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73700000009

第9章 临危受命——从“第一公主”到“第一夫人”的无奈转身(2)

12.父亲无处言说的悲伤

母亲陆英修去世之前,她的大姐也就是朴槿惠的大阿姨就不幸离世了。当时朴槿惠一家都感到十分悲伤,尤其是母亲陆英修伤心地哭泣了好几个晚上。

陆英修和大姐自小感情就非常深厚,两人也十分孝顺母亲。自从大姐离世之后,都是陆英修在认真照顾生病的母亲,甚至把她接到青瓦台悉心照料。每次完成繁忙的工作之后,陆英修总是会抽出时间到母亲的房间,检查那里的温度和湿度,还会同母亲分享一些工作和生活中的趣事,让老人不感觉到无聊。

有了朴正熙和陆英修的精心照顾,朴槿惠外婆的病情有所好转,身体也慢慢康复起来。但是让人们意想不到的是陆英修在韩国光复29周年纪念日当天不幸遇刺身亡。外婆刚从失去大女儿的悲伤中走出来,顷刻之间又陷入到了更大的痛苦之中。朴槿惠记得,当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外婆像是失去了活下去的意志,异常脆弱。

母亲的离世给父亲带来的打击更加巨大,不过看到老人的状况,他只能隐下自己的悲痛,因为他不想岳母再为自己担心。对于朴正熙来说,岳母就像是自己的妈妈一样。想当初,朴正熙在娶陆英修的时候遭到了未来岳父的强烈反对,只有岳母大人表示赞同,愿意把女儿交给他。甚至在婚礼当天,也只有陆英修的母亲来参加。也正是因为如此,朴正熙一直把岳母当做自己的母亲,尽心尽力地加以照顾,即使陆英修去世之后也没有改变。朴正熙从来不叫朴槿惠的外婆为岳母,而是直接称呼为母亲。他听到岳母不舒服的消息时,总是非常紧张。从这些小细节里中,不难发现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有一次,外婆病情恶化后住在朴槿惠小阿姨家接受治疗,朴槿惠和家人准备去探望老人。父亲告诉他们,外婆在这么大年纪遭受了接连失去两个女儿的痛苦,这是一件非常残忍地事情,你们要记住经常去探望她。

朴正熙不仅这样教育朴槿惠姐弟,自己也身体力行。他每隔几天都会去朴槿惠小阿姨家看望外婆,每次都会亲自询问外婆的病情是否有所好转,想吃些什么,有什么需要等。尽管母亲不在了,但是父亲对外婆的照顾没有任何变化。

母亲陆英修去世后的第五个月,恰好是外婆的八十大寿。看着每天都沉浸在失去女儿悲伤中的老人,朴正熙非常心疼。有一天,他悄悄地把朴槿惠叫到身边说:“外婆每天都郁郁寡欢,我很担心。我想帮她筹办一下八十大寿。虽然她说自己不想办,但是你还是想办法准备一下,让外婆高兴一下,就当我们替你妈妈尽一些孝道。”

听了父亲的话,朴槿惠准备了一顿简单餐宴,只邀请了30多位至亲参加。在听到亲人们的祝福之后,外婆似乎又想起了两个已经离开的女儿,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当看到孙子孙女们精心准备的礼物之后,外婆露出了难得的笑容。经历了一连串的不幸遭遇,外婆已经不能说话,但是她还是通过纸笔表达了自己愉悦的心情。

朴正熙平日里忙于国事,很少有机会见到那么多亲戚,所以当天非常高兴,一整晚都露出开心、满足的神情。晚餐之后,大家开始自发地唱起自己最喜欢的歌,朴正熙也唱了一首曾经和妻子时常吟唱的歌,但是在唱歌的时候由于频频忘词常常会停下来,最后只唱了半首就没有再唱了。

外婆是一个非常虔诚的佛教徒,她在身体状况还没那么糟的时候经常去庙里拜佛。后来,随着身体越来越差,外婆的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只有放弃每个月固定去庙里祭拜的习惯。这时候,全家人都很担心外婆的身体,害怕有一天她会突然离开。大家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不久之后,外婆因为病痛离开了这个世界。当听到外婆过世的消息时,朴正熙非常悲痛,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朴正熙在外婆的灵堂前嚎啕大哭,像个孩子一样。看到眼前因为失去两个亲人而崩溃的父亲,朴槿惠既难过又心疼,一直默默地陪在他的身边。

亲人的接连去世给朴正熙沉重的打击,但是他依然知道自己的责任,很快收起悲伤,投身到繁忙的工作之中。有了这样一位父亲,朴槿惠也学习到了即使面临再大的困境,都要想办法承受,努力完成自己肩负的使命。

13.无处不在的“政治课”

母亲陆英修在世的时候,每天都会处理大量的民众来信,然后根据这些信件给父亲提出建议,因此被称为“青瓦台内的在野党”和“青瓦台内的新闻库”。从母亲手中接过来“第一夫人”的沉重担子,这让曾经梦想成为一名学者的朴槿惠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但是她又不得不做好这项工作。此时的朴槿惠就像是一只困兽,她要努力冲破牢笼,向着明媚的阳光前进。虽然有过犹豫,也有过退缩,但是父亲坚定的意志给了朴槿惠无穷的力量,她很快接受了自己的新角色,并且立志要让由于母亲离世而沉寂的青瓦台焕发出新的活力。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能够像母亲一样干得出色,每天的早餐时间,朴槿惠都要和父亲围绕当天的报纸展开讨论,包括时下的国际国内政治、民生、经济、国防、外交等。通过这些探讨,她与父亲商讨着如何让韩国变得更加强大。朴槿惠年纪不大,却表现出超越同龄人的政治素养,这让父亲朴正熙十分欣慰。

从政多年的父亲有着丰富的政治阅历,因此朴槿惠很注意随时随地从父亲那里学习经验,并把它们视为珍贵的精神财富。“国益优先”已经深深地根植在朴正熙的脑海中,他穷尽一生要做的就是让韩国富强、让韩国民众富足。在父亲的谆谆教诲下,朴槿惠的目标逐渐清晰,信心也有所提升,在工作中越发显得游刃有余。

1974年,朴槿惠开始担任女子童子军名誉总裁。随后,如火如荼的新心运动拉开了序幕。所谓的新心运动是一项含有“新农村运动”的全民动员行动,本质上是一项意识形态领域的改革。因为要想让民众的生活变得更好,不仅要提高全民收入,更要让他们拥有与收入水平相符的精神风貌。

为了更好地工作,朴槿惠经常陪同父亲到各地视察工作,而路上的时间就是父亲教授政治课的最好机会。父亲对历史非常感兴趣,尤其崇拜朝鲜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比如,李舜臣就享誉朝鲜半岛,他曾经发明改造龟船以作为水师军舰,大大提高了朝鲜水师的战斗力。作为一代忠臣,李舜臣曾经因为日本的反间计陷入囹圄,继任者的能力实在是不值一提,从而导致朝鲜水师连连败退,闲山岛大营落入敌军之手。在国内舆论的重压之下,朝鲜政府不得不重新启用李舜臣。他不计个人得失,在危险之中挺身而出,承担起挽救国家的重任。

父亲外出视察的时候,经常在半路上停下来,对朴槿惠说:“这里是忠武公李舜臣将军疗伤的地方,我们去看看。”或者说:“李栗谷先生的墓地就在附近,我们过去看看吧。”李栗谷先生在政治上代表着中小地主阶级利益,对朝鲜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当时,李栗谷先生的观念极其超前,他为国王提出了很多改革措施,其中的改革军妓、改革贡纳、合并州县和庶民、许通仕路等,对国家富强和国民安全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他还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经世济国的人才。为了纪念李栗谷先生对朝鲜做出的杰出贡献,2006年韩国发行的新版5000元纸币,正面是李栗谷先生出生地乌竹轩图案和竹子,反面是李栗谷母亲申师任堂的一幅名画草虫图;2009年发行的50000元纸币,正面是申师任堂母子的肖像。不同面额纸币的图案与同一个人相关,这在韩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足以见得韩国对李栗谷先生的重视程度。

父亲朴正熙的内心一直有一种历史情结,对历史遗迹也有着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不是单纯的好奇,而是珍重历史的延续。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而历史遗迹就是在诉说远古时期的故事。他曾经告诫朴槿惠:“为子孙后代保留下历史遗迹,这比任何政策都重要。”在朴正熙总统的大力倡导下,韩国推行了“净化事业”,目的就是保护历史文化遗迹,让有才德的人流芳百世,为后人讲述先祖们的故事。

当时,有一个“七百义冢”的墓地没有人照管,一片荒草丛生的样子。由于长期得不到照料,墓地眼看就要塌陷荒废了。父亲得知后非常愤怒,认为愧对为国捐躯的先烈们,多次强调要好好保护先烈们的长眠之地。在父亲的种种努力下,“七百义冢”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同时韩国还复原了在“6·25”战争时期遭到破坏的水原城。

父亲不仅重视文化遗产,还非常重视绿化工程,因为国土和经济的发展休戚相关。一旦被他发现某地的绿地遭到破坏,那么主管领导都要受到严厉追究,并且一查到底,此外还被要求及时进行整改,恢复到被破坏以前的状态。朴槿惠在父亲身边观察他的一言一行,每一件事都令她受益终生。每次与父亲巡视的时候,她都会把父亲做过的事、说过的话,以及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随时重温一下,鼓励自己要像父亲一样心系国家和百姓。

朴槿惠在大学学习的是电子工程,这一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最初韩国发展电子产业的条件并不成熟。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信息通讯产业、计算机技术、半导体产业已经得到了飞速发展,当美国早已从电子产业中挖到第一桶金的时候,韩国向海外出口的产品还停留在棉织品上。当时,韩国的尖端科技领域是一大盲区,这就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即使制定了电子产业相关政策,也不过是一纸空文,没有任何意义。朴槿惠意识到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必须对电子工程领域提供必要的人力和财力支持。1979年,朴槿惠说服父亲参加了第十届韩国展览会的电子展,以便鼓舞士气,促进韩国电子产业的发展。

韩国资源匮乏,经济相对落后,要想发展经济,就必须依赖韩国人的力量,靠大脑研究科学技术,然后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1966年,韩国在鸿陵设立了科学技术研究院,同时号召海外科学界回国为祖国效力。当时的韩国可谓是一穷二白,但是仍有200多位科学家放弃国外的优厚生活回到韩国。为了保持科技人才队伍的纯洁,朴正熙总统将人事大权下放给当时的国防科学研究所所长,并赋予所长抵制外部干涉和压力的权力。国防科学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长是沈文泽博士,朴正熙在他提交的自律性文件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此后一旦遇到人事方面的外部干预,沈文泽博士就会拿出这份文件以保证科研队伍的质量。

朴正熙总统非常重视国防工作,他对韩国的科技工作者保持了绝对的信任。他曾经到大德科学园区视察,之后参加了潜水桥的开通仪式。在回青瓦台的路上,他告诉朴槿惠,国防工业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这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国防工业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国防安全,但是也可以发展坦克生产和汽车出口,只有自己强大了,才不用看别人的脸色过日子,韩国要依靠自己的能力生产所有的生活必需品。显然,韩国处于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首先要发展的就是国防工业和重工业,这个过程虽然艰苦,但却是国民赖以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基础,也是提升国家实力的重要步骤。有人认为,韩国起步太快,但眼下正是最好的时机。身为领导人,要有开拓创新的勇气和披荆斩棘的魄力,有时候不能被外界言论所困,一旦认准了你要做的是对的,就要坚持下去,永不退缩。

在父亲朴正熙的身边,年轻的朴槿惠学会了如何从事政治活动。即使很难,但是她也微笑着面对,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这也许就是她的伟大之处。

14.前途不管多迷茫,责任始终不抛弃

朴正熙是出身于贫苦农家的平民总统,他从小便经历过各种苦难,因此为民请愿的情结非常强烈。他曾经给朴槿惠讲过一个与饥饿相关的故事,而故事的主角就是他自己。

小时候家境贫寒,朴正熙很少能吃到肉和鱼。每逢邻居烤鱼,香味蔓延到朴正熙家时总会挑起他强烈的食欲,也会增加他比平时更强烈的饥饿感。其实,邻居一家也是贫苦的农人,但是生活却比朴正熙家要好一点,因为他们每个月至少有一两次吃烤秋刀鱼的机会。对于正在长身体的朴正熙来说,烤秋刀鱼的香味惹得他直流口水,心酸得想掉眼泪。但是懂事的他知道自己家穷,从来不敢开口向父母要鱼吃,那些饥饿的日子成了朴正熙童年生活挥之不去的阴影。

在朴正熙的童年时代,韩国经济低迷,人们普遍贫穷,因此不觉得这有什么丢脸之处,但是这个未来的韩国总统却对此有着更深的思考,直到他最终找到了答案。经过许久的思考,他认为韩国人民的贫困就是韩国民族的贫困。在日本占领韩国的时候,国破家亡,国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压榨下过着困窘的生活。从那个时候起,朴正熙就萌生了一个梦想,那就是让大家能够挺直腰杆过日子,这也是他能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坚持读书的原因。

同类推荐
  • 雍正大传

    雍正大传

    雍正王朝到底是个怎样的气象?历史学家列举五百年明清史上发生的十四件大事,短短十三年的雍正王朝,就占两件,足见雍正的魄力以及那个时代是何其重要。雍正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史家说他“刚毅明察,纯系政治家之作风”,“自古勤政之君,未有及世宗者”,算得上是一代英主;但历史上也留下他得位不正、弑父鸩母、刻薄好杀、大兴文狱、未得善终的累累恶名以及扑朔迷离的宫闱谜案。本书通过对中外诸多史料的整理与研读(如洋溢着他强烈感情色彩的朱批奏折),以人性化的笔调去观照雍正的内心世界,还原一位帝王充满复杂情感与生命张力的人生,解读了雍正鲜明的个性是如何晕染了那个时代的政治风气和人文底色,而那个时代又是如何赋予了雍正毁誉参半的人生的。同时,讲述了这位一开始并不被看好的四阿哥,是如何凭借自己隐忍、自律的品格,逐渐走进康熙的视野,并以大业相托的;站在他清理百年历史积弊的高度,客观评述了这位改革雄主的精明、果决,高超的御人权术和制度建设,严打贪腐、勤勉务实的施政风格,以及在他的感召下,雍正王朝名臣辈出、吏治刷新的奋进气象,却又山雨欲来、波谲云诡的历史变局。
  • 最后的武士黑泽明

    最后的武士黑泽明

    黑泽明(1910—1998)百年诞辰纪念世界巡礼展览,第一站是中国香港,展览位于太古坊的Artistries,于2009年底开幕。黑泽明的长子黑泽久雄专程为香港展会揭幕,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说:“日本有许多出色的导演,但也不能跟黑泽明相提并论。因为黑泽明的电影时代正值战争之后,他仿佛在黑暗世界为人们带来美好讯息和希望,意义尤深,值得人们深思。”
  • 少年中国之少年:梁启超传

    少年中国之少年:梁启超传

    打开学生为老师撰写的传记,走近激变动荡的近代史和永远充满锐气的“少年”梁启超。梁启超是近代政坛上的风云人物,同时也是学术宗师,在读者中拥有较大的影响力。作者回忆恩师时笔端常带感情,富于感染力;他也是一位历史学家,精于选择和组织材料写作。本书是抗日战争时期吴其昌为恩师梁启超所撰写的传记。当时吴氏担任武汉大学历史系主任,随校西迁四川乐山,患肺病而咯血,仍强自振作,应约著作此书,写到一半就去世了。但这半部《梁启超传》,数十年来影响着无数读者。陈寅恪读后感慨颇深,特为撰写文字一篇。
  • 情志蓝天

    情志蓝天

    本书较系统地阐述了李天院士的成长过程。李天院士是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总设计师、首席专家。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多年来从事飞机空气动力设计研究工作。他谦逊谨慎,执著求索。严谨求实,艰苦创新,为航空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于200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为实现航空报国的远大理想,他一心扑在新机设计、试验、计算和研制工作上。在飞机气动力基础研究、风洞试验、国际合作,以及在先进气动布局、隐身技术、主动控制特别是在飞机总体综合设计等国家重点课题预研上做出了天创性的突出贡献。
  • 灿烂星空:自贡当代作家评传

    灿烂星空:自贡当代作家评传

    周云编著的这本《灿烂星空(自贡当代作家评传)》以评传的形式,纪实的手法,优美的笔调,真实地记录自贡市老、中、青三代近30多名作家的创作历程,精心描述了他们献身艺术事业的风雨人生,展示了历史文化名城自贡的文化底蕴,凸显了自贡文化建设的成果。
热门推荐
  • 成为龙族之后

    成为龙族之后

    这是一个人变成一条龙之后的故事。文案本来想写长一点的,但是又会因为限制文中的内容,所以干脆不写了。因为第一次写文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希望各位喜欢我作品的朋友多多包涵。本故事纯属虚构,文中出现的人名、地名等都与现实无关。啊……其实这篇文章我的主题是“纯爱”,但是在这个网站好像写这个题材不是很妥的样子?顺其自然吧,能走到一起的两个人绝对不是偶然,如果真的是有缘无分,可能就是我这个后妈在作怪。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干一行爱一行

    干一行爱一行

    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爱一行是一种优秀的职业品质,是所有的职业人士都应遵从的基本价值观。本书围绕“干一行爱一行”这一核心主题,深入阐述了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的4种表现:珍惜工作、尊重职业、坚守事业、忠诚企业。同时,详细解读了如何才能干一行爱一行,即需要通过学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超一行拾阶而上、逐层递进,从而将干一行爱一行的理念变成实务。
  • 快穿路人甲躺尸计

    快穿路人甲躺尸计

    竹原是一个资深戏精,跑了十几年龙套没一点长进,老是扮演躺尸的路人,一朝绑定系统,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系统原以为她可以安安分分地从事自己的老本行,躺个尸。没想到这届宿主不好带,木已成舟。系统:亲亲宿主,你为什么光喝水就能把自己养的白白胖胖的?竹·仙女·原:(一脸认真)这是神仙水。系统:那不是井水吗……
  • 江城名迹

    江城名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Censorship and Art

    Censorship and Ar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洪荒处处开副本

    洪荒处处开副本

    总有穿越者想着游戏洪荒,依靠金手指在洪荒轻松证道不朽,没错,时也是这样想的。但是不过三年,他就被天道发现了。穿越的原因也被天道扒了个一干二净,好在他还有用,对天道有用。面对事关生死的选择题,时心甘情愿的被策反,额,不对,是心甘情愿的弃暗投明,步入了发展新纪元新洪荒的大建设中。咦,你是新转世来的玩家吗?快快来首阳部落,我们部落的巫是唯一一个不是天道化身的NPC哦,快点来加入吧。现在加入明天还可以蹭副本哦。(另类洪荒文,其中有大量私设。玩家不会复活,只能转世,客服是天道,杀怪不加经验。简介无能,请见谅。)
  • 玉皇十七慈光灯仪

    玉皇十七慈光灯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赖吒和罗所问德光太子经

    佛说赖吒和罗所问德光太子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美食猎人:食之旅

    美食猎人:食之旅

    带着对新生的向往,开始另类的永生一次次的邂逅欢笑,泪水,终是成长的痕迹愿我们都不负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