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98000000012

第12章 章十二 古今适用的“真香”定律

小五去伙房里看了看,然后又摸了摸,果不其然灶是冷的。

他去军伍中待过一段时间,再加上耳濡目染之下,对于秦军中的一些规矩,可谓知之甚深。

‘秦军规矩:炊烟不燃半辰,餐时不过一刻。’

这是从秦军建军开始便兴起的规定,那时候的秦军只是一群在压迫中开始反抗的泥腿子部队。

要啥没啥,每天都在夹缝里求着生存,丝毫不敢出现在各个诸侯国的眼皮底下,生怕被对方一个不小心顺手给灭了。一直到了后来,逐步成为了世人公认当世“战力最强”的军队后,很多谨小慎微的习惯,却也没有丢掉。

从某些方面来讲,秦军的战力超绝,也正是取决于这些微枝末节方面的偏执。

小五随身没有携带着打火石,至于火折子?那玩意他也就只是见过几次而已。只好跑到季奡哪里,向他讨了宝贝得不行的‘火折子’过来。

途中看到了周信陵正一手拿着吊桶,一手扶着轱辘摇把在哪里沉思着,估计是在思索这东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小五没有多事的开口打扰他地‘雅兴’,虽然在他看来,这东西根本就没有什么值得沉思地方。因为在秦地这边,基本上可以说,家家户户院子里都有这么一口井,和井上的吊桶这些东西。

而是走进了伙房,忙活起了自己的事情。

“民以食为天”

没有比吃饭更重要的事情!如果有,那就只剩下吃饱、吃好,还有就是做饭这一过程了。

捡出几把山上拾来的松针和干柴,将从季奡那里讨来的‘火折子’取出来,小心的揭开盖帽,使劲吹了吹里面的白薯藤鞣制成的芯,没一会儿,芯就冒出了星星点点的火星子。薅(hao,此处第三声)过一把蓬松的松针,将火折子凑了上去,再吹了几口气,待松针被点燃后,将松针送入灶中,然后把火折子的盖帽盖上,好生的揣入衣兜里后,这才开始次第往灶里送进柴禾。

说起来,这个火折子还非常的大有来头。据说是‘琼台’学府里,哪所神神秘秘的‘天工堂’捣鼓出来的玩意。

哎!你还别说,还真非常的好用。

只是目前数量还非常的少,仅仅在军队里配发,还有就是一些达官显贵的家中可能存在些许。

自从有了这火折子以后,可算是解决了困扰那帮‘火头军’的头疼问题。因为秦军中“炊烟不燃半辰,餐时不过一刻。”这一条规矩,火头军们可谓是叫苦不迭(die,此处第三声。)。在以前只能通过钻木取火、或者是打火石费力敲击点火的时候,不说大军行进时期了,就单只是在一个地方驻扎固守的时候,准时生火都是一件大问题,更别说做饭了。

但是没办法,不管再难他们都得硬起头皮的顶上去。谁让大秦建军伊始的第一个‘火头军’是他们积威比山还高、比山还要厚重的元帅呢...

其实小五第一次见到火折子的时候,并不是在季奡的这里。

相反,他可能是除了天工堂那群‘怪人’外,第一个见到火折子实物的人。因为正是他,把第一批制成的火折子给从‘琼台’学府拿出来的。

想当初,季奡在刚得到这个火折子的时候,可是宝贝得不行,别人想要见识一下都不可以的那种。后面小五和他混熟了以后,这才偶尔可以得看几眼。一直到现在,才时不时可以借来生个火啥的。

......

待灶里的火烧得旺盛以后,小五将先前拿到一边的锅放了上去,在里面加了一些水。

然后走到一边装盛谷物的木质大桶前,盛出了三碗栗米,淘洗了一下后,倒入锅中煮了起来,然后转念忽然想起了什么的,又再次去盛了一碗出来加进了锅里。

原来,他按照以前的习惯,只煮了三个人的吃食。刚才才反应过来,他少算了一个周信陵。

忙活了大半个时辰,小五将做好的饭菜放到了北面房子的桌子上,平时季奡自己做吃食的时候,也懒得去其他的地方,就会在伙房吃完,但每逢‘休憩’的时候人多了,还是会在正屋里去吃,毕竟伙房就那么一点点大,容不下季奡他们几个五大三粗的汉子。

然后在去叫季奡的途中,小五看到周信陵正在院子里翻被子,就先叫了他一下。周信陵听到小五的叫唤以后,内心十分想答应,犹豫了一会儿,嘴上却说了几句推辞的话。

无外乎“吃过了”“还不饿”等等。

小五没有把他的话当一回事,明眼(耳)人都听得出来,他虽说在推辞,但语气并不如何坚决。只是小五一时半会儿也想不起什么劝说他的话语,只好先去请季奡,他想着季奡肯定有办法的才是。

周信陵等小五走后,在心里安慰自己,没关系,还有干粮。

他的包袱里带有一些干粮,那是他在刚入秦时,用了二两银子和一户农户换来的一些肉干和粗粮做成的饼。

周信陵不知道那肉是什么肉,而做成饼的那些粮食他也看不出来那是什么。

不得不说,那干粮是真的难以下咽。以至于他往往得等到自己饿得实在是不行了的时候,才能逼自己强忍着喉咙的不适感,勉为其难的咽下去几块。

所幸,那些肉干和粗粮饼虽然难吃是难吃了‘一点’,竟也十分的耐饿,此番周信陵入秦已有十来日,路途上居然只食用了寥寥的三两次,便已支撑着他来到了静安城里。

至于他在他本国内吃的是什么?那就值得说道了。

是专门特供给周王室族人的‘菰米’。这菰米原产于北方,众所周知,南方多雨水,所以盛产稻、黍。

而北方多干旱,农人多种植稷(又称为‘栗’)、菽。

周王朝自文王起,作为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哪怕到了,现在形式微弱了,而各诸侯国势大成虎,在名义上还是会让周王朝三分。

他们王族的贡品、礼制等等,虽然各个诸侯国都有不同形式的僭越,却也没有完全照搬国主的待遇过去。于是他们族人的贡米,‘菰米’的供给,依然得到了保全。

而在王族的所有人中,当然也不是谁都能顿顿都吃上‘菰米’的,周信陵虽然不是正妃所出,却因独得周王的宠爱,而得以顿顿进食。

所以,周信陵先前的弱不禁风,也是有原因的。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这点,哪怕周信陵心里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却也是于事无补。

他的身体,五脏六腑不允许他随意进食那些难以让他下咽的东西。是以身体积弱,实在是被饿的罢了。

哪怕先前小五在做饭的时候,周信陵便闻到了从伙房弥漫而出的香味。哪怕他早已在暗中,不知吞咽了多少次的口水。

但在小五叫唤他吃饭时,他还是第一时间拒绝了。因为他认为自己初来乍到,实在是不好前去叨扰他们。

小五虽说比周信陵大那么一丁点,但是人生阅历与季奡比起来的话,至少还差了十个‘小五’还不止。

所以小五不知道周信陵是什么情况,但季奡在小五随口说了那么一下以后,便已经猜了个七七八八。

在从房间里走向北面房间的时候,平静的对着院子里的周信陵说了一句:

“走吧,吃饭去了。”

周信陵面带犹豫,正准备把刚才对小五说过的话照搬出来时,就听见季奡继续说道:

“你就别在心里寻思着怎么推辞了,吃个饭而已,远来是客,难道我大秦还会委屈了一个‘质子’?”

季奡脚步未停的向着正屋走去,随口再次扔下了一句话:

“我也懒得戳你痛脚,爱吃不吃。”

周信陵向着他的背影施了一礼,这一礼不为别的,只是为了季奡最后的那句话,为了他没有再小五的面前揭掉周信陵作为读书人,作为质子的那么一点矜持。

小五亦步亦趋的跟在季奡的旁边,回头见周信陵依旧杵在院子里,二话不说的上来就拽着他往正屋行去。

同类推荐
  • 回到大明当崇祯

    回到大明当崇祯

    一个现代人回到大明成为崇祯,原本只想改变自挂东南枝的命运,然而数十年后,全世界都响起了一首战歌:我们的大明将惩罚整个世界,整个世界都将屈服,我们将主导一切,每个角落都将响起日月颂歌!东方巨人来了!!!所有人都站在这里,我们已经征服了世界,你们应向我们鞠躬,向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万岁!!!万岁!!!……PS1:战歌参考《苏维埃进行曲》PS2:已有三百万字作品《重启九七》,完本保障,值得信赖!
  • 三国红颜系统

    三国红颜系统

    穿越到三国,为苦命的红颜逆天改命!且看范毅如何在三国乱点鸳鸯谱?
  • 如画江山

    如画江山

    如画江山,群雄逐鹿,看天地苍茫,谁主沉浮。铁血襄阳,血泣山河。张守仁,一个具有现代灵魂无名小卒,用一把石灰撒出了一个辉煌帝国!血战襄阳扬名四方,强渡黄河攻陷蒙军,铁骑百万安民心,合纵连横定九州……江山如此多娇,却引得无数穿越者皆为折腰……
  • 我在唐朝玩文娱

    我在唐朝玩文娱

    一个过气小明星穿越回唐朝,发现原来在大唐文娱事业几乎遍地机会啊!!!
  • 奋斗在晚明

    奋斗在晚明

    中外乂安,海内殷阜,纪纲法度,莫不修明。御倭寇,整吏治,一条鞭,万历六年的大明一副欣欣向荣之态。然而按照历史的进程大明帝国将不可避免的走向落日余晖......然天不亡明,本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宁修来到晚明,引领大明走向另一条资本兴国,工业强国的道路。谁言明之亡亡于万历?资本迸发,工业崛起的大明再无遗憾!书友群:309429159
热门推荐
  • 猫殿下放过我

    猫殿下放过我

    女主在家中看古装电视剧,因意外她和她的猫,穿越到手机里,手机当中呈现出古代的世界。女主脑中装有手机和互联网的功能。开启她的古代神秘之旅……
  • 昨日之蛇

    昨日之蛇

    《昨日之蛇》是由洛夫先生亲自编定的一本诗歌选集。作者在长达七十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大量各类题材的诗歌,其中一个题材是诗人着力很深的,那就是“动物题材”,蝶、鱼、鸟、蟋蟀、河蚌、蛾、猿、蛇、灰蝉、浣熊、泥鳅、雪雁、乌鸦、蜘蛛、苍蝇、蚯蚓,蚕、蟹……都在作者的诗笔下得到传神的表现。
  • 碑传选集

    碑传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嗨我的白牙女生

    嗨我的白牙女生

    一个青葱岁月,走过来的感情,在激流的社会里,仿佛所有的情感都在摇坠,只有它在脑海里坚定,在心里发光
  • 懂取舍知进退让你左右逢源

    懂取舍知进退让你左右逢源

    本书通过大量生动而又富有哲理的故事,讲述了做人做事要懂取舍、知进退的智慧。闲暇之余,读一读本书,足以让你领悟处世的技巧,做人做事的原则,形成一套自我调整的方式。也许,意外的收获就在书中。
  • 把任何东西卖给任何人

    把任何东西卖给任何人

    马云说:“做生意的第一要素是要用心。思考如何卖,也是一种快乐!”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只有不会卖产品的人。钱是给内行人赚的!理顺销售脉络,打开销售思路,像天才销售一样活用套路,就开启了签单模式。从此,订单不再流失。《把任何东西卖给任何人》以销售活动的一般流程为主线,从人性角度切入,精心锤炼出110个绝妙的成交秘诀,从挖掘需求到找准对策,从察言观色到攻心签单,深入浅出地呈现了一般销售人员所面临的各种销售问题及其应对建议与措施,对广大销售人员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 心里有回声的女人

    心里有回声的女人

    新婚不久,喜眉的丈夫就和同村的人一起外出打工,承诺麦收就回。留守的喜眉和公公婆婆一起劳作,忍受婆婆的挑剔与苛刻。伢狗人品卑劣,仗着是喜眉家他们那一块电工的“权利”侮辱了喜眉。收完麦子了,她的的丈夫还有回来,喜眉却因为不堪现实而自杀。而此时,她疲惫而满足的丈夫,正在回家的路上……
  • 温热经纬

    温热经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龙凤宝钗缘

    龙凤宝钗缘

    本书和《大唐游侠传》的时间相连,讲述了段克邪和史若梅之间的感情和江湖故事。大唐游侠段珪璋与大唐进士史逸如相交莫逆,双方指腹为婚,并以龙凤宝钗为凭。不料,史逸如死于安禄山之手,段珪璋亦在安史之乱的睢阳危城中以身殉国,段珪璋夫人窦线娘也在不久后病死。段子段克邪为大侠南霁云的遗孀夏凌霜所收养,史女史若梅则被安禄山之部将薛嵩收养,改名薛红线。后薛嵩投降唐王朝,官居潞州节度使,薛红线亦成官家小姐,对自身身世并不知情。
  • 防火与安全常识手册(校园安全常识手册)

    防火与安全常识手册(校园安全常识手册)

    防火与安全常识手册是校园安全常识手册系列之一:校园本应是一个幽雅、舒适、宁静、安全的教育场所。但是意外事故、校园暴力、两性问题、偷窃等问题却层出不穷地发生在各个校园角落中,这些问题不得不让我们去深思、探讨。《校园安全常识手册》通过简单易懂的图解,使《校园安全常识手册》更加通俗易懂,增加了趣味性,是《校园安全常识手册》更加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