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28300000002

第2章 过家家

记得我小时候的玩伴是四堂姐本诚、六堂妹静诚、表侄女常淑仪和表妹郝秀雯。我们几个年龄相近,彼此也差不了一两岁,大家玩在一起,也从无争执。即或谁跟谁有些小别扭,只不过噘嘴不讲话而已,但过一会儿又是有说有笑的了。

——郭立诚:《寓教于玩:北京小孩的手工艺》

过家家,是差不多每个中国小孩儿都玩过的童稚游戏。过家家时(当然,也包括玩其他游戏的时候),几乎每个小孩儿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谁跟谁闹小别扭了,谁冲谁气哼哼地说了一句:“不跟你玩儿了!”一转身,一跺脚,果然“不跟你玩儿了”。后来,自然是噘了几天嘴,甚至几天之内都不带说话的,直到过了几天又和好如初了。当然,更多情况下,一扭脸,忘了。

“过家家”,就是学龄前儿童孩子们模仿家中大人日常生活活动的游戏。一两个人、三四个人都可以玩儿。可以这样说,小孩儿都是从“过家家”开始熟悉中国式的日常生活的。在没有电视机和读物的民国时代,小孩子们玩过家家,主要是对家大人日常生活的一种模仿和想象:谁当爸爸,谁当妈妈,谁当孩子,谁做饭,谁干活……

为了配合游戏的进行,首先得找到一些道具。所用之物,一般多为身边易得的东西,如小树枝、小木块儿、小玩具娃娃、菜叶儿、树叶儿、泥土等等。民以食为天,过家家也不例外,因此烧火做饭、吃饭成为过家家的一项重要游戏内容,除了农村孩子的砖头瓦片之外,城里的孩子还会从玩具摊儿上买来铁制小锅碗、火炉子等,或泥制的小器皿,或以小盒子、小树枝代表碗筷之类。如用瓦片当锅碗,树叶当菜,切碎掺上土当饭,再找些细棒当筷子,每人盛一碗,开吃,这场景也是温馨、有趣。

过家家的另一项重要节目,是哄孩子。民国时期,只有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富贵人家才有类似今日的洋娃娃,一般孩子玩儿的都是长得差不离的布娃娃。这些布娃娃无论尺寸大小,一般为白布缝制,全身硬邦邦的,两条腿更是跟棍儿一样直不愣登,整个不成比例。里面装的不是锯末就是荞麦片,头脸眉眼都是用毛笔画出来的,再安上用黑棉线编成的小辫子。

各地小孩子玩过家家,大致流程差不多。简单地说,过家家的游戏流程需要选择场地(农村则相对僻静的空场子即可,四合院里尽量避开大人的眼目)、角色分配(一般大些的孩子当爸爸、妈妈,小点儿的当孩子,玩具娃娃当弟弟妹妹;要是人多了就需要费些心思了,难免为谁当好人、谁当坏人挣个面红耳赤、急赤白脸的,甚至有人会罢演)、道具选择三个方面。在农村和一般人家,过家家多是男女孩子混在一起玩儿,男孩演爸爸,女孩演妈妈,天经地义,无须客串。而在重视礼数的大家庭,就行不通了。古代礼法:“男女七岁不同席”,老北京则留下这样一个俗忌:“姑娘不跟小子玩儿,姑娘跟小子玩儿,会烂手指头。”这当然是大人吓唬小孩儿的,但大户人家,女孩跟女孩一起玩,男孩跟男孩一起玩,要真是一群文文静静的女孩子正玩儿着呢,乱入一个贾宝玉哥哥,让老祖宗见了,岂不乱套?!

在杨绛口述、吴学昭编著的《听杨绛谈往事》(三联书店2008年初版)中写到杨绛童年在上海启明上小学时,身边一些上海小伙伴一起玩过家家的情景:

“散心”的时候,小鬼们各有各的玩法。她们最爱玩“家家”(即演戏)。有的装小娃娃,背后拴根带子由人牵着学步;有的小女孩扮大姑娘,两手捏着手绢一甩,哭腔哭调地说:“呣妹呀,奴十八岁哉,要嫁哉!”阿季和朋友都瞧着没意思,不加入她们一伙。她们玩堆假山、造花园等等,有时还很斯文地并肩散散步,悄悄地说说话儿。

昔日北京讲究的过家家,是办家家酒。办家家酒请客做饭用的道具基本都是齐全,用的小锅、小碗、小炉子、砂锅都是泥烧的。甚至还有北方人烙饼用的“支炉儿”(天津人称“炙子”),多从庙会或打铴锣的小贩处买来。

昔日,打铴锣的小贩双肩挑着担子,一头往往是纸糊的车斗篷形,装着糖果、小鸭子车、布娃娃、小狗、小兔以及小铜嚓、小鼓、小笛子、小喇叭,还有小孩儿过家家用的小桶、小铲、小勺、小锅、小火炉等玩意儿;另一头的大圆笼里装的则是小木刀、小花枪等儿童玩具。打铴锣一般都是这个架势:手提着一个小铜锣,铜锣上拴着一个锣锤子,放下挑子时直管敲打铜锣,当当作响,也不用吆喝了,小孩子们就知道“打铴锣的”来了,纷纷跑过来买过家家用的道具和其他小玩意儿。

要是再肯破费些,就去东安市场里的丹桂商场里去买,什么精巧的玩具都有,价钱当然也贵一些。据幼时在北平生活的郭立诚回忆,有一次,自己过生日,哥哥嫂子专门送了妹妹一顿酒席,“一张小桌子,上面摆的菜肴都是泥捏的,外面涂上油漆,就跟旧式婚礼会亲筵席一样,也都是用高脚碟装着四千四鲜的果品、鱼池鸭海、小怀碗无一不备,每件只有一寸来高,做得惟妙惟肖,我非常喜爱。这桌酒席在我们过家家请客时候经常被派上用场,玩完立即收到纸盒里,生怕丢了或弄坏了。”(郭立诚:《中国民俗史话》,汉光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初版)

河北省南部流行的“过家家”,也叫“娶媳妇玩儿”。按照角色分配,选一个男孩当“新郎”、一个女孩当“新娘”,其余小孩儿手臂交叉紧握搭成一座“花轿”。孩子们抬上“新郎”、“新娘”一边转悠,一边齐声模仿娶媳妇的叫声:“呜哩哇儿,呜哩哇儿,娶了个媳妇没头发儿。到了吗?到了!”然后,冷不丁把“新郎”、“新娘”扔到地上,逗得大家开怀大笑。因为这种游戏是从“这家儿”(预先选好的地方)抬到“那家儿”,因此上叫“过家家”(好嘛,这么个过家家呀!)。

同类推荐
  • 告别浪漫

    告别浪漫

    远离祖国和亲人,中国留学生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漂泊感和不安全感油然而生,学习的压力和情感的孤独让他们不得不相互寻求慰藉和依托。他们将面临怎样的情感选择?他们的婚姻恋爱面临怎样的考验?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走进大洋彼岸中国留美学生那片神秘丰富的情感世界——那年,我探望在美国读书的孩子时,参加了一次中国留学生组织的聚会。参加这次活动的有七对留学生,五对已婚,两对虽未结婚,但关系已经铁定,只待良辰吉日走一个形式了。他们大多在这座城市读书,也有其他城市的学生,暂时分居两地。
  • 宝鸡优秀剧作选1980-2015(上)

    宝鸡优秀剧作选1980-2015(上)

    宝鸡三代戏剧家的历史,是中国戏剧家历史的缩影。宝鸡三代戏剧家走过的道路和正在走的道路,是中国戏剧家走过的道路和正在走的道路。让我们不妨打开《宝鸡优秀剧作选》,感受一下中国戏剧创作中关中西陲的那一缕山城的来风,感受一下中国戏剧创作在具体的每一个作家笔下的表现形式吧!
  • 拔开迷雾:对周汝昌《红楼梦》研究的再认识

    拔开迷雾:对周汝昌《红楼梦》研究的再认识

    胥惠民教授《拨开迷雾——对周汝昌《红楼梦》研究的再认识》与杨启樵《周汝昌红楼梦考证失误》、沈治钧《红楼七宗案》同为近年批评周汝昌红学谬误的三部最重要著作。本书立足文本,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对周汝昌以上主要错误观点做了详尽有力的分析批评。周汝昌晚年出版的《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号称是最近真的校订本,本书却通过大量例证,具体分析周汝昌对曹雪芹的原文乱加改动,不懂装懂,破坏《红楼梦》的有机结构,其实是离曹雪芹原本距离最大最坏的一个本子。本书还对周汝昌的方法论和主观唯心论做了深入的分析批评。
  • 敝帚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敝帚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内容主要概况:春风沉醉的晚上、采石矶、血泪、逃走、烟影、西溪的晴雨、海上、远一程, 再远一程、沧州日记、杭州的八月、北平的四季。
  • 吃饱了才有力气谈恋爱

    吃饱了才有力气谈恋爱

    食物永远是最善良的,它不拒绝每一个孤独的人。这是一本写日夜陪伴我们的食物,还有我们朝思夜想的爱情的书。用温柔的心,用细腻的文字,去诠释那些属于日常生活里每一个有关食物与爱的故事。我们喜欢美味,同样期待美好的感情。所以请先学会宠爱自己,你若美好,爱情自来。
热门推荐
  • 地精帝国构建史

    地精帝国构建史

    他们本是最卑微的、最不起眼的智慧种,可他们却主宰了一个纪元!传说中,地精们建立了起了一个帝国,他们恢弘的城市高楼直入云霄!他们制造的飞艇纵横天际!他们的魔像碾过任何敢于对抗他们的敌人!而本书将会告诉你,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桃花难画:张爱玲档案

    桃花难画:张爱玲档案

    本书由香港《明报月刊》独家授权,集辑了《明报月刊》自创刊以来70年之所有与张爱玲有关的文集、文本、印象、掌故等,其中包括近10万字的,张爱玲在上海遗失的中篇小说《小艾》,近1万字的7篇没有收入张爱玲任何作品集的短篇小说《罗兰观感》《写<倾城之恋>的老实话》《被窝》《论卡通画之前途》《牧羊者素描》《心愿》等。
  • 校园小魔术(走进魔术世界)

    校园小魔术(走进魔术世界)

    《走进魔术世界:校园小魔术》适合师生在讲台、晚会和校园生活中进行表演,当然有的魔术也适合在家庭或其他场合表演。《走进魔术世界:校园小魔术》按照校园魔术的特点分为:化学类魔术、物理类魔术、文具类魔术、纸片类魔术、扑克类魔术、巾帕类魔术、绳带类魔术、钱币类魔术、环类球类魔术、其他类魔术等几大类。每一个魔术的讲解分为“表演”和“揭秘”两个部分,力求表述清楚准确,通俗易懂。为的是让每一个魔术都具有可学性和可操作性。
  • 穿越之殇情

    穿越之殇情

    一朝时空转换,开启了众生为棋的生死博弈,逆境中挣扎。绝望之时他对她说:“楚惜言,我放过自己,也放过你…”却换来她冰冷的笑容:“妄想!天下与你,本宫都要!”
  • 神级大妖孽

    神级大妖孽

    神朝,世家,宗门,诸强争霸,英雄辈出,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大世!一代强人叶骏,因一把吸血的匕首穿越到异界,得绝世传承,从此开启了一段传世之旅!战世家,灭宗门,破神朝,弹指间强虏灰飞烟灭!
  • 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

    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

    李鸿章传由梁启超在李鸿章逝世那年完成。此书一改中国旧式文体记事的写法,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来论述李鸿章的一生。李鸿章作为当时“中国独一无二之代表人”,虽然饱受争议,但梁启超在书中却直面时代大背景,对其做出了中肯的评价,且没有囿于政见和成见,而发出了“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的感慨!作为李鸿章逝世后的第一部传记,梁启超先生的这本书的价值自不待言。为使此书更生动,被更多的人阅读,特将其编译为现代文,并在书中增加了历史图片和相应的注释。此外,还增加了“李鸿章家族世系简表”为附录,使读者通过此书能更深入了解李鸿章及其家族。
  • 不想修仙的史莱姆不是好勇者

    不想修仙的史莱姆不是好勇者

    〔此书烂尾了,可移步新书《魔途无道》〕我是一名拔出了传说中只有勇者才配扒出来的魔剑的史莱姆,但是现在我很方……因为我又穿越了,而这次,我居然身为一名史莱姆勇者要开始修仙?老天爷在上,求求不带这么串戏的啊,我是不是跑错片场了?且看一只佛系史莱姆如何在修仙界……打豆豆……(??????)??
  • 西游之最强硬汉

    西游之最强硬汉

    我曾起誓。当‘玄奘’这个名字再次出现世间的时候。如果这个世界没有改变,那我就改变这个世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