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66600000012

第12章 不像英雄的英雄

就在刘备担任平原相的时候,天下的形势再次发生了巨变。

司徒王允巧用美人计,离间诱引吕布刺杀了暴虐横行的董卓。董卓的部将李榷、郭汜等人兴兵作乱,杀了王允,控制了汉献帝。颠沛流离的汉献帝刚脱虎口,又落狼吻。这时,青州黄巾,聚众百万,再度发难。李榷听了朱隽建议,宣召曹操去青州扫黄。曹操借势而起,大破黄巾,将其精锐收编为三十万“青州兵”,从此有了起家之本。他占据了兖州,大肆招揽文武人才,雄霸一方。

曹操发迹后,派人去接父亲曹嵩及一家老小,到兖州安住。路过徐州时,徐州刺史陶谦有意示好曹操,专派校尉张闿护送。不料张闿见财起意,将曹嵩全家四十余口尽数杀了,卷财而遁。

曹操闻讯后,痛彻心扉,将帐记在陶谦头上,立即发动大军,横扫徐州。陶谦不敌,属下别驾从事糜竺建议向北海太守孔融求救。

孔融与陶谦一向交好,正想出兵,不料管亥率黄巾余众十余万前来,向孔融借粮一万石。孔融当然不借,管亥就将北海团团围住。孔融派将出战,却被管亥斩了。孔融坐困愁城,一筹莫展。

正在危急之际,壮士太史慈杀透重围,主动入城来见孔融。原来,他在外避难之时,家中独居老母曾得孔融接济照顾。太史慈刚刚归家探母,得知孔融被围。出于互惠的压力,太史慈之母就让儿子去为孔融效力,以作回报。

太史慈勇武过人,主动提出愿意带兵一千,出城厮杀。但孔融不知他虚实,不敢贸然行事。太史慈一再请求说:“如果不能帮助太守解围,我也无颜回去见家中老母。”

孔融想了想,对他说:“我听说刘备就在离此不远的平原县,此人是当世英雄,如果能请他前来援助,内外夹攻,就可以解围了。”

孔融将刘备称为当世英雄,话虽是这么说,其实他并不怎么看得起刘备。孔融是一个非常骄傲的人,但很多人,尤其是现代的人们,受制于“孔融让梨”这一广为流传的故事所蕴含的刻板印象,而误将他当作了一个谦恭礼让的人。

孔融十岁的时候,想去拜谒当时的名士李膺。可是,李膺的架子很大,如果不是知名人士,根本不予接见。孔融去了,对看门人说:“我是李家的世交。”看门人一听,不敢怠慢,立即通报。李膺见了他,却根本不认识。李膺问他:“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交情呢?”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孔子和你家的祖先老子有师友之谊,所以,我和你是累世之交呀!”李膺见这个小小孩童如此聪明伶俐,大为惊奇。旁边正好还有一位名士、太中大夫陈炜在场,李膺夸赞孔融,陈炜就开玩笑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你小的时候聪明,大了就未必聪明了。孔融应声答道:“如君所言,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顿时噎得陈炜说不出话来。

这个故事固然展露了孔融的聪明劲儿,但也透露了他绝非谦逊之辈。孔融出身名门,幼得大名,一路光辉灿烂地成长,自然就养成了他放言无忌,目无余子的性格(孔融最终也因为自己的狂放言行而被曹操所杀)。这样的一个孔融,怎么可能看得起一事无成,仅靠一个虚头八脑的“汉室宗亲”上位的刘备呢?

那么,孔融又为什么要说刘备是当世英雄呢?

这主要还是沾了关羽的光。孔融心目中真正的当世英雄不是刘备,而是关羽。当初十八路联军讨伐董卓时,关羽温酒斩华雄的神奇一幕牢牢印刻在了孔融的脑海里。这也是他不想借重太史慈杀贼,而是要他去向刘备求救的原因。孔融觉得,只要关羽一到,必然是“手到贼除”。

太史慈拿了孔融的亲笔书信,突围而出,去见刘备。

一路上,太史慈一直在犯嘀咕。他本人和刘备素不相识,也没有听说过他的英雄名声,而从孔融的话中也可以听出他和刘备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交情。刘备肯不肯答应一个素昧平生的人的求救,拿出自己最宝贵的兵力资源来援助另一个不甚相干的人呢?

不过,太史慈一想到孔融说刘备是“当世英雄”,多少放了点心。太史慈一向以“英雄”自许,而一个英雄,必然应该像他本人那样,急人之难,毫不犹疑,拔刀相助,不求回报的。(虚假共识效应在太史慈身上发挥效力了)

太史慈赶至平原,见到刘备,简单诉说了缘由,并将孔融的亲笔书信呈上。刘备沉吟不语,打开书信看毕,默然半响,才淡淡地问道:“你是何人?”

这四个字甫一出口,太史慈的心就凉了半截。刘备的做派和孔融口中的“当世英雄”可也差得太远了吧!

但是,刘备也有他的苦衷。

首先,他和孔融并无深交,更是从未与孔融书信来往。几年前共伐董卓时,孔融并不曾拿正眼看过他。此刻太史慈送来的这封信,焉知不是伪赝之作?

其次,他和太史慈并不相识,焉知太史慈不是故意前来行诈?

第三,刘备的这点家当并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公孙瓒的,刘备怎能擅自做主?要知道,乱世中,兵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贸然出兵援助他人,一旦失败,怎么向公孙瓒交待呢?

但刘备的这一迟疑,却给太史慈留下了非常不好的第一印象。有孔融的“英雄”定论在先,太史慈对刘备的预期是很高的。预期越高,失望就越大。太史慈眼看大事要黄,急中生智,借着刘备的问话,说:“我是东海的一个平头百姓,与孔融非亲非故,也不是他的乡党。只是不忍看到孔北海被黄巾祸害,激于义愤,这才替他到您这里求救。孔太守和我,虽然与您素不相识,但早就听说您的仁义之名,一定能够救人于危难之中,所以我才干冒奇险,突围前来,冒昧向您求救,请您明察!”

太史慈的这番话,隐藏着一个极为巧妙的说服策略。这就是“中间立场策略”。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立场与他的利益是密切相关的。太史慈作为孔融的使者,其立场应该和孔融完全一致。但太史慈却将自己与孔融巧妙地分割开来,把自己包装成一个不相干的第三者,即“中间立场”。这样,太史慈就不是出于自身的利益考量来向刘备求救的,太史慈的行为就是见义勇为之举。一个和孔融没有利益关联的第三者,都能够以道义之名,冒死突围前来向刘备求救,那么,有着“仁义”名声的刘备又该怎么做呢?

答案不言自明。

刘备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了“仁义”之名,并且还名闻天下。但没有一个人愿意拒绝这样的名声。这正是刘备一向来最希望拥有的名声,而且这还是名闻四海的孔融所说的(太史慈所说的话都被刘备理解为孔融之语)。刘备听了,顿时觉得热血沸腾,正容答道:“孔北海也知道这世上有个刘备吗?”立即吩咐关羽张飞,点起三千人马,赶往北海求援。

事实上,孔融对太史慈之母有恩,太史慈必须要回报孔融。两者之间是有利益关联的。太史慈虽然没说假话,但他巧妙隐藏了他和孔融之间的恩惠回报关系,将自己包装成不折不扣的“中间立场”。如果太史慈将这些背景如实说出,势必会影响说服的效力。

太史慈就这样利用“中间立场策略”,成功地取信于刘备,完成了求援的重任。但刘备最后所说的这句话,一下子暴露了刘备的“非英雄”、“不自信”的底色,从而加重了太史慈对刘备的不屑感。

在太史慈看来,一个真正的英雄,是不会为任何强权、重誉所折腰的。如果前来求救的不是孔融,如果孔融不是享誉四海的名流,你刘备是不是就不会深受感动,是不是就不会拔刀相助了呢?这样的刘备,显然不符合太史慈对“英雄”的定义。

刘备是个非常擅长搞关系,延揽人才的人。大多和他有过接触的人,往往被他的魅力吸引而心甘情愿地追随于他。比如他的兄弟关羽和张飞,还有公孙瓒手下的骁将赵云,无不如此。这太史慈也是一员猛将,却因在特殊的情境下与刘备交往而形成了不良的第一印象。而人的第一印象是很难改变的。这也导致刘备错过了太史慈这个难得的人才。太史慈最终和英武过人的孙策惺惺相惜,一见倾心,成了东吴的悍将。

刘关张与太史慈率兵赶至北海。果然如孔融事前所料,关羽轻松斩了管亥,北海之围轻松而解。

心理感悟:英雄的成色中容不得任何一点犹豫的杂质。

中间立场策略采取不相干的第三方立场,有利于撇清利益干系,增强说服力。

同类推荐
  • 别再为小事生气,小事永远只是小事

    别再为小事生气,小事永远只是小事

    学会看开、学会看淡、学会看远、学会看透、学会看准!运用你的智慧,以一种超脱的心境将万事看开。运用本书所提供的50个“智慧锦囊”,你会找到原本属于你的快乐,原本属于你的成功!
  • 领导能力培训手册

    领导能力培训手册

    《领导能力培训手册》主要内容:领导能力,简而言之就是指领导者率领部属开展工作、推动工作和完成工作的本领。严格说来,领导能力不单是管人的能力,而是影响人的能力;不单是激励下属的说教能力,更包括感化下属的身教魅力;不是仅仅靠自己行动,而是号召大家一起行动。在不断变化的新的形势下,每位领导者都面临着不断提高领导能力的问题。
  • 做个心智成熟的人:人生可以不走弯路

    做个心智成熟的人:人生可以不走弯路

    一个人有怎样的心智就会怎样待人处世,就会有怎样的人生。让自己的心智成熟起来,我们便能迎来不一样的人生。心智成熟的人,不仅拥有出色的自控力、承受力、应变力,而且更懂得社会的生存规则,能够正确地看人看己看事,能够理性地趋利避害,待人有原则,做事有方法,总是能更快地实现自己的目标、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心智成熟的人。
  • 让脱稿成为一种习惯:敢讲能讲会讲

    让脱稿成为一种习惯:敢讲能讲会讲

    《让脱稿成为一种习惯:敢讲能讲会讲》从细节入手,结合工作和生活中多种场合脱稿讲话的技巧、方法及经典范例,帮你从零开始轻松掌握脱稿讲话的要领。念稿时代已过,本书让你从此甩掉讲稿,不怯场、会表达、有内涵、接地气,随时随地脱口而出!
  • 职场必读:成功学系列(套装共3册)

    职场必读:成功学系列(套装共3册)

    谈商场谈财富谈事业,说成败说处世说人生。马克·扎克伯格+马云+李嘉诚的成功秘诀。
热门推荐
  • 向死而爱

    向死而爱

    这是一位16岁上北大,20几岁考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32岁就取得德国博士学位,却在36岁那年经历人生重大挫折的知识女性,写给当下女性的自励书。这本让我们深受感动、基于真实的“非同寻常之书”,彰显了一位独立女性的巨大力量,她用女性柔弱的双肩,担当起生活的重负,一步一步地艰难前行。它想传达给读者的是:就算命运之舟行进在未知、黑暗、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我们也要寻找生命的光亮。
  • 友情卷:我在晴朗的日子等着你

    友情卷:我在晴朗的日子等着你

    他一直都是真诚的,只是我隐藏了自己。开诚布公地交谈,让我又一次认识到自己与他之间的差距,不只是学识上,还有心胸和气度上。他的辉煌传奇还在续写,我希望自己的辉煌也能继续,就像他说的:做最真实的自己,做自己最想做的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赢不赢得过别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赢过自己。这是他教会我的,是我在这场青春战役中学会的最重要的一课。
  • 甜妻在上:总裁宠妻如命

    甜妻在上:总裁宠妻如命

    他是天之骄子,因为她的样貌囚禁了她。这一个月的囚禁,她屡次逃跑都会被抓回来!“到底要怎样你才肯放过我?”她在怀里挣扎,不知道为何招惹上了这个暴戾的男人。“女人,有我在的一天,你就别想逃!”他厉声令下。他带给了她前所未有的恐怖,可她却渐渐臣服,面对他的爱,他的深情惬意慢慢令她沉沦无法自拔。他说:我最后悔的还是没对你解释,我最害怕的是你和别人牵了手。她说:孤独一生,有了你才锦上添花,只是那曾经炙热的心已被你揉得粉碎。
  • 六界狂道

    六界狂道

    所谓正道,人心隔奶!我欲成道,谁能阻止?我是人,我是佛,我是妖,我是神,我更是魔。天下正道笑我狂妄,我嫌正道人虚伪。魔渡天下,只为那股执念。
  • 全球洪荒

    全球洪荒

    光怪陆离的未来世界。妖兽横行,神魔复苏,长生出世,洪荒降临,武道崛起!空白的武道,一代人类从古文明中吸取智慧,开拓创新,在夹缝中生存,只为求得希望的曙光!“成功了,我发现了最快锻造元神的方法!”“漂亮!那接下来分清两仪上下,之后确定四象方位……”“四象方位变换一下会如何?”“会自爆。”“三奇方位确定,我能飞了!”“快试着打开道门!”“或许直接砸开更省力一些?”“我觉得可以在门上再开一个小门,咱们钻过去。”“狗……狗门?”“成功了!”“……我选择自爆。”
  • 刀断白烟

    刀断白烟

    人,永不会活成自己最为希望的样子。到最后,发现自己败的没有任何余地
  • 我在六界当团宠

    我在六界当团宠

    生前我被叫做妖怪,人人拒之千里。死后我成了六界团宠,上有天帝罩着,人间各大土豪心甘情愿被我渣,下有鬼帝宠上天。人生呐,就是这么的不可捉摸。——小剧场:“渊,你说过要教我飞诀哒!”“晚晚有我在,何须练飞诀?六界上下我携你去。”“渊,我想吃鱼……”“我去把西王母的锦鲤捞来,给晚晚煲汤便是。”“好呐!帝渊你堂堂神尊,竟然敢骗婚!你说过要帮我除妖的!”“渊,何时骗过晚晚,”某人如画眉眼含笑,“欲擒妖魔,需先收妖魔神尊,渊,何错之有?”
  • 我杀死了我自己(短篇小说集)

    我杀死了我自己(短篇小说集)

    《我杀死了我自己》是韩倚风所写的一本短篇小说集。篇幅虽然短小,但是内容悬疑,情节扣人心弦,让人释卷不能。不寻常的开头,绝对想不到的结尾!想知道“我”究竟是如何杀死自己的吗?那就快快翻开这本书吧,绝对给你带来不一般的体验!
  • 公子性喜洁

    公子性喜洁

    九鹿一睁眼发现她被绑架了,绑架她的这一家似乎都有些嗯……不正常仗义小神医和精分公子(正常时温润如玉,发病时六亲不认)
  • 傲剑惊神

    傲剑惊神

    武术天才李长风,却因先天灵魂不全,始终不能破入先天境界,沦为庸才。一次被仇家追伤,重伤垂死,无意中却融合前世的元神残念,补全缺失。从此,李长风妖孽般崛起,修为如同坐火箭般青云直上,横扫同辈!一剑在手,斩仙屠魔,荡尽乾坤,傲笑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