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23500000014

第14章 传奇改革家——北魏文成帝后冯太后

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出现过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在这些少数民族政权中,也出现过不少女中豪杰,其中北魏文成皇后冯氏就是一位比较突出的人物。她不仅在献文帝、孝文帝两朝,先后以皇太后、太皇太后的身份两次临朝称制,执掌北魏政权长达16年之久,而且励精图治实际主持了一系列改革,为日后著名的北魏孝文帝治理国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冯太后是北魏文成帝的皇后,原籍在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她的祖父冯弘是十六国时北燕的最后一代国君。北燕被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亡后,冯弘跑到高丽,后被高丽国王杀掉。她的父亲冯朗,是冯弘的第二个儿子,封为广平公,在太武帝进攻北燕时降魏,被封为秦州和雍州刺史、西城郡公,母亲为乐浪王氏。公元442年,冯氏出生于长安,她出生时,人们谣传说她诞生的那间屋子里曾有神光闪烁,这预示着家里会有大贵不凡之人诞生。

冯太后的童年在长安度过,因为父亲、伯父和叔父都是北魏的高级官吏,所以从小就过着优裕的生活,尽情享受着父母的疼爱。但不幸的是后来父亲因案件牵连被杀,母亲也自寻短见,年幼的冯氏被没入宫中为奴,从此开始了不一样的生活。但宫中有一位冯太后的姑姑,是太武帝拓跋焘的左昭仪,为人儒雅而有母仪之德,冯太后入宫后并没有受什么苦,而是得到姑姑的精心抚养和教育。从小就受到汉族的传统文化教育,这也为她以后能在美女如云的后宫中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条件。14岁时,冯太后已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了。

公元452年拓跋浚即位,即文成皇帝,冯太后凭着相貌和才华被选为贵人,456年被立为皇后。9年后文成帝逝世,在文成帝死后第三天,按照鲜卑族的风俗习惯要举行火葬,皇帝生前所用御服器物都要烧掉,外廷百官和内廷宫人们都哭号着一齐相送。那一天,太监把文成帝平时用过的衣服在庭院中燃烧,火光熊熊哭声一片。冯太后年轻丧夫异常悲切,哭得很是伤心,只见她突然跳入火堆,欲追随文成帝而去,左右的人急忙救出,好长时间才苏醒过来。由此可见,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冯太后的这千古一跳已彰显出她无比的勇气和过人的智慧。

文成帝死后太子拓跋弘即位,是为献文帝,24岁的冯皇后被尊为皇太后。当时的献文帝只有11岁,少不更事,朝政被丞相乙浑把持。乙浑一向专横跋扈、盛气凌人,他想篡位称尊的野心满朝文武人人尽知。他手握重兵,入朝不拜,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甚至佩剑私自闯入皇宫。太子刚即位,他就扬言要废弃新君自称皇帝。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将小皇帝与百官隔绝,自己居中假借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令朝臣敢怒不敢言。就在这关键时刻,年轻的冯太后出色的政治才能得以显现。她先是让献文帝将自己的哥哥冯熙内调,以分散乙浑的权力,但乙浑根本没把孤儿寡母放在眼里,竟将此事搁置下来。冯太后见乙浑压下调令,感到若不先发制人必有大祸,于是她又与心腹太监王遇、张佑秘密决定后调朝中重臣陆丽入朝,但乙浑却派刺客刺死了陆丽。到此时,乙浑谋反之心昭然若揭。冯太后眼见情势严重,又急召献文帝和张佑、王遇商量对策,最后还是冯太后想出一条妙计,叫皇帝装病说肚子痛,不能饮食,连装三天不上朝,即便御医来诊病也要如此。以此麻痹乙浑,到第四天就说皇帝病危,宣诏乙浑一人入宫,寝宫里先埋伏下身强力壮的太监20 人,等乙浑一进屋就拿下。果然计策成功,乙浑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擒拿。临行刑前他还愤愤不平,没想到竟然败在了一个年轻女子之手。诛杀乙浑后,冯太后自己临朝听政一年多,稳定了北魏朝政,在主少国疑、奸臣擅权之时,冯太后初步显示出了超人的政治胆识与才干。冯太后为了避免权力旁落,开始了第一次临朝听政,但仅一年就把朝政交还了献文帝。献文帝并不是冯太后所生,他的生母为李氏,献文帝被立为太子时,其母被立为贵人,按照武帝的祖规,为了防止外戚专权生母必赐死,所以献文帝自幼失去生母,由常太后抚养。而冯太后自己没生太子,反而平安逃过一劫,又坦然坐上了太后的位置。后来冯太后虽然还政于献文帝,但实际上她仍过问朝政大事。这时恰逢后宫李夫人生下一子,取名为宏,由冯太后领入本宫亲自抚养。献文帝亲政后,虽然年纪轻轻但却有治国才能,大小之事都亲自过问,赏不滥、刑不苛,罢免贪官,任用清官,保境安民,15岁的献文帝居然把国家整治得井井有条,北魏日渐兴旺。然而,随着献文帝渐渐长大后,也与冯太后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献文帝与冯太后政见不合,主要表现在用人上,这就牵扯到了冯太后丧夫之后的私生活。

文成帝逝世后,冯太后当时只有20多岁,寂寞难耐,而且鲜卑拓跋氏男女习俗又较为自由,于是悄悄宠幸上了风流倜傥的臣子李奕。李奕祖父几代都是北魏高官,兄弟亲戚在朝者十余人,长兄李敷颇得当年文成帝宠信,朝政大事无不与之相议。李奕容貌俊美也有才华,年纪轻轻就当上散骑常侍、宿卫监、都官尚书、安平侯。因为李奕负责保卫宫廷安全,就经常在内宫值宿,时间久了,冯太后和李奕就难舍难分了,后来此事基本人人都知道了。献文帝觉得非常难堪,不满太后私下的生活,他又怕李奕兄弟自恃受宠,以后变成第二个乙浑,便决心除去兄弟二人。恰好李奕的长兄、魏国南部尚书李敷在相州刺史任上时收受贿赂,被人告发。献文帝趁这个机会严查此事,最后证据确凿,献文帝以法连坐,诛杀了李家兄弟。冯太后最宠幸的人被杀,内心怨恨可想而知,她与献文帝之间的矛盾日渐加深,但她只能忍耐,不好发作。

后来,冯太后想进一步拉拢控制献文帝,便提出皇帝应该册立皇后,想把冯氏之女立为皇后,她认为兄弟冯熙的长女是最佳人选。然而献文帝婉言谢绝了。当时,拓跋宏已经被立为太子,太子的母亲李夫人按惯例已被处死。后宫中受宠的有四个夫人,而皇帝最喜欢的是韩贵人,这时太后提出立后,献文帝不得不讲出实情。冯太后一听献文帝要立韩贵人为后,当即就以韩贵人出身微贱、不能母仪天下为由反对。在立皇后的问题上两人又发生冲突,矛盾根本难以弥合。聪明机敏的献文帝知道,太后立后无非是想进一步控制自己,而他一直想摆脱太后的控制,就绝不依从。最后两人不欢而散,献文帝只好托辞自己还小,说等过了20岁再立不迟。

献文帝年轻有为,极想施展抱负,不料事事受到冯太后的束缚,心中逐渐产生消极情绪,加上他逐渐对佛教义理有了兴趣,慢慢产生了退位的打算。在他执政6年后,他召集群臣,在一片反对声中,将皇位传给了5岁的太子拓跋宏,是为孝文帝,而自己则当起了太上皇。5岁的娃娃皇帝,18岁的太上皇,这倒是历史上的一件奇特事件。献文帝让位后,因孝文帝实在太小,国家大事仍然不得不过问,特别是向北讨伐匈奴部族、向南征伐刘宁王朝的大事,献文帝都不得不亲自上阵率军作战。献文帝退位是迫于冯太后的压力,但是退位后仍处理国政,那么地位就没动摇,这引起了冯太后的忧虑。献文帝退位不久就暴病而亡了,相传是冯太后不满献文帝,派人将他毒死了。

献文帝死后,冯太后于公元476年被尊为太皇太后,因为孝文帝年幼无法处理朝政,因此冯太后又一次临朝称制。孝文帝天性仁孝,母亲死时他还很小,一直由冯太后抚养,视冯太后为生母,而且十分孝顺,从不违抗。为了稳固临朝称制的地位和权力,冯太后制定和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与策略,果断地实行温和与镇压相结合的政策,一面宣布大赦,一面消除异己。经过一番紧张而激烈的斗争之后,冯太后又控制了北魏的最高统治权,并组成临朝称制可利用和依靠的骨干势力——宦官集团,即冯太后从宫中选拔了一批能干之人,作为心腹控制朝政。这些举措,都有力地保证了冯太后将来在执政期间几次重大改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北魏在早期时百官是没有俸禄的,全靠对外征战而获得奖赏,后来冯太后仿汉制制定了俸禄政策。公元477年,采纳给事中李安世的建议,实行均田制,使农民依附于土地之上,荒田得以垦辟,政府的赋税得以增加。后来她又积极倡导汉化,推行民族改革,下诏禁止拓跋氏同姓为婚。冯太后执政后认识到教育能起到重大作用,就诏令全国各地设立乡学,后来改中书学为国子学。公元488年,又采纳李彪建议尊汉制,设立太子太傅以教育太子。这些诏令颁布后,促进了中原传统文化教育的恢复,大大加快了鲜卑拓跋族汉化的过程。此外,冯太后还对北魏初年的刑律进行了较大的改动,清除了部分极其野蛮残酷的条文,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冯太后还宽待工商释放工奴。中国自秦汉开始,历朝官府都对手工业者严加控制,将他们规定于类似奴隶的卑贱身份。冯太后执政后,出于加强农业的需要,就一反传统做法对手工业者再三采取宽松措施。她先是允许工商杂役兼营农业,后又允许工匠在服役机构内升任官职,还准许其中立战功的人或者因技艺高超而被宫廷宠幸的人升任清官高流,这就打破了北魏建国以来的禁令,工匠的地位有了显著改善。冯太后的这些措施,进一步铲除了北魏社会所残存的奴隶制因素,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这些改革措施虽都以孝文帝名义下诏,但实际上都是由冯太后一手主持的。

公元490年,冯太后病死于平城皇宫太和殿,后葬于方山永固陵(今山西大同东北),谥号为文明太皇太后,终年49岁。她生前曾留下遗命,后事一切从俭,反对厚葬,墓内不置随葬品,墓室二丈,坟陵不得超过30 步,按照北魏的惯例,这仅仅是一位普通官吏的墓室规格。孝文帝为了表达自己的一片孝敬之心,将坟地扩大为60 步,而这对于一位临朝称制的太皇太后来说,也是够为薄俭的了。

同类推荐
  • 奋斗在汉末乱世

    奋斗在汉末乱世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窝里横,不算本事。玩点新鲜的!征服罗马,摁死东瀛,占据美洲,分封全球,才是铁血男儿应该追求的目标。他来前是现代优秀青年企业家,拥有着和当世不一样的胸怀。他的行为在当世没有几人能理解,但最终全都老实臣服。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英雄。境界有多高,成就就有多伟大。张昀拔刀向天,四海跪拜称臣。大汉刀锋所向,蛮夷八方来朝。
  • 明朝小两口

    明朝小两口

    明孝宗弘治皇帝朱佑樘,好多人都在写,我也来写写,他也是一位九十九分的好皇帝,唯一的一分不好就是英年早逝,做人当如朱佑樘,恋爱应学明孝宗,
  • 夕阳辉映的拜占庭文明

    夕阳辉映的拜占庭文明

    本书介绍了拜占庭文明的源起,拜占庭帝国的兴亡,拜占庭帝国的军事、宗教、文化艺术和自然科学,以及与希腊文明的关系,让读者能系统地清晰地了解拜占庭文明。
  • 古籍名著

    古籍名著

    北宋末年奸臣当道,各阶层人士被逼上梁山起义的故事,塑造了一大批经典人物形象,如林冲、鲁智深、李逵、武松、宋江等,是中国英雄传奇小说的经典之作。
  • 世界史纲

    世界史纲

    这本《史纲》不过是对过去百年内地质学者、古生物学者、胚胎学者和任何一类博物学者、心理学者、民族学者、考古学者、语言学者和历史研究者的大量活动所揭示的现实的初始图景加以通俗的叙述。如果认为它在任何意义上超过了这一点,那就是荒唐的。
热门推荐
  • 我的儿子你惹不起

    我的儿子你惹不起

    【2019火爆新书】获得系统,可收任何人做儿子!你是全球首富?做我儿子吧!你是武道宗师?做我儿子吧!你是维密超模?做我儿子……的妈吧!我的儿子们你惹不起,为父你们更惹不起!“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大佬,都是我的儿子!”(书友群:699427785)
  • 逆袭的地球

    逆袭的地球

    灵气复苏,人类崛起,却有未知的敌人在一旁窥视,一个普通青年是怎样一步步打败敌人,揭露阴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太上洞神三皇传授仪

    太上洞神三皇传授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潘家园书声

    潘家园书声

    《潘家园书声》是由王曾瑜编写,《潘家园书声》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忆黎澍先生》《中国古代卖官鬻爵的教训》《康王出使和救援开封的真相》《宋代的绿色革命》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弃妇再嫁:情撩冷面将军

    弃妇再嫁:情撩冷面将军

    最轰动这长安城的,并不是那赫赫有名的战将军凯旋回朝,而是当今年迈的今上为将军指的那门婚事。这婚事,既不是什么书香门弟,也不是什么富贵小姐,不仅貌若无盐,而且还是十七岁便被休弃回了娘家的弃妇,听闻那苏弃妇还是被她爹给打得半死抬进那将军府的!将军原是要娶丞相府的那位二小姐,谁知如今这弃妇插了一脚,生生的就将人家相府二小姐与这战将军金童玉女的佳话给拆散了,真是作了好大的孽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未见南城归

    未见南城归

    白洛以为她爱顾南城,这辈子都不会变。确实她爱他一辈子也没变。所以,重生一世,白洛靠近他除了复仇,唯一的牵挂只是孩子。在她转身之后,顾南城却求她不要离开。可是顾南城,她已经不再是那个爱他爱的纯粹的白洛了。他们回不去从前了......
  • 绿野仙踪:稻草人

    绿野仙踪:稻草人

    因为大旋涡,人类女孩特洛特和比尔船长来到了仙境,他们误打误撞,进入了相克兰王国,却遭到了坏巫婆和坏国王的陷害。聪明勇敢的稻草人受好女巫格琳达之命,前去帮助这两个凡人。这又是一场精彩的历险!
  • 捏你跟玩似的

    捏你跟玩似的

    这件事情的结局是孩儿终于牵走了自称是他的驴。尽管孩儿的爹很不情愿把好端端的钱白搭在一条什么球用也没有的驴身上,而赵驴儿更不情愿他用来混饭的工具就这么随随便便改姓了别人的姓,但是他们最终谁也没有拗过比他们更拗的孩儿。当这个拗蛋筋的孩儿兴高采烈地骑着毛驴回家去的时候,谁也不怀疑这孩儿长大以后将变成这样一个人——只要他认定是自己的东西,别人休想碰一碰。
  • 和校花荒岛求生

    和校花荒岛求生

    因意外流落荒岛,生存对于我来说并不困难,但是带着校花求生存,这就太考验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