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52600000090

第90章 1630年之曹化淳背后的男人

田敦吉便叫住一个路人问:敢问这一片是何地?这种楼好像不是咱们大明朝的吧。那路人道:你们不是本地人吧?我们南都的人谁不知道,这是夷楼。崇祯便问:为何叫夷楼?路人有些不屑的说:外地人就是外地人,连夷楼都不知道,夷楼嘛,当然是住西夷人的地方了,里边住的都是什么欧罗巴人、罗斯人什么的,听说是格物处研究沥青时候发明了叫什么石灰泥的东西,这些西夷人知道了,求了缮营局的人专门弄来,给他们建了这片夷楼呢,不过说真的,太丑了,哪有咱们大明朝的四合院好看,而且不只这种三层的夷楼,还有那种小门庭的夷楼,你说这西夷人真是怪,把花园建在屋前头,果真是不开化的蛮夷之地啊。

那路人滔滔不绝,陆遥却道:我知道了,是水泥!难怪能建成这种三层的水泥砖楼。朱由检问:先生知道此物?陆遥道:就是水泥嘛,这有什么不知道的,格物处只当是副产品,其实这水泥用处大着呢。朱由检问:有什么用处?陆遥说:咱们现在建筑多为木石结构,虽然雕梁画栋,精美异常,但是就是有一个大问题,怕火,一旦失火,那么便是成片被焚。

朱由检道:那倒是,皇宫里都走水多次了,每次都是整个宫殿都烧没了。陆遥说:就是了,但是用着水泥修建的房屋就不易失火,而且即便着火了,也不容易扩散;更重要的是可以向上延展房屋空间,虽然现在还没有人口的压力,但是不出几十年,土地的供需矛盾就会凸显,到时候想人人都住四合院恐怕就难了,如果有这种楼房,就可以住上三户人家。

朱由检吃惊的问:一楼之上住三户人家!那,那如何使得,匪夷所思,匪夷所思。陆遥笑道:三层算什么,如果水泥配合上钢筋,别说三层了,就算三十层也不在话下。朱由检又问:钢筋又是何物?陆遥道:就是条状钢条,用细丝捆起,将水泥灌注其中,代替竖梁,又结实又耐用。

朱由检嘴巴长得大大的,被惊的说不出话来,最后才说:不过此楼毫无生气,样子怪模怪样的,除了这些西夷人,我华夏中人岂会住这样的房屋,不可,不可。陆遥道:现在先不必想,不过人家既然是自己花钱让缮营局建的,也在大明律、法条司许可范围内,况且大明一向以兼收并蓄为指导,你不会连这点容人之量都没有吧。朱由检道:先生这话说的,他们自去住他们自己的,大家各行其是,我才懒得管这些。

那路人接着说:这夷楼丑就算了,而且这些夷人男女,不知廉耻,光天化日之下就谈笑风生的,之前知府衙门还曾派人申斥,听说新来的留守,颇是知道皇帝的心思的,只说人家自谈自的,衙门管这些事作甚,这不,就连知府衙门都不管了,我看啊,这天下迟早被这些人搞坏了。

崇祯笑着问:听你这语气,对新留守颇为不满啊。那路人忙道:这位小哥说笑了,我可不敢,这不你们问嘛,我就多嘴多说了几句,不说了,不说了,走了,走了。

朱由检便笑着说:看来又是曹化淳背后这位幕僚出的主意,我可从来没说过这样的话。陆遥道:恩,所谓和者,并不是整齐划一,一模一样,而是百花齐放,各行其是,彼此和谐相处方是和也,看来此人深谙此法啊,是个行家。

崇祯便道:行了,不早了,先找个客栈住下吧。两人便找了一个叫同福客栈的地方,进了门便有跑堂的过来道:两位客官,打尖还是住店?田敦吉便说:住店,要两件上房。跑堂的便道:好嘞,二位请到前台登记吧。

田敦吉问:登记?登什么记?跑堂的说:这是咱们应天府的新规,凡住店者必须登记,留底备查。见田敦吉面有怒色,便又道:哎呦,这位客官,可不是小店为难两位,实在是衙门的规定,我们小店犯不着为了两位惹上官司不是,而且如果两位不登记,想来整个应天府您两位也住不上店的。

崇祯便道:既然人家有规定,那就遵守呗,不过登记而已。跑堂的这才引两人来至前台,前台账房先生便翻开登记簿问道:请两位把路引拿出来一用。田敦吉便掏出路引,账房先生一见便肃然起敬道:嚯嚯,是户部路引,得罪了,得罪了,不知两位姓甚名谁?田敦吉一一报出姓名,账房毕恭毕敬将路引还给田敦吉,然后说:得嘞,您二位上房请。

跑堂的一边将他们带到上房一边说:两位贵人得罪了,实在是不好意思,都是新来的留守大人的主意,听说此法还要往整个南直隶推行,听说何如宠大人为此还发了雷霆之怒,这才没在南直隶只在咱们应天府推行了,唉,人家官大一级,知府大人可没有何如宠大人的后台,自然不敢违逆了。

朱由检便道:先生觉得此法如何?陆遥道:其实对于路引这东西,早就该废除了,既然已经废了户所,为何要留着路引,说实话,日后是大交流的时代,自由迁徙乃是常理。朱由检便道:不过没有路引也不是好事,倘若有人作奸犯科,只要逃往他地,岂不是可以逍遥法外了?陆遥说:所以要改革啊,你登基好几年了,但是详细的人口普查还没有进行过,正好可以搞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然后配合着进行户籍改革。

朱由检便问:何为户籍?不是废除了户所吗,怎么又有户籍?陆遥笑道:此户籍非户所也,户籍乃是百姓身份之证明而已,可以户为单位,记录家中人口、各口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籍贯等,一式两份,一份留在家中,一份由官府保管,然后在额外制作户引,将每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籍贯等登录其上,要求每人随身携带,既可作为路引,又可作为身份证明,随时备官府查验,而应天府此登记之法,不只很好,而且更要大力推广,可使奸人无所遁形也!

朱由检便问:后世也行的此法吗?陆遥道:最早是,不过后来科技太发达了,便将每人的身份信息作成芯片植入每个人体内了,只需要一扫便可知道。朱由检吃惊的说:呜呼!割开人体,将什么东西放进去,人岂不死了?看来未来着实骇人也!陆遥哈哈大笑道:不是把人割开,哈哈,算了,说了你也不懂的,不过我倒是对这人更感兴趣了。朱由检便说:今日暂且休息一夜,明天咱们就去留守府,见见这位大才去。

第二天,崇祯和田敦吉便来到曹化淳的应天留守府,留守府高屋建瓴,门户紧闭,门前有两个看门的锦衣卫,崇祯和田敦吉抬腿上了台阶,其中一个锦衣卫呵斥道:大胆!你等何人,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田敦吉也不废话,直接掏出一个令牌道:不长眼的东西,看看这是什么!

锦衣卫接过去看后立刻跪下道:呦,小的不长眼,冲撞了同知大人,不知道同知大人有何事吩咐?田敦吉便说:赶快去通秉你们家留守,就说故人来访!锦衣卫支支吾吾的说:这个,这个,实不相瞒,留守大人不在府上,要不然同知大人您明日再来?

崇祯知道这是故意推诿,便道:这一大清早的,你们留守不在府上去哪里?他一个太监,难不成还出去喝花酒,彻夜不归了?锦衣卫便沉下脸对田敦吉说:同知大人,不是小的驳您面子,只是留守大人早就发下话来,除非有请帖的客,否则不管是谁,一律不见,小的知道您是京城来的锦衣卫同知,不过咱们留守大人可是做过厂公的,别说您了,就连骆指挥使也不敢太放肆,您这位朋友出言无状,若不是看在同知大人的份上,合该乱棍打死!

崇祯笑道:怎么?曹化淳到了应天,就是这么骄横霸道的吗!说着从腰间解下一个玉佩道:把这个交给曹化淳,他自明白。那锦衣卫还有些犹豫,田敦吉道:不长眼的东西,还不去通秉,误了大事,砍了你的狗头!另一个锦衣卫也道:看他们这样子,听这口气,不像凡人,或许是留守大人京中密友也未可知,不过就是通秉一声,也掉不了几斤肉,若真是留守大人知己,咱们也好立个功,若不是,在与他们计较就是了。

那锦衣卫才拿过玉佩进去通报了,不多时,只听炮声一响,留守府大门洞开,“呼啦啦”从侧门跑出许多锦衣卫、侍从,接着,曹化淳从正门跑出来,见了崇祯倒头就拜道:臣曹化淳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其他人也都跪倒在地。

那两个看门锦衣卫吓傻了,也忙跪下高喊万岁,崇祯道:起来吧,你这留守府门挺难进啊,不是说你不在府上吗,朕还以为你吃花酒去了。曹化淳站起来笑道:陛下这是笑话臣呢,臣想着臣是陛下身边的人,免不了下边那些知县、知州的要来巴结,臣可不能丢陛下的脸啊,这才传令下来,没有请帖的一律不见。

崇祯道:要不是你是陪朕长起来的,朕几乎要把你当成恶霸处置了,有见的,你也要见见,整日里闷在家里,不跟外边交流,如何做的了这留守,留守留守,不是让你留在这里,你还得替朕守住才行。

曹化淳一边迎着崇祯进门,一边道:陛下教训的是,臣谨记,不过臣可不是整天坐在家里啊。崇祯边走边说:朕听说了,你这厮,来了应天这些日子,听说把何如宠都得罪了?还弄出这许多法子来,赶快跟朕说说。曹化淳才狡黠的笑着说:陛下圣明,这都知道了,其实,多亏了臣背后之人出谋划策,而且他还说了,只要我的折子递上去,陛下必定会微服私访而来,果然又被他说中了!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君临天下

    三国之君临天下

    重生汉末成了少帝刘辨,天下动乱,董卓进京废立在即,刘辨命在旦夕
  • 妻为大都督

    妻为大都督

    【火爆历史,轻松爽文】穿越为女都督之夫,崔文卿誓要侍奉娘子鞍前马后,床前榻后,打败一切来犯之敌。当然,偶尔也得出去偷个腥,顺带搅动天下风云。已有完本书籍《帝婿》《执掌武唐》,质量保证,欢迎入坑!书友群号:146965092
  • 第21次是国家公祭

    第21次是国家公祭

    1994年12月13日,南京创新性地在历史上首次举办悼念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仪式,此举开创了如何举办群众性纪念抗战期间遇难同胞活动的先河,在全国抗战类博物(纪念)馆范围内起到一定的示范和带头作用。此后的20年时间,江苏省暨南京市先后用佛教、文艺、烛光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还曾经把纪念活动办到美国旧金山,并且多次邀请国际友好人士来宁参加和平集会,在海内外产生一定的正效应和积极影响。从2014年开始,连续20次的12月13日地方性纪念活动,将演变为国家公祭。本书详细介绍这一活动个中经历,揭示由量变到质变的全过程,披露其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 穿越明朝当奸臣

    穿越明朝当奸臣

    天启年间,内有魏忠贤乱政,东林党误国;外有建奴造反,兵火连天。更有天灾不断,民生凋敝,大明国祚晦暗,一派末世气象……身为穿越者该怎么办呢?柳冲选择做个奸臣!
  • 悠悠南北朝:三国归隋的统一路

    悠悠南北朝:三国归隋的统一路

    一对棋逢对手的冤家,一位争议千年的皇帝,一场难分正邪对错的大动荡,一段沧海横流、显英雄本色的大时代。从黑暗走向盛唐,整个中华民族在烈火中涅磐。“悠悠南北朝”之《三国归隋的统一路》带你走进公元六世纪的古中国,品味一部满载恩怨情仇、风急雨骤的历史悲喜剧。
热门推荐
  • 遇到你我就圆满了

    遇到你我就圆满了

    该丛书分为4本,选取国内知名作家,知名杂志专栏作家、杂志签约作家,以及知名公众人物的作品。在内容方面,以现在较为热门的一些作者,以及部分故事、题材来重造的。每一本书都有一个主题——人生、情感、世事、成长,相应的的主题下面是励志、纯美、爱情故事,以及各种类型的的感悟故事、心灵文章。通俗易懂,切合当下读者的心灵和需求。是一套适合青少年读者的丛书。
  • 重生之闺杀

    重生之闺杀

    曾经的相濡以沫不过只是那镜花水月,相公的疼爱,姐姐的关怀,竟都是自己一厢情愿,一夕之间都成了空。肚子里的孩子被好姐姐设计毒害,自己亦是被那无情之人一脚踢死。一滴泪无声的划过脸颊,沐云裳双眼渐渐失去了光泽,口中断断续续的说着:“若有...来世...我...一定会...让你们...求生不能...求生无门”重生后,她发誓,若是做好人不被人珍惜,那么,便好好的坏到底吧!
  • 婚姻终点站

    婚姻终点站

    高知男女,进入婚姻后发现种种不和。为了财产、子女,彼此踏上新的婚姻历程。
  • 表达爱:不会爱的父母和渴望爱的孩子

    表达爱:不会爱的父母和渴望爱的孩子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有时候这份爱却滋生了不满、仇视,甚至伤害。当爱被错误表达时,亲情就会出现错位。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只有不会爱孩子的爸妈。很多父母面对孩子.不缺疼爱、呵护、关心、经济支持,唯独缺少尊重!在这个被汉堡包和可乐充斥的快餐时代,如何让父母的爱不因忙碌搁浅,不因距离隔绝,不因缺乏沟通葬送?每个家长心中都有答案,去睹口不完美。这是一本给家长标准答案的书,通过阅读孩子的心声,推论出爱最 好的表达方式.通过对孩子的理解,找到一面爱的镜子,折射出沟通该走的路。
  • 李鸿章传

    李鸿章传

    从“翰林书生”到“东方俾斯麦”的成功之谜!晚清军政大权独揽的“铁血宰相”内心鲜为人知的起伏心路!“大汉奸”“卖国贼”的帽子下一个“晚清第一大重臣”的起伏人生!
  • 凉少,你老婆又跑了

    凉少,你老婆又跑了

    五年前,他亲手把她送进监狱五年后,他在她的婚礼上毁了她的清白误会解除,某男化身宠妻狂魔凉先生。七夕这么好的日子,我们庆祝一下呗,怎么庆祝?比如,我们先离个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陆先生今天喂狗粮了吗

    陆先生今天喂狗粮了吗

    (先看置顶帖!!) 新书《男朋友太有钱了怎么办》已发,现言小甜饼,快去收藏吧。 某日,一条爆炸性热搜让微博瞬间瘫痪。原因无他,只因陆修年突然发了条微博:老婆要闹离婚,怎么办,怎么哄?众人纷纷在底下评论安慰,更有甚者已经开始觊觎陆太太的宝座。随即有人扒出沈清希的微博,看见了最新一条微博:陆修年,你把结婚证还给我,我!要!离!婚!陆修年秒评论:老婆,离婚可以,把我带走。众人:……这哪是离婚啊,这是赤裸裸的秀恩爱吧……我把我的一往情深都给你——陆修年.双洁,不是傻白甜文,慎入。
  • 狼凶狼凶的网恋老公

    狼凶狼凶的网恋老公

    特喵的,玩个游戏都能认识一个小狼狗,狼凶狼凶的,“网恋嘛?小哥哥”,怕你撩不起,你敢撩我就敢答应。刚开始认识冷大boss骄傲过头,小白兔讨厌冷大boss,到最后……“老婆,求抱抱”“不抱,走开点,别妨碍我看帅哥”“老婆,看我,我长得帅”易可可看着这臭不要脸的人……“你丑,走开”骄傲一时爽,追妻火葬场……新书:《重生女王之霸道护短》真的挺好看,嘻嘻
  • 落尽千城醉寒烟

    落尽千城醉寒烟

    你十里红妆等候我便漫天桃花相守一生你千里踏雪而来我便为你白发苍苍不离不弃千年前为了苍生负你换来的是你在怀里魂飞魄散你说”你既不负苍生又何谈负我“.......你为我重生等待千年我却只能你倾尽一生等你一世落儿能感觉到,玉珏也喜欢落儿。是喜欢了又怎样妖神殊途,你我应该各安天命,苍茫在世我们也不过是彼此生命的过客罢了。你即是与天共存,与天同寿,那么许我一生一世又有何妨呢。.........
  • 沽上遗调(中篇小说)

    沽上遗调(中篇小说)

    丰臣初来天津时感到有些意外,没料到在中国北方竟还有一个如此繁华的所在。一路上,已听船家说了很多关于天津的事情。船家是一个爱饶舌的中年汉子,又喜欢谝见识。他建议丰臣不要进城,更不用去南市“三不管儿”,男人如果真想花钱快活只要去逛城西的西花街,说是那里虽不比“三不管儿”的名气大,却也有另一番热闹。不过,船家又特意提醒丰臣,来这里逍遥也不要忘乎所以,天津可不是等闲地界儿,藏龙卧虎水深得很,所以说话办事连后脑勺儿都要长眼,稍不留神哪只脚踩空了就得吃亏,等再转过向来,就一切都为时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