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50300000003

第3章 首版前言

在我们的历史上,有过许多次盛衰兴亡,于是也有了许多开国立业的君主和丧乱亡国的君主。有趣的是,开国之君的伟大大体上都是一个模式,而亡国之君的遭际却往往极具特色,各有各的不同。在形形色色的亡国之君中,明末的崇祯帝显然是最有特色,也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因为至少从表层现象来看,这个崇祯帝根本就不具备人们通常以为的一个亡国之君应该具备的那些特征。

难怪明末的遗民们会为此发出许多感慨。

钱(音同“声”)在《甲申传信录》卷一中说:“上英谋天挺,承神庙、熹庙之后,励精图治,骎骎然有中兴之象。然疆场外警,中原内虚,加以饥馑荐至,盗寇横出,拮据天下,十有七年,神器遽移,遂死社稷。呜呼!英谋睿虑,曾不一施,其留恨又何极也!”他对于崇祯帝的死和明朝的亡国表现出极大的遗憾之情,而且显然认为,“英谋天挺”而又“励精图治”的崇祯帝对于明王朝的覆灭并不负有什么主要责任。

邹漪的《明季遗闻》序中则把崇祯皇帝与历史上一些失德丧邦或是导致国家衰败的君主们做了比较,更觉得明朝亡在崇祯帝之手实在是很难理解的事情。这篇序中说:“先帝以圣明在御,旰食宵衣。比之太康之尸位,厉王之内嬖,哀、平之外戚,惠帝之昏弱,明皇之淫荡,道君之放逸,百无一似,谓宜治平立至。而逆寇犯阙,身殉社稷,言天言人,都不可信。”既然崇祯帝要比夏朝的太康,周朝的厉王,东汉的哀帝、平帝,西晋的惠帝,甚至风流倜傥的唐玄宗和宋徽宗都要强得多,完全没有他们身上的那些毛病,为什么亡国的灾难还要落在他的头上呢?

的确,不论是同历朝历代的君主们相比较还是同明朝的列祖列宗们相比较,崇祯帝都不能算是一个很差劲的皇帝。他好学勤政,严于律己,人也相当聪明干练,具有这样全面素质的帝王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实在是并不多见的。但他生不逢时,正好赶在一个最不利于实施统治的时代登上了君临天下的宝座。

在中国历史的治乱循环中,一直有两大主题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是多年相对安定的社会生活必然会造成人口的膨胀,而当人口总量超过当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所能承受的限度的时候,就必然会产生以人口危机为前导的巨大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危机的总爆发酿成灾难性的大乱,其结果是通过饥荒和战争等恶性手段大量消灭现存人口,首先解决了人口危机,而后在这个基础上重新筑造治世。另一个主题表现在文化方面,承平日久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往往使得以中原统治阶级为承载主体的中原文化在多年治世之后表现出严重退化的迹象,于是政治腐败、道德沦丧、世风绮靡、武备孱弱;这种古代的“过度文明”症状同样会给整个社会造成巨大危机,而这种危机往往要通过一个或数个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军事集团对中原的进犯和蹂躏才能得到解决——清新的“野蛮精神”给中原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接踵而来的也许会是一个文治隆隆武功赫赫的盛世。

而在17世纪上半叶,也就是崇祯帝策御宇内的时候,中华帝国却正好处在一个最敏感的危急时刻。此时,明帝国的人口密度按当时情况已经达到超饱和的程度,而长年的干旱和平均气温下降造成的农业生产衰退更加重了人口危机的烈度,开始出现连年不断的全国性大饥馑。这是一种明王朝自身机制根本无法解决的灾难性危机,因而尽管崇祯帝和他的大臣们绞尽脑汁,却无论如何也缓解不了越来越严重的大饥荒,也无法扑灭由饥荒引发的农民大暴动。在崇祯帝17年的统治中,他一直对以李自成和张献忠为代表的所谓“流贼”充满了刻毒的仇恨和绝望的恐惧,却很少清楚地意识到,在农民起义者背后决定着明王朝最后命运的正是谁也无法摆脱的饥饿之神。

同样在这个时候,明王朝的“过度文明”症状也已经发展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在崇祯帝上台之前帝国刚刚经历了魏忠贤专权的灾难性事变,那段为时不长的“黑暗时期”其实恰恰反映出明帝国在整体上已经极度腐败。崇祯帝在铲除掉魏忠贤集团之后却不得不继承下那个集团给他留下的全部政治遗产,其中包括一整套僵化、繁琐、效率低下的政治结构,朝臣间激烈而又毫无原则的党争,制度化了的普遍贪污腐败,荒谬的军事体制和由它造成的武备的极其衰弱无能,国家各级财政的极度拮据……也包括明末士大夫只知一味高唱理学的道德至上高调(奇怪的是与此同时士大夫们,甚至许多大理学家们的道德水平相当低下),对于经邦治国却毫无能力可言。中原文明的败落给了边疆少数民族部落极好的机会,这个机会被满洲军事贵族抓住了,在一次次对明王朝这棵大树进行过无情砍斫之后,皇太极的继承人终于进入了北京,成为“天下”的统治者。

在崇祯帝上台的时候,他的帝国即将灭亡的命运已经无可挽回,这也许是其悲剧的基本原因。对此,许多人就归结为“天命”或是“国运”,而崇祯帝本人则强调“朕非亡国之君,臣尽亡国之臣”。但他本人真的就没有一点责任吗?对于这一点,清代的历史学家们已经在进行认真的讨论。胡智修在《居业堂集》卷二十中说是“烈皇所以被诬者四:曰自用,曰愎戾,曰吝,曰用宦官”。所谓的“诬”其实就是时人为崇祯帝总结的主要弱点。距离明亡时间较远因而也能持比较客观态度的全祖望更明确地指出:“庄烈自言:朕非亡国之君。夫其忧勤明察,固不可谓为亡国之君,然性愎自用,怙前直往,自亦不能辞于亡国之咎。大抵庄烈召祸,内则退宦官而不终,外则吝于和议。……”(《鲒埼亭集》卷二十九)从政策的角度来讲,全氏认为崇祯帝主要有任用宦官和不能同清朝和谈两大失误,这方面值得进一步探讨;而在个性或者说政治作风方面,“性愎自用,怙前直往”和清初人们普遍评价的“自用”、“愎戾”则完全是一致的。

在深入接触文献材料之后,每个人都会对崇祯帝的自作聪明、自以为是、固执多疑和刻毒残酷留下深刻印象。但是,如果将崇祯帝的性格特点追溯到他的幼年时代,我们就会发现那些个性其实本来并不算怎么恶劣,在一般人身上顶多是无伤大雅的小毛病罢了。可怕的是,这些本来并不算十分恶劣的性格特征,一旦同专制皇帝的绝对权威结合起来,却变成了一种令人震惊的破坏性力量。崇祯帝作为一个历史上少有的积极有为的皇帝,又把他自己的人格力量发挥到了极致。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崇祯帝的这种积极精神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有些古代学者已经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如果在明末天子宝座上的是一个比较昏聩无能的皇帝,例如万历或是天启那样的皇帝,明朝的国祚也许还能再苟延一段时间。

因积极振作而误国而亡国,这本身就是个足以令人震惊的话题,顺着这个话题说下去难免就会牵扯到对于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17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黄宗羲就是在含着血泪总结了亡国痛史之后,才写出那部著名的《明夷待访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理性的批判,勇敢地提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因为“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故而“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原君)

在《明夷待访录》中,黄宗羲一点没有提到崇祯帝和他的历史教训,这或许是出于一种难以克服的遗民情结。但从其内容来看,却不难找到崇祯朝事的影子。黄宗羲在《置相》一章中提出用相权限制君权,提出人臣要做君主的“师友”,要“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这就很容易使我们联想到崇祯朝五十宰相昏昏碌碌、奴颜婢膝的实况。而在《学校》一章中所言的“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和关于“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的大胆政治设想,显然也是深深有憾于崇祯时期天子刚愎自用,以致杀身亡国的惨痛记忆。

一个早在300多年前把绞索套在自己脖子上的专制帝王的故事,大概正是从以上的角度讲,对于我们的现代生活,还是不无借鉴意义的。

苗棣

1995年2月7日于美国斯坦福

同类推荐
  •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4部)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4部)

    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资治通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这样读《资治通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行为指南。
  • 东汉枭雄路

    东汉枭雄路

    汉室衰微,天下大乱之际。一个现代人穿越千年,回到群雄逐鹿的时代。这里是世族的天下,看这平凡人如何在乱世苟存如何寻得真爱,如何看遍人世冷暖成为一代枭雄。
  • 那一刻谁影响了历史

    那一刻谁影响了历史

    本书由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教授的讲课录音辑录而成,内容从春秋至清末选取了期间较有代表性且对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或事件,分为胡服骑射、轮台罪己、庙乐之争、王莽改制、谁主神器、汉魏禅让、鲜卑汉化、江陵焚书、玄武门之变、冯道长乐、亡国诸君、天书封禅、道君末日、悲剧海瑞、乾隆“肃贪”等15篇。
  • 崛起原始时代

    崛起原始时代

    新书《绞明》已发布,求支持!…………………………………………【大国记·秦时明月征文金奖作品】重生原始时代,教五谷、传医术、授武道,烧砖、建楼、筑城,带领族人崛起于大地之上。注:原始种田争霸文,无神秘超凡力量,只有主角带来的武道。交流群:731,354,478
  • 带着直播到大唐

    带着直播到大唐

    徐毅是名户外主播,然而,阴差阳错的竟然穿越到了大唐,最重要的是,随身还携带了一个直播系统!有人要看李二,要看长孙皇后,要看直播打突厥,要看直播打高句丽,还要看武媚养成记……徐毅笑的跟贼似得,各位看官老爷不要急,直播可以,但要打赏啊,兄弟在大唐的现代生活,可就全靠各位看官老爷们了!【新人新书,每日保底两更,拜求各种收藏,推荐】
热门推荐
  • 七贤风云录

    七贤风云录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皇室权贵你争我伐,混战不断,异邦胡人趁机作乱中华。这时,七贤令横空出世,据说,其中蕴含着扭转天下战局的力量,从此,江湖各门各派也陷入争夺七贤令的混战之中....一名小道,只想游历天下,只想坐拥歌妓佳人,欢歌此生;一名书生,遍读儒家精要,只愿与心爱之人长相厮守.....却都被卷入这无尽战乱之中......七贤令见,浩劫现,天下风云忽变。八王互战,五胡犯,四海纷争不断。魏晋风流,河清海晏,须臾江湖乱。辗转经年,苍生几时方安。缘起谪仙缥缈,广陵叔夜,化清风明月。游龙见首,燕王吼,洛河情水难收。浮生似梦,红颜如烟,不若拚一醉。奈何小生,总为此空流泪。
  • 有幸之年,与你相见

    有幸之年,与你相见

    《有幸之年,与你相见》是一部长篇都市小说,讲述了一对都市男女从不打不相识到相知相爱的故事。女主人公朱伊伊的母亲因炒股亏损而在证券公司大吵大闹,朱伊伊因此结识了证券公司的经理雷同。雷同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却因妻子一念之差的背叛而最终走上了离婚的道路。朱伊伊单纯善良,与雷同一起经历了多次让人啼笑皆非的误会之后,发现雷同是一个有正义感,有责任心的好男人,而自己也厌倦了无休止的相亲,决定和雷同开始一段认认真真的恋爱。
  • 峡谷聊天群

    峡谷聊天群

    某天夜笑葬莫名其妙的进了一个群聊,名字叫“王者峡谷聊天群”狄仁杰:欢迎新人,好久没有新人加入了。让我们“热情”的欢迎新人的加入吧!李元芳:哦哦,欢迎新人,来打一架吗?李白:新人,来打一架吗?嬴政:新人,来打一架没?白起:新人,来打一架吗?………………无数英雄@夜笑葬打一架。但手无缚鸡之力的夜笑葬只回复了一句:夜笑葬:好啊,不过等我实力提升上来再说!就在此时,一道声音响起…… —————— 单女主 「新书:《全职法师之签到系统》」
  • 重生之百万逆天

    重生之百万逆天

    这是一个关于重生后,一路逆袭成长的正能量故事。
  • 总裁,别玩火

    总裁,别玩火

    结婚纪念日,她精心策划,想要给丈夫一个惊喜。而她也收到了一个莫大的“惊喜”。电梯里,男人的身体靠近她的耳畔,“今夜,要不要我为你疗伤。”清醒过后,她匆忙离开。再次遇见,他成了她的合作伙伴。她装作不认识他,却被他似笑非笑的回了一句,“安总,你刚才说初次见面,可我记得我们不是第一次见面吧。”她心里有十万头草泥马在狂奔,表面死死的稳住,装傻的看他:“有吗?”席慕年,最年轻的财阀,拥有精致的外表跟强大的野心,而他最大的野心就是将她占为已有。望着他如狼似虎的幽沉目光,她头发一阵发麻,她该往哪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快递情缘:总裁的掌中妻

    快递情缘:总裁的掌中妻

    因拿错快递,茶小萌跟富可敌国?误认为?土鳖司机的老公,相识相知相爱到天荒地老。被母亲逼婚,即将面临嫁给糟老头,茶小萌果断现选择闪婚,不到一个小时,已经列入已婚人士黑名单!民政局门口,面对劳斯莱斯,茶小萌老奶奶进城般爱惜摸了摸,“这车是你老板的吧,真好,还借你开。”于宴殊:“……是我的。”茶小萌了解点头:“我知道,你的。”后面补了一句,“是暂时借你开的。”新婚夜,她捏着被子,龟着脑袋,尽往被子里缩,“我是窝里横。”于宴殊嘴角上扬,邪魅微笑:“刚刚好,我是外强中干。”窝里横配外强中干,天生一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异域大道

    异域大道

    千百年来,一缕游魂自虚空中游荡,在这千载岁月中,黑暗以及寂静消磨了他的不甘,堙灭了生气,仿佛就在一切归于平静之时,他不偏不倚地落在了长宁市监狱里一个将死的少年身上。。。。。
  • 谁绑架了中国父母

    谁绑架了中国父母

    一个曾经的高中语文老师对当今社会问题尤其是教育热点问题的一以贯之的冷静思考,一个全职爸爸十年陪读的心路历程,一个“特派记者”卧底教育的特别社会调查,一个五音不全的男人培养陪伴音乐才女的感悟和感动。作者以散文的笔调和生活的语言,借一个个平实的故事,娓娓道来中国教育的沉重社会现实,并为诸位父母开出了解决诸问题的良方。有理念,有做法,有见证。可读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全书核心理念是:爱容易,爱到很难;随意的选择,就是故意的加害;大人在爱的名义下,爱孩子,爱死了孩子;小孩无错,大人要打。以“谁绑架了中国父母”为题,把父母置身于被同情被解救的境地,易于引起共鸣。
  • 凤凰斗:第一庶女(全集)

    凤凰斗:第一庶女(全集)

    一场阴谋,她作为皇帝的棋子,被下嫁给传闻中最冷酷的诸侯国王。传闻这位王,性格孤傲,睥睨天下,脸覆薄纱,乃天下绝丑。传闻这位王,神秘果敢,生杀予夺,冷酷邪魅,最深不可测。新婚之夜,他一柄剑锋挑开盖头,她却捂着小嘴,眼里一片狡黠,“咳咳咳……夫君,臣妾身子不适,真是抱歉,打扰了你的雅兴!”“病秧子!”男子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留给她翩若惊鸿的背影。可当她如一条鱼儿般机灵地跃下温泉时,身后传来淡定的声音:“王后,你病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