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95200000022

第22章 相亲

春节过后,中午,李卫华玩耍后回家吃饭,刚进入自家院门,就见母亲向自己招手呼唤过去。李卫华应声来到母亲身边,王慧勤神神秘秘,手里拿着几张照片,微笑看着儿子说:

“儿子,你看这几张照片上的小妮子,哪一个最好看?”

李卫华接过照片,随便看了看,几张照片上的小女孩看起来和自己年龄大小差不多,和女同学有一点不同的是,她们涂着口红、描着眉毛、穿着高跟鞋,身上的衣服也更光鲜亮丽,摆着不同卖萌装乖的造型姿势。李卫华看着照片说道:

“娘,这些女同学的照片你从哪弄到的?”

“这是我在路边地头捡的,你觉得哪一个最好看?”王慧勤看着儿子微笑。

“哎呀,你捡别人的照片干嘛!这个最好看。”李卫华抽出一张照片,和其它几张照片一并放入母亲手中,转身去吃饭,嘴里喊着,“娘,今天有什么好吃的?”

王慧勤并不理会儿子问话,拿着儿子挑出来的一张照片仔细端详,嘴里自言自语说道:

“俺儿子真有眼光,我看这位小妮子也最好看。”

元宵节刚过,正月十六一大早,王慧勤和李中海骑着自行车去了城里,中午回家,买回来几包糖块、一套西装和一双皮鞋。回到家,王慧勤把大儿子叫到身边,让换上西装试试看。李卫华有点好奇,难不成这新衣服是给自己买的?兴高采烈换上西服,穿上崭新的皮鞋,眉开眼笑,在母亲身边一站。李卫国和李欣然围在哥哥身边欢跳,李中海坐在凳子上也笑呵呵盯着儿子看。王慧勤看着儿子高高的个头,穿上西装后精神焕发,清新俊逸,实在喜不自禁,整理着儿子身上的西装,拍拍打打,嘴里啧啧称赞:

“俺儿子换上新衣服就是好看!还有这个呢,把这个也戴上。”王慧勤说着,从包里又拿出一个花纹红布条。

“这是什么玩意?”李卫华看着母亲手中的红布条问道。

“这叫领带,现在别人家去相亲,都戴这个。”

“相亲?”李卫华的眼珠子差一点没跳出去,“给谁相亲?”

王慧勤一乐,微笑着一撇嘴,说道:

“当然是给你相亲了,都已经说好,明天就去让人家看一看。”

“哎呀,我不去!”李卫华突然歇斯底里,慌忙解纽扣,要把新衣服脱掉,嘴里叫喊着,“我不去,我不去……”

啪的一声,李中海手掌拍在了桌面上,脸色威武,怒斥儿子道:

“你傻吧是!有媒人给你说对象,哪有不去的道理!”

“要去你们去,我不去!”

李卫华挣脱衣服,却被母亲强行拉住,只听李中海接着怒斥道:

“我一耳刮子呼死你这个傻东西,你是不是不想娶媳妇了?”

王慧勤拉着儿子不让他脱衣服,嘴里也劝儿子说道:

“我的傻儿子,有媒人给提亲,从来就没有不去的道理,你要是不去,以后再没有媒人给咱提亲了,你去哪找媳妇去!别动,好好穿上,等你王奶奶来了要会说个好话。”

李卫华哭丧着脸,极不情愿,真想撒腿跑掉。

“哎呀,娘——我才多大呀,能不能以后再让她来?

“多大?个子都已经长成了,还小啊!等会你王奶奶来,你要好好听她说,她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多长个心眼,别傻乎乎的。明天就让人家去看一看,不是别人家,就是上次你看上的那一个。”

下午,李卫华被李中海强行命令不可以离开家半步,要等王奶奶来,听她商量。

不多久,王慧勤领着王媒婆说说笑笑来到家中,进入房间。李卫华西装革履打着领带,站起身来低着头,喊了声王奶奶,呆呆地站在原地不再动弹。

“哎呦呦,你看看,你看看,咱家这华子呦,这事准成啦!哈哈哈。”

“成不成还得看婶子您的本事,华子还小,呆头呆脑不会说个话,婶子可要多教教他。”

王慧勤与王媒婆嘻嘻哈哈说笑着进入房间坐下,李卫华依然呆呆地低着头站在原地,也不说话。李中海慌忙倒水端茶,为王媒婆奉上。王媒婆抿了一口茶,把茶杯放在桌面,乐呵呵看着李卫华说道:

“乖乖,别总站在那,快坐下。”

王慧勤也看着儿子说道:

“你看看,呆头呆脑,王奶奶让你坐下,还不坐下来听王奶奶给你说几句。”

“哦。”李卫华坐在身边小凳子上,低着头抠着指甲。

“这事我看准成,”王媒婆说道,“论人品相貌,那小妮子和咱家华子还真是天生一对哩!相片你也看了?”

“看了,看了,我一看就相中了。儿子和娘还真是一个眼光,一眼就看上了这小妮子。”

“我说是吧。这有缘人呀,只要瞅上一眼就知道会不会是一对了。别的不说,就咱家这家境,那小妮子还能说啥。”

“哎呦,婶子,咱家虽然也是平常家,这事要是能成,那小妮子只要不要座楼房,明三暗五的院子,咱说盖就盖起来,门楼、配房总也不会比别人家差。”

“这个呀,我自然都会给她们家说明白。她们家过的也不赖,两位哥哥家在镇上都有着店面。咱不说门当户对呗,就看咱家华子这一表人才的长相,谁看了不喜欢。乖乖,抬起头来,别总低着个头啊!”

李卫华心里正在琢磨,母亲说自己一眼就看上了那小妮子,什么时候的事这是?突然听到王奶奶说让自己抬起头来,李卫华脸上拧着微笑,非常害羞,抬头看了王媒婆一眼,又微微低下。

“哎呦呦,还害羞呢,哈哈哈。”

“你别看个头比他爹还高,腼腆的很,婶子有啥说的可趁早给他安排好,别让人家真把他当成个傻瓜,不精细。”

“咱家华子不拼又不傻,不用怎么教,只是啊,倒水端茶递烟的总也要有个眼神,毕竟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一时不够机灵也是有的。去了那家,这辈分称呼自然听我介绍就是了,烟要送到手里帮忙点上。等长辈全部落了座你才能坐下,去了别人家就是客,你坐在左首最外边。等有人提了水壶送来,要够机灵,接过水壶自己倒水,一一斟茶奉上,可千万不要傻呆着,看着长辈给倒水。郝福家的大儿子就是因为遇到不会吸烟的还非要给人家点上火,端茶倒水也不像那么回事,结果吹了!”王媒婆转脸看着王慧勤一撇嘴。

“可不是,我老早也听说了,没有一个人不说郝福家的大儿子白长个个头没脑子,活该娶不上媳妇!华子,你王奶奶说的你可记在心里面,成不成咱往后还有机会找,如果不会办事,给传出去,那一辈子就等着光棍吧!你可记住了没有?”

“嗯,记住了。”李卫华低头小声答道。

“只记住规矩还不行,还要会临场发挥。”李中海插嘴说道,“倒茶不能倒十分满,七八分就行了,这才显的精细。奉茶的时候右手握茶杯,左手托住茶杯底,像这样,”说着,李中海端起茶杯为儿子做起示范来,看着儿子问道,“看明白了没有?”

“嗯。”李卫华抬头看了一眼答道。

“嗯嗯嗯,你到底看明白了没有,就知道嗯!”

“哎呀,我看明白了!”

“既然看明白了,过来端给我看看。”

李卫华全身起了鸡皮疙瘩,感觉自己都已经长这么大了,什么事还要手把手教,像个傻子,相个亲怎么这么麻烦,但抬头看到父亲的脸色很难看,无奈,站起身来端起茶杯演示一下,又慌忙坐下,低头抠起了指甲。

“哎呦呦,毕竟是头一回,有什么想不到的,看我给你个暗号提个醒,这个最当紧,别到时候慌了手脚就行了。我挨着你坐,别等着茶杯里的水喝空了才知道去斟茶。我踩踩你的脚就是要你去倒茶,触触你的胳膊肘呢就是让你去递烟,我清一清嗓子就是让你去外面撒撒喜糖。看到有娘们和抱孩子的小媳妇,抓把糖塞在她手里,才更显得懂事。这些最当紧,人家相小孩,就是要看看你懂不懂礼貌规矩。”

“华子,听王奶奶说的,你记下了没有。”

“嗯,我记住了。”李卫华抬了一下头说道。

第二天下午,王慧勤把几包糖块装进皮包里,挂在儿子要骑的自行车上。李中海拿出几包好烟,分别装进儿子身上的几处衣兜里,再三叮嘱,到了那家,拿出来的香烟让完人后,这一包香烟不要装进自己衣兜里再给带回来,那样太显的小气,就放在桌面上。李卫华哭丧着脸,哎哎呀呀叫声不断,被父亲反复呵斥住不许叫唤。

不一会,李中江推着自行车来到家里,李中海又拿出几包香烟送入李中江手中。等王媒婆到来,大家又说了一会话,反复强调李卫华一定要记住暗号。李卫华很是无奈,只能一次次答应。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三人骑着自行车开始出发了。

三人的目的地是邻村郭庄村,两座村庄相隔也就三四里路,不一会便来到郭庄村头。王媒婆和李中江骑着自行车带领着后面的李卫华,刚一入村,村头几位闲聊的妇女和玩耍的小孩,知道是来相亲的,欢欢喜喜跟着一路往前走。穿过街道,进入一处胡同里,来到一家门口。这家房屋小院全是红砖瓦房,门楼看起来比周围邻居家高大气派些。三人推着自行车进入小院,后面跟着一群妇女小孩,房间里的人听到外面有动静,一位中年男子和妇女慌忙出来迎接。中年妇女脸上挂着笑容,看到王媒婆慌忙招呼道:

“二姑来了。”赶紧走向前去,接过王媒婆推着的自行车立住。

“哎呦呦,想着来的早,怕你们不在家,还得四处找一找,你们都在家呢?”

“都在呢,都在呢,俺爹也在屋里坐着呢。”

“哎呦呦,应该的,都看看,看看俺们家这小孩咋样!哈哈哈。

王媒婆说着话,李中江和李卫华赶紧立住自行车,李中江掏出香烟向乐呵呵的中年男子送了过去,开始寒暄。这时,房间里又走出两位中年男子,李中江慌忙让烟招呼。李卫华微笑着走几步来到人群身边,王媒婆慌忙介绍道:

“华子,这是您大爷大娘。”

李卫华看着中年男子和妇女微笑着点头喊道:

“大爷大娘好。”

“好好好,好好好。”中年男子和妇女乐呵呵眉开眼笑。

李卫华慌忙掏出打火机,为中年男子点烟。

“这是您四叔,这位是您堂大爷。”

“四叔、大爷好。”李卫华看着两位中年男子问好。

“好好好,好好好。”

“快屋里坐,快屋里坐,大家屋里坐。”中年男子招呼着,请三人进入房间。

刚进入房间,只见王媒婆嘻嘻哈哈说笑着,向厅堂里一位颤颤巍巍拄着拐杖站起来的老人走去,慌忙扶住老人招呼道:

“三哥哥,您可要当点心,腿脚不利索,想看孩子,直接让他过去见您不就得啦。”

老人黄发垂髫,脸上褶皱纵横,目光忽闪,看着王媒婆乐呵呵,声音沧哑,说道:

“来了,看看好,看看好。”

李卫华见状,慌忙跑过去搀扶住老人,微笑着说道:

“爷爷您好。”

老人抬头看着李卫华,乐呵呵说道。

“好,好,好,快坐吧,坐下,说话。”

“爷爷您先坐。”

“好,好,好。”老人在王媒婆和李卫华搀扶下落了坐。李卫华又回到厅堂门口,中年男子请大家落坐。中年妇女从厨房提来水壶,打开茶壶盖准备沏茶倒水。李卫华慌忙起身接过水壶说道:

“大娘,我来倒水吧,我来,我来,您坐吧。”

“让咱孩子倒水,你坐下说话,哈哈哈。”王媒婆对中年妇女说道。

中年妇女再三礼让一番,把水壶让与李卫华手中坐下。

李卫华接过水壶往茶壶里倒水,里面早有准备好的茶叶,倒好开水盖上茶壶盖,放下水壶,把托盘里倒扣的茶杯一一摆在桌面上,右手紧握茶壶柄,左手伸开轻轻按住壶盖,端起来自下而上一股青黄色茶水从壶口流入茶杯,看有七八分满时,稍一顿,止住了流水。一一斟好茶后,放下茶壶,第一杯端起,走几步先来到爷爷身边,叫声爷爷您请用茶,把茶杯奉上。回去第二杯端起,转身走一步,叫声王奶奶请用茶。第三杯端起,叫声大娘请用茶,第四杯端起,叫声大爷您请用茶,一一奉上茶后,最后一杯端起,放在桌棱角边,是自己的茶水,然后坐下。这一套规矩下来,第一次在这么多生人面前表现礼貌,李卫华外表镇定自若,内心里却十分紧张,坐下后,只感觉全身火辣辣烫,涨的脸红,低着头,听长辈说话。房间门口外,一群妇女和小孩议论纷纷盯着房间里的李卫华看,不时听到有人说,小孩长得怪俊哩!

正在听长辈们说话,突然听到咳咳两声清嗓子的声音。听到暗号传来,李卫华更是紧张起来,面红耳赤,带着微笑起身,早有人把装有糖块的皮包放在自己身边,提起皮包,伸手抓了一把糖块,来到门口,向小孩人群中一撒,十几位小孩哄一下抢去。李卫华又抓一把糖,送入一位抱孩子的妇女手中说道:“请您吃糖。”小院里闹哄哄欢喜喜,小孩围着李卫华挣着要糖,李卫华又抓一把糖撒开。李卫华接着为每一位妇女送上一把糖,突然看到人群中有四五位和自己年龄大小差不多的女孩,为她们送糖,没人接,一个个倒是十分的羞涩欢笑着躲闪,只有一位女孩接了一把糖,面带羞涩,盯着李卫华看了一眼,慌忙转身把糖送入其他女孩手中。李卫华看着接糖的女孩,头脑一闪念,好像在哪里见过,由于实在紧张害羞,也没有多想,回到房间坐下,看到有的长辈茶杯里的水喝掉不少,又站起身,端起茶杯斟满。

刚坐下,听到中年男子问道:

“华子今年多大了?”

“虚岁十七了。”李卫华看着中年男子微笑答道。

“哦——应该是属狗,实岁十六了。”

“嗯。”

“是还上着学,初中也快毕业了吧?”

“还没毕业,我上学有点晚,现在才刚上初二。”

“男孩嘛,多读几天书还是好的。学习成绩总也说的过去吧?”

“不是很好。”李卫华微笑说着低下了头。

“哎呦呦,俺家华子会画画,这村里人都知道,心灵手巧的很呢!”

“会画画?咱这村里的孩子倒是很少有,是由哪位老师教的?”

“没人教,就是自己胡乱画,慢慢会了些。”李卫华依然觉得十分不好意思,画画的本事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称四叔的中年男子说道:

“这也算是有天赋,没人教自己摸索着就能画,往后学点技术啥的也应该好上手。”

“那可不是咋的,”王媒婆接话说道,“俺家华子从小就灵通,摆弄个家伙什啥的,一经他手就修好。可奇了怪了,人人都知道,小时候他就会修缝纫机,没人修得好,倒让他拆卸的七零八落,人家摸索着再组装上,竟让他修好了!”

“呦,那中!再学个技术啥的肯定是把好手,现在外面打工的技术好的多拿好几倍的钱!”

称堂大爷的惊叹道。

李中江说道:

“华子从小吧就喜欢钻研,坏了的收音机、电视机啥的,他摆弄摆弄大多都能修好。还把一台小录音磁带机给改成了传声器,当电话使,把喇叭安放在堂屋,他在西屋小声喊话另一头的人听得清清楚楚。”

“呦,那中!这录音机他怎么就改成个传声器了?”

所有人把目光一下子转向了李卫华,等待着他的解答。

李卫华听到长辈们议论自己小时候的一些事,琢磨着怎么就给传了出去,想起曾经瞎摆弄东西没少招父亲揍,正担心别把自己设计制造的捉鼠器、捕鱼的迷魂网全给一一抖出来,那是不是显得自己太贪玩了!又听二叔提起自己改装录音机的事,现在倒成了炫耀的本事,当时可把父亲气坏了,把好端端的录音机给改成了这么一个玩意,为这事把自己揍个半死。李卫华微笑抬头,发现所有人都盯着自己看,十分不好意思,解释道:

“录音机感应磁带的磁头就是把电流的变化传给了喇叭才有了声,我一琢磨,把磁头的电线接上个喇叭应该能传声,我就试了下,还真行。我就把一个喇叭放到堂屋里,两根线扯到西屋连接上另一个喇叭,就变成个传声器了。

“呦!这事我还真没想过,你咋就想到要把它弄成个传声器了?”

李卫华想说就是因为好玩,但觉得这样说不合适,换个理由说道:

“俺弟弟早上上学总迟到,我起床时,在西屋里对着个喇叭叫醒他就可以了。”

“呦!我看中,学个技术啥的将来也有个混头!”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一问一答说着话,坐在最里面一直盯着李卫华看的老人,突然冷不丁的问了一句:

“小孩,今年,多大啦?”

“我十七了爷爷。”李卫华看着老人微笑,稍加提高了嗓门。

“哦,十七,不小了,我那会,就给,地主家,扛活了。”

李卫华微笑一下,不再说话。众人正在说话,中年妇女起身走了出去,在院子里和几位女孩说了几句话。女孩一个个十分不好意思,几人推着一位女孩往前走,不顾房间里的人谈论什么,嘻嘻哈哈,几人就进入了厅堂西面,正对着李卫华嬉闹。李卫华看到几位和自己年龄大小差不多的人进来,脸上一下子感觉火辣辣地烫,十分害羞,低着头不敢抬头看一眼。

过了一会,王媒婆起身,李中江和李卫华也跟着起身,王媒婆说道:

“今天时候也不早了,暂时就这样,我们回去吧。”

“哎呀,二姑吃了饭再走,我正准备着呢。”中年妇女慌忙迎了过来说道。

“哈哈哈,这相小孩哪有吃了饭再走的理。你也别忙活了,小孩也看了,中不中回头给个话。”王媒婆说着动身就往外走,众人说说笑笑寒暄着一块走了出去。推上自行车,中年妇女提上皮包要挂在李卫华自行车上,李卫华掏出剩下的几包糖块留下,礼让一番后,推着自行车跟着王媒婆出了家门口。又是一番寒暄,摆手回见,三人骑上自行车开始原路返回。

一路上,王媒婆和李中江说笑,夸奖李卫华表现的好。回到家中小院,李中海和王慧勤刚走出房间,就听王媒婆哈哈大笑,嘴里说道:

“这事我看准成了,你们啊,赶紧准备着打听打听,打听好了就等着那边给传个好话吧。”

“哎呀,婶子,咱家打不打听不当紧,总也要有时间让人家打听清楚了才回话。”说着接过王媒婆的自行车立住,请房间里说话。众人回到房间坐下,李卫华又坐在小凳子上低着头,抠着指甲不说话。

“比我原先想的还好,”王媒婆看着王慧勤说道,“咱家华子虽然是头一回,那礼貌话语一点不失分寸,倒水端茶递烟的哪一样都到位,一点不拘谨。乖乖,你今天见了那小妮子真人模样,倒是觉得咋样?”

一句话把李卫华问懵了,见那小妮子真人模样?到底是哪一个,还真没有印象!之前王奶奶倒是说起过她的特征,身材高挑,短发型,扎有一个小小辫子,撒糖时好像一闪念留意过一位,只是当时太紧张根本没有看清楚,记不起来了,抓耳挠腮,说道:

“我……我没看清。”

李中江说道:

“我看你给过她一把糖的。”

“我……我,我记不清了。”

王媒婆说道:

“就是最高个的那一位,之前不是给你大概说过吗。”

“我……我,我忘了。”

“咦——你傻儿巴叽的,这你也能忘!”李中海看着儿子怒斥,“虽然头一次去,主要是让家长们相一相,现在都流行也让女孩看一看,你这找不到人,当时,那眼珠子都瞪哪去了?”

“我……我主要是没看清楚,记不起来长啥样了。”

“哎呀,你这个蠢货!”

“哎呦呦,没关系,没关系,反正啊,那小妮子的照片咱也看了,和真人就是一个模样,差不到哪里去,你们就放心吧,这事我看准成啦,哈哈哈。”

三天里,明察暗访一番后,李中海打听到,那小妮子竟然是王慧勤的表哥胡福广堂姐家的闺女。胡福广见到李中海听说此事后,十分高兴,说,这也是亲上加亲。能找到这一家算你们家福气,这是他们家最小的女儿,从小最招长辈疼爱,人品相貌那是没得挑。听如此说,李中海自然高兴的合不拢嘴。胡福广也不知道从哪里来了兴头,立刻骑上自行车去了堂姐家,非要把这门亲事撮合成不可,两家的好话经他来回一说,很快,两位年轻人见面的时间就定了下来。

同类推荐
  • 任凭风吹叶摇

    任凭风吹叶摇

    刚大学毕业的陆北北搬到了租住的房子,隔壁住的是一位做漫画编辑的19岁少女,这是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一场海啸,也是一次没有返程的成长,关于友情,关于爱情,关于选择,关于追寻。
  • 造车

    造车

    “我想造车!”韩皓一本正经说道。“就你——”周围的人都笑了,其中有人出言讽刺道。“别人造的汽车都是用钱买,而你韩皓造的汽车得用命买!”面对种种质疑,韩皓依旧不为所动回答。“既然如此,让我第一个试驾,就用我韩皓的命替中国民族汽车产业赌一个未来吧!”
  • 向癌挣命

    向癌挣命

    (阅文集团第四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奖赛优胜作品)这是一部记录医院肿瘤内科故事的长篇小说,既有医务人员的奋斗,也有癌症病人及其家人的纠结、苦难和坚持,更有无数的医学科普知识,告诉你怎么保养自己的身体,希望大家喜欢!
  • 失忆三十年

    失忆三十年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钱越来越多,物质越来越丰富,我们的精神却变得越来越犹如失去记忆一般,疯狂的恣意的生长。这片作品描述了一个失忆的人从1985年—2015年间寻找精神归宿的故事。这一历程犹如我们的民族在开创历史先河的过程中寻找精神家园的心路。故事的主人翁从沉溺于疯狂建设到开始逃避,再到遁于荒村,到一手建设一座纯粹的城,最后看着自己的城变成一座废墟,故事没有结局,我们寻找民族精神的道路没有终止。
  • 生活挺甜

    生活挺甜

    【本书已签约影视版权+实体出版】 【第四届网络文学现实主义征文大赛特别奖】 80后是第一批被称为叛逆的人群,他们处于一个特殊的时代,一边被人注目着,一边被人鄙视着,一边任人宠溺着,一边任人声讨着……曾经的“叛逆少年”,不知不觉就步入了“油腻中年”,工作与生活的双重压力让他们疲于应付。这个群体中还有一部分更加特殊的群体——80后妇产科男医生,苏庆春就是这类人群,工作中,他被戏称为“万红丛中一点绿”,常年“周旋”在女人堆里;生活中,他要面对强势的女老师妻子、古灵精怪的孩子及人情冷淡的父母,苏庆春该如何化解这一切?
热门推荐
  • 易纬乾元序制记

    易纬乾元序制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善待人生

    善待人生

    此书是培根多年反复锤炼、推敲、修改而成的经典之作。
  • 星海初日

    星海初日

    黑暗中,人们互相搀扶,相拥取暖,跟随希望的光芒,驱除前方的黑暗,在废墟中崛起,抒写人族星海篇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狂饮大时代:来自中国高科技领域的最新报告

    狂饮大时代:来自中国高科技领域的最新报告

    作品从航天领域中国通信卫星的发射、“长征火箭”系列介入世界商业的坎坷历程,到海洋探索领域“6000米水下机器人”的研制,从通信网络领域中国制造的世界最先进的04程控交换机,到生物领域“两系法”育出的杂交水稻……作品为您展现了中国高科技发展惊心动魄、瑰丽悲壮的历史风云!
  • 我的目标是神奇宝贝大师

    我的目标是神奇宝贝大师

    到底什么样子才是优秀的神奇宝贝训练家?是凭借一腔热血一往无前?,是计算精密步步为营?没有谁有资格定论。不过有一点是不变的:我的目标是神奇宝贝大师!
  • 凤囚皇,临天下

    凤囚皇,临天下

    一朝梦醒到他乡,却成贵族弃女。渣男渣女统统来袭?别开玩笑了!她可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大小姐。打得了狼,爬的上墙,还能勾的了皇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个管理的真实故事:共好

    一个管理的真实故事:共好

    共好就是大家拥有共通的价值观念,做有价值的事情;自律而有效地完成任务的过程;在团队中相互鼓励,展现团队的力量;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本书主要介绍风靡美、日、台、港一流企业的“共好精神”。
  • 金手指是作者

    金手指是作者

    “既然令堂姓李,不如你就叫王富贵吧。”一个自称作者的小萝莉如此说。这是一个小学生笔下的玄幻世界,一个现实与幻想交织的修真时代。作者友情提示:修真千万条,安全第一条,穿越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