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73700000008

第8章 临危受命——从“第一公主”到“第一夫人”的无奈转身(1)

面对母亲离世的噩耗,朴槿惠来不及悲伤便接过了“第一夫人”的重担。临危受命时的战战兢兢到后来的游刃有余,朴槿惠顺利完成了从“第一公主”到“第一夫人”的转身。

10.母亲,她的坚强后盾

噩运往往突然间降临,让你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遭到当头一棒,甚至瞬间失去生活下去的全部希望。有一天,朴槿惠在出门旅行的途中接到了寄宿阿姨的电话,内容很简单,只是说母亲出事了,要她早点回家。

朴槿惠匆忙赶上返程的火车,一路上心情非常不安,始终记挂着母亲。一到家门口,她便发现已经站满了大使馆派来的官员,虽然大家看起来非常冷静,但是朴槿惠从这些冷静的面孔中隐隐读出了一种不祥。

官员让朴槿惠赶紧收拾行李回国,那一刻带来的紧张感更令人无法安心了。一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了,强烈的焦虑立刻涌上了心头。但是当朴槿惠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大家只是面露难色,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

强烈的不安紧紧包裹着朴槿惠,她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只知道事态一定非常严重。她甚至没有完全收拾好行李就匆忙赶到了机场,在办理登机手续的过程中,忍不住走向了角落里的新闻区。她看到了一张报纸上有父亲和母亲的照片,标题是斗大的黑体字“暗杀”。她赶紧拿起报纸,第一页就是母亲被刺身亡的报道。“母亲去世了?”朴槿惠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她的心脏像是被利刃刺穿般疼痛,泪水像决堤的海水倾泻而下。在返回韩国的飞机上,她的眼泪始终没有停过,显然一个弱女子无法接受最爱的母亲已经永远离开自己这个事实。

出了机场,朴槿惠看到了前来接机的父亲,虽然他极力克制着心中的悲痛,但是内心的痛苦依然无法彻底掩饰。看到女儿伤心欲绝的样子,朴正熙的眼神也有了短暂的动摇,但是他马上恢复了平日里冷静、严肃的表情。为了安抚朴槿惠,父亲默默地咬紧双唇不断地拍着她的背。朴槿惠咬紧牙关,强忍着想要落下的泪水,整个人都麻木了。母亲被刺让朴槿惠陷入了恐慌的状态,没人知道他们到底经受了怎样的痛苦与恐惧。

悲剧发生在1974年8月15日,那一天是韩国光复29周年纪念日,按照惯例,韩国政府当局在国立剧场举办盛大的庆祝大会。朴正熙总统和夫人陆英修出席了庆祝大会。当天上午10点,庆祝大会正式开始,朴正熙总统致辞。然而刚刚过了5分钟,有一个青年男子突然从观众席中站了起来,一边冲向主席台,一边拔出手枪向总统开枪射击。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并没有听清这是枪响,朴正熙很显然也没有听到,因为他仍然在继续演讲。枪声仍在继续,朴正熙意识到危险后立刻躲到讲坛后面。身边的警卫迅速掏出手枪还击,震惊全国的“8·15”惨案就这样发生了。

当人们都在躲避子弹的时候,只有陆英修一个人端坐在椅子上,突然她的脑袋垂了下去,朴正熙第一个发现了陆英修的异样,大喊救人!警卫人员赶紧抱着已经没有意识的陆英修离开现场。经过一阵混乱,开枪的罪犯被制服了,逃离中的观众也逐渐回到现场。朴正熙再次走上讲台,接着念完了纪念辞。庆典结束之后,朴正熙面无表情地走向陆英修刚才坐过的位置,空椅子旁边散落着她的鞋子和手包,然后他弯下腰,捡起了鞋子和手包,才匆匆离开现场。而此时,朴正熙还以为陆英修只是受了轻伤。

陆英修从剧场出来之后就失去了意识,她被迅速送往医院,长达5小时40分钟的手术也没有将她从死神的手里夺回来。8月15日晚间7点,陆英修就这样离开了她的亲人和百姓。听到妻子去世的消息,朴正熙突然起身直奔客厅里的卫生间,久久没有出来。他当时该有多么悲痛,妻子连一句话都没留下就离开了自己。

归国后,朴槿惠通过电视看到了母亲被刺杀前后的画面,仍然无法接受眼前的现实。那段日子电视里连续好几天都在重复播出同样的画面,这对朴槿惠一家来讲是难以忍受的折磨。经过调查,嫌犯被证实是持有日本护照的间谍,受到朝鲜方面的指派进行暗杀活动。身为长女的朴槿惠没能陪母亲最后一程,这是她一生之中最大的遗憾。

回到青瓦台以后,朴槿惠看到母亲就像睡着了一样,安详地躺在会客厅。她心如刀绞,为了大韩民族,母亲就这样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每天凌晨,父亲都会哭灵,他轻轻地抚摸着棺木,目不转晴地看着母亲,毫无顾忌地失声痛哭着,不断喊着母亲的名字:“英修,英修啊……”听到父亲的哭声,朴槿惠肝肠寸断。每次从帷帐后走出来,父亲总是满脸泪水,随从侍卫们无不动容。

8月16日早上10点,青瓦台开放一般民众前来参加告别仪式。还不到9点,外面就来了一万多名市民,有被儿子背来的老奶奶、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刚刚学会走路的小朋友、穿着麻布衣的中年男女等,大家都向为人民尽心尽力的总统夫人告别。国外记者也非常关注这起暗杀事件,几乎每一个小时都会有一次报道。

1974年8月19日是母亲出殡的日子,出殡队伍将经过的那条路上,从凌晨就聚满了人。上午,朴槿惠和弟妹进香之后整齐地站在灵前,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和母亲道别。灵车载着母亲缓缓向永诀殡仪馆驶去,父亲带着姐弟三人跟在车后面,每前进一步,朴槿惠的心都会痛得抽搐一下。在青瓦台门口,灵车短暂地停留了一下,父亲最后一次轻轻摸了摸灵车,向母亲告别。泪眼婆娑的父亲看着灵车渐渐消失,他转身走进母亲生前的办公室,所有的一切都安静地摆放在那里,但是深爱的妻子已经离开了,这一切让父亲痛不欲生。

母亲的告别式设在中央厅正门前广场,父亲独自留守青瓦台。朴槿惠清楚地记得当他们回到青瓦台的时候,父亲浑身颤抖地张开双臂紧紧地抱着他们。

看着母亲在青瓦台留下的痕迹,朴槿惠的心像被刀凌迟般痛苦。母亲喜欢在自己的卧室放一张练习书法的桌子,空闲时间便会泼墨。但是在朴槿惠看来,这并不是母亲单纯的爱好,因为母亲每次遇到困难和烦心事时都会写字,像是要努力让自己的心绪重新平静起来。有时母亲在深夜也会在灯光下写字,那一定是她遇到了极大的考验,以至于深夜都无法安睡。母亲经常对朴槿惠说,很期待以后回到新堂洞的日子,即使住在小房子里,只要一家人其乐融融就是幸福。

但是现在,母亲已经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朴槿惠怎么也想不到会有一枝黑洞洞的枪口残忍地对着母亲。她只活了49岁便孤独地离开了,甚至连一句话都没有留下。每天早晨醒来,朴槿惠似乎都能看到母亲推门进来,穿着洗得干净的白色丝绸韩服,温柔地喊着“槿惠……”

母亲去世之后,朴槿惠像是被掏空了一样,食之无味,夜不安寝。在极度悲伤之下,她甚至出现了停经的现象,身体也开始到处疼痛,免疫力下降。这时,她才意识到悲伤除了摧毁人的意志以外,并不能给人们带来走出困境的力量,如果父亲看到自己的样子会更加痛心。她决定振作起来,好好地活下去,让忙碌赶走自己内心的悲伤。

11.放下悲痛,扛起重任

陆英修去世之后,朴正熙一直郁郁寡欢,没有再娶的打算。由于父亲不肯续弦,22岁的朴槿惠不得不中断自己在法国的学业,放弃进入格勒诺布尔大学学习的机会。这样一来,她想成为一名大学教师的梦想在丧母之痛中结束了,随后开始代替母亲履行“第一夫人”的职责。

人的一生会有很多无法解释的奇遇,有时候很多事冥冥之中会有所预感,有的梦境会在事实还没有发生之前就提前出现,朴槿惠在大学之前曾经做过两个奇怪的梦,都印证了这一点。

第一个梦是朴槿惠站在波涛汹涌的岸边,汹涌的大浪令她和周围的人站不稳脚跟,他们不得不退到一个灯塔下边。转瞬之间,眼前的场景像魔术般突然转变,一条宽阔平坦的大道在阳光的照耀下延伸到远方。在路的尽头有一座小山丘,山丘上面有一轮火红的朝阳。第二个梦是宇宙中闪烁着耀眼的蓝光,她像是宇宙的中心被包围在蓝光之中,蓝色的光环环绕着她缓缓转动,璀璨的光环显得美丽又神秘。

朴槿惠清晰地记着这两个梦,并把它们记录在了日记中,作为一个秘密藏在心底。她没有办法解释这两个梦意味着什么,但是总是隐隐感受到一种无法释怀的惶恐,还有一种大祸临头的不安。从这两个梦中,朴槿惠意识到自己将要面临某种严峻的考验,显然不是之前预想的毕业之后进入社会,然后开始崭新的生活。她经常揣摩这两个梦和自己的未来有什么关联,直到母亲的突然离去让她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方向,她才想起那两个梦已经揭示了自己今后将会面临的问题。

生活还要继续,坚强的朴槿惠很快从悲痛中走出来,开始履行母亲生前的全部工作。那是一大堆纷繁复杂的事务:她每天都要处理寄到青瓦台的信件,这些信件基本上都是反映民情;还要监督相关职能部门解决民众反映的问题,包括环境改造、中小企业调研、慰问弱势群体,开展公益服务等等。这时的朴槿惠忙得几乎没有一分钟属于自己的时间,恨不得每天能多出来几个小时。她的作息时间是这样的:凌晨5点起床,深夜12点才能休息,每天只有短短五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一旦遇上外宾来访,她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做接见前的准备工作,而且日常工作也不能停止,这就意味着连五个小时的睡眠时间都不能保证。即使累得嘴唇起泡,甚至发低烧,朴槿惠也没有丝毫抱怨。

这种忙碌的生活带来的唯一好处就是,能够暂时忘记痛苦。在忙碌中,朴槿惠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一年早春,路边的小草争先恐后地探出了嫩绿色的小脑袋,叫不出名字的小野花也开始热闹地绽开了笑脸。春意越来越浓,青瓦台庭院里的白色木莲花也相继开放了。有一天,朴槿惠打开窗子,突然被眼前的美景感动了,便邀请父亲一起喝茶。父亲并没有被迷人的春色吸引,他沉默了很久之后突然说道:“看到你们母亲最喜欢的白色木莲花,我心疼得不能自已。槿惠啊,你的母亲从来没有对我要求过什么,她从来没有为自己争取过什么。虽然身为总统的妻子,但是她和过去贫寒的军人妻子没有任何区别。你母亲在世时总是说希望我不再当总统,然后我们在山坡上买一栋小房子,在花园里种上鲜花和树木,像平凡普通的老百姓那样过安静的生活。但是,就连这么一个小小的愿望我都没能帮她实现,就永远分别了,我的心里充满了愧疚。槿惠呀,如果你也离开我,那我还怎么能活得下去呢?”说完这些话,父亲的眼泪忍不住流下来。看着平日里以坚强著称的父亲,朴槿惠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父亲的心疼,也有对母亲的思念,还有对自己今后的严格要求。

母亲生前对弱势群体有着深切的同情,也为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做出了很多努力。有一次,母亲到麻风病院去看望患者,她毫无顾忌地拉着一位年轻女患者已经溃烂的手,随行人员担心她被传染,立刻加以阻止,但是母亲却没有听从随行人员的意见。她说:“虽然他们得了这么严重的疾病,但还有着明亮的眼神和甜美的笑容,我现在只知道他们是非常可爱的人。”通过这次走访,母亲毅然决定帮助那些被麻风病折磨的人。通过各种努力,最后找到了一个好办法:为当时全国37个麻风病村配送了470头种猪,这就为他们自食其力开了一个好头。

在履行“第一夫人”的责任中,朴槿惠无时无刻不受到母亲的影响。她知道母亲最大的愿望就是让韩国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她对那些生活在社会下层的贫苦人民有着深切的同情。母亲经历过“6·25”,知道贫穷带给人的摧残。正如圣雄甘地所说:“贫穷者才是最糟糕的暴力。”母亲也深刻地意识到贫穷是韩国最可怕的敌人,因此为了消灭它不懈努力。

朴槿惠记得自己在读高中时,有一天放假返回青瓦台,在路上看到一个瘦骨嶙峋的少年乞丐趴在地上。她回家之后和母亲说起了这件事,母亲听完立刻让她把那个少年带回了青瓦台。母亲亲手脱掉那个少年破破烂烂的衣裳,帮他洗了澡、修剪了指甲,还给他换上了干净的衣服,最后为他准备了可口的饭菜。最开始,那个少年眼中满是惊恐,母亲坐在他身边,不停地给他夹菜,还温柔地劝他多吃一点儿。后来,少年放松下来,开始高兴地享受晚餐,他吃得非常香甜,一直吃得肚子圆圆的。吃饱之后,少年说要回家了,如果回去晚了,哥哥会出来找他。母亲让秘书长把少年送回家,并且叮嘱如果见到少年的哥哥,无论如何也要帮他找到一份工作,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那天,母亲的眼神非常复杂,充满了怜悯、忧伤和深深的歉意。一旦遇到什么困难,朴槿惠脑海就会浮现母亲那天的眼神,以此激励着自己继续前行。她要像母亲一样辅佐父亲,为韩国民众贡献自己的力量。

朴槿惠这样告诫自己:“现在摆在我面前最大的责任是,让韩国民众看到有与父亲并肩作战的人。我必须放弃自己的潇洒生活和梦想。”朴槿惠一直努力让自己成为不懒惰的“第一夫人”,所以她比任何人都努力地处理政事,这样才能高效地完成每天的工作。成为“拼命三娘”的朴槿惠没少让她的辅佐官员吃苦头,她时刻以母亲为榜样,常常亲自到现场处理民怨,因此赢得了民众的一致爱戴。

每当朴槿惠疲惫的时候,她总会看看母亲的照片,就像母亲还在自己身边一样。她一直坚信,母亲一定在某个地方守护着自己和家人。

同类推荐
  • 《儒藏》春秋:汤一介传

    《儒藏》春秋:汤一介传

    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儒、道、释历来三分天下。但在中国的历史上,却只有《佛藏》和《道藏》,而没有《儒藏》。21世纪初,这一历史终于得以突破,而改写中国这一历史的带头人就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一代国学大师汤一介。
  • 我是未来:尼古拉·特斯拉传(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是未来:尼古拉·特斯拉传(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伟大的物理学家,“创造20世纪的人”。他的名字是——尼古拉·特斯拉。特斯拉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性,而他与爱迪生之间的“爱恨纠葛”更是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一个时代的历史缩影。在注重科技创新的今天,特斯拉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毫无疑问对我们具有很强的启迪意义。
  • 五代花间录(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五代花间录(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韩晓婵、兰泊宁编著的这本《五代花间录(五代分册)》攫取五代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历史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叙述,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广阔历史背景上,使读者不但能享受到阅读快感,更可以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本书兼顾故事性、可看性与励志性。
  • 冯友兰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冯友兰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本书以冯友兰一生的学术活动为基本线索,按照历史与逻辑统计的原则,对冯友兰早期活动、留学生涯、教书生涯、著述生涯进行了客观翔实的介绍和评价。
  • 向前进:一个青春时代的奋斗史

    向前进:一个青春时代的奋斗史

    这是一个关于理想、奋斗和成长的故事。“傻根”“阿炳”“许三多”,谁才是真正的王宝强?一个农村孩子八岁时的梦想,在十六年后变成了现实。这不是传奇,为了这个梦想,他在少林寺学艺六年。为了这个梦想,他在北影厂的门口蹲候三年,只为有一个说台词的角色。为了这个梦想,他在工地上搬砖、运沙,挥汗如雨。为了这个梦想,他和所有一样有梦想的年青人一样,离开家乡,走在奋斗、成长的路上。他用十六年,完成了这个青春时代的奋斗史。他用不抛充不放弃的精神制造了一个喧器时代的梦。每个梦想皆能成真。王宝强独家陈述关于命运,关于机缘,关于成长,关于情感,关于亲情的全方位思考。
热门推荐
  • 小王子

    小王子

    全球发行语言超过100种,销量仅次于《圣经》,数亿人为之感动。这是一部充满诗意而又温馨的美丽童话,讲述了法国飞行员在浩瀚的撒哈拉大沙漠上遇到了一个古怪奇特而又天真纯洁的小王子,他来自一颗遥远的小星球,游历了分别住着国王、爱慕虚荣的人、酒鬼、商人、地理学家的6个星球。作者通过小王子的游历暗讽了成人世界的荒唐和虚伪,情节别致而曲折,行文富于诗情和哲理,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于爱、人生等重大命题的深刻体会与感悟,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 初一九班的奇闻趣事

    初一九班的奇闻趣事

    从一楼到四楼的距离只有三层,但是从初一到初三的距离却有三年。曾经的曾经,我们渴望初中生活,在闲暇时,我们总是三五人在一起,望着夕阳,尽情地幻想初中将发生的一切一切。没想的,初中三年已离我远去。
  • 谁把月亮关掉了

    谁把月亮关掉了

    百晓是伟大的主神随手抓的一颗星星做出来当媳妇儿养的,为了做个称职的媳妇儿,她必须去三千小世界里完成历练。【宿主宿主,任务栏里有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撩男神吖!】“这么沙雕?第二个呢?”【第二个是关掉月亮吖!】百晓看了看头顶的太阳。“男神在哪里?我可以!”【本文纯属编造,和现实没有一丁点关系!】
  • 我为什么至今一个人:都市独身男女的真情告白

    我为什么至今一个人:都市独身男女的真情告白

    婚姻,是幸福的锁,也是欲望的牢。在物质飞速发展、个体价值被无限放大的现代社会,我们的情感又将何处安放?都市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游离在围城之外,然而困住他们的,是否真的只是“真爱”与“自由”?笔者采访了数百位独身男女及身边的亲人、朋友,选取了其中最代表性的人物经历,记录整理成本书。他们当中,有的人忍受没有伴侣的痛苦,有的人却在享受想要的生活;有的人渴望婚姻而不能结婚,有的人对婚姻唾手可得却不屑一顾。故事里有前卫、爱情、奇葩,也有感人、心酸和秘密。独身的背后,从来就不是如此简单。围城外的故事,无眠的夜里,悄悄说给你听an>或许,他们不是不爱,而是太爱。
  • 哈佛家训ⅲ:决定成败的细节

    哈佛家训ⅲ:决定成败的细节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就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成功者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并且能很好地把握住每一个机会。失败者则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总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的引导支配……
  • 六十种曲琵琶记

    六十种曲琵琶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修文

    修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技能制造大师

    技能制造大师

    想要什么技能,就能制造什么技能!视力不够好,就制造一个“鹰眼”技能!跑得不够快,就制造一个“疾跑”技能!
  • 异界扶贫系统

    异界扶贫系统

    地球的影视作品,以游戏副本的方式出现在异界,异界人进入副本,完成任务就可以提升实力,还能得到各种黑科技奖品。地球影视文化入侵异世界:魔法师组队大战现代化部队,高级战士组团围攻绿巨人,圣级强者对战酒剑仙,丧尸异形金刚哥斯拉,更是成为异界人谈论的焦点。而赵大海作为副本的设计者和管理者,又在设计新的副本了。QQ群:319982251
  • 跨界阴阳纪

    跨界阴阳纪

    一场意外,一场缘分,一长青春。看白鸿宇的那些伙伴如何浪迹天涯可甜,可笑,可逗比。用此书谨记我心中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