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0400000001

第1章 自序:我与香港

香港回归20年,这座城市发生了太多的改变。这些改变有的让人陌生和远离,熟悉的世界总是变得面目全非;但更多的,则是让人对于未来充满期待。

2002年,我第一次来到香港,参加香港国际社会服务社的暑期实习。彼时自由行尚未开通,去香港需要申请因公通行证,临行之前还需接受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被叮嘱进入“另一制”之后各种需要注意的事项。我们乘坐京九线入港,火车需要在常平站停靠,所有乘客拎着行李通过出入境的边检,然后再换车进入香港。

火车缓慢地驶入香港,铁路线两边都是密密麻麻紧挨在一起的高楼,这是我在内地从未见过的楼宇排列。那些高楼上一扇扇狭小的窗户,构成了我对于香港全部的最初印象,这大概也是我第一次对于香港的拥挤有着直观的体验。

初次来到香港,一切都是新鲜与陌生。我们的任务是负责新来港移民的心理辅导与培训,需要设计一些小组活动,帮助这些新移民更好地融入本土社会。但事实上,与他们相比较,我们才真正是这座城市的外乡人,只不过我们浮光掠影般匆匆而过,他们需要在这里为一段陌生的人生旅程奋斗。

因为是实习,所以工作上并没有太大的压力,因此有比较多的时间可以接触香港。没有自由行的2002年,香港很少见到来自内地的游客,与人交流的时候讲普通话总感觉很不自在,缺乏自信。去商场购物买东西,也总是莫名地担心售货员在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你,以至于到后来,干脆在所有的公共场合都说英语。2002年,香港还深陷经济危机的泥沼当中,美国“9·11”事件刚过去1年不到,全球网络神话又变成泡沫,这对于十分依赖外部市场的香港来说,打击无疑是巨大的,失业和负资产就像阴云一样笼罩在人们的心头。我们去参观一些社会工作机构,常常见到很多人在争抢月薪七八千元港币的工作。一声叹息之下,彼时的我们却并不能真正体会到本地人为揾三餐的辛酸。第一次来到香港,留下的,全是对一座另一制度规则运行下的城市的新奇回忆。

2005年,我正式入职香港城市大学,开始了一段为期3年的全职工作,这让我有机会第一次真正生活在这里,了解这座城市的肌理和脉络。也正是这3年,让我开始投入对香港的观察、写作和批判当中,这种投入不仅源于我对一座城市以及居于其间的人们的感动,也根植于我对香港的制度逻辑和公民意识的认可。

不得不承认,初到香港工作的我,是和这座城市刻意保持疏离的。当时的我,自恃是海外名校毕业的精英,拿着优厚的薪水,住在带有会所的私人屋苑里,每逢周末,都会和内地的朋友们聚会,我们或者晃荡在金钟、中环的高级食肆、酒吧里,或者聚在某一位朋友的家里聊天打牌,甚或是租一艘游艇出海玩乐。2003年自由行的开通,让香港的旅游业和地产业开始倾斜依靠于内地游客的购买力,铜锣湾、尖沙咀、旺角的大小商铺里到处都飘荡着普通话。我不再以说普通话而脸红,在所有的公共场合说普通话,在工作场合说英语,独独排斥学习粤语,因为我觉得香港不过是我人生里程的一个跳板,我在这里为自己的履历添金增彩,然后就会前往下一站。反省在港这段最初的岁月,我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那一股所谓的大中华心态在扭曲着我的内心,让我浮于城市之上。我知道,类似于这样的故事,在今天依旧频繁地上演。很多如我一般的内地人才来到香港,他们享受着城市所带来的一切服务和便利,却从来不和这里产生任何的交集,以“精英主义”的高端身份置身于城市之外。

2006年,在朋友的邀请之下,我加入了一份基于国别政治研究的电子杂志《纵横周刊》,开始每周为刊物撰写香港的文化评论、时政分析。用文字去丈量一座城市,可以很肤浅,也可以很深入。介绍一座城市总是容易的,又有谁不爱那些流光溢彩的表面。但如若想细致地了解城市的逻辑,剖析城市人所面临的困惑和希冀,就必须要更进一步地融入其间,努力汇入,撕破心间的那一道与本土的隔膜,成为与城市共同进退的一分子。

我从私人屋苑里搬出,住进了深水埗一家狭小的唐楼单位里,这里阴暗潮湿,楼梯里散发着破旧的气味,但乐趣是常常可以听见街坊邻居的家长里短。紧挨着我的邻居和我共享一道铁门,她的孩子正在准备中考,未来的目标是学习工程学,因为毕业后会找到一份稳定的职业。但在夜里,隔壁会时时传来这位单亲母亲对儿子的训斥和叹息。拐角的一家有两个女儿,爱听Twins的流行歌曲,每日快乐地唧唧喳喳。下楼步行几分钟,是一家依旧还保留着婆婆手推车的茶楼,有一位婆婆因为酷似香港演员马蹄露,而一直成为我们每周饮茶的首选,去看“马蹄露”的兜下巴成为我和同事们不成文的最爱。不远处还有一家极为简陋的牛肉面店,每日总是排着长队,里面的咖央西多士据说还吸引过某位特首的光临。下班后,我会在路边一位拎着小篮子售卖水果、蔬菜的阿伯那里买水果;每几个月我会把看过的报纸杂志用一个手推车送去收废旧报纸的回收站,去换十几元的牛肉面钱。我曾经很自豪地跟那些在投行工作、在中环穿行的朋友说,我了解香港废品回收的所有细节,而引来他们的一阵嘲笑。

深水埗是一个极富香港本土生活气息的地方,嘈杂而又市井,是与我们所熟悉的购物香港、动感香港完全相反的一个截面。我租住的唐楼在我离开之后就被大的地产商购买,原地改建成了一个独栋的高层公寓,那些曾经的街坊邻居不知搬去了何处。本土作家周绮薇曾写过一本书叫作《推土机前种花》,说的就是在深水埗这个地方。政府要对社区老街进行拆迁改造,有一群老人,他们一辈子都住在这儿的唐楼里,一辈子都在自己一套固有的轨道里生活,当他们的房屋被拆毁,赖以生存的温情环境被改变的时候,他们是如何抗争并发出弱者的声音。

文化研究学者阿巴斯(Ackbar Abbas)曾将香港形容为一个消失的空间,这里消失的,不仅仅是这些老旧的建筑和街坊故事,也有殖民地的荣光回忆。

2006年11月11日午夜12点,我和许多香港人一起,伫立在位于香港中环的天星码头边,看着这座已经运营长达48年历史的码头,熄灭最后一束航道灯光。

一旁的香港本土乐队在不停歇地用英文唱着不知名的歌曲,重复着“is there no other way”(难道没有其他的可能)这句歌词。人们伤感与哀叹之时,无数的镁光灯闪烁不止,将码头的最后一晚照得分外明亮。12月12日,拆卸工作依照计划如期开始。同日,一部分香港团体和市民高举着“保存集体回忆”的标语牌,来到天星码头,呼吁政府重视对承载香港故事之公共空间的保育,以留存香港人共同的记忆。

在我看来,保卫天星码头,以及不久之后的保卫皇后码头,是香港过去10年里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通过守护香港人集体回忆的民间叙述,在政治层面直接催生了香港本土意识的觉醒。这之前,香港鲜有街头抗争和社会运动,香港的年轻人也几乎不会投身到任何的社会议题当中。本土运动召集人朱凯迪就曾告诉我,一直到2005年韩农在香港举行反对世贸游行的时候,香港人才恍然明白,原来还可以在街头表达意见,和政府进行直接的抗争。一年之后的天星码头,随即成为抗争的天然试验场。年轻一代的香港人,开始对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主见。不少香港人觉得自己在社会事务上不单有发言权,还应有决定权,他们积极参与有关集体记忆、文化保育、创意艺术、社区重建等本土公民运动。对此,香港传媒人马家辉在《明报》的一篇专栏文章里写道:“在废墟里看见罗马。”罗马不是一天可以建成的,但是,只要每个人还记得自己的公民身份,那么,一个恺撒并不能改变罗马的共和国地位。

2008年的秋天,我离开香港,远赴美国继续深造。那一年,香港政府在检讨城市竞争力是否正在面临边缘化的困扰,年轻人正在热烈地探寻如何重塑本土化。那一年,两地之间只谈竞争下的融合,文化界的潮流是北上。与此同时,我开始了一项新的研究计划,对香港新一代的文化人进行一次全面的访谈,领域涵盖艺文创作、本土文学、诗歌漫画、独立出版、公民媒体、社会运动、国际关系等多个方面。我的目标是想探寻在一个面临政治挤压、文化反哺大变动的香港中,这一代香港人有怎样的思想结构和文化关怀,他们的挣扎和困惑,他们的理想和希冀到底根源在哪里,又是如何自我解构,并连带出群体的公共效应。

没有想到这一计划从开始酝酿,到最后完成,整整花了6年时间。这6年里,香港发生了太多的变化,我的不少朋友离开了香港,去往他城寻求更稳定的发展;也有很多朋友留在这里,成为城市肌体的一部分,组织研讨会、社区改造、公民夏令营,投身于一场宏大的改变香港命运的运动之中。

这6年里,我也从一位香港社会的观察者,慢慢转变身份,成为香港政治与历史的研究者与书写者。2012年,我出版了《我要的香港》,初衷只是想表达对于什么是我想要的,什么是我不想要的香港的一份冀望。2014年,当我准备将2008年就开始的这一访谈计划付梓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这本访谈集的主题,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这一批新一代的香港人,他们对于香港的热爱,始终都包含着很强烈的想要改变香港的愿望,并在行动场域里聚集了极大的能量,重申这是我们的时间、我们的地方,是“我城”、我们的香港。

香港回归多年,历史似乎又走到了另一个关键的节点。从最初的游客,到“他城”,再到“我城”,我与香港这一路的12年,也许并不能算作一个典型。对于香港未来的发展道路,我也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我愿意继续投身其间,一起去践行我们不可忘却的对于价值和理念坚守的诺言。

同类推荐
  • 南歌

    南歌

    《熊召政诗选集:南歌》是中国当代诗人熊召政的一部诗选集,共收诗歌160则,包括《槟榔树下的少女》、《这时候在山路上走》、《阳光下,竹笛吹响了》、《背水的战士下山来了》、《端午节看龙舟竞渡》、《每天,都是他起得早》等,分别辑录于“在深山”、“瘠地上的樱桃”、“为少女而歌”、“南歌”当中。
  • 2017中国年度作品·诗歌

    2017中国年度作品·诗歌

    本书由中国诗歌界选家从全国近百种文学刊物中精心编选,视域广阔,旨在全景呈现2016年诗歌创作的实绩,力求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作品。
  • 北大经典课

    北大经典课

    本书收录了上百篇经典作品,凝聚了古今中外的文学精髓,体裁涉及散文、诗辞、小说、戏剧,充分呈现出经典文学作品的不朽魅力。书中遴选季羡林、朱光潜、胡适、老舍等北大名师的名言作引开篇,在北大学者的引导与点评中,吟咏绵绵古韵,重温民国经典,观赏异域风情,追寻生活之美。上完这一课,从此爱上经典,让我们在诗词中邂逅一段纯美感情,于戏剧故事里领略几番悲欢离合吧。
  • 双子传说

    双子传说

    在尼日利亚的沃土上开出的最美之花,以最朴实平和的语言描绘最触动人心的故事。带你走过暗伤汹涌的非洲国度,领略腐败和战争中不屈不挠的精神,探讨人性中的真善美,品味生活中的奥妙大义。当忙碌的心灵碰上一首最接地气、最真实耐看的灵感之歌,你是否会驻足让灵魂歇歇脚呢?
  • 旧事新知风雨声

    旧事新知风雨声

    本书汇集散见于数十种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版物刊载的文人原创作品,包括鲁迅、梁遇春等多位大师和学人,他们共同学习文化的本质,学习哲学的本义,学习研究国故的方法,了解科学以及科学研究的含义,了解心理学的真正意义。这是一本围绕文化、哲学、科学、心理学等诸多常识和新知而展开讨论的文集,是大师和学人奉献给我们的新知盛宴。从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他们对于科学对于真理孜孜以求的认真负责的态度,也看到了他们对于各种知识不止步于权威和众论的可贵思想。
热门推荐
  • 紫竹林颛愚衡和尚语录

    紫竹林颛愚衡和尚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前世今生之暴君请温柔

    前世今生之暴君请温柔

    前世,他是天帝之子。她是莲花女神。他,霸道无双。她,貌美倾城。她桃花树下一舞,迷惑了他的心。他们倾心相待,却不料她中了无法解的毒。轮回后他,盛昊天,盛国国君,这样就够了吧!今生能遇到她,是他最大的幸福。她,苏颜落,一朝穿越,成了相府的二小姐,遇到了让她心悸的他,成了他的后,当他们以为可以无所顾忌的在一起的时候,却不料她中了忘情蛊。是命运的捉弄还是又一次的阴谋。他,轩辕熠,轩国太子,为她倾心,为她放弃整个江山,只愿能博得她一笑。他,洛辰汐,汐落阁,阁主,一生只是为了守护她,整个汐落阁都是为她而生。他,苏逸萧,真的很欣慰,能成为她的哥哥,是他最疼爱的女人。他,皇甫清扬,一生放荡不羁,也为她一见倾心,到后来却也是梦一场,只因她是他的同父异母的妹妹。【盛昊天篇】某男:“我受伤了。”某女:“你受伤关我什么事,我又不认识你。”某男:“我不管反正我就要住在这里,你要无微不至的照顾我。”某女两眼放光:“住在这里没问题,要我照顾你吗!也不是不行。一百两黄金一天。”某男:“没问题。”虽然贵点,不过没办法,舍不得金子套不着媳妇啊!【轩辕熠篇】他指着自己的心脏一步一步走向她,“为什么你的心里就只有他,你知不知道我的心也会痛,它在流血你知不知道,为什么你就看不到我呢?”然后一把,把她揽在怀里,“跟我走好不好?做我的太子妃,我一生只你一个女人,哪怕有一天登上皇位,也只有你一个皇后,好不好?”女子挣脱他的怀抱:“对不起,我的心已经给了另外一个人了。”【皇甫清扬篇】他扼住她的下巴,逼着她与他对视,“为什么你明明已经中了忘情蛊,还是对他念念不忘?哼,总有一天我会让你心甘情愿的嫁给我的。”女子自嘲一笑,“如今我的心已冰封而死,现在的我只是一具躯壳而已,你想要拿去便是。”男子狠狠地甩开她,独自走出去。【小剧场】一个八岁大的小男孩,抬头望望天,这是什么世道啊!他才八岁,爹娘就丢下他不管,还要把一个国家丢给他。不大一会,一个八岁的小女孩走进来:“皇兄,姐姐来看你了,来让姐姐色一个。”他再次无语望天,他明明是哥哥,妹妹却叫着皇兄,逼着自己叫她姐姐。“那个皇妹啊!你不要每次见到哥哥就这么热情好不好,你皇兄的小心脏会受不了的……”还没说完,那小女孩已在他脸上亲了一下。小男孩的嘴角抽了抽。
  • 秋风铁马一剑寒

    秋风铁马一剑寒

    北宋中叶,西夏于大宋西北崛起,西夏国主李元昊在,经过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等四大战役,西夏歼灭宋军西北数万精锐,又在河曲之战中,击败御驾亲征的辽兴宗,从此奠定了宋、辽、西夏三分天下的格局。但李元昊依旧不满足,叫嚣攻下长安城,在长安做皇帝,为此他派出大量收买的江湖奇人异士先行前往长安活动,于是大宋奇侠顾盼与他的朋友们纷纷来到长安城阻止,从而引出一段可歌可泣的武侠故事来。
  • 凰尊贰

    凰尊贰

    【凰尊第二部】这是一个无比霸气,傲气冲天的女人的传奇故事!她,犹如陨星般坠落,降临在这一个充满魔法斗气的世界。她,醒来之时,却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仅留下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为了找回失去的一切,她必定逆转乾坤,破灭天地,找到那埋葬在深渊中的真相。【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诛之!】【玄幻女强,热血霸气】
  • 流浪在末日世界

    流浪在末日世界

    全球丧尸爆发,看猪脚是怎么流浪末日!玩转末日
  • 逍遥游

    逍遥游

    “有一天,佛印禅师与苏东坡同游灵隐寺,来到观音菩萨的像前,佛印禅师合掌礼拜。忽然,苏东坡问了佛印禅师一个问题,人人皆念观世音菩萨,为何他的手上也和我们一样,挂着一串念珠?观世音菩萨念谁?佛印禅师回答道,念观世音菩萨。苏东坡就问道,为何亦念观世音菩萨?佛印禅师,他比我们更清楚,求人不如求己。”老和尚的年纪大概六十左右,盘坐在蒲团之上,声如洪钟,眉毛皆是白色,双手合十,一脸慈祥,一团和气。
  • 诸天之作死就无敌

    诸天之作死就无敌

    你带着作死系统,穿梭于游戏化的电影世界中面对可怕的副本,没看过电影的队友步履维艰于是在求生的队伍中,多了个到处作死的家伙“灭霸,你的手套借我用用呗!”“小破球,我们一起冲出太阳系鸭!”“贞子,我来帮你逃离电视机的魔掌!”“抱脸虫,蛋白质是牛肉的六倍!”“伊志平,你的作案工具我提前没收了!”欢快轻松搞笑文。
  • 红妆将相之不疯魔不成活

    红妆将相之不疯魔不成活

    这世上,什么是善恶,什么是真假。她曾想过,她到的死在了什么时候,大概是扒下那层人皮的时候。谁又能知道权倾天下的摄政王不过是个小姑娘
  • 许你半生无忧安好

    许你半生无忧安好

    简介∶三十一岁的利欣结婚六年,与丈夫分居三年。三年的坚持却换来丈夫的无情背叛,带着五岁的女儿她迷失了方向。一次意外,让她结识了二十一岁的陆嘉铭,两个为情所伤的人能否互相得到安慰呢?这样一段恋情又能否修成正果呢?在经历了几次的分分合合后,他们的心中都有了答案。
  • Pageant of Summer

    Pageant of Summ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