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91300000008

第8章 中国传统道德规范(3)

人不但要知过、防过,还应改过。知过需明智,防过要慎独,改过应勇毅,要知过不讳,改过不惮,有过必改,见过即改。早在《尚书》中就指出:改过不吝。《周易》中说: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孔子认为: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所以要“过则勿惮改”,否则“过而不悛,亡之本也”,反之“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王守仁说: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陆九渊指出:古之学者,本非为人。迁善改过,莫不由己。颜元说:学者须振萎惰,破因循,每日有过可改,有善可迁。李颙主张“悔过自新”,他说:悔而又悔,以至于无过之可悔;新而又新,以极于日新之不已;庶几仰不愧天,俯不怍人,昼不愧影,夜不愧衾,在乾坤为肖子,在宇宙为完人。要改过,必先知耻自重,慎独自省,但也要人指出和提醒。当别人向你提出时,必须诚心征求,虚心接受,真心改过。孟子说:人告之以有过,则喜。明清之际的孙奇逢重视“见过内讼”,又强调“闻过则喜”。确实,“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些至理名言就是继承这些中华传统美德而得出的,应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南。

小资料

(1)《尚书》:亦称《书》或《书经》,是儒家重要经书之一,是一部先秦文献汇编,内容以记录上古及夏、商、西周君臣讲话为主。

(2)《周易》:亦称《易经》,简经《易》,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以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状态的简易、变易、不易,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阴阳的交替变化描述世间万物。

(3)孙奇逢:明清之际学者。字启泰,世称夏峰先生,河北容城人,明亡隐居不仕,与黄宗羲、李颙并称明末清初三大儒。初宗陆王,晚慕朱熹理学。后人编其作品为《夏峰先生集》等。

二、议一议,辩一辩

1.大家解剖一下自己,谈谈自己有哪些缺点?

2.请给本课任课老师指出本课存在哪些不足?

3.对学生来说,做到“慎独”最关键是什么?

三、做一做,练一练

1.你如何理解“人贵有自知之明”?

2.你认为应怎样上好传统道德课?请谈几点建议。

一、听一听,记一记

(四)躬行践履,务实求真

道德修养既是一个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因为任何道德认识只有落实到道德实践之中,才能发挥其规范人的行为、调节人的关系、完善人的本质的作用。所以古圣贤一直重视重知重行,强调知行统一,重视实事求是,务实求真。具体包括以下规范:

1.慎言力行。

古圣贤们认为,要成为君子,不仅要志高意远,好学求知,而且要躬行践履。也就是要把所立之志,所学之知,扎根在思想上,落实到行动上,以提高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否则志为空想,学为空谈。

《周易》中指出:履,德之基也。《尚书》中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孔子则多次说道:力行近乎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等。荀子提出:行重于学;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他还提出: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之,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程颐和朱熹在这方面也有精辟的论述,另一位南宋学者吕祖谦更主张明理躬行,于做中明得失。明清时的思想家们也同样认为既要学,更要躬行践履,要办天下事,要经世致用,这都是十分有见地的。

小资料

吕祖谦(1137-1181):南宋哲学家、文学家。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浙江金华人,金华学派主要代表,开浙东学派先声。和朱熹等齐名,时称“东南三贤”。著作颇丰,有《东莱集》等。

2.知行统一。

关于知行关系问题,从先秦到晚清,古圣贤们基本都提倡和强调慎言力行,行重于言,行难于学,行高于知的观点。他们都十分重视道德实践,认为道德观念只有落实到道德实践中,才真正具有提高道德水平和完善道德品格的意义。具体在知行关系上,先秦和宋以前的思想家基本都是坚持“知先行后”;明代王阳明的心学派持“知行合一”,指出知行一体,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清代王夫之则持“行先知后”的观点,指出知是为了行,行可以获得知。尽管这些思想家在知行关系问题上,都有自己的观点,也有一定的道理,但都不科学。孙中山先生则提出“行之—知之—更行之”的认识过程,具有“知行统一”的辩证因素。一直到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指导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实践与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进一步到更高级的程度。这一科学的认识论才是真正的倡导“知行统一”。因此我们应坚持知行统一、言行一致。

小资料

《实践论》:毛泽东写于1937年的一部哲学著作。这是作者借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而作,强调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详细分析了认识过程的两个飞跃,指出了认识发展的规律。

3.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最早见于班固的《汉书·河间献王传》:河间献王刘德以孝景帝前元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这里主要指学风问题。其实包含这一思想的认识早已有之,如孔子所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汉书》之后,历朝历代思想家都特别强调务实求真,实事求是,一方面指出其必要性、重要性;另一方面指明不务实的危害。如范仲淹指出:务实去华,育德之方斯在。《家诫要言》一书中说:真心实作,无不可图之功;浮华鲜实,不特伤风败俗,亦杀身亡家之本。“二程”说:欲当大任,须是笃实。明代吕坤说:实言实行实心,无不孚人之理。清曾国藩说:实者,不说大话,不好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如此可以少正天下浮伪之习。后来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都一再提出要“实事求是”,并给出科学定义。同时,他们自己在践行实事求是之风上亦堪称典范。

小资料

(1)班固(32-92):东汉时历史学家。字孟坚,陕西咸阳人。初继续完成其父班彪所著《史记后传》被下狱,其弟班超上书力辩得释。后奉诏著《汉书》。他也是东汉著名的辞赋家之一,著有《两都赋》等。

(2)《汉书》:中国古代历史著作。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同《史记》,但改“书”为“志”,改“列传”为“传”,改“本纪”为“纪”,无世家。《汉书》因受诏作书,文字较严谨,长于叙事和描写人物,艺术成就甚高,亦能暴露现实和反映生活。

(3)刘德(公元前171―公元前130):汉景帝刘启第二子,西汉宗室、藏书家。在汉景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55)四月,以皇子的身份受封为河间王(今河北省献县)。刘德为王二十六载,始终没有卷入诸王争权的政治旋涡,而将其毕生精力投入到对中国文化古籍的收集与整理之中。特别是现今留传后世的影响很大的《毛诗》和《左传》,应是刘德之功绩。刘德对古文化宝贵遗产的保存和延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4)荀悦(148-209):东汉哲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字仲豫,河南许昌人。少好学,善于解说《春秋》,被曹操所用。著作有《申鉴》,反对土地兼并,主张为政者要兴农桑以养其性,审好恶以正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等,表现了他的社会政治思想。

(5)《家诫要言》:明末吴麟徵著的家庭教育家训类读物。

(6)范仲淹(989-1052):北宋时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字希文。少时贫困力学,出仕后有敢言之名。他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文章富于政治内容,所作《岳阳楼记》传诵千古。

(7)曾国藩(1811-1872):清时军事家、文学家,洋务派和湘军首领。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镇压太平天国,举办洋务运动,成为清末中兴之臣。

二、议一议,辩一辩

1.人皆说,言多必失,祸从口出,所以要慎言。怎样才算是慎言?是否一切都要闷在心里呢?

2.“求是”和“实事求是”分别是哪两所高等学校的校训?

3.“知行统一”对中学生有什么要求?

三、做一做,练一练

1.中学生怎样才算做到慎言力行?

2.言行统一,知行统一。以“坐着谈,何如站起来行”为题写一篇短文。

3.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作风,试列举我党在革命建设年代坚持实事求是的事例。

一、听一听,记一记

(五)坚守气节,注重人格

高尚气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人立身处世必须遵循的一种道德规范。孔子提倡“杀身成仁”;荀子要求“敬节死制”;曾子主张“临大节而不可夺”;孟子主张“舍生取义”,还要做到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具体包括以下规范:

1.成仁取义。

气节,又称志气、骨气,与节操、操守意义相近,指的是政治品质、道德品质上的坚定性和坚持性,是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的统一。人格是指个人在一定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是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品格的总和。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气节,注重人格。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即志气、志向。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吕不韦说: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代刘向说:义死不避斧钺之诛,义穷不受轩冕之荣。陶渊明说: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孟郊说:松柏死不变,千年色青青。李清照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于谦说: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总之,气节表现为一个人对于一定的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的坚定不移、始终不渝的信仰,并能为这种信仰作出牺牲;或表现为一个人当自己的国家或民族遭到外敌入侵时能忠于祖国、奉献民族、敢于抗争、勇于牺牲的精神,这也是一个人高尚人格的体现。

小资料

(1)吕不韦(公元前292-公元前235):河南濮阳人。原为战国时卫国大商人,在赵都邯郸遇见入质于赵的秦公子异人,以为奇货可居,入秦游说华阳夫人,立异人为太子。异人即位成为庄襄王,吕不韦任相国。后嬴政继位,他继续任相国并称“仲父”。命门客编著《吕氏春秋》,汇合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被称为杂家。

(2)刘向(约公元前77-公元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皇族之后,曾校阅群书,撰成《别录》,为中国目录学之祖。一生著作极丰,有《列女传》等。

(3)陶渊明(约365-427):东晋诗人,江西九江人。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长于诗文辞赋,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农村生活,主要作品有《桃花源记》《饮酒》《归园田居》等,留有《陶渊明集》。

(4)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浙江德清人。四十多岁中进士。与韩愈交谊颇深,其诗感伤遭遇,多寒苦之音,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谓。后人编汇其作品为《孟东野诗集》。

(5)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章丘人。父李格非为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学家。金兵入据中原后,流寓南方,生活孤苦。其词善用白描,语言清丽。她还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主张词要尚文雅,协音律,典重,故实。她将婉约词派推向了新的高峰。有《易安居士文集》等。

(6)于谦(1398-1457):明代政治家。浙江杭州人,字廷益。为官耿直廉洁,土木之变后拥立景帝,1457年英宗发动“夺门之变”,重新登位,诬以“谋逆罪”杀之。万历间谥忠肃,有《于忠肃集》。

(7)林则徐(1785-1850):清末政治家,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福建福州人,嘉庆进士,与魏源等提倡“经世致用”。1838年任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后“虎门销烟”。后任两广总督,积极备战。1840年被革职,后流放新疆,致力于开荒,兴修水利。后又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负责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病逝广东。他能诗文,写有《林文忠公政书》等,今辑有《林则徐集》。

2.威武不屈。

同类推荐
  • 论女性

    论女性

    《论女性》一书是19世纪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米什莱的作品。在米什莱的早期作品中,贞德代表了以救世为天职的女性,米什莱希望借贞德这一形象呼吁法国人民热爱祖国;在女性研究中后期,米什莱的关注力转向家庭及家庭中的女性,此时的女性开始回归家庭,通过母性照顾丈夫和孩子,并与丈夫一起构建和谐的家庭;米什莱把亦男亦女视为理想的性别,把兼具男女优秀品质的人视为完整的人,男性与女性应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各自的特质,并相互学习对方的优点相互合作。本书即米什莱女性观的集成作品,既充分表现了米什莱的女性观,又展现了19世纪浪漫主义背景下的女性状态。
  • 以孝选官:孝与古代选官制度(中国孝文化丛书)

    以孝选官:孝与古代选官制度(中国孝文化丛书)

    本书讲述了历代以孝选官的制度。先秦时期“孝治天下”的观念还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以孝选官”也尚处于萌芽状态。汉代在选官制度上体现出对孝的提倡,汉惠帝、吕后开汉代“举孝授官”之先河。汉代以后,“以孝选官”的现象承袭相沿,继续存在于历代选官的体系中。
  • 老子演义

    老子演义

    书是止庵先生研读《老子》的心得。二十年前,止庵先生参照几十种相关著述,对《老子》加以自家注解,写下自家体会。本书采取的形式是原文注解心得,如作者所言,《老子》八十一篇,要作为一个整体来看,要通读完全书才能有完整理解。《老子演义》和《樗下读庄》都是止庵先生的治学专书,是读者深入阅读国学不可绕过的两部书。
  • 祠庙陵墓对联(上)

    祠庙陵墓对联(上)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对联。
  • 勇于实践(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勇于实践(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不当小明星

    不当小明星

    新书《他把世界玩坏了》已发布! …… …… 一觉醒来,世界变了。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影视歌曲也是陌生的,算了算了,好歹还活着。但是,地球的影视作品不拿出来炫耀一下实在是浪费啊。我不当小明星,要当就当大明星。
  • 中华异想集·硃蛾

    中华异想集·硃蛾

    关于《中华异想集》,是想写一个很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现代故事,顾绿章也是个很传统很普通的女生。而关于传统,就会想到传说;而传说,很自然就想到神怪,而后就想到《山海经》了。马腹是《山海经》中吃人的怪物,其实我一直认为应该指的是娃娃鱼……汗,不过小说终究是小说,我看着那段关于马腹的描写,就写成莫明紫了。而硃蛾,我忘了是不是《山海经》中的……但是世上真的是有一种东西叫做“硃蛾”,那是鳞翅目的一种昆虫、形似蝶类,停歇时模拟蜘蛛。而小说中的描写和真正的蛛蛾没有多大关系,只是写了一种昆虫,觉得和硃蛾有些像,就那么写了。中华的各种角色,都来自我的朋友,只是因为他们是这么全然不同的人、这么值得写成书的人,所以就写了。像在黑龙江的沈方,像在德国的凤扆,都是我珍惜的朋友。但写这本书,多数是为了小桑,虽然我叫他不要看这本书,也期望他永远都看不见,但是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寄托希望,为了世上有这么一个人,希望他能像我们这群珍惜他的朋友所希冀的,得到幸福。注释(by小嘉)《中华异想集·马腹》中出现的人头虎身的怪物,也就是莫明紫的原形。《山海经》有云:蔓渠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伊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洛。有兽焉,其名曰马腹,其状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顾绿章的家里,虽然不是“蔓渠之山”,却具备了召唤马腹出现的所有条件:有珠宝玉石、有很多的琴丝竹、有向东流的小河,当顾氏夫妻绣完了那件有马腹纹样的裙幅,就发生了故事开头出现的、诡异又神秘的失踪事件。《中华异想集·硃蛾》中出现的怪物,是宝蓝色的蝴蝶,翅膀上长着火焰般的图案,阳光下闪烁得很厉害,拥有强烈的金属光泽。硃蛾的原身是人身上的骸骨,寄生在人的身体后产卵,之后再复制出新的硃蛾,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繁衍……其中一种叫宝砂,受食人者的气息操纵,是更为可怕的怪物。最近发现人怪兽贩卖蝴蝶,买者会咳出一只诡异又美丽的蓝蝴蝶,它会借助人体传播病毒,望众人警惕。
  • 戒指里的橙衣美眉

    戒指里的橙衣美眉

    音乐大陆和舞蹈大陆惨遭隔绝,人的地位不平等。橙衣美眉赵朝霞和张成终于找到了彻底联通两个大陆的最佳武器——爱情。年青人的爱情,高温之最的东东,谁能斗得过?——张成自从穿越到这个音乐大陆来,心情就不怎么好。别人穿越后的戒指里,会有个老武师,或老药师,教教武功或炼药,或有本奇书,能现场指点战斗过招,可自己的戒指里,却有一个橙衣美眉——一个因为逃婚躲进来的姑娘。她还好像除了唱歌啥都不会。也没有别的力量可借助,就只好跟她学谱曲。日后考个音乐证在手,谋个谱曲的职业,也好娶妻生子,养家糊口。她教会了他怎样写简谱。原来和地球上的一样。这里没有五线谱。后悔在地球上时没学学五线谱,然后到了这儿当当祖师,申请个专利,也衣食无忧奔小康。哪料到了考试那天,她竟消失,去忙别的啦。本来指望她到时候帮忙作弊,唱出旋律来给他谱写,已经走上考场的他,面对考题——一个歌词,只好借助记忆中的地球上某些声音凑合谱一曲子。不料竟获得了考试第一名!有了音乐师证,有了固定的工作和工资。然后她却怂恿他参加一个谱曲大奖赛。她说好了到时候悄悄帮忙的,可到考试那天,她又不靠谱地消失——要不是来自地球,他不会获奖的。
  • 魔勇异世录

    魔勇异世录

    沧海桑田,万物复苏,某日,在一座巨大的黑坑之上,悄无声息的建起了一座黑泱泱的城市。这里的人们,每天都过着乏趣的生活,他们日日夜夜像机器一样运作,只为了——复兴!在这样一群人中,却有着一个异类,他不求上进,只求现世安稳,可颐养天年。他对什么都漠不关心,好像已经失去为人的资格。他中庸,他孓孓,他想融入这里,却成为了局外人。在一次意外中,他发现自己的心脏与常人不同。他的心脏被一颗形似瓜子的寄生生物吃掉了!然而他却还活着。于是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灵气复苏三百年,万物进化,一切历史即将重演。(ps:本书慢热,且剧毒,请读者慎点!点开一概状况拒不负责。)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爆萌小邪妃

    爆萌小邪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杀手之王,一朝穿越成废物小萝莉,抱棵大树好乘凉。他是惊艳天下,手握重权,却不近女色的妖孽摄政王,偏偏对她这个扮猪吃老虎的小腹黑有了“性”趣。某皇叔神色宠溺,“音儿所要何物?”某女两眼放光,“我要九重天的神龙之髓。”某皇叔大手一挥,“取。”某女灿烂一笑,“我要听你背二十四孝。”某皇叔神色不变,“行。”某女色心大起,得意咆哮,“我还要各种美男,莺肥燕瘦,全来一套!”某皇叔冷眸一眯,“再说一遍?”某女冷汗狂冒,“我要,要……”“准。”某皇叔目光邪魅,欺身上前,暧昧轻笑,“音儿乖,你要几次,皇叔都满足你……”
  • 帝本薄幸:皇后养成计划

    帝本薄幸:皇后养成计划

    世人皆说他狠戾毒辣、薄幸无情,可她却知,他负尽天下也绝不伤她。孰料为夺皇位,他使计利用她弑害师兄,让她背负千古罪名……她狠心离去,自我放逐了两年,怎知他竟不惜以自身性命要胁,逼得她不得不回到他身边。向来诡计多端的他更步步进犯,无赖的要她承诺不再离开。他是苍生的皇帝,却诏告天下此生只拥她为后,若他无法如愿,举国受罪。为顾全大局,她只能软化屈服,可原来这只是他精心设计的“皇后养成计划”第一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李商隐集

    李商隐集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二年进士。他是晚唐诗坛巨擘,四六骈文章奏的代表作家。鲁迅曾说:“玉溪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这是因为有人将鲁迅的诗比作李商隐的诗,因此他自谦不敢比肩,但李诗用典太多至于有獭祭之称,则鲁迅所言可说是道出了一般读李商隐诗文者的普遍感受。确实,李氏诗文裹着一层坚硬的外壳。千百年来,人们却对钻破这层外壳有浓厚的兴趣。然而,李商隐毕竟是唐代极富创意的作者之一,诚如葛常之《韵语阳秋》所云:“义山诗以包蕴密致,演绎平畅,味无穷而炙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竭。
  • 抬龙棺

    抬龙棺

    秦始皇的棺材,叫做龙棺。本来,所有抬龙棺的人都该被殉葬。但是我的先祖,他竟然逃了出来。长生不老药真的是只是一个传说吗?那么徐福东渡之后,又去了哪里?我的先祖,就是唯一知道秦始皇陵秘密的人……
  • 基因迷宫

    基因迷宫

    人体基因如同一座巨大的迷宫,迷宫的每一个出口都隐藏着巨大的宝藏。肌肉记忆,透视,翱翔九州......每一次的基因解锁都将获得超强异能。达四体,通六识,创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