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07500000169

第169章 (下)误中连环势难挡

在茫茫的大山中,高句丽军队在前方快速地撤退,而后面有一支汉军在更快地追逐着。

“公达,如何?!”李宣看着一脸轻松地荀攸,问道。

“主公,减灶了,今日敌军减灶五十,这便是说有上千人逃走,这也符合撤退中军队的减员惯例。”荀攸报道。

李宣一听,呵呵一笑道:“如此,明日当可继续追赶?”

荀攸想了想道:“卑职认为,如今敌军主将已死,正是群龙无首之时,而且在撤退中,也开始逐渐有人溃逃,我军更应紧咬不放,定要在这支军队回到国内城之前将之击溃。”

李宣一拍案几道:“好,传令下去,明日全速前进。”

第二日,汉军的速度更加的快,而高句丽军队明显出现了疲态,他们已经降速,而且每日逃散的人也开始增加。

五日之后,汉军终于见到了这支跑得比兔子还快的逃军,望着远处那密密麻麻的军帐,果然是一支庞大的军队,虽然有人溃逃,不过从锅灶坑来看依旧有八万人,对比起汉军这两万人,依然是很庞大的。

但一直以来汉军都是以少胜多,而且势如破竹,从未尝一败,哪里会恐惧。

“明日我军便可以追上敌军,卑职认为明日敌人便不会继续逃跑了,他们定然会在一处对他们有利的地方与我军对决。”荀攸看着眼前的地图,缓缓地道。

“斥候回报,这里有一处高地,如果敌军占据这里与我军对决,那么此战也并不容易啊。”荀攸指着地图上距离敌军驻扎之地不远的一处坡地说道。

李宣点了点头,道:“如今已经没有选择了,明日如果敌军占据了那里,我军必须强攻。好在敌军如今恐怕已经军心涣散,只要熬过最初的那段僵持的时间,则不然溃不成军,到时候我军趁势掩杀,一战可定也。”

荀攸点了点头道:“正要如此。有一事主公必须答应攸。”

李宣疑惑地问道:“何事?”

荀攸道:“明日恐怕是一场硬仗,主公不可亲冒矢石,只需等在这里,有卑职指挥军队战斗!”

李宣摆了摆手道:“这不行,哪里能让一个文士去攻城略地,我这个武将出生的人反倒窝在大后方享清福!”

荀攸忙道:“主公且听卑职一言,如今的主公已经不同于以往,您现在身系着上百万百姓的安危,还有数十万将士的荣辱,绝不可以冒一丝一毫的险。请主公答应!”说罢跪倒在地,恳请李宣答应。

李宣眉头皱了皱,思忖片刻,觉得荀攸所言的确有道理,如今的自己确实不能再向过去那样身先士卒了,不过他又想起来,在西域的时候,荀攸可是利用过自己这性格的,随即笑道:“好吧好吧,我答应你,我今后不莽撞了,不过别人也就没法利用这一点了!”

荀攸一听,面现尴尬地呵呵一笑。

此事也就这样决定了,第二日有荀攸亲自领军攻击高句丽军队。

不出荀攸所料,第二日高句丽军不再继续逃跑而是在汉军到来之前,便已经冲上了前面一个高台,那高台其实并不太高,只因前面有一条一丈深的沟,便有些易守难攻,也就是说汉军想要杀过去,便必须翻过那个沟。

战鼓声震天响,荀攸一声令下,整支军队开始向高句丽军队前进,而李宣这边只剩下一千多人的亲卫部队。

出乎所有人意料,高句丽军队竟然在后撤,他们似乎故意空出空间来,让汉军上坡。

荀攸那会客气,立刻下令攻击,近两万的军士迅速前进,在深沟前投下云梯,顺着云梯下去,然后在另一边架上云梯,爬出沟。

很快大军便有一万多人翻越了沟,开始仰攻高台。

这是荀攸下到沟里,却见沟中似乎隐隐有水流,不禁仔细看去,这一看不得了,立刻吓出了一身冷汗,原来这是一条河槽。

“传令大军,快出沟,这里是河槽,敌人要放水。”果然,荀攸话音刚落,便听到远处轰隆隆地声音传来,好在已经有大部分军队已经出去,剩余的人也迅速爬出去,有三千多没来得及过沟的,此时也只得退了回去,他们可不想被大水冲走,何况此时已进深秋,水里还是非常寒冷的。

荀攸长出一口气,大军几乎没有任何损失的过了河,唯一算得上损失的,估计就是那上千个云梯了。

此时回头在去看高句丽军队,见那里军容整齐,各个杀气腾腾,荀攸不由点了点头,道:“不错的一支军队!”

不过再仔细看去,他便觉得有些不对劲了,这支军队别说是八万了,估计连五万都不到。

瞬间,他明白了,他上当了,中了敌人的上房抽梯之计,敌人故意减员不减灶坑,是有用意的,而此时他们的目的已然达到,自己成功被困到河的这边。

想到这里,荀攸回头看向后方,果然远处一支数万人的军队向李宣所在之处杀去。

“不!”荀攸一声惊呼,可是为时已晚,此时已经是急切不得回了。

“将士们,我们必须杀退前面的敌人,才有机会退回去救我们的主公,杀啊!”荀攸带着哭腔,大叫道。

汉军士兵哪里会不明白此刻的状况,全部不要命地向高句丽军杀去。

轰轰轰,不断传来身体碰撞的巨响,一个个汉军手提环手刀,拼命地冲向敌人,然后在高句丽军队中搅起一片腥风血雨。

而此时李宣的亲卫则开始簇拥着李宣开始迅速退走。

“主公快骑马退走,我来挡住敌军!”典韦大喊道。

李宣眼睛一眯,道:“要死死一起,老子绝不苟且偷生!”

典韦大急,不过此时敌军已经杀来,典韦想要劝阻李宣也已经无能为力了。

李宣就如同一条蛟龙一般,在敌军阵中不断游走,杀的敌人纷纷避让,这时敌人阵中有人喊了句什么,这样的情况立刻改变了,所有的人如同不要命一般围向李宣,似乎定要将李宣生吞活剥一般。

这让典韦惊出一身冷汗,忙挥舞着战戟,杀过去,身中四五刀才总算是来到了李宣的身边。

“主公,典韦求你了,快走吧,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啊。你要有个三长两短,并州和定州怎么办,家中的老小怎么办!”典韦已经急得声音带着哭腔了。

李宣脑子嗡的一下,突然想起了自己还有更重要的责任在身,强烈的求生欲因此而产生。

他满眼血红地对典韦道:“一起走!”说罢,一提马缰,战马生生跃起一丈多,李宣手中霸王枪划出一道妖艳的弧线,鲜血立刻从那弧线上向外激射而出,而身处弧线上的高句丽将士立刻身首异处。

典韦心中激荡,此时他所想的便只剩下“誓死追随”四个字了。于是典韦的双戟轮圆,不断将拦路的高句丽将士砍死。

李宣和典韦这样的人,在面对如此逆境的时候,会激发出强大的潜力,使自己的本就高的离谱的实力,在曾一个层次,而普通人在面对无法战胜的情况下,便会渐渐生出怯意,如今的高句丽军士,便是这样,渐渐地,他们已经从方才的头脑发热中冷静下来,尽管将军许下了丰厚的报酬,可是他们渐渐认识到,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是没有可能得偿所愿的,不过是白白赔上仅有的性命而已。

基于这样的考虑,很快,在李宣和典韦的周围,便形成了真空地带,无人敢上前来送死,期间当然还有些人试图铤而走险,可是结果证明他们是没有一点机会的,也更加坚定了高句丽士兵不去攻击李宣和典韦的决心。

终于在一刻钟后,二人策马奔出高句丽军的围困,迅速向东逃走。

高句丽军中突然传出一阵刺耳的尖啸,李宣和典韦回头看去,竟然是密密麻麻成千上万的箭矢向二人铺天盖地的压来,二人急忙转身,使出浑身解数,去格挡箭矢。叮叮当当的声音不断响起,大多数是武器隔开是发出的,当然也有射中甲胄发出的,不过好在二人还活着,虽然也中了几箭,不过都是些皮外伤。

可就在这时,身后又传来利箭破空的声音,李宣忙回头看去,却见一支利箭速度极快,向自己飞来,而射出利箭之人,如今正站在前方不远处的土坡上。

因为距离太近,不等李宣反应过来,那支利箭已经袭来,噗的一声,射透了腋下的铠甲,钻进了里面,因为力道太大,李宣被直接掀下马来,重重地摔在地上。

典韦见状大喝一声,向那人杀去,那人却是头也不回地打马走掉了。

典韦心系李宣,也没有继续追,掉转马头,反了回来,见不远处,高句丽军队再次射来箭雨,典韦不顾自身安危,跳下马来,挥舞双戟,将李宣面前的箭矢尽数拨开。然后不顾身上插满箭矢,扶起李宣,一瘸一拐地向前跑去。

就在这时,大地发出巨大的震动,在夕阳的照射下,远处一支冒着金光的军队,迅速向这边移动过来,那气势犹如排山倒海一般。

“主公,不要停,继续跑!”典韦扶着李宣迎向那支军队。

究竟李宣能否躲过这一劫,咱们下回再说。

同类推荐
  • 波旁之主

    波旁之主

    一场法国大革命让波旁王朝走上终结。一个拥有波旁家族血脉的重生者,继承太阳王路易十四遗志,誓要重回欧洲之巅,历史开始进入一个拐角。
  • 曹魏

    曹魏

    (新书已发,名为《汉末纵横天下》) 历史车轮浩浩汤汤,从秦皇一统天下时的英姿,再到汉武帝横扫匈奴的意气风发,时间又过去了百年。时至东汉末年,南有刘备孙权蛰伏,北有马超韩遂虎视,雄踞在北方的曹操,终于是挥下南征的马鞭了。就此时,历史车轮颠簸了一下,让一个灵魂混进了这个时代。历史,便由此改变了!
  • 捕快摸鱼指南

    捕快摸鱼指南

    “八大剑派由于生源分配不均大打出手,六扇门警告八大派,和谐江湖,和谐招生。”“据礼部文宣司主事悉,昨日朝会,神威大将军就明年预算拨款与户部尚书无法达成共识,以神鹰九击硬撼神农尺,现场一片狼藉……”“吾皇表示,开拓西域的步子要再大一点……”“据悉,某墨家激进组织表示,西域开发过快,会导致地区矛盾激化,需墨家前去调和……”六扇门皂衣王川奋力地把前面挤着看展板的老头老太太们往后推,胳膊酸痛气喘吁吁。不过是新闻联播而已,怎么这些个老人家和地球上一样,都爱凑热闹呢?
  • 三国之纵横大汉

    三国之纵横大汉

    汉末天下大乱,刘备嫡长子刘勋才能非凡,收谋臣武将,娶娇妻美妾,步步为营,立志兴复大汉帝国。究竟能否成功?敬请期待!
  • 三朝之乱

    三朝之乱

    不更了,但是前面的书免费看,谢谢大家的支持
热门推荐
  • 九玄天帝

    九玄天帝

    沉寂四年,一朝突破,从此的修炼之路风生水起,虐人渣,斩妖魔,收师姐,得至宝……有的时候,天降大任,也可以顺风顺水!可我到底是谁?不管千难万险,也要找到我的家族,披荆斩棘,肩头上的重任一点点加重,为了众生,一步步登上那巅峰王座!
  • 每个作家都在思考这个时代

    每个作家都在思考这个时代

    黎峰:写作者们通常都是在不断地阅读,好的创作一定离不开丰富的阅读,在这方面,您有什么特殊的阅读喜好么?能给读者推荐一下您认为优秀的作品么?陈忠实:你说得很对,截止到今天,我还没遇到也没有听过不读书的作家。阅读开阔视野,阅读启迪智慧(即开启那根对于文字敏感的神经),阅读也丰富艺术天地,阅读更深化思维……说不尽的好处。所以人说开卷有益,以创作为乐事的人更如此。我不好向人推荐作品,因为各人的意趣差异很大。由各人去选择,即使买了读不出兴趣的书,放下不读,再换一种,总会找到爱不释手的书的。我往往就是这样选择读书的。
  • 杀伐女盗之世子爷请绕道

    杀伐女盗之世子爷请绕道

    一只玉麒麟,相爱之人大婚之夜一杯毒酒灌入她喉,梨花树下许诺三生三世的男人,亲手灭了她满门……万丈深渊,滔滔江水,一跃入他国,化身凌国将军府三小姐,爱恨情仇纠葛不断……谁才是最爱?
  • 我是黛玉的义兄

    我是黛玉的义兄

    “林黛玉,林妹妹呀!贾宝玉有什么好的?干嘛为他流那么多眼泪?还有你啊,薛宝钗,你为毛要嫁给他?他要功名没功名,要本事没本事,要专一没专一,不就是长的好看点么?我比他好看多了!”苏子楚一手拿着红楼梦原著,一手拿着遥控器冲屏幕里的林黛玉和薛宝钗抱怨,还顺便自恋一下。“哎呀!哥!你那么看不惯她们,就不要天天抱着红楼梦看了,快给我找个嫂子回来吧!”一旁的苏子谨一边吃着泡面一边吐糟自己的红楼迷老哥。
  • 前面就是麦季

    前面就是麦季

    太阳把红芳的脸上晒出了紫色的斑,那个时候她已经三十四五岁,身上少女的影子荡然无存,体态和神情都从少妇向着中年妇女发展。南无村小她一轮的新媳妇们抱着孩子开始在巷口闲聊后,红芳不再熬喝了十多年的治疗不孕的中药。那个时候她每天喝的药比吃的饭还多,已经甘之如饴,突然停了药,总觉得丢了什么东西,好一段时间每天恍恍惚惚。
  • 唧唧复唧唧

    唧唧复唧唧

    苏裴酉粉上“河神”这个人的时候,常常跟着其他粉丝一起在各个场合刷屏,说些“不矜持”的话,比如,“河神河神我要给你生猴子”等等。“河神”纪霈总是被粉丝各种调戏,你觉得我行不行啊”,初时还会一本正经说“不会”,时间长了就不再理会了。然后有一天,小粉丝跟自己的男神住在了同一屋檐下,开始了没羞没臊的“同居”生活。纪霈发现,哎呀这个小姑娘贼可爱啊,拐走算了。苏裴酉发现,妈呀男神好帅啊,但是好像总在撩我?
  • 曹魏烟云

    曹魏烟云

    醉望三国百余年,江湖之中的百姓还在默默繁衍,庙堂之上的帝王将相却已经更迭不休,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犹如一部无声相机,记录着每个惊艳史册的瞬间,并最终传承为一个个脍炙人口的故事……
  • 百逆

    百逆

    百逆转仙道,无上混元功。以我季长明之名,逆转成神,证无上大道!
  • 民间风情:三百六十行

    民间风情:三百六十行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我们再耳熟能详不过的话。社会百业,就是我们俗称的三百六十行。所谓三百六十行的行,最早似乎是指街巷所设的贩卖摊和商店的行列,这点可以在唐人小说文献中得以证明。传统的三百六十行,是我国农耕社会中的各行各业,特别是指人们赖以为生产、生活,即与衣食住行用等紧密相联的手工业、商业的泛称。
  • 战争拾遗

    战争拾遗

    《看历史》创刊8年来积累了大量优秀文章,这些文章在挖掘新史料的基础上往往会发表许多新观点,让读者获得新感受,受到新启发。杂志编辑部从几千篇文稿中进行精华筛选,并针对不同主题来展开作品的集结。《战争拾遗》则是其中一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