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08500000008

第8章 朱正昆

春天很快就来了。

稻田开始“按家伙”,按家伙就是把该用的工具拾掇好,准备动手干活。菜田呢,惊蛰一犁土,早已经开始忙了。

朱正昆手拿平耙,和社员们一起平整着土地。他穿着家做的中式夹袄,腰里别着旱烟袋,一招一式很在行,真的看不出与一个普通社员有什么区别。

“四清”运动后期规定队里凡是脱产的,每月必须参加四到七天的体力劳动,不管别人怎样,作为会计的朱正昆每月都是干足了天数的。他并不发憷田间劳动,因为他也是贫苦农民出身。

朱正昆本是永和村的老户,家里曾有过八亩旱地。他从六七岁开始就跟在父母屁股后面在地里摸爬,对庄稼和土地不但不生疏更有相当的感情。父母整年辛苦劳作,实指望依靠那八亩地能够发家,能够过上如村里地主那样的好生活,但是命运不济,老天杀人,就在家里刚刚有了一点积蓄可以再置办几亩田的时候,一场瘟疫从天而降。这场瘟疫呵,从几十里外漫延到永和村,从春天到夏天,不知夺走了多少条人命!父母过于劳累,也过于节俭了,他们骨瘦如柴,完全丧失了抵抗疾病的能力,他们在劫难逃,在熬了几天几夜之后,他们死了。那年朱正昆九岁。

朱正昆有个姑姑,在朱正昆很小的时候姑姑嫁给了一个走街串巷卖针头线脑的。一开始姑姑和姑夫就在这附近租了间房,算是安家落户。可是后来姑夫可能赚到了钱,他们辗转几次最后跑到天津去了,后来又可能赚了大钱,他们发了,先是在天津开了绒线儿铺,后又开了绸缎庄,着着实实过起了有钱人的生活。父母死了,只剩下九岁的朱正昆一个人,姑姑是亲姑姑,父亲的妹妹,怎能看着孤苦伶仃的朱正昆不管?于是姑姑把他接到天津来了。

在天津,姑姑先让他上了小学,然后上初中、高中,最后毕了业。按照朱正昆的意愿,他要继续上学,考南开,但是他不敢说,姑姑也不抻茬儿,姑夫呢,就更不抻茬儿。后来朱正昆想自己白吃白喝了人家这么多年,干脆找工作吧,于是姑姑给他找工作了。

先是给他找了个“白大夫牙科诊所”,他去了,去做学徒。但他做了几个月以后却发现实在无法忍受,那差使太苦了。他不但每天要起五更睡半夜伺候白大夫一家,白大夫出诊的时候他还要跟着,白大夫坐洋车,他在后面跑,师父到了,徒弟没到还要挨骂。白大夫晚上睡觉,铺炕、拿夜壶、第二天早晨倒夜壶,这一切全是他这学徒的事,这哪里是人干的?

姑姑后来又托人给他找了另一份工作,那工作很不错,不脏不累,也不风吹雨打,钱也比在白大夫诊所挣的多,那是什么?那是一家洋行,洋行里卖钟表、手表,也卖收音机、唱盘之类。朱正昆开始干得很有兴趣,但后来发现那洋人也很不好伺候,关门上板之后,仍让他打扫卫生、刷洗厕所,还用英语骂他,朱正昆学过英语,他听得出来。但朱正昆忍了,此时姑姑给他说上了媳妇,他结了婚,他要坚持干下去,不但要挣钱养家,也要孝敬和报答姑姑、姑夫。

只可惜,又是天不由人,此时解放大军已包围了天津,洋行关门了,洋老板也早开丫子了。

天津解放,朱正昆二十二岁,他于当年偕妻子回到了永和村。

永和村里还应该有他祖传的八亩旱地,但姑姑早把那地租给了别人,姑夫每年都来收地租,房子呢,也早被姑姑卖了。

此时,土改已接近尾声。朱正昆无论如何是依靠了那八亩地的,如果没有那八亩地,姑姑和姑夫也不见得这么培养他,他也极有可能成为贫农,甚至雇农。但他被划为中农,完全符合政策。

朱正昆是新中国成立后永和村政府第一任会计。他是老高中毕业生,农村那点会计活儿对他来说简直小菜一碟,但他工作得很认真、很细致,然而他也有许多空余时间,他用这些空余时间教冬学、教识字班,诚心诚意为村里的父老乡亲服务,那时的周焕、何守山、陈玉柱等人都曾经是他的学生。

白天朱正昆在他们的领导下工作,晚上他们在朱正昆的领导下学文化、学知识。他们相处得很好,彼此既恭而敬,他们的工作也配合得很好,他们都尊敬他,平时称他为朱先生。

然而,一场突来的变故彻底改变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从此也改变了朱正昆的命运,让他饱尝了压抑、愤懑与不平所带来的痛苦。

那是一九五五年,也就是距今十二年以前,当时的永和村农业生产合作社主任兼村长因贪污公粮被捕入狱,新的村长兼社主任的人选便是这场变故的起因。

朱正昆是个会计,不是干部,他本不应该、也没有理由卷入到这场是非中来。但那时只有二十七岁的朱正昆案捺不住自己的一种勃勃雄心,他想说话,想把他平日积攒下来而平日又不好说、不便说的一些话借此全说出來。那是一些什么话呢?那是一些不满和不平,是一些不知不觉便带了揶揄和嘲讽味道的意见和建议。

别看他平时与他们和和气气、彼此恭之敬之,实际上他看不起他们。他们没有文化,不懂科学知识,教他们,他们的脑子笨得像猪一样。他们目光短浅,只知眼前那点利益,而即便这点利益一旦侵犯到他们自己头上他们也急红了脖子怒红了脸。他们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有那年轻的即使说得对他们也不愿意听,动辄还要打击报复。他们对上级的政策不是刻板地执行就是糊里糊涂地搞成了另一副样子,然而他们却总还要摆出一副当官的派头,在社员面前自以为了不起。但这些话怎能公开、直白地说呢?在这次的“贪污公粮”事件的经验教训总结会上,朱正昆不但主动要求参加,更主动要求发言了,当时的副村长周焕很不解地看了他几眼,点手示意他坐下,让他有话下面说或者以后再说,但朱正昆似乎看不到,他的雄心,或者说他的热情和志向让他忽略了周围的一切,而且他居然拿了纸和笔,还开列了发言提纲。

于是他自行走到前面去了,开始就财务管理制度上长期存在的缺点和漏洞讲起,他讲到了制度的健全和修改,而这些他以前是提出过的,而且提过不只一次,但却没有引起任何人的重视,他们用“忙”,用“不碍事”来敷衍他。接着他又讲到了仓库的保管问题,他认为仓库保管别看是个轻松活儿,平时没事,但出了事就是大的,所以必须寻个既年轻有些文化、又很有责任心的人来做。此时下面的会场已不那么安静了,干部们开始交头接耳,有的小声议论,但朱正昆照样讲下去,他开始讲到干部的分工问题了,他认为现在干部的分工很不合理,能干的没有放到重要的岗位上,不能干的却长期把持着权力不放。同时,现在的生产安排和社员的计酬方法也有问题,起码是不规范、不细致,有待于好好地研究、好好地制定新的制度。朱正昆最后还要讲农田水利灌溉以及现在沟渠分布的不合理,但被周焕拦住了。

周焕当时宣布散会。

接下来的几天里这个经验总结会没有再开,朱正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躲在自己的会计屋里琢磨,难道就算完了?经验教训就不总结了?自己的发言呢?白发了?就如向空中放个屁一样,随风飘了,连个味儿也没闻见。

但他完全想不到,会议搁置一周左右再开的时候却只字不再提什么“贪污公粮”的经验教训总结了,周焕的讲话慢慢地拐、慢慢地绕,终于绕到他头上了。于是干部们针对他上次的发言乱箭齐发,你一言我一语,只有轻重不同,语气的不同,话多话少不同,但矛头是一致的,全部指向了他!这其中陈玉柱是急先锋,他的发言最多,语气最重,态度也最严厉,字字句句都像一块块巨大的石头,想要把他朱正昆砸死、压死。但朱正昆哪里肯服?他坚持认为他的发言没有问题,其中的看法和建议是正确的、是先进的,是他经过长期观察和思考总结出来的,其改进方法也是切实可行的。更重要的是,他之所以这么做,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完全出于公心,完全出于一个会计的责任心,他是为了合作社今后的发展前途着想,是为了社员们能过上好日子。但周焕和陈玉柱再次予以驳斥,他们说他的那些意见他们认真研究过,根本是错误的,与事实根本不符,即使符合事实,他的那些所谓建议也是幼稚可笑,是浅薄无知,是根本行不通的。周焕说,难道你没有私心?难道你不是早有打算?不是私心,我看就是野心!陈玉柱说,你那个发言叫发言吗?我看纯是个阴谋!你就是想乘机抢位置,对不对?周焕说,朱正昆,别认为你有文化,我们都不如你,但是你还嫩了点儿,你骗不了我们。陈玉柱说,告诉你,我早就注意你了!

朱正昆百口莫辩,即便再有文化,脑子再好使,语言表达得再清楚,面对一边倒、万炮轰,他再没了办法。不过,那是一场好激烈的较量!

朱正昆也扪心自问,自己真的有野心吗?真的想去抢那村长或社主任的位置吗?也许是吧……好像说不大清楚,也许不是,顶多不过一种理想和抱负而已,想去实现它,而这有什么错吗?

他不服,于是他到乡里告状了。乡里也没有能够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但话言话语之中立场也是倾向于周焕和陈玉柱一边的,于是这官司又打到区里。区农村工作部部长亲自下来了,听了双方的意见,又多方了解情况,出人意料,部长却站到了朱正昆一边,说朱会计的出发点是好的,也经过周密的考虑和一定的调查研究,至于他的这些意见可行不可行,不妨试一试,试一试才知道。

但十分可惜,这位部长有点好色,他在区里闹了点男女关系,很快败露了,他被降职调任,与永和村从此完全没了关系。新来了一位农工部长,是个老好人,他觉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让他做出决断,可难为了他,最后他竟提议举手表决!这位部长,你就不知道他朱正昆是孤立无援的绝对少数吗?举手表决,无异于就地宣告了朱正昆的惨败。然而一切尘埃落定。

从此,朱正昆的日子便不好过了,他陷入了苦闷与压抑,他觉得冤枉、委屈,自己一腔热情、满怀希望,却落得这么个下场。从此他不愿意再多说话,对任何事情不再发表意见,对周焕、陈玉柱等人表面上还和从前一样,实际上把啮血的牙齿咽到肚里,把微笑挂在脸上。那位农工部长虽然最后也给了朱正昆一番安慰,让周焕、陈玉柱等人今后要注意团结,要多听听朱会计的意见,但那只是表面文章,实际他们都明白,脸抓破了,裂痕产生了,并且这裂痕是不好弥补的。于是这以后朱正昆尽量回避着他们,尽量做到敬而远之。

朱正昆后来发现自己还是错了,原来光是敬而远之不行,因为他们没有就此善罢甘休,他常常感到有几双眼睛在监视他,那是有权势的眼睛,那眼睛表面平淡无奇,甚至像他一样带着笑意,但背后却是客观、冷静、甚至冷酷,像锥子一样扎人,像鹰眼一样在随时追寻着猎物。朱正昆心里明白,他们在寻找着他身上的漏洞,在寻找着他工作上甚至生活上哪怕一点点的疏忽大意,他必须谨言慎行,他的会计工作必须做到精细准确、毫无差错。在家里他可以说古论今,谈天说地,到了外面,他少言寡语,低头走路,见了人也只谦和地打个招呼,绝不说一句框外的话。还好,在上级的关照下,他们没有撤掉他的会计职务已经很不错了,但他越来越明白,无论自己出现哪种闪失,他们定会乘机抓住不放,定会对他实行坚决斗争、无情打击。他们是“冬学派”,想当初都是他教过的学生,然而这十多年来他们始终暗暗地把他当成敌人,把他当成了一个有潜在威胁的竞争对手。旦有机会,他们就会把他搞倒搞臭,起码在永和村让他抬不起头,甚至把他打入大牢,这样他们才称心如意,才算达到了最后的目的!

现在呢?好啦,好啦,机会来了!做一万个梦也想不到看似个文化整风运动,却迅速演变成了一场空前的政治大动荡!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人事的更迭和权力的一次再分配!朱正昆等得太久了,也忍受得太久了,这么多年来他像个什么?光是夹着尾巴做人吗?不,他简直像个乌龟兔子王八蛋!他要跳将起来,和他们好好拼一拼、斗一斗,即使拼个鱼死网破也在所不惜!

现在,他们有的一身的病,有的早早地走了,也有的犯了错误,舞台上再见不着面。现在他的身边只剩了周焕、陈玉柱与何守山。何守山不在话下,他根本就是个老朽,不具备什么能力与能量。周焕呢,也已经是只死老虎,运动初期就被划了“走资派”,是从中央到市区这条黑线上一个绝对摆脱不掉的人物,正被公社机关和直属工副业单位的造反派们关押着,并不停地揪斗;据说够呛,周焕身体不行,指不定何时一命呜呼呢。

唯有陈玉柱还健在,还活着,此时便是心腹大患!陈玉柱只比自己大一岁,年富力强,如果没有这场运动,陈玉柱何等得意,他如日中天,可以从大队党总支书记的位置上升到公社党委书记,接替周焕;他们已经接替过一次了,再接替一次也无妨,周焕又可以升到区里去了。那么区里的这个位置也许又是给陈玉柱留着的了,如此接力跑一样,前途无限。然而现在,他们的好梦做到头儿了。

但朱正昆也着实在担心,目前从名义上陈玉柱算个“走资派”,已经回二队劳动,但他看得出来,陈玉柱在永和村乃至全永红大队都还有相当的市场,仍有许多人拥护他,并已付诸行动开始保他。如果不抓住时机彻底把陈玉柱整垮,那么陈玉柱极有可能在很短的时期内就会死灰复燃,东山再起,那将是个多大的错误呵!也许无法挽回,造成无穷后患,自己将真的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人们不理解,当一向做人低调、为人和气、工作又极认真细致的朱正昆被人夺下会计权的时候,人们同情他,把怜悯的目光送给他,而他是那么泰然自若,真的看不出有一丝的恼怒,看不出有一丝失落与不平,而只有他自己明白,这正符合了他的意愿呢,从此他可以甩掉会计这个包袱,可以不用整天守在办公室再算什么会计账,他轻装上阵,无牵无挂,顶多少挣几个工分,他要坦坦然然、专心专意地去闹他的革命了。

同类推荐
  • 萨义德在台湾

    萨义德在台湾

    本文从中文世界的立场出发,根据萨义德有关“理论之旅行”的理念,以译者、学者以及文化生产的角度,来呈现本世纪初萨义德在台湾翻译、流传与接受的情形,相当程度反映了萨义德作品最初进入中文世界的情境及其在文化史上的意义。文中评介了萨义德若干重要观念,如理论旅行,代表/再现,开始,反本质论,世俗的批评,从属关系与认属关系,现世性,混杂性,文化与帝国主义,地理,抗拒,后殖民主义,反后现代主义,批评,知识分子等,并且试图将这些观念连结上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
  • 人间正道

    人间正道

    这是一部全景式反映我国当代改革生活的作品,作品以经济欠发达的平川地区为切入口,以一千多万人民摆脱贫穷落后的经济大建设为主线,在两万八千平方公里土地上,在上至省委,下至基层的广阔视野里,展开了一幕幕悲壮而震撼人心的现代生活画卷。市委书记吴明雄押上身家性命投身改革事业,在明枪暗箭和风风雨雨中为一座中心城市的美好明天艰苦地奋斗着……
  • 你不知道我是谁

    你不知道我是谁

    她要拨的第二个电话号码是自己家的。这时,她突然觉得昨天晚上酗酒的不是丈夫而是自己,她觉得好无聊,怎么今天早上竟然还可怜丈夫,其实丈夫一点也不可怜,可怜的竟是自己。她忽然觉得自己和丈夫是患难之交啊!丈夫救过自己的性命啊!想到这里一股暖流呼地流了一下,很快就又消失了。电话听筒里传来懵懵然的声音:谁呀?萧芳颤抖地说,我,是我!那边说,怎么啦,出什么事啦?萧芳觉得脸上冷冰冰的,泪水淌过,滴在桌子上。她用手捂住发酸的鼻子说,是,是的,出事了。电话里的声音突然变得很急:你在哪儿?在哪儿?
  • 长眉真人

    长眉真人

    本书原名《长眉真人专集》,是一部长篇武侠小说。由“现代武侠小说之王”还珠楼主创作。全书共六集二十四回,总计三十万字。1948年9月由正气书局出版第一集,封面书名前冠以作者手书“蜀山前传”;至1949年3月出版第六集。
  • 划过星空的wish

    划过星空的wish

    每一个精彩的故事就像是拥有鲜活的生命,让我们感动得流泪,也让我们开怀得大笑,有时候在这些故事里面我们能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也能发现自己一直向往的恋情……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你来过,愿记忆终究美好

    你来过,愿记忆终究美好

    《你来过,愿记忆终究美好》——收录了石评梅的大部分散文及小说作品,介绍了石评梅自身的情感苦旅和内心的彷徨与迷惘,揭示了“五四”时代知识女性在情感与理智冲突中的挣扎,言语之间充满了对爱情的追求、光明的渴望,以及对妇女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呐喊,折射出鲜明的时代精神。
  • 好人生靠修行

    好人生靠修行

    我们总是会对“完美”充满了想望与期待,也总是会渴求能够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好人生,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引发情绪的无辜躁动、牢骚与怨叹。每个人心中都有两个我:一个不完美的我;一个完美的我。所以要学会接纳这个不完美,并且在此基础上,我们要不断地修行,相信定会拥有一个好人生。
  • hi甜蜜再恋

    hi甜蜜再恋

    当超级隐族嫡女苏安好在朋友圈po了一句——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之后天下第一美洛神:举报……秦大勺你家媳妇不爱你了,手动@怎么这么u秀路妙淼:实名支持……楼说的都是真的!系统自动@中……等到好不容易忙完工作的苏安好一转头就看到自家老公一脸委屈的看着自己,求亲亲求抱抱的表情太过强烈!坐等好戏的吃瓜群众,终于在凌晨时分收到官方回复别称自己的秦大勺:还没睡的都睡吧!众人狂晕……(作者是只会写宠文的木头……)
  • 伯特伦旅馆

    伯特伦旅馆

    “我真的想去伯特伦旅馆——在伦敦。”为了重温儿时回忆,马普尔小姐来到了伦敦的伯特伦旅馆,进门的一瞬间,简直就像回到了爱德华时代的英格兰:温暖的壁炉,优雅的侍者,完美的下午茶。就在这样一座旅馆,心不在焉的教士,素未谋面的母女,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赛车手,还有马普尔小姐齐聚一堂。而随着教士的失踪,伯特伦完美的表象也逐渐剥离,露出了原本斑驳的面目……
  • 西西弗神话(译文经典)

    西西弗神话(译文经典)

    《西西弗神话》是法国荒诞存在哲学的文学大师加缪的代表作之一,是加缪对于荒诞哲理深入和集中的考察以及透彻和清晰的阐释。西西弗这个希腊神话人物推石上山、永无止境的苦役无疑正是人类生存的荒诞性形象的象征;但同时,他又是人类不绝望,不颓丧,在荒诞中奋起反抗,不惜与荒诞命运抗争到底的一面大纛。因此,与其说《西西弗神话》是对人类状况的一幅悲剧性的自我描绘,不如说它是一曲自由人道主义的胜利高歌,它构成了一种既悲怆又崇高的格调,在整个人类的文化艺术领域中,也许只有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在品味上可与之相媲美。
  • 将军与红颜

    将军与红颜

    本书是一本小说散文集,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包含中篇小说《将军与红颜》《大地是小姑》、短篇小说《红莲》《水牛》以及散文《永远的怀恋》《旅美散记》等文章。这些小说和散文讲述了一些发生在身边的生活琐事以及与家乡亲人之间的故事,语言朴实,情节跌宕起伏,人物个性鲜明。
  • 春暖刚好遇见你

    春暖刚好遇见你

    七年前的不辞而别七年后的元旦遇见她心中一直有他,可另一个人的出现让她慌了神〔微虐短文〕
  • 快穿之路人的逆袭手册

    快穿之路人的逆袭手册

    苏白辞,一只存活了好几十万年的孤魂,因脑子出现了一个画面,便与一个伪高冷系统绑定。从此踏上了穿梭各个位面的道路。
  •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新突破 (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新突破 (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系统介绍“一带一路”建设下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主要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中国促进自身参与全球治理的主要突破方向以及多层次战略问题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