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91300000009

第9章 中国传统道德规范(4)

坚守气节,注重人格,这不仅是一个道德认识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道德实践问题。当一个人面临生死、荣辱、祸福、穷达等抉择时,更能凸显一个人品德之优劣,气节之高下。历史上,多少仁人志士在人生抉择中威武不屈,刚正不阿,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为站着死,不为跪着生,可歌可泣。孔子杀身成仁,孟子舍生取义,苏武“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韩愈说:曲生何乐,直死何悲。欧阳修说: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文天祥就义前留下绝笔: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史可法被俘后,面对清朝豫亲王多次劝降怒答道:吾头可断,身不可辱;城存与存,城亡与亡。又如董宣、包拯、海瑞等不畏权贵,秉公办案,同样是威武不屈的典范。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在反抗外来侵略中,更涌现出了一大批威武不屈、置个人生死于不顾的民族英雄。这些人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

小资料

(1)苏武(前140-前60):西汉大臣,陕西杜陵人,字子卿。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多方威胁诱降,不为所动。后被迁至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坚持19年不屈,直到始元六年(公元前81)回朝。

(2)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今江西吉安人。积极参与范仲淹所领导的庆历新政。文学上成绩斐然,是古文运动的继承者和推动者,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风格平易清新,为宋诗奠定基础。他在文学、史学、经学上具有划时代的成就。参与编纂《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留有《欧阳文忠公集》。

(3)史可法(1601-1645):明末抗清名将,河南开封人,崇祯元年(1628)中进士。李自成起义军占领北京后,他拥立福王在南京称帝,入阁参政。坚守扬州孤城,多尔衮致书诱降,却之。后扬州城破,不屈被杀。后人收其著作,编为《史忠正公集》。

(4)包拯(999-1062):北宋名臣,安徽合肥人,字希仁,天圣进士。为官刚正,执法严明,权臣贵戚为之敛手,为清官的典型。其事迹长期流传民间。

(5)海瑞(1514-1587):明广东琼山(今海南海口)人,字汝贤,号刚峰,回族。嘉靖举人。为官中,不畏权贵,清正廉洁,爱民如子。曾携棺冒死进谏而被逮入狱,后再起用,仍刚正不阿,力主严惩贪墨,病逝任上,谥忠介。有《海瑞集》。

3.穷达皆善。

坚守气节,注重人格,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即无论人的地位是显赫的还是低微的,在财物上是丰裕的还是贫穷的,都必须以道义为准绳,坚守道德规范,安贫乐道,做个精神上的富贵者。纵观历史上许多伟人和先贤的人生,他们大多一生贫穷或先穷后达或穷达交替,但始终不丧失信心,把此作为励志自强、守节不阿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也有不少先贤,身处富贵,却不骄纵,做到“达不失廉”“达则兼济”,难能可贵。

因此无论是贫是富,是贵是贱,穷达皆善,自律严己,是检验气节高下、人格优劣的一条准则。孟子说过: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西汉学者桓宽说: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东汉思想家王充说: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孔子说: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李白说: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白居易说:勿慕富与贵,勿忧贱与贫。唐文学家罗隐说: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也;不忧其贱,而忧道之不笃也。宋代陆九渊说:君子遇穷困,则德益进,逆益进。明代李贽说:贫莫贫于无见识,贱莫贱于无骨力。历览古圣先贤,这方面名言甚多,这方面的例子也极多,穷达皆善,才是真君子,做到穷达皆善,则穷一定不再穷,达则能更通达。

小资料

(1)桓宽:生卒年不详。西汉时河南上蔡人,字次公,西汉时著名学者。

(2)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早年家境贫困,颇历艰辛,发愤苦学。他官场不得志,但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诗作极多。其诗语言通俗,老妪也懂。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叙事长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3)罗隐(833-909):唐代文学家。字昭谏,浙江富阳人。其散文、小品笔锋犀利,其诗多用口语,讽刺现实,民间流传广。作品有《甲乙集》《谗书》等。

二、议一议,辩一辩

1.成仁取义在不同时代其含义和要求是不同的,谈谈现今成仁取义的要求应是什么。

2.举例说明中国共产党党员在革命和建设中威武不屈、视死如归的人物。

3.试想你长大后,若成为有权有财有地位的人,怎样用好你的权、你的财、你的地位?

三、做一做,练一练

1.你认为当代青年的最大操守是什么?

2.穷如何才能成达,关键在于什么?

3.说出有关包拯、海瑞的故事各一个。

第二节家庭道德规范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关系的特殊形式。它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或收养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家庭的和睦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古人极重视家庭,把家庭建设作为治国的前提。《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周易》中说:正家而天下定矣。维系家庭和谐主要靠伦理道德和法律。家庭道德反映了家庭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道德关系。其主要包括夫妻道德、亲子道德、兄弟姐妹道德、邻里道德、持家道德等,具体道德规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听一听,记一记

(一)勤俭持家,勤劳致富

勤俭即勤劳与节俭。勤劳是指人的劳动态度和品质,要求人们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不怕苦、不怕累,用劳动创造生活。节俭是一种消费态度,要求人们节制生活欲望,约束消费行为,珍惜资源。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传家之宝,具体规范有:

1.勤劳致富。

劳动是人类历史的起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并使之不断走向更高的文明。

《管子》中说: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墨子》中说: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淮南子》中说:人之情不能无衣食,衣食之道必始于耕织。《女论语》中说:“营家之女,惟俭惟勤,勤则家起,懒则家倾,俭则家富,奢则家贫。……一生之计,惟在于勤。一年之计,惟在于春。一日之计,惟在于寅。”纪昀在给儿子信中道:吾特购良田百亩,雇工种植。欲使尔等随时学稼,将来得为安分农民,便是余之肖子。……农居四民之首,士为四民之末。农夫披星戴月,竭尽全力以养天下之人。世无农夫,人皆饿死。曾国藩尽管为一代权臣,但他把谦与勤作为医治骄奢的良方。他一再训诫家人子弟:“家中无论老少男妇,总以习勤劳为第一义,谦谨为第二义。劳则不佚,谦则不傲,万善皆从此生矣。”他一再重申八字家训:书、蔬、鱼、猪、早、扫、考、宝。“考”指虔诚祭祖,“宝”指和谐邻里。和勤奋相反的则是懒惰,曾国藩强调:百种弊病,皆从懒生。以上这些人的说法是很有见地,也很有现实意义的。

小资料

(1)《淮南子》:亦称《淮南鸿烈》,由西汉时淮南王刘安及门客所著。现留下二十一篇,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了儒法、阴阳五行等思想,《汉书·艺文志》将其归入“杂家”。

(2)《女论语》:唐代贞元年间宋若莘、宋若昭姐妹所撰的一部女子训诫书籍。《女论语》十篇,大抵准《论语》,以韦宣文君代孔子,曹大家等为颜、冉,推明妇道所宜。若昭又为传申释之。

(3)纪昀(1724-1805):清代文学家、政治家。字晓岚,河北献县人,乾隆年间进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编成《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而且他能诗及骈文,撰有《阅微草堂笔记》等,其诗文收入《纪文达公遗集》。

2.节俭持家。

节俭,主要指对物质财富和劳动成果的珍惜、爱护和节约,做到不奢侈、不浪费。

中华民族自古重视节俭。认为节俭是修身、齐家、治国的法宝。古人一直将勤与俭联系在一起。隋朝王通说:不勤不俭,无以为人上也。《左传》中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强调节俭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性。孔子说:奢则不孙,俭则固。墨子说:俭节则昌,淫佚则亡。诸葛亮则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唐太宗李世民教育自己的子女: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艰苦。李商隐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朱子家训》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总之,关于节俭持家方面还有许多人有过精辟论述。这些人不但教育子女等人节俭,而且还身体力行,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小资料

(1)王通(584-617):隋朝教育家、思想家。字仲淹,号文中子。曾见隋文帝,奏太平十二策,但不受重用,后弃官归乡,以著书讲学为业。著作有《中说》等。

(2)李世民(约599-649):唐朝第二位皇帝,庙号太宗。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先封秦王,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继帝位。在位期间,为国为民做了不少好事,出现“贞观之治”盛世景象,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帝王之一。

(3)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终生不得志。其诗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但用典故太多,较隐晦难懂。有《李义山诗集》等。

3.俭己施人。

节俭是美德,但并不是要把金钱财富看得高于一切。如果为节俭而吝啬刻薄,斤斤计较,就会变成一个守财奴,如此节俭就不再是一种美德了。我们要做到既要节俭,不奢侈不浪费,但当需你慷慨解囊时,绝不吝啬,俭己和施人不含糊。

颜之推说:然则可俭而不可吝己。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清蔡世远说:家中须节用为先,每日食用,须有节制,轻用不节,其害百端。又切不可鄙吝为心,凡义所应用,不可有一毫吝心。王夫之说:俭者,节其耳目口体之欲,节己不节人。确实,乐善好施是中华几千年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一直是急公好义,扶危济困,对己克勤克俭,对人慷慨大方的民族。《小儿语》作者吕近溪说:世间第一好事,莫如救难怜贫。一代名臣范仲淹不但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且还置义田,济贫苦,解灾难,成为一时美谈。

小资料

(1)颜之推(531-约591):生活于南北朝至隋期间。字介,山东临沂人。在梁、齐、周、隋朝为官,以《颜氏家训》传世,主张以儒家思想为立身齐家之道。

(2)蔡世远(1682-1733):字闻之,号梁村,清漳浦县人。清康熙时中进士,后受聘于鳌峰书院。雍正时,授为翰林编修。著作有《二希堂文集》等。

(3)吕得胜及《小儿语》:吕得胜,生卒年不详,字近溪。他主张对儿童进行正确的启蒙教育。鉴于当时教育儿童的一些儿歌不符合要求,编写新儿歌即《小儿语》。《小儿语》是一本启蒙教材,朗朗上口,寓理于歌谣中。

二、议一议,辩一辩

1.人说会节约不如会赚钱,你认为有理否?

2.消费促进生产,是否与节俭持家矛盾?

3.“苦自己帮别人,这事傻瓜才会做!”对这句话你认同吗?

三、做一做,练一练

1.谈一谈勤俭与致富的关系。

2.俭己而去施人,是大爱无疆的表现,你认为具体应怎么做?

一、听一听,记一记

(二)孝敬父母,慈爱子女

在传统的家庭道德中,亲子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甚至比家庭中夫妻关系、兄弟姐妹关系更为重要。古语云:父子兄弟夫妇,人伦之大。一家之中,惟此三亲而已……父子尤其本也。亲子关系中最基本的规范是父慈子孝,即《大学》中所说的: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1.父慈而教。

每个人在出生后就在家庭中得到父母精心的呵护、耐心的教育,从父母的教育中获得基本的行为规范,接受既定的生活方式,学习一般的人生道理和生活技能。人类文化就是这样通过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实现代际传递。

父母把子女看作自己生命的延续,因此《后汉书·王帝传》中说:父子一体,天性自然。而且父母都强烈地望子成龙,希望孩子出人头地,因此父母对子女的抚育倾注了毕生精力。父母对子女的慈爱,是人类最真诚、最无私的爱。《管子》中说:慈者,父母之高行也。汉韩婴说:夫为人父者,必怀慈仁之爱,以畜养其子。

同类推荐
  • 看不懂的日本人

    看不懂的日本人

    “中国”这个题目,日本人不晓得放在解剖台上解剖了几百次,装在试管里化验了几千次。对于日本,我们中国人却只是一味的排斥反对,再不肯做研究工夫,几乎连日本字都不愿意看,日本话都不愿意听,日本人都不愿意见……今天,不论你喜欢日本也好,讨厌日本也好,你都应该了解她。因为中国和日本不可能不接触,只有更好的了解日本,了解日本人,才能在联系与合作,矛盾与斗争中取得主动。
  • 《三国演义》在日本

    《三国演义》在日本

    本书以丰富的资料论述了《三国演义》传入日本后流行及其对日本文学的影响(发现),并被根据日本民族性格和日本文学传说特征进行了增补与改造(重构)。还以比较文学的角度将《三国演义》和日本古代文学典籍进行了比较研究。
  •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从“崇文重教”的角度,运用比较研究方法,探讨四川客家教育的族群性和区域性特色。即从族群比较的角度,将四川的客家人与湖广人作比较,分析客家文化在与巴蜀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中,为了保存自己的文化特色,四川客家教育所充当的角色及发挥的功能,突出客家教育的族群性特色;通过区域比较,即在比较四川客家聚居区与客家散居区以及四川客家与闽、粤、赣客家的基础上,初步分析出四川客家教育的地域性特色,揭示了四川客家教育的时空差异,分析四川客家教育发展模式与特色,从而勾画出四川客家的教育史轮廓。
  •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近代中国学术界名家辈出,形成宋以来学术发展的又一高峰。究其原因,涌现大量史料,承袭清学余荫,沟通域外汉学,当在首要之列。治学须知大势,近代国际汉学界对中国认识的深化和中国学者掌握西学外语程度的增强,使得彼此得以沟通,渐成一有机整体。通过描述分析中外学界的交往关系,可以显现学术发展的状况趋势,并把握个人及流派在其中所处的时空位置,进而探寻新世纪中国学术发展的正途大道。
  • 土耳其人

    土耳其人

    该书阐述了土耳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以及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与合作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农门长姐会种田

    农门长姐会种田

    魂穿到小叫化身上,只想混个温饱,却不小心救了个病娇男……“男人,莫挡道。”“你很坏。”男人看着被猫儿抓了的腿部幽怨控诉。女人坏笑更浓,“其实,人家可以更坏的,比如……”她伸手,做了一个抓龙手……病娇吓的挺胸视死如归样,“为解救天下男儿,我还是任你坏到底罢!”简而言之:这是一个表面彪悍,实则撩了不敢负责的穿越女,与表面虚弱,内里腹黑的本土男的馨爱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逆道为敌

    逆道为敌

    诸天位面,堪破轮回。抛系统,逆大道,无怨无悔。异世作死无极限,只为红颜。为爱而战,道不由天。挥雄师百万,斩诸神黄昏画卷!
  • 儿童文学教程

    儿童文学教程

    进入新世纪以来,儿童文学的教学研究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加强儿童文学学科建设已成为越来越多的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教育学院中文系科与初教系科的共识。开设“儿童文学”课程的高校、专科学校也越来越多。当此时也,作为全国师范院校的排头兵和有着深厚学术积淀的百年名校——北京师范大学自然对促进和提升儿童文学学科建设负有特殊使命,因为儿童文学一直是北师大中文系科的传统特色学科与优势学科。
  • 最强全能奶爸

    最强全能奶爸

    辱我老婆者,杀。惹我女儿者,咳咳,这个就不杀了,毕竟还有那么多小盆友。哎,等等,那个是哪家的臭小子把你的花给我收回去……他乃雇佣兵界的传说、杀手界的最强、黑暗世界的暗夜王者……总而言之,他是个无所不能的男人。某一日,一封来自神州的信使得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粑粑你是负心汉,竟然抛弃灵灵跟妈妈。”风海:“亲生的,这是亲生的。”
  • 你好,我的老板!

    你好,我的老板!

    被迫去相亲,却又相错了亲,然后他又变成我老板,然后他想整我,结果发现我有趣的灵魂,然后跟我表白!我本以为他在整我,天天看着就烦,结果女人心海底针,女人心,六月天,慢慢的试着享受当下吧……
  • 总有一天我们都会老去

    总有一天我们都会老去

    一个出苦大力以求草间存活的女子,在浮躁的多伦多过着浮躁的生活。在城市中寻找一个不再流浪的归宿,一场如游戏般的邂逅,两段难于举棋的交融。苦等一句曾经爱过,却换来是永不相见。爱是一种让你享受欢愉和痛苦的过程。
  • 这只奶爸超凶的

    这只奶爸超凶的

    “陆小沐,我是坏人,我要把你抓走,你怕不怕?”“不怕捏~”“陆小沐,我是妖怪,我会把你吃掉的,你怕不怕?”“不怕捏~”“陆小沐,我是很强大很凶残的恶魔,你也不怕吗?”“不怕捏,我爸爸才是超凶的捏~”
  • 致我们暖暖的的时光

    致我们暖暖的的时光

    类似日记,记录生活,记录你,记录我,记录我们的点点滴滴PS:幼儿园文笔,多多指导,谢谢
  • 本草分经

    本草分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从前咫尺,而今天涯

    从前咫尺,而今天涯

    一场群架因她而起,桀骜不驯的男孩韩兵在火拼时失去了最爱的哥哥,她却连他是谁都不知道。高中时帅气温和的同桌凌睿默默喜欢她,她却为了成全好友而远走他乡,一连串美丽的误会发生后,她又在大学里遇上了化名韩之风的韩兵,他眼神中的冷漠和忧伤吸引了她,当她抛下过往勇敢去爱时,却发现爱情里隐藏的秘密,伤痛过后才发现,属于她的王子一直未曾远离。在孤傲清高的女孩秦芮的生命里,韩之风降落于绚烂的时光中,凌睿守候在温柔的岁月里,她何从选择?走过千山万水,终于抵达幸福的彼岸,爱原来是彼此矢志不渝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