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3700000016

第16章 把握传统 瞩目未来(2)

在中华艺术史的发展中,一些门类艺术如音乐、绘画、书法艺术与文学的紧密关系,不仅体现在形态的统一上,而且也“综合”在文学艺术家创作主体的艺术思维中。秦汉以来的不少大文学家都是深通乐律的,如汉代的司马相如、蔡邕(132~192),都是著名的琴家,唐代的李白(701~762)、王维(701~761)、贾岛(779~843)、白居易(772~846)、独孤及(725~777)也都是善操古琴的音乐爱好者,晚唐词人温庭筠,甚至“有丝即弹,有孔即吹”。至于著名文学家又兼书法艺术家的就更普遍了,如西汉的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东汉的蔡邕、东晋的王羲之(321~379,一作303~361)、宋代的苏轼(1037~1101)等。而“诗画本一律”的现象,在近古文艺史上尤为突出。唐代的王维、宋代的苏轼,这两位大诗人都和画艺结了不解之缘。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还认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张舜民甚至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可见他们对诗画的综合与“同境”,是有着艺术上相通的规律性的感受和认识的。他们对“士夫画”(即文人画)的创作和倡导,至少是以这种规律性的感受和认识为基础的。如苏轼所说:“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9]至于书法和绘画的创作,在吴道子的壁画里,就已是满壁飞动,表现了一个与书法相契合的艺术世界。到了宋代以后,又有了融合着印章、交叉着题跋的全新艺境的创造,就更要依赖与文学的“综合”了。何况文学与各门类艺术的综合体还有更高层次的发展,这就是中国的戏曲。在它的“综合体”里,就不仅是文学创作取得了成就,显示了特色,而且各门类艺术的综合——所谓“唱、念、做、舞(打)”,已经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上融合成有机的统一体,从而创造了戏曲这个富有民族特征的门类综合艺术的新形态,这是中华艺术史上新的、更高的审美形态。它既不同于西方歌剧,不同于现代中国也有的“舶来品”的话剧,也不同于现代电影、电视的艺术的综合。因为它不仅需要“时间艺术”(音乐)的表现手段,同样融合着“空间艺术”(如美术)的创造,而且戏曲的最富有特征的表演艺术——虚拟性与程式性,可以说又是“时间”与“空间”相互融合的表现形态。它的造型,固然显示了空间艺术的审美特征,但在表演艺术上,它又体现着时间艺术的发展过程。包括它的服饰和化妆,也不只有助于刻画人物、显示人物个性的“造型”,同时也是帮助和加强特定条件下艺术表演的有力手段,如脸谱、水袖、帽翅、翎子、髯口等,都有一定的规范性的造型,又只能在特定情境里才能得到充分的运用。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过去曾取得高度发展的艺术样式,如音乐、舞蹈、杂技以至绘画、雕塑,都被迫向戏曲倾斜,成了戏曲综合艺术的组成部分,按照戏曲的艺术规律融会成一个整体,减弱了它们自身独立存在的价值。如果说艺术的综合,本是各民族艺术发展的共有现象,那么,在中华民族艺术史上,这个艺术现象不仅较为普遍,而且不是一般的综合而是融为有机整体,并具有多彩多姿的综合美的个性特征,以至造成了叙事与抒情兼容并茂的诗的艺术境界(因此有人称戏曲为“剧诗”)。这一切显示出中华艺术的发展,上下古今,四面八方,承前启后,相互融合,不仅紧密联系,而且有不断发展中的富有独创的民族艺术特征的新的综合美的创造。所以,中华传统艺术这一史的发展脉络及其审美特征,也是《艺术通史》应当系统地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的。

【二、中国传统思想与传统艺术】

每个民族的艺术,在历史的发展中,必然有着本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哲学伦理观念,以及长期形成的民族心理素质、民情民俗,也包括由此而综合形成的审美理想、审美经验、审美形态在内的一整套价值系统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民族特征。中华艺术生长在中国境内历史上各民族生活与精神活动的土壤里,因而,支配着中国历史文化的观念体系,也必然渗透着、影响着中华艺术的创作和发展。

从社会结构来看,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虽然也经历了原始、奴隶、封建的各个社会阶段,但是,从氏族公社的解体,向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转变,那由氏族到宗法的血缘纽带却始终没有割断,而且深藏于历朝历代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统治之中,自然也渗透在中华文化依托的血脉里。而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能称得上占有支配地位的观念体系,首推被誉为“亘古第一人”的春秋末期的孔丘(公元前551~前479),及其后以他的学说为核心开创的儒家学派,其思想渊源尚可追溯到他所称颂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圣先贤。孔子自称是“先王之礼”的阐发者,他提倡的是“仁”学,这“礼”与“仁”就内含着氏族社会理想的遗存。而作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孔子的学说,则是以礼为行为规范,以仁为思想核心,以义为价值准绳,以智为认识手段,重现世事功,重道德伦理,重实用理性,对两千多年的中华文化传统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孔子的艺术观自然也是以仁学为基础。他在《论语》中多处论及“诗”与“乐”。他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0],才能造就出真正的“君子”。孔子很重视诗的社会功能,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11]因为他那个时代诗、乐、歌、舞还是“混生”在一起的。因此,孔子的论“诗”与“乐”的功能,实际上也是讲的艺术的社会功能。自然,他所讲的艺术的社会功能,又是离不开他的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的宗旨与目的的。尽管在战国时期,孔子的学说,还只是所谓“百家并鸣之学”中的一个学派,却已开始确立了他的“一家之言”。特别是经过孟轲(公元前372~前289)、荀况(公元前313~前238)的丰富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配之以天、地、君、亲、师的伦理观念,绳之以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这的确是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创造了一整套观念体系,居于“显学”地位。而且孔子之学,又被荀况强调到圣人之道的高度:“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诗》、《书》、《礼》、《乐》之归是矣。”[12]到了秦汉之初,儒家学说虽受到短暂的打击和冷落,却随即在汉武帝的“罢黜百家”与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中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从而树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也形成了历代多数王朝的统治思想。

的确,儒家学说的长期统治与广泛普及,由于寓教化于人们的伦理观念与行为规范之中,为中华民族铸造自己的性格,以及形成传统的文化心理,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孟子的“养吾浩然之气”[13],以及他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4]也包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5]等,对高扬个体人格和精神的美的追求,曾培育了中华民族无数志士仁人“至大至刚”的“正气歌”;而对于占正统地位的儒家学说不断完备的一整套观念体系,却又不能不说,曾在一定时期,在不断变换的时代环境里,也阻碍过历史前进的步伐!

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正统思想,并被认定为不得违背的“圣人之道”,很自然地渗透在文学艺术的创作之中,并成为文艺批评的原则标准。刘勰(约465~约532)的《文心雕龙》明确列有题旨为《原道》、《征圣》、《宗经》三篇;艺术理论虽没有形成这样系统的标准和尺度,但是,所谓“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16],也依然是古代美术史论家们所标榜的艺术功能的重要观念。而所谓“发乎情,止乎礼义”,所谓“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又岂止是正统文艺所要表现的政治主题和道德伦理主题,即使在俗文艺“压倒”雅文艺取得伟大发展的宋元以后,也同样在相当程度上支配着说唱与戏曲的创作,一直是艺术思想的主旋律。总之,儒家学说的观念体系,虽然促进了艺术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功能作用,赋予它以时代的使命感和进取精神,但在历史长河中,却也给艺术发展带来过附庸于封建政治与道德说教的消极影响,压抑和束缚了艺术的个性化的创造。近古思想史上宋明理学的正统地位,以及它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教条,更是大大僵化了儒家学说的生机。

自然,在先秦诸子的思想学说中,对后世艺术观念影响最大的,并非只是孔孟与儒家,还有他们同时代被视为道家创始人的老子和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从一定意义上讲,在艺术与美学领域,老庄的思想影响更为深远。如“大音希声,大象无形”[17],“道法自然”[18],“天地有大美而不言”[19],“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20]等等,这类纯任自然,强调虚静与素朴的思想,以及“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21],强调人在自然中重要地位的观念,应当说,老庄思想更集中地表现了氏族社会观念的遗存。不过,他们突出个体地位,不受外在束缚,寻求精神自由的超逸的生活态度,不只在文人、艺术家的思想观念上产生过强烈的共鸣,而且对于中华艺术所特有的范畴、概念以及规律的历史形成,如“外师造化”,崇尚自然美;强调以虚写实、以静写动或以动写静的表现方法,着重创造“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追求委婉曲折,含蓄深沉等,都不能不说与老庄思想及其道家学派的影响有很大关系。而道教建立与佛陀东来,同时发生在汉代,但它们的大流行,却是在魏晋南北朝。正如马克思所说:“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22]“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战乱频仍,人民的颠沛流离,造成了人生悲苦、渴求安宁的普遍社会心理,而佛教的教义正是以人生痛苦为最基本的命题,如何摆脱“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摆脱“业报轮回”,以达到“四大皆空”的极乐世界,则成了人们在苦难挣扎中追寻的精神寄托。而佛教的兴盛,也很快地把佛家思想渗入到艺术思维。仅仅从印度“输入”的佛雕艺术,就随着佛法的弘扬,在“丝绸之路”上——高昌、库车、敦煌、麦积山、云冈以至龙门,留下了一条石窟艺术的连绵不断的锦带。在中国思想史上,形成了儒、道、佛相互颉颃与冲突的时代,而它带给艺术史的,却又是一个多彩的艺术自觉的新境界。

从东汉宦官专制、董卓残暴作乱,到魏晋司马氏的黑暗政治,已把两汉以来的谶纬经学、阴阳五行、君臣伦理,也包括礼乐之道击得粉碎,迫使儒家教义的思想统治只能走向没落。而这一次的“礼崩乐坏”所造成的,虽不是“百家并鸣之学”,却是社会风尚多元激荡和士大夫的“傲俗自放”。于是,“大行不顾细礼,至人不拘检括”[23],崇尚独立、张扬个性的文化氛围出现了。他们“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所谓“嵇康师心以遣论,阮籍使气以命诗”[24],这种叛逆倾向、违背当时社会规范的“文人无行”,虽受到葛洪(284~364)《抱朴子》的激烈抨击,却给艺术冲破束缚,表达个性“解放”出一块自由天地。从崇尚清谈、品藻人物,到寄情山林,向往来世,率性任情,师心使气,玄言、山水、田园;写景、兴情、悟理……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道、佛教义虽不相同,但它们注意自然节奏,追求与宇宙相和谐的精神却是一致的。所以,佛与道虽互相攻击,而魏晋玄学与六朝佛性却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共同建立起新的艺术精神空间,使“乐”(艺术)不再附庸于“礼”,而有了一个独立的瑰丽有情的世界。

同类推荐
  • 影视音乐的美术价值

    影视音乐的美术价值

    本书从影视音乐的存在形式、影视音乐存在形式的分类分析、影视音乐的审美表意功能、构建中国影视音乐新局面、音乐与影视交融等几个方面对影视音乐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本书对影视音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适合专业人士阅读。
  • 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校园魔术

    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校园魔术

    本书是专为青少年和魔术初级爱好者量身打造的魔术全集。通过轻松活泼的语言,图文并茂的方式,将一个个奇妙、有趣的校园魔术展现在青少年面前。本书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选取了生活中简单易学的小魔术,通过直观的图解和明白简洁的语言,让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更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成为魔术高手,成为朋友中最受欢迎的开心果。
  • 塑者何为

    塑者何为

    吴为山从事雕塑创作20余年,力倡“中国精神、中国气派、时代风格”,创作了400余尊历史文化名人雕塑。本书汇总了吴为山在雕塑、美术方面的思考与感悟随笔,全书分“创作篇·写意的塑者”“理论篇·诗意的雕塑”“感悟篇·点染美术”三部分。
  • 汤显祖与明代戏剧

    汤显祖与明代戏剧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汤显祖与明代戏剧》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明代戏剧发展、明传奇代表作家汤显祖、“临川四梦”、《牡丹亭》、汤显祖对后世的影响等内容。
  • 当代中国艺术学研究(1949-2009)

    当代中国艺术学研究(1949-2009)

    本书概要地论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至今六十多年间中国艺术学科发展状况,重点描述改革开放时代中国艺术学科的发展状况。本书以艺术学升门前通行的8个二级学科为基础,加上3个相关二级学科,系统论述了艺术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戏剧戏曲学、舞蹈学、数字艺术学、书法学、建筑艺术学共11个二级学科的发展状况,着力勾勒出这些二级艺术学科各自的发展概况、学术成果、学科发展、艺术创作、艺术教育、焦点问题等主要方面,以便使读者了解建国六十多年来中国艺术学的基本发展脉络,感受当代中国艺术学的独特风貌。
热门推荐
  • 离柳

    离柳

    最近江湖上流言四起,说是千年前被堕神掳走的含清仙君带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娃娃回来了。柳含清看着小离情笑得诡异:“离情,他们说你是我儿子,”离情满头黑线。粉雕玉琢的小娃娃一夕长大,柳含清看着身边的男人有些百感交集。他是为她颠覆世界的人,也是让她毁了仙根的人。千年后的她,不再是潇洒肆意、任性妄为的含清仙君,只因她拿一身骨血换了个断情绝爱的他。凡尘九转,世事千年,她容颜变换,忘却往事,却没能割舍一段情。天上人间,流年奔赴,他相貌未变,往事仍存,却没能留住一个人。假正经半靠谱女主X腹黑飚演技男主半虐半甜,小心糖里有玻璃渣。
  • 清贫贵女

    清贫贵女

    重生前,她自恃尊贵,人憎鬼厌。重生后,她痛改前非,快活逍遥。与天斗,与地斗,与命斗,与才气斗,与机遇斗。改变命运,创造新生活。
  • 我说再见你说嗨

    我说再见你说嗨

    你以为的命中注定,不过是另一个人的甘之如饴
  • 荣光不负你

    荣光不负你

    ——我们相识于虚拟,相爱于现实——墨月-露娜五杀,月神一战成名!祁枫:还是我媳妇厉害!墨月:那是,要不然我能看上你,哼~祁时:不是,哥,嫂子,你们注意点,这里还有个人!(单身狗也太难了)这是一个职业女选手和消防员的爱情。祁枫:你是我的荣耀墨月:你是我的荣光祁时:我这辈子做的最对的事情,是不是把嫂子送到哥的身边?
  • 大神莫冲动

    大神莫冲动

    系统:相思阙周年庆特别活动,彩蛋神兽,上古神器,待君笑纳。为什么活动要限制为夫妻参加啊!作为本服第一人妖号,浣浣扶墙而出。月老阁前,浣浣摆了个最绮丽妖娆的身姿,对路过的一个白衣飘飘的风雅剑客说:打搅一下,咱俩成个亲?对方答:好啊。浣浣虎躯一震,雪无痕,本服第一大神!人妖小姐跟人气大神喜结连理,溺水三千整个服务器,叔可忍婶儿不能忍!一朵假花凭什么插在祥云上!对于大神的示好,她要瞎。对于大神的保护,她要躲。对于大神傲娇求见面,她……吓死了好吗?!对于大神的告白,她崩溃道:大神,是我一时冲动求亲,我喜欢的人,求放过!大神微微一笑:这样啊……他知道吗?浣浣大惊:大神,你别冲动,打人犯法啊!雪无痕:……
  • 豪门契约:前夫别乱来

    豪门契约:前夫别乱来

    我曾经有一段刻骨难忘的婚姻。那一年,我将暗恋变成明恋,以为就此痴痴缠缠一辈子;不料一朝从天堂跌落地狱,他追随他的真爱弃我而去,留给我一段痛彻心扉伤痕累累的过往。几经兜转故人重逢,我穿梭于商海沉浮的酒肉森林,大仇未报,曾经伤害过我的人们,一个都别想善终。
  • 我们才不搭

    我们才不搭

    《我们才不搭》是现代段子互怼日常小说,分三个篇章:兄妹篇、男神篇和闺蜜篇,分别展现亲情日常、爱情日常和友情日常。三个故事都在同一的背景下(清花大学)发生。【兄妹篇】讲述的是贾货与贾文静,一对兄妹互相嫌弃却又互相关心的故事。【男神篇】讲述的是高冷学霸黎高与二货暖男甄俊,一场二来二去,你追我赶,无奈却又温馨的故事。【闺蜜篇】讲诉的是女汉子李白白,与小女生唐煤煤之间性格反差萌的友爱故事。
  • 我的王爷我的夫

    我的王爷我的夫

    ——她是一个千年后的女警花,在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她是一个年后前的长公主,在嫁给自己心爱的男子后,她同样也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她与她会有什么样的交集,到底谁能改变谁的来生!………………………………………………………………………………………………………——李胜男:二十三岁,长相平平,理着平头,属于那种放在人堆里,第二眼再也找不到的那种类型,别光看人的外表,她可是一位拆弹,防爆的高手,因为工作的特殊性,长期的训练和工作,日晒风吹,使她的皮肤看起来黑黑的!………………………………………………………………………………………………………——冷澈王爷,二十五岁,面如斧削,目如寒星,身躯凛凛,骨健筋强,人前都尊称他王爷,背后称他为冷面王,简称冷王,他少年得志,征战疆场,他志不在儿女情长,他得到的女人多如牛毛,女人对他而言可有可无!………………………………………………………………………………………………………——冷然王爷,二十四岁,面如冠玉,目若星朗,玉树临风,冷澈之弟,和煦如风,人称笑王,他与哥哥从小被不同的人代养,直到成年后,两人方同时回到王府,造就了他们迥异的性格!………………………………………………………………………………………………………——流苏公主,十八岁,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吐气如兰,美艳无双的的佳人,有着不同常人的嗜好,一个酷爱女红的女子,她是皇帝的长女,尤其擅长编织饰物,例如那些叠坠的装饰品上的流苏!………………………………………………………………………………………………………——宝络公主,十七岁,气质非凡,清艳脱俗,举步轻摇,楚楚动人,流苏公主一母同胞的亲妹妹,一个有见解的女子!更详细的人物简介,请点击作品相关里的介绍,欢迎光临!………………………………………………………………………………………………………推荐天使自己的新文《携妹出嫁》………………………………………………………………………………………………………好友,紫玉流光的文《相公N-1》顽皮可爱的文《极品绝色女王》
  • 2015中国年度中篇小说(全集)

    2015中国年度中篇小说(全集)

    阿来、叶广岑、李治邦、蒋峰、洪放等19位作家的19篇佳作,或聚焦当下,或着笔过往,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叙述,精彩的故事,鲜明的形象,在反映生活的深刻和人性的复杂、呈现世相人心等方面,展示出优秀的品质和魅力。本书由中国小说界选家从全国近百种文学刊物中精心编选,视域广阔,旨在全景呈现2015年度中篇小说的创作实绩,力求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作品。
  • 蛇王殿下你是我三生的执念

    蛇王殿下你是我三生的执念

    人家都说,前世的回眸,是为了今生的相守。大家都说,缘定三生,可是……已经三世了,你何时可以看看我?……这是一个兽世,每个族群各立国家。她,为那尊贵的天凤与蓝孔雀所生之女,天赋异禀。他,为那凤族的火凤皇子,尊贵万分,爱慕者无数。他,为蛇族之王,可是蛇族,却是被世人所厌,所恶,拼了命也要驱赶的人。因为一次利用,因为一次成全,因为一次背叛……时间很长,世间很大,哪里能是我的归所?……万年太长,我终究没有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