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18500000012

第12章

【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1]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2]’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3],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4]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5]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6],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7]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8],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9]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10]’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11],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12]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13]。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注释】

[1]须陀洹:梵文音译。意译“预流”、“入流”、“至流”等。小乘佛教四种修行果位中之初果位,指通过思悟苦、集、灭、道四谛真理而断灭欲、色、无色三界“见惑”而达到的果位。“见惑”亦称“理惑”,指不明佛教真理而对世界、人生等外部境界所产生的种种错误见解,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见”及“八十八见”等。此种“见惑”即是烦恼,破而除之,亦即下文所说的“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即可去凡夫而始入圣道之流,故名“入流”。因其违背三界生死之流,故又名“逆流”。进入此位之后还有七番生死,即还要七次转生于天上、人间。

[2]果:结果。由一定的因而产生的皆称之为“果”。分类很多。归纳起来有两层含义:(1)任何事都是有因而得以产生和变化,所以事物前后相续,对于前因来说,后生者即为果。此指有为法。(2)通过各种修行及其他业力之因而得到的阶位与果报。此中又有两种,一是三界六道轮回之果报,此为“苦果”。二是超凡入圣之果位,此为“圣果”。这里的“果”即属此种。

[3]入流:须陀洹的意译,参见注[1]。

[4]是名:是一种名号。“名”是佛典中常见的一个术语。《同光记》卷5说:“梵云那么,唐言名是。随意、归意、赴意、召意。谓随音声归赴于境,呼召色等。名能诠意,……缘于名,能起于想,能作想故,故名作想。”即是说,“名”是一种能令人随其音声、符号而想起其境相的东西。它与“实”相反,只是一种假相,是世俗人分别各种事物、现象、特性的一种概念。大乘般若学认为一切非实,仅是假名;假名是妄,不能执着为真。《金刚经》中用“即非”、“是名”二词表达其一切非实假有的观点,从而形成其独具一格的“即非是名”双遣否定法。

[5]斯陀含:梵文音译,意译“一来”、“一往来”。小乘佛教四种修行果位中的第二位。指通过思悟“四谛”之理而断灭与生俱来的烦恼所达到的果位。此位所断之烦恼为三界中欲界九品“修惑”的前六品。所余后三品“修惑”尚需于欲界中的人间与“六欲天”各受生一度,故名“一往来”。“修惑”亦称“思惑”,主要指对世界事物所持的贪、瞋、痴(“三毒”)等情欲。因迷于事物,产生情欲,固也称“事惑”。小乘佛教认为三界中共有九地,每地有“修惑”九品,共有“修惑”八十一种。其中欲界一地有贪、瞋、痴、慢四种,细分为九惑。

[6]一往来:斯陀含的意译。参见注 [5]。

[7]阿那含:梵文音译。意译“不还”、“不来”。小乘佛教四种修行果位中的第三位。指通过修行完全断除欲界修惑而达到的果位。与“斯陀含”相比,他不仅断除了欲界九惑中的前六惑,而且还断除了后三惑,所以,从此不再还来欲界,而是转生于更高的色界、无色界。故名“不还”、“不来”。

[8]不来:阿那含的意译。参见注[7]。

[9]阿罗汉:梵文音译,亦译“阿罗诃”,略称“罗汉”。小乘佛教四种修行果位中的第四位。亦即最高果位。指断尽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见惑”、“修惑”所达到的果位。因其已至修学的顶端,故称“无极果”。具体讲含有三义:(1)“杀贼”,意即断尽一切见、修二惑,杀尽一切烦恼之贼。(2)“应供”,意即获得极果,应受天、人的供应。(3)“不生”,意即一世之果报永尽,不再轮回转生于三界之内。

[10]道:原义“道路”。佛教取其能通之义而引申为:(1)在轮回转生过程中,善业通人至善处,恶业通人至恶处,故善、恶二业谓之“道”。所至之处也称“道”。此即三界六道轮回的“道”,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此种“道”是“有漏道”(“漏”即由烦恼业因,众生不断从眼、耳、鼻、舌、身、意“六疮门”流出“不净”,从而造成新的业因,如此而不断地流转生死于三界六道之中)。(2)在修行解脱过程中,可使众生达到佛教觉悟,从而趋向涅槃的佛法,如四念处、四正勒、四如意足、五根、七力、七觉、八正道等皆称之为“道”。此为“无漏道”。如“道谛”、“三十七道品”、“声闻道”、“佛道”等。(3)解脱境界,无碍自在,亦称之为“道”。这里的阿罗汉“道”即指阿罗汉这样的解脱境界,意同上文的“果”。

[11]无诤三昧:安住于空理、与他无诤的禅定。“诤”同“争”,争论、争辩、争讼、争夺、争强论胜等。“三昧”为梵文音译,意为“定”,指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此为取得确定之认识、作出确定之判断的心理条件。《大智度论》卷5说:“善心一处不动而名三昧。”如果掌握了某种事物的要诀,懂得其中的奥妙,即可说得到某种三昧,如无相三昧、无住三昧、无心三昧、无垢三昧、无作三昧等。在“三昧”状态中悟得空理,消除欲念,则无你我之分,彼此之别,差异全抛,恼乱俱忘。与人无争辩,与世无竞夺,不但独自不恼,亦令众生不起烦恼,此即无诤三昧。佛典中讲,须菩提最善无诤三昧,如《涅槃经》中说,须菩提住于虚空之地,若有人嫌其立,其当终日端坐不起;若有人嫌其坐,其当终日立不移处。

[12]欲:梵文意译。即希求、欲望。《俱舍论》卷4说:“欲谓希求所作事业。”《唯识论》卷5说:“云何为欲,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杂阿含经》说:“欲生诸烦恼,欲为生苦本。”佛教认为,人们由于“无明”(愚痴)所障,而产生了对外界一切的贪爱渴求,此即“欲”。有欲则有烦恼,有烦恼则有诸苦。所以,佛教特别重视离欲。“欲”的分类较多。(1)三欲:形貌欲、姿态欲、细触欲(见《涅槃经》卷12)。另有欲界三欲,即:食欲、眠欲、淫欲。(2)五欲:也称“五妙欲”,指为追求色、声、香、味、触“五境”而起的五种情欲。如《大智度论》卷17说:“着五欲者,名为妙色、声、香、味、触。”也有说五欲为财欲、色欲、饮食欲、名誉欲、睡眠欲。(3)六欲: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见《大智度论》卷21)。这里的“欲”泛指对外界一切的执着追求。

[13]阿兰那行者:即从事寂静修行的修行者。“阿兰那”是梵文音译,也译作“阿兰若”、“阿练若”等。原意为“树林”,意译为“寂静处”、“无诤处”、“空闲处”、“远离处”等。是比丘从事寂静修行的地方。后来泛指一般佛寺。“行”即修行。“行者”即佛教修行者。“阿兰那行”即寂静行,亦即吉藏所说的,“优游任放,不为尘累”(《卍续藏经》卷38)。《金刚经》其他译本此处皆译作“无诤行”。罗什译本用“阿兰那行”很可能是有意改动。这样一来,避免了与上文的重复,尤其是使意义更深一层。因为“阿兰那行”是早期佛教非常重要、非常普遍的一种修行方式,以至成为当时佛教僧侣生活的基本标志。以此来说明“无诤”更容易使人理解和接受。何况“无诤”也只是寂静心的一个表现方面。根本的要求还是远尘离垢、弃欲绝相、心无所住、行无所行、清净无染。

【译文】

佛问:“须菩提,在你看来,须陀洹能够有这样的念头,‘我已得到了须陀洹的果位’吗?”

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世尊。为什么呢?须陀洹虽然说已脱离六凡境界,初入圣者之流,从而名叫入流,但也正因为其已入流,已断除了对三界一切境界的错误见解,心无所取,所以,实际上他是无所而入的。具体讲,既不入眼睛可见的大小形状、不同境况、各类颜色等表面现象,也不入于耳闻的声音、鼻嗅的气味、舌品的六味、身体的触觉以及意识所感觉和认识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如此无所而入,所以说须陀洹仅仅是一个假名而已。”

“须菩提,在你看来,斯陀含能够有这样的念头,‘我已得到了斯陀含果位’吗?”

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世尊。为什么呢?斯陀含虽然说已断除了对世界事物所持的贪欲、瞋恨、愚痴等大多数情欲和迷惑,从而只须在欲天、人间往来转生一次,即可脱离欲界,故名叫一往来,但实际上,色身虚妄,心无所得,并无往来之相。所以说斯陀含只是一个假名而已。”

“须菩提,在你看来,阿那含能够有这样的念头,‘我已得到了阿那含果位’吗?”

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世尊。为什么呢?阿那含虽然说已断除了对世界事物所持的贪欲、瞋恨、愚痴各种情欲和各类迷惑,从而不再来生欲界,故而名叫不来,但实际上,内无欲心,外无欲境,已离欲界,心空无我,毫无执着,并不计不来之相。所以说阿那含只是一个假名而已。”

“须菩提,在你看来,阿罗汉能够有这样的念头,‘我已进入阿罗汉道’吗?”

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世尊。为什么呢?因为,阿罗汉已除尽一切迷惑,断尽三界烦恼,情无逆顺,识境双忘,证入不可言说、不可取舍的无为寂静之体,从本质上说并无真实可取的阿罗汉,而只有作为假名的阿罗汉。世尊,如果阿罗汉有这样的念头,‘我已获得阿罗汉道’,那说明他有得果之心,妄见未除,迷惑未消,尚属凡夫之列,从而必然会执着于自我的相状、他人的相状、众生的相状、寿命的相状。”

“世尊,如来佛说我已经深悟无争妙趣,在所有弟子中是最能与世无争的人,是名列第一的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这样想,‘我是一位远离各种欲望的阿罗汉’。世尊,我如果有这样的念头,‘我已得到了阿罗汉道’,世尊就不会说须菩提是远离尘嚣、隐居幽林的寂静行者。因为须菩提已悟性空无相之理,从而不再受物役使,受境系累,心无一念,行而无行,所以假名为须菩提,如此才算是乐于远尘离俗的寂静修行。”

【赏析】

本节中心内容是通过小乘佛教的四种修行果位来说明无相无住的般若义理。

前面经文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既然佛法如此不可得、不可取,那佛教的各种修行果位又是因何而得、因何而证呢?既然佛法不可说、不可着,为何又讲“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呢?”于是,佛又从得果这一角度展开破相去执的说法。本节是从小乘讲,下节则从大乘讲。

佛教认为小乘四果的分别,关键在于他们体悟无为法之功夫的浅深。般若智慧无所执着,心清体明,与此相反的各种“惑”却见境生情,心污体暗。第一果已破“见惑”而未破“修惑”,初入圣流,属“见道位”。第二果不但灭去“见惑”,而且已破欲界“修惑”前六品,修道功力渐深。第三果位全破欲界九品“修惑”,但色界、无包界其他七十二惑尚未破除。二、三果位属“修道位”。阿罗汉果则尽破三界一切惑,达到境亡心灭、至极无学的程度,属“无学位”。正如南朝傅翕颂中所说:“舍凡初入圣,烦恼渐轻微。断除人我执,创始至无为。缘尘及身见,今者乃知非。七返人天后,趣寂不知归。”这是说前三果在证悟无为方面的渐次深入,至达第四果则“无生即无灭,无我复无人。永除烦恼障,长辞后有身。境亡心亦灭。无复起贪瞋。无悲空有智,翛然独任真。”“长辞后有身”即不再受生,永远摆脱生死轮回。后两句指罗汉果不像大乘菩萨那样大慈大悲,将自己之智慧用于普度众生,而是徒有智慧,独自入真空寂灭之境而自由自在。小乘四圣之间及小乘与大乘之间“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至此即可明了。

但是,如果小乘四圣们都认为自己已得相应的果位,即经中所说的“作念”,那就是心有取着,有取着则心为尘染,心染则属凡夫之辈,怎能进入圣者之流?所以,经中说一果“入流”而实无所入,不入于六尘之境;二果“一往来”“而实无往来”;三果“不来”亦“实无不来”;至于四果阿罗汉更是“实无有法”而名之。经中尤其指出,阿罗汉如果认为他已得到了阿罗汉道,那就是着“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也即认人为真、视己为实,起人我之见,从而凡心涌动,遍起执着,烦恼充塞,沉沦苦海。所以,作为罗汉是绝对不能有所“作念”的。经中又举例说,须菩提得无诤三昧,最与世无争,与人无悖,是首屈一指的阿罗汉,但是须菩提能否心存这样的念头呢?能否认为自己已得到了阿罗汉果呢?不能,因为须菩提的一切修行从本质上讲正是“实无所行”,所以才是寂静修行,才为如来佛所称赞。就连须菩提本身也只不过是一个假名而已,哪里来的果与行、欲与不欲呢?何尝需要心中作念,临众标榜呢?正如道川禅师颂中所说:“蚌腹隐明珠,石中藏碧玉。有麝自然香,何用临风立。活计看来恰似无,应用头头皆具足。”总之,经文通过小乘四圣证而无得的道理说明四圣皆是无得而得,本体“实无”,所谓的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只不过是随机教化、权宜施设的假名而已,切不可认其为真,心起执着,以免清净之心又受污染,复背离圣流而退入凡流。其实,岂止小乘四果理应如此,就是大乘菩萨之道何尝不是这个道理。下节即在此基础上,复就菩萨得法,庄严佛土说明一切皆无实无得,不应妄自分别,心起执着,并随之进行了总结,指出“应如是生清净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样也与前文“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及上文“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遥相呼应,从而使般若破相去执的面进一步扩大,理进一步加深。

《金刚经》是一部大乘经典,而且经中还透露出许多与小乘对立的迹象。本节经文以小乘修习所达到的四种圣果为理论分析的对象,说明了四个问题:一是大乘佛教虽然是一种全新的理论体系,但其毕竟还是在小乘佛教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离开了小乘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金刚经》的般若思想体系是不可能成立的。二是大乘佛教在继承吸收小乘佛教的同时,还将小乘的一些基本范畴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内容,从而摄小归大,兼容并包,使本属小乘的范畴成为说明大乘理论的工具,甚至直接变成大乘佛教的基本范畴。三是大乘佛教并不排斥小乘,更不视其为异端,只是认为它还不够彻底,不够圆满,所以大乘佛教总是通过各种途径设法引导小乘信徒趋归大乘。这里对小乘四圣的解释在一定意义上讲,也就是给四圣们趋向大乘般若学架设了一座桥梁。只要小乘四圣们能像经文中说的那样去认识,从而无所执着,那他们不就全成了大乘圣者了吗?四是通过对四圣的新的解释说明新旧之间的一脉相承,表明大乘亦是佛说。因为四圣是因四谛之理而亲证的,四谛又是公认的释迦如来亲口所说之法,将新的理论尽量与此划成等号,从而增添了自身的正宗色彩,与经首出现的原始结经形式相互配合,以表明自身的权威性、可信性。

【评赞】

南朝梁傅大士颂曰:“无生即无灭,无我复无人。永除烦恼障,长辞后有身。境亡心亦灭,无复起贪嗔。无悲空有智,翛然独任真。”

同类推荐
  • 能忙能闲生活禅:星云大师谈心的妙用

    能忙能闲生活禅:星云大师谈心的妙用

    本书共8章,约57千字。书中主要节选星云大师的生平著作与在各地弘法讲演中的精彩言论和开示,包括对禅的解释、学禅的目的,如何修禅、禅对生活的帮助,活在当下,利益社会。以平实、浅白的文字叙述禅对人生,对生活的意义,给人智慧和启迪,给人信心。
  • “去极端化”理论读本

    “去极端化”理论读本

    本书不仅通过梳理人类文明和宗教特别是新疆伊斯兰教的历史演变,向广大读者普及正确的宗教知识,树立正确的宗教观,还通过分析国际宗教极端主义、新疆宗教极端主义的根源、特点和影响,帮助广大读者认清宗教极端主义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因而对于进一步加强新疆地区思想文化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 仙道贵生:道教与养生

    仙道贵生:道教与养生

    《中华道文化丛书·仙道贵生:道教与养生》以“道”为理论基础而博大精深,但它的落脚点却在人世、在现时。与此相应,我们这套丛书亦努力做到文字平和朴实、语言流畅生动、叙述要言不烦、面貌平易近人,以使更为广大的读者都能从中受益,得到有关道文化的比较全面和科学的知识。
  • 一行禅师大合集:一套写给普通人的佛学入门书

    一行禅师大合集:一套写给普通人的佛学入门书

    享誉海内外的佛学大师一行禅师经典作品,一套写给普通人的佛学入门书,让你在生活、工作中感受佛学的真谛。无论有没有佛学根基,阅读这些书都是一次充满感动、受益匪浅的修行。他沉稳迷人地讲述了佛陀80岁的完整一生,佛法的起源与奥妙,就这样在您面前徐徐展开。无论你有没有佛学根基,阅读本书,都是一次充满喜乐和感动,受益匪浅的修行。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热门推荐
  • 暖暖时光有你在

    暖暖时光有你在

    刚放暑假的第一天,隔壁就来了一个高冷男神。某小念迫不得已的去和这个新邻居打招呼,但是没想到碰了一头灰回家。这个邻居把门关了,关了!!多年以后,新婚当天,某小念掐着男人的脖子说:“你说,为什么那时候把门关了?”某男人翻身把她压住,“我故意的,怎么?”某小念:你你你!算了算了……唔我不计较了你别动手动脚的啊喂。
  • 独家宠爱:男神试婚21天

    独家宠爱:男神试婚21天

    她一觉醒来竟上全市头条,一跃成为韩氏集团总裁未婚妻。谢伊人怒目而视:“你丫的,这年头还有人被订婚!”韩城眉目一扫,嗤之以鼻:“谢伊人,遇见我,你人生开挂了......”谢伊人:“!!!”婚后,谢伊人:“老公,今晚菜单?”韩城:“鱼香肉丝,梅菜扣肉,糖醋排骨,水煮牛肉......”谢伊人白眼一翻:“你特么是在喂猪吗?”韩城勾唇一笑,慢悠悠的解开领带扣子,“老婆,还有最后一道。”谢伊人美眸一转,嘟嘴问道:“什么?”韩城挑了挑眉,噙起一抹邪笑,张扬魅惑,“爆炒娇妻!”某男立刻身体力行,谢伊人咒骂:“韩城,你个臭不要脸的!”韩城停下动作:“我不要脸,我要你......”谢伊人:“!!!”
  • 第一捧春

    第一捧春

    亲爱的,欢迎来到无光者的天堂。我们将在此迎接救赎。
  • 匡扶三国

    匡扶三国

    “这里是哪里?什么?汜水关?什么?我的爹居然是潘凤?”前世射击冠军潘俨,意外成为无双上将潘凤之子。孺慕情深,潘俨重活一世,岂能容忍父亲有失。他发誓就算是华雄,也不可能伤父亲分毫。汉末乱世,诸侯并立,烽火四起,中原十室九空,边疆屡遭掠劫,汉民族伤痕累累。司马篡政,世家夺权,百年之后近乎奄奄一息。三国,这是最好的时代,亦是最坏的时代。既然来此一趟,潘俨不愿得过且过,苟活于世,誓要用自己的方式,亲手匡正这倒悬的天下。
  • 葬天心经

    葬天心经

    背负苍生,梦回万古,三生石前道轮回,一念慈恶万古破,佛若弃我,我便成魔,化众生修罗,天若弃我,我便葬了这天,重塑上古繁荣!且看一个曾经的强者再次演绎怎样的旷世传奇!
  • 登月传真

    登月传真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 寻找掌控者

    寻找掌控者

    活着有什么意义?一个单身30年的老光棍,在一个无意识的情况下进入了特别的空间,我们为什么要一直做任务?我们为什么不能回到现实世界?为了找到答案,他们当中有许多人都失去了生命。
  •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精选了马克思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奇幻星域修行界

    奇幻星域修行界

    魔界为尊,魔噬众生。茫然魔地,狂枭于世。大魔天尊,威霸寰宇。故事暴力低俗,未成年禁止观看。本故事纯属虚构,实属消遣娱乐之作。
  • 彪悍宠妃:残王快到碗里来

    彪悍宠妃:残王快到碗里来

    穿越成傻女,被赐婚给了双腿瘫痪的残王。尼玛,这是雪上加霜,还是天作之合。然而,傻女不傻不好惹,残王不残不简单。大婚当天,傻女一鸣惊人。她有多嚣张?送他的小妾去青楼,丢他的侧妃进茅坑,骂晕贵妃,脱光王爷衣服让他当众裸奔,威胁皇上,宫里王府横着走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