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1800000012

第12章 随师学禅 (5)

讲到包容,达摩祖师告诉我们有四种行。达摩祖师的重要思想包括在《二入四行观》一文中。二入就是理入和行入,行入就包括四行,所谓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和称法行。就是说我们对待万事万物要以这四种修行的目标来处理。

先说报冤行,在生活中,我们包容不了的是什么?就是仇敌、冤家对头。达摩祖师告诉我们,要包容。因为我们的冤家对头,不是偶然产生的,也可能不是这一生一世就有这么多的冤家对头,它是从过去生中积累而来。这一辈子他对我不起,我们是不是可以反省一下,在我过去生中也有对不起他的事情,即使在这一辈子当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感情不那么融洽的人,是不是双方都有责任?也要反思、要反省。反思了以后,多从自我的方面来检查,消除对对方的某些误解,谅解对方的某些不友善的行为。这就叫以德报怨。不要去计较。能够做到这样,我们就能包容。

第二是随缘行。人生有不好的际遇,有时候也有有利的事情。我们要修随缘行。一切都是因缘的成就。我们只要以感恩的心、包容的心去做就好。

第三是无所求行。做任何事,不要目标太现实了。目标太现实了,一个是有压力,没有成功你就会有压力;再一点呢,你有失落感。不见得你所求的,就能够立竿见影、马上能成就。达摩祖师告诉我们,做一切事要无所求。无所求不是叫我们不去做,要好好去做,但是不要把目标定得太现实、太具体。

第四是称法行。法是真理。称就是顺着这个真理去做,随顺真理而行。我们把应该做的事情,随顺真理的事,随顺善法的事,做得好上加好;而不应该做的事情,不能随顺真理的事,不能随顺善法的事,我们就一丁一点儿也不要去做。

这就叫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要无所不为。

修学生活禅,就是要修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能够这样做,自然能够包容一切,和谐自他,理顺生活中、工作中的一切关系,将禅的包容精神真正体现出来。

三、分享

佛教有四个专门讲分享的法门,叫做四摄法。摄在这里是把握的意思,四摄就是四种把握机遇的方法。哪四种方法呢?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四种把握机遇的方法,日本人把它叫做经营管理者处理人际关系的四项准则。

布施包括四个方面:财物的布施、知识的布施、无畏的布施(安全的布施),以及同喜的布施。总起来说,有外布施和内布施。外布施是财物;内布施是法施、无畏施、同喜施。内施是情感的布施、精神的布施。有时候,情感的布施比财物的布施更重要。

爱语是佛教固有的名词。爱语就是有爱心的语言。爱语包括柔软的语言、和谐的语言、诚实的语言、诚信的语言。

利行就是做一切有利于大众的事情。

同事就是平等共事,既要分享共同的成就,也要承担共同的责任,承担应该由大家共同付出劳动的事情。

所以说,在分享的时候,一定要想到成就一切事情,不能光靠个人的努力,还要靠大众的成就。

四、结缘

修学生活禅的人,应该以结缘的心成就善因善缘。结缘要结四种缘:结人缘、结善缘、结法缘、结佛缘。

缘是条件,结缘就是创造条件。结善缘使我们一切的事情都能避免挫折,在良好的关系当中得到成就、得到发展。

结缘同时有另外的一个意思,就是我们在结善因善缘的时候,同时也就是在避免那些恶因恶缘。如果善因善缘占据了整个生命空间,那些可以避免的恶因恶缘就不会发生作用。人在这一辈子能做什么事呢?就只能做一件事--创造一切有利于自己成就的条件、发展的条件,避免那些不利于我们成就、发展的条件,就只能做这一件事。

六、晋山与传灯

晋山,又称晋院,指僧人升座(出任一寺住持)时所举行的就职仪式。过去,僧人多居于山野间,形成了“天下名山僧建多”的局面,故有“晋山”之说,并沿用至今。

199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年、赵州祖庭开山一千七百周年、柏林禅寺中兴十周年纪念。为了庆祝这一历史性的日子,赵州柏林禅寺隆重举行了赵州禅师舍利塔修复竣工典礼暨净慧法师升座仪式。来自日本、美国、法国、新加坡、匈牙利等地的海外大德信众以及国内诸山长老、护法居士近万人,云集柏林禅寺,参加了庆典活动。

熟悉柏林禅寺中兴历程的人,看到眼前巍峨的古塔,雄伟的殿宇,干净的甬道,如茵的绿草,苍翠的柏树,出家僧众庄严的法相,一定会感慨良多。

为修复柏林禅寺,净慧法师付出了艰苦的劳动,耗费了大量的心血。在他的感召下,在海内外信众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十年的惨淡经营,这座古老的道场终于宗风重振。

十年来,净慧法师一直忙于修复工作,无暇顾及升座之事。而柏林禅寺的僧众及河北省会石家庄附近的广大信众,感念于他的劳苦功高,希望他早一天晋院升座。在大众的期待中,这一天终于到来。

1998年9月30日8时30分,古老的赵州祖庭,钟椎板响,僧俗二众数千人,齐集普光明殿至山门之间的道路两侧,持香列队。手持灯笼、薰炉、小幡、锡杖、拄杖、拂子、香盘、捧具、宝盖等由十四位僧人组成的仪仗队,随同四位常住班首执事(搭衣持具)、二位悦众师(持引磬)、四位主要护法(持香),来到山门迎请净慧法师晋院。

柏林禅寺中兴之后首任方丈净慧法师在山门前拈香,他吟出一偈:

十年洒扫古山门,弄瓦搬砖足未停。

浩浩八风来眼底,平怀世事等乾坤。

净慧法师徐步进入山门,分别在韦陀像前、赵州塔畔、普光明殿拈香、说法。之后,经由长廊来到问禅寮。佛门寿星--当年九十岁高龄的深圳弘法寺住持本焕长老为净慧法师送座。随后,净慧法师升座说法。诸山长老纷纷致贺。与会大众欢喜踊跃。

升座仪式只有短短一个多小时。在这之前,净慧法师和柏林禅寺常住僧众却为兴复祖庭整整忙碌了十年。

参加过升座仪式的人,一定忘不了这个细节:净慧法师升座说法时,说着说着,忍不住落泪了。

十年前(1987年),在陪同日本“日中友好临黄协会”访华团来赵州参拜祖师塔时,看到这座千年古刹一片蒿莱,净慧法师曾潸然泪下。

这两次落泪,含义虽然不同,但都是发自老和尚光复祖庭、重振宗风的无边悲愿。净慧法师说:“柏林禅寺是一块试验田,我要把这块试验田种好。”

作为古佛道场的见证和象征,广大信众对庭前柏子和赵州古塔,一直怀着深厚的感情。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文革”期间,古塔破损得很厉害,几乎是摇摇欲坠,但因种种原因,没有得到维修。

1997年,新加坡国际资本控股公司董事长高家仁先生发心支持,修复赵州塔的工作开始提上日程。经过一年多的紧张修复,古老的赵州塔终于赶在中国佛教两千年、柏林禅寺中兴十周年之际焕然一新。如今,赵州塔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护佑着一批又一批的参拜者。

1992年,普光明殿落成的时候,一棵死了多年的老柏树突然长出了绿芽。当时,净慧法师倡议栽种的一批幼柏,如今已有两人多高,正呈现出一片郁郁葱葱的气象。

相信过不了多久,这些幼柏将成为一片莽莽苍苍的新柏林!

灯,比喻佛陀的智慧、光明。

传法于他人,如灯灯相传,心心相印;意指佛法的法脉辗转相传而不绝,如灯火相续而不灭。《禅苑清规》卷7“尊宿住持”条云:“代佛扬化,表异知事,故云传法;各处一方,续佛慧命,斯曰住持;初转法轮,命为出世,师承有据,乃号传灯。”

2004年,净慧老和尚退居,依据中国佛教协会有关住持升座的规定及丛林传统,由净慧老和尚提名,僧众一致推举,并经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批准,报中国佛教协会、国家宗教事务局备案,明海法师就任柏林禅寺住持。

明海法师,祖籍湖北,俗姓萧。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92年,在柏林禅寺依止净慧法师披剃出家;1993年,在洛阳白马寺受具足戒;2003年农历六月初一开始代理柏林禅寺住持。

2004年9月23日,风和日丽,秋高气爽。柏林禅寺隆重举行明海法师升座法会。

在柏林禅寺常住班首执事、悦众师、护法居士的迎请下,明海法师晋院。他分别在山门、韦驮殿、祖师塔、普光明殿、观音殿、伽蓝殿、祖师殿、禅堂、万佛楼拈香说法。

临济寺住持有明长老为明海法师授衣挂珠,中国佛学院副院长、2010年新当选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在普光明殿送位,净慧老和尚在禅堂为新方丈送香板、送位,在万佛楼送座。

在明海法师升座法会庆典上,净慧老和尚回顾往昔,展望未来,语重心长。

柏林禅寺自1988年5月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1992年开始全面修复,至2003年9月万佛楼落成,前后十六年时间,整个修建工程圆满结束。本人自1998年9月正式担任本寺住持,亦已六年,任期已满。在过去的十六年中,本寺的每一步发展,都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中国佛教协会的指导和提携,诸山长老的加持呵护,各位护法居士的大力赞助和护持,广大佛教信众的关心和帮助,全寺大众和历任班首执事的辅助、操劳与包容,使柏林禅寺的修建工程和各项弘法利生的工作进展顺利。本人在此谨以感恩、分享、结缘之心,表示万分感谢。同时,本人深信在未来的岁月里,柏林禅寺在年青一代僧伽的主持、管理下,各级领导、诸山长老、各位护法、广大信众、常住大众,将一如既往地关怀、呵护、支持柏林禅寺僧团弘法利生、服务社会的各项工作,为河北省的社会稳定、经济建设服务,为河北省佛教事业的发展作贡献。新方丈升座,标志着柏林禅寺在全面中兴之后又揭开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可喜可贺!

自1988年开始,净慧老和尚驻锡柏林,惨淡经营;承接诸佛慧命,接引众生,在政府部门及十方信众的支持下,经历十六年,安立法幢,重振宗风;脉续赵州禅师,弘扬生活禅法,秉平常心是道,以本分事接人。

1998年,净慧法师升座时说:“我不是要坐着这个位置不起来,而是希望能够尽快地把这个位置让出来,让一些年轻的法师,一些有德有才的人来接替这个位置,来更好地发挥作用。”

如今,寺院修复已毕,安僧弘法,略见端倪,老和尚功成身退,洒脱自在,提携后进,扶上马,送一程,一片婆心。

净慧老和尚的厚爱、领导和大众的信任,使明海法师深感责任重大,也深感惭愧。明海法师重温了自己随师学禅的经过。

回想过去的岁月,明海深深受恩于父母、国家、师长与大众,尤其随恩师出家以来,有幸目睹和参与了师父建寺安僧、弘法利生的艰苦历程。从师父身上,我真切体会到中国佛教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灯焰相续、不绝如缕的生命力,真切体会到佛陀慧命跨越历史烟尘,那艰难而又有力的步履,那真是一曲用生命去点燃生命、用生命去唤醒生命的动人篇章。师父的慈悲心、平等心、大愿力、洒脱自在的禅者作略以及大公无私、以身作则的风范,顾全大局、宠辱不惊的气量深深地熏陶着我,感染着我。我知道,自己身上的每一点进步都来自于师父的潜移默化和耳提面命,师父的法乳深恩难以言喻。在此我想向尊敬的师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感恩!

同类推荐
  • 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

    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

    本书辑录了佛家精品故事500余则,通过这些故事,大致可以了解佛家的基本思想及修行方法,可以了解佛教在中国传承的大致脉络,可以了解将佛理运用于生活实践的基本方法,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故事,能击碎头脑中许多牢不可破的观念障碍,获得一种全新的观察世界、观察人生、观察生活的视野,提炼一种更积极的处世态度,因而做人更有格调,做事境界更高。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一代巨人:明末耶稣会士在中国的故事

    一代巨人:明末耶稣会士在中国的故事

    书中以1552年沙勿略在上川岛去世至1669年康熙为汤若望平反昭雪为时间段,详细地叙述了以利玛窦、汤若望为代表的传教士在中国传教士事业百余年间的萌芽、发展 、兴旺、衰落的历史历程。从传教士在明末清初时期,成功在中国立足、传教的历史和最后传教失败的结果得出了文化适应是相对完美的文化传播方式的结论,这一方式对于我们从事文化保存和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为克利亚瑜伽大师尤迦南达修习克利亚瑜伽的经过及其对瑜伽思想的感悟,首次于1946年出版。在本书当中,作者以幽默轻松的笔调,一连串生动有趣真实的生活故事,讲述了自己从出生到前往西方国家传播克利亚瑜伽的经历,写出了文学史上罕见的一位开悟圣人生平的体验及内在的感情世界。
  • 佛度有心人

    佛度有心人

    佛陀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问。”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的,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过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红尘凡夫,人人都需要一颗禅心。
热门推荐
  • 冥想的力量

    冥想的力量

    冥想,是人们普遍感兴趣的主题。所有传统的灵性探索者,为了宁静、和平和幸福都以某种方式实践冥想。因古老而受仰的冥想教导,就像体现在瑜伽和吠檀多中的那样,充当了全界灵性探索者的灵感之源。在印度教众多冥想传统中,瑜伽传和吠檀多传统普遍被视为两个主流的教导。瑜伽和吠檀多都力争达到同样的目标,它们的区别在于抵达目标的方法。本书将随这两个体系的方法和教导,研究冥想及其实践。 瑜伽和吠檀多有四个普遍的原则,即:个体灵魂的神性、生存的统一性、终极实在的单一性和诸宗教的和谐。灵魂的神性自由和自我实现不可动摇的灵性基础。生存的统一性是所有伦理美德的基础。
  • 逆袭王妃很嚣张

    逆袭王妃很嚣张

    武力至上的浩瀚大陆,没钱没貌没实力的温吞小姐,斗姨娘、灭庶姐,大展拳脚。异世莫名丢了“初吻”,以为是心灵相契的感情,却是别有用心的诡计。她傻傻的相信了精心编织的谎言,伤了心,痛了魂。千年前,九天之上,他背弃了诺言。再见面,你有你的追逐,我有我的坚持。就算重生为废柴,也一样可以嚣张的生存!
  • 名人传记丛书:伊莎多拉·邓肯

    名人传记丛书:伊莎多拉·邓肯

    名人传记丛书——伊莎多拉·邓肯——她有值得欣赏的舞蹈,更有耐人寻味的人生:“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异能女王燃炸天

    异能女王燃炸天

    《年代+甜宠+爽文》宋安然外出旅游,遭遇山体滑坡而亡,意外重生到八零年代乔安然身上。醒来,却发现自己身处险境,还好遇上他,得他所救。 再相遇,不曾想,他却是她的未婚夫。 婚前。 乔安然挡住沈霆琛的去路:“你那些兄弟都喊我嫂子,你怎么也不澄清一下。” “为何澄清?”沈霆琛问。 “我又没嫁给你,这不是毁我名声吗?” 几天后。 沈霆琛带着戒指跪地求婚,“如此这般,便不算毁你名声了吧,这澄清之法,你可还满意?” 婚后。 沈霆琛一心只想做的一件事,便是宠乔安然。
  • 恶与可怜

    恶与可怜

    世上每天都有人扮演恶人和可怜人的角色。只是究竟谁是真正的恶人?谁真正可怜?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有狐葳蕤

    有狐葳蕤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他为她取名有狐,他竟真成了她毕生思念的人。她生为畜道,身旁只有一只红狐作伴。他将她收到门下,她成为他此生唯一的徒弟。他教会她爱,却和她诀别。她,集仙、鬼、妖三道为一身,称霸六界。鬼母之子对她一见倾心,可她却沉浸于大憾之中无法自拔。六界常言道,所谓情爱,不过痴缠。
  • 王妃她又狂又拽呀

    王妃她又狂又拽呀

    “阎泽你再敢靠近本君一分,我就……”盛颜话语还未落下,“就如何?”阎泽手指轻抚盛颜的红唇,声线喑哑的问道。“……本君就办了你。”盛颜居高临下的看着阎泽,抿唇一笑尽显妩媚道:“本君的人,你若负我,本君定亲手剜出你的心。”“本王的心和命,都是你的。”盛颜本以为凶残如她,孤傲如她,此生许是都不知何为情爱,直到重生,遇上了一个表面正经的‘流-氓’!她贵为魔殿圣主,素手下是白骨戚戚,一朝背叛致死,却是重生到了一个肥婆身上,且看她如何逆袭成王,重归圣主之位!顺便还拐回来一只的夫君?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唐诗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唐诗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