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19200000009

第9章 穿胸人

在海边要经常弓着身子走路,因在这里直着身子是走不动的,海风会把上半身吹弯,就像吹弯一棵麦苗。站在礁石顶上,迎面而来的风会把人吹落,落地时轻飘飘,毫无损伤,因为有风垫在脚下,稳稳托住了鞋底。海边降下的一阵雨都是横着飞的,地上落的水迹也是长条的,沙滩被划出了条状斜纹,这些斜纹指出了风来去的方向,飓风使雨滴难以落地。我童年时代所见到的这些雨水的形态并非垂直滴落,而是四处飘散,和冬日的雪片竟有了相近之处。

那些年,海风改变了很多事情,包括我们躬身走路的姿势、向后倒伏的头发,从船上旋转着落水的鱼筐,乃至海边歪斜的树,在半空中和风僵持着的鸟儿,所有的一切都带有了风的性格。人们恨不能在胸口开个洞,好让风穿胸而过,把迎面而来的冲力破解掉。

古老的传说里还真有这样一个穿胸族。族人胸前都有一个大洞,这个大洞洞穿了整个上半身,洞的内壁则是光洁的皮肤。穿上衣服,胸前难免塌陷进去,有碍观瞻,他们后来干脆把这大洞露出来—做衣服时在前襟、后襟分别裁出两个圆洞。

该国的裁缝店里,总是堆着小山似的圆形布片的下脚料。这些布片的边缘光滑,由一种圆筒形的锋刃一次性裁出,故而形状分毫不差。后来这些下脚料被装饰了一圈花边,都给改成了坐垫,远销到岛外。这一项生意的兴旺,让岛上的裁缝们个个红光满面。

穿胸族的人民是典型的渔猎民族,这胸前的大洞自然是久居海边的缘故。海风在他们身上寻找通道,久而久之竟然洞穿了前胸。这并非一日之功,但也足以证明那些年的风真是太大了。有了胸前这个大洞,海风吹在胸口时都漏掉了,他们在风中便能穿行无阻。

许多年后的今天,每当走在海风中,便觉呼吸困难,浑身血气翻涌,每迈出一步都要付出努力。这时我总会想起健步如飞的穿胸族的人。海风穿过他们的身体,变成了浑圆的风柱,经过裁剪的风变得更加急躁,出离穿胸人的身子时发出骇人的长鸣,以至于后来产生了一种耐人寻味的错觉—人们都误以为这尖锐的长鸣是穿胸人发出来的,所以穿胸人又有了“擅鸣”的名声,在东海的渔夫当中口口相传。其实穿胸人最沉默寡言,对坐终日也难出一言,只有进入他们的生活之中,才会发现真相。

穿胸人出门时,族中的尊者由两个仆人抬着。仆人用一根长棍穿过尊者胸前的大洞,像抬轿子一样把尊者抬起来。一路之上,尊者闭目养神,甚至还能睡着,可见其没心没肺之率性随意,也能看出其胸腔内筋骨的强劲,足以承担自己一身的重量,也可以对付长棍的硌与压。

一主与二仆所组成的“卅”字形队伍在我们面前颤巍巍走远了。尽管你对穿胸人的存在尚存疑惑,但看到他们的出行方式,或许会打消不少人心中的疑虑—穿胸人的社会毕竟与我们有相近之处,甚至是相去不远。穿胸人或许和我们同根同源,是我们远在海外的另一血亲。

人们尚不了解的是,穿胸人的胸口还可以贮存各类随身物品,是最为便捷的随身储物箱。尤其是热天脱下上衣时,可把衣服团成一团塞在胸口的大洞里,填满了胸前那巨大的虚空。这时穿胸人看上去更像一个完整的人—他的心胸里充斥着一团受到挤压的衣衫,密集的褶皱与纷繁的歧路。受其影响,穿胸人这时也感到胸中愁闷,似有愁肠百结,却又无从发泄。直到这力量大到无法忍受之时,他才想到把那一堆衣裳掏出来。气流进入胸中,他才觉心胸为之一畅,阳光也再次照到了他的胸中,令他感到胸腔内一片暖洋洋。

作为渔猎民族,他们出海捕鱼时也把渔网塞在胸中。走出家门时,只需空着手,便可轻轻松松去海上。当他们划着船来到海上,在海湾里下碇,然后从胸口拽出一团网来,迎风一抖,就变成了一张遮天蔽日的大网。海里的鱼虾看到有人从身子里取网出来,顿时受到惊吓,纷纷昏厥在水中。穿胸人此时出网,正可满载而归。后来鱼虾见多了穿胸人,也便熟悉了,不再受惊吓。穿胸人仍有鱼可打,却比当年要少得多了。

许多年以后,也有不少穿胸人撇开渔网,并开始豢养鱼鹰,用鱼鹰来协助捕鱼。经几个聪明人的实验成功后,几乎所有的穿胸人都养起了鱼鹰,少则三五只,多则十几只。穿胸人的身边又多了振翅的鱼鹰。

在开春那些日子里,海上渔汛不断,鱼鹰在这时正可大显身手。在去海边的路上,穿胸人拔腿疾奔,鱼鹰们就挤在穿胸人的胸中取暖。这些蜷缩的鸟使穿胸人感到心头微温,几只鱼鹰还不时从他的胸口探出头来,打量着周围的一切。他的脚步也在不觉间加快。在他胸中,有好几个心脏在跳动,这令他气喘不已。

到了海上,穿胸人选取一块凌驾于海面之上的礁石。站定身形后,穿胸人开始拍打胸口,胸中的鱼鹰听到号令,就扑棱棱飞出,径直冲进海里。海面上炸起一朵朵莲花,随即又委顿为水。

这些鱼鹰看上去仿佛是穿胸人身体的一部分。在不明就里的外人看来,这分明是穿胸人自身发生了某种不可思议的裂变。可穿胸人仍站在礁石上,脸上毫无痛苦可言。

在鱼鹰飞走的刹那间,穿胸人受到那些翅膀的鼓荡,在礁石上不由得身形一晃,双手挥打着鱼鹰们留下来的羽毛。他刚把这些鸟羽挥开,鱼鹰们已经叼着大鱼飞回到礁石上。穿胸人开始忙碌,得鱼之后又把鱼鹰收回胸中。这时他的胸前湿漉漉的,鱼鹰身上流下来的海水,使他胸中一阵彻骨的寒冷,只得默默用体温烘干,这是他捕鱼所要付出的唯一的劳动。

在回去的路上,穿胸人的胸中搏动不已,繁复的挤压和颠簸带来了稍许气闷。在他内心深处,隐隐传来几只鱼鹰粗重的喉音,气流与息肉的震颤,发出低沉而湿重的节奏,仿佛是一些低沉的叹息。

胸口的异样令穿胸人停下了脚步。彼时他已走下礁石,来到了海边的沟汊地带,一丛丛贴着地面生长的紫红色小叶植物更增添了他心中的烦闷。他停下脚步,以手抚胸。令他感到惊讶的是,往昔的空洞已不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团团扭曲的实物在左冲右突,内中夹杂着翎毛、趾爪和骨质的长喙,以及若隐若现的鱼腥、海水蒸腾的热气,一时间难以分辨这许多物什。他胸口一阵翻滚,咬紧牙关才勉强恢复镇定。

那时节,他在自己的胸中经历了一场战斗,闪念间胜负已定。

在回家的路上,穿胸人平生首次感到了胸中郁结,那些无忧无虑的岁月便一去不复返。他忍不住朝天发出了一声长啸,四野震荡,一个穿胸人的少年时代就此结束了。

穿胸人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许多年前,徐福率领庞大的船队东渡,去寻找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船离岸不久,就来到一片不知名的开阔海域。船队一字排开,趁着海面平静之时急急赶路。

船行不多久,他们就遇上了风暴。风从对面吹来,事先毫无征兆。徐福的船队在风中阵脚大乱,眼看就要互相碰撞。徐福出现在主船的船头坐镇指挥,这才稍稍缓解了水手们的慌乱。就在这时,徐福忽见一条大船从对面驶来。这条船与徐福的主船大小相当,所不同的是,该船的船帆正中有一个圆形的大洞。徐福透过帆布中心的大洞看到了远处海面上盘旋的黑云,以及上下腾跃的浪头。这怪异的帆轻而易举地化解了大风,在风暴大作的海面上穿行无阻。船头站立一人,直愣愣地望着徐福的船队,在风中纹丝不动。向他喊话,他也全然不觉,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

这个人的出现引起了船队的莫大恐慌。眼见他的船就要冲过来,徐福张弓搭箭,朝那个人射了一箭。箭镞破空而去,洞穿了那人的前胸。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支箭就像被吸入了无尽的虚空,明明射中,却丝毫不起作用。原来那人的身子是前后贯通的。那支箭穿过那人的身体后,又向前飞了一段距离才落进海中,却根本没有伤到那个人。他还是站在船头,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他的从容与镇定却令徐福一行人大吃一惊,再也不敢举弓去射,只是盯着他不放。徐福心中惴惴,生怕这个来路不明的怪人忽然还手—恐怕没有人能够抵挡得住。

这条诡异的大船与徐福的船队擦肩而过时,所有的人都没敢做声。他们真真切切地看到,对面船头上那个人的胸口洞穿,衣服的前后襟也裁出了两个大洞,呼啸的风声在他身体里穿过。那些风动作熟练,就像灵巧的花豹穿过火焰腾跃的铁圈,毫无滞碍。那个怪人看了徐福的船队一眼,然后匆匆赶路了。他的船和徐福走的是相反的方向。

待那个怪人的大船走远,徐福忍不住对左右感叹道:像这样胸怀坦荡的人,如今真是少有了。

同类推荐
  • 船山思问录

    船山思问录

    王夫之对心性之学剖析精到,有极浓厚的宇宙论理念,建构了集宋明思想大成的哲学体系。《船山思问录》以民国二十二年上海太平洋书店排印《船山遗书》本为底本,对其进行了解读,包含内篇和外篇两部分内容。
  • 古代战役

    古代战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战役》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古代战役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先秦时期的战役、秦汉时期的战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役、隋唐五代时期的战役、宋元时期的战役、明清时期的战役等。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Ⅲ):天地经法探由来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Ⅲ):天地经法探由来

    人类对时间与空间的探索由来已久,那些地球上的自然奇迹和地球之外的星辰,都给了人类无限的探索空间。是谁提出了北斗七星呢?又是谁第一个提出一年365天呢?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准确的知识、精炼的文字,为你讲述天文经法知识,让你在轻松阅读的同时,沉醉于历史的海洋,享受丰盛的知识快餐。
  • 舌尖上的西北

    舌尖上的西北

    本书“陕西小吃小识录”这一章节,其中包括了数十种著名陕西小吃的风味特色、历史由来、制作技艺和逸闻趣事种种,风格犹如古人笔记体美文,文字凝练,内容丰富。读来妙趣横生,悦目赏心。第3至19章节是贾平凹先生散文中涉及到陕西各地食文化的精彩篇章。其中有贾平凹对故乡美食的回味,对其行迹所至的陕西各地美食的精彩描述,虽然笔墨不多,但已是色香味具出,令人神往。第20至27章节的题材上则是一种放大的对食文化的解读,但凡入口品食者如烟、茶等等都算入其中,这些文章更有一种对食文化形而上的阐释,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理思考和人生感悟,空灵博大,韵味悠长。
  • 庄子一日一讲

    庄子一日一讲

    本书充分吸收和阐释了庄子关于“自由、无为、生死、智慧、养生、有用与无用”的思想,尤其是对庄子的人生哲学进行了平实而深刻的阐述。本书可以被看作是一本了解和理解庄子思想的极有价值的文化读本和参考读物。
热门推荐
  • Millions of cats

    Millions of cats

    Winner of Newbery Honor,Wanda Gág's timeless tales tells of an old man who sets off in search of a beautiful cat to bring home as a companion for his m.pgsk.com instead of one cat,he comes back with"Hundreds of cats,thousands of cats,Millions and billions and trillions of cats"…
  • 云散即烟

    云散即烟

    “你有没有见过黎明的第一朵白云呀!”颜云烟抬起头问他。“第一朵白云?应该没人会想这个吧!”“是吗?”………………“你知道为什么看不见黎明的第一朵白云,因为它化成了烟,随风飘走了,看不见了,我也想化成烟……”女子闭上了眼,面带笑容,十分安详的样子……
  • 小反派逆袭之路

    小反派逆袭之路

    穿越到异世,却是一个家世好,天赋高的反派高富帅,貌似还得罪了主角,柳枫表示有点慌!不过,当自己的金手指到账后,柳枫却又充满了信心:"我就不信我堂堂一个带着金手指的穿越者还对付不了一个土著主角!"PS:本书黑暗文,无女主,后期越来越黑暗!欢迎加入小反派逆袭之路书友群,群聊号码:838109425
  • 大宋西门笔记

    大宋西门笔记

    “大哥!此乃何物?”端王赵佶弱弱的问。“此乃SCAR也!”西门庆抱着迷彩涂装的scar突击步枪臭屁的说……“死~嘎!!!”“嗯~指谁谁死~”“666……”QQ书友群882873123
  • 神级果实系统

    神级果实系统

    【热血爆笑搞事文】三大神级果实:自然系:太阳果实超人系:毁灭果实动物系:幻兽种,人人果实(魔王形态)结果,这个不正经的系统竟然给了这样猥琐的任务。(S级新任务:潜入九蛇岛,盗取女帝汉库克的私人物件!)卧槽,这真她妈够无耻的!不过……我喜欢!嘿嘿…
  • 从你的青春打马而过

    从你的青春打马而过

    故事的开始,井井是个不起眼的初中女生,她没有显赫的家室和傲人的外表,但是她拥有着看上去坚不可摧的友谊和懵懂青涩的爱情。可这一切却在初三的上半学期开始发生了巨大变化,兔子与她之间的幸福被一些大大小小的琐事所破坏,那么他们的爱会不会被磨灭呢?保罗、小C是她从小到大的好闺蜜,这看似相濡以沫的友情又会因为谁而变得越来越远?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身边的人一个个都经历的重重蜕变,最终究竟会落得什么样的结局?在这个青涩懵懂的季节,请叫我带着衣角的风,从你的青春,打马而过。
  • 串雅内外编

    串雅内外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是异界大神豪

    我是异界大神豪

    外门弟子梁羽凭着特殊印记“小鸡啄米图”认祖归宗。谁知自己竟出生在一个拥有庞大势力的上古家族,且还是家族唯一的继承人。为了弥补梁羽,家族倾尽全力——“少爷,这里是一千块灵石,当作这几天的零花钱,还有五十斤灵草,灵丹。家主吩咐,这钱如果三天内用不完,灵草,灵丹三天内吃不完的话,就不要回去了。”“少爷,这是三百本玄阶上品的功法,你且先练着,不够在问我拿。”“少爷,你此次前去西天,路途遥远,族内派了五百名高手。”……面对望子成龙的家族,梁羽一拂衣袖,一本正经道:“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不能让金钱腐蚀我的灵魂。我不想做富一代,更不想做拆二代,我只想安静的做个美男子!”PS:这是一本神豪流+玄幻的小说,不喜勿喷。
  • 厨房新手做菜秘籍

    厨房新手做菜秘籍

    本书为介绍做菜入门书,从材料的选购和处理到最后的掌握和驾驭菜肴,作者将多年来的烹调心得通过最简单的文字叙述给读者,让青涩的新手也能轻松做好菜。本书共分为酱汁调味料篇、饭粥篇、蔬果篇、肉类篇、熬汤篇、素食篇、熬汤篇等七章。
  • 贵族之家·前夜(智量文集)

    贵族之家·前夜(智量文集)

    屠格涅夫的全名是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他生于公元1818年,死于1883年;俄国彼得堡大学哲学系语文专业毕业,又曾在德国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历史、希腊文和拉丁文。他在19世纪中期俄国剧烈的政治思想斗争与冲突中,属于自由主义派别,他反对农奴制度,却不赞成当时俄国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观点,他寄希望于自上而下的改革。然而,由于他对广大农奴和下层劳苦大众的深厚同情,以及他的文学天赋,他的作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俄国社会的现实,受到广泛的肯定和喜爱,即使是沙皇政府和主张暴力革命的人士,都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位伟大的作家,欣赏他优美的文笔,并且赞赏他的人道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