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18500000011

第11章

【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1]七宝[2]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3]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4],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5],乃至四句偈[6]等,为他人说[7],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8]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9]。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注释】

[1]三千大千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以铁围山为外郭,同一日月所照的四天下为一“世界”(又称“小世界”);一千个“世界”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也就是说一千个世界为小千世界,一百万个世界为中千世界,十亿个世界为大千世界。因“大千世界”中有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故称“三千大千世界”。佛教认为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土,是佛祖释迦牟尼教化包括人在内的众生的世界,也称娑婆世界,意为“堪忍世界”,即此世界充满不堪忍受的苦难,众生罪孽深重;佛、菩萨为教化众生也忍受劳累,故而得名。佛教认为,宇宙是由无数个大千世界构成的无限空间,所以构成大千世界的中千世界、小千世界、小世界也是无限的。如《金刚经》中即以恒河之沙来比喻此世界的无边无量。每一个世界都以具有多层物质(轮层)的圆柱形的大地为基础,人们能看见的是这一圆柱顶上的平面,其底则是无限的空界。这个世界的形成是由于众生共同造的业力的结果。即因众生的“业增上力”,使空界中十方风起,互相激荡,后来形成厚达160万由旬(古印度计算距离的单位,以帝王一日行军之路为一由旬,相当于中国古代三十里)坚密不动的气(称妙风轮),继而金色云遍布空间,倾盆大雨落在风轮上,结为深80万由旬的水轮,并在水层上结成了厚32万由旬的金(称为金地轮,即硬石),在此石层之上为8万由旬的软土,此即世界的地面。在这世界的中心有一座大山名叫须弥山,其他大地、山河、星球等都围绕着它而排列。此山高8.4万由旬,由金、银、琉璃和玻璃等宝物构成。山上宫殿林立,树木茂盛,香气四溢。山顶上为帝释天(原为古印度神话中的最高天神,后为佛教吸收,成为护法神),四面山腰为高4.2万由旬的四天王天(欲界六天之一,为东方持国、西方广目、南方增长、北方多闻四大天王及其眷属的住处)。此处“所居宫殿,有七重宝城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七重诸宝铃,乃至无数众鸟相和而鸣”(《长阿含经》卷18),是一派戒备森严、又十分富丽和美妙的景象。四天王天的外围是七香海和七金山(七轮围山)。七重香海位于须弥山和七金山之间,总名为内海。第七金山外有铁围山所围绕的咸海。咸海中有四大部洲、八中洲和无数小洲。四大部洲即:东方胜身洲,南方瞻部洲,西方牛贺洲,北方俱卢洲。每一大洲中各有两个中洲(海岛),共为八个中洲。此外还有无数小洲。咸海以外是由铁组成的铁围山,它四面相围,由此形成一个世界。每两个世界的中心(即须弥山)之间的距离为120多万由旬。每个世界的上空都有一个太阳、一个月亮和众多的星球围绕着须弥山周围各按自己的轨道不停地转动。太阳和月亮离海面为4万由旬。它们的轨道在咸海上,由于中心须弥山高84000由旬,所以,日月之光受遮而不能照射到对面。这样便有了昼夜之分。东胜身洲与西牛贺洲,南瞻部洲和北俱卢洲的晨昏昼夜正好相反。太阳南行时光射在咸海上,北行时射在大洲上,故而有了寒热季节的不同。

[2]七宝:七种宝物。佛经中经常出现,但说法不一。这里当指《般若经》所说的七宝,即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

[3]宁:副词,岂,难道。

[4]福德性:福德为佛教两种“庄严”之一,称“福德庄严”,简称“福严”。指菩萨自初发心,修六度万行,具足所有之福德,能显现法身,即所谓“庄严佛果”。另一庄严为智慧庄严,指修习正知见,净尽无明,能显法身。此二庄严可包括菩萨的万行。但福德庄严必须以智慧庄严为指导,悟得福德的本自特性,从而不住于福德之相。“性”即“法性”,指现象固有的、永不可变的本质、本体、本源。这里指空寂之性。“福德性”即福德的本质特性,亦即福德的空寂无相、不可言说的特性。指依般若修行,悟得一切非实,本性空寂,故无福德之相。无相无为,不可说有与没有,更不可说多与不多。故针对福德性,不可说多,而针对非福德性即有相有为福德,则可说其多。福德性是从非实空性来说的,非福德性是从假有幻性来说的。前者称“无漏”福德;后者称“有漏”福德。前者可获无上菩提,证成佛果,最终解脱于三界六道;后者只可获得善报,轮回转生于人天之善趣,而不能脱离三界生死。

[5]受持:接受并读诵,解义并践行。以信力而领受,以念力而执持。受为从师所学,持为信而力行。受以心有,持以身施,后来“受持”成为法华五种法师行之一。

[6]四句偈:“偈”亦译“颂”、“讽颂”、“弧起颂”。音译“伽陀”、“伽他”、“偈陀”等。属佛经的一种体裁,由固定字数的四句组成,种类不一,常见为两种:一种通偈,固定由梵文三十二音节组成;二是别偈,共四句,每一句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不定。此处的“偈”,历来有很多说法,主要有两类:一类人认为“四句偈”指某一特定的四个句子,相当于上面说的“别偈”。但到底是哪四句却看法不一,如:(1)“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2)“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3)“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4)“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5)“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还有一类人认为,四句偈并非指某一特定的四句,而是指通偈,即泛指由梵文三十二音节组成的句子。此处所说四句偈意指几句经文,而非大段甚至全文。以此少量说明持经福德之巨。

[7]为他人说:给其他人讲解,即所谓“弘法利生”,此为大乘佛教最主要的修行活动之一,是“普度众生”的关键。与前句“受持”相对,可分别称之为自觉、觉他,利己、利人。

[8]一切诸佛:指三世十方的一切佛。佛教认为,过去、现在、未来的十方界内有无数个佛世界,每个世界都有一佛教化众生。过去佛最著名的是然灯佛,即本经中所讲的为释迦牟尼授记的那个佛。未来佛最著名的是弥勒佛,现在佛一般指释迦牟尼佛。在十方界内,最著名的是东方、西方、此方三界也称“三世”。其中东方称琉璃世界,教主是药师佛;西方称极乐世界,教主是阿弥陀佛;此方称娑婆世界,教主是释迦牟尼佛。

[9]从此经出:即由此经而得以产生,指根据此经的般若义理,体悟诸法实相,从而证得佛身,成就无上菩提。《金刚经》认为,三世十方一切佛及唯佛具有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都是因此经义理而得成就的,故言“皆从此经出”。

【译文】

“须菩提,在你看来,如果有人将大千世界的所有七种珍宝,全部拿来进行布施,此人因此而获得的福德难道不是很多吗?”

须菩提回答说:“很多,世尊!为什么呢?因为,从世俗的观点来看,这种以财物布施而获得的福德是身外享用的有为福德,是可以称量计较的有相福德,并非不可言说,不可计量的真性无为福德,所以,如来才说这种福德是很多的。”

须菩提这样回答完毕,如来佛不失时机地明示道:“如果另外又有人并不是以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而是一方面虔诚信受此经,同时,诵读解义,如理践行,甚至只信受、念持其中的四句偈,另一方面还向其他人诵读宣传、讲解弘通。那么,此人因此而获得的福德比那位以大千世界所有的七种宝物布施而获得的福德还要多。为什么呢?须菩提,你应当知道,三世十方的一切佛及唯佛证得的无上正等正觉大法都是根据此经的般若妙义,体悟诸法实相,从而得以成就的。当然,此经亦如筏喻之法而不可执着。须菩提,我可告诉你,如果有人认为定有诸佛及诸佛菩提大法,从而也执着于本经的名言法相,那么,他所说的佛法就绝不是真实而明心见性的佛法!”

【赏析】

本节经文的中心内容是说明《金刚经》在整个佛法中的至高地位和受持《金刚经》而获得的巨大福德。

自正宗分开始以来,《金刚经》从各个方面展开破相去执、降心无住的般若法义,相继破除了对人自身的执着;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境”的执着;对如来佛的执着;对诸法断灭之相的执着;对无上圣智的执着;对如来佛所说之法的执着。通过这一系列的破除,达到我空、法空、空空,并由此而一切皆空。至此本经所阐述的般若义理大旨已彰显,本段经文正是在此基础上对《金刚经》的殊胜地位和受持福德作了极高的评价。另一方面,本段经文也是紧随上段关于“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这一意趣,说明佛法虽无定相,不可取着,但本经并非虚无,它所诠释的般若实相之理成为一切佛得以证成正果的根据和无上圣智得以成就的所在。这种评价可谓是至高无上、无与伦比。因为佛教就其教法来讲,至圣者无非无上圣智;就其果位来讲,至高者无非成佛。所证之法、能证之人皆从此经而生,这样的经典难道还不是法中之王,理中至极,众生渡脱苦海的必由之乘吗?

经文正是根据《金刚经》的这种至高地位来说明受持者所获福德的至极程度。为了能让人们理解这种不可思议的福德,经文首先以比喻的形式,提出以大千世界所有七宝布施所获的极多福德,作为一个对比物,来衡量持经福德的程度。此中又使用了“乃至四句偈”一词,从而使这种福德更加生动显明,其对比度也愈大,受持《金刚经》所获福德的巨大程度,更是不可思议。

段末的“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一句公式化的扫相添加语。上文提到,《金刚经》的特点是边走边破,随说随除,所以往往是前面出现的,正是后面扫除的。本段对金刚般若之法推崇备至,听法者若一时昏头就可能又执着于它,认定其为唯一真实的佛法,从而产生固执和排它等邪见恶习,于是紧跟着又说出此语,指出这种世俗认识是错误的,因为一堆名言概念并不等同于不可言说的真实佛法。《金刚经》的这种扫相方式,是要表明在诸法相上应丝毫不住、一尘不染。

【评赞】

南宋王日休居士注解说:“佛于此再呼须菩提而告之,所谓佛法者,乃上文所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也。佛恐人泥于有此佛法,故云所谓佛法者,非有真实佛法,乃虚名为佛法而已。盖谓佛法本来无有,唯假此以开悟众生耳。是于本性中非为真实也。”

同类推荐
  • 贝德士中国基督教史著述选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贝德士中国基督教史著述选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美国宣教士贝德士在南京沦陷,数十万同胞遭到日寇屠戮时,毅然担负起保护难民的工作,不少中国人在他的救援下保全了生命。本书编选自他的书信集、笔记等,是研究中国教会史、近代史的重要文献。
  •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本书从佛的众多角度来诠释佛的真意,将佛的精神、佛的智慧、佛的精髓融入生活、工作当中。仔细阅读本书,会使你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让你的心更加善良、慈悲,胸怀更宽广。
  • 禅道与人道

    禅道与人道

    本书是在深刻领会禅学精义,拜读佛教思想的基础上,对古今传承的禅的故事、禅的思悟、禅的智慧,进行了深入的发掘,撷取其中对现代人生颇具开悟与启迪的哲理名言与精思妙论,与实际生活融汇贯通有机结合,加以浓缩概括和精要点评,使读者阅读后产生一种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触动,从而为自己的未来人生做出积极有益的选择。全书共分十四章,以活泼生动的体裁,对禅道做了简要的概述,以发人深思的议论,对人生的轨迹做了精要的评析。
  • 道教自然观研究

    道教自然观研究

    中国道教研究在百年的历程中,走过的并不是一条平坦的路。整个20世纪,经历了中西多元文化的激烈冲撞、一元文化的范式转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再一次激荡角逐,中国的道教研究在多次的浮沉和变通中,经历了排外、接受、容纳、调适的发展过程,获得了新的价值和生命力。本书考察了20世纪道教学术研究的总体概况,并以四位典型学者陈撄宁、萧天石、国符、王明为例,分析了20世纪道教研究的几个向度,概括了20世纪中国道教学术的若干新特点以及道教研究的定位问题。
  •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爱的胜利》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五分册,本卷回顾了基督教会一千九百年来的历史,讲述了基督教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并在卷末复述了《圣经》最后一卷《启示录》中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冷情boos呆萌妻

    冷情boos呆萌妻

    boos:第一次见面时,总觉得在哪看过她,想起上次酒店发生的事,眼神微微眯起,接着吩咐特助去查清楚那个女孩是谁。##余然:一个父母不详,从小被养母养大的孤儿,在20岁时养母离世,又成了孤儿,还好有一个活泼爱闹的闺蜜,这生活还是有些期望的(^_^)
  • 湘山野录

    湘山野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流浪的教育:谁来拯救农民工子女的教育

    流浪的教育:谁来拯救农民工子女的教育

    大量农民工子女随父母进入城市生活,而城市并没有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这些孩子被城市教育体系排斥在外,他们无法真正融入城市,也无法接受稳定的教育。他们被城市边缘化的趋势难以逆转,平等的教育起点遥不可及。城市化政策的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刻不容缓,孩子们的上学梦等不起。
  • 走出焦虑风暴

    走出焦虑风暴

    目前,我们身处科学技术与网络资讯如此发达的昌明时代,但每年有不计其数者因持续的无明沮丧与极端焦虑感,最终踏上了自我毁灭的路径。韩非著的《走出焦虑风暴》即帮助患者踏上科学的自我调心之路,以更多的智慧来重新框视部分各种漂浮性焦虑障碍背后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与蜕变哲学。本书各章节环环相扣,中心思想与策略皆围绕着“慢性焦虑障碍”而展开。将国学中的一些辩证思想,无为思想,性理之法,禅悟,五行能量与一些现代心理学方便法相融合。让读者感受到正能量。
  • 七录樊川

    七录樊川

    花朵朵很是纠结,不停的叹息着,一声接着一声,让旁边站着的一个男人和两个孩子的心,都要碎掉了。又是一声叹息,想我年纪轻轻,才二十几,就有一个一千岁的儿子,女儿。孩子他爹哪,年龄比自己大多少!还成过亲,悄悄地告诉你,已经是二手的了,想到这里,更是惆怅,“想我年纪轻轻的,就成了继室,真是前途一片灰暗啊!”某个男人,再也忍不住了,羞涩的说道:“孩子他娘,有你这么说孩子爹的吗?还有,二手是什么意思?人家可是将整个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你……”片段一:肚子里的孩子将某人折腾的厉害了,说道“你们等着吧,等你们长大了,到可以打的年纪了,我非好好教训你们不可……”晏千宸附和着:“到时候我和你一起教训他们。”某女不高兴了,身子一装过去,说道:“可怜的孩子,你爹现在就想着揍你们了……”晏千宸觉得好冤枉,老婆,我这是帮你啊,怎么就不对了哪?
  • 花中人浅醉

    花中人浅醉

    (全书免费)她是杀手阁四大杀手之一唐安。从小被杀手阁阁主抚养长大的她,与腥风血雨相伴。楚二小姐离奇死亡,她被告知顶替其人。却发现还有更深的阴谋等着她。人世纷乱,遇他,心之所向。只愿浅醉花中,此生相依。
  • 八卦王妃

    八卦王妃

    八卦有风险,便宜莫轻占。她不过一时贪念,便被强行捆绑可恶相公一枚,从此,她跌在婚姻坟墓里,爬都爬不出来。他们的故事,由乌龙开始,却以亮瞎狗眼的结局收尾,简直堪比盗版小红帽!她居然能与大尾巴狼共舞,老天,你还能再狗血点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倪匡与倪有梨

    倪匡与倪有梨

    倪有梨,一个生活窘迫的职场菜鸟。在一次意外灾难中,一个无脸男跌入进有梨窘迫的生活中。有梨的生活似乎还在原来的轨道上,但又似乎已经不在了,致使有梨对生活开始有了新的看见。
  • 我的大明不可能这么猛

    我的大明不可能这么猛

    【精品爽文】明末穿陕北,惨!一开始还没有记忆,坑。起初他只是想吃口饱饭,但是……荷西葡英法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共同打击明国海军在北大西洋海域的私掠活动。俄土印波签署《金帐同盟》阻挡明军铁骑西侵。英国发私掠证没事,沙俄吞并中亚也没事。怎么到了大明就组团来闹事了呢!这该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大明救急群QQ153940226
  • 疯子多吉

    疯子多吉

    那天正值藏历新年。这年的天气特别寒冷。前段时间刚下过一场雪,早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寒风呼啸着卷起地面的雪。这一难以抵挡的寒气和把天地连成一片的暴风雪,给人一股隐隐的悲凉感。巷子里,别说是人,连牲口也十分少见。平日里像调皮的小孩一样,善于盘旋和啁啾的麻雀们,也因忍受不了寒冷,静静地躲在屋檐下。总之,这座高原小镇躺在风雪中,一如失去生命的物体。这时,在被凛冽的寒气侵袭的小镇前方的江边,一个穿着肮脏、单薄,头发蓬乱的五十出头的男子,牵着幼狮般的小卷毛狗,嘴里嘟嚷着,毫无目标地行走在暴风雪中。他时而把狗崽从地上抱起来,贴一贴脸,抚摸一下;时而又把狗崽放在地上,瞪大眼睛凝视它,皱起嘴巴和鼻子,流着口水,吓唬道,“我不是疯子。你才是疯子。不要脸的,你这个过桥抽板、没有良心的才是疯子……”风愈刮愈烈,夹着雪的风把他的头发、脸颊,以及全身都裹成雪人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