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20400000008

第8章 堂表亲戚们(8)

我说的那人仍活着,住在埃尔金。他叫梅迪·埃克斯丁,曾经做过自由撰稿人和广告人,现在一半时间赋闲。他与肖勒姆·斯塔维斯属完全不同类型。我的堂哥埃克斯丁喜欢打台球、拳击和爵士乐。梅迪有一个奇特爱好,即做他那个时代的美国人。他出生于俄亥俄的马斯金根。父亲在那儿经营一家男厕装潢用品店。他在芝加哥读了中学,长成一个活泼的、满口俚语的小伙子,爱打棒球,玩杂耍,吹小号,是个布基伍基乐手,喜欢赌博,是骗人老手,十足一个市政府内的胡闹人。他特爱机灵的乡巴佬这种人——“乡巴佬出身的机灵的亚伦[66]”。梅迪满头浓发鬈曲,梳理得竖直,颧骨凸出,长着难看的粉刺,脱落处留下一个个小瘢。他的脑袋会漂亮地一抖,声称即将要打出好成绩。在威斯康星拉斯凯勒大学打台球时,要先将香烟置于台球桌沿,然后拿球杆,研究下一杆怎么打,然后就会出现这个习惯动作。就如曾向塞克尔那里学歌,我也从梅迪那儿学会一些歌曲。他喜爱乡村爵士乐的韵味,比如“我听上去像个怪人”,尤其是:

当他吹起了喝彩的小号,

啊,奶牛没了奶,母鸡不下蛋。

总之,是个可敬慕的人,就如一件艺术作品,从形式上以及整体风格上看都是一个完全的美国人。他曾经仿效过的榜样不复存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他和我一起从军,一起去莉萨俱乐部演奏爵士乐。

为了肖勒姆,只能找堂兄梅迪,因为一位死了多年的亲戚不知在哪儿设立了一项基金,他是他那一族门里的最后一位。我知道一些这个基金的条款,主要用于家族贷款,如果穷亲戚们有天赋,也用于支付他们的教育费用,甚至更高层次的文化活动。我了解得不详细,但我想梅迪了解。我很快打电话找到了他。他说第二天进城,并告诉我说,很高兴与我谈谈。“老兄,好久没见你了。”

基金来自一位老阿卡迪斯·埃克斯丁的遗产。人们称他阿迪。人们对他没有什么指望。他一生没系过鞋带,不是因为太胖(只是块头大),而是他向世人宣称爱随便。阿迪临终前意外获得一笔钱。俄国革命前,他将一本俄国小学生阅读的普希金传带入美国,一知半解地给我们背诵普希金。现代的经验从未触动过他。从头顶看,阿迪的脑袋圆圆的,长着棕色头发,与孩童无异,充满童真。他的脸颊和眼睑浮肿,眼睛呈猕猴桃绿。1917年他在威士忌酒厂失去一个手指,也许是想逃避服役自残的。有一幅阿迪和他守寡母亲的袖珍肖像画,作于七十年前。画中他的大拇指顶在西装翻领后。他的母亲丹娘身材矮小、肥胖,带有东方风格。尽管神色拘谨,其实面带笑容。为什么笑?如果说她的腿又粗又短,够不着地,其原因是物质世界本身就可笑地不完美,滑稽地无法适应丹娘。丹娘的第二任丈夫是个身价百万的船员,在他那个犹太教堂是个名人,一个思想正统的诚实人。丹娘是个电影迷,喜爱克拉克·盖博[67],从不错过《乱世佳人》。“哦,克拉克·盖博,我多爱他!”

她老公先死,五年后,她八十五六岁时随老公而去。她死时,阿迪是个脱水苹果酱推销员。消息传来时,他正在一个偏僻的小百货店里展示他的产品。他和妻子,这对没有孩子的夫妇立即退休。他说他要重新研究哲学,他曾经在安妮阿伯[68]主修过哲学,天晓得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他要管理家产和金钱,故无法接触书本。过去他常对我说:“艾扎,你对乔·杜威有什么看法——啊?”

等这些姓埃克斯丁的亲戚去世了,人们才了解到,他已设立了一个基金,根据遗嘱用于高等教育。按梅迪的说法,叫基金会。

“这笔钱用过吗?”

“几乎没有。”

“我们可不可以为肖勒姆·斯塔维斯的事用点基金的钱呢?”

他说:“那得看情况。”暗示他也许可以更改遗嘱。

我早已为他准备了一番陈述,他很快抓住了肖勒姆这件事的要点。“没有足够的钱来出版他一生的著作。再说,我们又怎么能证明他等同于达尔文,就像牛顿等同于哥白尼一样?”

“让我们来证明确实很难。”

“你会邀请谁?”梅迪说。

“我们得花钱请几个专家,我对大学里的人没有足够的信任。”

“你认为他们会剽窃一个无抵抗力的业余天才的成果?”

“接触灵感,常会干扰你稳定的工作……”

“假定肖勒姆是个有灵感的人。阿迪和他老婆去世了,没能享受他们的遗赠。我不想一时冲动大花他们的钱,”梅迪说,“如果肖勒姆的形象不这样高大,我对他就更有信心。”

时下的人,如果你不向他们暴露你最微妙的人性,就不会信任你——在户外厕所里,利奥波德·布卢姆[69],他渐起的恶臭,他妻子的山羊乳房,等等。给普通人定的标准已向低层次的细节靠拢。

“再说,”梅迪说,“那是什么基督教精神?为什么他非要引用《福音书》中最反闪米特人[70]的话?在我们经历了无数磨难之后,不该再朝这个方向走。”

“据我所知,也许他是伊曼努尔·康德的传人,不接受全犹太色彩的观点。同时,他声称在知识史上拥有占重要地位的天然权利,他就是这样的一个美国人。”

“即使这样,”梅迪说,“为什么还要求葬到铁幕[71]后?他难道不知道俄国人那么仇恨犹太人——与德国一个鼻孔出气?他以为躺在那儿,就能像吸墨纸一样吸掉仇恨,治愈他们的恨?也许他以为他能——只有他,其他人不行。”

他竭力指责肖勒姆的狂妄自大。这些心理学术语俯拾即是,咄咄逼人地诱惑我们去使用。它们都应该被铲进车里,倒进垃圾堆。

想想梅迪自己的发展很有意思。他很聪明,当然,如果你见过他如何装腔作势成胡佛时期或早期罗斯福时期的美国中产阶层人士,你也许不会这么认为。他追求愚蠢行为,甚至忍受新教徒[72]所受的痛苦,忍受丈夫和妻子隔阂的不幸,在性生活上自我惩罚。他会在大环商业区醉酒,像其他美国人一样,醉醺醺地乘坐市郊往返列车回家。他买了一只英国哈巴狗,气得他妻子发昏。他和岳母用种种美国怪诞详尽发挥相互之间的反感。他在家时,她躲进地下室,等他上床睡觉了,她才上来去厨房冲杯可可喝。他会对我说:“我送她去见营养师,我弄不懂她不吃甜卷饼和可可,却又看上去气色很好,面孔红润。”(我猜想,是矫揉造作使她身体状况出色)梅迪与小儿子是同盟;一起去钓鱼,一起去参观南北战争的战场遗址。他一生都是一个中西部人,靠写中西部户外材料生活。在戴着浅顶软呢帽的人眼里,总混杂着犹太味。六十多岁时,犹太人特征更为明显。我已经说过,他模仿的美国模式现在早已完全过时。《旧约》中的祖先们也要比他们这班自作聪明的乡巴佬更现代化。梅迪不想继承他父亲一辈的宗教,远离那种宗教,但在半赋闲生活中,在埃尔金他变得令人注目,像莫迪舅舅在他的更衣室内有过的情形一样,变得令人不可思议。因此,我对堂表兄弟的兴趣并没有使他吃惊。他自己也来了兴趣。他的脸现在变了形,长着疙瘩,但充满热情,如果我没有理会错那上面的表情的话,那么他是在祈求我对他的兴趣。他盼望亲近。

“你不会是因为与肖勒姆曾在一起散步度过美好的时光而多愁善感吧,艾扎?如果你读读他了不起的著作,你也许就能判断了。兰德公司不雇佣蠢材——过些时候我会来请你跟我谈谈那个超级思维库。”

“我看还是称之为同情好,不是多愁善感。”

在道德范畴内,这是疯狂、无知,彻头彻尾的无法无天。

梅迪说:“如果你试图对他说话,他会高人一等地给你上课,对不对?既然你对那些接合体和接合孢子不了解,你就不得不坐下听他说……”

梅迪想要说的是他和我——我们能互相理解,因为我们同辈。我们这些长大于美国街头的犹太人根本不是外国人,我们给美国生活注入了那么多热情、朝气和爱,以至于我们就是美国生活本身。奇怪的是,正当我们在这令人羡慕的民主国度内完善自我时,这种美国生活却在被遗忘。而我们的民主已经过时,带有新抽象概念的新的民主又残酷地使人沮丧。成为一个美国人其实一向是一种抽象目标。你作为一个移民来到这里,得到一个最合理的提议,你接受了,找到了目标。而在新的概念之下你又迷失了。他们要求你断然放弃个人的判断力。尤妮斯致医学院的信就是佐证。“正直”一词,可以欺骗良心。一旦接受了新的概念,你就再也无须担心是非善恶了。不用顾虑善恶的借口是你在教育上倾注了心血。你在有限的课程上拼命用功,掌握了它,你就永远清醒了。你会说:“负罪感必须消亡。人类有权享受没有负罪感的快乐。”上了这宝贵的一课,你现在能接受女儿混乱的性生活了,而在过去,这会使你休克。你上好了这一课,得到了补偿,你得感谢才是。于是,你又有了新思索。很可能我们的幸存依赖于我们的思索——必须做出所有理性的抉择。听着,我根本没有离题。堂兄肖勒姆是生活在一片旧思索中的圣人,他就是真实,是个出类拔萃的人。堂兄梅迪说他不是。堂兄梅迪想提醒我,我与他是一种独特的犹太美国人(为历史所淘汰)发展出的代表,并且要比任何已淘汰的天才们能理解的更具无限共同性。

“我想为肖勒姆做点事,梅迪。”

“我不敢保证我们是否能用亲戚阿迪的钱将他安葬在东德。”

“完全可以。假定你募集钱以便他的著作有人读……得找个生物学家来审查一下,还得有一位哲学家和历史学家。”

“也许吧。我会与遗嘱执行人着手处理此事。我回头跟你联系。”梅迪说。

我猜想他自己就是遗嘱执行人。

“我要到国外去,”我说,“也许会在巴黎见到肖勒姆。他在辞别信里提到要旅行,筹划马恩的出租车的事情。”

我把罗丁逊小姐的电话号码告诉了梅迪。

“乘协和飞机去,对吧?”梅迪说,脸上没有嫉妒。有他相伴我会很高兴。

我在华盛顿停留,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人商量重新由商业银行向巴西人提供贷款的事。我抽了几小时去了国会图书馆,寻找有关乔基尔森和博戈拉斯的资料。顺路去东德大使馆咨询了一下,然后给我在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的前妻打了个电话。伊莎贝尔是人们最熟悉的播音员之一。三次婚姻之后,她又恢复用她的本姓。有时在欢跃的音乐之后,播出节目主持人姓名时,我会听到她的名字:“请听记者伊莎贝尔·格林斯潘从华盛顿发来的报道。”我邀请她与我一起吃饭。她说不行,可能是为我没有早点从芝加哥给她打电话而生气。她说她会来哈伊亚当酒店与我喝一杯。

相会时伊莎贝尔一再暗示的思想是,人这种动物的心理还未达到平衡。我的理解是,不仅有缺陷的、有病的、发育不完全的人很普遍(顺便说一声,伊莎贝尔既无缺陷,也无病),而且人类中的绝大多数永远也不会心理平衡。他们天生就是吹毛求疵的、烦躁不安的、动辄生气的、浑身不舒服的,他们寻求解脱这种痛苦,而又痛恨找不到解脱的办法。像伊莎贝尔这样的女人,下决心要给人留下完美平衡的印象,却反映出这种令人不快的不稳定。她认为我身上具有她已摆脱的缺点;她以我们越来越显著的分歧作为衡量她进步的标准。她很聪明,自然是门萨[73](高智商)团体的一个成员。在广播中,她是快活迷人的,然而与我在一起时却一向郁郁寡欢,似乎她对自己的“洞察力”一直不满。作为一个全国知名的人物,在节目中向成百上千万听众传播开明思想。塞贝尔是“全心全意的”“投入的”,但作为一个有才智的女人,她心里暗自对这种开明感到痛苦。

她对我谈了芝加哥。在一定程度上,她将我等视为芝加哥。“市政委员会委员们是白色机器,一方面捆住黑人市长的手脚,一方面又一文不剩地花完这个城市的钱。而你,当然,你全明白,你一向都非常明白。你却宁可悠闲地过你的日子。”这天下午塞贝尔有个显著的变化。下午四点多时,她穿得如黎明一样亮丽。她的深肤色是即逝的黑夜。黎明没有香水味。否则两者将非常相似。不用否认,她是一个风姿秀逸的女人,深茶色底色的真丝服装上配着传统的深红色图案。我们相会时,她并不总是打扮得如此风姿绰约。

同类推荐
  • 崇祯大传奇(全三册)

    崇祯大传奇(全三册)

    揭开传奇皇帝崇祯掌权、用权、失权的全部细节!导演尤小刚亲笔作序隆重推荐!政商必读!创业必读!历史爱好者必读!本书作者耗费10年心血,将史料化为精彩纷呈的历史小说,首次完整还原崇祯的传奇一生,让您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深入了解崇祯掌权后遭遇的所有危局、陷阱和诡计,失败的细节、教训和规律。本书作者查阅大量典籍史料,遵循史实,挖掘细节,历时十年,在迄今为止的文学作品中首次还原了一个最真实的崇祯,为您全面揭开历史上最勤奋的传奇皇帝崇祯掌权、用权、失权的全部细节。
  • 海豚人

    海豚人

    宇宙中一颗离地球8光年的死星爆炸,其核聚变的强光摧毁了地球上的人类文明。除了在地层深处和海底工作的人以外,所有的人都死于强烈的核辐射和高能紫外线照射。陆地上的辐射太强了,几乎所有的动物都灭绝了,而海里的鱼类和哺乳类却很昌盛。于是覃想到了用基因技术改进人类。他们养育出了带脚蹼和鼻瓣膜的“海人”。但海人还是无法长期生活在海里。覃培育出了“海豚人”,但艇长无法接受,视其为异类。覃把艇长冷冻起来了。270年后,海人和海豚人遵照覃的遗嘱使艇长复活。看到海豚人的昌盛和海人的弱小,艇长十分不悦,他企图利用核潜艇和灾前留下的武器建立海人的权威……
  • 局外人·鼠疫(全译本)

    局外人·鼠疫(全译本)

    《局外人·鼠疫》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尔贝·加缪的两部小说代表作。《局外人》讲述了一位普通的年轻职员,终日麻木地生活在漫无目的惯性中,某日去海边度假,卷进一宗冲突,犯下案,最后因“他没有在母亲的葬礼上流一滴泪”的理由,被法庭以“法兰西人民”的名义判处死刑的故事,深刻地讽刺了现代法律的虚伪和愚弄的实质。《鼠疫》通过描写北非一个叫奥兰的城市在突发鼠疫后以主人公里厄医生为代表的一大批人面对瘟疫奋力抗争的故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那些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拥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的勇者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的人道主义精神。
  • 系红绳的翅膀

    系红绳的翅膀

    夏至后的月光透过窗棂,一格一格地浮在土坑上。民办教师田来员翻了个身,一明一暗的脸旋即扭曲一下。在田来员看来,这个夜晚很不一般,难缠的日子好像是扭了一下腰身,在梦里头终于有了转折。事物就有了新的生长方向。田来员的梦以一个叹息收尾。叹息倏地从暗处划过来,即便在梦里,那声音也真真切切的。田来员听到了。一声轻叹柔软幽长,像一截儿有年头的麻绳,从梦境深处探过头来,款款地沿着他脖子绕了一圈。于是他哦地叫了一声。他大概觉得从窒息的黑暗里逃出来了,就把手从脖子上放下来,摸索见用枕头摁着的灯绳,叭嗒一下子,拽得惊慌,灯绳齐茬茬断掉了。
  • 一路同行

    一路同行

    五月的一天,陈星擎着伞走在东京迷幻而又多彩的雨夜里,去寻找八丁木街一个名叫鹃子屋的按摩房。几天前的下午,确切地说是陈星来东京的前一天下午,杨洁约他来到单位大楼下面的咖啡厅。杨姐说如果有时间,希望陈星到东京后能替她找到鹃子屋看看孟一鹃,杨姐说她挺想孟一鹃的。杨姐是陈星的同事,也是大学校友,用日语的说法,杨姐是比陈星高几届的前辈。杨姐平素很少求人,一旦求人必是不得已的时候,陈星便答应杨姐,说他会尽力去找鹃子屋,然后把杨姐的问候转达给孟一鹃。
热门推荐
  • 半城繁华半城君

    半城繁华半城君

    是上天的安排,还是命运的束缚,彼此相爱,却又不停的彼此伤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吹不灭的夏日烛火

    吹不灭的夏日烛火

    HE,那年风正好,我们刚好相识于夏天。你说你喜欢上了夏天,我吹着风,笑眯了眼。
  • 九州·海上牧云记

    九州·海上牧云记

    《海上牧云记》2017年11月21日首播,由黄轩、窦骁、周一围等人主演。自牧云笙降生的那一天,灾难就开始纷纷的降临到世间。那一天起,狂雪连下三个月。北方草原被雪覆盖,游牧部落开始向南迁移,终于化成反叛。一年后,南方越州暴雨成灾,无数人流离失所。流民得不到粮食,开始抢掠州县。又三年后,海边地震,有一个小岛奇怪的升起,海啸冲击海边州县,海怪上岸食人。东部沿海两郡沿海千里渔村变为荒滩。人们都说,六皇子牧云笙,是根本就不应该出生的人。天象预示,六皇子牧云笙,他的前程与星河同辉,他将来会开创前人所无法开创的伟业,真正成为天下的主人。只是假如他站到世间权力的顶峰,却会把灾难带给世间,他会成为世人所痛恨的人,众叛亲离,流离失所,孤独终身。他登上帝位之时,也就是天下大乱之日。命运之轮开始旋转,英雄们在四方成长,一切都不可逆转地走向最终。
  • 绿山墙的安妮

    绿山墙的安妮

    《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最甜蜜的描写儿童生活的小说,也是一本可以让家长、老师和孩子都能从中获得感悟的心灵读物。加拿大女作家蒙哥马丽以清新流畅、生动幽默的笔触,讲述了纯真善良、热爱生活的女主人公小安妮,自幼失去父母,十二岁时被人领养,但她个性鲜明,富于幻想,而且自尊自强,凭借自己的刻苦勤奋,不但得到领养人的喜爱,也赢得老师和同学的敬重和友谊。
  • 神的观察者日记

    神的观察者日记

    远古的神明化身凡人开始观察世界我是观察者亦是整个世界的仲裁者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决定世界命运的轮盘再一次转动起来
  • 叶哥的传奇人生

    叶哥的传奇人生

    十七年后,他拖着残垣断壁般的身躯低调地回归华夏,就如同一个漂泊浪子一头扎进了母亲的怀抱,一段让苍天敬畏,让大地颤抖,让世界疯狂的传奇人生从这里开启...完本作品《重生最强特种兵》250万字,人品保证,请读者朋友们放心收藏,阅读。
  • 布洛陀经诗:壮族创世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布洛陀经诗:壮族创世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布洛陀经诗》是中国壮族民间古籍之一。一般认为成书于明代。它共有八篇,序歌、造天地、造人、造万物、造土官皇帝、造文字历书、伦理道德、祈祷还愿等。它唱诵壮族祖神布洛陀创造天地万物,规范人间伦理道德,启迪人们祈祷还愿消灾祛邪,追求幸福生活。这部经诗贯穿着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意识。《布洛陀经诗》各篇都可独立成篇。
  • 仙界大军阀

    仙界大军阀

    “皇弟,你活着,朕这位子坐的不安!”“若陛下坐的不安,臣弟愿为陛下解忧!”“何解?”“你下来,我上去,我来做帝王!”君要臣死,臣为何要死?你要我亡,我便揭竿而起,登临九五!
  • 渴望

    渴望

    阿淘深深地低下头。阿龙一直在瞒着他,可他何尝不是在瞒着阿龙呢?他想起那根紫色碎光的水笔,在太阳光下荧荧地闪着光,晃了人的眼睛。而且,阿龙的爸爸是不可能给他买那么多玩具的,怎么可能呢?那灰色的蜻蜓在天上飞,他爸爸连看都不看一眼——大多数时候,他都当阿龙是个可有可无的人。他是他的爸爸,怎么能对阿龙不抱一点希望呢?他们都失望了,无论是阿龙还是阿龙的爸爸,他们从彼此的身上看不到一点希望的影子。
  • 谁来填我半生闲

    谁来填我半生闲

    佛曰:世间万物,皆有因果。因果循环,皆有定数。当初跟随师父慧尘离开隐山寺就是慕雨种下的因,如今已逾数十载,慕雨即将得到他应得的果,但是谁又知道得到的是果,还是要种下另一个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