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9200000016

第16章 中古汉语"为"字判断句 (6)

关于关联词"为"字的来源,梅祖麟(1978/2000)认为来自于其表假设的用法,李崇兴(1990)、何亚南(2001)认为来自于系词"为",我们赞同李、何的看法。系词"为"字经常用在并列句中,进入疑问句,两个疑问句并列就形成了选择问句。最初"为"字系词性较强,表达判断较为明显,后来其表判作用弱化,联系作用加强,特别是其后出现谓词性成分时,"为"的系词性变弱,逐渐虚化成了关联词,看以下富有启发性的例句:

(7)便问人云:"此为茶?为茗?"(《世说新语·纰漏》)

(8)恩爱为乐?为忧悲乎?(《中本起经》卷下,4/160a)

(9)释提桓因白佛言:"如我所说,为随佛法教耶?为有增减乎?"(东汉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卷八,8/468a)

例(7)"为"后是两个体词性成分,"为"的表判作用明显,作系词用。例(8)"为"后是形容词,"为"字可以看成是关联词,但是如果把它看做是系词,似乎也可以,这一例"为"处于过渡状态。例(9)两个"为"字后都是谓词性成分,"为"的联系性较强,一般不看做系词了。

中古时期"为"字虽然用作选择问句的记号,向连词大大迈进了一步,但它并没有虚化成一个真正的连词。据何亚南、张爱丽(2004),"为"字作为句法成分只能位于主谓之间,不能位于主语之前,而作为一个真正的连词是可以自由地出现于主谓之间或主语之前的,所以"为"字并不是一个彻底的连词,因此本书同意何亚南的看法,将其定性为"关联词"。

此外,中古时期"为"、"是"在汉译佛经中经常连用,"为是"作为一个词组一起虚化为关联词。如:

(10)昨夜光明普曜祇桓,为是帝释梵天王等四天王耶?二十八部鬼神将耶?(旧题吴支谦译《撰集百缘经》卷五,4/226b)

(11)王江州夫人语谢遏曰:"汝何以都不复进,为是尘务经心,天分有限?"(《世说新语·贤媛》)[《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作:"又尝讥玄学植不进,曰:'为尘务经心,为天分有限邪?'"]

(12)不审此偈为是如来神口所说?为是尊人知我心意然后说乎?(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卷二十八,4/760c)

(13)敢问答之为言,为是相对?为是相背?(《南齐书·礼志上》)

例(10)、(11)"为是"单用,例(12)、(13)成对使用。

(二)"为"字虚化为语气副词

中古时期"为"字还作为语气副词出现于各类疑问句中,先看以下例句:

(14)善温问曰:"何谓大宾?为是婚姻国节会耶?"(《中本起经》卷下,4/156a)

(15)帝问曰:"闻水底奏乐,为是君耶?"(《古小说钩沉·幽明录》)

(16)帝问:"为是出天子邪?"答曰:"非出天子,能致天子问耳。"(《世说新语·术解》)

以上"为"字出现于是非问句中。

(17)白世尊曰:"瞿昙师主今为所在?为依何人出家学道?恒喜说何法教?为从何来?为欲所至?"(东晋僧伽提婆译《增壹阿含经》卷十四,2/618c)

(18)是时,彼人出舍卫城,在一华池水侧结跏趺坐,思惟世界:"此世界云何成?云何败?谁造此世界?此众生类为从何来?为从何出?为何时生?"(东晋僧伽提婆译《增壹阿含经》卷二十一,2/657c)

(19)今亦不见儿,儿亦不来附我,为持与谁乎?(姚秦圣坚译《太子须大拿经》,3/422c)

(20)王纳受已,问商客言:"此物甚好,为出何处?"(《贤愚经》卷七,4/398a)

以上"为"字出现于特指问句中。

(21)一切,阿难,无有生,为有老死不?(东汉安世高译《人本欲生经》,1/242a)

(22)亢旱以来,积三十年,归咎黥面,为相值不?(《三国志·魏志·毛玠传》)

(23)王问罪人:"......汝为见不?"罪人对曰:"唯然见之。"(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卷十一,4/668c)

(24)前敕种稻,为成熟不?(《贤愚经》卷七,4/400b)

以上"为"字出现于反复问句中。

另外,"为"字不但出现于一般疑问句中,还出现于反问句中。如:

(25)兽迹历兹而云不见,王势自在为不能戮尔乎?(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五,3/25b)

(26)策因此激怒,言:"我为不如吉耶?而先趋附之。"(《搜神记》卷一)

(27)诸葛恪对南阳韩文晃误呼其父字,晃曰:"向人前呼其父字,为是礼邪?"(《古小说钩沉·小说》)

(28)长以大散为和羹,弟为不见之邪?(《宋书·王微传》)

对于以上疑问句中"为"字的性质,学界曾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测度语气副词,有人认为是反诘语气副词,何亚南、张爱丽提出,"为"字本身不能表示某种特别语气,它在句中就是一个加强疑问语气的语气副词。何、张的观点可以据信,"为"字在这里是语气副词,加强疑问语气,至于"推测"、"反诘"等功能是上下文语义句法环境带来的。

"为"字的副词性质还有一组很好的例子可以证明:

(29)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世说新语·言语》)

(30)又曰: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为是几艾?"邓答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艺文类聚》卷二十五引《世说》)

(31)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艾艾为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五"诙谐一"引《语林》)

(32)裴启《语林》曰:邓艾口吃,常云艾艾。宣王曰:"为云艾艾,终是几艾?"答曰:"譬如凤兮凤兮,故作一凤耳。"(《太平御览》卷四百六十四引《语林》)

《语林》是晋代裴启的一部志人小说,至迟到唐代已经亡佚了。《世说新语》的作者应该参考了《语林》。同样是记录邓艾口吃一事,《世说新语》中作"定是几艾",而唐代的类书《艺文类聚》引《世说》作"为是几艾"。宋代类书《太平广记》引《语林》作"为是几艾",而宋代另一部类书《太平御览》引《语林》作"终是几艾"。《语林》一书已经亡佚,原书原文究竟是什么很难考证了,但是我们根据这些异文现象至少可以推断:在唐宋人的理解中"为是几艾"、"定是几艾"、"终是几艾"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也就是说这里"为"的意义与"定"、"终"是相近的,它应该同"定"、"终"一样是个语气副词,这里表达"究竟、到底"的意思。

所以"为"字在以上疑问句中可以认定是一个语气副词,那么作为语气副词它是怎么来的呢?我们认为它来源于系词"为"的虚化。

何亚南、张爱丽认为语气副词"为"字产生的句法基础是选择问句,语义基础是"为"的判断词用法。根据何、张的观点,反复问句是一种特殊的选择问句,因此"为"字可以顺利从一般选择问句进入到反复问句,而带"为"的反复问句就是促动语气副词产生的直接动因,再进一步,反复问句句末否定词虚化,形成是非问句,于是语气副词"为"字出现于一般是非问句中。"为"字的语义基础来自判断词"为"的观点值得肯定,但是认为其产生的句法基础是选择问句的说法值得商榷。

因为根据现有文献,不能证明"为"字由选择问到反复问,再到是非问发展的先后次序,"为"字几乎是同时出现于这三种疑问句中的。我们认为关联词"为"和语气副词"为"都直接来源于系词"为"的虚化,在选择问句中系词"为"字虚化,判断性隐含,关联作用突出,于是"为"字呈现出连词的特征;而在是非问句、特指问句、反复问句中系词"为"字虚化,主要起加强语气的作用,于是呈现出语气副词的特征。关联词"为"和语气副词"为"在四类疑问句中的互补分布,恰恰说明了其有共同的来源。而不管是作关联词使用,还是作语气副词使用,"为"的虚化都不彻底,还具有系词的隐性特征,即只能出现于主谓之间,而不能出现于句首。

总起来看,"为"字作为语气副词主要在汉译佛经中使用,其使用寿命也有限,主要在中古时期使用,可以说"为"字由系词到语气副词语法化没有彻底完成便受到系词"是"的排挤而夭折消隐了。

(三)"为"字虚化为副词词尾

中古时期,系词"为"字有虚化为副词词尾的趋势。

程度副词"最"、"甚"、"极"、"尤"、"颇"等在句中可以修饰系词"为"字,帮助判断,这时"副词+为"结构中"为"是核心,副词是修饰成分,特别是"为"后是体词性成分时,"为"的系词性比较明确。如:

(33)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后来"为"后谓词性成分,特别是形容词增多,句子的判断性减弱,而描写功能增强,"副词+为"结构中副词成为语义核心,而"为"字虚化,成为辅衬成分,于是"为"字词性逐渐发生了由系词向副词词尾的转变。

"副词+为"结构后跟谓词性成分的用例在先秦时期较为罕见,两汉时期有了一些用例。如:

(34)燕北迫蛮貉,内措齐、晋,崎岖强国之间,最为弱小,几灭者数矣。(《史记·燕召公世家》)

(35)今乃与楚王戊、赵王遂、胶西王卬、济南王辟光、菑川王贤、胶东王雄渠约从反,为逆无道,起兵以危宗庙,贼杀大臣及汉使者,迫劫万民,夭杀无罪,烧残民家,掘其丘冢,甚为暴虐。(《史记·吴王濞列传》)

(36)初陵,京师之地,最为肥美,可立一县。(《汉书·陈汤传》)

(37)皆好车马衣服,其自奉养极为鲜明,而亡金银锦绣之物。(《汉书·王吉传》)

(38)圣王莫过尧、舜,尧、舜之治,最为平矣。(《论衡·是应》)

汉代以后,用例更为多见。如:

(39)七宝挍饰,极为精妙。(西晋竺法护译《生经》卷五,3/108a)

(40)明年三月中,移植于厅斋之前,华净妍雅,极为可爱。(《齐民要术》卷五"种槐、柳、楸、梓、梧、柞第五十")

(41)至年七岁,端正聪黠,甚为可爱。(《贤愚经》卷一,4/356b)

(42)及出镇京口,听将扬州文武二千人自随,优游外藩,甚为得意。(《宋书·二凶传·始兴王浚》)

(43)惟伦最为豪侈,斋宇光丽,服玩精奇,车马出入,逾于邦君。(《洛阳伽蓝记》卷二·城东)

(44)仲远专恣尤剧,方之彦伯、世隆最为无礼,东南牧守,下至民俗,比之豺狼,特为患苦。(《魏书·尔朱彦伯传》)

(45)于是令曰:"廷尉执处侯刚,于法如猛。刚既意在为公,未宜便依所执。但轻剿民,命理无全,舍可削封三百户,解尚衣典御。"刚于是颇为失意。(《魏书·侯刚传》)

(46)是时,雍州假王霸之号者六国,而赫连氏据朔方之地,尤为强暴,荐食关中,秦人奔命者殆路。(《魏书·天象志三》)

以上例句"极为"、"甚为"、"最为"、"特为"、"颇为"、"尤为"中,"为"字基本没有系词性了,只是帮助其前的副词实现副词的语法功能。六朝时期"副词+为"结构后附成分绝大部分是谓词性的,这种用法使用频率极高,"为"字可附于不同的副词后,据此可以判断"为"字在这种结构中基本上虚化为副词词尾了。

四、小结

"为"字是一个不太成熟的系词,它产生的动因主要在于弥补无系词句在降级使用时表意的不足,它由动词虚化而来,但具体的虚化途径不止一途。

中古汉语"为"字判断句在所有判断句中大概占百分之十几的比例,其使用有以下特点:首先,在结构形式上,中古"为"字判断句的基本结构形式为"......为......",还出现了"......为......也"和"......者,为......(也)"两种扩展式,在个别文献中甚至还出现了使用两个系词"为"、"是"的错合句式。其次,在构成成分上,中古"为"字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既可由体词性成分充当,也可由谓词性成分充当,但体词性成分占有明显优势。系词"为"字的修饰语主要使用副词,有时也使用助动词。再次,在语义关系上,典型的"为"字判断句表示归类,另外,还可以表示解释、表示评价、表示列举等。

中古时期"为"字在其系词性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虚化为关联词、语气副词和副词词尾。

中古"为"字作为系词与上古时期相比,使用频率没有明显增加,语法功能没有明显扩展。最大的变化表现在它向连词、副词、词尾方向虚化,这必须是在其作为系词经常使用、灵活运用的基础上发生的,说明历经千年的使用,"为"字作为系词在语法体系中还是占据了一定的位置。

由中古前期到中古后期,"为"字判断句也有一定的发展。首先,结构形式逐渐规范化,淘汰了一些不成熟的、缺乏生命力的形式。其次,语义表达灵活化、丰富化,主要表现为解说式、评价式判断句所占比重的增高,这类判断句的增加带来判断句主、谓语构成方面谓词性成分所占比重的增高。

但是总的来说,由于受到新兴的、生命力强盛的"是"字判断句的压制,"为"字判断句在中古时期的发展还是极为有限的。

同类推荐
  • 北大社科经典讲座(套装共3册)

    北大社科经典讲座(套装共3册)

    《北大社科经典讲座(套装共3册)》精心遴选了北大名师的经典作品,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编校成书,目前已有《北大国学讲座》《北大历史讲座》《北大哲学讲座》三本。《北大社科经典讲座(套装共3册)》所选文章,皆为名师名作,如胡适、朱自清、梁启超、张荫麟、章太炎、辜鸿铭、蔡元培、闻一多、王国维等大师关于国学、历史、哲学的精妙论道。北京大学百年传承,中华文脉千载积淀,一卷在握,了解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的国学常识。
  • 外国语言文化研究(第1辑)

    外国语言文化研究(第1辑)

    影视翻译语境论——对译制问题的语言学思考、从单性到双性:格·斯泰因的《埃达》解读、国内ESP教学与研究综述、浅析话语实践分析教学法、略论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缘起及其三大主要流派、英语语言文化教育对二语教学的作用、英汉翻译中对含义的处理、论“情境演播”的语用意义——对促进快速掌握英语语言能力训练法的语用学理论点分析……
  •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本书在厘定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概念、阐释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职业化背景和时代诉求的基础上,在梳理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学生管理工作的探析中,在“扬弃”哲学观的指导下,从组织保障制度、考评激励机制、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探讨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的创新与突破。本书成书过程中,正值党的十八大召开,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才能更好地领会和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充实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理论体系,也能为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和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参考。
  • 阅读,打开教育的另一扇门

    阅读,打开教育的另一扇门

    《阅读,打开教育的另一扇门》是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国教育报“2012年度十大读书推动人物”之一凌宗伟老师的一本阅读随笔集。全书收录60篇文章,按作者的阅读思考,分为“我这样理解教育”“寻找理想学校的走向”“改变从自己开始”“在热闹纷繁的教育世界中”“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从孩子的角度来思考”“建构自己的教育哲学”等七部分。作者立足于对教育经典著作的阅读、理解,思考中国当下教育的生态,反思现实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追寻教育的本质,提醒广大教育者重返“为了人”的教育。
  •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问题研究》力图通过对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关争论内容的全面收集,并在对相关材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对争论展开全面的审视和反思,以尝试弥补相关研究的这一缺失。
热门推荐
  • 八十年后感受鲁迅还在

    八十年后感受鲁迅还在

    今天是二〇一七年最后一天,我知道此时此刻,中国很多地方都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跨年。在这样欢庆的日子里,我们有幸请到长期研究鲁迅的著名学者阎晶明老师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老师,来和我们大家一起“阅读”鲁迅先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跨年活动。一九三六年鲁迅在为《呐喊》捷克译本所做的序里说,“自然,人类最好是彼此不隔膜,相关心,然而最平正的道路,却是用文艺来沟通,可惜走这条道路的人又少得很。”
  • 穿越生死线

    穿越生死线

    “日本人杀人啦!”“日本人杀人啦!”喊声从屋外破门而入的时候,我还睡在床上做美梦。近几天,老天一直闹脾气,阴雨哭哭啼啼,连绵不断,所以跑进来的喊声也是湿漉漉的。我没能听清他们喊的什么,但声音里的紧迫却一下子把我的睡意全部赶跑了。翻身起床,就见父母和妹妹站在门口,朝村子呆呆地望着。我大声问:“他们喊什么呀?”妹妹转过身望了我一眼:“说日本人杀人啦。”妹妹叫段功惠,九岁。她的脸上全是平平坦坦的坦荡,似乎是在说一个遥远的故事。轰隆一声,我心里就炸了。抬眼朝村子望去,发现各条路上,挤满了疯狂向山上逃窜的人们。
  • 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

    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

    《刘诗白选集》收录了刘诗白教授70多年来从事经济学研究的著述、论文、书法作品,包括未出版的哲学、经济学手稿,主要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产权理论、所有制问题、经济改革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等问题的见解和研究。在社会主义产权理论、转型期经济运行机制,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改革的深化,起了有益的影响,也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本选集以刘诗白先生经济学的研究为主体,突出其杰出的学术贡献,展现一代学者在中国关键历史时刻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的创新性判断和前瞻性研究,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卓越贡献和一代学人的治学风范。
  • 儿子住我家隔壁

    儿子住我家隔壁

    一场意外,她和小萌宝一起被人绑架。脱困后,小萌宝指着旁边和他长得几乎一样的男人:未来妈咪,缺老公吗?买一送一哦!秦溪:“……”她什么时候和他生过儿子?眼前却忽然出现一张亲子鉴定书。女人,还想否认?
  • 程又勋,一路樱花相送

    程又勋,一路樱花相送

    又勋:“7岁时,爸爸忘记了我的生日,带着一个陌生的女人回了家。我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两天两夜。”羽沫:“9岁时,我收留了一只流浪猫。一个月后,一场大火烧掉了我们的房子和我可怜的爸爸……我和妈妈也成了‘流浪猫’。”又勋:“17岁那年冬天,遇到了一个叫做羽沫的女孩子,突然看到了幸福的希望。”羽沫:“17岁那年圣诞节,和又勋在一起,发现,原来自己也是一个幸福的人……”
  • 宅女成魔

    宅女成魔

    这个故事讲述了女主角的心态渐变的感受;当眼泪换不回一切,当低崛的气压布满了她内心的世界时,发现它早已千仓百孔,满目苍凉;抓不住崩裂的线,留不住时光的沙砾.漫长的黑夜降临了,脚下的路只要勇敢的走过去就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是阳光或是……泥泞下的孤单。再苦再累的过程都要咬牙坚持,哪怕让心门冰封,哪怕没人站在你的身后。
  • 迷之森林——鸟

    迷之森林——鸟

    在我们的面前都有一片迷之森林,走出的人出来了,迷失的人迷失了。青春是玄幻的,青春是奇幻的,青春是都市的,青春是历史的,青春是游戏的,青春是科幻的,青春是武侠的,同样青春也是二次元的,但归根结底是现实的,随着自己的脚步记录最好的美一刻……
  • 涩妃别乱来

    涩妃别乱来

    想我凌雨得财奸倍,闲凉输德。穿过来不但是个貌美如花的弃妇,现任相公还说我刺杀他?策划害‘我’谋杀亲夫的帅锅,我先坑了你,再一脚把你踹了。亲亲相公想害我命?没关系,我让你偿偿什么叫百倍奉还。新皇帝不爱美人?小事情,所谓明骚易躲,暗贱难防。我会叫你晓得什么叫真正的……推荐涵别的作品:《极品世子妃》出版完结《惊世傻弃妃》出版完结《宝宝他爹是哪位》出版完结《绝色弃妇》出版完结《穿越之极品美女》完结
  • 洞真上清开天三图七星移度经

    洞真上清开天三图七星移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同桌的你第一季

    同桌的你第一季

    这部主要写的是美丽活泼的颜清萌与帅气逼人的顾霄成为同桌后,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大家敬请期待,多多支持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