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19100000009

第9章 西蒙·波伏娃

金德全

在法国的存在主义作家中,西蒙·波伏娃(Simone deBeauvoir,1908)是名望仅次于萨特的一位。从她1943年第一本小说《女客人》(L'Invitée)发表之后,她的作品便接二连三问世,并且被公认为典型的存在主义文学作品。她丰富的著作、她著作中所表述的锋芒尖锐的思想、加上她与法国存在主义大师萨特的特殊关系,使她的名字始终与萨特的名字相提并论,使她成为本世纪法国文化思想界有影响的代表之一。

波伏娃1908年生于巴黎一个保守的家庭,自幼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也受到宗教的影响。可是她从少年时代起就表现出对旧秩序的怀疑、对新思想的追求。她在大学结识了萨特,1929年,他们同时获得哲学教师资格,从此成为终生伴侣。从1931年起,她先后执教于马赛、里昂、巴黎等地,1943年,小说《女客人》使她一举获得作家声誉,她因而结束12年之久的讲台生涯,开始专心从事写作。她在文坛崭露头角的时代,正是法国人民反抗德国法西斯的艰苦岁月,她和萨特等人积极参加抵抗运动,战后也一直积极参与进步活动。1955年,她和萨特曾经访问我国。

波伏娃的著作很多,她的创作前期主要是写小说,后来则专门发表思想论著;她还写了大量的回忆录,以及一些政论色彩浓厚的旅行随笔。

波伏娃与萨特一样激烈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文艺观,认为文学必须干预政治和生活,主张“干预”文学。她的小说、剧本具有鲜明的思想倾向,热衷于表现时代精神、发掘当代人的思想和疑问,充分表达她的存在主义哲学观点。处女作《女客人》是被认为与萨特的《厌恶》齐名的存在主义小说。书中描写一对自由结合的男女青年与他们的一个女客人之间的感情纠葛。“女客人”是法国沦陷以前的一种时代产物,这个姑娘奉行一种与传统观念格格不入的处世态度,她的放浪形骸、咄咄逼人,以及我行我素的精神使“女主人”既心向往之又不堪忍受,最后,“女主人”为了摆脱“女客人”的存在,只有让其死去才能完事。波伏娃刻画了一类新出现的时代人物,她从存在主义思想出发,表现出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危机。小说《他人的血》(Le Sang des Autres,1944年)描写抵抗运动时期一个地下活动组织者的精神悲剧:他发觉凡是自己想做的事,没有一件不是其他人用鲜血完成的。另一部小说《人无不死》(Tous les hommes sont mortels,1947年)则大胆杜撰了一个长生不老者几个世纪的经历,借以鞭挞“长生”这种对人类充满引诱力的梦呓。波伏娃认为人无不死、人的存在都只有一瞬,恰恰是幸福之所在。剧本《吃闲饭的嘴》(Les Bouches inutiles,1954年)描写14世纪时一个意大利城邦遭受困绝之时面临的生死存亡的抉择:有人提出消灭城内“吃闲饭的嘴”,要把老弱妇孺杀绝,以对付亡国之灾;可是人民却选择了集体出击,以突围来求生存。波伏娃发表于1954年并获得当年龚古尔文学奖金的《一代名流》(Les Mandarins)是一部引人注目的小说。这部作品刻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一部分“左翼”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认为“说真话”与“干革命”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短篇小说集《美景》(Les Belles Images,1966年)是描写现代社会种种现象的一系列吸引人的画面。

与文学创作相比,波伏娃的思想论著显得更为重要,其影响也更为巨大。这些著作数目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发表于1949年的《第二性》(Le Deuxieme Sexe)。这部论著奠定了波伏娃在法国思想界的地位。她提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一个尖锐的问题:什么是女性作为与男性并存的“自然人”的地位?波伏娃对现代女性的现有地位,对其在婚姻及母性义务中担当的角色一概提出疑问。她认为,女性与男性的差别,包括迄今公认为人之常理的差别,都是荒谬的成见,是有史以来对女性加以奴役的结果。她的一句名言是:“女人并不是天生的,女人是变成的。”她认为,女人一旦把自己摆到任何一个男人之下(哪怕是自己所爱的男人),她就开始进入被奴役的状态。所以现代女性的出路是完全的独立,争取与男性完全一致的权利;要打破一切社会成见、习俗观念,以及自身的心理偏见。波伏娃本人对此身体力行,她与萨特虽然终生相随,但他们之间不存在任何义务和约束。波伏娃的思想,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传统观念是一种极大的冲击,所以她的著作在那些标榜传统道德的资产阶级家庭中的一直被视为禁忌,但在西方的激进青年中却成为最受欢迎的畅销书之一。除了《第二性》以外,她的主要论著还有《庇吕斯与西奈阿斯》(Pyrrus et Cineas,1944年)、《萨德的著作应该焚毁么?》(Faut-il Br?ler Sade?[萨德Sade,1740—1814,18世纪的色情作家],1951年)、《特权者》(Privilèges,1957年),等等。

波伏娃的自传体作品和回忆录详尽记述了她本人的生活与思想历程。最重要的作品是《而立之年》(La Force de l'Age,1960年)和《时势的力量》(La Force des Choses,1963年)。前者记述一个世事懵懂的少女如何步入人生,走向社会的过程,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法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历程有清晰的回顾。后者则详细记述了战后法国思想界的动向,包括有萨特、加缪等人的思想和活动,有极重要的文献价值。其他作品还有《少女时代》(Mémoires d'une Jeune Fille rangée,1958年)、《死而瞑目》(Une Mort très douce,1964年)、《老年》(La Vieillesse,1970年),以及总结性的《清算已毕》(Tout compte fait,1972年)。

波伏娃是个有感则发的旅行家。《美国得过且过》(L'Amérique au jour le jour,1948年)是她旅游美国30天的随感录。由于她抨击旧制度的腐朽、旧世界的没落,所以这本书一直受到非议。她与萨特访问新中国之后发表了《长征》(LaLongue Marche,1957年)一书,热情赞扬中国革命的胜利,表现了她对理想和新道路的探索。

波伏娃是一位存在主义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但是与萨特相比,她对人类的前途乐观得多,她曾说过:“存在的快乐,应该使人人都能感受到,应该时时刻刻都感受到。”所以她喜欢用形象而浅显的语言阐述她的思想。1978年,波伏娃年届七十,法国文化界拍出一部记述她的生平与思想的传记影片,对于一位迄今仍然健在(编者注:西蒙·波伏娃已于1986年4月14日逝世)的文化艺术人士来说,这是一种少有的荣誉,这说明了她在今日法国文化思想界的地位。

(原载《萨特研究》,柳鸣九编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10月)

同类推荐
  • 我的外公陆定一

    我的外公陆定一

    本书系统记述了陆定一同志青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革命战争时期的奋斗历程、新中国建设时期的华彩乐章、“文革”中遭受的种种冲击和苦难,记述了陆定一同志与唐义贞烈士的生死情恋,展现了陆定一同志虽历经磨难而依旧信念不改、信心不减、追求不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 东北王张作霖和他的太太们

    东北王张作霖和他的太太们

    张作霖,字雨亭。清光绪元年(一八七五年)农历二月十二日生于奉天海城县城西的北小洼村。他少年时学过木匠,当过货郎,卖过包子,学过兽医。青年时还当过土匪。投军到清军宋庆麾下,当戈什、升哨长,直至东三省巡阅使、保安总司令,北京安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成为显赫一时的东北王。他戎马生涯的一生有功有过,颇为传奇。而他与六位太太的悲欢离合,以及帮助他成大业,更演绎了一段段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张作霖十六岁那年,当起了货郎。
  • 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从秦始皇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建立的千秋大业,再现了这位中国始皇帝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中国封建王朝“首任皇帝”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从而学习他身上所具有的那种坚韧、顽强、勇敢的精神,同时也对他的是非功过进行辨证的认识。
  • 福布斯商业五巨子

    福布斯商业五巨子

    美国商界向来以狂乱竞争和高风险著称,只有极少数不遗余力的人才有望登上成功顶峰。本书所述的五位杰出人士是:安德鲁·格罗夫--英特尔公司精力旺盛的首脑;弗莱德·史密斯--拥有联邦快递公司;彼得·林奇--投资巨人、投股天才;普莱森特·罗兰德--普莱森特公司和美国姑娘收藏品公司的发起人;保罗·沃尔克--美联储无可争议、最出名和极具影响力的主席。他们分别与福布斯杂志的资深编辑和记者格莱金·摩根森交流了积压自的洞见和成功体验。本书就是这些精彩无比的对话记录 。
  • 每一天都是最好的生活:杨绛传

    每一天都是最好的生活:杨绛传

    本书叙写了杨绛的人生历程,从童年成长、家庭变迁、求学经历,同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我们仨的温馨生活,尽现其客观、豁达、睿智、宽容、韧性的人生态度。
热门推荐
  • 隐婚甜爱:老公,宠不停

    隐婚甜爱:老公,宠不停

    十五岁的顾安好,被父亲赶出家门;一年以后,相依为命的母亲撒手人寰。隐婚后次遇到父亲,被他赖上,甚至将同父异母的姐姐送到她老公身边!是可忍孰不可忍,顾安好的小宇宙爆发。就算和宫墨爵是各取所需,她也绝不允许别人染指她老公!然而宫墨爵笑的像只狐狸:“你是想要报复呢?还是舍不得我?”顾安好竟然无言以对,不知不觉间,她好像已经越来越习惯了这个霸道总裁。
  • 彼岸画开

    彼岸画开

    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是谁的叶寒,一直以为自己所有的个性都只是自己而已,却在有一天终于发现了自己的身体中还有另外一个人的存在,她们是共同生活的灵魂,甚至曾经是完全相同的长相,只是她的死亡留下了永远的遗憾,另一个却还活着。她们拥有相同的梦想,一个选择痛苦的重生,是要梦想,不择手段,一个为了爱情和友情却愿意放弃一切,到底最后是谁的胜利,还是最终都只能沦为伤害?还是她们联手,轻易的让周遭毁灭?
  • 杀人玩具

    杀人玩具

    有一天,玩具不再甘心受人们摆弄,悄无声息地向人类实行复仇,我们怎样才能察觉它的异常,及时对擂?
  • 80后,你为30岁准备好了吗

    80后,你为30岁准备好了吗

    据统计,80后在中国有超过2亿的人口。中国社会的转型,造就了80后的很多独特性。 80后,这曾经是一个多么新鲜、多么富有朝气的词语。随着时间碾压而来的尘烟,一切都呼啸而至,别再躲避了,这已经是无法避免的事实了——80后,欢迎你们进入三十的殿堂。
  • 破天九幽决

    破天九幽决

    万物皆有魂,肉身死后方可见魂,修炼九幽之力,可操控万物之魂魄。洛玄风,家人被害,后被追杀,在复仇路上不断修炼。在诸国之间徘徊,他终能手刃仇人,抱得美人归吗?
  • 中国人的吃

    中国人的吃

    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全世界惊叹。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他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本书作者从个性化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进行了剖析,力图透过饮食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作了生动的描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休闲读物。
  • 神女临世:魔尊你别傲

    神女临世:魔尊你别傲

    他,妖魔之王,却被六界封杀在悬崖底下等待机会她,神人合体,炼药天才却被师门背叛而跳下悬崖于是,她与他在悬崖底下相遇来,陪我浪迹天涯哪怕世人再怎么阻碍余生我也要你在我身边
  • 窗格里的阳光

    窗格里的阳光

    后来你可能会忘了那个男孩的名字,但经过的青春忘不了。总有那么一个人,会将你在彷徨无助中带出来。总有那么一个人,会为你锦上添花、雪中送炭。总有那么一个人,会在生活这杯苦咖啡里,成为你专属的牛奶蜜糖。总有那么一个人,关心你疼不疼。总会有那么一个人,如果你用心等的话!
  • 实力摸鱼之哪吒表示带不动

    实力摸鱼之哪吒表示带不动

    我原来就是在家里好好玩着游戏,穿着小裙子,可被突如其来的一块砖拍中后脑勺,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修仙界,刻苦修炼好不容易飞升,就差一道天雷,又被一块突如其来的板砖拍到了陈塘关李府?好吧好吧,虽然有点麻烦,但有个弟弟会让我欺压还是蛮好的嘛。
  • 冷情主上逍遥天下

    冷情主上逍遥天下

    她,淡然一切,来此,只为寻自己遗落的灵魂碎片...她,可以是医术无双的医者兼药剂师,可以是端庄文雅的炼丹师,可以是邪魅狂狷的炼器师,也可以是冷清寡言的水无月,更是...她的身边,神兽极多。墨蛇、白鹤、狐狸、独角兽、猫等等,来头却一个比一个大...界主被困,天语动乱;冥月族民,隐匿于世;侵略阴谋,诸多陈事...届时,她又会做出怎么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