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07500000170

第170章 (上)一番死里又逃生

典韦蹒跚着向前走着,扶着不住咳嗽的李宣,他感觉李宣可能被射到了肺部,这是件让人绝望的事情。

一个趔趄,二人一起摔倒,典韦实在是没有力气再爬起来了,他仰面躺着,感觉着身体的温度随着伤口处流出的鲜血而流失。

翁……又是一声空气被箭矢扰动的声响,典韦知道高句丽军队定然是又一次对着他们放箭了,可是他已经没有了力气反抗,只能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就在这时,身边一个人影蹿起,竟然是腋下插着箭矢的李宣,只见他挥动着手中的霸王枪,如同旋风一般将所有飞来的箭矢全部卷走,然后一把扶起典韦,不过向前走了没几步,又一头栽倒,李宣发出一声嘶嚎,再次挣扎着要扶典韦起身。

典韦的双眼已经噙满泪水,他使出最后的力气吼道:“主公,不要管我,快走,典蛮子不想拖累主公,宁死也不愿意。”说着挥戟砍向自己的颈项,叮的一声脆响,战戟被格开,是李宣,“你他妈的别想丢下老子自己死,要死一起死,要活一起活。”

典韦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起来,笑得嘴角都溢出了鲜血。

突然典韦感觉到身体下的大地在规律的震动着,而且越来越激烈。李宣似乎也感觉到了,他一边再次挥舞长枪格挡开飞来的所有箭矢,一边偷眼四处张望,果然在东方,看到了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条乌压压地黑线,并且迅速扩大着,当先一人将整个队伍甩开了老远,胯下一匹花斑马异常显眼,而这人身上的战甲在夕阳的掩映下更是金光灿灿。

“休伤我主!”那人大喝道。

李宣嘴角一个笑容慢慢扩大开来,到最后变成大笑,“哈哈哈……是吕布!”

“主公莫急,吕布来也!”一阵风般的从李宣和典韦的身边掠过,如同猛虎一般冲向高句丽军阵。

“奶奶地,不是应该先来保护老子吗?”李宣嘴里骂了一句,一头栽倒在地。

后面的事情,李宣是两天之后才知道的,因为他那时候才醒来,他身中十二箭,不过都是皮外伤,本以为最重的腋下那一箭,竟然是虚惊一场,那一箭震断了李宣两个肋骨,不过并没有射穿李宣的护甲,这多亏了卑弥呼的金丝软甲,否则那一箭绝对可以致命。

典韦比李宣还要惨,中了二十多箭,密密麻麻地插满了全身,好在身上的铠甲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都只是伤到皮肉,内脏没有什么问题,不过毕竟失血过多,也是足足睡了一天,后来也是心系着李宣的安危,早早醒转过来。

李宣和典韦被汉军救起后,吕布趁着汉军复仇心切的心里,一鼓作气,冲破了高句丽军队的阵型,接着武烈军充分发挥出匈奴人的迂回战术,不断消减着敌军的兵力,到最后,高句丽军队终于士气尽失,全军溃散了,吕布可不会就这样放过他们,趁机掩杀,直杀的近六万高句丽军死伤过半,其余的都缴械投降。

河的另一半,荀攸也是利用汉军的愤怒,不顾一切,使出了不要命的打法,生生将四万的高句丽军组成的严密军阵,撕成了碎片,之后的搏杀,也没有多少悬念,毕竟汉军这两万人可都是战场上摸爬滚打了多少次的老战士,那战斗力绝不是高句丽这些新兵蛋子可以比拟的,因而,也就两个时辰之后,战斗便结束了,高句丽军打败而逃,不过因为汉军是步兵,因此没有逮到多少俘虏,有一半人都逃跑了。

最后清点战果,此战参战的三万汉军,共损失九千多,其中步兵损失八千多,主要是李宣这边的四千多人几乎没有活下来的,而荀攸这边也有四千多战死,骑兵损失一千多,虽然看上去不算多,可是也让吕布头痛了好久,他甚至生出了杀降泄愤的打算,不过被荀攸拦下了。

当李宣醒来的时候,大军已经到达了高句丽国内城下,如今国内城中已经聚集了近二十万的军队,说实话,汉军想要拿下国内城,也几乎是不可能。

综合这些原因,荀攸和赵云否定了吕布强攻的打算,改为围而不打,等待李宣醒转后再做决定。

几天之后,李宣的身体渐渐好转,便召集众人议事。

“主公,吕布请求出战,强攻国内城,为死去的众将士报仇!”吕布对于武烈军的损失还是不能释怀。

“主公,请三思,如今国内城中有军队二十万,高句丽百姓也有数十万,如果主公强攻,他们一定会拼死抵抗,到时候,我军便骑虎难下了。”荀攸担心李宣报仇心切,做出不理智的选择。

赵云忙起身符合荀攸的说法。

李宣伸出手,摆了摆,示意众人稍安勿躁,然后,有气无力地说道:“都别争了,我去国内城下看看!”

“大王,打吧!那李宣被卑职一箭射中心脉,估计已经死了,此时正是出击汉军的最佳时机,迟则生变啊!”一个清秀的将军大义凛然地对高男武劝谏道。

高男武眉头微皱,看向另一边的高叔坚,问道:“二叔有什么看法?”

高叔坚冷冷地道:“此时,我还能有什么看法,当初如果大王听我的话,与汉军进行一番和谈,何来今日的困局,当然高老二他倒是唱得高调,谁知道仗还没开打,他就先死了,丢下一个烂摊子,让咱们收拾,我哪里有这等本事,还是让高俊英小姐来处理吧!”

众人也是几天前才知道这位小将军原来是一名女子。

高俊英此刻依旧是武将男装打扮,他义正言辞地道:“我高句丽岂能手汉人如此侮辱,却不反抗,那么汉人如何会将我们当人看,今后还不是什么时候想要来蹂躏就什么时候来蹂躏?”

高男武摆了摆手道:“妹妹多虑了,此次怕是我们和大汉之间有些误会,才造成这样的后果,当时如果真的听从二叔的话,与大汉多多沟通联络一番,可能这些误会就避免了。”

“大王,此刻说这些还有什么用?为今之计,只有开城投降一途了!”高叔坚无奈地对高男武道。

大殿中的众人立刻炸开了锅,他们虽然知道如今的形势对高句丽不利,可是就这样投降了,他们的心中也是非常的不甘心。

高叔坚无奈地一摊手,道:“看到了吗?大王,如今,我说了根本没用,那好吧,你让他们去打吧,我要回家养老了!”说罢,转身便向外走。

大殿中立刻又炸开了锅,众人虽然心中不甘,可是让他们自己上战场,他们可不答应。于是,有十几个大臣立刻倒向了高叔坚的一边,开始鼓吹投降论。

渐渐的,殿中只剩下高俊英一人还坚持着自己的看法,只是她此时已经满眼血红,心如死灰,这是她愿意为之付出生命的高句丽吗?这些人的嘴脸不配做一个高句丽的统治者,对不起那些辛辛苦苦为他们提供生活保障的百姓啊!

她缓缓地给高男武跪下,用颤抖的声音对高男武道:“大王,此为亡国之论,如果今日我们投降了大汉,那么就再不会有高句丽这个国家存在了,大王,您就是亡国之君啊!”

高男武浑身一震,眉头紧皱,他没想到情况会这样糟糕,如果是那样,那他又何必投降呢?大不了与国共存亡,不过这也是说一说可以,如果真要决定那样,他也要考虑考虑。

高叔坚见高男武有些松动,忙道:“大王,臣敢以项上人头做担保,汉军绝不会将我国灭亡的,他们不过是想要我们更加服从于他们而已。”

高俊英眼中流下热泪,跪行道高男武的膝下,恳求道:“大王,看在祖宗打下基业不易的份上,可千万不能答应投降啊!”

高男武犹豫不决地看了高俊英一眼,又看向殿下众人。

高叔坚眼神一厉道:“陛下,高俊英从属是因为私心才唆使陛下负隅顽抗的,她前几日暗算了李宣,如今她是担心投降后,汉人会不放过她,所以才教唆陛下抵抗的。”

高男武疑惑地看向高俊英,问道:“英妹,你究竟是因为公还是因私啊?!”

高俊英神情一滞,瞬间,绝望地看向高男武,道:“大王,臣一片公心啊!请大王听臣一言吧!”

高男武眼神渐渐转厉,问道:“若是出于公心,那么本王向你借一样东西,你可愿意?!”

高俊面如死灰,眼泪如同断线的珍珠一般,洒向地面,最后凄然地点了点头,道:“臣这条命,生是高句丽的,死也是高句丽的。”

高男武犹豫地看向高叔坚。

高叔坚眼睛一眯,冷冷地道:“那大王就不要客气了!”说着便要拔剑。

“等等!”高男武忙喝止道:“二叔,不如将她送给汉军,任由汉军处置吧,我是在下不去手!”

高俊英闻言,跌坐在地上,面无表情地摇了摇头道:“任凭大王处置吧!只愿来世做牛做马,也绝不再做高句丽人。”

高叔坚冷冷地道:“等你在做人的时候再说罢!来人呀,带下去!”立刻有几个亲兵进殿,将高俊英带着下去。

究竟高句丽何去何从,咱们下回再说。

同类推荐
  • 明朝帝国

    明朝帝国

    朱启明穿越到了刚登基的崇祯皇帝身上。挽狂澜救大明亡国之势。 脚踢建奴,东征倭寇收扶桑。 制霸海洋统御四海万国来朝。 本书不需要互藏不用留言,喜欢看就收藏,没必要,谢谢。
  • 太子来袭

    太子来袭

    他,天昭太子,薄情寡义她,幽燃公主,无良腹黑当她和亲天昭,两个身份尊贵,各有隐藏的人之间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面对战火纷飞的现状,朝堂的险恶,感情的纠纷,他们又该何去何从呢?若有缘来到了这里,且看我细细道来
  • 清朝故事多

    清朝故事多

    从佛库伦生出爱新觉罗家族远祖布库里雍顺,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乾隆,舒尔哈齐,五大臣,四大贝勒,储英等等,一直写到清末帝溥仪退位中国走向共和,400年政治、军事、金钱、美色、文化等一应俱全,立体全面展示满清皇朝发展史,政治官场里的权谋手段,政客博弈的刀光剑影,普通小人物不懈奋斗的历史,拉帮结伙,结交人脉,消除异己,得到利益,用已得利益巩固己方力量,然后物极必反,此消彼长,永远没有常胜一方,继而陷入不断谁主沉浮的魔咒,不断上演着这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戏码。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处其境,难解其乐。
  • 在大唐捡到杨贵妃

    在大唐捡到杨贵妃

    当我从三十三层楼上跳下的时候,我以为我解脱了。当我醒来的时候才发现悲剧刚刚开始。杨玉环梨花带雨的哭道:“小郎君!奴家……奴家身家性命就全靠你了。”
  • 这个唐朝太有意思了(第二卷):从贞观长歌到天下共主

    这个唐朝太有意思了(第二卷):从贞观长歌到天下共主

    《这个唐朝太有意思了》主要讲述607年到907年这三百年间关于唐朝的一些故事,以官方正史为基础,野史论文为补充,以年代和主要任务为主线,采用小说、单口相声的叙述形式,对唐朝二十一帝及文臣武将、布衣士女的人生进行全景式展示,并涉及对大唐政治经济制度的阐释和评价,是作者历时五年时间打造的一部心血之作,也算是一部白话正说唐朝大历史的作品。本卷主要写贞观之治及唐与高句丽、倭国的战争。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开启了伟大的贞观之治,魏征、长孙无忌粉墨登场,共襄太平盛世。大唐雄师继两汉后再次进军西域中亚、白山黑水,四方威服,传颂天可汗之名。其后唐高宗李治终于将帝国的疆域推向了极致,而自隋炀帝依赖风云激荡的东北亚局势最终由了一个明确的定局,刘仁轨白江口之战大败日本、百济联军,一仗打出了数百年的和平,让觊觎大陆的日本从此成为中国最忠实的学生。另有王玄策一人灭一国,唐玄奘千里取真经等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尽在这第二卷中。
热门推荐
  • 先爱吧 之后感伤 之后再算:徐志摩情书精选

    先爱吧 之后感伤 之后再算:徐志摩情书精选

    人们称徐志摩为“浪漫主义诗人”,这天生的浪漫多情,成全了他的诗才,这多情的浪漫,令他的感情世界难以太平,风云变幻。本书精选了徐志摩与原本夫人张幼仪、梦中情人林徽因、红颜知己凌叔华、情之所归陆小曼的书信往来,还原所有与之相关的“历史真相”。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明实录穆宗实录

    明实录穆宗实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噬天萌神

    噬天萌神

    初见时,她是顽劣小女,绝世天资;他是落魄天子,命在旦夕;再见时,她是武道废柴,徒手挣命;他是隐世天才,冠绝天下。一段惊天密谋,把他们的命运紧紧牵在一起,是缘分吗?不,是两世缱绻、生死相依。有人嘲她是废材?她曾是孩童时,整个天凤部队视她为宝贝“天女”;她还是个高中生时,揍得整个武界天的天才不敢撄其锋;她走出校门,把苍茫宇宙九大世界翻了个掉底儿,差点把天吞个精光。你说她废材?她一笑置之,对无知之人最好的报复就是让他无知下去。有龙骂她靠男人!她瞬间跳上那隽逸男人后背,把头搁在他的肩头,像只小猫咪一样慵懒的蜷着,“老公,我想吃龙筋!”武帝:好,怎么吃?灵神:先炖八成熟再烧烤更好吃。武帝:好主意。众龙瑟瑟发抖!前世灵堂染斑白,今世九重天外不羡仙。坠入轮回,万年等待,他只为今世相逢;神魂转世,灵躯化界,看她逆转苍穹跃上九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甜妻归来:龙少轻点虐

    甜妻归来:龙少轻点虐

    “再让我遇见你,我会让你后悔的!”他把她揽在怀里警告着她。再次遇见她,发现自己根本离不开她,日日夜夜想把绑在身边。林谨柔:“你不爱我,为什么不放我走,你把我绑在你身边折磨我这就是你想要的?”龙云熙抬起她的下巴:“不管我爱不爱你,我都不会放你走的,我宁可折磨你也不会让你离开我身边一步。”五年后!“女人,你真的不记得我了吗?”“先生很抱歉,我不认识你!”她归来,在繁华的X市再与他相遇,他看到她依偎在一个男人怀里,她身边牵着一对龙凤胎孩子刺痛他的心。
  • 魔瞳杀神

    魔瞳杀神

    夜家皇室,屹立了千年的势力,一夜之间惨遭灭门!一时间群雄四起!夜家最后血脉认贼作父,忍辱负重!能否一飞冲天!
  • 盗墓札卷

    盗墓札卷

    如果说这个世界有神,那神究竟是什么?是不朽不灭的粽子僵尸?如果说这个世界没有永恒,那历代的帝王将相,为何会痴迷于方士的水银朱砂丹?历史的一角谜团被压在死人那,而我要做的,就是从死人的嘴巴里,把这些东西掏出来!
  •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考古发现之谜(求知探索)

    考古发现之谜(求知探索)

    从零起飞时值1870年的深秋,天气转凉,大西洋上空不时阴云密布,预示着惊涛骇浪和凄风苦雨的到来。在这种时候横渡大西洋,实非明智之举。此时,在一艘孤伶伶的船上,几位言谈举止颇为严肃的先生却有些坐立不安,他们偶尔交谈几句,更多的时候蹙眉垂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