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39600000005

第5章 在语言中寻找自己的天堂

薛忆沩,我们终于看到你的新作了。“通往天堂的最后那一段路程”是一个意味深长的题目。

我已经不太记得这个题目出现的具体时间,好像是在小说写到一半的时候。它的确是一个意味深长的题目。它一出现,我的写作马上就有了方向。它一直将我引领到了小说的最后那一个语句。

你的作品总是给读者带来两个故事:一个是作品的经历,也就是“关于”作品的故事;另一个则是作品讲述的故事。

其实,每一部作品都会给读者带来这两个故事,我的作品并不是一个例外。通常,“关于”作品的故事更让人“喜闻乐见”,因为它比较肤浅。我们就从这里开始吧。从2000年8月完成中篇小说《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后来发表于《收获》杂志2001年第一期)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写过新的作品了。在那之前的一段时间,虚荣开始光顾我的生活。而我从青春期的初期就已经意识到,荣誉是侵害创造力的病毒。也许我不妨将突如其来的虚荣指控为我一度丧失“生育”能力的祸根?

我不认为这是正确的指控。根据我对你的了解,任何荣誉都不至于妨碍你的写作。

是的。我更应该去寻找“内因”。对缓慢的迷恋和对语言的苛求是长期困扰我的心理障碍。这才是“内因”。这是一对永远的“利空”消息。总之,到2002年底,我意识到我的汉语水平已经跌到了它的“新低”。

也许,这正好是反弹即将开始的信号。

是《书城》杂志的凌越编辑不厌其烦的约稿激起了我重新写作的欲望。2003年4月,在我移居海外十三个月之后,我完成了《通往天堂的最后那一段路程》的初稿。两个月之后,我又完成了对初稿的修改。这第二次“完成”才使我有勇气在不久之后《深圳商报》“文化广场”的专访中吹嘘“我的汉语仍然能够‘触及灵魂’”。又过了两个月,小说的最后一稿终于在我的硬盘上固定下来。

但是,这之后又过了差不多九个月,小说才正式发表出来。

我还有已经完成了十五年的作品(我的长篇小说《一个影子的告别》)不能够出版呢。它的评论和很少的一点节选作为《今天》杂志“薛忆沩小说专辑”中的一部分发表都已经两年多了,小说本身却仍然没有机会在国内出版。不过,这一次的延缓是我自己的过错,与“历史”没有瓜葛。我2004年4月中旬才将小说传到《书城》杂志,让它回到了它的“出处”。事实上,仅仅用九天的时间,《书城》杂志就决定完整地刊用它了。据说,这是他们用最短的时间决定刊用的最长的小说。

小说终于发表出来。现在,我们应该回到作品讲述的故事中去了。小说的主体是一封很长的“情书”,1938年3月的一天深夜完成于黄河岸边的一座荒废的小村庄。

是的。“情书”的作者是一位来自北美的外科医生。这位名为“怀特”的外科医生正跟随一支运送补给的队伍在前往革命圣地延安的途中。“情书”的第一读者应该是他下落不明的爱人。怀特大夫已经预感到死亡将近。他在激情的记忆和想象中最后一次走向绝望的爱情。

记忆和想象都离不开语言。怀特大夫关于“爱情”的内心独白可以说是一场语言的极限表演。

可以这么说。爱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而语言又通过不可穷尽的隐喻让爱情变得不可思议。语言让我们见识爱情的复杂和完整,让我们超越现实生活的平庸和片面,让怀特大夫带领我们走近他的天堂。只有通过语言,我们才能够发现爱情的“真实”,才能够抵达爱情的极地。也只有通过语言,我们才能够见识生命的复杂和完整,抵达生命的极地。这恐怕也是文学对我们如此重要的一个重要原因。

怀特大夫在“情书”中也表达了对语言的许多不满。

是的。从这个虚构人物的绝望中,读者应该会对语言产生一些不同的认识。怀特大夫看到了语言的暴虐,但是,他却无法逃脱对语言的依赖。这种矛盾是人类精神痛苦的一个根源。怀特大夫直面这种矛盾。他将写作当成是他接近“天堂”的捷径。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情书既是他对爱情绝望的发泄,也是他为生命谱写的安魂曲。

小说中的“天堂”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反讽的能指,而小说的结尾将这种矛盾和反讽放大到了极点。

怀特大夫临终前将包括“情书”在内的一些私人物品交托给他的翻译。这位翻译在读完“情书”之后,决定不将它与怀特大夫的其他遗物一起上交组织,因为他相信它会损害怀特大夫的形象。六十多年之后,这封“情书”才由小说的叙述者(翻译的儿子)公布出来。在小说的结尾处,小说的叙述者告诉我们,怀特大夫当年的领队在怀特大夫因为医疗事故离世将近三十年之后的“浩劫”中被指控为“谋害怀特大夫的凶手”,被迫害致死。而在同一场“浩劫”中,叙述者的父亲又被同一群年轻人指控为“怀特间谍案”的同案犯,被投进了监狱……历史的荒谬总是出现在我的小说之中。我喜欢这篇小说迷惘的结尾。

不少聪明的读者“发现”怀特大夫并不是“虚构的人物”,他的原型应该是对当代中国有着巨大影响的白求恩大夫。你如何回应这种“发现”?

你知道,我一贯反对去指证小说人物的“原型”。小说是“假”的,不应该当“真”。阅读小说,你读到的是文学作品而不是历史档案。我认为,读者完全没有必要将“怀特”与“白求恩”捆绑在一起,不管你是否“聪明”。如果坚持要这样做,我更希望读者能够聪明到“本末倒置”的程度,认定“怀特”是白求恩的原型,而不是相反。事实上,这种认定显露出的是不凡的慧颖,而不是一般的聪明。尽管怀特大夫的“情书”中穿梭着许多历史的具体细节,他却是一个“普遍的”人。他生活在所有的时代。他是每一个被真理和爱情困扰着的具体的人的原型。

可是,“怀特”在英文中的意思正好是“白”,这是你的故意吗?

这当然是我故意设计的“语言游戏”。但是,读者没有必要被这个游戏误导,将“怀特大夫”与“白求恩大夫”机械地联系在一起。如果你发现小说中有不少他们“是”同一个人的证据,你也可以发现小说中有更多他们“不是”同一个人的证据。我更希望读者从我的作品里看到自己,看到普遍的人性。

将怀特大夫与原型的关系撇开,你能谈一谈你眼中的白求恩大夫吗?

1971年,在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曾经是“老三篇”出色的背诵者。三十多年后,我更是有机会研究大量白求恩的档案,包括他自己的大量作品。这前后相隔三十多年的接触都同样令我激动。白求恩肯定是一个“高尚的人”和“纯粹的人”。但同时,他也是一个孤独的人和偏执的人。我相信他会蔑视荣誉的低俗,会恐惧“神化”的羞辱。他是出色的外科医生,优秀的医疗器械设计者,业余的画家,内行的摄影家,勤奋的写作者。除了新闻报道之外,他还写过短篇小说、诗歌和广播剧……总之,他是一个在生命的“艺”和“术”之间焦躁不安的创造者。他想用他精力充沛的生命和他桀骜不驯的激情来创造他创造不出来的作品。“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是他这种创作活动的最后阶段。

这样看来,他的确有一点像小说中的怀特大夫。

可以说是非常像。白求恩从青年时代开始就在不停地写信。他的许多信都写得非常长。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就提到白求恩给他写过“很多信”。这是一条容易被人忽视的重要信息。但是,在白求恩生命的最后那几个月里,他书信的数量突然暴跌,长度也越来越短。那是他身心憔悴的痕迹。同时,他也越来越想家了。他越来越想家。他想喝很香的咖啡。他想读英文的报纸。他在一封信里抱怨说,他有一年多的时间没有见到过英文的报纸了。在那致命的医疗事故之前,他已经安排好了回家的行程,尽管他说在北美休整一段时间之后,他还会回到中国的抗日战场上来。白求恩是一个生活得非常彻底的人。他是极端的理性与极端的感性不可思议的结合体。我们很难想象,要将这两种极端的力量牢固地结合在一起,一个生命需要承受怎样的痛苦和冲撞。极端的痛苦其实早已经决定了白求恩的命运。那致命的医疗事故不过是让我们这些常人能够心安理得的理由。

怀特大夫的确与你眼中的白求恩大夫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是平庸生活的反抗者,都是充满痛苦的艺术家……有人说,痛苦是艺术家的金矿。

同时,它又是艺术家一生的债务。我一直认为,可能有成功的作品,但肯定不会有成功的作家。原因就在于,对写作的苛求带来的痛苦最终总是会击败任何一个虔诚的写作者。不久前,在美国作家奥茨新出版的随笔集中,我读到了类似的说法。她说,一个真正的作家,不管多么“成功”,总是会有一种失败的懊丧。我想,失败是写作的宿命。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在同一本随笔集中,奥茨又说了一句惊人的话。她说,写作是一种思乡。这也许就是那注定的“失败”的根源吧。写作思念的“故乡”是一个它总是在经过,却永远也不可能抵达的地方。那个地方有一个固定的名称:它叫做“语言”。总是在远离写作者的“语言”就是写作思念的“故乡”。语言总是带给写作者一种“流离失所”的伤感。能指与所指之间不可能的同一早已经注定了写作失败的命运。

难道完成了一篇新作不是一种成功吗?

恰好相反,每一次完成在我看来都是一次被证实的失败。然后,作家要怀着对灵感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奢望战战兢兢地走向新的作品,走向新的失败。

那么,你会有新的“失败”吗?

我的作品通常是建立在铺张的研究和苦闷的冥想之上的。接着还要等待侥幸的灵感和经受苛刻雕琢。我不知道我的下一次“失败”埋伏在哪年哪月的哪一天。

如果那一天到来的话,你新的“失败”将是关于什么的呢?

“1938年3月的一天”对我来说恍如昨日。它会让我有“当局者”的迷惑。我向往更加久远的年代。更加久远的年代反而让我感觉纯澈和清晰。我真正的兴趣在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现在,我与那些用自己的一生来寻找三次方程的巧妙解法同时又对遥远的中国充满想象的意大利数学家们关系密切。将来有一天,我也许会创造出他们的一个“原型”来。

最后,我们还是回到《通往天堂的最后那一段路程》上来吧。你对你在海外完成的这第一部作品有什么样的期待?

我在给编辑的信中说,我希望这部作品能够给2004年夏天的祖国带来一阵不寻常的思绪。现在,我希望这不寻常的思绪能够穿过夏天,能够延续更长的时间……

后记

这篇访谈作品最初刊载于2004年6月27日《深圳特区报》“鹏城今版”,后来又收在列入“中篇小说金库”第一辑的《通往天堂的最后那一段路程》单行本中。

同类推荐
  • 美在天真

    美在天真

    2017年是评剧“新派”创始人、“评剧皇后”新凤霞诞辰90周年,这部新凤霞遗落在中国台湾、美国的珍贵手稿,首次得以出版。本书第一部分是“永葆幼稚青春”,是对青春时光的追忆。第二部分“本色见才华”,是新凤霞对艺术道路的检索。幼年学戏的时候就敢于打破陈规,用最本能的艺术直觉改变了评剧的声腔,创立了评剧“新派”。殊为难得的是,在这一部分中,新凤霞不仅留下了出演《坐楼杀惜》《刘巧儿》的珍贵史料,还记录了自己与齐白石、梅兰芳等艺坛巨匠交往的故事,无意间为她的“真”做了最妥帖的注解:不加虚饰、不落俗套、绝不做作。第三部分“人生欣与戚”,漫谈人生体会,其中不乏至今都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与吴祖光的“霞光恋”故事,以及如何从戏曲演员到作家的转变。
  • 苍茫青藏

    苍茫青藏

    西部军旅风情纪实文丛,本书以纪实的手法记录了建设青藏的军人的生活,包括《生命亲禁区的保护神》、《一对军人夫妻和他们的儿子》、《情系天边那条线》等。
  • 低头怅望水中月:石评梅诗文精选

    低头怅望水中月:石评梅诗文精选

    石评梅作为深受大众喜爱的民国才女,其情感经历、文采才干与绝代风华都一直吸引着广大读者。她的文字堪称是用血和泪写成的,读来让人在哀婉和冷艳中感受那段“梁祝化蝶”的爱情故事。本书收录的是石评梅一生最精彩的作品,体裁包括散文、小说、诗歌、游记及书信等,最经典的《墓畔哀歌》《象牙戒指》《肠断心碎泪成冰》《梦回寂寂残灯后》《我只合独葬荒丘》等散文、《一瞥中的流水与落花》《别后》《陶然亭畔的回忆》《留恋》《秋的礼赠》等诗歌及《只有梅花知此恨》《红鬃马》等小说均在其中。
  • 秋风秋雨愁煞人:庐隐诗文精选

    秋风秋雨愁煞人:庐隐诗文精选

    庐隐与冰心齐名,被誉为“一代才女”,茅盾先生更曾称她为“五四的产儿”。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庐隐都直露地宣泄和陈述自己的内心感受。文笔清浅而直切,渲染出哀戚动人的意境。本书精选了庐隐的小说、散文、诗歌、情书、杂论,皆是庐隐作品中较有代表性的。她的文字品味着、思考着现代女性人生的酸甜苦辣,并以其细腻、感伤、直白的笔墨叙写着她们的悲欢离合,亦是抒发自己内心悲哀愁苦的心境!
  • 鲜血梅花

    鲜血梅花

    收入了中国当代经典名著《活着》作者余华在1986-1998年创作的短篇小说:《鲜血梅花》《古典爱情》《往事与刑罚》《此文献给少女杨柳》《祖先》共5篇。
热门推荐
  • 道德(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

    道德(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

    一本好书,就像一粒饱含智慧的种子,在孩子的心中播下这粒种子,让它生根发芽,伴随孩子一起快乐地成长。此刻,您手中的《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道德》正是这样一粒种子,还等什么?快快将它播撒在孩子的心里吧!
  • 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

    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

    送给员工最温暖的心灵礼物,塑造企业感恩文化培训的经典读本。
  • 爱情来的还不算晚

    爱情来的还不算晚

    错的时间遇到错的人是一种悲哀,而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一种幸福。然而世界上有多少人是在对的时间遇到错的人呢?从高中青春岁月,到繁华社会世界,一值坚守这你,不离不弃,喜欢到现在。岁月匆匆,所有的等待都是为了让自己更加完美,遇到最好的人。而岁月匆匆,兜兜转转,而那个人一值都在角落里默默无闻的守护者,转角遇到那个生命的人。最幸福的事,是你踏过岁月长河,走过千山万水,历经挫折风雪,还有一个人在一值默默的守护陪伴你。希望你们也能遇见一个这样子的一个人,无论经过岁月的风雪,还是繁华落尽的时光他都一值不理不弃的守护这你。
  • 这样的女人最幸福

    这样的女人最幸福

    这是改变一生的幸福课,帮助女人正确经营情感、职场、婚姻及人际关系,理性爱情,性情婚姻,快乐生活,微笑职场,告诉女性收获幸福的黄金法则,小的故事,却有大的智慧,揭示了女人的生活心理学。本书是一本让女人找到幸福之路的散文集。想做一个幸福的女人的女人进来看看吧,一定会给你意外的惊喜。
  • 大风起兮

    大风起兮

    两千多年前,有一位农家子弟,他和他的一帮哥们弟兄们,在中原大地上,掀起了阵阵旋风,搅起了一股股漫天的历史尘沙,将喧赫一时的大秦帝国刮得片甲不存。开创了堪与古罗马帝国相媲美的历时四百年的大汉基业。这位农家出身的草莽皇帝大汉开国君王刘邦!他的人生经历如何?他出生有什么传奇?他的一生经历了怎样的波波折折?他是如何斩蛇起义的?他又是怎样将大秦帝国搅得灰飞湮灭的?他又是为什么不让儿子继承君位?诸君有兴趣了解刘邦和他的这群哥们吗?如果有兴趣,那么,诸位就听我细细道来吧。
  • 你若不勇敢,谁替你坚强

    你若不勇敢,谁替你坚强

    《你若不勇敢,谁替你坚强》一书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痛苦的折磨下,有的人会沮丧沉沦,会陷入悲伤之中不能自拔,一步步走向绝望。有的人就算心痛却不肯低头,终于在苦难中学会挺立自己坚强的灵魂。挺过去,就意味着一切。挺过去,一切苦难都会变成生命中的一道彩虹。
  • 庶女医香,腹黑王爷快躺好

    庶女医香,腹黑王爷快躺好

    初见时,后院纷争,她伶牙俐齿,虐渣女斗后妈,他只袖手旁观。再见时,雪落屋檐,她诚心躲避,左推辞右嫌弃,他却心思暗动。穿越而来,她风华尽显,素手针落,毒姐狠母皆退散,腹黑王爷骗到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守物语

    守物语

    守物语,一个怪里怪气的书名将为大家展开一系列的守护之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