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9600000005

第5章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5)

从我国以至世界范围来看,依靠科技都是防灾减灾发展的必由之路。防灾减灾是一项由监测、预测、预报、预防、治理、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等多方面组成的系统工程,在每个环节中,除了需要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外,都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我国的救灾减灾历史对此作出了充分的证明,如四川都江堰,广西灵渠以及宁夏秦渠、汉渠、七星渠、惠农渠等众多水利工程,都是历史上科学思想和工程技术的结晶。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防灾减灾注入了更加强大的动力。遥感及空间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材料与工程技术等众多高新技术应用于灾害监测、预报、评估以及预防、救助,大大提高了防灾减灾行动的主动性,有效地减少了灾害损失。正是凭借这些,使我们在汶川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灾过程中及时救援,减轻了地震带来的破坏。

千百年防灾减灾历史和无数例救灾减灾实践证明,科学技术的作用不但十分巨大,而且是其他投入所不可替代的;只有从战略的高度摆正科技赈灾的位置,才有利于科技赈灾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科技赈灾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尽快地恢复生产。我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明确提出: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加强公共安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公众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回良玉副总理在2005年5月10日的国家减灾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强调,科学技术在减灾工作中具有根本性的作用。每一项减灾行动的决策和实施,都要采取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要建设一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关键性的减灾工程,开展一批重大减灾示范项目,组织实施重大自然灾害风险调查、评估、监测和预警等减灾科技项目,加强抗灾救灾物资储备和专业技术力量建设。

21世纪人类防灾减灾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发展机遇:一方面,受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未来时期自然灾害不但十分强烈,而且灾害活动方式、时空变化以及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复杂,使防灾减灾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全面发展,为认识与防治灾害提供了广泛的基础和更先进的手段,从而为防灾减灾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会。

在这种形势下,要把防灾减灾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使之适应新世纪国家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根本途径不再是单纯加大财力和人力投入,而是首先大力推进科技赈灾,特别是实现跨区域的科技资源的最有利整合优化,实现防灾减灾科学化、现代化。这一趋势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也是各国防灾减灾发展的必由之路。减轻自然灾害的基本途径是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在防灾、抗灾、减灾的诸多领域中,寻求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认识灾害间的联系,都要建立在科学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一些具体的抗灾、减灾措施,也要有科学技术的支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开始重视防灾减灾技术的研发,尤其是联合国1989年提出20世纪90年代为"国际减灾十年"之后,世界各国积极研发防救灾技术,注重应用技术手段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近年来,科学技术在美国国家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中的分量日益加大。

在气象监测方面,美国利用先进的专业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包括"3S"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系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极轨卫星、大地同步卫星、多普勒雷达,先进的大气运动分析处理系统以及地面观测系统等,建立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国家天气服务系统(national weather system),对干旱、洪水、龙卷风等气象灾害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测和预测。其中,龙卷风形成机理模型,已从简单模型发展为在中等雷暴中的循环(中旋风)模型;对龙卷风的警报正从"探测"向"预测"阶段推进。

在地震监测预报方面,美国已建立了3个全国性的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建立了多个强震台网,台站、台网在种类和密度、精度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台网数据处理是全世界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已实现了全部数字化记录,每年可记录到3万个地震事件。在抗震方面,美国吸收了受灾国家的经验教训,积极开发技术和经济上可行的设计和施工方法,采纳了几十项智慧技术,使新建和现有建筑物都能抗震,已基本解决了农村住房和城市住房的地震安全问题。在森林资源调查和监测方面,美国利用"3S"技术对全美的森林资源进行调查和监测,现已经渗透到全球环境变化监测和森林保健(FHM)监测研究领域,能提出环境状态预报。

日本对于将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于防灾领域也相当重视。由气象台、自动气象站组成的地面气象网与卫星、雷达、探空仪、气象观测船等组成了日本气象的立体观测系统,日本气象厅还配置了巨型计算机,建立了新的数值预报模式。日本的地震监测系统极为发达,其海底地震仪观测系统、深井观测系统、孔井式遥测地震监测网、微震遥测观测网、GPS观测网遍及全国。近年来,日本大量采用高新技术如GPS(空间定位系统)、VLBI(人造卫星激光测距)、SLR等科学技术加强地震监测,配置了大量的地震仪、地壳应变仪、倾斜仪等仪器进行高密度的监测预报,建立了能发现和捕捉到7级地震前兆现象的7级直下型地震预报观测系统。在抗震方面,日本各行业在多种建设设施、设备、建筑和建筑材料及附属设备等方面开发了大量的防震减灾技术。对于灾害信息,日本建立了包括应急联络卫星移动电话系统、防灾情报卫星发报系统和部门内卫星在内的灾害信息搜集和传输情报共享系统。

世界其他国家也都具有各自独特的防灾减灾科技。俄罗斯在重点地震活动区就建有各式各样的地震实验场,把地震预报的探测集中到实验场进行;澳大利亚制定了减少森林易燃物的技术标准,通过定期焚烧林地来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英国、印度等国采用航天遥感技术来监控水源区域的环境质量;法国、德国等国家应用大规模计算机、空间遥感技术、现代工程技术、数学方法,建立相应的评估模型进行模拟分析与测算,开展灾害评估。

对于我国来说,科技赈灾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人为本的切实体现,其发展符合了多方面的需求: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未来15年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维护公共安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迫切需要发展减灾科技。

(2)城市化进程的需求。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群的逐渐延伸将导致地质环境容量过载,人为不合理工程活动将诱发各种灾害;同时,城市复杂的生活保障系统使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强,一旦遭受灾害,就会发生连锁效应,间接经济损失可能大大超出直接经济损失,灾后重建负担显著加重。为保障城市化进程,迫切需要发展防灾减灾科技。

(3)重大工程建设的需求。我国正在和即将兴建许多重大建设工程,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兴建西部铁路公路工程等,重大建设工程的规划区多处于突发性自然灾害频发、群发区,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地震、台风、暴雨、洪水、崩滑流)对重大建设工程构成潜在威胁。许多重点工程处于地震高烈度区,许多铁路、公路通过地震断裂带,或暴雨、崩滑流灾害多发区;大规模的工程开挖、切坡将引发崩滑流等地质灾害。为大幅度地减轻重大建设工程区的自然灾害,保障重大建设工程的安全,迫切需要发展防灾减灾科技。

(4)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求。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中西部地区正是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频发、群发的地区,西部大开发将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威胁,大幅度减轻我国西部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是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故迫切需要发展减灾科技。最近几十年,由于灾难已经成为一个影响社会稳定的敏感问题,依靠传统手段和方式已经无法应对,因此如何运用更为先进和现代化的手段来进行科技赈灾,已成为当前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通过努力,我国科学技术在众多防灾减灾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例如,利用航天技术监测、预测、预报气象灾害、洪水灾害;利用遥感技术调查与监测地质灾害、森林火灾以及评估地震灾害、农作物灾害;应用地球物理测量技术监测、预报地震以及滑坡、塌陷等地质灾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救灾减灾管理与决策;应用人工天气系统抗旱、防雹;应用防震技术提高重大工程设施的防震抗灾能力;应用锚固技术预防崩塌、滑坡......当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延伸阅读

科技防灾减灾成为两院院士大会上的焦点问题

(新华社2008年北京6月25日电)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一群白发皓首的院士活跃在防灾减灾相关工作的第一线,发挥着科技界最高咨询机构的思想库作用。在此间举行的两院院士大会上,科技防灾减灾再次成为院士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成员滕吉文院士说,地震的发生本身是一个物理和力学的过程,这次汶川特大地震的发生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就是:我们必须研究地球内部,研究地震孕育期的地质构造环境,这样才能够不断解决问题。

"地震预报确实是很困难的,但作为科学工作者要迎难而上,才能攻克它。"滕吉文说,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要加强地球内部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深层动力问题的研究,这对于我们未来认识地震发生的地质和构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陈颙院士表示,要加强地震预警研究。假如地震发生之后,最近的地震台站接收到地震信号,用无线电波发出去,马上通过电视媒体、手机短信发布消息,就可以争取到时间。

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针对震区灾后规划重建提出了建议。他说,灾后重建要准确掌握地质情况,避免新的城镇建在地震活动带或山体滑坡易波及的区域。"如有条件,我建议有的县、镇可适当合并,从长远看,利于城镇化进程。"

谢世楞院士建议,在对灾区各类建筑物震害调查、评估的基础上,修订完善有关抗震设防和加固的规定,以及抗震设计规范的结构抗震验算和抗震措施等内容,进一步提高全国抗震防灾工作的水平。

刘嘉麒院士则特别强调了灾害研究的前瞻性问题。他说,这场灾难给我们一个警示,科学不仅需要创新,还要有前瞻性,不断调整我们的思路和部署,"为国家、为老百姓作出实际的贡献"。

从事青藏高原研究的姚檀栋院士也说,最近几年,比较大的灾害都和青藏高原相关,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它的规律,有了前瞻性的认识,才有可能进行预测,至少是定性的预测。

"地球科学与国家发展联系太密切了,一些世界性的难题我们应坚持长期、不间断地去探索,如地震发生的机理等。"杨文采院士说。

戴尅戎院士是卫生部抗震救灾专家组成员。他对伤员救治提出了建议:"随着部分截肢截瘫重伤员已经结束治疗期,迫切需要对他们进一步康复治疗。这种康复包括生理机能的恢复,心理康复和职业康复。"

戴尅戎说,目前国内专业从事截肢截瘫伤员康复治疗的医护人员与大量需要接受治疗的伤员比起来非常紧缺。当务之急是加强人员培训,通过短期培训快速扩大专业医护人员队伍,以适应灾后伤员康复治疗的需要。

(记者吴晶晶孙闻)

同类推荐
  • 我是摩托车驾驶与维修能手

    我是摩托车驾驶与维修能手

    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汽车配件

    汽车配件

    随着汽车广泛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驾乘体验是否舒适也成了不可忽略的考量因素,在购买或者进行改装的时候,各种需要注意的细节可不少,不妨先来听听专家的意见。
  • 宋代矿冶业研究

    宋代矿冶业研究

    主要内容:北宋时期,特别是宋神宗熙宁年间,矿冶业生产发展迅速,与当时较为合理的经营方式,开采政策、收买政策等密切相关,从而为中国古代矿冶业开发史写下了辉煌的篇章。而宋徽宗以后直至南宋高宗时期,总的趋势呈现出停滞或徘徊的状态。造成这一局面,与宋政府采取的各项政策发生逆转,导致过度的剥削矿冶业经营者和生产者密切相关。
  • 激情与超越:中国一航的5周年

    激情与超越:中国一航的5周年

    2004年7月1日,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走过了整整5年,这是与时俱进,缩短差距、跨越新台阶的5年,是抓住机遇,超常拼搏、走向振兴的5年,是铸造蓝天丰碑、谱写时代篇章的5年。本书汇集了纪念中国一航成立5周年的有关文章,从重点型号、技术创新、调整改革、管理创新、集团文化建设等方面全面回顾了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航空报国,追求第一”和“激情进取,志在超越”的难忘岁月,展示了中国一航发展的美好前景。谨将此书献给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全体员工和关心、支持中国航空工业的上级有关部门、兄弟单位与人士。
  • 豪赌三万英尺:空中客车挑战波音霸权

    豪赌三万英尺:空中客车挑战波音霸权

    本书详细地讲述了空中客车公司如何从一棵幼苗长成参天大树,以及从一个被美国飞机制造商嗤之以鼻的欧洲公司一步一个脚印地超过波音公司成为世界头号民用飞机制造商的艰难发展历程。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公司既要面对美国制造商的强大压力,又要克服合作伙伴之间由于特殊的体制带来的种种矛盾和来自政治(包括政府)的种种压力,几乎是举步维艰,走一步摆三步。全书的戏剧性和故事性极强,空中客车公司每一次陷入绝境时令人叹息,每一次峰回路转又令人拍案叫绝,而折射出的经验与教训又使人回味无穷。本书可作为航空界管理与科研人员的参考读物。
热门推荐
  • 不科学的世界麻将之旅

    不科学的世界麻将之旅

    高三毕业少女们的麻将之旅,在地区赛、全国赛之后,目标是全球第一。(本作品中所有出场人物均为成年人,远离赌博生活更加美好)(因为有太多人说不是同人很失望,我就在这里加上吧。)
  • 只道寻常0a

    只道寻常0a

    “我喜欢你。”“好巧啊,我也是。”这便是摩羯,我不是享受孤独,我只是,在给拥有入场券的ta一个主动的机会。女孩从来就不期望什么轰轰烈烈的爱恋,她只希望,能够与相爱的人携手,平平淡淡的走过一生,一同走到奈何桥边,喝下桥边人递来的孟婆汤,再道一句,下辈子再见,便足矣。男孩从未想过,自己这毫无亮光的未来会缀女孩的身影,是就此妥协,还是依旧按照之前的计划完成此生夙愿?人们总会忽略平凡,但是,每一个平凡的瞬间都意味着生命的火热,生生不息
  • 迎面而来:从人类文明发展看第三次工业革命

    迎面而来:从人类文明发展看第三次工业革命

    学习和了解历史是探求和掌握未来的手段,而广义的历史是所有人类的生活历程,科学技术的探索创造活动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才使人类的生活和其他动物的生活产生本质的区别。科学技术的历史反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状况的变化轨迹,它还同人类精神、思想和世界观的进步密切相关。本书以科学史观,阐述了现代文明的巨大推动力,给读者一个全新的视角了解、探索、思考现代文明赋予我们的使命与价值。
  • 始于斗罗的时崎狂三

    始于斗罗的时崎狂三

    时间逆转时崎狂三来到了斗罗大陆没有了作为精灵的压力,只是成为了一个普通乡村里的小女孩刻刻帝的钟声已经敲响命运的齿轮再次开始转动新的羁绊,新的故事,新的开始。刻刻:小狂三真可爱呢~群:519399990
  • 撒娇福晋最好命

    撒娇福晋最好命

    【1v1双洁,身心干净,甜宠,吃货,日常,轻松无虐】楚玉上辈子是个小文员,生平没啥能拿得出手的特长,除了特能吃。一朝穿越成四爷的短命福晋乌拉那拉氏,不受宠不说,历史上唯一的孩子没养活…既然人生苦短,那就及时行乐吧。她这辈子目标只有两个,一是吃美食,二是看美男。啥?美男自带金大腿?那必须得抱得紧紧的!可是,为啥这大腿抱得比以前还累呢?想放弃怎么办?四爷:妖精,那可由不得你!【腹黑清冷小心眼男主vs娇美吃货瞎折腾女主。】完结文:《重生后我把妖孽战神宠懵了》治愈甜宠,看上的来撩。新文《清穿后每天被迫撩四爷》求关注。
  • 为何大佬偏宠我

    为何大佬偏宠我

    某苏姓大佬:我把你们学校买了,以后我罩你某影帝大佬:很开心能和熙熙合作,熙熙很棒某游戏大佬:你一票我一票,熙熙明天就出道某顾姓大佬:这是我媳妇@苏栥熙熙某女人:我怎么又上热搜了???
  • 穿越之不知愁

    穿越之不知愁

    昏迷醒来,这是哪?女尊?公主?……呜呜呜我要回去——————是一部没营养的言情小说
  • 品读《资治通鉴》:战国风云

    品读《资治通鉴》:战国风云

    于历史来说作者只是爱好者而已,而爱好者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领略经典,更容易被非专业的历史爱好者所理解,这也是本书的初衷和目的。《资治通鉴》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重要的是它充满了管理的智慧。里面有大量关于为人、识人、为臣、为君的学问,并且非常真实,可操作,值得现代人借鉴。品读《资治通鉴》一书对《资治通鉴》的内容绝对不是简单意义的白话文翻译,而是添加了很多基础知识、基础人物的介绍,以现代的观点来解读古人的智慧,方便读者更深度地理解学习。
  • 陆柒年

    陆柒年

    “我其实很害怕依赖。”“为什么?”“因为会习惯啊。习惯了以后怎么办呢?”叶辛年看着眼前比自己矮个头的女生,努力想从她微笑着的面庞中找到一丝温暖,却像是被拉进她笑容中的苦涩里,久久难以回神。“习惯了很好啊,那我们就一直不分开啦。”看似豁达的少女,内心却细致入微,总是沉浸在自己的小情绪里久久难以平复。阳光活力的少年,带着一贯的灿烂笑容,慢慢走近女生心中。流年纪事,青春不枉。
  • 快穿攻略之反派逆袭

    快穿攻略之反派逆袭

    每个世界的反派总会花样作死,而顾凉就是被系统选中去拯救反派的人。第一个位面:哥,别追了,我不认识你。第二个位面:叔,你好眼熟奥。第三个位面:小子,我们以前是不是见过。第四个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