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38200000005

第5章 小院中的艰难和收获

王铎

地面上薄薄的一层白雪,阳光洒在雪面上射出斑驳银光,也泛出了初春微暖中的寒气。院子里的雪还没有清扫,印着几行散乱的足迹。院子中间一个小花圃,几株尚未返青的木芍药在冷风中微微摇晃,透出几分宁静和些许冷清。这是1992年春节过后不久,时任固原地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张学彦先生带着我走进固原地区文联的大门所看到的情景。由此,在这所小院中开始了我的五年文联生涯,体味了另一种艰难辛苦,收获了足以感受终生的人生阅历。

当时的固原文联坐落在固原县城文化街与西关路交叉路口的西北角上,处于城乡接合部。一座砖柱土坯墙围起来的不大的院落,坐北朝南两排砖混结构平房,坐西向东是几间同样结构的平房,东面还有几间60年代的砖木结构瓦房。办公室、职工宿舍、库房大大小小二十多间房子。文联机关设办公室、《六盘山》编辑部,管理着文学、戏剧、书法、美术、音乐、舞蹈6个协会。张学彦先生兼文联主席,我和屈文先生是副主席,我还兼任《六盘山》杂志执行主编(以后任主编),高琨先生是秘书长,机关和编辑部工作人员共11人。当时,文联工作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然而根本问题就是两个字——没钱。地区财政给文联的全年预算经费只有6万元,其中工资和个人福利、医疗部分占3.5万元,可用于办刊、办公、协会活动的经费仅2.5万元,而《六盘山》杂志一年的印刷费就需要2万余元。经费极为拮据,工作举步维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本着“有作为才能有地位”的思路,研究提出了“围绕中心,服务群众,培育新人”的工作原则,主动工作,积极改革,打开局面。几年中,有三个方面的工作颇具创意,且不论是与非、成与败,其时其事至今令人回味。

维持生存,坚守园地。《六盘山》杂志创刊于1982年,是当时宁夏公开发行的三家文学期刊之一,论社会影响是大于《黄河文学》的。可是,那个时候她的生存都已经成了问题,来稿数量不多、质量不高,每期印数不足2000册,发行几乎完全是赠阅,稿费很低,还欠着一大笔印刷费。有的上级领导甚至已经说出了“停办”的话。如果停办,刊号注销,本地的作者和文学爱好者将失去一片耕耘和欣赏的园地,以后若想恢复这样一个刊物,对于一个贫困地区来说,恐怕难上加难了。因此,力保《六盘山》的生存就成了文联当时的第一项重点工作。为此,我们让人讨嫌地一次又一次地找行署领导、财政局领导争取办刊资金,办公室里找,上下班路上找,三更半夜去家里找,言辞恳切,态度卑微,真心求助,十之五六会小有斩获,辛酸中夹杂着欣慰。

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同时“以刊养刊”,我们调整了发稿重点和服务方向,实行了发行任务包干到人的办法。立足“地方特点,民族特色,服务中心,扶植本地新人”,开设了报告文学专栏、大中学生专栏、回族文学专号、地方专号等,创办了“西部文艺创作服务中心”,甚至摸索过一次通俗文学的路子;刊物征订期间,文联机关全体人员包括会计、司机,每两人包一个县,在当地热心作者的帮助下,利用各种关系找订户、跑发行,凡是能沾点边的党政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几乎都跑到了;采用笔试加面试的方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3名发行员,承担日常征订和发行工作,这种做法在当时还是很新鲜的。这些做法有效地保证了刊物生存,并且扩大了刊物影响,培育了一大批关心《六盘山》的作者和文学爱好者,也为文联的账面上增添了不少的数字。

正是有了这种韧性的坚守,这个刊物才得以生存到今天,在这块比较贫瘠的园地里才长出了为数不少的文学新树。石舒清、郭文斌、王漫曦、火会亮、季栋梁、张嵩、古原、李方、冯雄等等,大致都是在这个时期从《六盘山》起步并一步步走向宁夏乃至中国文坛的。可以说,没有这份文学双月刊,就没有这个青年作家群,更不会有浸透着黄土味的“西海固文学”!

开展活动,显示作为。文联管理着六个协会,由于经费掣肘,很少开展活动,文联和各协会的社会影响自然受到局限。改变这种现状,也就成为当时文联机关的同志和各协会负责人的一种责任。既然是一种责任,就应该主动担当。我们把抓协会活动作为文联的第二项重点工作,苦心谋划,四方协调,煞费心机地筹办活动。五年间,组织开展的规模和影响较大的协会活动有“双十佳歌手大赛”、“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书法大赛”、“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固原地区书法美术作品展”、“固原地区老艺人暨优秀青年演员献艺演出”等;与自治区文联、固原师专等方面联合举办了“石舒清作品研讨会”、“全区繁荣少儿文学创作暨李银泮作品讨论会”、“老龙潭笔会”、“西海固文学创作研讨会”等,也就是在这几个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了“西海固文学”的概念;动用了朋友、同学、同事、领导、亲戚等种种关系,在全地区范围内拉赞助,加上自筹资金,编辑印制了固原地区有史以来的第一本大型宣传画册《固原》,负责编辑的几位同志专程到深圳的惠州市联系印刷、校对监印。这些活动在今天看来大概是几碟小菜,但是在当年却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从自治区宣传文化界到固原地区的大大小小单位,许多人正是从这些活动中知道了固原文联、知道了文联是这样的不容小觑。为了组织这些协会活动,高琨、王漫曦、李成福、唐宏雄、郭文斌、闻玉霞、任光武、陈桂英、伏建国等文联机关的同志以及张光全、钟正平、林银萍、褚忠强、柴培科、赵文信、甘永蟾、马国俊、梁俊玲等协会负责人无私奉献、艰辛努力,令人感佩。

创办实体,剑走偏锋。1992年,全国的改革开放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阶段,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在许多地方呈现出色彩纷呈的探索模式。打开南大门,国有企业改制,党政机关带头搞第三产业,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成为固原地委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心。办经济实体,既是上级的号召,也不失为摆脱文联自身生存困难的一条路子。响应地委的号召,这一年的5月,在张学彦先生的全力支持下,地区文联和地委宣传部联合兴办了地委机关的第一个经济实体“固原地区文化服务部”,聘任笔者为经理、唐宏雄为业务经理、牛君琦为副经理。牌子挂上了,但是对于既没钱又缺人、还没有搞经济工作经验的几个文人而言,几乎是赶鸭子上架,何况还是在固原这个经济发展落后、各方面条件都很差的地方。难,任何地方都有;干,可以有不同的状态。既然是经济实体,理应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我们的文化服务部却完全是白手起家,真正是在一张白纸上画画,当然还谈不上“最新最美”。通过个人关系,我们争取到了固原建设银行的3万元贷款,文联机关的同志集资了不到1万元。用这点钱,把临街的东、南两面院墙推倒,盖起了10余间砖瓦平房,对外招商出租。

在推倒围墙盖营业房时还引发了一场风波。围墙刚刚推倒,在没有任何告知的情况下,我们突然接到了固原县城建局的“停工通知”,说我们违反了城建规划,立即停工,恢复围墙,否则法院见。院墙已经推倒,房子不让盖,经济实体将无所依从,经济损失将无法挽回。为了扭转局面,半个月内,我们几乎每天都找地委和固原县、城建局的领导汇报、请求,地委刘金声副书记、张学彦部长亲自打电话、写条子请固原县的领导“法外施恩”。15天的时间,从不答应到推托,直到明确回复“可以施工但属非法建筑”。文人经商,不懂的东西太多了。

当时,打台球、玩电子游戏在山城刚刚兴起,服务部瞅准商机,开设了台球、电子游戏、图书租赁室,把宣传部和文联的存书集中起来对外有偿借阅,把两个单位的2台20寸彩色电视机连接上家用卡式游戏机就成了游艺室的全部设备,台球桌是唐、牛两位经理亲自到西安厂家购买并雇用大卡车连夜运回的。没钱雇用员工,出租房屋的管理和游艺室的服务以及收款就由文联机关的干部轮流值班,既当服务员,又当收银员。没有丁点装修的营业房,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设施,几位兼职经理和员工,在开业后的一段时间里,生意却有点意想不到的红火,兼职的机关干部忙得叫苦连天,会计、出纳每天收款时却满脸喜气。多年没有发放的风沙补贴、编辑费、发行费,靠服务部的收入兑现了,开展协会活动也有点底气了。

为扩大经济实体的生意,我们还与个体户联合办过瓜子厂;腾出会议室出租给搞家具加工的下岗工人;批发了一车鲜葡萄,文联机关干部推着小车到街道上、幼儿园、行署大院当零售小贩。该尝试的尝试了,不该尝试的也尝试了,酸甜苦辣扎扎实实地品味了,思想观念得到了无从想象的冲击。

正在经济实体艰难前行时,行署党组作出决定:文联迁入行署大院,现有办公地点移交地区供销社。决定的依据是,文联“占用”的小院原本是地区供销社的集体资产,1983年地区供销社撤销,文联等群团组织迁入,其后其他单位相继迁出,只留下了文联一家;1992年地区供销社恢复,为了发展第三产业,须将小院归还供销社。决定已出,我们虽数次向地委、行署领导提出异议,无奈还得服从。1995年5月,我们告别了刚刚红火起来的小院,搬入了行署大院的一座旧楼内,在10间混凝土办公室里重蹈规规矩矩的机关岁月。

1995年7月,固原地区第三次文代会召开,我当选为主席,也是固原文联的第二任主席。1996年12月,全国第六次文代会召开,我有幸入选宁夏代表团,作为当时最年轻的地区文联主席出席了全国代表大会。

岁月似水,回想文联小院的那些日子,既有煦日和风,也有冷风寒雨,既有春华秋实,也有枯枝衰草,不堪回首中有令人难忘之事,愤懑苦恼中有欣慰自豪之情,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一种难得的人生历练,是生命之树的一片片绿叶。

王铎 1956年8月出生,籍贯甘肃省平凉市。曾任宁夏固原行署文教处干事,固原地委宣传部科长,固原地区文联副主席、主席、《六盘山》杂志主编,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厅级组织员兼干部一处处长,自治区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副厅长,2009年至今任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在区内外刊物上发表过数十篇政论文章、文学评论、散文、杂文等作品。

同类推荐
  • 人间有草木:女子赏花手记

    人间有草木:女子赏花手记

    全书分为七卷,分别是春花集、夏花集、秋花集、冬花集、采绿集、树木集、果蔬集。作者遵循节令的流转,依次书写桃花、水仙等四十多种南方花朵的性格与风情。草木果蔬部分,所写多为日常之物。日常之物的美,在于热腾腾的气息,与照眼明的颜色,四季之花的流转与日常蔬果的恩养,皆是浩大人世的绵绵情意。
  • 知识分子写真

    知识分子写真

    本书收集了董乐山先生的著名译文、多数是20世纪30~70年代活跃世界文坛的作家之作。如《黄金坛》等。
  • 幽幽香草 昭昭美人:《楚辞》赏析

    幽幽香草 昭昭美人:《楚辞》赏析

    《楚辞》是屈原开创的一种带有浓烈楚地风情的具有浪漫主义风情的一种文体,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屈原对楚国浓浓的爱国之情。本书通过浅显的语言,将《楚辞》这一楚地特有的诗歌形式展现给读者,带读者去感悟屈原灵魂深处那一抹浓重的爱国情怀。
  • 中国香港文学史

    中国香港文学史

    香港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由于这种发展所带来的报业的发展,香港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紧张的生活节奏……都在向文学要求着快餐式的精神消费。随着香港商业化程度的提高,通俗小说也以一种超过严肃小说发展的速度来满足市民的需求。
  • 创意写作的兴起:纵观创意写作(1975—2008)

    创意写作的兴起:纵观创意写作(1975—2008)

    美苏冷战以苏联瓦解美国的胜利告终。美国之战胜苏联更重要的原因是文化创新。本书重点研究高等教育写作训练体系转变与文学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把美国战后创意写作学科发展史作为作为理解战后美国文学线索,解读创意写作的奥秘。来自于爱荷华写作工坊和斯坦福大学以及其他大量不断成长中的超过350个创意写作工坊的大量实例,汇成一部文学史巨著,让您开卷有益。
热门推荐
  • 你将是我永远的回忆

    你将是我永远的回忆

    在倾城学院里中的校草—张赫,从小内向的他为了一个女生是怎样摆托内向的呢?男主:张赫女主:张菲儿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的事情呢?
  • 述而批评丛书:在结束的地方开始

    述而批评丛书:在结束的地方开始

    文学走向边缘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获得了一种更接近自己本质的机遇。上海极具潜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浪潮。上海极具潜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浪潮。上海青年评论家的一次集体亮相。从王安忆、格非到路内、张嘉佳,从非虚构写作、乡土文学到新媒体写作热潮,21篇文章是作者对当代文学作品的私人阅读札记,也是她面对当下广泛文学现象的回应与反思。《在结束的地方开始》是项静针对当代文学作品与文学现象的评论文集,也是她的第三本评论文集。书中收录的21篇文章大部分在2014—2016年间完成并发表,集中展现了她近年来在文学上的思考成果。书中内容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散文随笔形式的作家论,二是偏向历史与乡土写作的宏观层面评论。其中多数文章都是以某一具体作家作品为切入口,如路内、格非、张嘉佳、王安忆、林白、于一爽等,进而就相关话题展开的横向思考;也有从宏观问题出发对某一作家群体的集合讨论,如80后作家群体、非虚构写作者、新媒体写作等。
  • 农家丑媳来种田

    农家丑媳来种田

    【已完结1V1双处】钟筱筱穿越了,一睁眼,竟是洞房花烛夜,“你就等着守活寡吧。”她还没弄清咋回事,便宜相公就出走了,她成了逼婚又名声不好的乡下小媳妇儿。人生如梦一场,生活还得继续,名声不好怕个啥,撸起袖子,带着全家,就是干。再相见,和离不成,先做一对假夫妻总行了吧,可是假着假着,她竟然沦陷了……【推荐新书《重生相公娇娘俏》不一样的风格,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另外大球球读者群:827327490
  • 凌虚诀

    凌虚诀

    “武林纷争莫去管,且随天下四大家”江湖一直有着这种说法,他们代表了整个江湖最顶级的实力。虽然江湖上的门阀帮派数不胜数,但是大家都知道,真正掌握武林命脉的,只有他们。这一年,整个中原武林进入了最动荡的时节:随着明松阁的武林圣尊与邪道魔尊的排行公布、唐家堡的刺杀清单泄露等事件,江湖门派的对立也愈加激烈;为了确立自己天下第一大教的名号,四大门派的明争暗斗从来没有停止过;明冠南和唐轲离为了追寻当年传闻宝藏的真相,纷纷派出弟子前四处打探;传说中的凌虚诀和斩尘剑又重现江湖了,更是让江湖一阵慌乱,江湖大乱一触即发!
  • 玄武门实录

    玄武门实录

    小说讲述了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事件的故事。以武德九年六月初三到李世民登基这段时间跨度为行文主线,中间有大量关于人物生平与大唐发迹史的插叙,语言平白如话却又不失生动幽默,最精彩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和丝丝入扣的逻辑推理。作者的观点独树一帜,文章可读性很强。不少人误以为但凡小人皆不可交,其实,真正需要帮忙的时候,能指望得上的人,都是小人之交而不是君子之交。但凡于某人有恩者,难免不自以为受某人信任,但凡自以为受某人信任者,鲜有不肯为某人尽力者。原来一场貌似惊天动地的宫廷政变,其实也不过就是如土匪的打家劫舍,最终目的无非是谋财害命而已。
  • 正邪天下(全集)

    正邪天下(全集)

    一段师门恩怨引出一场天下动乱。武林之争始于绝世奇人空灵子所创“天平六术”。空灵子六位逆徒横行江湖,扰起一场血腥风雨。两位神秘少年便在这风雨江湖中同时崛起,各凭绝世智谋在武林中卷起一股狂潮,心怀圣意者,却魔缘不断,而心怀邪念者,却机缘连连,更统一邪道与正道相持不下,然而,自古正邪不两立,他们终因不同的信念而决战武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金手(怀旧童书馆·怀旧童年)

    金手(怀旧童书馆·怀旧童年)

    《金手》一书由原来的《金手》和《拔萝卜》两小书组成。《金手》以书中其中一篇文章名为书名,也做了新版的(两小书组合版)书名。《金手》一书分为2个小故事“金手”和“费多拉的悲哀”,是著名作家丰一吟为建国初的小朋友们翻译的苏联民间故事选集中的两则故事,它讲述了在草原上,一个牧畜的老人,膝下有一个美貌无双的女儿,女儿提出要嫁给在这个世界上最富有同时又是最贫穷的人。
  • 2012年中国青春文学精选

    2012年中国青春文学精选

    精选2012年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青春文学作品。 书中的这些文章反映了2012年度我国青春文学这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 ,同时,在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等方面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雅俗共赏。
  • 盖世魔头

    盖世魔头

    一次意外,杨云成为修仙界恶名昭彰的魔宗修士,为了存活下去,只能不要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