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92200000007

第7章 龚自珍的史学

龚自珍,一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生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卒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享年50岁。父、祖为士人,都做过官。母是女诗人,有诗作。外祖父段玉裁著有《说文解字注》《经韵楼集》等,是当时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龚氏天资聪颖,从小就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文学和经学的熏陶,曾向段玉裁学文字学,向刘逢禄学《公羊春秋》,有深厚的学术文化基础。但他面临社会种种矛盾,并不着意于皓首穷经之路,而慨然有经世之志。他的仕途并不顺利,道光时才成进士,因为官卑职微,思想不免苦闷,甚至一度学佛。但他始终面对现实,发表己见,讥切时政,力主改革,憧憬未来。后来被迫南归,暴疾逝世于江苏丹阳。他生时是乾隆盛世之末,清朝已由盛转衰,社会矛盾重重,死前一年爆发鸦片战争,死后一年即订立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帝国主义侵入,故他是生活于清朝衰落时期,中国近代的前夜。他的学术思想,正是这个时代社会矛盾的一种反映。

1.提出“尊史”说

龚自珍针对乾隆以来“号为治经则道尊,治史则道绌”的观点,提出“尊史”说,写了一组“尊史”的文章,强调史学的重要性。其说的要点是:

首先,提出“经子皆史”说。他认为古代唯有史官掌握文化,说:“周之世官,史之外无有语言焉,史之外无有文字焉,史之外无人伦品目焉。”故他认为“经子皆史”。先是说:

“夫六经者,周史之宗子也。《易》也者,卜筮之书也;《书》也者,记言之史也;《春秋》也者,记动之史也;《风》也者,史所采于民,而编之竹帛,付之司乐者也;《雅》《颂》也者,史所采于士大夫也;《礼》也者,一代之律令,史职藏于故府,而时诏王者也;小学也者,外史达之四方,瞽史谕之宾客之所为也……故曰:五经者,周史之大宗也。”

这个“五经皆史”说,是继承了前人的说法。接着,他又说:“孔子殁,七十子不见用,衰世著书之徒,蜂出泉流。汉氏校录,撮为诸子,诸子也者,周史之小宗也。”并做了进一步的发挥:

老于祸福,熟于成败,絜万事之盈虚,窥至人之无竞,名曰任照之史,宜为道家祖。

综于天时,明于大政,考夏时之等,以定民天,名曰任天之史,宜为农家祖。

左执绳墨,右执规矩,笃信谦守,以待弹射,不使王枋弛,不使诸侯骄上,名曰任约剂之史,宜为法家祖。

博观群言,既迹其所终始,又迹其所出入,不蒙一物之讥,不受诸侯蹈抵,使王政不清,庶物奸生,名曰任名之史,宜为名家祖。

胪引群术,爱古聚道,谦让不敢删定,整齐以待能者,名曰任文之史,宜为杂家祖。

窥于道之大原,识于吉凶之端,明王事之贵因,一呼一吸,因事纳谏,比物假事,不辞矫诬之刑,史之任讳恶者,于材最为下也,宜为阴阳家祖。

近文章,眇语言,割荣以任简,养怒以积辨,名曰任喻之史,宜为纵横家祖。

抱大禹之训,矫周文之偏,守而不战,俭而不夺人,名曰任本之史,宜为墨家祖。

五庙以观怪,地天以观通,六合之际,无所不储,谓之任教之史,宜为小说家祖。

故曰诸子也者,周史之支孽小宗也。

照他所说,五经是史,诸子也是史。这种“经子皆史”说,不完全是空言而有一定的历史根据。中国古代,学在官府,由史官掌握学术文化。周代的史官就是如此。当时及稍后产生的《易》《诗》《书》《礼》《春秋》等典籍,往往出自史官之手,或为史官所采集、收藏和使用。后来的诸子之学,按照《汉书·艺文志》的说法,是“六经之支与流裔”,都与古时王官有一定关系。在龚氏看来,古代的历史文化,只有“史”才能概括得了;“史”是古代历史文化的总称。故其尊史论乃泛史论,是总论历史文化的。现在看来,经、子类古代典籍对于研究古代历史与文化,无不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从这个角度出发以其归属古代史学范畴也无不可;而且,人类社会以往发生的一切,无不属于历史范畴,无不统属于历史,故称昔日的历史文化为“史”也不无道理。

次之,认为“史”与人类前途和国家民族有一定关系。他说: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

这就是说,“史”对于国家存亡、民族兴衰、文化荣枯、人格善恶,都有重大关系,故对“史”不得不尊。

再次,强调史职的重要。基于上述两点,龚氏认为必须提高史家的思想和认识,曾说:

史之尊,非其职语言、司谤誉之谓,尊其心也。心何如而尊?善入。何者善入?天下山川形势,人心风气,土所宜,姓所贵,皆知之;国之祖宗之令,下逮吏胥之所守,皆知之。其于言礼,言兵,言政,言狱,言掌故,言文体,言人贤否,如其言家事,可谓入矣。又如何而尊?善出。何者善出……如优人在堂下,号啕舞歌,哀乐万千,堂上观者,肃然踞坐,眄睐而指点焉,可谓出矣……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这是说,史职之重要,不在于记事和褒贬,而在于心志和识见。既要做到“善入”,熟悉人类社会的历史和文化,如数家珍;又要做到“善出”,对所掌握的历史与文化,尽善尽美地表述出来,使人如观活剧,如临其境。同时,还要求史职“入乎道”,于治史中究明世变之道,使人们都懂得“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2.纵论历史变迁

龚氏在探讨世变、“通古今之故”时,往往对历史进行理性思考,表达了历史变化观和述往思来之志。

他曾谈到过关于人类社会的创造问题。他是这么说的:

天地,人所造,众人自造,非圣人所造。圣人也者,与众人对立,与众人为无尽。众人之宰,非道非极,自名曰我。我光造日月,我力造山川,我变造毛羽肖翘,我理造文字语言,我气造天地,我天地又造人,我分别造伦纪。众人也者,骈化而群生,无独始者。

意思是,天地万物和历史文化,都是“众人自造”,是众人自身造就一切外部世界,而不是外在的神秘创造人类社会,也不是圣人创造历史。

他曾说过人类社会初级阶段的一些问题,如:

生民之故,上哉远矣,天谷没,地谷茁,始贵智贵力,有能以尺土出谷者,以为尺土主,有能以倍尺若十尺、伯尺出谷者,以为倍尺、十尺、伯尺主,号次主曰伯。帝若皇,其初尽农也,则周之主伯欤?古之辅相大臣尽农也,则周之庸次比耦之亚旅欤?土广而谷众,足以芘其子。力能有文质祭享报本之事,力能致其下之称名,名之曰礼,曰乐,曰刑法。儒者失其情,不究其本,乃曰天下大分,自上而下。吾则曰:先有下,而渐有上。下上以推之,而卒神其说于天。

意思是,上古生民进行农业生产,能者主持其事,分为等次,维持和发展之,于是产生相应的政治和文化。这个历史事实说明,历史文化的发生、发展,不像有的儒者所谓“天下大分,自上而下”,而是“先有下,而渐有上”。所谓“天下大分”云云,乃“有君才有民”即君主神圣之意;而“先有下”之说,则是群众活动中产生英雄,然后才有君主和政治文化之意。龚氏此论,实是一种群众和英雄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先有经济基础而后才有上层建筑之朴素的历史辩证法。

龚氏了解历史,有感于历史变化;曾师事于刘逢禄,学过《公羊春秋》。他谈论历史,据“公羊”三世说,略事改造,认为“通古今可以为三世”,从古至今的历史出现过治世、乱世、衰世,从而纵论历史变迁三期及师儒之学三世流变。第一期是治世,古时道、学、治三者合一,师儒能尽其史职:

王、若宰、若大夫、若民,相与以有成者,谓之治,谓之道。若士、若师儒,法则先王、先冢宰之书,以相讲究者,谓之学。师儒所谓学,有载之文者,亦谓之书。是道也,是学也,是治也,则一而已矣。乃若师儒有能兼通前代之法意,亦相戒语焉,则兼综之能也,博闻之资也。

这似是指春秋以前的历史时期。第二期是乱世,王政失,政教衰,诸子百家自鸣其学,但他们尚能肄其业,发为言,即还能尽其史职:

师儒之替也,源一而流百焉,其书又百其流焉,其言又百其书焉。各守所闻,各欲措之当世之君民,则政教之末失也。虽然,亦皆出于其本朝之先王……世之盛也,登于其朝,而习其揖让,闻其钟鼓。行于其野,经于其庠序,而肄其豆笾,契其文字……及其衰也,在朝者自昧其祖宗之遗法,而在庠序者犹得据所肄习以为言,抱残守缺,纂一家之言,犹是以保一邦,善一国。

这似是指自春秋始的历史时期。第三期是衰世,君主专制,官吏腐败,“日之将夕,悲风骤至”。此时的师儒是:

重于其君,君所以保民者则不知也;重于其民,民所以事君者则不知也。生不荷耰锄,长不习吏事,故书雅记,十窥三四,昭代功德,瞠目未睹。上不与君处,下不与民处……昧王霸之殊统,文质之异尚。其惑也,则且援古以刺今,嚣然有声气矣……(是故)王治不下究,民隐不上达,国有养士之资,士无报国之日,殆夫,殆夫!终必有受其患者,而非士之谓夫!

这种人,既不了解历史,又不认识现实,对国家无用,与人民隔阂,不仅是白痴,还是绊脚石。

这个古今三世和师儒流变说,其主观构筑历史的成分很重,难免唯心主义,但也有点儿历史根据,尤其是言现实的政治和士人,还是很深刻的,而且寓有论者呼吁救世的深意。

龚氏认为,乱世糟糕,势在必变。他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这种古今大势就是事物无不变迁的言论,显然是历史变易思想。

由此,龚氏引申出“更法”“改图”的主张。他说:

拘一祖之法,惮千夫之议,听其自陊,以俟踵兴者之改图尔!一祖之法无不敝,千夫之议无不靡,与其赠来者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抑思我祖所以兴,岂非革前代之败耶?前代所以兴,又非革前代之败耶?何莽然其不一姓耶?天何必不乐一姓耶?鬼何必不享一姓耶?奋之,奋之!将败则豫师来姓,又将败则豫师来姓!《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意思是,历代更替,都是在改革中进行的,改革是必然的,要从历史变革中悟出改革之理,明白“穷变通久”是世变之道。

于此可见,顺势应变,“更法”“改图”,乃龚氏探讨世变的结论,是他历史观的基本点。如果仅从他“万物之数括于三”“一而立,再而反,三而如初”以及“初异中,中异终,终不异初”的文字表达进行推论,其三世说似乎应属于历史循环论,但就其论世世都在变,代代都在改,乱世更得“更法”“改图”的基本论点分析,其三世说实应属于历史变迁论,是一种历史变易思想。

3.复兴经世之学

龚氏论“出乎史,入乎道”,既尊史,也议政。其尊史与议政密不可分。从学术思想渊源来看,他的尊史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复兴明清之际的经世之学。

针对明朝文化专制和理学喧嚣,李贽主张经史相为表里,要使经史平起平坐,甚至有把经归于史的味道。是后,随着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和尖锐,思想领域显得活跃起来。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学术界大师,学术思想上的共同特点是经世致用,顾祖禹、唐甄等亦然。他们痛诋理学空谈和八股空言以至误国害民,将学术转向于匡时救世,一时形成学术界的主要潮流。在清初统治者加强封建专制和文化高压政策的情势下,史学的大量工作转向于历史文献学和考据史学,学术和社会现实完全脱节,乾隆时期此风尤甚;当时唯有章学诚提倡“史学经世”,然亦难以形成气候。

嘉道年间,清朝由盛转衰,社会痼疾频发,外患也将发生,危机四起,民生不宁。这时清朝思想文化专制也开始松弛,一些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面向社会,主张经世之学,通古今,究弊病,欲有所作为。有些讲求事功的官吏,如陶澍、林则徐、贺长龄等也注意世务,注重于当时某些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的研究和改图。龚氏交往的一些友人,如魏源、汤鹏、包世臣、李兆洛等也都提倡和致力于经世之学。

龚氏得风气之先,探讨“天地东西南北之学”,成为清朝嘉道时期复兴经世之学的先驱者和倡导者。他的“尊史”和一切议论,都是从时代需要出发,针对现实,而经世致用的。他批判封建黑暗和政治腐败,指出当时社会病已严重,无法自愈,必将大变。他说:

人有疥癣之疾,则终日抑搔之,其疮痛,则日夜抚摩之,犹惧未艾,手欲勿动不可得,而乃卧之以独木,缚之以长绳,俾四肢不可以屈伸,则虽甚痒且甚痛,而亦冥心息虑以置之耳。何也?无所措术故也。

律令者,吏胥之所守也;政道者,天子与百官之所图也……为天子者,训迪其百官,使之共治吾天下,但责之以治天下之效,不必问其若之何以为治……约束之,羁縻之,朝廷一二品之大臣,朝见而免冠,夕见而免冠,议处、察议之谕不绝于邸钞。部臣工于综核,吏部之议群臣,都察院之议吏部也,靡月不有。府州县官……大抵逆亿于所未然,而又绝不斟画其所已然……官司之命,且倒悬于吏胥之手。彼上下其手,以处乎群臣之不合乎吏胥者,以为例如是……夫聚大臣群臣而为吏,又使吏得以操切大臣群臣……犹不能以一日善其所为,而况以本无性情、本无学术之侪辈耶……使奉公守法畏罪而遽可为治,何以今之天下尚有几微之未及于古也?天下无巨细,一束之于不可破之例,则虽以总督之尊,而实不能以行一谋,专一事……权不重则气不振,气不振则偷,偷则敝。权不重则民不畏,不畏则狎,狎则变。待其敝且变,而急思所以救之,恐异日之破坏条例,将有甚焉者矣!

这段话是说,社会之病严重,无法治疗,甚至束缚而使其越加病危,统治者无所举措,大臣照例办事,群臣忙于事务,吏胥也是按例,地方官亦然,天子则束之以例,如此腐朽必且变,如此条例必破坏。同时,他还据亲眼所见,描绘当时官吏贪污,剥削百姓,以及社会混乱现象,叹道:“哀哉,谁为之而一至此极哉?”他以为官吏腐败,主要是“一人为刚,万夫为柔”的封建君主专制造成的。

龚氏一方面诅咒现实的黑暗,另一方面又憧憬未来的光明。他在《尊隐》一文中,以寓言式的语言,描写“夕时”的情景:京师失道,每况愈下,而山中或野鄙则是生机勃勃的另一番景象,祖宗和神灵都对京师的皇朝产生悲观,而期待于山中之民,然而统治者不思振作,但闻其鼾声。于是,“则山中之民,有大音声起,天地为之钟鼓,神人为之波涛矣!”就是说,山中之民乘时奋起,当朝统治者便至于末路,将出现另一朝新天地。龚氏对“山中之民”认识并不清楚,不能做进一步的描述;但他有预感,故做了预言。他有这样的诗句: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他在期待着风雷将起,快降人才而创造新历史。

龚氏以其“尊史”和一切议论提倡学术方向和风尚,从历史文化、学术传统、时代需要的高度阐发了经世之学的质性和路向,不仅以“更法”“改图”的政治主张,而且还以憧憬未来的光明展示历史必然之路和发展趋向,从而成为晚清学术思潮和政治思潮的先驱和代表。他说,“良史之忧忧天下”,自谓“但开风气不为师”。我们称许他是忧天下的开风气者,想必是很合适的。

同类推荐
  • 三国虎符

    三国虎符

    老秦人在汉末抓住时机再现嬴氏大秦的奋斗史.......
  • 近代中国东北与日本研究(第1辑)

    近代中国东北与日本研究(第1辑)

    《近代中国东北与日本研究》立足中国东北地区,整合东北地区伪满、日本研究资源,致力于近代以来中国东北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研究。本书是第1辑,聚焦伪满时期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文化与教育侵略、经济掠夺、交通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充分阐明了日本的文化侵略与经济侵略对中国东北地区现代化进程的阻碍,以及给中国人民尤其是东北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
  • 泽清传

    泽清传

    莽苍宇宙,玄无世界,五方大陆,西祟大陆各国入侵,北寒大陆、南无大陆、新域尽皆沦落,或降或从,唯有东风大陆方夏一族独木撑持,苟延残喘。然而山河破碎,风雨飘摇,且看泽清如何力挽狂澜、再造乾坤?
  •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老兵讲述2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老兵讲述2

    八年抗战,艰苦卓绝。在敌后广阔的战场上,涌现出许多新四军和游击队的英雄队伍和英勇战士,本书收录了50余篇新四军和游击队基层老兵在抗日战争期间的亲历、亲见、亲闻的回忆文章,真实地再现了新四军和游击队在广阔的敌后战场上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零打碎敲地消灭敌人,极大地牵制、消耗敌人实力,让日本侵略者葬身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的一幕幕往事,以及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涌现出来的英雄队伍和战士们的点滴事迹。
  • 龙明无双

    龙明无双

    帝国,唯有在铁与血中才能永存。——某皇帝
热门推荐
  • 斯人情书

    斯人情书

    从小就想当英雄的宋星,长大后如愿当上了消防员,活成了她心底的那个英雄模样。被很多患者夸耀的徐医生,更是很多年轻人的榜样。但是她们俩的相遇,并不美好……
  • 藏地密码6

    藏地密码6

    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了解西藏,就读《藏地密码》!十年经典,强势回归!火爆热销10周年!数千万粉丝的真爱之选!全面揭秘希特勒派人进藏之谜。这是一个西藏已经开放为全世界的旅游胜地却依旧守口如瓶的秘密——公元838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登位,随即宣布禁佛。在禁佛运动中,僧侣们提前将宝物埋藏,随后将其秘密转移,他们修建了一座神庙,称为帕巴拉神庙。随着时光流失,战火不断,那座隐藏着无尽佛家珍宝的神庙彻底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1938年和1943年,希特勒曾派助手希姆莱两次带队深入西藏;上世纪64年代,斯大林曾派苏联专家团前后五次考察西藏,他们的秘密行动意味深远,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目的。多年之后,藏獒专家卓木强巴突然收到一封信,里面是两张远古神兽的照片……不久后,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密修高手等各色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悄悄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生死禁地的探险之旅,他们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隐秘历史的真相……西藏,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 我是女王

    我是女王

    《我是女王》是伊能静首次作为导演出品的同名电影原著小说。这部场景感极强的爱情小说与大多数“电影书”不同,绝非一部影视作品的剧本翻版,而是通过更多的心理描写和如果只是影像就无法清晰表达的感觉。仿佛中国版的《欲望都市》,讲述了四位美丽独立、重情重义的女人敢爱敢恨、在情中曾迷失自我、最终又找到自我的故事。
  • 总裁,强扭的瓜不甜

    总裁,强扭的瓜不甜

    “我要离婚!”严温夏受够了头上的那抹绿。便宜前夫嘲讽她不识好歹,各种羞辱,“谁还会要你这种离过婚的女人?”接盘侠傅大总裁,默默接盘,还摆出一副人畜无害的表情。一把揽过她,霸道地宣布,“这个女人,我要了。卡你刷,债我还,仇我报。”严温夏欲哭无泪,她可以拒绝吗?
  • 少年和她走过旧时光

    少年和她走过旧时光

    【青春爱恋+悬疑推理,1V1】平凡少女重回校园结识混血王子,从而展开一段看似温馨平淡,却又不乏惊险刺激的爱情故事。这段如灰姑娘童话故事般爱情,实则穿插着种种谜团——灰姑娘是否真贫穷怯弱?王子是否真的温和善良?恶人是否真的凶残嗜血?可,不论过程如何跌宕,一切的发展都是我向你靠近,你向我走来。对的,这只是一个简单到近乎粗暴的爱情故事。“Wrong?”“Right!”pgsk.com。
  • 重回古代修仙

    重回古代修仙

    修行奇才李墨在对抗通灵宝玉时被光阴逆流击中,重伤之下回到少年,重拾他错过的人生。令他惊喜的是,这片和古代地球类似的大陆居然少有人懂得修行,军队战斗力不强,朝廷急需培养他这等武力超绝人才,王侯贵胄也都视他为上宾……凭借着超前的记忆和体内的修行秘典,李墨将同世的所有修行者都远远的甩在了后面,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天之骄子。这一次,他要高中状元郎!他要为家人保驾护航!他要迎娶千年前求而不得的姑娘,走上人生巅峰……
  • 亲亲宝贝老婆

    亲亲宝贝老婆

    凌乔俏死过一次死之前,那个男人是她的天,是她的地,是她的唯一。死之后,她是那个男人的天,是他的地,是他的所有。心死,心碎的痛,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忘记的吗?“你也想一起来吗?”伏在一个赤身裸体的女人身上,男人回头看向门口的凌乔俏,嘴角弯起邪气的弧度。凌乔俏呆愣在那,眼睛红红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可惜,就你这种料,我还看不上!”俯身覆上身下女人娇媚的唇,……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一眼超越

    一眼超越

    凌悠穿越了,脑子里多了个魔方。只要有人在他面前展现诸天万法,无论是武道神通,还是副业知识,甚至奇术巧技……都会被他一眼领悟并“+1”超越。从此,凌悠走上了一条打脸的不归路。“通告诸天万界,寰宇天骄。”“无论你是天生圣人,还是大能转世……都,不要和我比。”“否则,我会在你最强的领域,超哭你。”……是的,这是个以彼之道,超翻彼身的故事。
  • 影后今天上热搜了吗

    影后今天上热搜了吗

    楚轻瓷重生了,前世她太天真跟小白兔一样,事事隐忍,却被最亲近的人利用陷害,最后不得善终。正所谓兔子急了还咬人,于是,暴躁女王楚轻瓷上线了。如同开挂一般的战斗力,那些曾经伤害她以及正准备害她的人都怀疑人生,直呼女王饶命。自打遇上了宇宙第一直男乔影帝之后,怀疑人生的人却变成了她???恶龙咆哮的楚小花:我只想和你谈恋爱,你却想和我谈演技???影帝弱小无助可怜:我罩的小花好像比我厉害,肿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