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05700000006

第6章 盅镇(6)

十二

在院子里劈劈砍砍,王木匠失去了一贯的专注和定力。计量好的尺寸,锯条跑完后不是宽就是窄。杂乱的心思还把记性都吃掉了,刚才明明放在手边的斧子,转过眼就找不着了,趴在高高的木屑堆里翻了半天,斧子没找到,却发现了凿子。从容没有了,兴致就打了折扣。板子锯了一半,王木匠撒了手,斜靠在马凳上,摸出一支烟呼呼抽。还责怪嵌在板缝里的锯条:昨日才给上的油,今天就涩得跟犁老板一样,还难伺候得很呢!

老娘看出了儿子的异样,上前年爹死,也没见着他这般魂不守舍。倒碗茶放在马凳上,老娘说不想干就歇两日吧!王木匠说我倒是歇得,就怕杨村樊老者等不得,十多天不吃不喝了,这几日连话都说不成了,能熬到月底就算狠人了。

看了看马凳边那口棺材,老娘摇摇头,说你要赶也成,不过得细心点,我看你这几天昏头昏脑的,怕你剁着自己。走到屋檐下,老娘回头说:“歇了吧?”扔掉烟蒂,王木匠说妈你管事管得宽,管到人家脚杆弯,你管我歇不歇哟!老娘摇摇头,以前儿子和娘说话没有这样的口气。转进里屋,隔着窗户看着儿子,老娘又长吁短叹一回。该是找门亲事的时候了,这些年当娘的没少托人。要求不高,不论长相,年纪不过四十就成。媒婆一听就摇头,说实在老火哟,好手好脚,能跑能动的,全都卷起铺盖进城了。老娘狠狠心,说只要是个女的,没翻过五十的也成。媒婆还是摇头,说这一拨的差不多也走光了。

锯条沙沙响,心思却在别处。那个影子老在眼前晃动。木匠识得人,他晓得不是一头热,从女人看他的眼神他就知道,女人心头有捆干柴,就差个火引子了。男女的事情,一头热不惹人,真要你情我愿,心子把把都会变得痒酥酥的。心思跑偏了,手就跟着歪了,手腕忽地一扭,啪一声脆响,锯条崩成了两截。

把锯条往墙根一扔,朝屋里喊:妈,我进山去了。喊完也不等老娘答话,斧子往腰上一别就走了。

运气还好,找到一棵红杉,腰杆笔直,打个梳妆柜最好了。把树放倒,剔掉枝叶,木匠坐在树干上抽烟。这段时间天气不错,屁股下的红杉有十来个晴日就晒干了。林子里安静极了,不远处两只松鼠拖着比身子还粗的尾巴上蹿下跳。

忽然有噼啪声传来,折断树枝的声音。王木匠站起来,踮起脚尖往那头看,一个弓着的背影在折地上的干柴。

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衣服,碎花格子,梦里见过好多次。王木匠心头成了翻锅的开水。幽深的树林顿时弥漫着天知地知的决绝,远处那个弓着的脊背像是一种下作的迎合。木匠就像地上的红杉,屹立百年就等着一朝的轰然倒塌。

正弯腰捆柴火,赵锦绣面前突然多了一对脚。目光倏地一下爬到脸上,赵锦绣看见了眼睛里头两团烈火。眼神不避不让,狠狠地从女人的领口插了进去,放肆地顶撞着两个饱满的乳房,全然没有了那日院子里的羞愧和不安。赵锦绣心头紧了一下,慌张地放眼四下扫了扫,要命的安静,密实的丛林将秘密包裹得密不透风。微微拉了拉身子,女人就不动了,那道敞亮还在,像是黑夜里给面前的男人留出的一道门缝。潜藏的鼓励让男人热血上涌。几乎同时,两团身体都急切地向对方扑去。男人力气很足,积攒几十年的气血都在这一刻喷发了。女人则在一团炽热中开始融化。男人的嘴在慌乱中急切地搜寻,当两张嘴叠合在一处的时候,女人忽然一把推开了男人。

兜头的一瓢凉水。

横起衣袖抹了抹还泛着紫红的嘴唇,赵锦绣看着木匠说:

“这样不行。”

“为啥?”

“一笔写不了两个‘王’字。”

男人呆呆看着女人。

红晕慢慢从赵锦绣脸上退去,平静主宰了她的面孔。她理了理一头凌乱的乌黑,低头开始收拾柴火,动作井井有条。木匠知道,这汪火已经烧尽了。但他还是不甘心,心头还跳跃着残留的火星,舔舔嘴唇,他说:“他先对不起你呢!”

赵锦绣神情一下严肃了,她说:“他咋做是他的事,我咋做是我的事。”

迟疑片刻,木匠有些悻悻,又说:“天知地知哩。”

指指林子深处,赵锦绣说:“这里埋的都是王家老祖宗,你敢保证他们也看不见?”

顺着手指的方向看去,几座顶着青苔的古墓惊出了木匠一身冷汗。

“他敢乱来,是那个地头见不着祖宗,见不着,就没了怕惧。”赵锦绣又说。

把柴火往肩上一扛,赵锦绣踩着一地的窸窸窣窣走了,走出去不远,她回头对木匠说:

“我大门右边的楔子松动了,哪天你抽空来给我紧紧。”

木匠看见了她的笑容,像在沟坎边碰着时招呼的那种笑,熟悉,又陌生。

十三

那夜洞悉了秘密后,王昌林坚定地认为他的幺公绝非常人。细崽每天来敲完门,王昌林就好吃好喝地招待他。细崽也不客气,边夸孙子孝顺,边啃着喷香的腊排骨。王昌林看着细崽脸上的图案,不错的,一模一样。他相信这是神迹,细崽就是上天派下来传达意图的使者,至于要告诉蛊镇人什么,这个他一时间还没理出头绪来。

吃饱喝足,幺公抹着油水滴答的嘴对王昌林说:“你这几天请吃请喝,低眉顺眼,是不是有事求老子?”王昌林慌忙摆手,说:“幺公误会了,我就是尽点孝道。”细崽哼一声,说:“我不白吃你的,你要我做啥就开口。”想了想,王昌林说:“既然幺公开了金口,你要愿意,就陪我去给我师傅上炷香吧。”细崽指着孙子教训:“烂肚子王昌林,老子早就晓得你心头那点小九九。”

师傅在银盘山的岩缝里,早些年蛊镇还时兴悬棺,超过七十的老人死去,装进棺材,用绳索吊上岩壁,找一处宽阔的岩缝放进去,再钉些木桩子固定好,一场葬式就算成了。后来有力气的进了城,棺材就吊不上岩壁了,死后就都钻进土里头去了。

沿着岩壁边缘爬了一段,细崽看清了那些悬棺。几十口棺材卡在岩缝中,经年风雨剥蚀,棺材色调斑驳。

“为啥不埋进土里头呢?”细崽问。

王昌林仰头看了看,倚靠着岩壁说:“祖先的家最早可不在蛊镇,说是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在那里曾经有过一场激烈的战斗,我们的祖先输了,一路迁到了这里。”

“我问东你说西,叫你打狗你去撵鸡,”细崽打断了孙子的话,“我是问你为啥不埋进土里头,你逼叨逼叨说这个干啥子吗?”

王昌林说好好,怪我逼话多,幺公骂得对,扬扬眉毛,他接着说:“老祖先们觉得打输是暂时的,总有一天要打回去,所以死了不进土,找个岩缝先放着,等有朝一日决定打回去了,就让后人把棺材也抬回去,死了也要埋回老家的土地里。”

抬手指了指,王昌林说幺公你看,棺材的头都朝着一个方向,那就是祖先老家的方向。

“我还以为这个地头就是老家呢!”细崽说。

“哪个都说不清楚到底哪里才是老家,说不定还有老家的老家,老家的老家的老家。”王昌林说。

到了一处宽阔地,王昌林从袋子里取出香蜡纸烛点燃,对着半山喊:“师傅,我来跟你说一声,我家蛊神给了我一条脆蛇,让我做道幻蛊。”

“哪个是你师傅?”细崽问。

抬头顺着远处的岩缝看过来,王昌林指着一口还残留着黑漆的棺材说:“就是那个。”

“那个不是我侄女吗?”细崽说。

“哦,对对对,是我妈,”王昌林说,“人老了,记性都让狗给吃了,我师傅是倒数过来的第四个。”

祭拜完毕,王昌林对细崽说:“幺公,愿意跟我进山找蛊药不?”

细崽盯着他,没言语。王昌林赶忙说:“你老开个价。”

嘟着嘴想了想,细崽说算了,我妈都骂我了,说我是从钱眼眼里头钻出来的。然后他伸过脑袋,笑着对王昌林神秘地说:“我攒的钱够买一架很大很大的老鹰风筝了。”

王昌林睁大眼睛看着细崽,幺公脸上的图案有些依稀难辨了。

五日的工夫,王昌林的双脚就把蛊镇几座大山丈量完毕了。这可是年轻时候的能耐呀。他站在院门边举头四下扫了扫,高大扑面而来,不错的,都是封了路的老林子,光看着就给吓得半死,更不要说攀爬了。

双手叉腰,得意从头到脚。王昌林还感慨:“我都佩服我自家。”

旁边的细崽对他的沾沾自喜不安逸,斜乜着讽刺:“我要不跟在你后头,你怕摔得骨头渣渣都不剩了。”王昌林连忙点头,说幺公的功劳,幺公的功劳。幺公的确有功劳,除了保驾护航,途中还要给孙子揉腿捶腰。小拳头打击着老驼背的当口还叹气说:“他妈这世道颠倒了,爷爷居然给孙子捶背哩!”

之前,王昌林从来没有动过闯山的念头。闯山这活,翻过五十你都不敢想了。那些腿脚麻利的,把老命丢在老林里头的多得是。可自从那条脆蛇进了家,蛊镇的蛊师就开始了精心的谋划。凭着记忆,他理出了一条最安全的路线图。很快又给否掉了,那条路线不能找齐需要的物事。幻蛊这一道,除了脆蛇,最紧要的就是迷心草。这东西金贵,对生长的地头特别挑剔,附近几座大山,只有滴水岩岩缝里头才有。可那条路线,王昌林想起来就发毛。他师父的师父,采迷心草时一只手没有抓牢,飘荡着落下山崖,跟着激流远走高飞了,坟头就在崖下的河岸上,其实就是一个衣冠冢。

迷心草是细崽采来的,细小的身架子在岩壁上像手脚长了倒刺的长虫,三下五除二就给王昌林抱上来了一大堆。王昌林那个感动啊!连说幺公巴实。幺公不是一般的巴实,简直是巴实到家了。伟大的幺公跟着孙子险象环生闯了五天大山,一次都没提过钱的事情。

正午阳光很好,王昌林在院子里铺开一摊一摊的花花绿绿。连锯藤、山岩草、青筋根、迷心草,杂七杂八占满了整个院子。晒干后,这些物事都会被剁碎,放进一口大锅熬煮一个对时。捞掉药渣,有用的是剩下的半锅汁水。

细崽呢,寸步不离,他就要看看,最厉害的幻蛊到底是如何制成的。

无关紧要的步骤,王昌林都不遮不掩,还会絮絮叨叨给幺公讲些注意事项。可到了晚上话蛇的时候,老脸就绷住了。拦着里屋的门,死活不让细崽进,说你进屋来也可以,但必须先拜师,这是蛊师的秘诀,只有入得蛊门了才能现世。细崽不干,说你是我孙子,拜了师老子还要喊你师傅。王昌林就说我不要名分,但你得给蛊神发个誓言。细崽还是不干,相对而言,他更惦记城头广场上那挂风筝。

话蛇这段,细崽只能在院子里干坐,里屋不时传来王昌林低低的说话声,间或还有吟唱和轻祷。细崽心头痒痒,嘴上不服输,嘟哝着骂:“老子才不稀罕呢!”

不过王昌林还是透了一些风口。他给细崽说这幻蛊吧,最要紧的就是话蛇了,啥子叫话蛇呢?就是制蛊前的这段日子,蛊师要天天和脆蛇说话,让它明白接下来发生的一切,这样脆蛇才有灵性,脆蛇有了灵性,才会心甘情愿奉献出自己。

王昌林连续翻了好几天的黄书,他要为制作这道幻蛊选一个好日子。

十四

春天越发真切了,深绿簇拥着几面山壁,河水叮咚跳跃。喜人的春光里,一直枯败的老枯朽们像是脑门上长出了嫩芽,面容难得一见的抖擞。最欢喜的算是四维他爹了,天不亮他就爬起来,端条凳子坐在屋檐下等天亮。红光刺破天幕的一瞬,他在心头一阵欢呼。然后他盯着那轮鲜嫩喷薄的红日徐徐爬过一线天,从两棵青杠树中间缓缓而上,直到赤红消散,转成刺目的亮白。

儿媳妇披件衣服从里屋出来,看见屋檐下笑吟吟的爹,说爹你干啥呢?这样老早。爹就说人老了,瞌睡少,我起来看太阳。赵锦绣连忙从屋里拿件棉衣递过去说,凉气太重,你不怕害病呀?说完转进儿子睡的那屋。细崽四仰八叉倒在床上,梦口水牵丝挂缕。一巴掌拍在儿子瘦削的屁股上,赵锦绣喊:“太阳照到屁股了,快起来,先去敲门,敲完了跟我进山扛柴。”儿子咕哝一声,翻过去继续睡。往门外扫了一眼,赵锦绣笑着说:“前三十年睡不醒,后三十年睡不着,我家都赶上了。”

一阵猛扇,细崽才懒懒地直起身来,揉揉眼央告:“妈,让我再眯五分钟嘛。”赵锦绣把衣裤丢过去,说:“眯五分钟能当肉吃啊?快起来!”细崽垮着脸从床上梭下来,阳光扑了他一身。赵锦绣感觉有些异样,猛然之间又想不起到底是哪里不对头。把儿子上下打量了一番,她一个箭步跳到细崽面前,端起儿子的脑袋,目不转睛地看,看着看着眼泪就下来了。

“散了,全散去了。”赵锦绣语无伦次。

说完她牵着儿子跑出门外,把儿子往公爹面前一推,泪涔涔地说:“爹,你看细崽这脸。”

公爹凑过去,把孙子面部仔细检视一回,扁塌的嘴一瘪,老泪扑簌。

“转世为人了!”公爹激动地说,“菩萨显灵了呀!”

同类推荐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88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88短篇小说卷

    本书选取1988年优秀的短篇小说近十篇,包括迟子建、张楚、陈希我、王方晨等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得主在内的多位名家新作,代表了年度短篇小说创作的高水平。
  • 阿修罗

    阿修罗

    起风了。万物都在变换位置。一只知了给风相中,脱离树缝,仰面掉在了地上。伶仃的细脚往肚皮上够,叫江煌煦不忍再看。搭把手吧。于是抬一只脚,照着它脑门一蹍。鞋底粘上一点,利索地蹭掉。那是梧桐叶,半片叶子飘到上面,便善解人意地停住不走了。江煌煦身子倚住城郊唯一的一棵梧桐树,打开手机,玩了一会儿贪吃蛇。画面简陋得令人发指,只叫他打发了五分钟。再吸五分钟的粉尘,粉尘一沉,变成疏朗的天空。他的视线顺着地平线下移,下端却空了几块,那是从石灰白的背景上带下来的,几块暗冷色系的方形布料。二维的布料多了一维,变成厂房。
  • 碧云馆谜筑疑局

    碧云馆谜筑疑局

    401省道秦岭段83公里处的出口分出一条狭长的公路,公路两侧耸立着成片的入云杉。顺着岔路口一块写有“碧云馆”箭头的指向牌,车子拐上一条窄道,这辆银色雪铁龙一直向路的尽头开去。雾气慢慢剥散开,一幢建造精美的三层白顶青色洋房出现在挡风玻璃的窗框内。楼下一坪水泥空地泊着五辆私家车,我打了个方向把车也靠拢上去。锁好车步上几级台阶,伸手按下正门旁的电铃。门被打开了,开门的是一个披着浅蓝色外套的女人,这女人皮肤白皙,有一张迷人的脸庞。染有淡黄色的黑发束到脑后盘髻起来,前额上一帘裁剪整齐的短发斜遮住双眉,嘴边浅浅地微笑着。她是我的高中同学——宋芸卿。“廷敬,你来了。快进来吧。”
  • 动物杂记

    动物杂记

    一般人家养鸡,要有个正经鸡窝。我的四伯父是心灵手巧的木匠和泥瓦匠,他亲手盖的房屋,已经是半个上庄,盖个鸡窝何难?可他不盖,用不着。他家的鸡,每到黄昏,纷纷上树,上到屋西那棵核桃树上,每个树杈间一只,乍看画上去一般。四伯父家的鸡上树,仿佛天生的,老的能,少的也会。小鸡们翅膀一硬,就能腾空而起,准确地落在它自己选定的那个树杈上。后来,四伯父索性在核桃树上绑了个荆条筐,鸡们连下蛋也在树上了。母鸡带着即将落生的又沉又硬的蛋,居然也一下子飞上去。
  • 神仙(卫斯理珍藏版)

    神仙(卫斯理珍藏版)

    一封从东德寄来的信,竟然将卫斯理卷入一宗诡异的事件!一个古董老商人,倾家荡产,甚至甘愿冒生命危险,只为找寻一幅外表普通之极的屏风和两片名不经传的玉简,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青春不老,是不可能的事,人类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老是自然界不变的定律,却有一个人,竟然突破了这个恒常规律,究竟在他的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大人的身体,老年人的举止言行,小孩子的脸,他是什么「人」?抑或,他已经不是「人」?《神仙》是卫斯理幻想故事中,题材最奇特的一个。
热门推荐
  • 花开花落终是缘之张月亮

    花开花落终是缘之张月亮

    二爷的短篇故事集,不同的二爷,不同的张云雷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地球明星群

    地球明星群

    被公司雪藏八年的歌手郑锐无意间加入名为地球歌手群的聊天群。这个聊天群净说些郑锐所在世界没有的事情,分享一些他没有听过的音乐、没有看过的小说、电影等。于是,郑锐火了。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怎能不知秋的深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怎能不知秋的深

    落叶是秋天的使者,它怎么会不知秋的气息呢?它以最美的舞姿向生灵们昭示:秋之将至。之后落叶回到温厚的泥土中以膜拜的姿态欣赏这场秋的绚然和精彩。是秋让张扬了一夏,身心俱疲的叶得以回归到根的港湾,在这恰好的温度和湿度里,它正酝酿着一场冬眠。散文正如落叶知秋一样,可以走近读者的内心,触动其内心最深处的情感。
  • 那我就是公主

    那我就是公主

    A:“我总是感觉我是这个红墙里面的一个人物。”B:“是谁?”A:“是侍卫。”B:“那我就是公主。”B:“你是负责保护我的。”
  • 流年花落花开

    流年花落花开

    “你可知道三千弱水只取一瓢的后果么?”“无论什么后果,我都认了。我只想忘却前尘往事,忘了他。”这种种不过都是似水流年再难寻觅踪影。忘川也好,弱水也罢,我只想痛饮一壶然后忘却前尘了了这所有的因果。因爱生怨,因怨生恨,因恨生忧,因忧生怖。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心里便只能容得下那一个人,也只能恨一个人。爱恨交加就如一梦华胥,梦醒了一切就都忘了,梦中人,梦中事也全都散了。
  • The Crossing

    The Cross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秘贵少腹黑妻

    神秘贵少腹黑妻

    一场以“爱”为名义的阴谋,她不惜出卖灵魂,最后却输了自己……在最艰难的时刻,她终于不忍下手,却不料引来两个男人疯狂的报复……“你竟敢背叛我!”好不容易打开的心,被眼前这个女人戳得满是窟窿,血肉模糊,黑眸里再也没有一丝柔情,他阴鸷地看着她,化身为地狱里的修罗,一步一步满身鲜血地朝她走来!“舒儿,你不爱我了吗?”他痛心地看着她,说着最柔情的话语,却在背后毫无怜惜地利用她,背弃她!“到我这儿来,我会一辈子宠你,爱你。”温润的男子站在阳光里对她招手,眼波温柔,宠溺地看着她。环环相扣的诡计,弄假成真的爱情,到底是谁看不透谁的心……爱恋阴谋,混杂着利益纠葛,让她遍体鳞伤……她,还能爱人吗?
  • 撒娇校草最好命

    撒娇校草最好命

    传说在遥远的古代生存着一种妖精,他们专门变成妖艳的男子骗取女孩子的芳心。只是这种妖精似乎没有销声匿迹……“书上说,建国后不能成精,你还是好自为之吧!”“哦。”男人扬了扬唇,“那我为你,做个人吧~”“……”求求你做个人吧!为什么每个世界都能遇到你!*为了救他,她甘愿接受生生世世的轮回,即使不念、不想、不悲、不喜、不相见。可是月老那个老头子,似乎没有要剪断这根红线的意思——面对缠上来的便宜男友,她好心提醒,“人和妖注定是没有结果的!”他却扬了扬唇,“我血统高贵,以后的孩子一定是可爱的混血儿!”避雷区:1,男主不是人。???????????????2,涉及玄幻。???????????????3,分为几个世界。
  • 中国近代通史(第四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

    中国近代通史(第四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

    20世纪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来说,是开端的世纪,是转型的世纪,是创新的世纪,也是收获的世纪。 中国近代史研究是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20世纪中国历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发生了翻覆地的变化。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从传统中国历史学中分离出来,在3040年代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服务的、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倾向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占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产生,新中国建立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近代史研究逐占了主导地位。