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81600000010

第10章 杜鲁门·卡波蒂:重建与普通人物的日常交谈

两卷本《肖像与观察:卡波蒂随笔》中译本的出版,有助于改变一些我们建立在杜鲁门·卡波蒂这个作家身上的老生常谈,即一个自我放纵的天才,一个沉醉在名利场中的明星级作家,一个被毁灭性的成功击溃的悲剧人物,从而勾勒出某种令人扼腕的人生之弧。事实上,在这部由后人编辑、几乎涵盖其全部创作生涯的编年文集中,我能够看到的是,晚期卡波蒂的创作并未沉沦,相反,在品质上已经暗暗达到了某种骇人的高度,且是在绝对清醒自觉的状况之下完成的。

1980年,这时候离他去世还有四年,他写出了《窗中明灯》。讲述一个年轻人在寒冷的黑夜被酗酒司机抛弃在荒野,他走啊走,来到了一间有门廊的小木屋前,小木屋里有一位坐在炉火旁看简·奥斯丁小说的老妇人,有几只小猫陪伴着她。他请求借用电话,但老妇人邀请他留下来住一宿。于是他们聊天,就着火和酒,聊那些世人景仰的作家,梭罗、狄更斯、刘易斯·卡罗尔、霍桑……也聊政客、宗教、园艺、康涅狄格州严酷的冬日和遥远的地方,后来她送他上楼休息,床上盖着小碎布缝成的被子,漂亮又温馨。第二天早上,她又为他做好了早餐,然后他们开始聊到了猫。他说曾经养过一只暹罗猫,带它游遍世界,后来它死了,他都不忍心再养一只。

“那或许这个你可以理解吧,”说着,她带我走到那个大冷柜跟前,打开柜门。里面全是猫:冰冻的猫摆放得整整齐齐,保存得完好无损——有几十只呢。这让我感到很惊讶。“都是我的老朋友。就这么安息着。因为我无法承受失去它们的痛苦。完全无法承受。”她大笑起来,说道,“我猜你会觉得我有点儿疯疯癫癫的吧。”

有点儿疯疯癫癫。没错,有点儿疯疯癫癫,我在灰色的天空下朝着她指给我的高速公路方向走的时候,心里就在这么想。疯疯癫癫,但却光彩照人:那是窗中的明灯。

这是篇小小的杰作。我不知道应该以什么样的文体来称呼它,哥特式童话?叙事散文?抑或短篇小说。但很奇怪地,它让我不止一次地想到《老人与海》。

众所周知,在《冷血》大获成功后不久,卡波蒂就陷入一部名为《应许的祈祷》的著作计划的折磨中,他此时的抱负是写出美国的《追忆似水年华》,无情地记录他浸淫其中的富人阶层和名流圈众生相。在同样写于1980年的、为文集《给变色龙听的音乐》而写的前言里,他回顾这段尚未完结的历程,说:“现在看来,尽管这是场折磨,但我为它发生感到高兴;毕竟,它改变了我对于写作的整体理解,改变了我对于艺术和生活以及找到二者之间平衡点的态度,改变了我对什么是真相和什么是‘真正的’真相这两者的不同之处的理解。首先,我认为,大多数的作家都写得太多了,哪怕是最好的作家。我更愿意少写一些。要像乡间的小溪一样简单、清澈……但由于自我限制于此刻我正在运用的某一种形式的写作技巧,我并没有将我对写作的全部认知运用进去——那些我从电影剧本、戏剧、报告文学、诗歌、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中所学到的全部内容。一个作家应当将其所具备的所有色彩和所有能力在同一块调色板上调匀(以及在合适的情况下,同时应用这些素材)。可这又如何实现呢?我重新开始创作《应许的祈祷》……我不得不回到幼儿园。但我很兴奋,我感到一个无形的太阳在照耀着我……现在,我将自己置身于舞台中央,并以最苛刻、最细微的方式重建与普通人物的日常交谈:我住所的管理员,健身房的按摩师,某个老同学,我的牙医。在写出几百页这种率真的文字后,我终于形成了一种风格。我找到了一个框架,我可以将我对于写作的全部认知都融入这个框架中了。”

也许我引用得太多了。也许还不够多。我只是希望每个喜欢卡波蒂的读者都可以去看一下这篇饱含诚意与洞见的前言,以及同样收录在《肖像与观察》中的类似文章。无论外部生活多么混乱、跌宕,多么阴郁或华美,在写作的那些时刻,哪怕是躺着,他也一直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认为我对写作的理解很深。”在1972年一篇题为《自画像》的文章里他如是说。事实也的确如此。

“以最苛刻、最细微的方式重建与普通人物的日常交谈”,这几乎是卡波蒂一生写作的缩影。在为他赢得最初声名的小说《别的声音,别的房间》里,虽有自传成分,但最动人的部分却基于那个年轻叙事者对于他人而非自我的关注。“别的声音,别的房间,那些逝去的模糊声音将总会萦绕他的梦乡。”而他最初发表在《纽约客》上的长篇非虚构报道,记录与一家美国歌剧团同赴莫斯科演出的历程,文章题为《缪斯入耳》,也很有意味地关乎声音。进而,每个杰出小说家关心的现实首先都是作为个人而非集体的现实,这样的现实,其基本元素,不是情节,是声音,正在发生的和不断逝去的,人们日常交谈的声音。是这些声音将一个人从各种由人所制造的非人怪物手里抢救回来,赋予一个人生活的尊严;是这些业已不存在的、人的声音,参与创造出一个小说家要从时间之流中奋力夺回的,“作为幻相的真相”。

也许只应该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卡波蒂向着非虚构写作的纵身一跃。在虚构小说中,因为文体的限制,写作者不可避免要耗费精力在种种有头有尾的故事情节的营构设计上;但在非虚构作品中,由于情节永远都是现成提供的,是不可随意更改的,写作者遂得以把精力集中放在对人以及某种生命灵韵的捕捉上。

“在选择白兰度作为尝试的对象之后,我检查了我的设备(其中最关键的要素是一种依靠脑力记录长篇对话的能力,一种我在伏案于《缪斯入耳》时努力达到的能力,因为我笃信做笔记——更不用说录音机了!——会制造假象与扭曲,甚至是毁掉任何存在于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之间的自然感)。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白兰度一连几个小时的轻言细语,海阔天空,但是我在这次‘访谈’之后,只用了一个上午就把它全写了出来,然后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打磨成型,使其接近最终想要的结果。从这件事当中,我收获最大的是如何控制‘静态’写作,在一种没有叙述主线帮助的情况下,如何挖掘人物,如何保持氛围——后者之于作家,正如绳索与丁字镐之于登山者。”(《犬吠》前言)

约瑟夫·M.福克斯,《应许的祈祷》的编者,为我们保留了一点卡波蒂是如何将对话“打磨成型”的珍贵片断。在读完《应许的祈祷》其中一章后,福克斯收到卡波蒂征询意见的电话,福克斯指出,其中一个人物在对话中使用的一个词不妥当,因为她不可能用那个词,可能会是另一个词。卡波蒂听了开心大笑。“我昨晚重读了一遍这章,”他说,“唯有一处我想改一改。我这会儿给你电话,正是要告诉你把那地方改为你刚才建议的那个词。”

即便从《应许的祈祷》现存的三章来看,即便是这些卡波蒂已经打算推翻重来的未完成作品,也依旧并非什么“挣扎之后的惨败”,而是如编者福克斯所言,“几乎是完美无瑕的”。因为,它从一开始就拒绝被某种既定的小说美学天平衡量,在一片弥天弥地的荒唐无稽中,它只乐意接受生命真实的严峻考量,而大多数人类,一如艾略特早就指出的,“并不能忍受太多的真实”。

这种艺术家必须面对的生命真实,亦是卡波蒂在《给变色龙听的音乐》中反复提及的黑镜,“那种黑暗,你盯着看的时间越长,它就不再是黑色的,而是变成一种很古怪的浅蓝色,变成通向隐秘幻境的门槛”,让人不安,也教人平静。

在杜鲁门·卡波蒂的作品中,人永远大于故事,他的每个主人公,甚至包括他写过的鸟儿,永远都仿佛摇摇欲坠地踩在疼痛之刃上,以某种倾斜于世界的姿态,行走在毁灭的边缘,但这一切又都在一种极其耐心和严苛的控制之下,在属人的话语中缓缓展开的。阅读他的随笔是一种美妙的享受,某种程度上胜过其小说,从中可以体会到一种他用以称赞毛姆的出色品质,即“紧紧围绕主题运用精妙的叙事法则”。“这成就体现了一种自律,它需要河马的耐心、物理学家的客观,以及艺术家的投入,而它唯一的造物就是它终将陨灭的自我。此外,造诣修行最重要的莫过于嗓音,莫过于它的音色,还有它发声的方式与传达的内容。”卡波蒂的这段文字是在描写天鹅,亦是在描写自己及用力一生的写作,而那终将到来的自我陨灭,其实是“缓缓地,庄重地”,一如他写过的那只名叫罗拉的乌鸦。

同类推荐
  • 为了弱者的尊严

    为了弱者的尊严

    文主人公梁雨润到任山西省信访局副局长,主抓群众接访工作,经他之手处理的民事案件和化解的难题数以千计,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中央、省里挂名的“老大难”问题。由于文章的篇幅限制,笔者不能一一记述。但在采访日子里,所到之处,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梁雨润同志在百姓中的威望之高,令我常常敬佩与感动不已。
  • 神州轶闻录系列:武林拾趣

    神州轶闻录系列:武林拾趣

    本书作者是著名文史作家、专栏作家。早年生活在北京数十年,交游广阔,熟读前贤文章,博物强记,广泛涉猎北京的文史掌故、艺苑趣闻、名人轶事和文物珍宝,对风土民情了如指掌。1976年定居香港后,来往于香港和北京之间。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周续端、周彬、司马庵等笔名,在香港《华侨日报》《大公报》、台湾《世界论坛报》等多家报纸开设“京华感旧录”“九州逸趣”“神州拾趣”等专栏,琐谈社会轶闻和文史掌故,深受读者欢迎;之后谈及内容遍及全国各地,专栏易名为“神州轶闻录”。本书是神州轶闻录中的一本,生动披露鲜为人知的文豪文坛史事。
  • 草色·天韵:叶延滨精短美文100篇

    草色·天韵:叶延滨精短美文100篇

    本书收入著名诗人、作家叶延滨所作精短散文随笔100篇,这些文章有对既往生活、人物的回忆,也有行走各地的游记,有的侧重抒情,有的侧重说理,更多的是夹叙夹议,渗透着作者对生活、人物和祖国山川很深的情意,充满着人生思考和积极乐观的情调,哲思与诗意是它们的最大特色,格调高雅,深受青少年读者欢迎,有的被用作高考试题。
  • 从北京到曼德勒

    从北京到曼德勒

    庄士敦(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外籍老师。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和牛津大学的庄士敦,1898年赴中国,先后在香港、威海卫的英殖民政府任职,是一位地道的“中国通”。他十分热衷旅行,在游历的同时实地考察当地的风土习俗、社情民意,写出大量关于中国的著述,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史料和学术研究价值。《从北京到曼德勒》是庄士敦的一部长途旅行探险记。游历的时间为1906年上半年,途经北京、华北、武汉,上溯扬子江进入四川。以后全靠骑行或步行翻山越岭,跨越云南西北部,进入缅甸,旅行终点为缅甸的曼德勒。在这本书里,我们能了解到20世纪初期中国的真实样貌,尤其是西南地区的山川河流、自然风物、人文景观、宗教文化等等,在庄士敦的笔下都有十分详细的记录,可读性和史料价值都非常高。在书中,庄士敦对中国的佛教文化和儒家文化也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认为西方世界应该对东方的文化传统给予应有的尊重。
  • 故事新编: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故事新编: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热门推荐
  • 明神宗宝训

    明神宗宝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花开如许

    重生之花开如许

    苏叶30岁生日那天重生了,回到了高中时期,事情一点点变好,却也一点点变得奇怪,最后低调的她不得不挺身而出书写传奇
  • 醉了这江湖

    醉了这江湖

    她问——何谓江湖?有人只身独剑上天山,豪气干云;有人白马银甲出边塞,血染黄沙;有人黄金百两作酒钱,只为兄弟;有人高歌,江湖儿女江湖死;有人逍遥,一醉千秋梦浮生;有人盘算,万里江山尽归吾……而我呢?饮着两杯小酒,替你梳好了头,看着这江湖,已有些醉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误闯妖孽高校:美男训练营

    误闯妖孽高校:美男训练营

    丫的,为什么喝罐可乐,罐子会砸出一位美男………美男唇红齿白,说出的话得理不饶人……“你是混哪里的!给本大爷报上名来!”说着还伸出手捏起我的下巴左右打量一番。“小子,长得还蛮不错嘛……本大爷决定了,你就跟本大爷混……”妖孽啊,还是撒丫子快跑吧……虽然说是位美男,但是说的话怎么看都像是流氓……隔日拿到一张通知单,老爸老妈笑的一脸花痴……“乖乖啊…为了找到好的男朋友,爸爸妈妈准备把你送到专门培养美少年的学校去哦……嗬嗬嗬嗬,所以这段期间你要办成男孩子了呦……”说着眼光在胸前飘荡。捂胸QAQ,即使我是飞机场,你们做爸妈的也不要那么明显好不好……进校第一天,被可乐罐重重砸成眼冒金星……“喂,说的就是你,转过身来!”嚣张的声音怎么那么熟悉。啊啊啊啊啊——————肿么回事,肿么会看见那个流氓美男……啊啊啊啊啊——————你在做什么,干嘛摸我胸!“切……一点胸肌都没有!啊!那天是你……”还是快点跑吧……跑不掉了啊!逃离狼窟,又进虎穴!不是说美男吗!为什么我只看到满地的神经病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考古寻踪:穿越人类历史之旅

    考古寻踪:穿越人类历史之旅

    这是一部普及型著作,向广大读者介绍考古学和考古研究成果。书中按照人类历史发展的顺序,比较系统地概括了世界范围内各国考古工作者,尤其着重介绍了德国考古工作者所取得的最新重大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是对英、法、美等国家同类著作的重要补充。《考古寻踪:穿越人类历史之旅》语言生动、通俗易懂,概括了人类从旧石器时代猿人几百万年的生理进化和物质文化的漫长发展,经过新石器时代的农耕、畜牧和定居生活,以及青铜器和铁器时代在冶炼加工金属的基础上逐渐出现劳动分工和贫富分化,最终产生社会阶层,出现世界文明古国,一直描述到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内的近现代历史。作者恰到好处地抓住了人类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人类社会的演变发展进程,同时突出了考古学在研究各历史时期的卓越贡献。
  • 奇幻之旅

    奇幻之旅

    王大陆、宋佳主演,电影《超级的我》原著小说!《复仇者联盟4》导演罗素兄弟、《冈仁波齐》导演张杨联合推荐,一则充满想象力的“梦境寓言”!如果现实是一场梦境,你愿意就此沉睡,还是孤独醒来?倘若时间可以打破维度、无序排列,你又想回到哪个起点?
  • 高加索灰阑记

    高加索灰阑记

    内容取自中国元代杂剧《灰阑记》,李潜夫著,全名《包待制智勘灰阑记》。格鲁吉亚总督在暴乱中被杀,总督夫人仓皇出逃时将亲生儿子小米歇尔遗弃;善良的女佣冒着生命危险,历经艰辛将他抚养成人;叛乱平息后,总督夫人为了继承遗产索要孩子,法官阿兹达克采用灰(粉笔)断案:心贪性残的总督夫人不顾死活使劲往外拉扯孩子,而女佣则不忍心孩子被拉伤……故事的结局是,小孩没有判给其生母,而是判归养母女佣。
  • 忧伤旋律:乞丐变身大明星

    忧伤旋律:乞丐变身大明星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br/>&nbsp;&nbsp;&nbsp;&nbsp;他曾经的平民百姓,却因为一次替代驻唱而网络蹿红。<br/>&nbsp;&nbsp;&nbsp;&nbsp;原本倒霉的挨揍,在经过一位记者的曝料后,为他换来了,一夜成名!<br/>&nbsp;&nbsp;&nbsp;&nbsp;就这样,曾经霉变的斑点出租房,变成了豪华别墅。曾经的步行11路,变成了豪华轿车!<br/>&nbsp;&nbsp;&nbsp;&nbsp;为了梦想,他毅然选择外出闯荡,经过五年的混吃等死,他终于抓到一次机会,这次机会让他一夜成名,让他成为市民议论的话题。<br/>&nbsp;&nbsp;&nbsp;&nbsp;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事业和爱情化为了一体,它们就像连体婴儿一样,共同生存,共同呼吸。<br/>&nbsp;&nbsp;&nbsp;&nbsp;他和校花的唯美爱情,他和女明星惊天动地的爱情。让他的生活充满了戏剧化。<br/>&nbsp;&nbsp;&nbsp;&nbsp;因为爱情,他拥有了无数人都梦想的机会。<br/>&nbsp;&nbsp;&nbsp;&nbsp;因为爱情,他失去了一切,这是为什么呢?<br/>&nbsp;&nbsp;&nbsp;&nbsp;尤如梦幻泡影的娱乐圈就像一台会转的齿轮,谁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转到你身上来,如果你陷入了它制造的迷幻世界中,你将会万劫不复!<br/>&nbsp;&nbsp;&nbsp;&nbsp;本文纯属娱乐作品,大家笑笑且过,不要猜忌太多其它的方面,谢谢观看。【彪悍文,不能接受者,请绕过!】<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