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24600000004

第4章

第二天傍晚,艾略特打电话说要来接我,我拒绝了他的美意,也没费什么周折就找到了布拉德利太太家。先前因为有人来看我,我有些耽搁,稍稍去晚了。我走在台阶上的时候,听见客厅传出非常嘈杂的声音,心想宴会的客人一定不少,等我进去的时候却发现包括我在内总共才十二个人。布拉德利太太穿着一件绿色的缎子衣,配着一串小粒珍珠项链,透着一种雍容华贵的气质。艾略特则穿着一件剪裁入时的晚礼服,那种高雅的气质当真卓尔不群。他跟我握手时,一股阿拉伯香水味直冲鼻孔。他将一位身材魁梧的红脸男子介绍给了我,那人穿着晚礼服,莫名地让人觉得不舒服。他就是尼尔森医生,但当时这个名字对我毫无意义。参加宴会的其他人都是伊莎贝尔的朋友,他们的名字我刚刚听到就忘了。女孩年轻、漂亮,小伙子也很英俊。但谁也没给我留下什么印象,只有一个人例外,因为他的个子相当高大,肯定有六英尺三英寸或六英尺四英寸,肩膀也特别宽阔。伊莎贝尔打扮得非常漂亮,穿着一件白绸子礼服,一条窄底长裙正好可以遮住她的胖腿。从上衣的式样看,她的胸脯发育得极好。尽管她露着的香肩稍显丰腴,脖颈却很漂亮。她很兴奋,一对明眸闪着光亮。她毫无疑问是一个非常漂亮迷人的女子,但稍不留神,没准儿会胖得过了头。

吃饭的时候,我坐在布拉德利太太和一个腼腆且毫无生气的女孩之间,她看起来比其他人还要年轻。我们坐定后,布拉德利太太为了让我不拘谨,跟我解释说这位姑娘的祖父母就住在马文,她和伊莎贝尔过去曾是同学,名叫苏菲,这个名字也是我当天第一次听说。席间,大伙尽情地开着玩笑,所有人都高声说话,屋子里一片欢声笑语。他们彼此之间似乎非常熟悉。我趁女主人没有说话的时候,试图跟邻座的女孩攀谈,却没有成功。她比其他人要安静。人不算漂亮,脸蛋却很逗趣。小小的鼻子有点翘,宽嘴巴,蓝绿色的眼睛。沙褐色的头发,发式简单,非常瘦,胸部几乎跟男孩子一样平。大伙开玩笑的时候她也会笑,但有些勉强,让人觉得她其实并不觉得那么好笑。我猜想她只是努力在迎合大家,我也猜不出她到底是有些笨还是过分腼腆,我尝试用各种话题跟她攀谈,却总是无功而返,后来实在想不出什么话题,只好问她在座的都有谁。

“呃,尼尔森医生你总认得吧。”她指着我对面,正对布拉德利太太的中年男子说,“他是拉里的监护人,我们在马文的人都找他瞧病。他很聪明,发明了许多飞机零件,可是谁也不理他,不搞发明的时候他就喝酒。”

说到这里的时候,她浅色的眼睛里闪着一道光亮,让我不由得想,她也许并没有我当初想的那样愚笨。她继续一个个地给我介绍那些年轻人,告诉我他们的父母是谁,介绍男生的时候,她还会告诉我他们以前在哪儿上的大学,做过什么工作,不过都只是点到即止。

比方说,“她人很好”或者说,“他的高尔夫打得不错”。

“那个眉毛又粗又浓的大个子是谁?

“那个吗?噢,他叫格雷·马图林。他爸爸在马文河边有座大房子,是我们这里的百万富翁。我们都以他为荣,他给我们挣了面子。马图林、霍布斯、雷纳和史密斯是芝加哥最有钱的人,格雷是他唯一的儿子。”

她讲到这一连串的名字时,反讽的语气中夹杂着一丝逗乐的意味,我好奇地看了她一眼。她瞥见后,脸唰的一下红了。

“再跟我讲讲马图林先生呗。”

“没什么好说的了。他可有钱了,算是个德高望重的人。他给我们在马文修了一座新教堂,还向芝加哥大学捐了一百万美元。”

“他儿子可是个大帅哥。”

“他人不错。你绝对想不到他的祖父是个穷酸的爱尔兰人,他的祖母是个瑞典人,在一家小饭店当侍女。”

其实格雷·马图林长得不算英俊,却也引人注目。整个人看起来有些粗犷,像是未加修饰似的。鼻子又短又平,充满肉欲的嘴唇,红红的肤色像极了爱尔兰人,一头厚厚的黑发油光发亮,浓密的眉毛下面长着一双清澈的蓝眼睛。虽然块头很大,但身材比例倒是不错,如果脱光衣服,肯定有一副健美的身材。他的力气想必很大,男子汉气概十足,令人印象深刻。尽管拉里只比他矮三到四英寸,但坐在他旁边却显得十分瘦弱。

“爱慕他的人不少,”我旁边那个怯生生的女孩说,“我知道有几个女孩为了得到他,就差没置对方于死地了。不过,她们可轮不上。”

“为什么轮不上呀?”

“你还真是什么都不知道啊?”

“我怎么知道?”

“他疯狂地爱着伊莎贝尔,被她迷得神魂颠倒,但伊莎贝尔爱的是拉里。”

“那他为什么不敢横刀夺爱?”

“拉里是他最好的朋友。”

“这就不好办了。”

“要是你也跟格雷一样高风亮节的话,那是自然。”

我不是很清楚她说这话的时候是认真的,还是语带嘲讽的。她的言谈举止分寸掌握得很好,既不唐突也不冒失,但我总觉得她并不缺乏幽默感,人也很精明。我不禁在想,她跟我谈话的时候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但我知道我永远也别想弄清楚。她显然不怎么自信,我猜想她应该是个独生女,曾跟年纪比她大得多的人过着隐居的生活。她身上有种谦虚恬静的气质,让我很是喜欢,但要是我猜得没错,她的确常过着孤独的生活,我想她肯定会时常静静地观察跟她一起生活的长者,形成一套特有的看法。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很少会察觉年轻人对我们的判断是多么的无情,又是多么的有见地。我再次看着她那双蓝绿色的眼睛。

“你多大了?”我问。

“十七岁。”

“你经常看书吗?”我试探性地问道。

但她还没来得及回答,布拉德利太太一心要尽地主之谊,已经跟我攀谈上了,我还没来得及脱身,晚宴已经结束,年轻人立即走得不知所终,只剩下我们四人去了楼上的客厅。

今天他们居然邀请我参加宴会,这令我有些诧异,因为他们东拉西扯一阵后,很快谈到了一个在我看起来比较隐私的话题。我一时不知该起身告辞,还是做一个冷漠的旁观者,兴许能帮得上忙呢。他们争论的焦点是拉里为什么死活不愿去找工作,这可太奇怪了。后来他们还提到了马图林先生可以在他办公室给拉里一个职务,马图林正是在座的那个男孩的父亲。这可是个好机会。拉里有本事,也很勤奋,到时候肯定会挣不少钱。小格雷·马图林就盼着他能接受那份工作。

他们说的原话我记得不太清楚了,但主要意思还清楚地记在脑海里。拉里从法国回来后,他的监护人尼尔森医生建议他去念大学,但他拒绝了。其实他这段时间什么都不想干倒也正常。他在打仗的时候吃了不少苦头,还受过两次伤,虽然不是太严重。尼尔森医生认为他还没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休息一段时间也好,等到彻底复原再说。但先是休息了几个礼拜,然后一拖就是几个月,现在从他脱掉军装算起,都一年多了。他当初在空军混得不错,回到芝加哥后算小有名气,好几位商界人士都叫他去他们那里工作,但都被他拒绝了。他也拿不出像样的理由,只是说还没想好下一步做什么,后来他跟伊莎贝尔订了婚。因为这么多年来,他们两个一直都难舍难分,所以对布拉德利太太来说并不觉得奇怪,她知道伊莎贝尔爱他。她很喜欢他,也觉得拉里能让伊莎贝尔幸福。

“她的个性比他强,正好可以弥补他的缺点。”

尽管两人都还小,布拉德利太太却非常愿意他们立即结婚,不过,拉里总得找份工作,她才会让他们结婚。他自己有笔小钱,但即使他现在的钱比这多十倍,她也会坚持让他找份工作的。根据我的推测,她和艾略特实则是希望从尼尔森医生那里打听到拉里到底想干什么。他们想让尼尔森医生给他施压,让他接受马图林先生的工作。

“你知道我从来不管拉里,”尼尔森医生说,“甚至在他很小的时候,也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我知道。你向来都是由着他的性子来,他现在变得这样好还真是个奇迹。”

尼尔森医生喝了不少酒,没好气地看了她一眼。本来就很红的脸变得更红了:“我太忙,有自己的事要做。我收养他是因为他没别的地方去,他父亲是我的朋友。这样的孩子可不容易管教。”

“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这么说,”布拉德利太太尖刻地回答道,“他的性格很好啊。”

“他从来不会和你顶嘴,但每次都会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每次你气得不行的时候,他只会跟你说声对不起,任由你大发雷霆,面对这样的孩子,你会怎么办?如果他是我的亲生儿子,我可以揍他。但面对这样一个举目无亲的孩子,他父亲觉得我会对他好,才把他托付给我的,我总不能下手打他啊。”

“你说的哪儿跟哪儿呀,”艾略特有些生气地说,“现在的情况是:他游手好闲的时间够长的了,现在就有这么一份好工作摆在他面前,眼瞅着就要赚大钱,如果他想娶伊莎贝尔,就得接受。”

“现在的时局就是这样,他得明白,”布拉德利太太也插嘴道,“人在世上就得工作。现在他的身体好得很。我们都知道,美国内战过后,有些人从战场上回来,什么活儿都不干。他们只会成为家庭的负担,对社会也毫无用处。”

这时我插了一句话。

“可是这么多人给他找事做他都拒绝了,他的理由是什么?”

“哪有什么理由,就说不喜欢。”

“难道他什么都不想干吗?”

“这不明摆着的吗?”

尼尔森医生又倒了一杯掺了苏打水的威士忌,喝了一大口,看着他的两个朋友。

“我可以说说我对他的印象吗?不敢说我看一个人就一定很准,但有了三十多年行医经历,我觉得我还是了解一些情况的。战争对拉里的确带来了影响,他这次回来后像是变了一个人。不只是年纪大一点儿,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他的性情完全变了。”

“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问。

“我也不知道。他闭口不提打仗的那段经历,”尼尔森转头看着布拉德利太太,“他跟你们说过吗,路易莎?”

她摇了摇头。

“没有。他刚回来的时候,我们也想让他说说那段冒险经历,但他只是跟往常一样冲我们笑,什么也没说。他甚至都没告诉伊莎贝尔。她每每都想让他开口,可一句话也没从他嘴里撬出来。”

他们就这样不痛不痒地说着话,不一会儿,尼尔森医生看了看表,说要走了。我也准备跟他一起离开,但艾略特硬要我留下来。尼尔森医生走后,布拉德利太太向我道歉,说不该用私事麻烦我,还担心我已经厌烦了。

“不过,你也知道现在我心里就惦记这事。”她最后说。

“毛姆先生很有分寸,路易莎,有什么尽管跟他说。我总觉得鲍勃·尼尔森和拉里没那么亲密,我和路易莎觉得有些事情最好还是不要跟他说。”

“艾略特。”

“你已经对他说了那么多了,不妨把余下的事情也都告诉他。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格雷·马图林刚才也在吃饭?”

“他身材那么高大,没注意到他就怪了。”

“他喜欢伊莎贝尔。每次拉里不在的时候,他就会特别殷勤。其实她也挺喜欢他的,要是战争再持续得久一些,她还真可能嫁给他。格雷还向她求过婚。她没有接受,路易莎估摸她是想等到拉里回来再做决定。”

“格雷为什么没去打仗呢?”我问。

“他打橄榄球的时候弄伤了心脏,不过也不算严重,但部队不肯收他。反正拉里回来后,他就没机会了。伊莎贝尔跟他摊了牌。”

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于是干脆什么都不说了。艾略特仍在继续说。他仪表堂堂,再加上一口标准的牛津口音,他要不去外交部门做名高级官员那真是屈才了。

“拉里这小伙子当然相当不错,而且他逃学去参军这事儿也干得漂亮,不过,我很会看人的……”他狡黠地笑了笑,说了一句他只会在艺术品交易发了大财时才会说的话,“要不然我手头上也不会有这么一大笔金边股票[16]了。我觉得拉里永远都不会有什么出息,他一没钱,二没地位,格雷·马图林就完全不同了。他的祖上在爱尔兰就很有名望,家族中出过一位主教,一个戏剧家,还有好几个声名显赫的军人和学者。”

“这些你是怎么知道的?”我问。

“这样的事情得知道啊,”他轻描淡写地答道,“事实上,那天在俱乐部里,我恰巧翻了一下《英国人物传记辞典》,碰巧看到这个姓氏的。”

我觉得还是不要重复一遍刚才邻座的女孩告诉我的情况,马图林的祖父是个穷酸的爱尔兰人,祖母只是个端盘子的侍应。艾略特仍在继续说。

“我们认识亨利·马图林很多年了。他人很好,又有万贯家财。格雷即将在芝加哥最好的证券行里做事,说前程似锦也不为过。他也想娶伊莎贝尔,要是真为她着想,这绝对不失为一门好亲事。我个人是完全赞同的,我知道路易莎也有此意。”

“艾略特,你离开美国太久了,”布拉德利太太不无苦涩地笑了笑,“你忘了现在在这个国家,女孩的婚事当妈的和做舅舅的可做不了主。”

“路易莎,这可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艾略特严肃地说,“根据我这三十年的经验,我可以告诉你,通过地位、财产和门第安排的婚事哪方面都会比自由恋爱强。法国绝对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的国家,要是伊莎贝尔在那里,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嫁给格雷。然后,过了一年后,她愿意的话,还可以让拉里当她的情人。格雷则找一个女明星,将她安置在豪华的公寓里,岂不是皆大欢喜。”

布拉德利太太可不是傻子,狡黠地看了一眼弟弟,觉得好笑。

同类推荐
  • 春秋平分

    春秋平分

    张秋萍和罗春芬是1975年同一天进的红星机械厂。此前,两人都是插队知青,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一人在平原,另一人在山区,就像两条小鱼游荡在浩瀚的湖泊里,如果不是被不同的渔船和大网捕捞上来,又被送到同一个集市放进同一只大水盆里,两条鱼别说碰不到面,甚至难知彼此的存在。红星厂是个不小的企业,好几千号人,同一批进厂的新职工有两三百,都是知青,都曾揣着大有作为的梦想,但几年过后,也都梦破心灰,巴不得早一分钟回到城市里来。
  • 蛊惑(卫斯理珍藏版)

    蛊惑(卫斯理珍藏版)

    在情路上,男方大抵都会被要求承诺一生不变。可是,一旦男方变了心,结局又会怎样撰写?爱情的到来,谁也没法抵挡。蛊毒的催命,谁也没法抵抗。苗族少女──芭珠追求的是一段永远不变的爱情。苏州大少──叶家琪经历的是一段不必负责的艳遇。叶家琪婚期将至,他内心的恐惧日渐扩大,行为也变得疯狂。难道全因新娘不是芭珠?面对生命受威胁的好友及楚楚可怜的少女,卫斯理如何是好?复杂的感情世界里,「情」有着令人迷乱的力量。奇异的苗族国度中,「蛊」又有着怎样的神秘力量?年青的时光总教人回味。
  • 假面人生

    假面人生

    东海市著名企业家孙智贺的尸体是在海滩被人发现的。孙智贺是东海的一位商界奇才,整个东海的商界、政界名流没有不认识他的。其实孙智贺的知名度能够如此之高,不仅仅得益于他的成功和富有,他的奢华和风流也是让他知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其实人总要有一死的。但是,孙智贺今年才36岁,事业如日中天,却突然横死。而且,更重要的是非正常死亡。他的尸体是在一处人迹罕至的海滩上发现的,胸膛上有一大一小两个血洞。很显然,是子弹射杀造成的。大的弹洞虽然血肉模糊触目惊心,却偏离了胸口,未能致死;而另一个弹洞虽小却正中心脏,造成其当场死亡。
  • 闹社

    闹社

    突然下来一道命令,一条穿过大刘庄半个多世纪的301国道,改道村北,加高加宽,修成快速绿色通道。改道后的国道路基正好压在外爷的坟地上。支援国家建设,这是大局,无话可说,死人活人都要尽力,外爷的墓地自然要换地方。我陪着老娘、舅舅刘长水、妗子范彩玉给外爷迁坟。在乡村,迁坟拆庙,婚丧嫁娶,都是大事儿,讲究礼数,马虎不得。给老人迁坟,后辈人心里总有说不出的伤感,会想起许多陈年旧事,悲欢离合,情感涌动,一种对先人的思念。老娘、舅舅、妗子都含着眼泪诉说着外爷的故事。
  • 双城记(英文版)

    双城记(英文版)

    《最经典英语文库:双城记(英文版)》是描述法国大革命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双城”分别指的是巴黎与伦敦。后来被改编拍摄了多个版本的电影,也有音乐专辑以此为名。它也是狄更斯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狄更斯47岁时发表,算是其中年的巅峰之作。早在创作《双城记》之前很久,狄更斯就对法国大革命极为关注,反复研读《法国革命史》和有关著作。他对法国大革命的浓厚兴趣,发端于对当时英国潜伏着的严重社会危机的担忧。1854年底,他说:“我相信,不满情绪像这样冒烟比火烧起来还要坏得多,这特别像法国在DI一次革命爆发前的公众心理,这就有危险,由于千百种原因——如收成不好、贵族阶级的专横与无能,把已经紧张的局面最后一次加紧、海外战争的失利、国内偶发事件等等——变成从未见过的一场可怕的大火。”
热门推荐
  • 轻狂道仙

    轻狂道仙

    众人化神我化仙,魑魅魍魉心中边。斩尽天下不平事,笑傲六界哀九天。走过世间,寻寻觅觅,蓦然回首,那人不在灯火间。。。
  • 逆光词曲

    逆光词曲

    一个歌手,一个记者,一次意外;两个彼此相忘的人,再次相遇,重新拾起曾经的爱情。相比我之前的两部小说《陌然一顾》,《90流沙易逝》,这个故事会更特别。感谢一直以来支持我的读者!
  • 宝女所问经

    宝女所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越轨

    越轨

    《越轨》一书涉及刑法学、犯罪学、青少年越轨行为、侦查学、公安学、警察学、监狱学、社会控制、犯罪预测预防、禁毒戒毒、社区矫正、社会敌意应对、群体事件处置、社会治安防控等领域的越轨社会学的科普读物。本书文笔诙谐、笔调轻松,文中穿插大量的当前流行话题作为案例,比如邓娇案、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案等等,探讨当代社会的规则越轨、法律越轨、诚信越轨、性越轨等等行为。不仅对这些行为进行鞭辟入里的解析,而且对当代社会存在的种种越轨问题提出了深层次的解决思路。
  • 英雄联盟之巅峰ADC

    英雄联盟之巅峰ADC

    今年18岁的高中生张启健同学其实很严肃地思考过一个问题:当年在英雄联盟第一个职业赛季的赛场上被他吊打过的菜比们,现在好像都已经成为了职业圈中的顶尖大神、而他自己时隔四年重新回归。只是没想到,再次接触英雄联盟竟然是带自己的黑铁级大学同学开黑......
  • 异界最强情报大佬

    异界最强情报大佬

    “火炎剑帝,你弑师灭祖,抢夺异火剑法,从而成就剑帝,这些年不心虚吗?”“苍天武帝,你为了修炼魔道轮回功,不惜背叛师门,挥刀自宫,你不遗憾么?”“芙蓉仙子,你修炼臭名昭著的采阳补阴功法,人人不耻,而你却自封为仙子,难道不脸红么?”“哈哈哈……上至天尊仙帝,下至一介生灵,所有人的小辫子都捉在老子手里!没办法,谁让我甄帅是情报大佬呢?诸位不用怕,乖乖把宝贝交出来……只要让我满意,你就能继续做你的正人君子!”
  • 天台智者大师禅门口诀

    天台智者大师禅门口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前夫,请勿动情

    前夫,请勿动情

    她是他的猎物,如何能与别人双宿双飞?于是他开始精心设计,步步紧逼。而她,步步设防,誓不再重蹈悲剧。这一场爱情角逐中,究竟谁输谁赢?原来,有些东西一旦开始,就无法喊暂停。比如,以恨开始的爱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走开,走开,我有毒!

    走开,走开,我有毒!

    两个寻死女子死路相逢,不料意外灵魂穿越。这么厉害的操作,按理说怎么也得送点特异功能什么的吧?瞬间移动、时间冻结之类的。想得美!让你活着就不错了。自己耍宝卖二求生存去吧!
  • 山上一座庙

    山上一座庙

    突然,一声尖利的警笛像块巨岩撞击着大卫的耳膜,他起始什么都听不到,忽而所有声音像潮水、像洪流般涌入他的耳廓:他听到了喧天的锣鼓声、回荡在整个山谷的口号声;他听到录像厅里嘈杂的人声、善与恶无穷无尽的搏斗厮杀声;他听到爹娘吵架,将茶缸、水瓢、火钳、椅子摔到地上的声音;他听到山崩地裂的声音……这些持久而剧烈的声音,变成一根将它勒得紧紧的绳索,让他喘不过气来。他几乎要晕厥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