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56400000005

第5章 鬼面昆仑关

在当时中国的南方,也有宋朝管不到的地方,就是现在的广西一带,当时的“四羁縻州”。

那里生活着一些少数民族,当时叫西原蛮、广源蛮、溪洞蛮。听着很陌生,时间再过1000年,就再熟悉不过了,他们统称为“壮”。对了,就是现在壮族的祖先。

宋朝时,他们有四大姓,黄、韦、周、侬,事情就出在“侬”氏身上。侬氏一族世居广源州,在郁江上游一带,活动范围都在深山里。

宋朝离他们最近的一个军事据点是邕州(今广西南宁),实在是太远了。加上深山老林,一直以来就放任他们。只要承认宋朝的管理者身份,就一切自由。可这并不等于侬族人就真的乐天幸福了。

因为再往南还有交趾国。

交趾,就是现在的越南。宋朝以前,一直是中国的领土,当初北宋建国时,赵匡胤一时脑残,潘美一时手懒,在灭掉南汉之后,就没有再前进,交趾于是就独立了。

在宋朝时,交趾从不挑肥拣瘦,宋朝不要的,他们全都接收,包括藏在深山密林里的侬族人。

几十年前,侬族人的首领叫侬全福。名字很吉祥,遭遇很悲惨。交趾来勒索,他拒绝交保护费,于是开战,他就失踪了。

侬族人群龙无首,他的妻子更是从此无夫。无依无靠之后,该女选择了改嫁。嫁给了一个富裕的商人,从此过上了平静安宁的生活。

一切都很美,直到几个月之后,她生了孩子。新生命的到来,让商人很高兴,却忘了生得太快了,这不是他的种,而是姓侬!这个孩子很特别,他有一颗让人发抖的心。

那就是——他要做皇帝!

孩子长大,终于有一天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二话没说,拿刀砍了养父(从小养大,和生父有区别吗?),带着母亲回到父亲当年的辖区傥酋州,他瞬间夺回了父亲的原职,紧接着就做出了侬族人千百年来做梦都不敢做的事,他自建了一个国家!

“大历国”成立。他不管宋朝有多大,交趾有多强,身后还有个大理国,反正我就是要当皇帝。他成功了,名字瞬间响亮,他叫侬智高。

皇祐四年,1052年四月,侬智高率领5000余人沿郁江东下,最先攻破了宋朝的横山寨。一个月之后,五月初一,他攻破了西南第一重镇邕州。

当天,所有的宋朝被俘官员都死了。邕州变成了侬智高的新巢穴,他在这里把国名又变了一次,叫“大南国”。有了年号,叫“启历”,大封官爵,人人有份。接下来,他杀向了宋朝西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广州。一路上仅用了10天,就连破横、贵、龚、浔、藤、梧、封、康、端九府州城。

五月二十三日,侬智高攻到了广州城下。

战绩不错,比当年潘美的速度还要快。只是,历史在这时出现了个小问题。在近现代书籍里,他成了起义军。这让人有点纠结,前面说过了,侬家人世代生活的地方对宋朝来说只是名义上的管制,别说欺压他们,一年到头都互相不见面。

没有压制,何来的起义?杀侬智高父亲的是交趾人,无论怎样算账,他都应该杀到交趾去。跟宋朝这么死磕,怎么都说不通吧?

侬智高围城57天,办法用尽,人死了不少,考虑到之前抢了不少的东西,再加上宋军终于完成集结,开始步步逼近,他选择了撤退。

回老巢邕州。

出去旅游了5个月,他看清了这个世界。原来人生可以这样过的,我侬智高,从此就是人中的帝王!

在他的骄傲中,宋帝国做出了新的反应。他们终于弄清楚了一个大前提,用岭南方面的军政体系,已经解决不了问题,必须得动用帝国在北方的精英。

宋朝最初派往南方的两人是余靖和杨畋。这就露着古怪,余靖鼎鼎大名,是仁宗朝首屈一指的言官,杨畋很陌生,名不见经传。

为的就是这两个人不会在南方自立为王。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仗打成什么样可想而知。宋朝内部开会,再次得出了一个大前提,即光派北方的精英去领导还不够,必须把北方的军队也调过去,才能一劳永逸。在这个主导前提下,一位职业军人在宋皇祐四年十月初八日,走进了皇宫深处的垂拱殿。

一个传奇开始了,他将留下千古传颂的英名,同时也把自己的一切断送了。

这个人就是狄青。

他是宋朝西北战场上硕果仅存的一员名将。垂拱殿内,仁宗皇帝为狄青设宴送行。近百年之后,宋朝第二次派出了当时的第一战将征伐岭南,更是自太宗赵光义登基之后,第一次不派文官做监军随行。狄青有权独自裁断南方一切军政大事。这是空前的信任,更是空前的压力。

对此,狄青留下了这样一句话:“臣起自行伍,非战伐无以报国。愿得蕃落骑兵数百,益以禁兵,羁贼首至阙下。”

他的愿望都被满足了,宋朝派出了3万禁军精锐,随他过岭南决战。刚刚经历过西夏战火锤炼的大宋西军,从这时起,就成了北宋所有军队中最强的一部分。

直到帝国崩溃时,它都承载着宋朝人最后的希望,就连宋代最神勇的岳飞嫡系,其精髓部分也由西军组成。

当狄青的南征大军到达宾州时,余靖召见了原南方军队的主将陈曙,命令陈曙立即出战,别让狄青抢了头功。

陈曙带着8000名士兵杀向了昆仑关,输得灰头土脸。

狄青在年底时率军抵达宾州,这里成了宋军的大本营,两广官军的所有将官,包括两个文官孙沔、余靖都赶来会合。

狄青升帐,第一件事就是处理陈曙。先回顾历史,有宋以来,准确地说,是从宋太宗赵光义开始,对军人是相当仁慈的,具体就表现在战败无罪上。参照幽燕之役、雍熙北伐时的倾国之败,也没见砍了谁,所以没人会把陈曙这次小小的失败放在心上。

狄青的命令却是把陈曙以下失败的将官32人一起推出去,军法处置!

一次处决32人,这在宋朝的历史上只有开国太祖赵匡胤做过,快100年了,远得都像是传说中的故事,突然间重现,让所有的人震惊不已。

余靖站了起来,他说的话很有水平:“陈曙犯了军法,我也有节制之罪。”像是在主动承认错误,其实是把罪过往文官集团上拉。怎么地,你难道还想杀文官不成?!

众目睽睽,狄青的回答更有水平:“你是文官,不受军法处置。”言外之意,如果你是武将,现在我就杀了你!

史书记载,“靖矍然起拜”。这位敢对皇帝叫板,举国闻名的言官立即就老实了。32颗血淋淋的人头,在片刻之间就铸出了狄青铁一般的军纪。

军威已成,士气大振,狄青接下来的举动更加奇怪了。他率领着压倒性优势的军队,武器的精良、军政的支持更是全方位的,却一动不动。就在宾州城里待着,唯一的举措就是下令征调10天的粮草。10天……整个南方都在猜疑,他到底想干什么。

是想在10天之内就决定胜负,把流窜两广、战无不胜的侬智高打败?不,打败是不够的,侬智高会逃,那时粮草不够,难道要饿着肚子追人玩?开玩笑,那是旷日持久的,追上一年都有可能。想来想去,大家得出了一个结论,狄大将军肯定是另有打算,战争不会在短时间内爆发了。

这样的想法,同样在邕州城里的侬智高心里生成。

侬智高不会想到,这一两天里,就是他命运的分水岭,他有一个关乎胜负成败的最关键点握在手里,只要小心些,宋朝的官军就注定要陷进泥潭。

那就是昆仑关。

昆仑关位于邕州城东北方59里处,昆仑山(非青藏高原的昆仑山)东侧。这座山巍峨险峻,谷深坡陡,素有“南方天险”之称。它的重要性,在1000年之后的抗日战争时都重现过。当时全中国唯一的全机械化军,国民党军第5军主攻,在这里击溃日军号称“钢军”的第5师团第21旅团,取得“昆仑关大捷”。

之所以有大捷,是因为有决战,之所以有决战,因为这里是中国南方的关键点。据守昆仑关,就等于掐断了往广西前进的路线,虽然宋朝和抗日时不同,但昆仑关的天险位置和作用没有区别。

这样的地段,让狄青很挠头,更让他警觉的是陈曙上次贸然出击的后果。透过各种资料的迷雾,小心求证,会发现陈曙战败的地点叫金城,那是在昆仑关的南边,也就是说,宋军曾经在狄青到来之前就越过了昆仑关,直接威胁过侬智高的老巢!

这会不会引起侬智高的不安?经历过一次风险,只要稍有些军事常识的人,都会及时弥补漏洞吧?当然,也可能不会。对方理论上对军事一窍不通,昆仑关上或许还是不设防的,这非常有可能!但是,狄青没理由说服自己冒险,宋朝最强的西北军出战,怎么可以把赌注压在对方的失误上?

所以才有一动不动和10天的粮草。不仅是敌人,连他自己的部下都不知道他要干什么。突然有一天,狄青命令全军开拔,整支军队分为三段,由他、孙沔、余靖分别率领。在当天清晨出发,黄昏时分到达昆仑关下。他再次颁布严令,诸将不得妄动,第二天黎明时到大帐听令。

第二天,大帐前竖起了狄青的大将军军旗,全军将官肃然环列,静候军令。却不料久久不见动静。直到有军校从关上赶下来,对将军们说:“大将军昨夜已经率前军越过昆仑关,现在在关南归仁铺一带等你们一起吃早饭。”

欺骗了侬智高,甩掉了碍手碍脚的文官,狄青在一夜之间就把胜利牢牢地握在了手中。从踏上昆仑关的一瞬间,历史就将注定,侬智高必败。

因为侬智高不清楚汉人真正的战斗力是怎样的。也就是说,为什么狄青不强攻昆仑关,而是在夜里悄悄地翻越。

他很快就将在侬智高的眼前展示威力,历史聚焦在归仁铺这个地方。铺,是古代邮路的驿站名。在昆仑山上设关隘,行驿路,最早始于汉代,到了宋朝,昆仑关的东路已经发展到了11站,即11铺,归仁铺排在第二。从地理位置上说,是当地的最佳攻防点。

身后是至高处昆仑关,越往后退地势越高,有利防守;向下是南方的路,也就是侬智高的来路,叛军需要仰攻,而宋军则是居高临下。

侬智高很快就来了,这时他今非昔比,再不是刚开始时的亡命土匪。他的军队有了统一装备和着装军服,每个士兵都手执大盾牌、标枪,身穿绛红色衣服,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火焰一样。临近战场,他们分成了三列战阵,主动冲击官军。

狄青的队伍仍然分成了前、中、后三军。他本人在前军督战,把两位文官远远地挡在了身后。孙沔和余靖站在高处,他们清晰地看到两军接战,宋军立即就支撑不住了!

前军的右将孙节是全军的总先锋,开战伊始,两军冲击,他很快就淹没在人海里,他的军队开始分流,一部分在归仁铺的开阔地上顽抗,一部分向两边的高坡上退却,等于撤出了阵地。

前军动摇,后面的两位文官神色大变,很明显,又一次的败仗即将到来。他们开始绝望,身为曾经的京官,开封城里有多少家底不是什么秘密,就算再能派出来援军,规格也很难高过这次了,难道说长江之南真的要改天换日了吗?

与他们相反,狄青很平静,眼看着部队濒临崩溃,他似乎无动于衷。也许是他梦回吹角连营风雪苦寒的西北塞外了吧,那时数十万人喋血沙场,多少英雄曾见惯,眼前的小小争端算什么呢?

狄青站了起来,举起一面白旗向阵后挥动。那里有他隐藏着的秘密,从西北方面带来的数百名蕃落骑兵。虽然只是几百人而已,但他们起到的作用,是压阵的文官还有对面的侬智高所无法想象的。那关乎一些光辉耀眼、传说中神奇得近乎奇迹的名字。

汉之虎贲、唐之玄甲。

在那些奇迹一样的战役里,他们往往创造出最震撼的篇章。虎贲军有些远了,唐朝的玄甲骑在天可汗临战时,不止一次从对方阵前直突阵尾,再原路杀回,不止是打乱对方的阵脚,更是从根本上击溃敌方的士气。

玄甲骑,只有一千余人。

那么,面对两三万人的侬智高部队,几百名蕃落骑兵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当天归仁铺激战,蕃落骑兵没有理会与宋军前锋纠缠的叛军队伍,而是分成两队直插侬智高的后阵。疾风般的速度,是侬智高这些南方原住民做梦都想不到的。

那不是他们善走山路的西南小马,而是宋朝西北边疆上与党项人争锋角逐时的草原骏马,这就是狄青之所以要在夜里潜渡昆仑关的原因之一,你不能要求草原上的战马迅速爬坡,就像这时侬智高也没法应付踏上平路战阵的剽悍骑兵一样。

蕃落骑兵插进了叛军的后队,左军向右,右军向左,在整个战阵中交换位置,连带着把侬智高的队伍搅乱。没等对方有什么反应,他们马上又来了一遍,就像当年的玄甲军那样,视敌阵如无物,来回穿插,反复杀戮,直到侬智高的军队崩溃。

归仁铺就是侬智高的终点,一切都结束了。

叛军向邕州方向逃跑,宋军一路直追,50里之后临近邕州城,截至这时,捕斩2200人,活捉500余人,汉奸军师黄师宓、黄玮等人都在被杀名单之内。侬智高本人很幸运,他逃进了城里。

夜色降临,邕州城外官军脚前脚后地杀到。狄青一直记着自己的诺言,要把侬智高的首级带回开封,献给皇帝。在他想来,接下来会有更艰苦的战斗,邕州是西南第一重镇,城高池阔,如果叛军据城死战,那就是一个比昆仑关还要命的噩梦。

总不能让蕃落骑兵飞越城墙吧?

可是他白担心了,就在狄青布置围城,准备攻坚时,邕州城里突然间火光冲天,整个城市变成了一座火海。侬智高焚城自尽了!这是全体官军第一时间里的共识。可狄青不那么想,“异族”反叛,最棘手的就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你打赢了一次,他躲起来,事后还会再折腾,永远没完没了。

不能再等了,他下令不惜代价,强攻进城,不论是活的还是死的,必须把侬智高抓到!

邕州城在当天夜里被攻破,连夜搜城,史书中留下了三点记录:第一,投降者免死,共招回被胁平民7200人,放归乡里;第二,反抗者必死,被杀的共有5341人;第三,发现了一具身穿金龙袍的尸体。

最后这一条让全体宋军高兴,没有疑问,这具尸体就是侬智高,叛匪首领被击毙,功德圆满,无可挑剔了,狄青要做的就是写奏章报捷。但是他再一次犹豫,说了一句非常违背传统的话—这或许是个骗局,这具尸体不一定就是侬智高的。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实在让人费解。自古以来军功章里都有大量的水分,很多事人人心知肚明,可都不说出口。就比如这具穿着金龙袍的尸体,不管是侬智高留下来迷惑官军的,还是官军随便找具尸体套上的袍子,效果都一样,就是下班收工了,皇帝拿赏钱来!

狄青否认了,就是在挑战潜规则,甚至是拿自己的诚实,来搞垮整支军队的荣誉,破坏大家到手的赏钱。

因为狄青的坚持,关于侬智高的下落,史书里标准的说法是他从合江逃到了大理国。但是从此之后,就再没有这个人的官方消息。

他没有再出现过。

宋皇祐五年(1053年)四月初三,狄青还朝。仁宗再次在垂拱殿设宴,百官出席作陪,皇帝亲自把盏斟酒,为狄大将军庆功。几天之后,又在这里观看狄青指挥蕃落骑兵重演归仁铺破敌场面,与此同时,下令宰执大臣为狄青议功。

狄青仍然是枢密副使,外加一大堆的荣誉性头衔,比如上国军节度使、检校太傅,给他的四个儿子连升数级,外加一大笔钱。

这件事就此结束。

同类推荐
  • 大唐玄甲

    大唐玄甲

    重生到贞观年间,苏九却发现自己带着一个修仙系统,以修仙之术,改变大唐的走向,创立一个修仙的盛世。
  • 寒门祸害

    寒门祸害

    生于寒门,跃过龙门,跻身仕途。却不与官绅同流,不跟权贵合污,亦不为君主巩固皇权,不承天下乃朱家之天下,不顾太祖训而重工商开海禁,是为朱家王朝之祸害。(书友群:寒门祸害96857475)
  • 老胡同(民国趣读)

    老胡同(民国趣读)

    《民国趣读老胡同》是追忆当年在老北京四九城之胡同里所发生的有纪念意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面的文字集纳,作者皆为民国之大家,如冯友兰、章士钊、周作人、何思源、高兴亚、张申府、张岱年、张恨水、姚雪垠……这些文字从不同侧面叙述了民国时期老北京城的胡同里所发生的一些历史事件、名人轶事、文人故居等,通过这些文章即可让我们看到当年老北京的各个小胡同都发生了什么、住了些什么样的文人政客。这些作者同时也是亲历者,在他们笔下,有家事的细琐,有国事的波澜,如今去读,情景犹如历历,这些情景连缀成锦,让那段时光变得华丽有光彩。
  • 神话版大秦

    神话版大秦

    历史老师巴山穿越了,成为首富之子,有一个大宅子,有一个名动天下的未婚妻,可惜他只能活三年。这还是先秦战国时代?万里长城不知千万里,横旦在南海的边沿。天道崩塌,百家争鸣,千年的大争之世已经来临!儒家圣人口含天宪,一口浩然气,弹指一挥间,樯橹灰飞烟灭!道家圣人,修道问长生!阴阳家伏线千里,掐指算阴阳!兵家圣人,一枚长剑凿穿四十万军队!......巴山有些不淡定了,喝了一口酒压压惊,我其实就想做一个田舍翁!
  • 权擎天下

    权擎天下

    这是一个有关于权谋的故事,希望你能喜欢。
热门推荐
  • 乱世猎人(12)

    乱世猎人(12)

    他来自山野林间,他是一个普通的猎人,但却有着一位极具传奇性的父亲!他无意名扬天下,他不爱江山只爱美人,但时势却将他造就成一段武林的神话!他无意争霸天下,但他为了拯救天下苍生于水火,而成为乱世中最可怕的战士!他就是——蔡风!北魏末年,一位自幼与兽为伍的少年,凭着武功与智慧崛起于江湖,他虽无志于天下,却被乱世的激流一次次推向生死的边缘,从而也使他深明乱世的真谛——狩猎与被猎。
  • 格杀令

    格杀令

    穿越异界,淡定修行,不求好运,但求无怨。被全世界通缉?不要慌!不要乱!慢慢来!鹿死谁手最后才知。
  • 次战纪

    次战纪

    多年后,随着激光技术的彻底成熟和超光速跃迁技术的成功开发,人类进入了远星系殖民时代,无穷的力量催生出统治者残暴的欲望,反抗者接踵而起,强大的机甲席卷战场。
  • 总裁诱宠小呆妻

    总裁诱宠小呆妻

    “啊!你是谁啊?”莫名其妙和他睡在一张床上,见血的床单让她被迫做了他的妻子,却在新婚第二天就成了他的小女佣,每天侍候他和别的女人的饮食起居,他还变着法子欺负她……结婚半年,她的肚子没有动静,婆婆发觉了他们分居的秘密。夜晚,他冷笑:“你不就是欠睡吗?行!我满足你!”在她的尖叫和抗拒中,他终于做了她名副其实的丈夫,床单上那一抹血色却惊呆了他:“那天晚上是怎么回事?”
  • 吴越争锋

    吴越争锋

    公元前497年,越国老王允常驾薨,勾践登基。次年阖闾南征伐越,范蠡用“敢死队”以少胜多,打败吴军。阖闾在败退路上死于脚伤,遂其长孙夫差登基。夫差为报国仇,于三年后重燃战火。伍子胥和孙武用五行八卦阵法杀死越国大将,将越王君臣逼上会稽山。然而在不知情的情形下,伍子胥的次子伍辛被自己的胞兄杀死……
  • 世界漫步者

    世界漫步者

    在诸多世界中穿梭,用那永不停留的步伐,创建自己的时空帝国,找寻虚无缥缈的永生……
  • 促使孩子提高智力的108个好故事

    促使孩子提高智力的108个好故事

    本书包括孙坚智退海盗,孙亮断案,韩信分油,田忌赛马,庞振坤妙计上学堂等。
  • 怪物与枪炮

    怪物与枪炮

    有机会重新写完。就只写女主角好了!现在没办法。屏蔽的有点多!
  • 重生之我是万界师傅

    重生之我是万界师傅

    一名咸鱼大叔穿越乱世成长为一代宗师,且又逗比的人生,作者:mm大大!尝试一下写作灵域,技多不压身嘛^ω^
  • 寻风铃

    寻风铃

    她前世是高高在上桀骜霸道的尊主,才华与谋略无人匹敌,却因奸人陷害,活活被自己的母皇夺取双目和灵力并逐出国境……不甘心的她竟然穿越到一个丑丫头身上,而这个丑丫头竟是拥有至上灵力的至尊灵皇却被封印无用废柴?看来这是老天给她惩恶扬善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