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36900000006

第6章 乡土篇——为有源头活水来(5)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崔云山一生中喜欢唱戏,也喜欢用戏剧里的台词来参悟自己的人生之路。但是崔云山也深深懂得,人生不是完全按照舞台上的原则来办事的,我们的生命虽然短暂而且渺小,但是所处的这个伟大的社会,却正是由人们自己所创造的。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崇高的任务,那就会给我们带来无上的快乐。正是在生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自己的生命意义和自己心灵的归宿,所以才使得我们活得充实而富有激情。回忆起自己走过来的历史,崔云山很在乎、也很自豪他在县上独立团那一段日子。

1970年3月,春节刚过不久,有一天崔云山接到一纸文书。经大渠武装部的潘部长介绍,公社调他到县里独立团去担任会计。马斯洛曾经有一句名言:“在我们的人生中,最艰难的是选择。思想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崔云山的人生轨迹,就是这段格言的最好注脚。他的这一次选择,使他迈出了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步,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离开了李店铺村,离开了乡下这片土地,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

独立团与正规部队无关,是指民兵队伍里的组织,属于县武装部管理,一共200多人,除了日常军事训练外,还要轮流到运城电厂去卸火车、装煤炭、拉煤灰、搞运输,为独立团创造收入,支撑团里的一切费用开支,劳动强度非常大。而崔云山既要管好财务,还要照料好这些人的吃喝拉撒睡,整日里忙得双脚打着屁股跑。不过新的生活环境,也给他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至今还记得他们曾经在安邑水库捞鱼,捞到许多条一米长的鱼,像猪肉一样厚,现在回想起来,很有意思……

是金子就要发光,这虽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却也是一句至理名言。崔云山干过保管,当过记工员,又做过大队的会计,干起工作来当然是轻车熟路。加之他虚心好学,很快就将工作做得风生水起,受到了独立团上上下下的好评。崔云山在当年排演的几部戏中,最喜欢的是《一颗红心》,这部以临猗县模范饲养员王传河事迹为原型的革命现代戏,至今对崔云山都有深刻的记忆。尤其是许老三那种公而忘私,不计名利的人格品质,成为他铺垫善良人生的一块基石。即使现在崔云山唱起戏来,也多是“探槽”那一段唱词。

2015年清明节后一天,崔云山的办公室,当年独立团的老连长李勤友也在,提起当年往事,这位已将近耄耋之年的老人站了起来,连连夸赞道:“崔云山这人作风正派,工作认真,办事热情,为人厚道,财务上从来没出过差错,后勤工作也做得有模有样,被大家誉为‘红管家’,还出席过县里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哩。”说来大家也许都不会相信,在那个即使你有钱也买不到东西的岁月里,独立团属于半军事形式的单位,比照部队的物资供应,有钱有物,根本不用为衣食住行而犯愁。而崔云山担任的角色,既管钱又管物,可以说是一个关键的岗位。他知道这是领导对自己的信任,所以在工作中更是兢兢业业,小心谨慎,即使监管他们的县武装部陈参谋,几次三番主动提出来,说小崔呀,你整天这么辛苦,家离得也不远,我给你批些白糖,面粉等东西送回去。崔云山连连摆手,似乎像被蜜蜂蜇了一样,从来没有拿过一点东西,也没有借机送过他人。

那是一个现在的人们根本不能够理解的时代,真正的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风尚,小偷会被五花大绑游街示众,有男女作风问题的挂着两只破鞋游街。“政治清明”得有时候让人感到恐惧,为了所谓的“派性”斗争,夫妻常常反目成仇,兄弟也会拔刀相见,每个人都纯粹的像一个玻璃人,根本没有什么隐私可言。为了证明自己对革命的忠诚,人们不断地用毛主席语录对照检查自己,动不动就背诵“老三篇”,要敢与灵魂深处闹革命,狠斗私心一闪念。就是在互相批评中,也是短兵相接,刺刀见红,比孔子“吾日当三省吾身”的教诲,还要深刻好几分。比如:当你路过玉米地时,心想掰几穗玉米回去煮煮吃该多好,但就仅是想法不正确,也会在斗私批修会上检讨出来。

其时对“好人”的奖励,大多是一张奖状,重一点的也就是一个镜框,至多是钢笔、笔记本之类的物质奖励。至于对有突出贡献的模范人物之类,则会经过层层研究审查,输送到县直单位工作,即所谓被誉之为“跳农门”。崔云山在独立团的表现,再次得到了武装部和上级机关的充分肯定,独立团解散后,县里决定调他和张天理到县政府的市场管理办公室,也叫作“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即工商局的前身,去做一名正式的国家干部。但是好景不长,因为两个月后,那一批人员中有个姓李的虚报了年龄,被上级部门查了出来。结果一个老鼠坏了一锅菜,他们那一批的15个招工指标,一夜之间全部被泡了汤。

按现在的行为规则,当事人总是要讨个说法,一人之恶行,怎么能祸及他人呢?但是那时候不行,领导的嘴巴就是行政法规。可见有时候,人生之路尚不如弈棋,输了不可能让你再重来一局。崔云山一声长叹,又回到村办小学,当了一个民办教师兼事务长。正像村里的土话,这一回真是一头脱胆两头空。好在面对挫折,崔云山没有伤了什么元气,而是更加勤奋。半年后,他被调到大渠公社机耕队,担任保管员和事务长,管物资、管油料,又干起了老本行。1973年11月,机遇又一次光临了他,由于李店铺村管辖权的变更,崔云山也从大渠机耕队调到镇水工队后又调到镇机械厂担任会计,厂党支部成立后,又兼任支部组织委员。

机械厂的铁哥儿们

运城镇机械厂,其旧址大约在现在的新百货大楼那里,是从东城办事处那里迁来的。那时候完全是行政命令,领导高兴了,头脑一拍,单臂一挥,那一片土地就是你的厂、他的店的地址,长短方圆由你们自己去定。机械厂的新址就是这样来的,不过搬迁却是自己的事情,最先进的运输工具,就是找来搬运社的骡马大车。领导职工齐心协力,人拉肩挑,发扬大庆干打垒精神,吃的是白菜汤,住的是露风房。不过最大的困难是工厂没有成型产品,到处找米下锅,常常是有上顿没下顿,极大地影响了职工们的士气。作为厂部会计和支部委员,崔云山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厂里资金紧缺,自己又没有技术,如何来破解这个难题呢?

学会把握,懂得感恩,这是崔云山人生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在他看来,世界上没有哪条路是绝对的平坦,也没有哪条路是绝对的崎岖,就像转角一样,要是没有进入转角之中,就永远都不会知道转角后面的景色如何,永远不知道转角后面是什么样的一个世界,所以我们要懂得把握住手中的机会,不要轻易将它放掉。然而言之易而行之难,崔云山人生的成功之处,就是在于他不仅懂得,而且把握住了每一个机会,没有让它们轻易从身旁流过。要把握机会,做事到位,必须拥有一种强烈的责任心,也就是说,要把事情做到最好,光尽力而为还不够,还必须要全力以赴,最好是破釜沉舟,不遗余力。

在毛泽东时代,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虽然还没有改革开放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治国理念,却有着用毛主席语录鼓舞士气的优良传统。崔云山是个大局观念很强的人,不只是人家要他做才去做,而是发现了问题症结就抢着去解决。他经过一段对形势的观察与思考,觉得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职工们失去了自信,对前途充满了疑惑。大家消极怠工,互相猜疑,偷做私活,一门心思想占工厂的小便宜。找到问题的症结后,他主动寻到厂长办公室,谈了自己的看法,就是从思想教育抓起,得到了厂长的大力支持。于是崔云山紧锣密鼓,采取各种措施,就是要在全厂树正气,凝人心,聚人气,弘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

在崔云山的人生词典中,他认为最应该感激的是“磨难”二字。因为有磨难,才会逼迫我们产生思索,才会逼迫我们变得明智,也才使得我们练达成熟,从而有所发现,有所进步。继而会焕发出明智练达而又富有创新的精神,也才使得我们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生命变得不同凡响。这是一个很有意境,也很有说服力的见解,由此可见,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首先必须具备深刻的哲思与觉悟。也许正是这样,崔云山才会深有感触地说道:磨难既然有着如此深刻的启迪意义,我们何不把它看成是一种对人生的考验,对意志的一种磨炼呢?

崔云山针对厂里的实际情况,深入到车间第一线,了解工人们思想状况,掌握生产进展动态,将毛主席语录“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写在厂部和车间的黑板上,组织党团员和积极分子进行学习。而且把车间里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收集起来,写成稿件进行广播,让问题在自己这儿解决。经过一段努力,歪风刹住了,正气起来了,机械厂革命朝气蓬勃,生产蒸蒸日上,很快就走上了正轨,迎来新的契机。

不久前的一天,崔云山专门把当年的老厂长王伟和一批同事召集起来,提起机械厂这段往事时,王伟满怀深情地说道:“在那个困难的日子里,确实应该感谢我这个老搭档崔云山呢,是他帮助企业走出了困境。你们根本想象不出当时的情景。一片荒地,几座厂房,牛毛毡搭建的房子漏风漏雨。硬是崔云山这个党支部委员,把大家的心拢到了一块。”崔云山接过王伟的话茬说道:“真应该感谢在机械厂那一段的日子,在那里我得到了良好的锻炼,也增长了不少的知识,更结交了一批朋友,对我以后的事业发展很有帮助。”听了崔云山这样一番话,大家你一言他一语地议论起来,通过这些片言碎语,我们逐渐又勾勒出了机械厂当年的情境:

人们在困苦的日子里,不仅仅是需要物质利益,更重要的是要有精神支柱,要有一种向心的力量。经过他们一段日子的整顿,机械厂的小环境得到了一定的好转,但是崔云山并没有感到轻松。他知道做政治工作宣传只是一张皮,治标不治本,解决职工们的实际困难才是瓤,才是问题的关键。所以他在做好政治工作的同时,积极解决职工们的实际困难。先是在空地里修建了一个羽毛球场,让年轻人有了锻炼身体的活动场所;接着又办起了职工食堂,解决了大家吃饭难的后顾之忧。

为了丰富职工们的文化生活,在崔云山的号召与组织下,这个只有四五十人的小工厂,居然成立了一个业余剧团,排起了现代戏曲《三世仇》。崔云山既是导演,又扮演戏中主角“王老五”,席凤珍扮演“三奶奶”,张高朝扮演“王二爷”。大家白天正常工作,晚上排练,虽然很辛苦但是都很开心。后来在县人武部礼堂进行公演,受到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赞扬:没想到机械厂,还有这么一批多才多艺的员工,人真是不可貌相呀。对于这件往事,当年的供销科长张联喜感慨地说道:“那时候的风气正,人也好。厂里排戏,借道具的差事就落在了我这个跑外交的身上了。我到那些文艺单位去,虽然不认识,但是却都很热情,只要有就都会慷慨解囊。说实在的话,要是放在现在这个年代,我真不敢保证事情能够办得如此痛快。”

在那个文化生活极度匮乏的岁月里,喝酒也许就是最好的娱乐方式,崔云山说,真还应该感谢张联喜呢,他是我们几个人喝酒划拳的“师傅”。每到星期天晚上,几个人轮流坐庄,从城里头买点菜,打些散酒。喝多了也不论身份地位,谁表现不佳,大家便四处追着他。逮住后,有人捏鼻子,有人往嘴里灌酒,直到被灌者四下求饶方才罢休。好在星期天放了假,上夜班的也没有几个人,他们几个所谓的“头面人物”在厂部里闹腾,也不会有什么“有伤大雅”的花边新闻。也就是在那一段日子里,崔云山与王伟、张联喜、张高潮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了无话不说的酒友,隔三差五地聚在一起,以小酒来解心烦。

这些当然是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只能算门后头耍拳,提不到桌面上的事情。不过酒精的效应,使他们几个变成了“铁哥儿们”,表现在对企业的工作上,几个人更是齐心协力,风雨同舟,不敢有半点马虎。崔云山作为会计,除了做好支部委员的政治工作外,也一直把加强工厂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放在重要位置。尤其是厂里的财务工作,他更是千方百计查遗补漏,从成本核算入手,建立厂部、车间两级核算制度,严把产供销的关键环节,从而节约了成本,增加了企业的利润。1977年在全县的“赛帐”活动中,崔云山又一次获得了“红色会计”的称号,得到了企业与社会的肯定。

不过人常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世上也没有永久的聚会,再美好的时光,都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成为人生的记忆。五年以后,因城镇体制的变化,运城镇机械厂遭到解散,员工们被分到了四个城区办事处的企业里。崔云山先是到了西城造纸厂,1979年又被提拔到运城社队企业办担任了会计,成了脱产的管理干部。随着岁月的流逝,大家也都相继步入了中年时代,生活的重负和创业的艰辛,让大家根本没有时间去回首过去和环顾他人。在以后的岁月里,大家各奔东西,自顾生计,直到30多年后的2006年,在崔云山的召集和组织下,当年机械厂的职工们又凑到了一起,实现了一次大团圆。

时代不同,人们追求的东西也不同。20世纪的友谊中,没有丝毫的铜臭与势力成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没有今天这样的复杂与胶着。大家开开心心,快快乐乐,上班干工作争先恐后,较着劲儿互不相让;下了班玩个扑克、下个象棋,最刺激的也就是“打个赌”什么的。有个叫杨根臣的车床工,性格开朗,喜欢和人打赌。有一次,他和崔云山打赌说:“你用一斤油炒20个鸡蛋,我都能吃下去,输了我请客。”崔云山也是一个豪气的人,当即用半斤油炒了12个鸡蛋。杨根臣开始还喜眉笑眼,吃得津津有味,结果吃到了一半,就实在是吃不下去了。结果把在场的十几个员工,请到铁路饭店吃了一顿。

我曾经看过他们相逢时的录像,那场面确实让人感动。大家欢聚一堂,畅所欲言,四个“哥们儿”又模仿当年的情景,猜令划拳演练了一番。只是好汉不提当年勇,酒量也已不可同日而语了,才觉得岁月过得真快,相聚的日子会越来越少。在崔云山的提议下,机械厂的老人手们开始每年相聚一次,为方便大家来往,他还特意制作了一个通讯录。平日里谁家里有个红白事,都互相通个气走动走动,也不枉曾经共事一场。还是那个杨根臣,2014年突然病逝,崔云山立即通知大家前去吊唁,他自己则忙前忙后招呼了好几天,圆圆满满地把杨根臣送到地里,才觉得肩膀上卸下了一副沉沉的担子。

同类推荐
  • 和工人同志们谈写作

    和工人同志们谈写作

    《和工人同志们谈写作》讲述的是老舍先生和工人同志们介绍的一些写作方法、写作技能和特点等内容。
  • 述而批评丛书:在结束的地方开始

    述而批评丛书:在结束的地方开始

    文学走向边缘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获得了一种更接近自己本质的机遇。上海极具潜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浪潮。上海极具潜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浪潮。上海青年评论家的一次集体亮相。从王安忆、格非到路内、张嘉佳,从非虚构写作、乡土文学到新媒体写作热潮,21篇文章是作者对当代文学作品的私人阅读札记,也是她面对当下广泛文学现象的回应与反思。《在结束的地方开始》是项静针对当代文学作品与文学现象的评论文集,也是她的第三本评论文集。书中收录的21篇文章大部分在2014—2016年间完成并发表,集中展现了她近年来在文学上的思考成果。书中内容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散文随笔形式的作家论,二是偏向历史与乡土写作的宏观层面评论。其中多数文章都是以某一具体作家作品为切入口,如路内、格非、张嘉佳、王安忆、林白、于一爽等,进而就相关话题展开的横向思考;也有从宏观问题出发对某一作家群体的集合讨论,如80后作家群体、非虚构写作者、新媒体写作等。
  • 如何阅读欣赏套装(全集)

    如何阅读欣赏套装(全集)

    美国备受欢迎的文学公开课教授托马斯·福斯特的作品,《如何阅读欣赏套装》共3册:《如何欣赏一部电影》《如何阅读一本小说》《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二十堂课梳理电影的各种元素,带我们踏上欣赏电影之旅;读懂小说的22个法则:读懂一本小说,就是多活一次人生;迈向文学探索之路,找到“蘑菇”,是多么容易且富有乐趣,旅行的目的绝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单纯,吃一顿饭也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雨雪天也不是天气预报的问题。这些文学中隐而不说的含义,借助作者阅读文学的3件法宝、20多个小诀窍、300部作品的赏析,丰富你的阅读体验!
  • 一千瓶酒的英雄与一个酒壶的故事

    一千瓶酒的英雄与一个酒壶的故事

    《一千瓶酒的英雄与一个酒壶的故事》是著名汉学家顾彬近几年在《南方周末》《羊城晚报》《北京青年报》等中文报纸期刊上的专栏散文合集。顾彬喜欢用中文写散文,他的散文有他自己独有的风格,他自己一直在追问语言,这部集子可以看到他对于汉语的探索与感觉,是很新鲜的东西。文集分为三个部分:爱情,女人与记忆;对一个外国人来说;我的信仰是爱。可以看出顾彬的人文关怀,同他的《汉学的迷思》形成了硬朗与柔软的呼应。
  • 黑白斋序跋

    黑白斋序跋

    本书收入作者为40多部文学作品写作的序跋。包括“好汉不提当年勇——序刘林小说集《桃子脸,弯弯眉》”、“魅人的梦想:星空乡愁与航天文学——序李鸣生长篇报告文学《飞向太空港》”等。
热门推荐
  • 帝姬嫡女

    帝姬嫡女

    前世她是世界顶级雇佣兵。这世,她很傻,也很丑,偏偏却是上北国及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再次睁眼,却是国破家亡之时,而元凶尽是她的夫君。她是左西国太师弃女,丑陋,懦弱,是她的标志。数月后,她机智,狂妄,彪悍,只因她已不再是‘她’!她不想要挣什么,可所有的麻烦的找上了她。唯有他,英雄救美,甜言蜜语,温柔至极。直到他的利刃淹没在她的身体之中,她才知道,他的爱从何而来!
  • 师为君倾

    师为君倾

    前生亦后世一生一世一双人共看繁华落尽共享世间柔情
  • 姻缘劫:鹦鹉郎君有点坏

    姻缘劫:鹦鹉郎君有点坏

    这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旷古奇恋,四个人的情仇恩怨,五个人的爱恨痴缠。他们是天定姻缘,却在一次“即兴”阴谋的算计下离别千年。安逸:说好的,寻你不畏千山;约好的,千年后再续前缘!孟雪晨:如果等待千年,能得与你比翼双飞,哪怕你已不再为我族类,我愿堕入轮回,让思念凝为一滴,不会干涸的泪水!孟雪松:守护千年,只为看你穿上红嫁衣,成为别人的新娘……徐长平:你若坚持红杏出墙,我必令你情深成殇!
  • 白玉成霜

    白玉成霜

    一个车祸穿越的少女,在河边发现了一个奄奄一息眉目玉琢的少年。一个心地至纯,一个天煞孤星。少年温润貌美,气质如华,倾城无双,失去了记忆与她相濡以沫。但是,背后的秘密如豺狼虎豹,一步步将她吞噬。原来,他是她的劫……————————我在河边捡到了白钰。那时候他只是一个笑得温润的翩翩公子,一身白衣,眉目如裁,立在江边,比天上蔓延一片的火烧云还要好看。那时候他只是我的白钰,我一个人的白钰。我很想他。————————他蜷着身子,痛的说不出话,怕得瑟瑟发抖,走丝秀丽针脚绵密的厚靴子在他面前走来走去,踢得地当当作响,有力极了。看到他身子抖如筛糠,那些女人爆发出愉悦至极的大笑来。“世子,世子,地上冷,你莫像猪狗一般窝泥潭。快快起来,让本公主看看你的脸,世子,抬起头来。”白钰乖乖抬头,懵懂的眼神还未触及那靴子主人,一个热辣辣的巴掌携着掌风“啪”地一声甩到他脸上。“这小畜生真真听得懂人话,我让他抬头领巴掌,他便抬了。”
  • 男装千金追夫记

    男装千金追夫记

    程慕离没想到,自小的女扮男装,居然让对象的父母误会了自己的性别,还催眠了自己的男友,火急火燎地把他送到了国外。程慕离:……两年后,当程慕离再次听到关于蓝朋友的信息时,居然是他要和一个女人订婚?!订婚?程慕离一笑,朱梓言,你敢!你娶几个,我就劫几个,再把你给劫回窝。【隐世家族千金vs豪门贵公子,女强男强,男主假面狐狸,狗血现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都市至尊修仙

    都市至尊修仙

    一代仙尊,重生回到了千年前的年少时代,一路嚣张,重回巅峰。
  • 下界幼喵刺客

    下界幼喵刺客

    孤独的心魂絮绕着前世破败的记忆,朋友,家人,事业,梦想被强权踩在脚下无情的碾压。如今以非人之躯重生于异界,从无肉的亡灵变作猫耳的刺客。纵使生命永久的凝固在幼年,纵使性别也已不同。这幽冥的鬼火仍在心中熊熊燃起,叛逆的灵魂瞄准了世间的罪恶,以手中之匕,断此世之恶!
  • 彩虹色的天空

    彩虹色的天空

    十尾狐仙,最后一次渡劫,究竟何为天地劫,那个叫白冥的男孩牵着欧阳逸的手,望着那满是彩虹色的天空。
  •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从“文明演变”的视角观察从远古至当代的世界历史进程,以时间为序,分五编叙述了农业文明在东方的兴起,蛮族入侵引起的文化交流,工业文明在西方的孕育,欠发达国家在现代化道路上进行的各种尝试,以及高科技革命带来的人类社会的变迁。围绕着经济条件,政治组织、道德传统和文化艺术四个重心,《世界史》呈现了一幅关于人类各主要文明产生、发展、传播和交流的丰富多彩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