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02000000004

第4章

【1】逻些至长安途中。

莽布支尚囊选精兵强将一行三十余人,化装成结伴而行的商人,每人骑的马后跟着一匹驮“货”的马。尚有七八匹备用马尾随而行。

白天。队伍行进在广袤的青藏高原上,远望如蚂蚁点点。

夜晚。风餐露宿,一行人围着篝火抵足而眠。马集于一旁或立或卧。四个放哨的士兵警惕注视四周。

白天,队伍行进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天空一碧如洗,远处的羊群似朵朵白云。大相和众兵丁心旷神怡。一士兵情不自禁放开歌喉,唱道:

雪城西藏乃是最特殊的边疆,

山高地洁,风光秀丽,是险峻雪山的玉项。

气候温暖,大地清凉,好比那快乐天堂。

茫茫四海,泱泱四江,装饰出美丽的图样。

那里还盛产各种粮食和宝藏,

人们享用的乳酥,赛过那玉露和琼浆。

王是菩萨所现,民是人中的善良。

一行人走到一条小河边。人、马饮水,众兵士嬉戏打闹。

【2】理塘一带。汉藏杂居区路边一幺店子。黄昏时分。

莽布支尚囊一行投宿。店后小院,众人将“货”卸下抬入一通铺大房间内。夜风劲吹,店小二提着灯笼在前带路。灯笼晃动,烛光摇曳,给人一种不安定感。老板娘大声吆喝客人入座饮食。

饭后,店小二引莽布支尚囊和老板打扮的吐蕃兵将入房歇息,莽布支尚囊入房细细地打量四周环境。莽布支尚囊上床,未能入睡。

大房间内,屋角堆放着“货物”。数十人和衣而睡,鼾声如雷。

【3】大房间内。子夜时分。月光时隐时现。

众人酣睡。室外,两人从黑暗中摸出,蹑手蹑脚走至窗前。一人舔湿窗纸,从破洞往内窥看,见无动静,掏出怀揣毒香数只,点燃后伸入室内。

室内烟雾弥漫,有的人睡梦中略感不适,翻身。两人窃喜。

突然,两把雪亮钢刀架在了两人脖子上。两人大惊,回头一望,只见两个着黑衣黑裤蒙面人恶狠狠地望着他们。借着月光隐约看见放毒烟者乃店小二夫妇。

店主夫妇正欲反抗。

蒙面人:“动就要你的命。”

店主夫妇:“老爷饶命,老爷饶命,小的再也不敢贪财了。”

蒙面人:“你是店家?”

店主压低声音:“小的正是。”

蒙面人:“昨晚来客都住这间房子。”

店主:“几个老板另住单间。”

蒙面人:“带路。”

店主:“是!是!”

【4】莽布住房。

尚未入睡的莽布已感觉外面有动静。他悄悄起身,在窗边听了一下,然后回至床边将被盖摆成似有入睡状,放下蚊帐,闪至一旁。

蒙面人近至莽布居室窗前,捅纸一望,床上正“睡”一人,蒙面人移至门前,用刀拨开门栓,冲将进去,一刀砍去,扑空,情知中计,随即回身,与猛扑过来的大相正面相遇。两人一阵恶斗;室外,数个蒙面人与被惊醒的吐蕃兵将恶斗。从地面跃至墙上,由墙上跃至房顶。

蒙面人头目将莽布逼至房顶边沿。一吐蕃将领冲过来救援。蒙面人被莽布一刀杀死。莽布上去扯开面布,见非汉人,陷入沉思。

打斗中,又有两蒙面人被杀。余者见头目已去,无心恋战,落荒而逃。

【5】四川天全一带。春暖花开之时。

莽布支尚囊一行沿盘山路逶迤而行。路的一边是岷江,漫江春水碧透。路边,一丛丛竹林随风摇曳。远远望出去,座座山头都是葱茏郁郁。

队伍经过一座小镇,正逢赶场日,赶场的百姓熙熙攘攘,川流不息。在人流中穿行的莽布支尚囊一行牵马东张西望,对街上摆的年画、竹编之类感到非常新奇。街上行人也惊奇地望着这群衣着迥异的远方来客。

队伍渐渐离场镇而去。

一支披红挂彩的结亲队伍迎面而来。新郎胸戴大红花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在前面走。后面跟着一乘花轿,里面坐着新娘。结亲队伍一路吹打、放着鞭炮。

突然,新郎坐骑被惊,马狂奔,众人闪开。新郎死死抓住缰绳和马鞍。

马冲过来,迎面而来的大相一行闪开,说时迟,那时快,一蕃将翻身上马追了上去。

马狂奔。蕃将的马渐渐逼近。两马并行。蕃将飞身跃起。骑在新郎马上,将新郎扶正。

新郎惊魂未定,马在冲进场口时,被蕃将驾驭。场上百姓见此一幕,长长吐了一口气。

【6】离场镇不远的一片农舍。阳光灿烂。

结婚典礼正在进行。莽布支尚囊一行被悉数邀请参加婚礼。新郎新娘拜过天地、父母之后,邀亲朋好友入席痛饮。莽布一行被请至上宾席。席间新郎父亲亲至莽布席前敬酒。

新郎父:“感谢贵客救命之恩。若非客人舍命相救,我儿大喜即成大悲。”

莽布:“老人家不要客气,我等自当如此。好在我吐蕃人长于骑射,驭马视为平常之事。”

席间,莽布一行十数人跳舞为婚宴助兴。

莽布向两老者、新郎新娘赠送虫草之类药材并辞行。

【7】长安。正午时。

莽布一行风尘仆仆进入城内。映入眼帘的是笔直的街道、整齐的房屋、繁荣的街市和川流不息的人群。

莽布一行经过皇宫,金碧辉煌的宫殿使他们驻足而观。莽布一行问路,一士兵指示驿馆处。

莽布一行经过一处寺庙,往里一望,香客如织,香烟缭绕。

莽布一行向一突厥人问路。

【8】唐朝皇宫。早朝。

唐太宗李世民端坐在金銮殿龙座上。文武百官两旁肃立。

礼部尚书出列奏本。

尚书:“臣恭请圣安。昨日吐蕃国国王松赞干布遣大相莽布支尚囊前来朝贡,现歇于驿馆候皇上传见。”

太宗大喜,命传吐蕃来使。

莽布支尚囊随太监入朝,对唐太宗行跪拜之礼。

莽布:“皇上万岁、万万岁。微臣莽布支尚囊奉我吐蕃王松赞干布之命前来大唐朝贡,乞望皇上笑纳。”

大相命随从抬上珠宝箱,打开箱盖。奇珍异宝,熠熠闪光。太宗目不暇接,喜形于色。

一随从献上一只小箱,箱内置一硕大宝石。

莽布:“皇上,这宝石原是两颗,谓之龙凤石,系天竺王赠我王之宝。我王命微臣贡献一颗与唐皇。”

太宗:“既为龙凤之石,何必拆散。”

莽布:“皇上,此次前来大唐,除朝贡之外,微臣尚有一事代我王相求。”

太宗:“何事?”

莽布。“我王愿与大唐公主结百年之好,吐蕃、大唐一家,故龙凤之石并非拆散,乞望皇上恩准。”

太宗:“难得吐蕃王一片诚心。大相千里迢迢来我大唐,一路风餐露宿,辛苦备至。卿等先回驿馆歇息,晚上朕为你摆宴接风。”

莽布:“谢皇上。”

【9】唐皇宫。傍晚。

宫内金碧辉煌,灯火通明。宫妃、太监穿梭,兵丁戒备森严。

歌舞大厅内,太宗居上座,吐蕃大相与前来朝贡的突厥、吐谷浑等国国王及文武大臣分居两侧、席地而坐,面前的矮桌上摆满了珍肴美酒和各种瓜果。

宫内乐队奏欢快的唐乐。

十数宫女跳小型集体舞。舞毕,随着轻柔的乐声,数十名宫女从大厅左右两侧飘然而出。灯光下,精美的服饰、精湛的舞技、婆娑的舞姿,别具一格的造型令莽布支尚囊和几位蕃将惊叹不已。

莽布支尚囊与邻座一大臣耳语。

大臣:“大相,我大唐舞技,文成公主当数第一。听说皇上今晚特别开心,竟然恩准文成公主为客人献艺,难得难得。”大臣呷了一口酒。

莽布满意地点点头。

大臣又向另一邻座讲说,邻座听后,又传给邻座。再听者点头摸须。

一宫女出场跳独舞。舞姿优美。莽布掉头向邻座。

莽布:“此为文成公主?”

大臣:“不是。”

莽布支尚囊摇头叹气,赞叹唐舞之精湛。

大厅内充斥着欢歌笑语。宾主频频举杯互致祝词。

音乐变调,灯光变幻。大臣似有所悟,用手肘提醒莽布支尚囊。

服饰独特的文成公主以独特的舞姿出场。光彩照人。交谈声戛然而止。众人目光随文成公主的身体移动。太宗、各国来宾及众文武大臣看得如醉如痴。

舞毕,看得呆若木鸡的莽布支尚囊还茫然不知。邻座大臣向其敬酒,才如梦初醒。

莽布:“公主的舞艺,真是精妙绝顶。”

大臣:“大相不知,这文成公主不仅舞姿绝佳,而且才智过人。几年前,四夷君长前来求婚者众多,文成公主一点儿也不看重那些珍宝彩礼,你猜她怎么着?”

莽布:“怎么着?”

大臣:“她向求婚者提出几个问题,说是谁能解答,就同意谁的求婚。不能解答,休得再提求婚之事。”

莽布:“结果呢?”

大臣:“公主提出五个问题,竟无人能解答。求婚者败兴而归。这五难婚使之说,长安城内传为佳话。”

莽布:“真是奇女子。”

莽布起身向太宗敬酒。

莽布:“皇上,泱泱大唐,真是人才济济,美女如云。文成公主如能与我王结为百年之好,乃是吐蕃的福分。”

太宗:“大相过奖了。听说吐蕃女子也能歌善舞?”

莽布:“不敢与大唐相比。”

太宗笑而不语。莽布退回原位。坐(太宗)另一旁的吐谷浑国国王劳让一玛侧耳细听太宗与大相的交谈。

【10】驿馆,劳让一玛住房客厅。次日。

吐谷浑国国王劳让一玛与副大相桑吉悦希密谈。

劳让:“莽布支尚囊欺人太甚。昨晚竟在唐皇面前求婚文成公主。那年我求婚于文成公主,费尽心机,闹得长安满城风雨,而终究不成。如果松赞干布娶了文成公主,我还有何脸面见人?”

桑:“大王,昨晚微臣在场。依臣之见,当时唐皇尚未应允。”

劳:“你看莽布支尚囊那劲头,他肯善罢甘休?”

桑:“大王,不管莽布支尚囊是否善罢甘休都不要紧,要紧的是唐皇和文成公主的主意。依臣之见,唐皇和公主对松赞干布所知无几,何不先入为主……”

劳(醒悟):“大相言之有理,如若不成,我就直接面见唐皇,数落这吐蕃小子。”

桑:“大王,眼下吐蕃实力日益增强,气势咄咄逼人。如大王在唐皇面前说是论非,一旦传出去,对我吐谷浑极为不利。小不忍则乱大谋,望大王三思而后行。”

劳:“那就依你说的去安排吧,对松赞干布,你们没有一次把事办好的。”

桑:“臣知罪。”

【11】唐皇宫内。夜晚。

吐谷浑国王的亲信贿赂太监。亲信递上珠宝,太监眉开眼笑。

【12】唐皇后宫。夜晚。

唐太宗正与皇后娘娘谈论松赞干布求婚之事。

太宗:“前日吐蕃王松赞干布遣大相来我大唐朝贡竟也提出和亲之事,不知娘娘意下如何?”

皇后:“我儿已有两个远嫁突厥国与吐谷浑国。眼下只有文成儿在身边,难道又要把文成儿娶走不成?”

太宗:“娘娘,那吐蕃大相正是此意。前几日朕为其摆宴接风,让文成儿跳舞助兴。谁知大相竟指名为松赞干布求婚文成儿。”

皇后:“皇上,臣妾虽为女流之辈,却也明事理。但三个公主已有两个远嫁异国他乡,还要把文成儿远嫁吐蕃,臣妾实在不解皇上旨意。难道我大唐还有求于吐蕃不成?”

太宗:“娘娘,我大唐自无求于吐蕃之说。但朕自即位以来,善待四夷君长,故其依朕如父母。松赞干布通婚之求,自在其理。如应允此事,则汉藏一家,和睦相处,既安百姓,又固社稷,此乃大可为之事。”

皇后:“皇上所言,虽然成理,但我文成儿却要吃苦受累。”

太宗:“娘娘,那吐蕃虽为雪域之地,但天高地洁,物产丰富。松赞干布以王者之威统一了高原各部,为各部落之首,娶我大唐公主为妻,怎么会委屈公主呢?”

皇后:“皇上主意已定?”

【13】唐皇宫御花园。午后。

皇后边走边看,默不做声,显得心事重重。贴身侍女不离左右。

一侍女:“娘娘,听说文成公主要远嫁吐蕃?”

皇后不语。

侍女:“小女听说,那吐蕃王松赞干布为莽夫一个,面如炭黑……”

皇后:“放肆!”

侍女:“小女不敢。”

皇后望了侍女一眼,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14】唐皇宫、后宫、文成公主起居室。

公主的贴身仆人一老妇正帮助公主梳洗。

老妇:“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公主虽然贵为皇女,但婚嫁也是迟早的事。听说吐蕃国王这次派大相来,是来求婚的,指名要娶公主,公主可得有主意。老妇听老人讲吐蕃人衣不蔽体,连牛肉也是生吃,不要说公主,就是奴仆去了也是受不了的。”

文成公主(心烦意乱地):“老妈妈不要再讲了。”

【15】长安街头。白天。

莽布支尚囊一行人在寺庙内参观,并入乡随俗地敬香膜拜。

莽布一行在纺织作坊参观织布。

莽布一行在选购瓷器。

他有些心不在焉地问随从道:“我们到长安有一个多月了吧?”

随从偏将:“相爷,已有二十多天。”

莽布停步,自语地:“皇上怎么还不给个回信呢?”

【16】唐皇宫,太宗书房。深夜。

唐太宗批完奏章,起身走几步,活动了一下身子又坐下。他翻开了桌上一本书,镜头推进可以看见书名《后汉书》“西羌传”。他聚精会神阅读史书关于吐蕃的记载。

高公公送夜宵进房。太宗合书抬头。

太宗:“高公公可知吐蕃风土人情?”

高公公:“奴才略知一二。”

太宗:“吐蕃环境险恶处为多。蕃人骁勇善战,但民风淳朴。”

高公公:“皇上,吐蕃王这次遣大相来大唐求婚,皇上有以文成公主相许之意?”

太宗:“朕有此意。”

高公公:“皇上,大唐公主远嫁他国之君,非自今日始。突厥、吐谷浑王后皆为我唐公主。但此次吐蕃王来求婚。有挟威硬娶之意。”

太宗:“公公何出此言?”

高公公:“皇上,松赞干布自统一青藏诸部后志得意满。此次遣大相来长安求婚前,自诩为大悲观音所化现藏王,要到大唐娶绿度母化现的东方奇女,如不允准,就要进攻中原。”

太宗:“真有此事?”

高公公:“奴才听吐谷浑国劳让一玛王亲口所说。”

太宗(十分恼怒):“口出狂言。”

高公公:“奴才还有一虑,不知当讲不当讲?”

太宗:“讲,朕恕你无罪。”

高公公:“皇上,依奴才之见,松赞干布能统一青藏高原诸部确非等闲之辈。奴才闻说此人刁钻异常,且拥有四十万大军。唐蕃时有争端发生。若公主和亲入蕃被挟作人质,事与愿违,则辜负圣上一片诚心,此为奴才忧天之虑。”

太宗沉吟道:“你下去吧。”

高公公退下。太宗在书房来回踱步。

【17】唐皇宫。早朝。

满朝文武毕至。礼部尚书出列奏本。

尚书:“启奏皇上,吐蕃国大相莽布支尚囊求见。”

太宗:“传。”

莽布匆匆入内,行跪拜礼。

莽布:“皇上,我等来长安已近一月,承蒙圣上盛情款待,食尽了山珍海味,游遍了长安名胜。皇上对我吐蕃臣民的深情厚谊臣等感激不尽。我等日内即将返程,我王求婚大唐文成公主之事,还望皇上恩准。”

太宗:“大相平身。松赞干布对我大唐有如此尊崇之心,朕甚感欣慰。但文成儿自幼身体单薄,远涉雪域之疆,朕独怜之。此事日后再议。大相长途跋涉,辛苦备至,可多歇息几日再行返程。”

莽布无奈地辞道:“谢皇上恩宠。”

【18】驿馆内。花园的鱼池边。

莽布大相凝神注视着池中的鱼。五彩斑斓的金鱼,瞬间远逝,往来倏忽。

【19】唐皇宫的一角,夜晚。

莽布支尚囊微服带一随从从皇宫小门进入位于宫内一角的李太监房内。坐定,随从拿出一串珠宝相赠。李太监客气后收下。

莽布:“李公公,我等在长安已住近一月,明日返回吐蕃,特来辞行。”

李公公:“大相有礼了。”

莽布:“公公,此次来大唐求婚,我等初来乍到,皇上还很热情,其后却日趋冷落。微臣言行有何不妥,还望李公公指教。”

李公公:“大相不必过虑,事不在你,实话相告,你来长安后,吐谷浑王劳让一玛的人把宫里的人都走访遍了。”

莽布(顿时醒悟):“哦!谢公公指点。”

【20】唐皇宫候见厅。早朝退朝后。

莽布支尚囊匆匆入内,一太监出。

莽布:“吐蕃国大相莽布支尚囊今日返吐蕃,特来向皇上辞行,烦诸公公禀报。”

太监返身入内。

莽布支尚囊走来走去,焦急等待。太监复出。

太监:“大相,皇上今日龙体欠安,已降旨礼部尚书代为话别,即刻到,请大相稍候片刻。”

莽布:“谢公公。”

【21】逻些城郊一条小河边。天高气爽,阳光灿烂。远处是一片帐篷,炊烟袅袅。

莽布支尚囊一行风尘仆仆地走来。正赶着羊群的老阿妈和几个藏族姑娘注视着走近的队伍。

突然,队伍中一位士兵大声呼喊着跑了过来。

士兵:“阿妈!阿妈!”

老阿妈也认出了跑来的自己的孩子,迎了上去。

老阿妈:“吉洛,我的孩子!”

母子俩久别重逢,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莽布支尚囊一行动情地望着他们。

老阿妈:“孩子,唐公主请到了吗?”

士兵:“没有,阿妈。”

老阿妈:“为什么呢?”

士兵:“唐皇没有答应。阿妈,我先随大相回宫,回家再慢慢讲吧。”

老阿妈:“好,好,快去吧,快去吧。”

士兵跑步归队。

【22】落日余晖中的逻些城,藏王宫。

松赞干布听莽布支尚囊禀报求婚之事已过尾声。松赞干布铁青着脸,一言不发。

莽布:“……微臣无奈,只得返回。臣此次出使大唐办事不力,请大王治罪。”

松赞干布怒不可遏,忽地一下站起来,猛然抽出墙上的挂刀,把面前的矮桌一刀砍成两半。他举刀大步走出王宫,吓得沿途侍从兵卒纷纷跪地。

松赞干布走出王宫:宫门口,一士兵骑马过来。松赞干布一把将他拉下马,自己分身上马,往逻些城外飞奔。

莽布支尚囊率兵尾追而来。

【23】逻些城远郊的一片雪山。傍晚时分。

这是一片积雪终年不化的雪山。山脚下是一个小湖。湖面尚未结冰,清澈的湖水像一面巨大的明镜。临近湖边,松赞干布从飞奔的马上摔了下来。松赞干布起身对着冰峰、雪堆一阵乱砍,尽情发泄心中的怒火。

随莽布支尚囊尾随而来的士兵正欲上前,被莽布阻止。他们远远地望着藏王。

松赞干布已无力举刀。他扔掉刀,踉踉跄跄走到湖边。他趴了下去,望着自己黝黑的脸庞在水中的倒影自言自语:“我堂堂松赞干布就这样被人看不起吗!我藏王松赞干布就这样被唐王小看吗?”

说着说着,他把头伸进了冰冷的湖水里又抬了起来。

远处的莽布支尚囊和众兵丁赶快上来,将松赞干布扶起。

【24】晴空万里,天上没有几丝云彩。吉玛的家。

吉玛老阿妈正在挤奶。扎西羊措蹦蹦跳跳跑了过来。

扎西:“吉玛阿妈,吉洛哥回来了吗?”

吉玛:“昨天回来,今儿还在睡觉呢。怎么,你有事找他吗?”

扎西:“不,顺便问问,不知吉洛哥随大相把唐公主请来没有?”

吉玛:“没有啊!”

扎西:“为什么呢?”

吉玛:“你吉洛哥昨天回来就说了这么几句话,他醒了之后,你再问问他吧。”

扎西:“不用啦,阿妈。你去歇着吧,让我来。”扎西羊措哼着欢快的歌曲,挤着奶。

吉玛望着扎西羊措自言自语:“真是一个好姑娘。”

【25】藏王宫。早朝。

文臣武将毕至。老臣卓嘎(即第三集中反对求婚者)出列奏本。

卓嘎:“大王,臣闻听此次大相前往大唐求婚,唐皇未予允准。依臣之见,这并非表明唐公主之尊贵,而是唐皇有意羞辱我吐蕃之举。何不以此为借品封疆,断绝与汉唐往来,以解我心头之恨。”

莽布支尚囊出列奏本:“卓嘎王爷之议不妥。此次求婚,唐皇未予允准,皆系吐谷浑劳让一玛挑拨中伤,唐皇一时不明真相所致,若就此封疆,岂不是作茧自缚?”

将军扎西坚赞出列奏本:“大王,唐皇妄自尊大,欺人太甚。臣愿领兵去教训一下唐人,让他们知道,我吐蕃王不是好欺辱的。”

禄东赞:“大王,扎西坚赞将军尊王之心可敬,但决不能与唐交兵。交兵则两损,这会正中劳让一玛的下怀。”

松赞:“还有吗,你们还有什么话要讲吗?”

文臣武将皆沉默不语。

松赞:“那好吧,各位王爷、将军回府,本王自有主张。”

【26】先王重臣琼波,邦赛府。

众贵族老臣饮酒作乐,对松赞干布求婚唐公主之事议论纷纷。

贵族甲:“松赞干布求婚碰了一鼻子灰,真是活该!唐朝女人有什么好,难道有三只眼吗?”

众人哈哈大笑。

贵族乙:“听说这小子让大相给唐皇送去不少珍宝,到头来落得个人财两空。”

老臣卓嘎:“这样也好,藏王刚愎自用,我行我素,吃点苦头也好。”

琼波、邦赛:“你们这样猖狂,不怕掉脑袋吗?”

众人议论声变小。

【27】藏王宫,藏王起居室外小客厅。

松赞干布与莽布支尚囊交谈。

松赞:“大相,依你所见,唐皇未予允婚确系劳让一玛中伤吗?”

莽布:“正是,大王。臣初见唐太宗时,太宗非常高兴。当晚即为我一行摆宴接风。还特意恩准文成公主跳舞助兴。那文成公主,貌若天仙,体比灵鸟,异常聪慧,五难婚使之说在长安府已成佳话。”

松赞:“大相,那唐朝国的情况是否和我们听说的一样?”

莽布:“大王,微臣在长安期间,除听唐朝官员讲了唐朝官制外,还看了不少民间作坊。其农具制造、纺织、缫丝、建筑、造纸、酿酒、制陶等技术已有很高水平,我吐蕃如能引进诸如此类技艺,则兴盛指日可待。”

松赞:“大相,这正是我松赞干布朝思暮想之事。”

莽布:“大王,正因为如此,与大唐兵戈相见万万不可。”

松赞叹道:“是杯苦酒也得咽下去。”

【28】藏王宫内。上午。

松赞干布正欲出门打猎散心,正行至宫门,只见一群士兵押着几个五花大绑的人进门,见藏王磕头便拜。

松赞:“怎么回事?”

士兵:“回大王的话。这几人均是吐谷浑国奸细,入我吐蕃境内传播流言蜚语。”

松赞:“传播什么流言?”

士兵:“小人不敢讲。”

松赞:“讲,恕你无罪。”

士兵:“这几个奸细四处散布我王向唐公主求婚是……”(欲言又止)

松赞(威严地):“讲!”

士兵:“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唐王根本没有把我王放在眼里。”

松赞干布手握刀柄,恶狠狠地看着这几个奸细。

奸细:“大王饶命,我们也是受人派遣。”

松赞干布咆哮地喝道:“拉出去!”然后对着吐谷浑国的方向发誓道,“劳让一玛,我和你誓不两立!”

【29】逻些城郊一条小河边。

一顶帐篷内,扎西羊措正帮助吉玛阿妈做酥油茶。

吉玛:“羊措姑娘,听说藏王病了,是吗?”

羊措点点头,默默不语。

吉玛:“有人说藏王生病是因为到大唐求婚不成。这真是,何苦啊!吐蕃漂亮姑娘有的是,何必大老远到大唐去求呢?”

扎西羊措停住了手,一动也不动,眼里满含泪水。

【30】藏王宫。松赞干布起居室。

松赞干布躺在床上。藏医正给他诊病。禄东赞站立一旁。

藏医:“大王病情大为好转,很快就会痊愈。”

医生退出后,松赞干布叫给禄东赞看座。

松赞:“想不到我松赞干布也会病卧床榻。”

禄东赞:“大王病情无妨!很快就会康复。”

松赞:“左将军,我已决意发兵攻打吐谷浑。劳让一玛阴险狡猾,诡计多端,数次加害于我。如不惩治,气焰将更为嚣张,日后更为我心腹大患。”

禄东赞:“臣愿领兵前往。”

松赞:“好吧,待我痊愈后再行发兵。”

【31】藏王宫内的花园。夕阳西下。

园内一片金色。大病初愈的松赞干布在园内散步。他驻足于一只喂养的小鹰面前,和小鹰逗玩一阵之后,解开绳索,放走了小鹰。

【32】逻些城内街上。夜幕降临。

城内静悄悄的,偶尔看见几间房屋透出微弱的灯光。皓月当空,空气寒冷而清新。

松赞干布在大街上慢慢走着,脑子里充斥着两种声音(画外音):

一种声音是:“松赞干布,不要再去求婚,唐皇已经拒绝了你。”

另一种声音是:“唐皇拒绝我是因为劳让一玛中伤,并非唐皇看不起我。”

一种声音:“你再去求婚会被人耻笑。”

另一种声音:“你为吐蕃兴盛,光明正大,没有人会耻笑你!”

慢慢走着的松赞干布消失在夜幕中。

同类推荐
  • 诸天万界至强版东汉

    诸天万界至强版东汉

    这是和新锐洪荒、经典神话比肩的至强版东汉末年背景。作者脑洞清奇不拘一格,以另类的方式切入东汉末年的风云变换。本书可以承诺,绝不是千篇一律的三国常规文。
  • 多面中国人

    多面中国人

    根据作者的亲身经历,展示和剖析了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作者与中国各个阶层的人都打过交道,他发现,越是深入到中国人生活的内部,越是被他们深深吸引。在作者看来,中华民族有着明和暗两个方面,复杂而令人惊叹。
  • 上海底牌(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上海底牌(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上海百年沧桑变迁的各个领域,诸如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教育、科技、生活、地标以及中外文化交通等等。了解上海的前生今世,了解上海的文化底蕴。
  • 三国无双

    三国无双

    人生就像一盘棋,走错了一步,就输了。但是当你知道这盘棋的结果是什么的时候,还会输吗?
  • 将门有将

    将门有将

    本书仅为试写,新书《白虎之难》已经全新上架,改善过的剧情和人物,更加浓郁的历史色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热门推荐
  • 卫勤尖兵

    卫勤尖兵

    卫生勤务,是我们的专业;卫生员,军医,是我们的称呼!健康管理,诊断治病,战场救护,是我们的日常!一手九五步,一手手术刀,既可以救人,又可以杀人,是我们有别于他人的地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钓皇

    钓皇

    钓皇一出,万界归心。钓到一条大鲫鱼,气血值+1;钓到一只野王八,气血值+100;钓到一条深海金丘鱼,气血值+10000;财富值+100000;钓到一条美人鱼,气血值-10000;钓到一只金丝灵宝,气血值+1000000000;财富值+100000000;钓哭龙王,钓破苍穹。徐子鱼凭借垂钓绝技,一步一步成为万界之尊……
  • 驿路尘花

    驿路尘花

    《驿路尘花》之所以动人,之所以吸引人读下去,就是因为作者聪明地抓住了人性中最柔软的“情”。亲情、友情、爱情、对底层人的同情、怜悯之情,让人生朵朵尘花都溢满温馨、爱意!
  • 被系统惩罚的天才

    被系统惩罚的天才

    史上第一财团二公子陈昊,《挥手精英》未来第一新星,本以为靠系统加持吃鸡之路无往不利,却没想到系统根本就是来变着花样坑他的……
  • 轮回99世只为寻你

    轮回99世只为寻你

    一眼误终生,因一个误会而离开,轮回99世只为求你原谅,回到我身边。
  • 天元梦冢

    天元梦冢

    人生就像是一场冒险,虽然可以肆意,但一定要保留一份敬畏。你的话我至今难忘,可你又在哪里呢!万载匆匆而过,直到这个世间彻底没有了你的任何痕迹!直到哪个孩子的降生!
  • 诸天大佬来临时

    诸天大佬来临时

    每一场梦境就是一场旅行。一梦一人生,当你遇见他或者他的时候你会看到什么?
  • 遵命,上仙大人

    遵命,上仙大人

    【精品好书】他,中州最强捉妖师。她,一只连狐火都点不着的倒霉狐狸。某狐狸:“你为什么不和别人一样,把我收进法器里?”捉妖师:“我要让大家看见,你是属于我的。”
  • 陈寅恪讲国学

    陈寅恪讲国学

    陈寅恪有着深厚的国学根底,他接受了严格的西学训练,他的新考据学方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献研究方法,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具有重大意义。陈寅恪与王国维、陈垣等形成了中国史学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新考据学派”。他研究的范围涉及中古史、宗教史、蒙古史、敦煌学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不少开创性的成果。本书对其学术成就、治学特色以及师友关系等进行了比较深刻的阐释,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内容丰富、语言生动,为进一步研究陈寅恪提供了新的视角,不失为一部富有特色的了解陈寅恪生平及其学术成就、中国文化精神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