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1200000018

第18章 朱光潜

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和朱光潜先生,人称“白马湖四友”。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他们结庐白马湖畔,相互切磋文事与教事,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朱光潜先生在《敬悼朱佩弦先生》一文中回忆道:“学校范围不大,大家朝夕相处,宛如一家人。佩弦和丏尊、子恺诸人都爱好文艺,常以所作相传视。我于无形中受了他们的影响,开始学习写作。我的第一篇处女作《无言之美》,就是丏尊、佩弦两位先生鼓励之下写成的。他们认为我可以作说理文,就劝我走这一条路。”从朱光潜的这一回忆里,我们得以感知他于1924年仲冬脱稿于上虞白马湖畔,揭载于《春晖》半月刊第35期上的《无言之美》,是在白马湖友人关爱与鼓励下写出的。此篇说理文的为文格调影响了朱一生的写作,贯穿朱一生的治学文体。这种“散漫说理文”,实是将西方随笔的谈论风格与中国散文的随意为文融合在一起,形成其散漫自由的抒写体制。它夹叙夹议,似无范畴,如万斛流泉,汩汩而出,犹如自然生成似的。我在揭载于香港《九州学刊》(1993年秋季卷)的《论现代散文“白马湖派”》文论中,即提出了这个看法,至今仍作如是观。朱自清对此盛赞云,像行云流水,自在极了。叶圣陶则以为,宛如跟作者促膝而坐,听他娓娓清谈。这是因为朱光潜于文学评论,倡导的是“着重在自己感受的印象派的批评”。他最喜欢写给朋友说心里话的家常信。“我心里怎样写,手里边怎样写,吐肚子直书”。他以为,最上乘的是自言自语,说这一类的文章是真诚朴素的。即便是写文论,他总是“把自己摆进里面去”,“篇篇都有我在里面”,写的是自己“由心坎里流露出来”的“特殊的”“诚实的”“新鲜有趣的见解”。这种诞生于白马湖后又经长时间孳乳而成的文风与形制,在内容结实与文章之美之间,“向一般写语体文的人们揭示一个极好的模范”。《无言之美》便是其中堪称经典的一篇。

《无言之美》所标举的一个最突出而又集中的观点是:“一切艺术”要以“含蓄”为原则进行创作才是美。文云:“流行语中有一句说,‘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推广地说,美术作品之所以美,不是只美在已表现的一部分,尤其是美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分,这就是本文所谓无言之美。”

对这一观点,作者又进一步阐述说:“美术作品之所以美,就美在有弹性,能拉得长,能缩得短。”“就文学说,诗词比散文的弹性大;换句话说,诗词比散文所含的无言之美更丰富。散文是尽量流露的,愈发挥尽致,愈见其妙。诗词是要含蓄暗示,若即若离,才能引人入胜。”

中华文论和中华美学就十分注重创作的含蓄的重要性。含蓄,有一种隐秀之美。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云,所谓隐,就是深蔚含蓄,文外之重旨者也。“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它的特质,“此时无声胜有声”是它的奇致。所谓秀,就是文之英蕤,篇中之萃。即是韶关英露,它是凭灵感的触发,不受意识的控制,“思合而自逢,非研虑之所求”的。《文心雕龙》隐秀篇讲的是修辞,“深文隐蔚,余味曲包。辞生互体,有似变爻。言之秀矣,万虑一交”。说是隐可以“润色取美”,而秀却要“自然会妙”。白马湖派散文家朱自清和俞平伯写《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时,便把“隐”与“秀”结合起来而作为一种艺术方法,作品的思想情感若深溪蓄翠,隐蔽沉着,曲折婉致地予以表现:一个“受了道德律的压迫”,一个因“尊重着他们”而拒绝了歌女的唱歌。尽管各自所持的理由不同,而内心的矛盾冲突则是一致的,正是这种内在的矛盾冲突,加上秦淮河夜晚迷惘的景色,才构成两文的平淡的诗的意境。此篇作品因其借助于事象、外物,因其含蓄隐秀,或者说,因其隐蔽曲婉,便愈见诱发脱颖之情趣。诚如李素伯所言,“我们觉得同是细腻的描写,俞先生的是细腻而委婉,朱先生的是细腻而深秀”。隐秀的质性可谓是白马湖散文风格仪容上所表现的一种特征。而含蓄即是通俗易懂的说法。

朱光潜的《无言之美》,在对中外文艺创作评论中“含蓄”观念所作的通俗而又精准的阐论中,其例证丰富,古今中外,一应俱有。个中最突显的例子便是钱起的诗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他说,此“没有说出诗人的心绪,然而一种凄凉惜别的神情自然流露于言语之外”。无言之美,即此可见!有趣的是,朱十分欣赏这种隽永的境界,那是一种隐秀之美,换言之曰清淡与冲淡。他的《说“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答夏丏尊先生》一文中提及的静穆,其相对的概念即冲淡,冲淡不是平淡,更非枯槁。冲淡犹如古潭,经千年冲涌而沉凝为一泓苍润,波澜不惊,却又静水流深。故冲淡又可被释为经冲涌而成的淡定与宁静。因此,冲淡与其说是孤立物,毋宁说是一个丰饶错综过程的终端状态。用朱氏的话说,就“好比黄酒经过长久年代的储藏,失去它的辣味,只剩下一味醇朴”。静穆亦然。朱文是就正于夏丏尊的,夏也十分欣赏静穆。由此可见白马湖派散文家有着共同的审美意趣。朱光潜《无言之美》那隽永、冲淡、清淡的文字风格,亦正是“白马湖风格”。也正是如此,我们称它为“散漫说理文”。这是白马湖散文中的一朵奇葩。说白了,它不止有智趣,尚有情趣,才智和情感的凝聚上也是“亦箫亦剑”的。

《无言之美》后被收入由夏丏尊作序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一书的附录中,可见这篇文章的风格与朱所写的书信体十分接近,皆属于散漫说理文。朱光潜的这部处女作由开明书店印行,他后来不无幽默地说,“这本小册子现在看来不免幼稚可笑,在当时却成了一部最畅销的书”。朱光潜于书信体最为推崇,“我常觉得文章只有三种,最上乘的是自言自语,其次是向一个人说话,再其次是向许多人说话”。那“向一个人说话”,说的就是书信体,这类文章永远是真诚朴素的。因为作者无意为文,只是随机而为,或者一时兴会,说到哪里算哪里。朱的这层意思,他在《论小品文》,给《天地人》编辑徐先生的公开信中申明了。

朱光潜写评论文章变化多样,但他最喜欢使用对话体。他认为这是论辩中既自由又见功效的一种文体。对话直接记录主宾应对语,记载者据闻实录,自己不另加论断。这种文体是写理论和评论文章的一种特殊文体。朱先生一直认为,对话体比书信体更宜于论事说理。因为思想是一长串流动生发的活动过程,曲折起伏。一般单刀直入的文章不易显示这种思想的过程,而仅叙述思想的成就。思想的生发线索和惨淡经营的甘苦,比已成就的思想更富于启发性。对话的好处就在于反复问答,逐渐鞭辟入里,辩论在生发也就是思想在生发,次第条理,曲折起伏,都如实呈现,一目了然。再次,就文格说,对话体也有一种特长,就是戏剧性般的生动,在名家的手中,它还可以流露戏剧性的幽默。所以,朱先生为了表达一种较深入复杂的思想,写作带有一定学术性的文章时,他就往往用对话体。文艺评论家吴泰昌分析得头头是道。窃以为,无论是书信体,抑或对话体,其基本体例还是散谈式、散漫风格,说到底,就是“散漫说理文”。朱光潜的文章(包括他的大部头的著作),好就好在有着浓郁的书卷气,又写得轻松活泼,却很少有流行的“学院批评”的论文八股气,更没有所谓“媒体批评”的那种煽情、炒作、浅尝辄止或不求甚解。这大抵是因为朱光潜曾把欧洲各国从事文学研究的人,分作三派:学院派、新闻纸派、地道文人派。他最欣赏的是文人派,那些人洒脱地游走在各门学问之间,涵养丰厚而心态自由,充满灵动滋润的气息。读者诸君,你们之学写论文,似亦可做这种具有“白马湖风格”的“轻性论文”(当然,学报体还是要学的,这也是一种述学体例),也即“散漫说理文”。这种“论文实在比引经据典的论文难”(鲁迅语)。朱自清的《〈背影〉序》这样厚积薄发、举重若轻的文章,非才识俱佳的大家,孰能为之?其文可谓是现代散文理论建设的经典之作,又有谁能说它不是论文?朱光潜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和《谈美》,乃至后来写的《谈美书简》,用的是书信体,轻松活泼得很(朱先生曾开玩笑地说,写轻松活泼的文章,作者自己的心情也轻松愉快呵),又有自己独有的文风面目与文体感觉,又有谁能说它不是文论?这样的文论,与之对应的阅读,也便可在专业性与趣味性之间,领略谐和平衡的享受。总之,白马湖派散文家在其散文(包括散漫说理文)的情趣与智趣上,还是有其共通的底色、趋同的风格。在这一点上,我倒是十分赞同台湾学者张堂锜的析论——白马湖作家的散文“共性”,来自他们长期艺术涵养与实践的“个性”。他们彼此亲近、相仿的人格力量与熏染,使他们的“个性”特质“大同小异”。体现在散文写作上,也就有了“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的集体风貌,而形成白马湖作家群这一文学集团的艺术特征。

同类推荐
  • 生命中那串摇曳的风铃:当代青少年人生与生命读本

    生命中那串摇曳的风铃:当代青少年人生与生命读本

    品读如此经典的美文,你收获的将不只是心灵的震颤,更多的是提升人生的境界,以及对生命内涵的深切体晤。每一处饱含情感的文字,都能激发你灵感的火花,带给你心灵的顿悟,让你感受震撼的力量。让智慧滋润成长的每一个足迹。
  • 岁朝清供

    岁朝清供

    本书收录了汪曾祺百读不厌的代表性的散文,全书分为写四方食事的“五味人间”、写小食小物的“日常滋味”、写文学里的吃食的“食事与文事”、写人间草木的“一枝一叶”四辑。汪曾祺的散文常常从大家不在意的日常琐事入手,随口道来,却揭示出这些日常琐事中真正的美。他的语言之独到,堪称文坛一绝。
  • 云山之路

    云山之路

    作品讲述了崔云山当年在盐碱滩上养奶牛、养羊、养鸭的曲折历程。上世纪80年代末,他与人合办起了服装裁剪培训班,由最初的8个学员,一直发展到分校近十个、学员数以千计的宏大规模。最后又成功转型,开办了服装厂、服装公司。其间,崔云山上过当、受过骗,经历过合作者的分道扬镳等种种考验。但他与爱人周凤仙齐心合力,咬紧牙关,渡过了一个个人生难关,终于走进了人生的阳光地带。创业成功后,崔云山不忘初心,热心公益,多年中,捐出善款以百万计,颇受社会好评。
  • 宋诗三百首

    宋诗三百首

    《宋诗三百首》是古典诗词精品丛书之一,宋诗作者约有七千余人,今存作品约二十余万首,无论作者与作品都是唐诗的四倍,这是我国一宗巨大的文学遗产。目前关于宋诗的选本已有数种。兹编是从《宋诗钞》、《宋诗纪事》及诸家诗集中精选的。本编收录最有宋人特色、清新自然和意境深远的诗篇,亦未忽略传统的名作和流播于民间的佳什。愿此编能体现宋诗的基本风貌和我们时代的审美理想,愿读者从中领略到颇具近代意识的诗情画意,从而获得优雅的古典艺术感受并深深地喜爱它们。
  • 听林清玄讲禅意

    听林清玄讲禅意

    如今我们生活的世界太嘈杂,充斥在耳边的除了各种大型机械不停运转的轰鸣声,就是为了金钱利益而引发的争吵声。
热门推荐
  • 无限穿梭之绝地求生

    无限穿梭之绝地求生

    原本以为有了系统后,就能躺赢吃鸡,做人生赢家!结果,没想到,这才是真正的苦逼人生的开始!不是说好的玩游戏吃鸡吗?怎么还有原始人啊?还有那些史前巨兽是怎么回事啊?还有还有,对面古战场上冲杀过来的万名骑兵是怎么回事啊?你就不怕他们把我踩死?怎么连外星人都出来了?还能不能愉快的吃一把鸡了啊?主角:什么破系统啊?系统:......我也很无奈啊!腾讯出品,必属精品!
  • 臻情至绝

    臻情至绝

    律法掌控着世界,当命运的钟声响起,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来临,神与魔的战火燃遍所有空间。律法的制定者,被封印着的远古雷奥亚纳神王接连破开封印,魔又将如何应对?懦弱者攀登勇敢的高峰,孤独者打破孑然的坚冰,纯善者投入邪恶的怀抱。燃尽时空长河的战火,烧遍历史古书的烽烟,战争播撒和平的种子。回首望去,走过的路上遍地白骨。臻情至绝书粉群:980935775欢迎大家加入
  • 时光许你一见倾心

    时光许你一见倾心

    原《杀手妈咪总裁爹》改为《时光许你一见倾心》阮小鸢:“我是一个杀手,知道什么是杀手吗?要取你性命的!”墨厉延邪魅一笑:“阮小鸢,你知道什么是霸道总裁吗?”阮小鸢:“有钱有势?”墨厉延:“是我说你是我女人,你就是,我说要娶你,你就只有嫁的份,走了,婚礼要开始了,儿子都会打酱油了,还在矫情!”阮小鸢:“哎…………我不……愿意!!!”
  • 名人传记丛书:贞德

    名人传记丛书:贞德

    名人传记丛书——贞德——为了法兰西,她视死如归:“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思念是一种病

    思念是一种病

    一年又一年的流逝,沉思追忆,回首前程往事,思念的伤痕越陷越深。多年以前的熟悉,多年以后的今天,一切的一切早已烟消云散,你还是你,我还是我,一样的陌生人。
  • The Mahatma and the Hare

    The Mahatma and the Har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高调甜婚

    高调甜婚

    津城大富豪俱乐部。晚上九点。云心因为哥哥的事伤心不已,一个人出来买醉。举着……
  • 神女临世:魔尊你别傲

    神女临世:魔尊你别傲

    他,妖魔之王,却被六界封杀在悬崖底下等待机会她,神人合体,炼药天才却被师门背叛而跳下悬崖于是,她与他在悬崖底下相遇来,陪我浪迹天涯哪怕世人再怎么阻碍余生我也要你在我身边
  • 神手

    神手

    没有人会忘记,当年的宋世庠走在麻衣街上是只迈右腿。这种步态有些怪异,似乎左腿总被拖在身后。但看上去不疾不慌,很像戏曲舞台上的老生那种亮靴底的四方步。那时的宋世庠在街上已不再被人直呼其名,虽然只有三十几岁,却被官称宋爷。宋爷每次踱着这样的步子走进麻衣街,两边的商铺老板立刻就会紧张起来。人们屏住呼吸,远远看着,似乎想从宋爷那悠闲的步履中寻找出一点信息。有胆大一些的试探着上前打招呼:宋爷,好啊您哪?宋爷一般不很经意,只用眼角朝斜下方瞥一下就算理睬了。打招呼的人则也会稍稍松一口气,知道自己的商铺这一次并没进入宋爷的视野。
  • 大内胭脂铺

    大内胭脂铺

    当朝皇后的记者见面会。“请问娘娘,您穿过来之初,最大的心愿是什么?”“远离皇宫院子,开个胭脂铺子,赚上大把银子,招个体健汉子。”“后来呢?”后来……-穿越小宫娥遇上腹黑皇子之前,偏安冷宫,偷制妆粉赚饭钱。有一天,小宫娥正在磨珍珠粉,皇子踱过来。“有个心上人的角色,你要不要试试?”“有多心上?”“打不得、骂不得,生了你气宁愿自残,也舍不得动你的那种心上。”宫娥一搓衣角:“我没经验……”皇子莞尔一笑:“我也没经验,都试试。”-有一天,小宫娥正在调睫毛膏,皇帝抬了把豪华宝座过来。“有一个位子叫‘后位’,你要不要坐坐看?”宫娥一搓衣角:“我没经验……”出溜爬了上去,又出溜爬了下来:“我惶恐,后宫三千都看着……”他哭兮兮:“你个戏精,哪里有三千?-皇宫迎来唯一女主人的那一日,终于改变高大上的定位,沦为胭脂制造培训基地。皇后笑眯眯:“心肝皇上,本宫为你画的这个钟馗妆,镇的住朝臣吧?”-本文1V1,HE。P.S.荐完结文:穿越三百六十行系列之一《我在古代卖内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