖更可怕。

机械文明发展到今天,人类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带来了极大的物质享受,然而是祸是福,却难有定论。资本主义商业文明带来了极度的功利主义思想,如今人们只知追求财富、追求物质享受,不知过去的美德为何物。今天的人们似乎对真、善、美的价值,不屑一顾。什么生活的情调,什么高贵的情操,差不多成了历史名词。

我并不主张复古,可是,我总觉得18、19世纪的人们,过的是比较合乎人性的生活。尽管那时没有电影、没有飞机,但他们的生活可不比现代人差多少。住在现代化的建筑物里,我常常憧憬小时候故乡的矮小平房,憧憬夕阳西下,两三个朋友在田野间漫步的情景,甚至憧憬着犯错时被母亲责罚时的情景。然而,今天我们的物质享受虽然比以往好得多,可内心的厌烦空虚,却比任何时代都严重。

难道我们不该反省一下?重估叔本华哲学的价值,对我们会有莫大的帮助。即使不能像叔本华所说的那样以艺术的审美达到忘我之境,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加进一点美感的意味,总会增添一点快乐。这些新的浪漫主义成分,会使我们的生活更有人情味儿。

最后我需要声明,本书英译中将原作第9、10、11、13、14、15、16、25、40、43、44、46、47、48、49、50、53、64、68等节从略,所以在节次上出现间隔现象。

1974年8月 译者于台北

同类推荐
  • 清代学术概论

    清代学术概论

    《清代学术概论》是一部阐述清代学术思潮源头及其流变的经典著作,也是梁启超先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梁启超先生将清代学术从时代思潮的角度划分为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作了简要而中肯的评介,精辟分析了各个时期及其代表人物的成就与不足。《清代学术概论》一经问世即受到读者欢迎,并成为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了解清代学术文化史的入门必读书。
  • 《阴符经》要旨探究

    《阴符经》要旨探究

    《阴符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一部哲学经典,是仅次于《道德经》的一部重要的道家著作。传说是上古时期黄帝所作。最早出现于唐代李荃的记载。全书仅仅有447字,却义理深奥,晦涩难懂。古今研讨此书的代不乏人,莫衷一是。但以之为修身之本、悟道之源,讲述的是天人合一、清静阴阳之道,却是研讨者的共识。本书作者在研究古今《阴符经》集注和述评作品的基础上,从学术研究入手,逐句阐释,每一句分别由原文、注释、白话和要旨探究四个部分构成,阐述了自己的体会和观点,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 与哲学家一起思考:七天哲学课

    与哲学家一起思考:七天哲学课

    本书是德国哲学家格哈德·恩斯特教授的经典哲学入门书籍。书中以对话的形式向读者阐述了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基本问题、经典作品、重要人物。书中保留了古典哲学的传统,涵盖西方哲学多个流派。书中内容共分七章,分别论述七个重要哲学论题——用一周的时间,一天一个论题。无论是哲学门外汉还是专业人士,本书都是系统了解哲学的适合选择。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们30年来上下求索、深刻反思的思想历程,是作者们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心灵写照和诚实记录。在这里,作者们以“客观的理解”为准绳,力图用简洁的语言、适当的叙述、合理的逻辑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理论。但是,我们并不认为这部著作完全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的“本来面目”,这些解释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本”,因为我们深知解释学的合理性,深知我们与马克思之间存在着“文化差”、“时代差”,而且马克思离我们的时代越远,对他理解的难度也就越大,就像行人远去,越远越难辨认一样。
  • 禅修养心

    禅修养心

    禅是达观处世的态度,禅是养心怡性的指南;禅是慈悲为怀的仁心;禅是励志修身的妙悟,禅是执着追求的精神;禅是优势生存的智慧。用禅的精华来浣洗我们的心灵,教你学会做淡定的自己。平常之人常有,而平常之心难得。反过来讲,正是因为心难平常,人才变得如此平常。常怀悲悯之心则恶念不生,人便活得踏实、平和,人才有感恩心。善与恶、爱与仇,在人心里此消彼长,你必须谨慎把持,以使佛心常驻。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是十分明显的道理。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能做些有意义的事,为后人留下点有价值的东西,就是我们要追求的正道。珍惜生命、顺应自然,该来的终归会来,该去的终归会去。我们无法挽留,也无法驱散,平心对待,一切随缘!
热门推荐
  • 逆转世界之人

    逆转世界之人

    他改变了无数个世界,却没能改变自己的世界。他拯救了无数个旁人,却没能拯救自己的爱人。这一次,就让我来改变你的结局吧。毕竟我们都是,逆转世界之人。
  • 萌虎如妖

    萌虎如妖

    (高冷女主对逗比男主,冷血vs热血(≧ω≦)/)她,是被世人们膜拜的尊神,万人之上,身份高贵无比。而他,前世中计,一不小心就嗝了屁。一朝穿越,他却惨遭世人唾骂,成了一个不学无术、天天都忧郁在家的废物?!废物怎么了?废物也能捡到宝贝!还是这天底下最最最好的宝贝!江逸搂住一旁女人的腰,轻笑:“你就是我的宝贝!”花凤凌:“......”【想知道废物是怎么把宝贝抱回家的吗!哈哈哈欢迎入坑,嗷!*?(???`?)?*】
  • 云边的你

    云边的你

    很多事情都很糟糕 但人间有人间的好人间有你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中国古代经济改革家:镜鉴兴衰三千年(修订本)

    中国古代经济改革家:镜鉴兴衰三千年(修订本)

    本书对中国古代六大经济改革家:管仲、商鞅、桑弘羊、刘晏、王安石、张居正的改革背景、改革历程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改革成果以及他们的改革思想,剖析了其中蕴含的王朝兴衰的秘密,同时对官商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做了清晰的解读和分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财富泡泡糖

    财富泡泡糖

    本书为《微型小说超人气读本》之“致富篇”,由微型小说选刊杂志 社选编,本丛书编选了《微型小说选刊》杂志创刊二十五年来的优秀作品 。本册包括了千万富翁的秘密、道德量化法、把木梳卖给和尚、一面白 墙、海水的世界、帮仇人赚钱、高粱秸门帘、老和尚炒股、百万富翁培训班、百万身价的人、与两百个美女约会、跳楼价、失信的种子、致富秘诀、富商与乞丐、名牌的诞生等66篇精彩关于“致富”话题的微型小说。
  • 滇西恋曲

    滇西恋曲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花季少女,经过自身的努力和许多好心人的帮助,终于跳出了农门,然而在走上工作岗位不久,却由于种种原因而邂逅了一个快40岁的老男人。男人的善良、健谈、对少女不求回报的关心和无微不至的照顾以及他们之间无所不在的默契最终感化了少女,然而,他们之间却面临着重重障碍······
  • 异洞怪谈

    异洞怪谈

    从四个血气方刚、性情各异的年轻保安一次前往仙人洞的普通自驾游拉开帷幕,随即被一股难以揣摩的神秘力量驱使后踏上一段惊悚离奇、充满戏剧性色彩的神秘之旅,期间牵扯了太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怨情仇和因果轮回。这是一部天马行空,脑洞大开到没朋友,永远不按套路出牌的旷世奇书。有史以来首次睿智地将灵异、冒险、悬疑、科幻、黑色幽默等喜闻乐见的元素巧妙杂糅组合在一起,精心呈上一桌让您大快朵颐的另类饕鬄盛宴!
  • 快穿之我要当好人

    快穿之我要当好人

    落小只不知道走了撒狗屎运,被别人威胁着去虐人渣。什么虐人渣可以涨修为?落小只表示威胁哪有威胁,自愿的自愿的,还有人渣嘛多来点,我忙的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