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96400000014

第14章 我的母亲(7)

在她的心里,没有国籍的种族的宗教的成见。她热爱世界上所有的劳苦大众,她自己就是劳苦出身。她受过劳苦人民所受的压迫、饥寒、折磨,所以哪里有劳苦人民的革命,她就往哪里去。她认识中国人,同情中国人,热爱中国人,死了还把尸骨托付给中国人,因为她认识了中国的革命是人民的革命。安眠吧,“大地的女儿”,你现在是睡在人民革命胜利了的地土中!

◎记忆犹新

刘宝全老先生一出场,就使听众精神为之一振。他的高身量与爽爽朗朗的风度,使大家感到只有他才配表演赵子龙、李逵等英雄人物。他的艺术修养是那么深厚,使大家觉得他就是那些人物的化身。这一点,他和杨小楼老先生有相同之处,虽然一位是曲艺演员,一位是戏曲演员。

他一出场,听众就报以热烈的喝彩与掌声。大家喜爱他,钦佩他,都觉得能够听到他的歌声是一种幸福的享受,非喝彩、鼓掌不可!

他开始打鼓,台下立刻极其肃静,聚精会神地等候他开口歌唱。在旧社会的书场里,秩序很坏,可是刘先生能够叫大家屏息静听。这不容易!

收住鼓板,他自行“报幕”,交代要唱哪个节目。大家又报以彩声。大家知道,他经常演唱的节目都经过千锤百炼,无不精彩。他的每一段里都有独创的唱腔,由全段看来,又每段有每段的特有气氛——悲壮的故事则通体以激昂的慷慨为主,喜剧性的节目则通体以轻松明快行腔。

他开口了。他有清劲高亮的嗓音,加以多年的锻炼,所以唱得有气势,有韵味,有顿挫,有感情。不管多么快,每个字都清楚。不管多么慢,总是腔缓神全,不拖泥带水。唱着唱着,忽然高拔入云,如鹤唳九天,或忽然刹住,斩钉截铁。他的眼神、手式、鼓板,都恰好帮助他把人物形象唱活了,活生生地立在听众面前。他的嗓音既那么美,而又能运用歌声画出风景与人物来,使人耳中听见,同时眼也看见,这是极高的表演才能,不怪大家都称他为鼓书大王。

他精通京戏,弹得一手好琵琶,所以他能创造新腔,自成一家。在他演唱的时候,多少曲艺内行与京戏名演员都来向他学习。

四十年前,我在天津住过半年。那时候,刘老先生正在天津献艺。上面所说的,是我在四十年前所得到的一些印象,至今历历如在目前。

◎我的母亲

母亲的娘家是北平德胜门外,土城儿外边,通大钟寺的大路上的一个小村里。村里一共有四五家人家,都姓马。大家都种点不十分肥美的地,但是与我同辈的兄弟们,也有当兵的,作木匠的,作泥水匠的,和当巡察的。他们虽然是农家,却养不起牛马,人手不够的时候,妇女便也须下地作活。

对于姥姥家,我只知道上述的一点。外公外婆是什么样子,我就不知道了,因为他们早已去世。至于更远的族系与家史,就更不晓得了;穷人只能顾眼前的衣食,没有功夫谈论什么过去的光荣;“家谱”这字眼,我在幼年就根本没有听说过。

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这一点事实却极重要,因为假若我没有这样的一位母亲,我以为我恐怕也就要大大的打个折扣了。

母亲出嫁大概是很早,因为我的大姐现在已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婆,而我的大外甥女还长我一岁啊。我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但能长大成人的,只有大姐,二姐,三姐,三哥与我。我是“老”儿子。生我的时候,母亲已有四十一岁,大姐二姐已都出了阁。

由大姐与二姐所嫁入的家庭来推断,在我生下之前,我的家里,大概还马马虎虎的过得去。那时候定婚讲究门当户对,而大姐丈是作小官的,二姐丈也开过一间酒馆,他们都是相当体面的人。

可是,我,我给家庭带来了不幸:我生下来,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眼看见她的老儿子——感谢大姐,把我揣在怀中,致未冻死。

一岁半,我把父亲“克”死了。

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力抚养了。父亲的寡姐跟我们一块儿住,她吸鸦片,她喜摸纸牌,她的脾气极坏。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哥哥似乎没有同我玩耍过。有时候,他去读书;有时候,他去学徒;有时候,他也去卖花生或樱桃之类的小东西。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泪接他回来。我不明白这都是什么事,而只觉得与他很生疏。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是我与三姐。因此,他们作事,我老在后面跟着。他们浇花,我也张罗着取水;她们扫地,我就撮土……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还被我保存着。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的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遇上亲友家中有喜丧事,母亲必把大褂洗得干干净净,亲自去贺吊——份礼也许只是两吊小钱。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姑母常闹脾气。她单在鸡蛋里找骨头。她是我家中的阎王。直到我入了中学,她才死去,我可是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没受过婆婆的气,还不受大姑子的吗?命当如此!”母亲在非解释一下不足以平服别人的时候,才这样说。是的,命当如此。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当如此。她最会吃亏。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她会给婴儿洗三——穷朋友们可以因此少花一笔“请姥姥”钱——她会刮痧,她会给孩子们剃头,她会给少妇们绞脸……凡是她能作的,都有求必应。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她宁吃亏,不逗气。当姑母死去的时候,母亲似乎把一世的委屈都哭了出来,一直哭到坟地。不知道哪里来的一位侄子,声称有承继权,母亲便一声不响,教他搬走那些破桌子烂板凳,而且把姑母养的一只肥母鸡也送给他。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挨家搜索财物鸡鸭,我们被搜两次。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街门是开着的。“鬼子”进门,一刺刀先把老黄狗刺死,而后入室搜索。他们走后,母亲把破衣箱搬起,才发现了我。假若箱子不空,我早就被压死了。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北平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的烧起,火团落在我们院中。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得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廿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提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是都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晓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楞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我廿三岁,母亲要我结了婚,我不要。我请来三姐给我说情,老母含泪点了头。我爱母亲,但是我给了她最大的打击。时代使我成为逆子。廿七岁,我上了英国。为了自己,我给六十多岁的老母以第二次打击。在她七十大寿的那一天,我还远在异域。那天,据姐姐们后来告诉我,老太太只喝了两口酒,很早的便睡下。她想念她的幼子,而不便说出来。

“七七”抗战后,我由济南逃出来。北平又像庚子那年似的被鬼子占据了,可是母亲日夜惦念的幼子却跑西南来。母亲怎样想念我,我可以想象得到,可是我不能回去。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我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

同类推荐
  • 新闻(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新闻(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生活晨报》是三晋文化研究会主管、主办的山西省一级报纸,国内统一刊号CN14-0030,全国公开发行。自1994 年1 月1 日创刊以来, 晨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关注民生,服务百姓;关注经济,服务建设;关注文化,服务社会”为宗旨,以“美好生活,共同创造”为理念,围绕生活,指导生活,引领生活,报纸发行量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的喜爱。目前,晨报日均发行量超过10 万份,同时,在太原城区400 余个社区拥有600 余个阅报栏,覆盖人群超过百万。
  • 流年风雨声

    流年风雨声

    《流年风雨声》是一本用诗词文抒情言志的集子。诗词文基本上是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写成。诗词文作品词采绚烂,气韵天成,透露出作者在自然风雨和人生社会风雨的洗礼中的或酸甜苦辣、或悲欢离合、或困苦彷徨复杂等之情。从某个侧面反映了人生在红尘中做人之维艰与辛酸。作品中含有丰富的知识,读起来定会引人入胜,欲罢不能。能启迪智慧,感悟人生妙漫哲理。
  • 只要坚持 梦想就会实现(唯美阅读)

    只要坚持 梦想就会实现(唯美阅读)

    本书收录了数百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品尝“心灵鸡汤”,将使你可以更从容、更自信、更智慧,会让你从庸庸碌碌中醒来,端正人生的正确态度;在感到痛苦、迷茫和失落的时候,会从中获取贴心的安慰。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掌握着改变命运的密码,都应该做自己命运的设计师。一则故事改变一生,本书会给青少年带来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 泥步修行

    泥步修行

    《泥步修行》是余秋雨教授系统阐释人生修行的归结性著作,用优雅的哲理散文写成。他把修行分为“破惑”、“问道”、“安顿”三大环节,并由此构成本书的三个部分。“破惑”部分,仔细分析了人人都会遇到的“灾之惑”、“位之惑”、“名之惑”、“财之惑”、“潮之惑”、“仇之惑”的引诱和危险。作者逐一回顾自己在破除这每一个“惑”而达到“不惑”的过程中,如何使艰难的修行变得切实可行。
  • 感悟父爱:感天动地的116个时刻

    感悟父爱:感天动地的116个时刻

    这位老人是一位父亲,他带来的不仅是三袋大米,还有因为儿子而自豪的荣耀,和一颗颗饱满的思念。
热门推荐
  • 如果你曾奋不顾身爱上一个人

    如果你曾奋不顾身爱上一个人

    少女别琼被失败的初恋深深伤害,工作后却意外与初恋情人温沈锐相逢,她挣扎、质疑、愤怒,然而温沈锐却从容自若,与别琼达成和解后,以朋友身份出现在她身边,帮助她解决种种难题。迷雾渐渐拨开,别琼发现自己的生命中,原来一直有一个温柔沉默的守护者,可就在这个时候,她才遭遇到一生中最惨痛的离别……
  • 浅浅遇深深念

    浅浅遇深深念

    总有一曲清歌是谱给平凡的人,总有一支妙舞是源于泛泛之辈。顾林遥,一个平凡得足以跌入尘埃里的女孩儿。论相貌,上有校花,下有班花,她仅够得着清丽可人四字;论双商,十五六岁的高中生,情商尚浅,智商也有待开发,脑子里除了课本就是作业,实在无趣;论性情,她从小便胆小怕事,遇事能躲则躲,不能躲时那必须顺手拉上一个垫背的!就是这么一个平凡不着边的女孩儿,却惹得校草着急上火,招来了一众女同学的羡慕嫉妒恨……“喂……你们听我解释,不是你们想的那样,我只爱学习不爱校草,我把徐修言还给你们还不成吗?”
  • 撩汉公主修仙记:帅哥别急

    撩汉公主修仙记:帅哥别急

    重生有惊喜,美男却有毒,说好天长地久,转眼背后捅刀。还好,她在落下悬崖那一刻拼尽全力元婴飞出体外,却无奈落入一个傻子公主的身体里。可是,谁说傻子就好欺负了?痛我者百倍痛之,伤我者此生不共戴天。“既然你有心助朕,那朕也不会亏待你,那几个男人,你都娶了吧!”皇帝一脸深意。“父皇,女儿吃不消的……”叶无双傻了。“无双,如果我助你收服势力,你可否原谅我?”“我会允许你百年后与我同穴!可是司徒景,你舍得陪我去死吗?”一个无良公主不爱美男爱修仙的故事,别说她是好人,她最讨厌做好人,后宫太无聊,官场是非多,偶尔耍点小技谋,对付对付心机婊,看见美男撩一撩,这样修仙之路才会充满情调。
  • 中国法制史

    中国法制史

    中国法制史是研究中国法律的起源与历史上各种类型和各个阶段的法律制度的实质、特点、作用及其发展演变过程和规律的科学。它既是法学体系中的独立学科,也是法学的基础学科,同时又是历史学的重要分支。
  • 温少我们相爱吧

    温少我们相爱吧

    前一世,她只怪自己太傻,太天真,没有看破好友那虚伪阴险的嘴脸,将那个自己深爱的男人拱手让人,最后落得一个悲惨的下场……再次睁眼,她回到了十三岁,真是太好了!一切可以重新开始!她发誓这一世她绝不退让,再也不相信那个恶毒好友的花言巧语,她要虐渣渣,要让自己的亲人过上好日子;更重要的是,她要找到那个她深爱的男人,跟他相亲相爱,排除一切困难嫁给他,为他生儿育女,不再让自己的人生留有遗憾!而那个所谓的好友,就让她见鬼去吧!(承诺:超辉写文,从不断更,亲们可放心追文!)
  • 续传灯录目录

    续传灯录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秦汉政治思想史

    秦汉政治思想史

    本书是中国政治思想通史之秦汉卷。全书分为6章。主要包括秦朝与西汉时期的政治思想、东汉时期的政治思想等。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期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国创造了当时世界上具有领先地位的政治、经济制度,如国家土地所有制和地主土地私有制相结合的土地制度,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租佃制度,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农业经营方式,“重本抑末”、盐铁官营的工商政策,城市作为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的基本模式等,大部分被日后的封建王朝所继承与延续,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确立了此后两千多年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即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此后的政治思想家均围绕着“君臣”“民本”“内圣外王”、德主刑辅、夷夏之防等系列相关问题进行了长期且深刻的思考。
  • 成道行者

    成道行者

    无业游民秦道,在无数人失败后,他成为唯一通过考验得到“行道者”系统之人。在系统的指导下,以“成道行者”之身份,他开启了地球修炼的新时代,并以自己的方式行侠仗义,在浩瀚宇宙中搞事,在三界之间吸引目光。秦道将引领世界回归巅峰,一幅远超以往的传奇画卷就此展开。
  • 耙耧系列(全集)

    耙耧系列(全集)

    《耙耧小说系列》(1)(2)几乎囊括了阎连科从1988年至2009年所有的重量级中篇小说,如:《两程故里》《耙耧山脉》《天宫图》《黄金洞》《年月日》《耙耧天歌》《朝着东南走》《桃园春醒》等。作者通过描绘耙耧人的生存环境、生存状态和生命意识,揭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矛盾、苦闷、痛苦和挣扎,藉此寄寓自己的人生思考和忧患情绪。在这耙耧世界里,作者对于命运力量的阐释都具有双关性,它既是个人的,又是人类的;既是特殊的,又是普遍的。人物在毫无意义的挣扎、冲突后,最终仍陷入命运的网罗之中。
  • 斗兽说

    斗兽说

    这个世界,专为斗兽而生;在四大神兽欲要聚合成为千古魔兽烛照幽荧之时,斗兽者们被使命召唤而出,斗兽世界因此出现。与此同时,一个名为“涅”的神秘组织也暗自萌生,想要成为斗兽世界的宿敌,替代它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一个孤儿就在此时背负家族厄运降生封门,在与“涅”的争斗中,终于从诛杀全族的父亲身上得到兽灵,成为了可以抵御魔兽的三兽。从此命运所致,他心怀信仰,与那拥有兽血继界的伙伴斗和交错,同时一心想要铲除涅众,最终在艰辛之中阻止了“涅”聚合神兽的惊天阴谋,成为了拯救封门,拯救整个斗兽世界的最强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