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20200000033

第33章 裁书刀下

先说《开卷》。曾经是六朝故都的金陵南京,不仅是春风胜游之处,从来也是书香馥郁之地。如今但凡喜爱读点好书的文化人几乎都知道,南京有座气度不凡的凤凰台饭店。之所以说它“气度不凡”,是因为这家饭店创办了一份名为《开卷》的读书杂志,免费赠给来店的客人和海内外的一些爱书者与文化人。杂志虽小,然而自二〇〇〇年创办至今,每月一期,从不脱漏,已连续出刊五年多了!这份品质淡雅、书香浮动的小杂志,如今已经成为海内外众多文化人、读书人每月必不可少的阅读良友,赢得了海内外许多文化名人的高度赞誉和众多爱书者的狂热拥戴。必须申明的是,我在这里使用了“高度”、“狂热”这样的修饰语,决非一般的虚妄和客套,而是出自最真实的感受。相信读过这份小杂志的人都会有此同感。也算荣幸,自从《开卷》创刊以来,我一直忝列在她的赠阅名单之中,因此,我保留了她创刊至今的六十多期刊物。现在我可以肯定地说,她已然是我每月一次的最美丽的阅读期待了。前不久我为《开卷》出刊五年写了这样一句话:“我寻求宁静,可我得不到它。除非在一个午后,在一块草地上的长椅上,轻轻地打开一册小小的《开卷》。”

次说“闲话”和《开卷闲话续编》这本书。《开卷》杂志上有个如今已是相当著名的栏目,名为“开有益斋闲话”,每期(每月)出现一次,内容大致不离《开卷》的编辑事务,用老诗人和翻译家绿原先生的话说,“成年累月忙于报道有关作者的行踪或写作计划,以及有关书稿的评点或出版信息,被识者称为《开卷》的‘起居注’”。这些“闲话”文字长短不一,记事繁简不拘,既是《开卷》的编辑日志,即所谓“起居注”,也是以《开卷》为窗口,从《开卷》的视角,对每日、每周、每月过往的书人书事所做的冷静观察和真实记录。几年下来,这批“闲话”实在是不可等闲视之了。仍然用绿原先生的话来评价:“它们不但由于富有时事意味而为当今读者所欢迎,还将由于其史料价值而为未来的读者所欣赏。”或者说,它们也当得起于光远先生当初为“开有益斋”的题词了:它将比我们任何人都活得长久得多。

再说“续编”。《开卷》在按期出刊的同时,还编辑出版《开卷文丛》,已经出版了第一、二两辑共十册,据说,第三、四辑也在筹划中了。《开卷文丛》第一辑里有一册《开卷闲话》,即是对二〇〇〇年至二〇〇二年“开有益斋闲话”专栏文字的选编和结集,可谓“正编”。所谓“续编”,是这个专栏的二〇〇三年至二〇〇四年的文字的选编。作为一种延续读品,也许可以预期,以后我们还将看到“开卷闲话”的三编、四编……乃至N编。果能若此,那无疑将是喜欢《开卷》的读者的福气和值得期待的一件事了。此是后话,现在暂且只说这册“闲话续编”。

“闲话”的作者“子聪”即《开卷》杂志执行主编董宁文先生,以及由他所代表的《开卷》所有编辑,大都长袖善舞,肯与天下读书人广结书缘。所以围绕在《开卷》周围以及出现在“闲话”里的作者和书友阵容,真可谓“蔚为大观”。也因此,“闲话”里所报道的书人书事,不仅信息量大,而且涉及面广,从那些已然成为“广陵散”般的大师级的老学者,到那些名不见经传而隐身在民间巷陌的可敬的“读书种子”,甚至刚刚走出校园的一般爱书人,“闲话”的作者都肯与他们积极结缘,并且在文字里留下他们的人踪书影,如同雪泥鸿爪,依稀勾画着当代爱书者的精神地图;哪怕是只字片言,也传达出带着丝丝文化牵念的民间书声。记得历史学家有一个说法:历史乃人人垂钓之溪。如果这个观点是成立的,那么,收录和保存在这册“闲话”里的一件件、一条条看似琐碎的书人书事,就是作者从时间和历史的溪流上钓起的一尾尾银亮的小鱼。而小鱼是甘美的。从这里,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许多被越来越趋时、也越来越浮躁和浅薄的所谓“主流媒体”所遗忘、所忽略的文化老人的“渐行渐远”的身影。仅看“续编”里所记录下的、在这不足两年的时间里默默远去的文化老人,先后就有黄源、公刘、施蛰存、王辛笛、臧克家、吴奔星、张岱年、牧惠、张威廉等等。而这些老人晚年的行止和文字,许多都是首先在《开卷》及其“闲话”里报道和发表出来的。与这些名字连在一起的,是一种温厚的文化情怀,一缕不朽的文化血脉。他们晚年的生活和精神活动中许多细节,几乎不被那些“主流媒体”所注意,却在《开卷》和“闲话”里有了真实的、生动的、甚至是比较频繁与详细的记录和保存。“闲话”的史料意义,也许正在于此。

最后要解释一下标题中的“裁书刀”。因为聚集在《开卷》周围的都是真正的爱书者和读书人,所以有关书文化的一切附带的雅好,在这个不小的群落里都各有其主,例如有的人热衷于明清刻本或民国版本的新文学旧籍;有的孜孜于作者签名本;有的喜欢收集藏书票这种“漂亮的小玩意儿”;有的则热衷“毛边本”,成了鲁迅先生所说的“毛边党”……“闲话”里对这些书人雅好都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仅尊重,有时还躬身亲为,直接参与其中。因此,我们就看到了《开卷》杂志和《开卷文丛》的“毛边本”。承子聪先生厚待,我收到的好几期《开卷》都是毛边本的。这册《开卷闲话续编》,更是“题字本”加“毛边本”,可谓珍贵之极了。读毛边书固为许多“毛边党”的雅好,然而对我等粗顽的“党外”人士来说,读起来却殊感不便,深以为苦。要想开卷,必须刀不离手,边裁边读,手、眼、脑并用,实在是麻烦。此即所谓“裁书刀下读‘闲话’”。自然,手握裁书刀读书,其罪不在毛边本,而在我自己的难登大雅之堂。正如面对生活中的美,而我却缺少发现。

同类推荐
  • 写人·记事

    写人·记事

    这里有弹得一手好热瓦甫的琴祖,他走到哪里就弹到哪里;也有眼神专注得像工程师的鞋匠,闲来无事眯着眼睛晒太阳。另有奇人异士,能养金雕、会说祝词、擅唱花儿。这便是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风貌。
  • 苏联飞虎队: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日纪实

    苏联飞虎队: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日纪实

    1937年到1941年,苏联共派遣3665人参加中国抗战,包括空军志愿队2000多名飞行员。志愿队出现在几乎所有正面战场,击落日军飞机986架、战舰100多艘,包括一艘航空母舰和一艘巡洋舰。谨以此书,纪念中华民族与苏联空军志愿队为赢得反侵略战争所做出的历史贡献!
  • 闲庐文钞

    闲庐文钞

    本书所选29篇文章,分赋、记、序三种,作者试用古文写时代之事,抒今人襟抱。
  • 林家铺子(走进名家 重温经典)

    林家铺子(走进名家 重温经典)

    本书收录了茅盾先生的《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等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原名《倒闭》,它以1932年“一·二八”事变前后的江浙农村为背景,透过林家铺子由挣扎到的倒闭的过程,揭示了民族商业走向破产的厄运。1959年,文学家夏衍将其改编成剧本,同名电影成为银幕经典。
  • 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阿多尼斯诗选(新版)

    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阿多尼斯诗选(新版)

    《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阿多尼斯诗选》由译者从诗人踏入诗坛至今近五十年的十七部诗集中精选并译出。诗人阿多尼斯,是一位态度鲜明的叛逆者,以百折不挠的倔强抗争权势与时俗。他的诗歌,站在全人类的高度俯瞰人生万象。他对那些诗歌永恒主题的咏唱,达到超凡脱俗、深长隽永的境界。他的情诗无惧世俗,要为身体与肉欲正名;但其中毫无卿卿我我的俗趣,却展现出属于生命与时间的苍凉。阿多尼斯素以“精神上的流放者”自居。然而,只有诗歌才是他真正的流放地。在他眼里,诗歌至高无上,而“诗歌终结的时代,不过是另一种死亡”。
热门推荐
  • 明伦汇编人事典名字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名字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拉池县丞志

    拉池县丞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间失格

    人间失格

    人间失格,即丧失为人的资格。这是太宰治生平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重要的作品。全书由作者的序言、后记,以及主人公大庭叶藏的三个手札组成。主人公叶藏从青少年到中年都胆小懦弱,惧怕世间的情感,不了解人类复杂的思想,继而通过搞笑取乐别人,隐藏真实的自己。为了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酗酒、自杀、用药物麻痹自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苦闷。本书收录了《斜阳》《奔跑吧,梅勒斯》《维庸之妻》《美男子与香烟》《樱桃》等名篇。
  • 农女萌妻要亲亲

    农女萌妻要亲亲

    洛清清穿越了,捡到一个大美男,还没来得及擦口水,却发现这个人又痴又傻,内心一万点吐槽,“这特么是什么鬼?除了帅简直一无是处啊!”萧元琰表示:“真的,我傻,生活不能自理,求喂饭,穿衣……”在角落里偷笑的某男:先把媳妇儿骗到手再说,嘿嘿。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字字珠玑,启悟世人的大德讲演录——他是个才气横溢的艺术家,更是一代名僧。在人们心目中,他就像一个“谜”,一个难以琢磨的谜。
  • 神圣徽记

    神圣徽记

    兽人在萨尔的带领下,经过那个会变身成乌鸦的麦迪文指引,也来到了卡利姆多大陆。艾泽拉斯进入了魔兽与人族争霸的时代。
  • 宿主一去不复返

    宿主一去不复返

    【双强双洁,1V1】系统:不愧是它亲自选中的宿主,这业务水平,分分钟能上榜首!微烬:我是一个认真做任务的好宿主。后来,系统欲哭无泪:它家宿主怎么回事,555~还我那个认真任务的宿主!!!宿主,你的任务还做不做了?!!微烬:不急不急,慢慢来。#它家宿主一去不复返#系统拉来另一个系统,大喊道:肯定是你家宿主害的!另一个系统:......【穿越时空,难度升级;美男齐聚,彪悍生猛;有热血,有狗血;有恋爱,有仇恨;有诗情画意,有冰冷现实。】
  • 大道朝天

    大道朝天

    做了人类想成仙,生在地上要上天——鲁迅。(大道朝天官方一群,群号码:311875513,大道朝天官方二群,群号码:220593959,VIP读者全订阅群,群号码:670061923。欢迎加入)
  • 一步之遥

    一步之遥

    刘波和梁静秋喜迁新居两年了,和对门的邻居还不太熟悉。他们已经掌握的情况是:对门住着的是一位30岁左右的年轻女性,相貌有点俗,走起路来动静比较大,左边或者右边鼻翼上长着一颗绿豆大小的黑痣;女人的屋里很少有客人来,隔上半个月左右,一位身材敦实,皮肤黝黑,年龄不太好判断的男人会来和她住上几天,他们还不能确定两个人是否是夫妻关系;女人喜欢在午后的时光洗头,吃罢午饭后,梁静秋时常会看到她站在阳台上梳理着湿漉漉的长发,而刘波注意到的是晾衣架上几乎每天都要更换的衣物。这些情况当然不是刘波和梁静秋刻意总结出来的,而是日积月累中留存下来的一些印象。
  • 地狱变

    地狱变

    《地狱变》收录了日本文学巨擘芥川龙之介的中短篇小说共十七篇。其中,以《地狱变》《鼻子》为代表,从独特叙述视角和叙事结构出发,冷峻地观照了“他人即地狱”的彼时日本社会心理。这种畸形的个体心理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习惯性的社会心理,发人深思。此外,以《地狱变》为代表的作品则表现了“为艺术的艺术”的孤独者的人生悲歌。通过自我毁灭的方式来达成“艺术至上”的理想,这沉痛代价的背后是孤独灵魂的痛苦咆哮。总而言之,芥川的小说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好以古观今,尤擅从禅宗哲学来解构故事,鞭笞人性。实属佳作,深刻而冷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