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23500000019

第19章 窃权又乱政——唐中宗后韦后

韦后是武则天的儿媳,唐中宗李显的妻子,出生于官僚世家,曾在皇后的宝座上两起两落。她的政治野心、权力欲望丝毫不亚于她的婆婆武则天,但却缺乏武则天那样的才干。为了达到自己登基称帝的目的,她可以连自己的丈夫都杀害,尽管如此,最终她也没能如愿以偿。

韦后在史书上找不到其名,也不清楚她的生年,只知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她的祖父韦弘表在唐太宗时任过曹王府典军,父亲韦玄贞初时为普州参军,都是些下级官员,不过京兆韦氏一族在唐时也算望族之一。李显是唐高宗的第七子、武则天的第三子,李显的两个哥哥李弘和李贤先后被立为太子,又先后被武则天杀掉,于是这才轮到他当太子。英王李显被立为太子后,经武皇后亲手安排纳韦氏为太子妃。从此在李氏家族中,这位韦小姐终于取得了一个名正言顺的位置,而且是一个万众瞩目的位置——今日的太子妃就是明日的当朝皇后。

公元684年,太子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尊武则天为太皇太后,册立太子妃为皇后。韦后与李显平时相亲相爱,中宗继位后对韦氏的感情依然如故。随着韦氏地位的提高,韦氏家族也跟着显耀起来,父亲韦玄贞从普州参军升为豫州刺史,时隔不久便到宫内当侍中。韦玄贞依仗韦皇后的地位,无功而步步高升,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满。为此裴炎入朝劝谏,中宗十分反感,并吼道:“我把天下给韦玄贞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何止一区区侍中呢?”裴炎当即把这话传给了太后,武则天大怒,将中宗废为庐陵王,韦后刚坐下的皇后宝座也便丢了。李显只做了一个多月的皇帝就被废掉,他感到十分窝囊,韦后更加懊恼,她劝李显要忍辱负重等待东山再起。3 个月后,武则天下令将他们迁徒到房州(今湖北房县),从此李显和韦后在房州一呆就是15年。他们在去往房州的路上,韦后分娩生下一个女婴,中宗脱下衣服作为襁褓,因此,女儿起名为裹儿。到了房州以后,武则天也多次遣使臣前去探望,每当听到使臣到来的消息,李显总是心惊肉跳坐卧不安,甚至想到自杀,因为他怕是母后派人来把他赐死。倒是韦后比较开朗,她劝李显说:“祸福相依,总会变化的。为什么要想死呢? 你不要老是悲观,要往长远看,事情总会好起来的。”韦后和李显是在极度困难的环境中相依为命的,因此夫妻感情更加深厚,每当夜幕降临繁星满天的时候,李显遥望星空,回忆当年宫廷的太子生活就向韦后保证:“将来如果有重登帝位的一天,一定让你各方面都是最好的。”

公元698年,武则天经过权衡利弊终于将李显一家接回东都洛阳,立李显为皇太子,韦氏再次当了太子妃。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和羽林将军桓彦范、敬晖等五大臣趁武则天患病之机发动政变,杀了武则天的宠臣张昌宗、张易之及武氏家族数人,迫使武则天传位给太子李显,仍称中宗恢复唐朝,而太子妃又一次被立为皇后。韦后与中宗结束了房州的流离生活,她开始利用皇后的权威为所欲为,窃权乱政。

韦后“出山”后的第一个举措,就是通过中宗追封她已死的父亲韦玄贞为上洛郡王,亡母为王妃,这是示威性、报复性的一策:20年前就是因为想给她父亲一个侍中的官职而得罪武则天,受了15年的苦,如今时来运转想要封王还不简单。而最为惊人的是韦后的“临朝听政”。武则天逝世后,中宗复位还不到一个月,韦后便有了这一破天荒的惊人之举。前代女主临朝听政如吕后、王政君、武则天之流,虽然也是严重干政蔑视皇帝的举动,但是她们之所以敢这样做,无一例外地是仗着她们是当朝皇帝的长辈,而且当朝皇帝一般又比较年少。但韦后比较特殊,当朝皇帝是她的丈夫,且年过50,而她居然每次在李显上朝时便在朝堂大殿上与李显并坐听政,只不过用一张帷幕遮一遮以示男女有别而已。从此,韦后便公然以中宗皇帝的监护人甚至太上皇的身份自居,效法她的婆婆,毫不掩饰地公然干预朝政,为所欲为。

当年中宗被武则天召回宫中时,韦后在去往房州路上生的裹儿已长至十几岁,被封为安乐公主。安乐公主天资聪慧貌美秀丽,韦后和中宗特别宠爱,武则天后来见到裹儿,也爱她秀外慧中,甚至感到裹儿很像自己,于是令她嫁给侄儿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安乐公主的婚礼十分隆重,丝毫不比皇太子的规格低,宗室贵戚朝中显宦无不前来贺喜。凑巧在这次婚宴之中,中宗见到一个姿色诱人、诗才横溢的上官婉儿,从此不能忘怀。中宗复位后召幸婉儿,封为婕妤。上官婉儿的祖父是上官仪,父亲是上官庭芝,在高宗时因参与反对武后摄政一事,父子同被诛杀,母亲郑氏带着襁褓中的婉儿被罚到宫中做苦役。婉儿长在宫廷写得一手好文章,又颇富文采,所以被武则天召到宫中参与政事。后来上官婉儿与武三思勾搭成奸,中宗复位后,婉儿为了巴结韦后,又把武三思介绍给了韦后,从此韦后与武三思秽乱宫中。韦后常在中宗面前夸耀武三思的才能,极力推荐,中宗就任命武三思当了司空,同中书门下三品。这时的韦皇后完全放荡,武三思经常入宫与韦后下棋,中宗在一旁观看,有时他们俩在龙床上游戏,中宗还给出主意让他们如何玩得好。中宗信任武三思,朝中遇有什么大事都要找武三思商量,中宗后来还任命武三思为宰相,武家的势力比武则天时期还要显赫得多。

但是,即便这样韦后仍然感到不满足,权力欲望越来越膨胀。她的“临朝听政”使得桓彦范、贾虚等大臣不满,他们上表皇帝劝谏,中宗却执迷不悟,韦氏则对桓、贾二人怀恨在心。韦后与武三思私通的事情基本宫廷内外人人皆知,只有中宗被蒙在鼓里。大臣张柬之、崔皎多次进谏,要中宗压制诸武势力,中宗不听,还采纳上官婉儿明升暗降的建议,封张柬之为汉阳王,桓彦范为扶阳王,敬晖为平阳王,袁恕己为南阳王,崔玄为博陵王,从而把诸大臣赶出朝廷,武三思等人还怕有后患,又进一步加害五王。武三思暗自令人写了皇后的肮脏事还有要求废黜皇后的帖子,贴在皇宫附近的天津桥边,又让人通报给中宗,中宗得知后大怒,令御史大夫李承嘉调查真相。李承嘉是武三思的走狗,不几天上奏中宗说是张柬之等人所为,还说他们名义是废皇后实际是谋反。于是中宗再次下诏,把五王流放边州,韦后、武三思等人又篡改诏令,流放途中派人将五王分别杀害。

韦后的后宫生活不检点,她的女儿安乐公主也不安分。安乐公主下嫁武崇训后,本也称心如意,可后来武崇训的堂弟武延秀从突厥国回来,见到了天姿国色、风情万种的嫂嫂后顿起色心。而安乐公主见这位小叔子年轻俊美又善解风情,也十分中意,就这样叔嫂两人背地里凑在了一起。后来两人的奸情被武崇训撞见,但他一是碍于兄弟交情,二是害怕公主势力,也只好把这口气吞在肚子里,装聋作哑地过日子。安乐公主同她母亲一样也是个野心极大的女人,她要学她的祖母,一心想当第二个武则天。在韦后的纵容下,她在宫中飞扬跋扈、凌辱大臣,尤其对太子李重俊更是心怀忌恨。唐中宗的太子李重俊不是韦后所生,所以韦后集团的人一心想要推翻他。安乐公主以为自己是韦后的亲生女儿,又在公公武三思和附马武崇训的怂恿下也常央求父皇废掉太子,要求立她为“皇太女”。就这样,太子李重俊经常遭受到韦后的排斥、安乐公主的欺侮和武三思的戏弄,而自己无权无势只得忍气吞声,但却暗暗地积蓄势力。终于在公元707年的秋天,李重俊带领羽林军300 骑,冲入德静王府杀死武三思,又攻入公主府杀了附马武崇训,最后勒兵闯入宫中,但不幸在玄武门前被宫中御林军砍杀而亡。

武三思父子死后,安乐公主改嫁情人武延秀继续过她的快乐日子。韦后更加变本加利地揽权作乱,外有她哥哥韦温及宗楚客分掌大权,内有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人,勾结成为一个营私受贿、鬻官卖爵的腐朽势力集团,形成武则天以后唐宫女性干政的极盛时期。

公元710年,韦后随中宗游春赐宴群臣。当时散骑常侍马秦客、光禄少卿杨钧也在座,韦后见他们二位年轻貌美顿时欲火大起,散宴后就密令二人到宫中“待命”,趁着中宗另幸其他的嫔妃,即令二人轮流侍寝。韦后的淫乱行为日益明目张胆,没过多久定州人郎芨、许州参军燕钦融就韦后淫乱干政、危害社稷为由上疏中宗,中宗还未来得及处理就被韦后探知,然后立刻假传圣旨将他们捕杀。从这件事上,韦后觉得要想成为女皇,必须及早除掉中宗,安乐公主也希望父亲早早死掉,母亲当了皇帝自己就能够成为堂堂正正的继承人。公元710年6月,韦后与安乐公主密谋,决定孤注一掷杀掉中宗,先立个傀儡皇帝过渡然后正式篡位,于是她们趁中宗有病,派走狗马秦客去看病之机,在食物中下毒杀死了中宗。

中宗被毒死后,韦后害怕阴谋败露,首先封锁消息秘不发丧,随即召引韦氏家族的人进入宫禁之中,策划改朝篡位的办法。她命令刑部尚书裴谈、工部尚书张锡参加政事留守东都,又任命左金吾大将军赵承恩及宦者左监门卫大将军薛崇简带兵500 人前往均州,以防备谯王李重福。韦后与其兄太子少保韦温策划已定,决定立温王李重茂为太子。她假传诏令,立即飞调5万军队来京,分左、右营把守各重要衙门及要道,然后才为中宗发丧。少帝李重茂即位后,尊韦后为皇太后,临朝摄政,韦温总领内外兵马守卫宫廷,驸马韦捷、韦濯分掌左右兵营,武延秀及韦温和他的侄子、外甥共同主管左右羽林军及飞骑营、万骑营。他们想先树威严,拜官那天便先鞭打百骑营数人,众人都心生怨忿,不愿为其所用。

当时京城内充满恐惧气氛,街头巷尾窃窃私议,人们情绪惊恐不安。此时中宗的侄子、相王李旦的三儿子临淄王李隆基得到韦后要称帝的密报,决定先发制人。李隆基随后联合姑姑太平公主的势力,领万骑营及总监的兵丁从玄武门入宫,闯至左羽林军中,控制住韦氏之人,接着便破门冲入宫禁,直到太极殿,处死了韦后。接着李隆基下令捕杀武延秀等其他族党,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相继被杀,终使韦后母女的女皇梦化为泡影。第二天,韦后和安乐公主的头颅被高挂在京城东市示众,韦后被取消皇太后、皇后称号,贬为“庶人”,安乐公主被取消公主位号,贬为“悖逆庶人”。李隆基随即拥戴他的父亲李旦即位,即唐睿宗,他本人被立为皇太子。两年之后,睿宗让位于他,是为玄宗。从此,连续经历了两次后妃乱政的唐王朝,出现了一段长达40年的安定繁荣时期。

同类推荐
  • 大宋帝皇

    大宋帝皇

    一次醉酒赵吉穿越成了大宋端王赵佶,知道自己多少斤两的赵吉还是决定顺天应命捡个皇帝当当……
  • 梦回隋唐之我是程咬金

    梦回隋唐之我是程咬金

    男儿热血久未平,欲回乱世成英雄。哪知古今皆同世,无功难成功与名。叹隋唐,惋惜程,身临其境始方明。沧桑历尽享太平,急流勇退知性情。知性情,轻功名,千年一梦今朝醒。阴霾散,身体轻,云卷舒,心自轻。逍遥自在。才是我心倾。
  • 万历永明

    万历永明

    大明万历三年,朱毅军,阴差阳错附身于大明最有争议的万历皇帝身上。别人的开局一条狗,他的开局只有一群太监。书友群(677040317)
  • 风起埃及

    风起埃及

    一位普通的P社玩家穿越到了二战后的埃及,莫名其妙的卷入到了动荡之中。开局一人一枪,逐渐建立了一个伟大的国家。终有一天。他,站在开罗解放广场上,向人民高呼道,埃及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 我是赵子龙

    我是赵子龙

    老天爷呀!你玩我哦!这里是三国也!动不动就会死人的也!而且,你居然让我做赵云!NO!开什么玩笑嘛!怎么办!要我拿着枪去戳人,我宁愿拿着笔去戳卷子!至少卷子不会反过来戳我,不是吗?
热门推荐
  • 留情

    留情

    刘勍著的“留情-诗集-精”收录了作者丛豆蔻年华至而立之年的一百余首诗。其中,有对情感的悸动,有对人生尘世的感想,也有对世事的悟道,展现了一个80后女孩的心智成长的历程。其诗不乏灵动俏皮之气,坦率,可爱,看似不经意间,又掺入了作者的哲思,佛理,回味悠长。
  • 鸾鸟寻音终相错

    鸾鸟寻音终相错

    彼岸花,花开一千年,花落一千年,花开叶落,叶展花败,花叶生生相错,终不得见。祭音、青鸾的竹马青梅;蓝澈、无期的无瑕璧心;白染、安皓轩的碧落黄泉......你们可都曾记得当初,真的拥有了未来......
  • 时空守卫者前传之不为天下只为民

    时空守卫者前传之不为天下只为民

    善与恶,正与邪。是与非,光与影。本就双生,虽互斥互憎,却又无法分离。亦如天秤的两端,此消则彼长,此弱则彼强。她,游走与天秤的之上,亦善亦恶,亦正亦邪。亦是亦非,亦光亦影。对善者,她是神。对恶者,她却是魔。只是,这一切,又有谁能懂?千里黄河万里沙,孤叶一片落谁家。不为天下不为民,断情弃爱只为他。这个“他”,又真的只是他吗?而她口口声声说的:“不为天下不为民”,可最终,却还是为天下万民牺牲了所有……
  • 办公室文秘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文秘写作一本通

    本书立足于现实,从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礼仪文书、司法文书、财经文书、商务文书、宣传文书、科技文书等八个方面,对各种写作文体进行了新的梳理与阐释,并注意案例与理论的结合,为文秘工作者与公务人员量身打造了经典的办公室写作范本。
  • 绝天传奇

    绝天传奇

    本是高贵的天帝之子,却于幼年惨遭灭门之祸。转世重生,为复仇而活。背叛,阴谋,到底谁是谁的棋子......
  • 老公息怒:娇妻别想逃

    老公息怒:娇妻别想逃

    “你今天是不是心情不好?”餐桌旁的男人挑挑眉“还是今天的东西不合胃口。”正在慢慢吃东西的小女人身体一僵,极力在未来公公面前保持自己的颜面,娇嗔的看了男人一眼“哪有~人家平常就吃这么多呀。”“别闹了,你平常吃八碗米饭,一电饭煲都被你吃光了。”男人敲敲桌子“今天才吃了两碗。”“……”
  • 龙凤未呈祥

    龙凤未呈祥

    刘姒清这个摄政长公主,当的真可谓是不容易,她的那个二货父皇,不仅给了她无比的权力,还给她留了一个权倾天下的国师?还有一个野心勃勃的外戚,要不要这么坑女?所以,刘姒清的人生宗旨是谋天下,教幼弟,灭国师,把握至高无上的权力,退休后,顺便来个坐拥天下美男子罢。官方:龙凤不呈祥皆因,此龙(国师)心太黑,此凰(殿下)心太冷。此文内容皆是虚构,有些内容借鉴了历史一些事件,请勿当真。
  • 说好喜欢你

    说好喜欢你

    “夫人,我想吃草莓”“滚吧你”“夫人,我想……”“好好说话”“夫人,我今天在拍卖场看见长得和你很像的人”“不可能,假的”“夫人,……”“我家夫人,娇气柔弱又无力,你们要多包容包容”众人“啊呸,你家夫人明明是个妖孽”
  • 盛开·90后新概念·塔罗·规则

    盛开·90后新概念·塔罗·规则

    作为盛开的最新特色塔罗系列,本系列2014年共计12本,本书是该系列第2本。本系列作品均来自90后获奖者的最新作品,主要收录历届全国新概念作文获奖大赛、萌芽、最小说获奖者的精华作品,有小说、散文等。这些作品空灵隽秀、质朴绵长,勾勒出了最独特的青春风貌和青春生活,表现了他们卓越的思维、丰富细腻的情感和超强的文字驾驭能力。对于青少年读者,是可读性非常强的作文学习辅导和课外阅读书籍。
  • 你出现在,我诗里的每一页

    你出现在,我诗里的每一页

    《你出现在,我诗里的每一页》——收录的是戴望舒创作和翻译的经典诗歌,以及最能代表其风格特点的散文作品。内容或是抒发个人的情感,或是表现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或是表现超越个人情感的高层次内涵和蓬勃的生命力,或是描写个人的见闻和感受。全书意境朦胧,语言节奏感强,诗体富于散文美,风格哀婉清新,展现了戴望舒诗文的独特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