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20200000001

第1章 小书店之美(代序)

徐鲁

二〇一二年岁末,我离开了服务二十多年的出版界,调到湖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工作。办公室和寓所只有一墙之隔,这不仅免去了每天上下班路上的拥堵之苦,也给我省出了不少时间。我暗自告诫:珍惜时光,不要浪费点滴时间,从容读写,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所谓“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其中一项,就是清理和编辑自己两台电脑里的各类文字和图片文件,“打扫战场”。我估计,要把长长短短的数千篇文字清理干净,也许还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完的。那么就先从内容比较集中的做起吧。

去年,先是把历年来写下的有关小说阅读的文字整理了出来,编成了两本书:《不这么写,我难以办到·三十年阅读小说记》、《发现故事的秘密·二十四堂小说阅读课》,这一类文字就算清理干净了;接着把有关湖北本土儿童文学作家们的评论文字清理了一遍,辑为《湖北儿童文学评论集》一书,又算了结了一类文字。到岁末时,又把近两三年来的读书和谈艺小品类文字整理出了几组,便是这册《温暖的书缘》。如是,一年的闲暇时光也就消耗完了。即便是这样,我仍然还是感觉到,时光真是太匆匆了。“时间哪儿去了?”确实是个恼人的问题。因此,也就愈加真切地理解了鲁迅先生从《离骚》里集的“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鹕(鴂)之先鸣”这个对句的意味。

承蒙子聪兄和上海辞书出版社嘉纳,使这一册小书忝列《开卷书坊》新一辑中,这是我的荣幸。蔡玉洗先生和子聪兄主持的《开卷》与《开卷书坊》,柳暗花明,山重水复,已逾十载,惠人多矣。确如黄裳先生前所叹,“子聪之贡献伟矣”。而存在我的心底的那份感谢与温暖,自不必说了。

小书编就,原本只想写一篇短小的后记了事,正巧又碰到了一个颇有意思的小书店的故事,那就索性再多写一点,权当“代序”吧。

世界上有不少著名的书店,往往隐藏在某座城市的某一条僻静的街道的拐角处,却成为了这座城市文化地图上一个不可错过的“景点”,甚至能吸引着从外地来的观光客,必以“到此一游”为荣。

这些书店的魅力,往往不是因为它们的大,恰恰是因为它们的小;也不是因为它们有多么华丽、高雅和喧闹,而是因为它们的简朴、单纯与安静;当然,还会因为它们有自己的个性和自己的故事。

我们通常比较熟知的,例如位于塞纳河左岸、巴黎圣母院附近BUCHERIE街三十七号的“莎士比亚书店”;位于伦敦查令十字街八十四号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在电影《查令十字街八十四号》里,这个小书店被女主角海伦派去侦察的好友形容为“狄更斯时代的书店”);位于香港旺角洗衣街(后来搬至西洋菜街)的“新亚书店”;位于纽约第十二街与百老汇大道街角处的“斯特兰德书店”……更不用说那号称世界上规模之最的、位于东京神田神保町的“神田古书店街”上那些栉比鳞次的“古本屋”了(据说,这里聚集着将近二百家旧书店)。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先生居住在上海时期,经常的去处就是“内山书店”,也是一家可以写进中国现代文学史里的小书店。

所有这些书店,无一例外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有的被写进了文学史、文化史,有的被写成了小说、戏剧和电影,有的就留在它们所在的城市的永恒的记忆里。

然而,这样的书店毕竟不多。美国老作家约翰·厄普代克在《旧物余韵》里如此感慨:“在我此生中,我的感官见证了一个这样的世界:分量日益轻薄,滋味愈发寡淡,华而不实,浮而不定,人们用膨胀得离谱的货币和欲望,来换得伪劣得寒碜的商品和生活。”这样的形容,也可以借来描述我们走进今天的许多大而无当、毫无书香气息可言的所谓书店的感受。

百草园书店,名字取自鲁迅先生的那篇著名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它位于武汉市武昌区华中师范大学西门一侧的一条小巷里,所有面积仅有三十平方米吧,店主和店员加在一起,也只有一个人,是一家真正的“小书店”。但它是目前这座城市里最“火爆”和最富知名度的书店。

店主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名字叫王国林,看上去清秀而机敏。因为爱书,他对自己书店里进出的每一本书,都了如指掌、如数家珍。他报名参加了某卫视台的《最强大脑》节目,用自己的记忆去挑战“书架检索”的技能。节目组从他寓目的三十万册书籍里,随机挑选出了三千册放进了演播室,然后请观众任意取出一本书,让他报出这本书的价格、作者和出版社的名字。王国林竟然能够一一答对。虽然最终他的记忆表现没能继续赢得冲刺“最强大脑”的机会,但他在节目中流露出来的对书的热爱,对书店的理解,对读书的坚持,却深深感动了场内的评委和观众,也让全国各地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记住了他和他的“百草园书店”的名字。

天津的著名诗人、在《天津日报》工作的老朋友宋曙光先生,大概就是被小王的事迹所感动的观众之一吧。他特意打电话给我,再三叮嘱,让我去寻找一下这家小书店,去看看这个小伙子。曙光兄可能还担心我深居简出惯了,怕麻烦吧,所以又特别强调说:“为嘛一定要去看看呢?因为像这样爱书的年轻人,少见。”

春日的一个午后,我去寻找“百草园”。小书店所在的这条小巷,并不难找,这是附近几所大学的学生和老师们经常流连的一条“文化街”。一家家店面栉比鳞次,多是一些创意手工、时尚饰品和鲜花、彩妆之类的小店。“百草园”是其中唯一的小书店。

年轻的王国林果然一个人在小书店里忙碌着,一会儿给顾客找书、介绍书,一会儿到柜台边找钱、结账。因为许多人都是“慕名而来”,买完书还要跟他合个影,有的还要他在书上写几个字、签个名。看得出,小伙子对每一位顾客都很热情友好,其中不少人显然是这里的常客,我听见他们在跟他开玩笑:“你怎么不去上《非诚勿扰》?”王国林笑着回答说:“还是《最强大脑》影响大……”

小书店大约有两三万册书的规模,以文史哲类为主,文学书最多。也有一些适合大学生们阅读的比较时尚的生活类读物。书把小店的四壁塞得满满的,偶有一点空间,就可看见小王自己写的一些书香小语,例如:“百草园只与好书有关”;“最吸引人的还是书店风景”;“百草园是你的‘书天堂’”;“为了人和书的相遇”,等等。在门口的玻璃橱窗里,还有诸如“阅读的层次”之类的阅读提示。

趁着小王稍微空闲的时候,我和他简单地闲聊了一会儿。他说,自从上了那个节目后,他的小书店已经火爆得不行了,顾客最多的时候,他一天可以卖八千元的书,现在每天大致都能卖大几百、上千元的书。他说,他会凭着自己对书的喜爱去选书,因为门店小,空间有限,他只选他心目中的“好书”。我随便问了近期出版的几本书的名字,包括我自己的新书,他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有”或者“没有”。我说出某一类书,例如常写书话的一些作者,他马上就报出了王稼句、薛冰等人的名字,也知道他们的书大多是哪家出版社出版的。

小王是河南信阳人,从小就爱书。小时候去亲戚家时,最让他迷恋的地方就是书柜前。读中学时,常到县里的书店去蹭书看。到武汉读大学时,经常节衣缩食,有一半的生活费是用来买书了。二〇〇九年大学毕业后,因为出了一起事故没办法去上班,就想着开一家小书店。他向两位朋友借了几万元钱,加上手上的一万多元,终于梦想成真。这个小伙子给我的感觉是非常的有主见、自信。我建议说,可以考虑把墙壁上的这些电影海报和剧照之类的装饰拿掉一些,留下少量的即可,换上一些作家、艺术家、哲学家的黑白照片,例如萨特的,乔伊斯的,他马上说:“那样会给读者一种沉重感。”我说,这么多书为什么不分类陈列,那样读者不是更好找书吗?他说:“小书店是不需要分类的,我一个人也没有时间去做分类。”讲得真是头头是道,十分专业。我问他,既然这么喜欢书,喜欢阅读,平时肯定也爱写点什么吧?“写点微博,”他说,“但也不能多写,尤其是现在,关注的人很多,写多了,会被吐槽,被看成是矫情。”一想,还真有点道理。

说到“最强大脑”,他一再强调,他没有刻意去记忆,重要的是喜欢。带着强烈的热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肯定可以做得好。他说,做一个小书店,也是这样。是的,所有的小书店的美,都会来自热爱,对书籍,对读者,对文化,乃至对自己心中那份梦想的热爱。

“是谁传下这诗人的行业,黄昏里挂起一盏灯?”

把诗人郑愁予先生的这句名诗里的“诗人”二字换成“书店”,也是多么恰当。书店的灯光,是照耀着人世间的最美的灯光。愿小书店散发出的芬芳书香和小橘灯般的光芒,永远熏染和照耀在城市小巷的拐角处。

二〇一四年农历春分前夕,

写于武昌东湖梨园

同类推荐
  • 茶馆(经典译林)

    茶馆(经典译林)

    三幕话剧《茶馆》通过一个叫裕泰的茶馆,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以及社会背景下的芸芸众生相。剧作在国内外多次演出,并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是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经典作品。三幕话剧《龙须沟》也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北京一个小杂院四户人家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表现了新旧时代两重天的巨大变化,塑造了程疯子、王大妈、二春、娘子、丁四嫂等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 故人西辞

    故人西辞

    我从小喜爱文学。《一捆教科书》中的指导员,遭敌机轰炸,为保护教科书而血染书页,令我声哑泪流。《"钉子"精神》中,雷锋钻挤时间学习的劲头,深深地扎入我幼小的心。而我家里很穷。寒风蛇一样钻进空荡的裤管,冰刀似地割腿划心。用草绳扎紧裤管口,寒气还是针一样刺进肉。多年后,我买条绒裤,暖得冒汗,才惊喜世间有保暖物,惊奇地发觉,小时的棉裤早被哥姐们穿得徒剩其名了。读高中时的菜钱,急得父亲屋里屋外反复撞。白发祖父捏五块钱来,祖孙三代共坐一条板凳。
  • 她走向永恒

    她走向永恒

    本书记述了张培英的身世、革命经历和牺牲前的感人事迹。马泰泉,男,1958年生。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现任总后勤部创作室副主任,国家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著有长篇报告文学《国防部长浮沉记》《铁打的营盘》《中国大地震》,长篇小说《龛镇弟兄》《己丑年祭》等十余部。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中国图书奖、人民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奖、中国人民解放军图书奖、全军文艺优秀作品奖等。
  • 天意眷顾,我们终有一天会各得其所

    天意眷顾,我们终有一天会各得其所

    22个爱情故事,22种跌宕人生。他们一个个都爱得小心而慌张,一路情事,既有身体的坚守,也有内心的一片狼藉。原来,一次恋爱,一个手势,一句诺言,都是他们爱之人生的一种隐喻,不在此时,也在彼地,皆成未了之愿未尽之缘。他们,将拧巴、卑微、纠结和悲凉,一一呈现,又将你温暖打动。不为争执。不为解释。只求默默还原和追溯。
  • 莱蒙托夫诗歌选(孙更俊译丛)

    莱蒙托夫诗歌选(孙更俊译丛)

    本书精选了莱蒙托夫有代表性的、各种样式的抒情诗数十首。《莱蒙托夫诗歌精选》的翻译再现了原诗的形美、音美、意美、情美,求得形似、神似、诗情画意,情趣盎然,有强烈和醉人的艺术魅力。莱蒙托夫,俄罗斯高贵的忧愤诗人,其情恋苦涩,诗情沉郁,充满忧伤。
热门推荐
  • 南风思故里

    南风思故里

    那年人潮人海,你我青春年少,我不知道你是否爱我,如同我爱你一样。但我知道,故事的最后,你我都会殊途同归。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Jenny flower

    Jenny flower

    故事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那是一个繁荣糜烂奢华并存的地方,罪恶的笑容,充斥着歹毒计谋的算计,生活如同装在玻璃瓶里的洋酒,你要好好享受它,但是不能先醉了,因为这一醉,你有可能再也无法醒来,永远无法睁开双眼看着这世界里朦胧的光亮。灰蒙蒙的天正酝酿着雷雨,夏日里的闷热带着一股子压抑的气息。阮家的大门紧闭,仿欧式的金属栏精致繁复的花藤雕刻环绕而上,表面才补刷了一层暗金色的油漆,和这栋古老的宅子有些不搭调,里院的爬山虎遮住了二楼的部分窗户。
  • 生存艺术

    生存艺术

    本书出版于1993年,第一批读者已成为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本书绝不空谈梦想和大道理,而是老老实实教给年轻人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成功走上人生巅峰,赢取白富美。
  •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余生曼曼归途

    余生曼曼归途

    好不容易从病院逃出,裤管多了只疯包子;新家还没搬进去,却被告知死过人;还好遇上了有钱有势又善心的大佬肯收留,然而这位没几面就要娶她、花光心思撩她的总裁又是什么鬼?木连欢表示这样的人生真是酸甜苦辣咸,当然还有点……污。(1v1宠文欢脱)
  • 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

    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

    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再也不能独立于世界之外,从而被迫开始了现代性的历程。为济时事之艰,无数莘莘学子负笈海外,借他山之石以攻玉,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明的“盗火者”。正因为在现实中先行具有了留学生这一群体,对这一群体在域外生活的书写,然后才诞生了中国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
  • 禁地绯谊斯清

    禁地绯谊斯清

    天才少年误入九死一生诡谲世界,楼道不断地禁地解谜游戏,命运难测。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那一片土地

    那一片土地

    恨他们,恨那二十八位光棍的当众凌辱,更恨乡村的无动于衷。淼淼最终选择了放弃,因为目标实在太模糊了,跟那些死猪不怕开水烫的东西较劲不值得。报了警无非是让他们进去几天,又有何用,损失名誉的是自己,进去的还要捎带宇鹏,可悲的是老支书,从此后地里的庄稼不会安安生生生长,说不准夜晚院子里会迎来半头砖,土坷垃,至于生意就更别提了。淼淼有些不知所措了,她感到累,又说不出累在哪个部位。她不允许自己伤心,不允许产生难受的念头,她不想为父母增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