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68400000054

第54章 深谋有远略征战定天下(1)

鄱阳湖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其战况惨烈空前,其惊心动魄之处让许多经历过此役的人永生难以忘怀。这场陈友谅与朱元璋之间的决战最终以陈友谅中箭身亡、大汉国主力被歼、朱元璋大获全胜而收场。

“除陈灭张”的战略基本完成了第一步,朱元璋的队伍里,上至将帅,下至士卒,人人喜气洋洋、欢欣鼓舞。虽然陈友谅之子陈理尚在武昌顽抗,但歼灭他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正月里,朱元璋部都沉浸在新春佳节的欢庆气氛中,刘伯温、李善长、徐达、常遇春这四个文臣武将里的“头领”,将“功进”之意播散下去,不出几日,“劝进表”便像雪花一样飞到朱元璋的书案上。朱元璋口头上仍未答应,但刘、李、徐、常四人却已令手下筹备进升仪式上的一切应用之物,还演练晋王仪式。

为了促成此事,刘伯温没能清闲下来,而是东奔西走,忙得不亦乐乎。然而他敏锐地观察到,他每到一处,将领们都非常热情,而且热情中透着一股假扮出来的意思,当他一转身离开走出一段距离后,就有人冲着他的后背嘀嘀咕咕,虽然他的听力超群,但声音非常细微,总是听不清楚。

他感到此事生得蹊跷,自己一向行得端、坐得正,没干过什么对不住人的事,为何会招人背后议论呢?

这天夜里,他将心中的疑惑讲给朱珠听。朱珠听完,嫣然一笑,说道:“这有何难,俗话讲‘要知心腹事,但听背后言’,我虽上了几岁年纪,但身上的功夫还没废,待我今夜走一遭,保管能探听出一些消息来。”

“别,别这样。都是老胳膊老腿了,万一有个闪失,叫我如何是好?再者说,这都是捕风捉影的事,也许是我多心了。”

“门缝里瞧人——把人看扁了,我还对你说我就不服老,先给你露一手,好叫你放心!”说罢,朱珠提气运功,“噌”地拔地而起,将身子平贴在离地三尺高的墙面上,就像一只大壁虎似的稳稳当当贴在上面,这是轻功里的绝活——“挂壁术”。

“好了,好了,快下来吧,我晓得你宝刀未老、威风不减当年还不行?”

朱珠这才吐气纵下,很是自得地说:“这叫没办法——功夫就是这么好,多老也这样!”

过了一会儿,朱珠换上黑色夜行衣,向刘伯温温柔地一笑,尔后便消失在漫漫的夜色中。

朱珠走了大约一个时辰的样子,便回来了。她摘下面罩的第一句话便是:“他们说你在为自己能当上右相国而四处奔波。”

“什么?”刘伯温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惊诧,第二个反应便是有人在捣鬼!

“温哥,你这段日子忙忙碌碌的到底在做什么呀,他们说的不会是真的吧?”

“当然不是真的,我刘伯温是那贪恋权位的人吗?”

刘伯温在屋子里走来走去,脸上露出极端愤怒的样子,他走了几圈后,脑中也就将这事理出了头绪,负责联络、发动百官的只有他与李善长、常遇春、徐达四人,谣言的散布自然当在他们四人当中,最有可能散布谣言的便是最希望当上右相国的人。

刘伯温心中一下子豁然开朗,他站定脚步目光炯炯地望着朱珠说:“是有人想做右相国,但不是我!这样的议论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人作怪!”

“谁呀?”

“李——善——长。”这三个字几乎是从刘伯温的牙缝当中挤出来的。

“是他想做右相国吗?你明日去朱元帅那里告他一状,叫他竹篮打水一场空。”

“道听途说不足为证,我说这些怎能让朱元帅相信?软刀子杀人不见血呀!”

“那我们怎么办呀?就让李善长这厮奸计得逞?”

“我让他‘求仁得仁’,看他还有什么怨言。”

“那你具体打算怎么办呀?”

“我找朱元璋要官去!”

到了拥戴朱元璋即位的这一天,应天城内热闹空前。朱元璋在李善长、徐达为首的文武百官劝进下,装模作样推辞了几番,后来还是坐到了铺有黄绢的王位上,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

接下来,分封百官,李善长为中书右相国、徐达为中书左相国,常遇春、俞通海为平章政事,汪广洋为右司郎中,张昶为左司都事,而刘伯温仅仅出任太史令。至此,吴政权的百官司属正式建立了。朱元璋为了与张士诚的吴政权相区别被称作西吴王。

由元帅到吴王的朱元璋自然心潮澎湃,但他还是抑制住满心的欢喜,一脸严肃地对李善长、徐达等文武百官下达他的谕令:“各位爱卿出于为天下民生的考虑,将我推戴到吴王这个位置上,然而现在不过是政权刚刚建立,百废待兴,我以为当务之急是整顿纲纪,齐心图治,莫要做尸位素餐的混混!”

下面齐齐地回了一声:“谨遵王命!”

朱元璋感到非常的满意,继续说:“经过几年来艰苦卓绝的厮杀,我军已彻底打垮了陈友谅,现在只余其残部拥护陈友谅之子陈理在武昌负隅顽抗。我现在颁第一道令:令常遇春率其部一月之内拿下武昌,活捉陈友谅之子陈理。第二道令:康茂才何在?”“末将在!”康茂才应声出班。

“你这个营田使做得很好,我现在令你在新攻占的郡县推广军屯。第三道令颁给……”

朱元璋一连颁了十几道令,涉及各个方面,刘伯温在下边无须听朱元璋讲什么便知晓其政令的内容,因为这些内容都在事先与他们商议过。他偷眼打量了一下新被封为中书右相国的李善长,虽然一脸的凝重,但还是遮掩不住踌躇满志的神态。刘伯温心中暗想:李善长这个读书人,心地可谓“不纯”,有些过于迷恋权位,太向往“封侯拜相”的荣耀了。唉,像他这样的人为了谋求权位不惜玩弄阴谋伎俩,真是让人可悲。

刘伯温想起不久前告老还乡的朱枫林心中就没有好气,这个老头不辞万苦到深山老林里请我,原来是让我替他“顶缸”,待到天下已定时,我也一定告老还乡,封我什么官职都不稀罕。

新登位的西吴王朱元璋在焦急地盼望武昌方面传来捷报,因为“斩草须除根”。虽然陈友谅已死,但其子陈理还在武昌做着大汉国的皇帝,陈理一日不除,他就一日不能安心。常遇春号称“常胜王”,每逢恶战总能取胜,然而这一次,他的捷报却迟迟不来。

等得有些不耐烦了的朱元璋决定亲往武昌督师,刘伯温自然要随他亲征。就在刘伯温准备行囊的时候,朱珠突然向刘伯温提出:“温哥,我这一辈子从未去过武昌,这次你带我去好不好?”

刘伯温面有难色地说:“这非是在自家军中,一切由我作主,这是西吴王亲自督师,上几次你随我在军中,背后已有人在议论了,我将你带去,怎么向旁人说明呢?你还是待在家中为好。”

“这么多年来浇菜做饭、端茶送汤,我毫无怨言,也从未对你提出什么别的要求,今日我只是想让你带我一同去武昌,这点要求你都满足不了我,你……到底……”朱珠说着说着眼圈一红,泪水刷刷地流下来。

刘伯温一见此状,赶忙过来哄劝,说道:“哎呀,又不是小姑娘了,几十岁的人了,怎么还是说哭就哭呢?你让我想想办法嘛。”

不哄劝还倒好,一哄劝朱珠哭得更欢了。

“天是白的,海是蓝的,我对你的感情是纯真的。”刘伯温只好拿出止哭的“杀手锏”,这句话原本是朱珠对刘伯温表露内心情感时说的,多少年来,朱珠一哭,刘伯温只要复述这句话,朱珠便会转哭为嗔怒。

这次也没有例外,朱珠瞪着红彤彤的眼珠子,厉声逼问道:“刘伯温,你到底是带我去还是不带我去?”

人过五十天过午,刘伯温今年已五十有三了,早被生活磨得没有棱角了,对待自己的知心爱人,不但学会了油腔滑调来对付她的怒,还会百依百顺来抚平她的心,对于这近似“河东狮吼”的话,刘伯温很乖巧地说:“好了,好了,一切都依你,带你去武昌还不行?”

这句话话音未落,朱珠马上破涕为笑。刘伯温看后直摇头,小声嘀咕道:“都快成老太婆了,还这样感情用事,简直就是老顽童。”

幸亏这句话朱珠未听到,要不然刘伯温又要吃苦头了。

终日忙碌于事务,周旋于各种人际关系之间,刘伯温的心情是很不畅快的。可是回到家中有“返老还童”的朱珠与他闹上一回,心情变好了许多,有时刘伯温真觉得这样的日子才算有滋有味。

朱元璋率一干人等抵达武昌后,亲自督兵攻城。

武昌城内又要遭受一场劫难,因而刘伯温进言道:“吴王,我军对敌军已构成瓮中捉鳖之势,虽然武昌城易守难攻,但迟早有城破的时候。臣以为我军现在当以攻心为上,敦促陈理及其手下投降献城,这样一来可以减少我军的伤亡,二来可以树立西吴王宽厚仁义的威望。”

朱元璋在心中权衡了一番,觉得刘伯温的话比较在理,因而派罗复仁前去劝降。

陈理思忖再三,决计献城投降。

陈理嘴中衔着玉璧并袒露肩膀,带领张定边等一干人跪到了武昌城门,朱元璋看到陈理跪倒在地,身子战栗,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便伸手将陈理扶了起来,说了一句话:“别害怕,我不会加害于你的。”

自陈理在武昌投降后,汉、沔、荆、岳等郡县相继投降,朱元璋将湖广划为行中书省,由枢密院判杨景镇守。至于陈理,被封为归德侯。

朱元璋从濠梁崛起之后,天下处于群雄并起的时代,张士诚占据吴越,明玉珍占据川蜀,方国珍占据浙东,这些人不过都是夜郎自大,真正对朱元璋平定天下构成威胁的还要算陈友谅。陈友谅虽然从徐寿辉手下发迹,但他的发展并没有受徐寿辉的掣肘,而是越过徐寿辉,自立为大汉国皇帝。他的地盘包括江西、湖北等地,并扼守长江上游,占据险要地势而且兵多将广,若没有朱元璋的异军突起,天下姓陈也未可知。

朱元璋之所以能以劣势转化为优势,以败势转化为胜势,完全依赖于“先灭陈后灭张”的战略的制订。倘若没有刘伯温初到军中便力排众议,定下“先陈后张”的战略,朱元璋断然不会有今日。朱元璋在刘伯温的辅佐下,先是取得龙江大捷,尔后又是池州大役,真可谓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最终在鄱阳湖大战中,获最后的胜利。若没有刘伯温,朱元璋也不会屡受挫折而毫不气馁,也不会有在平定伪汉后发出的那一声慨叹:“陈友谅已灭,则天下也不难平定!”

平汉之后,朱元璋得以腾出手来,全心全力对付那第二只恶狼——张士诚。

朱元璋此时可谓踌躇满志,平定天下指日可待。但朱元璋为人越在大功即将告成时越为谨慎,有时他也在笑自己是不是小心过了头,不过,“小心驶得万年船”,他总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

吴王召令李善长、刘伯温、徐达、常遇春进王宫议事。

议事的内容不问自明:商讨有关灭东吴的具体策略、具体战术。朱元璋正襟危坐在交椅上,见刘伯温四人进来了,便示意他们都坐下。他的精神显得很好,对刘伯温四人讲:“今日我要与众位爱卿商议平东吴事,原打算将文臣武将都召集起来,可人多嘴杂,议得不清爽,故先请你们四个来这小室里,大家坐着近,话也听得真切,好将此事议个明白。”

平章政事常遇春率先发言:“区区一个张士诚,不过占据了浙西十几个郡县还有淮南的一块地盘,踏平他要比灭陈友谅容易得多!”

左相国徐达则不这样认为,他说:“张士诚自泰州一十八骑起事,曾被元军百万大军围困而屹立不倒,并非完全是一个蠢才,我军东进要荡平他,他决不会任我们宰割的,俗语讲‘狗急了还跳墙,兔子急了还蹬鹰’,我军与之相比,孰优孰劣,一目了然,但要防止其困兽犹斗!”

右相国李善长笑道:“主公,原先是一虎对二狼,如今是一虎对一狼,我军灭东吴要容易多了,身后已没有陈友谅,无须担心腹背受敌,只是张士诚在浙西、淮南一带苦心经营了多年,要想一口将其吞掉是不大可能的,我军仍可采用‘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策略,将张士诚所据州县一个一个地攻克。”

“伯温先生,你是什么意见啊?”聆听完左右相国及平章政事的议论后,朱元璋将炯炯目光扫向刘伯温,虽然在这几个做臣下的当中,刘伯温的官职最低,但朱元璋所有机密都要与刘伯温这个太史令商议,刘伯温是有“实”无“名”的军师。

听到朱元璋询问自己,刘伯温沉思片刻,一笑说道:“泰州张士诚以十八人进驻高邮,面对百万元兵,机灵周旋,后来转战南北,攻城略地,时至今日,其地盘北跨淮海与山东相邻,南据浙西与方国珍接壤,拥有兵士数十万,沃野肥田数千里,乃是天下最为富饶的地区,这块地成就张士诚自立为王,也限定了张士诚仅仅是个东吴王。”

朱元璋初听刘伯温所说,中间似对张士诚有溢美之词,心头闪过一丝的不快,但听到后来,刘伯温称张士诚据富庶之地,既是成全张士诚亦是害张士诚,感到这话颇为玄妙,便不解地问道:“先生,何出此言?”

“主公,倘若张士诚励精图治、广纳贤士,定能突破江南,将来与主公一决海内也未可知,然而张士诚却是个胸无大志、故步自封的家伙,以其所纳谋士黄、蔡、叶三人便可见一斑,其成事势比登天。若说陈友谅之失在于轻战,那张士诚之失则在自守。”

“自守?”朱元璋嘴中念叨着这两个字,心中还在回味刘伯温刚才讲过的话,左相国徐达此时不无担忧地说:“兔死狐悲,陈友谅被灭,张士诚应当感到不久将大祸临头,我担心张士诚与方国珍联合在一起,垂死挣扎。”

刘伯温却用力地摇摇头,坚定地说:“张士诚自守到了极点,虽然他与方国珍都勾结朝廷,但他与方国珍之间积怨颇深,他决不会异想天开去联合方国珍。”

“那我军当如何收拾这只恶狼?”

“先攻取通州,看张士诚有何反应,再从长计议。”

同类推荐
  • 晚清有个曾国藩

    晚清有个曾国藩

    中兴勋臣,湖湘大儒,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这是完全的曾国藩吗?曾国藩这个乡下秀才一步步靠自我奋斗与忍辱负重走向权力的巅峰。这个被称为“晚清第一汉臣”的湖南人如何达到孟子所说的“内圣外王”境地?又如何成为中国文化最后一座矗立的庙堂的?本书结合丰富的史料,从曾国藩的编年史入手,以细腻凝重的文笔透射了曾国藩的内心世界,写他的志存高远,写他的治学精进,写他的困兽犹斗,写他的忍辱负重,写他的韬略智慧,写他的貌似虚伪,写他的无奈苍凉,写他的内心圆满。把那个时代一个中国文化积薪传火者的负隅顽抗和心路历程写得淋漓尽致。
  • 毛泽东传:峥嵘岁月

    毛泽东传:峥嵘岁月

    本书作者是公认研究青年时期毛泽东的权威。他前后历时四十年,数度修订,撰成本书。他以第一手原始材料为依据,以近身的观察分析为凭借,将毛泽东早年的才具、胆略与豪情,以及其困学勉思,参与、领导学生和工农运动的历程,予以历历重现。2012年适逢毛泽东同志诞辰119周年,也即将迎来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李锐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书写的传记将集中体现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建立过程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
  • 王淦昌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王淦昌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这是一套记述我国著名科学家的成长以及他们艰辛的科研历程的纪实文学作品。这些大科学家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他们生在战乱年代,山河破碎、民生凋敝,骨肉同胞饱受欺凌;他们忍辱负重、负笈海外、卧薪尝胆、发奋自强;他们学业有成、毅然归国、隐姓埋名、白手起家、自力更生、科学拓荒,为国家造“争气弹”。以“两弹一星”为标志,他们在国防和高科技领域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打破大国封锁与孤立,使新生的共和国政权站稳了脚跟。世纪人生,百年追梦,爱国奉献,砥砺创新,科技强国,这是大科学家们一生的真实写照。这些共和国的功臣,他们都是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是值得历史记住的科学英模。
  • 呐喊:大屠杀回忆录

    呐喊:大屠杀回忆录

    本书是一位前后经历辗转四个纳粹集中营,侥幸活下的少年直白而感人的记录。不得不受遭受折磨被驱逐的同时,有两个问题挥之不去,深深刺痛着他:“为什么是犹太人”以及“世界怎么会放任不管”?时至今日,这两个问题仍然很难回答。Manny讲述了集中营里供应人肉,他还被迫给女尸剃头发还得把她们的牙齿拔下来。他在自己的木鞋里藏了一张深爱的妈妈的照片。他和哥哥、父亲在经历了波兰的恐怖和德国集中营之后,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写作这本自传完成了Manny在重获自由第一天时对自己的承诺。
  • 超越东西方:吴经熊自传(思想文库·《宗教与思想》丛书)

    超越东西方:吴经熊自传(思想文库·《宗教与思想》丛书)

    吴经熊是一位跨越东方和西方文明的奇才。他于1950年写的自传中,谈论了基督徒与中国文化的对话、西方的诗与精神生活、佛教与内心的反思等话题。他以娴熟的西文流畅地阐述中国思想,本身就体现出一种中西合璧、天衣无缝的和谐境界。
热门推荐
  • 爱在阳光之下

    爱在阳光之下

    他从小受到辱骂和挨打只是因为他是豪门的私生子,外人不知道他的存在更没有人在意他,从小到大只有父亲少有的爱让他感到自己还是有人在乎他,他努力的生活只是想完成自己梦想,在大学里他碰到了他一生都感到荣幸的挚友,生活里他也在慢慢的改变着自己和他人,在他身边的人都因为他的存在而改变了自己,在他成长的路上有爱他的人,帮他的人还有不想让他活着的人,这一切都成为了他要实现自己目标的动力,友情是美好的家是温馨的爱情是甜蜜的,人生的种种足以让他明白自己在这世上是不同的
  • 绿野仙踪

    绿野仙踪

    原本生活在堪萨斯州的小姑娘多萝茜和小狗托托,突然被一阵威力无比的龙卷风吹到了异国他乡——奥芝国。多萝茜渴望回到家乡,回到疼她爱她的爱姆婶婶和亨利叔叔身边。为此她想尽了办法,遇到种种惊险,经历了无数磨难。
  • 暖爱之影后萌妻

    暖爱之影后萌妻

    十年后再相遇,竟然是在替姐还债的包房。她呆萌可爱,性格纯粹,对他情窦初开,他冷酷腹黑,风流倜傥,视女人为无物却对她感兴趣……为救父她入了娱乐圈;为得到她他花了大价钱。传闻中的封二少从此在风流场所销声匿迹;一夜成名的呆萌小天后身后却多了个小跟班!
  • 传奇帝途

    传奇帝途

    他是无敌帝朝的太子,身份高贵无比,却在成帝试练中跌落帝朝统治下的小位面,从一个高贵无比的太子沦为修为尽失的普通人,他能否重新崛起呢?
  • 女性营养菜

    女性营养菜

    《女性营养菜》详细讲解了日常生活中常用、最适宜女性食用的食物及其营养成分、养生功效、烹调应用、搭配宜忌,及细的制作方法、食用方法及功效,让女性朋友既享受到美味,又增加了营养。助女性朋友全方位保护自己的健康。
  • 诸天最强天庭

    诸天最强天庭

    文明之心冥冥中诞生的不可测之神物,被诸天万界不容,从毁灭中寻得一线生机,吴逸轩一个原本平凡之人,机缘巧合得至宝,为了修复文明之心,从武侠世界开始,风云,霹雳,金光,再到仙侠,玄幻,一步一个脚印,踏上了统御诸天之路。从此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成了他的座右铭。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诸神之咏叹

    诸神之咏叹

    混沌纪元,最古老的神明自幽暗之中诞生,身躯舒展演化世间,规定秩序而缔造众生;众神纪元,万物之源重坠幽暗,新生众神执掌无上权柄,高踞王座于天穹之上,而神之国度划分海陆疆域;灾厄纪元,生灵恶业牵引深渊降临,无尽恶魔荼毒人间,伟岸神灵于斯陨落,英雄贤者征战世间……至于如今,众神远走,深渊难寻,但见诸国林立,唯有剑与魔法铺叙传奇史诗……
  • 与书为徒

    与书为徒

    读书是令人愉悦的事,在买书、淘书和阅读的过程中,所见、所闻、所思,都会成为有趣的文字被作者诉之于笔端,平实地记录下来,成为生活的重要内容。其间有欢笑,有哀伤,有轻松抑或沉重的思索,亦有自在抑或拘谨的心灵放飞,这才是书式生活的五彩缤纷的呈现,读之是让人自然地有所思的,情何以堪。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