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1800000011

第11章 随师学禅 (4)

首先说怎样做人。汉字里,一撇一捺,就是一个“人”字。“人”字两画,很简单。但是人有精神,有思想,有发明,有创造,这些从哪里来呢?我们仔细地来思考一下“人”字的结构,如果说只有一撇,不成字;只有一捺,也不成字。这一撇一捺,如果不摆在适当的位置,就不是一个“人”字,或者是“八”,或者是“入”。由此我们可以想象,人生在世不容易,你要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环境中摆准自己的位置,把握机遇,否则,人的一生会稀里糊涂地过去了。

人生的修养,特别是修学生活禅,就是要我们打破时空的局限,获得彻底的觉悟和自由。我们能够突破时空的局限,我们这一短暂的生命和有限的能量,就能无限地扩充。

在做人这个问题上,我拈提出八个字:信仰、因果、良心、道德。做人如果能够把握这八个字,能够从这四个方面净化生命、提升生命,那就是逐步获得时空无量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一、信仰

人生不能没有信仰。人生没有信仰了,就好像一个人没有灵魂一样,做一切事情没有定盘星,没有内在的符合善法的标准、符合自他利益的标准。如果人生的方向不能定位,我们做人做事的目标就不会很清晰,就是盲目的。

我觉得佛教在当代,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还是有优势、有条件为人类提供一个恒固的精神寄托、精神依靠。在佛陀的教导中,有几点特别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第一,佛陀教导我们,生命是无常的,它不是固定不变的。佛陀提出“无常”的观念,是一种非常积极的思想。如果人真的是有一个不可改变的命运的话,那么我们将是处在一种绝望的生活状态之中,既不可以改造我们的命运,也没有解脱的希望,那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白搭。生命是无常的,这给我们提供一个改造生命、解脱生命的机会。面对着无常的生命,就给人提供了无限的创造的机会。

第二,佛教主张“万法唯心所造,因缘而起”。一切的事物都是有因有缘的,世界上不存在无因无缘的事物。因缘是什么呢?因就是一切事物存在、发展的内在根据,缘就是外在的条件。如果光有内在的根据,没有外在的条件,一个事物要存在、要发展是不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诸法都是有条件的存在。我们想一想,有没有一个不要任何条件就能独立存在的东西,大家找找看,能不能找到一个不依赖因缘而存在的东西,不依赖条件而存在的东西?

佛教说一切法因缘而起,“心净则国土净,心秽则国土秽”、“一念善即天堂,一念恶即地狱”、“一念迷即众生,一念悟即解脱”,也就是说我们人类所处的国土的秽与净,个人五蕴身心的美与丑、强与弱、贤与愚,以及寿命的长与短、命运的穷与通、得与失等等,这一切都不是先天决定的,都不是由某一个外在的力量加到我们身上的,都是每一个人的心在各自的业力的作用下所感现出来的、所感召出来的。

因此,超越和解脱的根本就在当下,当下的一念悟就是天堂,所以一心分为十法界,十法界在什么地方,不是在一个遥远的不可捉摸的空间,而就在我们方寸之中,就在我们当下的这一念。它并不是一个渺茫的彼岸世界,彼岸世界就在此岸,离开了此岸,不会有彼岸,离开了秽土,哪儿去找净土?佛教的这种积极的精神,完全是建立在我们当下的这一念心之上,因为要去把握过去的东西,可能是个妄想,未来的东西还没有来,你不可以去把握,最现实的就是当下的这一念。当下这一念,一念即永恒。一个人能够把握住每一个当下,他的修行就到家了。

第三,佛陀教导我们“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这个观念也是非常特殊的。从这一点出发,一下子就把我们的人性升华了,给我们提供了无限创造和努力的机会和目标。因为我们每个人看到自己都是非常的渺小,没有希望,都在绝望中度过一生,佛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最大的希望。这种思想和儒家的“人人皆可以成圣贤”、“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思想有相类似的地方。佛教说众生和佛在本性上是平等的,这个本性就是佛性,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本自具足的,这就是我们作为人类的优势。佛和众生的关系,不是救世主和被救者的关系,而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师生关系就是慈悲融洽的关系。众生可以拥有佛的慈悲、智慧和福德,正如《华严经》上面讲的“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我们一旦把妄想执著排除了、净化了,那么就会发现,如来的功德我们本自具足。

第四,佛教给我们提供了成佛的途径。这个成佛的途径是我们修行解脱的方法。这些解脱的方法不是凭空假设,而是经过释迦牟尼在修行过程中实践过的,也是一切诸佛菩萨和历代祖师大德所证实过的。它是真实不虚的,绝对不是揣摩、猜测的方法,而是被无数的实例证实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三学也好,六度也好,它的实质就是强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强调以净化心灵作为枢纽,以观照自心作为实现心灵净化的一种手段,以慈悲和智慧作为自利利他的最高的方便。所以,佛教的解脱方法实际上已经把人生的终极关怀和道德实践、个体的解脱和社会的完善等等圆融在一起了。在这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仅是个人的社会存在价值的圆满实现,同时也是每个人究竟解脱的必由之路。

二、因果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有因有果的。种什么因结什么果,就像春天播什么种子,秋天就有什么样的收获一样。所谓:如是因,如是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人生做一切事情,一个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要明白因果道理。人生的际遇多种多样,但人生的种种际遇,都不是偶然的,都是因果规律在起作用。

我们要有健康的信仰,在结果上尽管不可选择,在种因上我们却有选择的主动权。既然自己能选择,过去的事情我们无法挽回,但是可以多做善事,多种善因,多创造善因善缘,对过去的缺陷、对过去的遗憾,还是可以弥补的。

佛教告诉我们,时间分为三世:过去、现在、未来,我们的生命就在时间中存在,所以我们的生命也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世的生活状况如何、生存际遇如何,就叫做三世因果。

三世可以在一念间。因为每一念都可以从时间上界定过去、现在和未来。也可以把过去、现在和未来拉长到生命很遥远的过去以及很遥远的未来,这就是佛教对生命的基本看法。

三、良心

如何保证因果的规律在生活中得到落实?良心就是保证。良心是什么?良心是非常奥妙的。只要我们有一念恻隐之心、一念向善之心、一念慈悲之心、一念爱心,就说明你的良心在发生作用。良心在儒家的思想里面说是“天理良心”,它和上天所规定的根本道理是一致的。上有天理,下有良心。天理就是宇宙万物的自然法则,良心就是我们人的良知良能。人有良知良能,所以从古至今,善事的积累、好事的积累、功德的积累,总是占主要位置,这就是良心的落实。

四、道德

具体讲到佛教的道德,就体现为佛教的清规和戒律。清规戒律归纳到最小的范围,就是五戒。五戒的内容很具体: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人生对于自己和他人,会做出种种好事或者不好的事,无非是这五个方面的延伸。

佛教所说的五戒,都是从生命的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出发而制定,都是为彼此的生命安全与自由提供方便和条件出发而制定。

第一是不杀生,不杀生包括不对人类生命造成伤害,以及不对一切动物生命造成无辜伤害。不杀生体现为对生命的珍重。第二是不偷盗,是指对他人的财物不要窃取,不要不与而取。有物质财富,才有生命的安全和生命的延续。既然每个人都有改善生存条件的权利和需求,那就必须相互尊重,别为了自己的生命需求,就不顾其他生命的需求,而把他人的物质财富据为己有。第三是不邪淫,是指除了正当夫妻生活和夫妻关系以外,不要有不正当的婚外关系。那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也是对他人人格和家庭幸福、子女尊严的一种尊重。第四是不妄语,包括不骂人(不恶口),不挑拨是非(不两舌),不说低级下流的话(不绮语),不说无中生有的话(不妄言)。不妄语戒是养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保证。

上面的四条叫做性戒,意思是它本身的性质不但是佛法方面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在国法来说也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

第五是不饮酒。饮酒这件事,国家的法律并未禁止,佛教考虑到酒能乱性,饮酒过量,就很可能把上面四条戒都毁犯了;所以,制定不饮酒这条戒,是为了保证杀、盗、淫、妄这四条戒能够守持清净而制定的。

修学生活禅,能够按照“信仰、因果、良心、道德”要求自己,就会有一个幸福、圆满、尊贵的人生;反之,人生的种种缺陷,都是由于没有很好地落实这八个字而造成的。

净慧法师说:“修学生活禅的人,在做事的方面,也有一个八字方针,那就是‘感恩、包容、分享、结缘’。”

做人与做事,应该是一体的,不可截然分开。做人就是做事,做事就是做人,这样我们的人格才是完整的人格,才不是分裂的人格。把做人和做事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做人中做事,在做事中做人,人做好了,事也在其中。由此看来,做人是第一位的。

我们所讲的做事的八字方针,实际上讲的还是做人,是人格在做事当中的不断升华与圆满。无论是感恩、包容、分享还是结缘,都是要人去落实。人在做事中以何种理念、何种心态从事每一件具体工作,至关重要。

做事的八字是做人的八字方针,做人的八个字也是做事的八字方针,虽然侧重各有不同,实质上都是要完成人格修养的完善与圆满。人格圆满的极致,用儒家的话来说,是成圣成贤。所谓圣贤,无非是人格修养达到了纯善无恶的境界。用佛家的观点来说,人格修养圆满了,那就是成佛作祖,佛祖无非是人格最超越最圆满的觉悟者。

一、感恩

佛教认为,我们应该感恩天地万物,归纳起来,不出四个方面:第一是要感恩父母;第二是要感恩一切的众生;第三要感恩国家;第四要感恩三宝。

父母的恩我们很容易理解,众生的恩往往就不容易理解。我们想一想,如果没有周边的人存在,没有整个宇宙的存在,没有这个山河大地的存在,哪里有我们个人的存在呀?所以说每个人的存在,跟整个山河大地是一体的。所以我们要感恩众生,对山河大地要感恩,对一切的生命要感恩。真正懂得感恩的人,他没有不能原谅的人,他没有不能信任的人,他没有不要感恩的人。作为一个有感恩思想的人,一切会积极地向好的方面去看,向好的方面去想,然后尽一切的努力,发扬好的东西,摒弃那些消极的东西。这也是我们感恩国家的一种积极的态度。从修学生活禅的角度讲,我们也要感恩三宝,三宝就是佛宝、法宝、僧宝。因为如果没有历代的三宝,我们今天也就无法修学生活禅。

二、包容

同类推荐
  • 禅话禅画

    禅话禅画

    一部哲学通俗读物。书中通俗易懂的禅话里孕育着机锋莫测的禅机,同时辅以精致的插图,充满了人生哲理,读者可以从这些生动的禅话里悟出生活的意义。
  • 十善业道:洗心禅2

    十善业道:洗心禅2

    佛教中讲究十善业道,而何为十善业道,简单说来即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此观念对于我们平凡人修身养性,把握幸福人生有何启示?本书中,贤宗法师心怀慈悲,娓娓道来,用自身所悟为读者宽解心中疑惑,助其获得快乐人生。
  • 禅说正能量

    禅说正能量

    我们经常提正能量,什么是人生的正能量?延参法师开示我们,对生活不失望就是一种正能量。凡事都往开处想,无论经历怎样坎坷的生活,内心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始终用一颗温暖的心去面对人生。生活中多些包容、理解、豁达、坦荡、坚强、善良,这些都是生命的正能量。
  •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即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不同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了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汉传佛教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只择取其中对我们有指导和教益的部分加以学习和借鉴,这也正是本书搜集汇编汉传佛教故事成书的一大原因。本书中的100个故事,取材于佛家的经典典籍,或佛学文学,或关于佛教的民间传说,较为全面地反应了如慈悲、行善、放下、随缘、度己度人等佛学思想,通过对这些故事的阅读和感悟。
  •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六祖慧能的一生,既是一个充满奇遇与追杀的故事,也是一场演绎人性与佛性的智慧之旅。
热门推荐
  • 独降天宝:夫君,接住我啊

    独降天宝:夫君,接住我啊

    她渣男,渣女傻傻分不清,智商通常不在线。她一朝穿越,变身逆天神才。现在,渣男渣女通通被踩脚底,如女王般,倾泠天下,改朝换代,神丹妙手,逆天功能,宠妹狂魔的哥哥,女儿控的爹,美若天仙的娘亲,老顽童的爷爷统统在手。本以为可以称霸天下,唯一人所有。站在九天之上,俯视众生,一旁却站着怎么甩都甩不掉的狗皮膏药。他,一人之上,万人之上的当朝王爷。帷幄运筹,掌控天下,要颜有颜,要身材有身材,要智商有智商,要情商有情商的王爷。却到了臭名远扬的叶家大小姐面前,智商从188掉到只剩负数了!(1v1爽,甜,宠,全程无虐,全程开高甜直冲顶端一直延伸!甜到你喊我爸爸!咳咳,说过了,过了。反正就是甜!)
  • 爱得多不如爱得对

    爱得多不如爱得对

    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方向,也是现代教育中的一个难题。中国家教学会理事、青少年教育专家、 平行教育创始人崔宇用最家常的话告诉你什么是素质教育、为什么要重视素质教育,然后从家长、学生、教师、媒体这四个角度,与这四类人群中的代表对话,三言两语,解读孩子的教育问题。
  • 潜逃娇妻:厉少求放过

    潜逃娇妻:厉少求放过

    一场意外,余晚晚流落在外,成了福利院里无父无母的孤女。再次相逢,她是别人的女朋友,面容丑陋,记忆全无。厉北辰不得不重新计划,用尽手段将他的小妻子抢回来,宠她上天。余晚晚自从被厉北辰当做金丝雀一般养在身边,感觉整个天空都是黑的。厉北辰淡定扯开领带,笑容宠溺:“不是天黑我也喜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江湖枭

    江湖枭

    本书讲述了讨厌武功的林梦,无意中踏入江湖,最后还爱上了武学,甚至成为一代教主,什么是江湖?有人的地方便是江湖,江湖就在书中等待大家揭晓,希望大家支持,最有少女心的玄幻武侠小说,但本小说完全不缺热血,只是为了更符合一些女孩子,这将会是史上第一,玄幻,古典,悬疑,最具少女心的武侠小说,不一样的武侠,不一样的江湖,大家快来观看吧,你的支持就是我创新的动力,书友就是我的衣食父母,再生爹娘。
  • Churchill

    Churchill

    Written by master historian and authorized Churchill biographer Martin Gilbert, this masterful single-volume work weaves together the detailed research from the author's eight-volume biography of the elder statesman, and features new information unavailable at the time of the original work's publication. Spanning Churchill's youth, education and early military career, his journalistic work, and the arc of his political leadership, Churchill: A Life details the great man's indelible contribution to Britain's foreign policy and internal social reform.Offering eyewitness accounts and interviews with Churchill's contemporaries, including friends, family members, and career adversaries, this book provides a revealing picture of the personal life, character, ambitions, and drives of one of the world's most influential and remarkable leaders.
  • 界蚀

    界蚀

    作者:虚无浮沉几世间,余生无悔入沧澜。吴青柳:我是天煞孤星注孤身?主角就应该这么坎坷吗?流年不利啊,我养个女儿跟分魂容易吗?才多少字你就让我遇见黑手,不派点强人支援一下糊弄过去,我分分钟歇菜给你看,怎么也得先让我发育发育,穿上神装再去单挑吧。领主苏醒了~故事开始
  • 少年壮志不言愁(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少年壮志不言愁(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冲破虚幻

    冲破虚幻

    封河,现代天下第一人,凌云众生之上————带着一本金钟罩转生龙珠世界。这是一个变异玄幻版的世界。神功,魔功,争锋天下。(欢迎加入封河之宗,群聊号码:612929090)
  • 自我实现之路

    自我实现之路

    本书是市面上最精炼有效的自助书籍,可以帮助你为梦想设定目标并采取行动实现目标。你是否曾经拿出宝贵的时间询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总是不够?”什么时候才是个头?”“我什么时候才能像以前一样发自内心地笑”。是不是也常问自己为何踟蹰不前?你是否曾经从过去的经验中总结出成功的方法?你有没有想过:“要是有人能帮我就好了”,“真希望能有本指南、范本、榜样或者能有个人告诉我如何开始。”《自我成功之路》是为了助你走上成功之路,本书用简单平实的语言,助你开始实现自己的梦想。如你遵循本书中的指导,将会获得意想不到的突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